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阅读积累 夯实语文根基 家长意见怎么写20字

加强阅读积累 夯实语文根基

四川省渠县中学 张开英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的总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1~6年纪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纪学生背诵80篇(段)。这一措施指出了语文走的是一条“重阅读,重积累”之路。,阅读是方法,积累是目的,知识的积累主要通过阅读获得。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加强积累呢?

一、加强阅读宣传,营造积累氛围。

在明确阅读目的的前提下,有的放矢,阅读才有动力、效果。可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宣传阅读重要。如介绍老一辈的著名作家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等曾在年轻时代得益于阅读的事迹;一个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对学生说:若工作时你们能做到每天阅读半小时的书,你们将会脱颖而出,否则将一事无成,阅读是对人终生受益的经验;也可用名言锦句:“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来强调阅读的重要。

明确了阅读重要后,就要努力营造阅读的氛围。开设“读书角”,由专人保管图书的借阅。引导学生认识读书的三种境界:“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蓦然回首,伊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创造适于阅读的环境,达到阅读的心境。

二、选择阅读内容,跳出积累误区。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肆之屋,久而不闻其臭”。阅读内容的选择对于塑造人格也有着同样的效应。要让学生读高品味的书,做高品位的人。书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书使人受益,如橄榄,越咀越有味;中品书使人无害,如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下品书使人无益,如白粉,只要染上,危害越来越严重。不仅要学会分辨书的品味,还要知道对于我有用的书,才选择。面对信息社会中铺天盖地的资料,我们不能成为信息的奴隶,只有学会筛选信息,才会成为信息的主人。否则,会象大海捞针,一场空。

对学生的阅读内容还要有意识的调控,虽然内容都有意义,但由于性别的差异,阅读有明显的取向性:女生喜欢情感类,男生喜欢科技类、武侠类。就需要老师做适当的引导,让男、女生的阅读具有互补性,拓展阅读面,以免缺乏“营养”,得“贫血病”。

三、指导阅读方法,加快积累进度

方法的重要无与伦比,方法得当,阅读的效果才明显,可从以下方面指导:

(一)朗读方法引导

训练模式是:初读感知语言——再读品味语言——三读领悟语言——四读运用语言,让整个课堂充满朗朗的悦耳读书声,在读中还语文以生命、活力。

模式的理论根据:“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说的是朗读与理解的关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量的积累会产生质的飞跃,为什么读书这么重要?因为语文的根本任务是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根本在于习得语感,语感的获得就是读、读、读。叶老说:“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御文字。”诵读即有声之读,诵读是感知教材内容的一种手段,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加强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增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领悟。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直觉性,一般不需要理性思维作中介,就能敏锐识别语言的内涵与情味,正误与优劣。可以看到作者的神思匠心及文章的要义,对于文章的妙处,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会体味到的,对于各种语文知识,技能的获得,也靠反复读,在不断的语言感受中领悟,而非教师的讲授灌输中接受的,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朱自清说:“吟诵,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能理智地了解,而且能亲切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就化为自己的东西。”实践证明,诵读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文章的丰富的内涵,体味到其韵外之致,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读出语言的味道,在读中受到感染、熏陶,体现语言艺术的真正魅力,在抑扬读顿挫、轻重疾徐的朗读中可以听出作者字词句篇的划分,语修逻文的处理。

诵读的具体方法;配乐朗读、集体朗读、个别朗读、两人对读、男女对读、分小组读、表演朗读、多人交替读、常速读、快读、慢读、轻声读、高声读、竞赛读、接力读、模仿读、限时读、自选读等,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摇头晃脑、自我陶醉、身受感染,读之以情、读之以趣、读之以理、读之以思、读之以法,在读中领悟语言学习的乐趣,还了学习语文的真正魅力,代替老师的枯燥的条分缕析,还语文的本来面目。

诵读符号:逗号、顿号停顿(1拍) 分号、句号、省略号停顿(2拍) 段与段之间停顿(3拍) 连续(⌒ )重读(▲)轻音(△)升调(↑)降调(↓)快速(——)慢速(---)等等,有了这些符号,学生便于确定基调、处理轻重、调节停顿、控制语速,更准确地传达出自己对于言语的外部形态和内蕴品格的感受和理解。

(二)、粗读浏览与精读细研、快读与慢读,齐头并进

浩瀚的知识海洋展现于我们眼前,若想每一本书也不放过,步步为营,就会葬身于汪洋大海;若对每一本书只想跑马观花,也可能一无所获。所以必须把精读与略读相结合,才能撷取丰硕的果实。

略读是针对快速浏览信息而言,可以是书目、文章标题,也可以是文章内容,主要是对有用的信息筛选。速度可达到500字/分钟。

精读则是针对当确定了重要的信息后,对精词、妙句、好段的揣摩、鉴赏,速度应是200字/分钟。

(三)、作阅读笔记,积聚知识宝库

阅读讲究眼到、手到、口到、心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读书。”足见写在阅读中的地位,教会学生做阅读笔记是重要的,主要有下面几种方式:

1、 卡片式

便于归类整理、管理、使用,主要记录经典的语段,收藏价值大的史实、事件。

2、 摘评式

在摘抄过程中注评,发表自己对人、事的看法、观点,阐释理由。可通过此方法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最好的方法。

3、 剪贴式

主要是针对整篇文章而言,摘抄费时,文章又确有保存价值,采用此法。收藏资料可按下面的类别整理:祖国新貌、国际风云、海外风情、历史空间、科技长河、当今体坛、动物世界、书林画苑、音乐无限、军事天地、风流人物、异域珍闻、生活常识、名人轶事等。

(四)网络阅读

上网是开阔学生视野的最佳途径。在网上不仅可以大量阅读,还可以发帖、跟帖、回帖,及时阅读反馈,交流思想,升华感悟,大大提高阅读效率,激发阅读兴趣,拓展阅读题材。

日积月累,就形成了一个自己的知识库存,写作时不会再为“无米之吹”而愁,可信手拈来,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文章自会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四、分配阅读时间,保障积累到位

若没有时间的保证,阅读很可能善始不能善终,不仅校内每周要安排固定的阅读时间,节假日也需坚持,“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阅读要有成效也该如此。当然,积累并非阅读的终及目的,阅读——积累——应用——阅读,这是一条循环链,阅读、积累是吸收、消化,活动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应用于实际,在应用中会发现缺陷,于是又在阅读中吸收营养。知识和能力逐渐增强和提高。可通过下面的活动起促进作用:

(一)、佳作交流展评,阅读材料的选择再现

合作学习是新世纪的学习形式,交流合作可取长补短,通过阅读材料的交流评比,分出优劣,丰富知识,拓宽视野。学生的阅读果实获得师生的承认,会激发进一步阅读的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可谓是一箭双雕。

(二)、读书心得座谈,阅读材料的概括分析

若只看不思,看得再多都无收益,“学而不思则罔”。让学生就阅读所思发表看法,一起磋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初中阶段是最具叛逆的时期,也最具效仿力;爱表现自己,也有独立的见解。让思维的火花碰撞,灵感跳跃,学生的睿智绽放,每位学生是具有“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潇洒,能对韩寒现象各抒己见。

