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店镇中心学校6·14营救落水学生英雄群体系列报道之十三】
(转载)人梯精神新境界
作者:桂运东
一个感人的故事在荆楚大地交口相传:78岁的严宏恩、33岁的谌知敏、邹璇等5位少年儿童接力营救落水女学生——一个英雄群体的救人故事。
一种伟大的精神在炎帝神农故里绽放:老年人、青年人、少年儿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干部、农民、学生,他们在女学生落水的瞬间,不怕危难,挺身而出,英勇救人——一种完美意义上的人梯精神。
人梯精神,古已有之。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财富。“百度百科”对“人梯精神”的解释是,在古代,人们向上攀高、翻山越岭、攻城拔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把同伴推向高处,这种集体配合的奉献行为,就是“人梯精神”。奉献精神,是人梯精神之源。
人梯精神,今又传承。2009年长江大学10·24大学生英雄群体体现的精神,是新时代的人梯精神。其核心是当代大学生在拯救生命面前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舍己救人,手牵手,肩并肩的崇高精神,体现的是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随州万店6·14英雄群体体现的精神,对新时代人梯精神赋予了更多更新的内涵。
6·14英雄群体是一个人员构成多样化的英雄群体。从出生年代来讲,跨越两个世纪、三四代人;从出生地点来讲,有当地的,有四川的;以熟知程度来讲,有同学同伴,有素不相识的;从政治面貌来讲,有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少先队员;从身份来讲,有干部、有农民、有学生。他们在他人生命受到威胁的关键时刻,作出了同一选择——冒着生命危险,救人。没有人组织动员,没没有亲情关联,没有利害关系,在他人生命遭受威胁的瞬间,他们从不同的地点奔向事发地,有的奔走呼喊,寻求援助,有的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救人。他们这种团结合作、不畏艰险、不计得失、勇于奉献的精神,对人梯精神作出了最新最美的诠释,让人梯精神达到了更新更高的境界。
新时代的人梯精神从何而来?来自传统美德的感召力,来自当代教育的塑造力,来自社会风气的感染力。有50年党龄的严宏恩说,至今记得当年入党时的情形。一起游玩的孩子们说,她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我们绝不能丢下朋友不管。来自四川的小男孩邹品志,11岁时就有过水中救同学的经历。“打猪草的叔叔”平时就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社会上有人对“花瓶里长大的一代”表示担忧,认为“80后”、“90后”自私脆弱,6·14英雄群体的行为,再一次证明,年轻的一代,是好样的。
(此文刊载《随州日报》2010年6月25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