【解答】
根据《会计法》的规定,所有实行独立核算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都必须设置总账、明细账、日记账、辅助账等法定会计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
任何一个会计单位除现金账、银行存款账、总账外,至少要一本三栏式账(登录往来等科目)、费用账(多栏账);如固定资产多的单位,还应有专用的固定资产账本;如果是制造企业,还应有生产成本账。
一、会计账簿
1、总账:也称总分类账,是根据会计科目(也称总账科目)开设的账簿,用于分类登记单位的全部经济业务事项,提供资产、负债、资本、费用、成本、收入和成果等总括核算的资料。总账一般有订本账和活页账两种。各单位可以根据所采用的记账方法和财务处理程序的需要设置总账。
2、明细账:也称明细分类账,是根据总账科目所属的明细科目设置的,用于分类登记某一类经济业务事项,提供有关明细核算资料。明细账是会计资料形成的基础环节。香用明细账,可以对经济业务信息或数据作进一步的加工整理和分析,也能为了解会计资料的形成提供具体情况和有关线索。
3、日记账:是一种特殊的明细账,包括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日记账是各单位加强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的重要账簿。
4、其他辅助账簿:也称备查账簿,是为备忘备查而设置的。在实际会计实务中,主要包括各种租借设备、物资的辅助登记或有关应收、应付款项的备查簿等。
![会计账簿的设置【0003】 会计账簿设置](http://img.aihuau.com/images/31101031/31064635t016f162527992db6dd.jpg)
二、会计账簿设置的要求
1、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在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十五日内按照规定设置总账、明细账、日记账以及其他辅助性账簿,其中总账、日记账必须采用订本式。
2、生产经营规模小又确无建账能力的个体工商业户,可以聘请注册会计师或者经主管国家税务机关认可的财会人员代为建账和办理账务;聘请注册会计师或者经主管国家税务机关认可的财会人员有实际困难的,经县(市)以上国家税务局批准,可以按照国家税务机关的规定,建立收支凭证粘贴簿、进货销货登记簿等扣缴义务人应当自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十日内,按照所代扣、代收的税种,分别设置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账簿。
3、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采用电子计算机记账的,对于会计制度健全,能够通过电子计算机正确、完整计算其收入、所得的,其电子计算机储存和输出的会计记录,可视同会计账簿,但应按期打印成书面记录并完整保存;对于会计制度不健全,不能通过电子计算机正确、完整反映其收入、所得的,应当建立总账和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其他账簿。
4、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十五日内,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报送主管国家税务机关备案。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采用计算机记账的,应当在使用前将其记账软件、程序和使用说明书及有关资料报送主管国家税务机关备案。
三、应当注意的问题
1、查账征收的企业,科目设置当然要符合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规定,并建立起“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明细账--总账--报表”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
2、收入的确认,应当符合会计关于收入的定义和确认条件。在实际操作中,应当是企业与客户核对OK后,同时开具销售发票。
3、用现金收付,从原则上讲应当符合国家对现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对于有发票的交易,尽量通过银行收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