(三) 、辩论创作,阅读材料的加工创新

阅读积累要转化为应用能力,进行综合测评,演讲、辩论、7是最好的途径。阅读、积累是吸收、消化,演讲、辩论、创作是表达、创造。若长期坚持开展各种课堂活动,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辨能力等综合素质会全面提高。

阅读教学使学生尝到学习语文的甘甜,渗透心田,滋润成长。

激活学生思维,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课活跃思维方法初探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什么是阅读?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语言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就是通过视线的扫描,筛选关键性语言信息,结合头脑中储存的思想材料,引起连锁性思考的过程。”这里说的是一般意义上的阅读。俄国诗人克里雅日宁说:“读书有三种: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又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他说的第三种阅读,就是读出了新意超越了文章本身,探索和发现出文中没有说出的答案,这就是创造性阅读,其特点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从读懂到发现书中和文章中的不足或不对之处,能提出新的看法,发表一种新的见解。具有这一特点的学生思维活跃,不迷信书本,不拘泥成说,能大胆向权威挑战,敢想敢说。而要达到这一境界,就必须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同时,阅读教学的目标,不仅仅在于接受,更在于创造。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创造的前提。因此,阅读教学必须注重活跃思维。我校是区“大语文教育”的实验点,作为一名实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我做过一些有益的尝试,摸索出几条激活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现汇报如下,以求教大方。

一、创设氛围,提倡民主

在创新教育中,遵循人的身心发展,创设一种能形成创新情感的氛围尤为重要。只有在智力与情感的双重作用下,创新能力才可能获得有效发挥。阅读教学实际上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情感交流的过程,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所以,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并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即营造民主活跃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大胆发问,积极参加讨论或争论。陶行知在《创造教育》一文中说:“我要提醒大家,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实践证明,没有教师的民主,就没有学生的创新;离开了教学民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成了一句空话。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要以一种平等、博爱、宽容、友善、引导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学生的身心自由的表现和舒展起来。教师还要主动的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让学生有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

因此,我在上课时,尽量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或讲故事,或做游戏,或猜谜语,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听课。同时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比如,我在讲完《皇帝的新装》《扁鹊见蔡桓公》时,有的学生提出:“老师,我们自己排了个课本剧,能不能在课上演一下?”我当即答应,学生如愿以偿,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拉近了很多。

二、放手发问,集思解惑

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提出一个新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一切知识的获得,大多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一个人如果发现不了问题,也提不出问题,就很难成为创造性的人才。放手让学生发问,就是感染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打破“教师问---学生答”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引导学生“自己问---自己答”、“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 ”等多种问答形式。教师通过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教会他们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问题的习惯与方法,鼓励他们讲出自己的独立见解,甚至标新立异,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勇于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

我教鲁迅的《故乡》,课前学生虽对课文作了预习,但课上我没有急于讲析,而是放手让学生发问,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提出自己困惑不解的问题。于是,学生重新认真自读课文,思考字词句篇、人物形象、事情过程、思想内容、表现方法乃至标点符号。结果,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如:萧索的荒村为什么是“横着”?对宏儿为什么用“飞出”?“我”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故乡为什么“没有好心绪?”既写《故乡》,为什么花那么多笔墨去写闰土的外貌以及他和迅哥儿的关系?为什么还写杨二嫂?“我”想到希望,为什么突然害怕起来?等等。对这些问题,我没有直接解答,而是给学生以点拔引导,让学生知无不言,各抒己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共同解决。

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集中学生智慧解决问题,把求知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不断学会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培养。

三、投石激水,推波助澜

皮亚杰认为,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不是一个传递信息的人,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促进者。要给学生一种智力自由,将儿童“错误的”回答看成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帮助学生探索问题”,就是教师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大胆放手,通过让学生动脑去想,动口去说,动手去做,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帮助者、合作者,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投石击水,来推动课堂的波澜向高潮发展。学生的大脑在受到课文信息刺激之前,对课文的思维常处于平静状态,课上可根据教学目标设置“投石激水”的问题,使学生大脑由于信息刺激产生兴奋,再因势利导,将兴奋点向面辐射,促使学生 融会贯通。

譬如,教《我的叔叔于勒》。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我向学生提问:“造成‘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这 一结局的原因是什么?”以此激起学生思维。再以“从作品的人物思考,引用课文内容说明”的提示和要求,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具体探究。学生 边读边想,说出了如下答案:是菲利普夫妇怕“女婿起疑心”,于婚事不利;是于勒“当初行为不正”,怕他“重新回来拖累我们”;是于勒成了穷光蛋,“父亲的希望”成了泡影;是菲利普夫妇的“拮据生活”,要不然也许不会如此;是菲利普爱慕虚荣,怕旅客知道“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是他弟弟,有失体面;是菲利普夫妇唯利是图,他们只认钱不认人。最后启发学生认识其根本原因在于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

在教学中,千方百计的去“投石击水”,能够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支持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索,因为学生提出问题越多,就越能体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四、出其不意,设疑引议

许多学生阅读课文,经常满足于字面意思的了解,尤其是阅读现代文,总觉得一读就懂无疑可问,无问可思,把教师讲解当成“耳边风”。对此,教师可在学生并不在意的地方设疑提问,引发学生议论。因为“疑”是刺激学生思维的诱因,是激发学习的动力。这样,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致使学生乐于思考,急于思考。

教《藤野先生》时,我对藤野行先生第一次跟学生见面的自我介绍,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藤野先生说:‘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他为什么不说‘我叫藤野严郎’?句后为什么用省略号?”这出其不意的提问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有的念念有声,有的默默沉思,都在仔细揣摩两种说法的口气、情感有什么不同,推求作者用省略的意图。

教《变色龙》,在小说结尾“那群人就对赫留金哈哈大笑”这容易被学生滑过的地方,我问学生“那群人在‘笑’什么?为什么‘笑’?”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学生或翻看课文,或凝神思索,或低声耳语,而后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那群人笑赫留金------他索赔落空,事与愿违;他偏偏遇上了将军哥哥家的狗;他偏偏遇上了媚上欺下的奥楚蔑洛夫。他们笑那个社会------—人得势,鸡犬升天,一个平民百姓竟不如一条狗。

五、故作谬问,辨伪求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故意用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法向学生发问,能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产生怀疑,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作出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荔枝蜜》时,在和学生一起理清作者思路之后,为了让学生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和文章结尾的作用,我故意向学生提问:“我认为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作者赞美蜜蜂无私奉献精神,表达对蜜蜂的热爱之情。同学们是否同意?”学生冥思苦想之后,认为这一说法不正确,赞美蜜蜂不是作者的写作动机,作者是通过赞美蜜蜂来颂扬 劳动人民为子孙后代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写蜜蜂的目的是为了以物喻人。我又问:“作者写到倒数第二段已表达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还要加上最后一段,这不是画蛇添足吗?”学生交头接耳,你言我语,认为绝非是画蛇添足,此段不仅表达了作者向劳动人民学习和愿望,更引发读者联想,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故作谬问,能够激活学生大脑,引导学生去发现,主动的去辨析,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同时使学生创造出新的东西。

六、激发想象,拓展思维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同理,没有创造性的想象,也就不可能有创造性阅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在课文及材料所提供的广阔天地中自由的翱翔。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都有激发想象的地方。针对《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最后一个离开咸亨酒店后的推论结局,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写一篇想象作文,并这样问学生:(1)仍旧好吃懒做,悲哀的死去?(2)遇到了好心人,赡养他后半生?一改过去懒惰行为,以手工活为生计?(3)他的腿治好了,仍苦读经书,终于中了举了?如此种种,让学生展开想象。讲完《变色龙》后,让学生续写奥楚蔑洛夫在广场又遇到了将军的哥哥,又做出的怎样的一番表演。学完《孔乙己》《范进中举》,让学生写《孔乙己巧遇范进》等,这些都要求学生 既要把握原著精神,又要有创新。讲《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时,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第一步构图,在脑海里想象出雨后古道、客舍、道旁柳树,以及喝酒送行的场面;第二步着色,脑海里的图像变成彩色的,象彩色电视机的画面一样,柳树新翠嫰绿,客舍古色古香,人们的脸色,衣服的颜色等;第三步要想象出人物的神态、举止、劝酒的动作,分别的话语以及人物宽大的衣服,分别时满含深情的眼睛,劝酒时依依不舍的表情上。这种创设想象情境的教法,不仅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之思维灵活,而且能挖掘他们创造想象的潜能。

七、激励评价,增加自信

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性阅读能力,要采取激励性的评价机制,让全体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阅读活动中,我们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都给予肯定,多肯定少否定,多鼓励不批评,因为课堂就是犯错误的地方,宽容他们的错误,对于他们的哪怕是细小的发现,都要及时加以表扬,以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同时,多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展现自我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的乐趣。实践证明,学生每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自信心就会提高一步,体验的成功越多,自信心就越强。

比如,我在阅读测试时发现,不少学生对回答文字叙述题(简答题)感到为难,害怕答错扣分,有的索性不答。对此,我鼓励学生大胆回答,即使答错了,也给一半的分,有创见的加分。这样,学生答题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久而久之,学生作题的正确率也提高了,学生也更自信了。其实,评分只是一种手段,教师不要过于吝啬,要用它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学生不是待装的瓶,而是待燃的火”(雷伯第斯语)。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进攻的志趣和努力的热忱,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苗。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能引导学生自己动脑筋,自己得到真理解,这是好的教法。”在实施创新教育的新形势下,我们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定能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教法。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1--12期)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强化课外阅读, 提高读写能力

------关于阅读课的探索和实践

我校是市“大语文教育”的实验点,近两年来,我们根据实验方案的要求,进行了课外阅读的探索,创造性地开设了“大阅读课”,摸索出了“大阅读课”的课堂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现把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汇报如下:

一、创造条件,方便阅读

为了落实新大纲及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要求,学校每年订购报刊杂志300多种;设置学生阅览室两个,读报栏四组,每天更换新报20多份,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体育等信息;图书馆藏书近10万册,教育部推荐的26部必读书目,我校每套均达60册,能够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阅读室,不分节假日,全天候对师生开放;每班每周开设两节阅读课,教师指导学生到阅览室阅读,充足的图书、报刊资源,使学生能够多渠道获取信息。

二、深入研究,指导阅读

近两年来,我们进行了专题阅读尝试,受到学生的欢迎。

1、能力训练专题。我们将阅读能力从微观上分解为不同的训练点,宏观上组成一个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科学体系,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能力。如整体把握 ,筛选信息这一训练主题,我们确定了综述世界舆论对美9·11事件评价这一主题。学生到阅览室采取精读、略读相结合的方法,从大量新闻报道中评论中,筛选处理相关信息,了解国际社会由于价值观不同、立场不同对这一事件的不同认识。

2、作家、作品研究专题。鲁迅深切关注农民、农村的少年朋友,《社戏》《故乡》对农民、农村小朋友的深深的挂念。我们指导学生阅读《呐喊》,要求重点研究《社戏》《故乡》,学生自主阅读,交流体会,切磋探讨,理解了鲁迅先生的写作目的。

3、读写互动相得益彰。我们提出“为写而读,为读而写”的口号。我们指导学生读《红楼梦》的23回和24回,语言大师的精彩描绘让学生大开眼界。学生体味其中“感慨缠绵、心病神痴”的细腻,“可喜可悲可笑可惧可愧”的百种思绪的复杂,自会受益非浅。我们精心设计作文题,给学生压力,让他们带着任务,有目的有选择地阅读。如我们设计了如下作文题:我喜欢(不喜欢) (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如虎妞),我所认识的宋江,唐僧……,面对先贤 ……

4、创造性阅读。当学生头脑中闪耀出创造的火花时,我们指导学生以读书札记的形式及时捕捉它,记录下来。如“韩寒现象”思索,众说纷纭,我们组织学生阅读《三重门》,查阅资料,在此基础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对此发表了不同的看法,都很有见地。

5、话题阅读,嫁接读书与生活。我们将社会人生、现实生活中学生关心的,或应该给予的问题分为若干个大话题,下属许多子话题,指导学生围绕话题进行阅读,以发挥阅读的教育功能、认识功能、陶治功能,而不是仅仅将目光停滞在语文教学这个层面上。如围绕“理想”这一话题,学生阅读有关名人名家的阐述,加以讨论,学生都能树立健康的、远大的理想。我们已开设了许多话题,并有学生自创话题,如贫穷与教育,环境保护、子女教育、传统美德、影视欣赏等。

三、探索模式,促进阅读

世纪之交,探究性学习引起了国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我们也对语文“大阅读课”的学习模式进行了研究。所谓“大阅读课”是指两节课连排的阅读课,阅读时间相对充足,学生获取的信息量大,便于安排阅读材料,利于组织交流和提高阅读效率,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我们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取得一定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一)课前准备

1、选书:教师事先选出适合本级学生读的书,并列好目录,着重指出必读文章1—2篇,可以用统一的书,也可印发阅读材料。

2、精心布置阅读室,给学生创造一种优雅的环境。

3、做好教师角色转换的准备,由领导者、教授者变为设计者、服务者、组织者、观察者、鼓励者、点拨者、研究者。

(二)阅读指导

大阅读课一般可分吸收和交流两个阶段。吸收是阅读课的主要任务,吸收要通过充足的阅读来实现。通过阅读活动让学生积累感悟,受到熏陶,增强语感,交流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吸收。同时,在交流“碰撞”过程中,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

阅读过程按以下步骤进行:

1、要求( 2---3分钟):指出必读 、选读内容 ,并指导阅读方法。

浏览:快速翻看有关的阅读材料。

略读:速读几篇文章,了解文章内容。

精读:对必读的文章至少读三遍(一遍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解决生字词;二遍找出精彩词、句、段,做摘抄,并适当背诵;三遍写点随笔,提出看法或疑问)。自己的阅读材料可在材料上直接标注。

2、学生自由阅读(60分钟):教师陪读;教师巡视,解答学生的疑问。

3、学生交流(20——30分钟)

(1)交流内容:一个好词、好句、一段好文可让学生背诵,一篇好文章,可让学生有感情地读出来,谈感受,鼓励学生质疑、争辩。

(2)交流形式:

小组交流:人人发言,争当演说家

班内交流:采取小组竞赛,评选“优胜小组”、“最佳质疑者”等方法,激励学生各抒已见。

4、评价总结(1---2分钟)

总结学生阅读、交流的情况,肯定成绩,指出共性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通过探究性语文“大阅读”活动的开展,真令我大开眼界,学生人脱口而出的成语、词汇,让我大吃一惊;学生们极富有感情的朗读,绘声绘色的描述,让我惊叹了;当我翻开一本本日记,发现那发自内心的“我最喜欢的语文课”时,我更是怦然心动了。谁说我们的学生不爱说话?谁说我们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差?谁说我们的学生不会交流?实践证明了学生能行,也证明了语文“大阅读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语文课。它不仅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希望所在。

四、开展活动,激励阅读

我们将中央电视台节目中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东方时空、今日说法、动物世界、科技博览、实话实说、大专辩论会……栏目内容录制后每周定时向各班学生播放,传递的信息量大,速度快,学生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拓展知识面;电视散文、请您欣赏等栏目,学生读的是直观、形象、逼真的教材。

学校每月一次黑板报及手抄报比赛;创办文学社,定期印刷小报;组建学校广播站,天天播放反映校园生活及社会人生的广播稿。学校还经常组织报告会、辩论会、歌咏会、班会、校会。这些会的内容,大多由学生查阅材料,自主组织。学校每学期还组织全校性的古诗词经典朗诵会,读书活动竞赛。先由每班竞赛选拔,再由年级组织初评,最后由学校组织决赛。扎实高效的阅读活动的开展,使大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张超等学生在市区演讲比赛中获一等奖,刘兴龙、周天燕等30多位学生的作文在省市区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初一、7班的学生还出版了诗集《白桦林》《月亮船》等。

参考书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 2001年)

2、《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6期)

对中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及反思

——济南市中学生阅读情况调查

济南 阿信

1998年,1999年,语文教育界的多事之秋:1998年3月,《北京文学》一篇《语文教育,误尽苍生》的文章引发了一场对语文教育的大讨论;1999年4月26日,钱理群等四位教授在《中国青年报》上提出质疑;1999年6月,《中国青年》杂志再次撰文,展开讨论。面对这些,语文教育是捧着旧的框框不放,步履维艰的跨过世纪的门槛;还是勇于开拓,重新探索一条新的教学思路,以一种新的风貌迎接新世纪的曙光。何去何从,我们已经走到了这样一个关健的十字路口。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这样的讨论中,笔者愿意做一点实际性的工作,对山东省实验中学、山师大附中、济南三中、济南九中等几所学校中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一次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问卷包括32道选择题和10道问答题。共发出问卷500份,收回440份。得出的几组数据不能不让我们感到深思和忧虑。 一、语文课的尴尬位置

对于十几年来的语文教学,吕淑湘先生用"少慢差费"四个字来表示。到底是什么使得我们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收效甚微呢?调查中几组数据所显示出的语文教学中的悖离现象,或许能给我们提供点什么。

(一).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与学生对语文课态度之间的悖离。

毋庸置疑,语文课在中学教育中的位置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是学生学习和生活工具,听说读写无不是语文的学习。另一方面,语文又有其人文性,是继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形象性思维的重要科目。从给语文课安排的课时中也可以看到国家对语文教学的重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语文课在学生的心中又是怎样的位置呢?调查显示,在高中文理科五门功课(3+2)中,只有18%的学生把语文课放在第一位,而55%的学生把语文课放在第四五位,实际情况可能更差。对于语文课,只有17%的同学感兴趣,而大部分同学认为语文课枯燥乏味,毫无意味。可见,一方面是学校投入大量的课时,另一方面则是学生被动的接受,在这种两相悖离中,语文教育又怎能不"少慢差费"呢?

(二).语文教育的目的特点与语文教师的工作方向的悖离。

语文课是母语课,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这个民族独特文化及精神的一个个性表征,如果它也象其它事物一样"全球一体化"了,那么这个民族的个性和精神也就完结了。所以在母语的环境中学习母语,母语则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媒介作用。通过这一媒介,学生去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吸取世界文明的乳汁。通过这一媒介,学生发展自己的独特个性,培养其健全的人格。这才是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然而调查显示,我们的语文教育却在走着一条与之背道而驰的道路。在谈到学习语文的收获时,只有21%的学生认为可以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从中体味到人类情感中的真善美。而66%的学生认为从中学到的只是一些字词及做题等的知识技巧。考试升学的功利作用,语言学家对语文的过多介入,使我们太多强调语文教育的工具性,而排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往往为两个词的区别而大费周折,为寻找一篇文章的唯一主题而竭力引导,为一道题的所谓正确答案而努力证明。如此,语文课以己之短比人之长,和其余的学科已没有什么区别。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的悲哀。

(三) .教师的授课方式与学生的阅读渴望之间的悖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应该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对课文有自己的理解。叶圣陶先生也早就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对课文的解释都必须以教参为本,考试也以此为据(在初中阶段尤其如此)。讲《孔乙已》必是批判科举制度,讲《项链》必是批判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和享乐思想。这种做法对学生的创造力是一种极大的束缚。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在使用着串讲的授课方式,多年来走着"背景知识--作家介绍--划分段落--文章分析--写作特点"的教学老路,硬性的将教参上的内容传授给学生。由于串讲,对文章的条分缕析,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自己的诵读时间。有人统计,由于串进,每学期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诵读时间不足40分钟。如此,也就失去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和顿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创造力,阅读才有其真正的意义。而调查显示,只有6%的学生喜欢串讲文章。而更多的学生则希望教师少讲,把阅读的时间留给自己。造成这种悖离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许多教师教学观念陈旧,仍然是一本教材,一套教参上讲台;更重要的是这种教法适合了高考这根指挥棒。

二. 夹缝里的中学生阅读。

(一) 中学生阅读时间的不足和大量时间的无益消耗。

中学阶段是中学生人格形成的萌芽阶段,是确立人生观、世界观的初始时期。这个时期 如果出现 问题,便会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这个时期也正是中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时期,而阅读习惯的养成 ,又促使他们向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吸取营养,从而完善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然而调查显示,这一阶段中学生的阅读时间是非常缺乏的。70%的学生每天的阅读时间不足半小时,半小时的阅读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无非是读一份本地的晚报。而调查中,80%的中学生经常阅读的报刊书籍是本地是晚报,他们读报的重心又主要放在体育栏目和明星近况。如此,他们能与名作对话的时间已所剩无几。问题的另一方面是, 随着计算机等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我们已进入数字化生存的时代。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特性和时代购买力的提高,他们先天的具有占有、消费信息的优势。本次调查显示,80%的中学生去过游戏厅,25%的学生经常光顾。于是,一方面他们成为无纸时代的先锋,尽情享受着各种"文化快餐",将年轻的身影淹没于嘈杂的游戏厅里,大量时间无益消耗。另一方面,则是对传统阅读的尽情舍弃。使真正的有益于身心的阅读变得十分缺乏。

(二) 阅读层面的低下和渴望指导的矛盾。

除阅读时间的不足外,令人堪忧的另一问题是中学生阅读层面的低下。这种阅读层面的底下,首先表现在中学生对优秀文化的接受数量上。调查发现,在所给的中外近50种常见作品中,48%的学生只读过其中的3本左右,而对中国传统作品,53%的同学读过不到两部。与此相对照的是中学生对武打言情小说的喜爱,调查显示51%的同学把自己的时间用在武打言情小说和卡通漫画上面,有17%的同学每学期读卡通漫画的数量达到20本以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让我们感到震惊的数字。而在这些卡通漫画中,孩子们所看到的都是暴力、复仇、格斗、凶杀。整本书连一句完整的话都没有,只有"哇、哈、嘿"等干巴巴的字眼。也正由于此,很多学生在表达感情时,也只能用"哇、哈、嘿"等词,语言十分贫乏。一部《还珠格格》居然让无数中学生如醉如痴,正反映了中学生欣赏水平的层面。在本来就不多的时间里,中学生却沉浸在侠骨柔肠的武打言情和凶杀暴力的卡通漫画中,常此以往,会使他们的头脑越来越简单,思想越来越肤浅,知识越来越贫乏,并使得一代人的素质下降。

中学生阅读层面低下还表现在其阅读目的和欣赏情趣上。从学生的阅读倾向和阅读一本书所花费的时间看,很少有学生孜孜以求地去读一本课外书,读书就是看热闹,图好玩,一目十行,走马观花。热衷于那些猎奇的,情节曲折的书籍。有34%的学生注重的是情节是否曲折生动。而只有7%的学生能体味作品的人性美,语言美,情感美。我们并非让每一个中学生都成为名作的欣赏家,然而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值得我们一读再读,则更多的因为其深藏的内蕴。中学生的阅读 层面低下当然不是中学生的原因 。与此相对照的是,83%的中学生的阅读是按自己的兴趣来选取书籍。80%的中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而我们的语文教育却在忙于串讲课文,死抠字词,难以给学生全面的阅读指导。叶圣陶先生说过:"略读若只作学生自己去着手,而不给他们一点指导,很容易使学生在观念上发生误会,以为略读就是随便读,就此了事。如此积久养成不良习惯,就终身不能从略读中得到多大的实益。"叶老并指出教师的指导应包括书的版本指导,序目指导,参考书籍的指导,阅读方法的指导,问题指导等几个方面,这在今天看来仍具有启发意义。学生的无序阅读与教师的缺乏指导的矛盾其实也正是中学生阅读层面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中学生的阅读渴望与缺乏阅读氛围的矛盾。

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中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渴望了解外面的大千世界,感受人类文明的深遂与恢宏。阅读应是他们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书籍对他们有着挡不住的诱惑和力量。

调查显示,85%的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认为其是写作的基础,并希望得到提高。而另一方面,社会、学校、家庭却没有提供给他们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只有14%和12%的学生表示家长和班主任(非语文教师)支持自己的阅读,67%和78%的学生表示家长和班主任认为阅读是看闲书,严令禁止。而家长和非语文老师之所以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其根本原因是社会所给予中学生的高考这座大山。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都是笼中的鸟儿,高考压住了他们飞上蓝天的翅膀,阅读是一个遥远的梦。

三. 阅读,把孩子的东西还给孩子

在这个信息膨胀的时代,当代中学生有其生存的优势:自信,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勇于挑战。然而,当代中学生作为一个整体群落,自身所表现出来的弱点却越来越令人担忧。一再发生的中学生自杀事件,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犯罪,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浮躁情绪,无疑是这一代人精神状态的最好注脚。自私、缺乏理解别人的胸怀,缺乏平等精神成为这一代人的集体性格。在中学生的心目中,他们追求的是影星、歌星、球星所代表的名气和地位,而缺乏对魅力人格的崇敬和追求。这当然是整个教育的现状,而在这其中,语文教育没有担负起其应有的责任,而是做了大量的徒费时力的工作,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因为缺少了阅读,中学生已和传统隔离开来,成为承受着生命之轻的一代,成为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精神孤岛。

西方有谚:"把上帝的东西还给上帝,把恺撒的东西还给恺撒。"我们在这里似乎也可以说:把孩子的东西还给孩子。

(一) .扼住语文教育的"公共话语体系"。

信息时代的中学生的思想应该呈现一种多元状态。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在他们的作文、行动、思想中,却使用着同一套话语体系,这套话语体系表现在作文上,则为中学生共同的作文模式,北京大学曹文轩称之为杨朔式的作文思路:先见物,再抒情,最后升华出一个主题。曹文轩教授认为这种模式的联想和升华是低级的,概念化的。表现在思想上,则为共同使用着一套惟一的"公共思维模式",成为一个集体群落的"套中人"。这个套子箝制着师生丰富多元的精神方式,说话方式,压抑精神自由,禁绝个性语言,用伪神圣,假崇高的观点去看待"高尚"、"健康""奋斗"等真正的人文价值范畴,让师生的语言远离真实的人生和真实的现实生活。而造成这两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缺少了广泛的阅读,缺少了阅读,也就缺少了向世界文化的广泛吸收,多方采撷的途径,也就必然导致单调的一致:共同使用着一套教材,共同共同寻求着一种解答。可以说,统编教材是这同一话语体系的最集中体现。调查中,46%的学生对教材表示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这绝不是一个小数字,它表明有近一半的学生在用课堂上的宝贵时间学并不感兴趣的内容。这种单调的一致扼住了教师的讲课的灵活性,扼住了学生思想的开放性,同时,也就扼住了语文教育的喉咙。缺少灵气,缺少活气,有的是一派歌舞升平,其乐融融的应试教育的一团死气。

这种共同的话语体系是和广泛的阅读绝不相容的,和真正的语文精神绝不相容的。常此以往,缺少了阅读的孩子,也必将会导致他们人格的一致性。钱理群先生对此做了精当的论述:"他们有一种很强的能力,能够正确(无误).准确(无偏差)地理解'他者'(这'他者'在学校里是教师.校长,在考试中是考官,以后在社会上就是上级.长官)的意图.要求;然后把它化作自己的意图与要求,如果做不到,也能自学地压抑自己不同于'他者'要求的一切想法;然后正确.准确.周密地,甚至是不无机械死板地贯彻执行。……这样的人才,正是循规蹈矩的标准化.规范化的官员.技术人员。"

(二) 框住语文阅读的考试制度。

造成中学生阅读面狭窄当然有方方面面的原因,但"严进宽出"的考试制度则是其根本的原因。"一考定终身"使得中学生不得不放弃阅读,钻入题海。调查中,85%的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但其中26%的学生认为阅读虽能提高语文成绩,但需长期坚持,若用这部分时间做题或学习其它科目,见效会更快。可见,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脱离阅读是出于一种无奈。而教师因各种原因也必须面对周围的考试氛围和实际情况,这就使得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不但得不到有力的支持,相反,还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阻力,有来自家长的,学校的,甚至有来自学生的,笔者就有过这样的经历:一次,我想组织学生利用课前演讲谈一谈自己喜欢的书,并顺带讲了中学生阅读的利处,这时就有一学生提出还是省下时间做题的请求,使课堂十分尴尬。正如动物园里的动物放回森林反而不知如何生存,罪犯脱了镣铐反而不会走路,我们的中学生、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离开教材,离开题海,反而不知何去何从。然而,这也更促使我们寻找新的道路。语文教育,已经是误尽苍生,又怎能一误再误。

(三) 还阅读给我们的孩子。

在这个纷扰的时代,读书更应该成为一种时尚。因为只有读书,才能使我们摆脱浮躁,进入沉静;只有阅读,才能将我们提升。马克·吐温说:"名作,是那些每个人都希望读过,而又不愿去读的作品。"人们希望自己读过这些书,是因为这些书是学艺教育不可缺少的材料;退缩不读是因为这些书超过每个人的头脑,需要思考才能吸收,而思考是艰苦的。然而只有超越我们头脑的东西才能将我们提升起来。名著是过去的作品。古人并不知道计算机、网络,但古人同样经历着日出日落,风吹面颊,也曾为爱与欲而着迷,也曾对生存的意义苦苦追问,也同样承受着悲欢离合的人生四季。名作之所以历久弥新,就是古人用最清晰的语言,向我们提出着一个个重大的主题,哈姆雷特式的追问是没有时间的界限的。没有阅读的人生是狭窄的人生,是肤浅的人生,是缺乏个性的人生。而没有个性的人生是没有未来的。

为了未来,还阅读给我们的孩子。

把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在我们平时的练习和考试中,同学们最为头痛的往往是阅读部分,相当一部分同学作阅读题时没有一点思路和条理,无章可循,更有甚者是谈阅读而色变,其实除了我们在平时学习中除了多阅读多积累,整体提高自己的语感和阅读水平外,还要能够掌握一些必要的阅读技巧,才能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

一. 辩名析理,把握文体特征。所谓“辩名”就是要明确我们阅读时的阅读材料(阅读客体)的文体。“析理”呢,就是要分析所给文体的一般特点是什么,重点是什么。这个环节的重点就是分析文章的文体特点。因为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而不同的特点也就决定了在阅读过程中的不同侧重点。我们只有把握好了这些文体的特点,才有可能在阅读过程中依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有条理地开展阅读。例如,如果我们阅读的是一篇叙事作品,那么首先就要明白叙事作品的特点,要看清是以记人为主,还是以叙事为主。如果是以写人为主的文章,那么一般来说,它的重点就应该在对人物的刻画上,而对人物刻画的重点是为人物的性格服务的,所以在阅读时就要注意,作品的中心是人物的性格特点,它往往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以及细节等描写手段来完成的。那么在阅读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注意这些描写,看一看这些描写都分别是从那个侧面来刻画人物的,也可以说是表现了人物的那一个方面。如议论文章,它的重点就是要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并能明白是通过那些论据来完成对论点的论证的。论证的过程又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等等。散文的重点在把握文章的感情脉络上,通过品评文章语言来披文入情。“心中有纲,作题不慌”,作为一个阅读的主体,我们应该明白这此些方法和特点,才能从容地立于阅读材料之外而客观有条理地进行阅读,而不致于因为在阅读过程中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没有一个明确的阅读方法而胡乱作答。

二. 锁定目标,落实阅读过程。阅读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解读所给材料的过程,而作为练习和考试中的阅读来说,更是带有明显的阅读目的――完成后面所给的阅读问题。所以,就这个阅读的过程来说,我们可以分为三个步骤:一是要注意整体阅读,从整体上把握好阅读的材料,先从感性认识上来看一看文章是属于什么文体,内容上都说了些什么,对所给的材料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二是落实阅读的目标。在我们已经对所给的材料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我们就可以来看一看文章后面所给出的问题,看一下出题人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出题的。它所考查的重点是文章的哪一点。在这个步骤中,往往要和第一步中的文章特点结合起来运用。第三步,就是带着这些问题再回到阅读材料中落实答案。阅读材料后面的问题的设计,往往是遵循人们的认识规律,按照先易后难、先局部后整体的思路来出题的。在我们读完了问题之后,可以来对照着这些问题再回到原来的文章中,看一看,它们的答案也相应地应该出现在文章中有哪几个部分,我们可以按照材料“按图索骥”“对号入座”,有条理有步骤地进行阅读解答。

三 提纲契领,注意重点句段。在阅读所给材料中,有些语句或是语段甚至是个别字词,在文章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或是升华和深化主题的作用,在阅读中如果我们能够把握住这些句子,往往能够快捷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章。所以我们在解读过程中,要注意这些语句和语段。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中心。如一段文章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子。再如首括句、反问句、省略句、以及过渡句等。甚至一些提示语和附加语,如第一、第二、第三,首先、其次、再次,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有总之、总而言之等等,在阅读中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如1991年的高考试题,所给的材料<<世间最美的坟墓>>,后面给的问题有一道问题是这样设计的:作者为什么说“特殊的日子”?当年的很多考生都没有能回答出来,其实如果细心的话,非常容易,因为在文章的题目下面,还有一个副标题,那就是“记1928年的一次俄中旅行”,而在材料后面有一个注释“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从中可以看出是托尔斯泰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如果注意到了这个注释的话,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  深思精写,准确表述语言。在高考中,我们每年遇到的阅读材料有两类,一是第一卷中的小阅读题,一是第二卷中的大阅读题。在这两类题中,第一卷的小阅读往往考查的是信息的筛选,它需要的是细心。而第二卷中的大阅读,除了细心之外,还要求深刻。它的大部分问题是要学生自己来作答的。而在实际的考试中,很多同学都是很害怕这一部分的阅读,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作完试题后心里还是没有底,究其原因,大多是对自己所答问题没有把握。其实在这里面,一个关健地方是没有能够真正把握题意,所答问题没有能够准确表达题意。所以我们要能够做到准确表述自己的语言,使所说的话能够语言精练,表意准确。而要能够做到语言精练,表意准确的前提就是我们能够深思――-要想得广、想得深,正确理解文章、题意,而避免曲解和遗漏。这里有两句话值得我们思考,一是“琢磨不透,瞻前顾后”,一是“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把握住了这两句话,我们就有可能准确地理解文意,题意。而不至于啰里啰唆,不能要领。在具体作答中,我们可以参考一下文言文的翻译标准来说――信、达、雅。信,就是要能够用词精确,忠实于原文而不曲解的文意题意。达呢,就是要求所表述的句子能够符合文章的文意,准确表达文意题意,雅,就是自己所写的句子本身还不能有毛病,还不能超过字数的限制。

谈语文教师的阅读 卞:我读到你在去年发表的《语文教师的写作偏向》了。我想,你肯定也对语文教师的阅读有过思考。

姜:有过一些,但不很成熟。

卞:读完《偏向》一文以后,我觉得你有很多话没有说出来。我曾经就这些话头作过想象,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但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不说。

姜:是吗?我不知道我要说什么,你怎么倒知道我要说什么?

卞:我觉得你是一个很好的阅读者,至少你对当下的文坛有着很好的解读,可你避而不谈了。我有个感觉,你的话大概已经很少有语文教师能够听懂了,所以,你没有就此深入下去。我可以这样理解吗?

姜:你言重了。从任何一个角度讲,我都是一个普通的作者或读者。只不过是写出了我心里所想的东西。

卞:你在文章末尾谈到了校园小说家和校园诗人的话题,可你仍然没有再说下去。这怎么理解?是不是因为你是一个校园作家,就对此不想多作展开?

姜:那倒不是。在这一点上我不想回避什么,但我这样写是有道理的。现在的文坛,你肯定也知道,已经没有我们的前辈如刘心武那时的气氛了。现在,没有一个教师可以凭一篇小说而昂然走出教育界。还有,与之相关的,现在的文坛,个人话语、私人化写作,已经使写作成为一种个人行为了。所以,我的写作以及我个人的阅读与我的语文教学已经不能混在一起了。前者是个人化的,后者是社会化的。

卞:那么这能不能理解为你的阅读很个性化?

姜:这大概倒也谈不上,阅读中当然有选择性,但毕竟阅读还不是解读,所以也还谈不上个性化。但我清醒地知道,我不可以将我的阅读、写作与我的教学混在一起。这一点我比较审慎。当然,你想混到一起也没门。

卞:你是不是有什么担心?

姜:也许吧!一混起来,就有很多东西说不清。所以宁愿让我的阅读写作处于一种半自由或自由的状况,而不让它和教学掺乎到一起。我觉得,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做一个语文教师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无论是工作压力还是心理压力都很大。我又何必以我个人的阅读给我们的语文同行带来另一种压力呢?

卞:也就是说,你在写作的时候,是一个叫姜广平的作家;而你教学的时候,才是一个语文教师。

姜:可以这样理解。这种定位也最好。

卞:你这种感情很值得人敬佩。但是你这样做,并不能振语文教学之衰。很多人对语文教学的现状给予了猛烈抨击,但我们语文圈子里面却没有能给予一定的反响,你如何理解这件事?

姜:没太多想过,作为圈子里的人,我也不会说多少。应该说,我只有点悲哀,教了十几年的语文,竟然到头来是错误的,这便觉得有点伤感。而跳出这个圈子一想,我们这些教语文的,靠语文吃饭的人,对此没有半点反应,又觉得这有点不正常。语文界对此似乎有点装聋作哑。好在我们在语文界也不算个什么东西。以前,我是了解了一些情况的,听说一些作家做语文高考试卷不及格,我认为这不是一件好事,我也为这些作家感到害羞,他们不应该这样丢人现眼。

卞:你说这话的意思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作家不应该去趟语文教学中的这一趟浑水?

姜:是的,没意思,没操作性。一种是纯技术性的,一种是纯情感性或纯理性的,怎么能扯到一起?这实在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还有,语文试卷为什么一定要让作家去做?作家又为什么去做语文教师都不愿意去做的事?说实话,在这一方面,我是分得很清楚的。所以,我对作家去做语文试卷,没有什么好的评价,我感到一些作家有点做秀。想要说明问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或渠道。我想我如果纯粹以作家身份出现,我是不会做这码事的。

卞:对你来说,这不是问题。你是一个语文教师,你必须做题。

姜:没错。

卞:那你作为一个作家,如果要你去做语文试卷,又如何自我评价?

姜:我从来没有以作家的身份去面对语文教师,更不会以作家身份去面对我的学生。我首先是一个语文教师。我的作品不是写给语文教师看的,更不是写给学生看的。

卞:为什么呢?

姜:因为我觉得,语文教师和高中学生并不是很好的读者。严格地说,他们很多人并不懂得当下的文学。他们能叫得出文坛上几个作家的名字?又能读过几个作家的作品?他们只被一些亚文化的东西或者说是一些泡沫文化包围着。他们已经没有什么文化品位了。譬如,自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后,又有哪些作家作品对中国文坛产生影响?我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几个语文教师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有多少人读马赛尔·普鲁斯特、威廉·福克纳、纳博科夫、博尔赫斯?又有多少人知道中国当下的文坛上一些重量级作家的名字和作品?近些年毕业的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也无法回答,大学教科书的更新速度太慢,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非常老化。

卞:这些话说得实在太精彩也太深刻了。我认为这实在是对当下语文教学的一种最有力的指责。这是语文教学的悲剧。我不是一个作者,但我想告诉你,我是一个好的读者。我觉得,现在要做一个小说读者也是非常不简单的事。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读当下的小说,现在的小说虽然不能像刘心武出道时那么叫响,但现在看刘心武当时的小说,只不过和中学生作文差不多。

姜:我一般很少评论别的作家的东西,但我很同意你的话,现在没有多少真正会读小说的读者。小说读者的水平有待提高。现在在写小说的人,哪怕是极不起眼的人,一出手都能看出他的阅读量是很大的,而且都是研究性的阅读。很少有作家浮泛地读别人的作品的。

卞:我觉得与你相比,有些语文教师,甚至是一些已经很有名气的语文教师在阅读与写作上实在太可怜了。他们拿不出什么,能拿出的也不是什么东西?

姜:不能这样说,我的东西也没有什么。而且,我才算什么东西?我充其量是语文教学中的另类。我与他们走的不是一条路子。我认为他们太功利了,把语文搞得面目全非。但他们可能认为我太傻了,有如此资质,应该早就是特级教师了。可我没有着意地向这方面努力。我觉得现在很多特级教师都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与前一代的语文教学大师相比,现在的很多特级教师都是文化侏儒。我乃不为,非不能也。我如果不能成为巨人,想要做矮子还不行吗?

卞:说得太好了。我第一次读你的文章,就觉得那里面没有技术主义的东西,也没有任何匠气。一些人只晓得玩花拳绣腿,你却是重拳出击,而又让人觉得精彩。

姜:千万别这样说,太过生猛了。以前有人说过我不会写论文。我也知道写小说与写语文教学论文,有点感觉上的冲突。但我不服气,我一定要写点给他们看看。我有理由相信,我应该比那些匠气十足的人,只知道搞些试题分析知识讲解的人更会操作论文。你有没有注意到,其实我的论文比他们的更具有理性。

卞:你说错了,他们哪有什么理性?你这样说我觉得太恭维他们了。语文应该摒弃操作主义与技术主义。语文不应该标准化,不应该限定用多少字去解答某一个问题。这是对学生灵性的扼杀,也是对语文教师灵性的扼杀。一个没有灵性的语文教师,也一定没有理性。

姜:说得太好了。

卞:你也注意到了,许多教师在大学毕业之初,尚有一点对文学的热爱,可是后来什么都没有了。这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想一想吧,语文教学的结果是让教师和学生都不热爱文学了,这是什么语文?

姜:我说过现在很多语文教师的写作是与我们的写作教学脱节的,其实我的写作和现在中学语文的写作教学也是脱节的。只不过是从另一个角度上脱节罢了。但你也知道,我的脱节是必然的,是痛苦的。几乎没有一个校长会喜欢一个写小说的语文教师。他会认为你将时间全花在你的创作上,而没有投入到教学中去。同样,一个校长也不会喜欢成天捧着小说的语文教师。班主任也不会允许学生只捧着小说而不学语文。这也可以说是语文与文学的对立吧!

卞:我也有这种感觉,现在大家都已经意识到语文教学搞什么标准化是错误的了。可是回过头来寻找时,却又是从标准化的起点上出发的。根本没有能意识到这种回归是一种错误。别的学科要否定之否定,我觉得语文不要这种哲学。说到这里,我想说,我这个人对语文教学的理解有点保守。语文教学甚至可以回到孔夫子时代。你看,那段“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是一种什么境界的语文教学啊!古风不存啊,让人兴叹。

姜:语文教师的阅读是令人可叹的。我曾经想过,语文教师的阅读没有能使自己成长起来的原因是他们没有一个内化的过程。可是我想错了,因为我现在方始觉得语文教师根本就没有什么阅读。就像海绵之于水,现在的情况是,只有海绵的存在而没有水的存在。

卞:想要振兴语文,大概应该先得找水。

姜;可惜我们人微言轻,我们不能影响什么。

卞:但我们可以从自己做起,像你现在的状况就非常好。我们语文教师如果都像你那样的话,可能就不会被当时的什么标准化搞懵了。

姜:现在是大多数人懵着,少数人混着,还有一部分人看着。只有很少几个人干着。

卞:但是,正像鲁迅说的,几个人起来了,你就不能说没有毁坏这铁屋子的希望。

姜:说得太好了。

卞幼平,男,江苏省江都市第一中学教师。在《中学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上发表过多篇教学论文。

姜广平,男,江苏省张家港高级中学教师。发表各类文学作品及科研论文近百万字。

文学作品阅读的基本要求及应对策略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部分,社科类文章一度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近年随着“命题要贴近中学生生活实际”的命题导向,文学作品大有取代社科类文章的趋势。

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种。诗歌鉴赏是高考中较为独特的组成部分,本文将不述及;戏剧阅读略有难度,且不太接近中学生的实际生活,不易考查;由于试卷的容量问题,篇幅一般较长的小说也轻易不会成为阅读的选文,因此高考中关于文学作品的考查主要表现为散文的阅读鉴赏。如1991年考了《世间最美的坟墓》,1993年考了《青菜》,1998年考了《报秋》,2000年考了《长城》。但需注意是,近年来随着阅读类题量的增重,颇为走俏的微型小说及结构短小的戏剧也有可能成为文学作品阅读考查的选文。

本篇拟以散文为例,兼顾小说与戏剧,寻求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查特点及规律,并在教学复习及应答方面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一、散文阅读的考查特点及基本要求

(一)、选文重在感悟生活

高考散文阅读并非专业理论的研究性阅读,为了贴近中学生的阅读水平、认识水平及生活实际,散文阅读的材料一般不会选取那些纯理论类散文。高考阅读部分选入的散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每一篇散文都有一个较为具体的物象,文章通过对物象的描叙而引发思想的表露、情感的抒发,或者写人释理,或者叙事说理,或考写景寓理,或者状物明理,这些人、事、物、景等物象大多为中学生所熟知,而这些思想情感正是作者对生活的一种切身体验及感受。

这类散文是从习见习闻的种种生活现象中发掘生活的意蕴来体现个人对生活的感悟,而这种感悟又带有普遍意义,这里对生活的感悟已闪现出理性的光芒,哲学色彩。如1998年的《报秋》,作者宗璞就是由极富生活色彩的“玉簪花开”这一自然现象引发出一种“如何面对现实人生”的理性思考。2000年的《长城》更是抓住了国人熟知的曾激起千万国人情愫的关物之物“长城”,“情动而辞发”,通过联想、想象即“状长城,述历史”而引情感之源,拨思想之弦,表现改革开放后中华民族的自信、自豪和伟大。

这些都是感悟生活很深刻的散文,它们极易引起中学生的共鸣,也极易激起中学生情感的倾泻,因此这类散文阅读不仅考查了学生的课本基本知识,更考查了他们认识生活的能力。

认识到了散文阅读的选文特点,对我们散文复习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二)、考查要求及命题特点

1、 考查要求--遵循考纲、突出文体

高考纲要对现代文阅读从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三方面提出了八点具体要求,对照散文的特点及高考试题可以看出,散文阅读考查的重点落到了分析综合及鉴赏评价二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分析结构层次及表现形式;鉴赏语言及表述技巧;分析观点态度和评价思想内容。

试以2000年的《长城》为例,21题考查的是归纳散文的内容要点,22题考查的是对表现手法的分析,23题考查了表现形式及思想内容,24题则综合考查了对表现形式的分析、观点态度的把握、语言的鉴赏。而且这些内容的考查正是突出了散文最重要的几个方面去赏析,即辞美、意美、形美,文体特点极为鲜明。

2、 题型稳定,突出主观

从1991年的《世间最美的坟墓》到1993年的《青菜》,再到1998年的《报秋》和2000年的《长城》,关于散文阅读的考查的题型渐趋稳定,基本上实现了以主观题为主的特点,虽然衡量的尺度不易把握,但却可以真正地考查学生的阅读及鉴赏能力。近年的《报秋》和《长城》基本保持稳定的态势,设置了四道题,前三道为简答题,需用文字表达。另有一道综合了内容技巧、语言评价鉴赏的试题。

3、 依从整体角度命题

散文阅读的选文是一篇形神兼备的完整的文章,它的命题也讲究一种整体效应,也遵循一个原则,即能测试出学生整体理解的水平。命题设计时,虽然查对局部句段的理解,但更重要的是突出对文章整体的深层意思的理解、分析、概括和阐发,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阅读能力。命题的整体性在试题中有两种具体表现,一是按照从局部到综合,从形到神的思路命题。散文阅读的习题有小题大题之分,小题一般是针对一个词,一句话设计的,而大题的设计与散文的线索、构思、主旨有关。而这些词句的理解、线索的把握,构思的明晰又有助于主旨的领会,也就是说考查内容之间有着整体上的密切联系。

如98年的《报秋》,27题考查对“怅然”一词的理解,通过此理解,考生就会体会出作者的情感倾向,28题考查的表现手法即“反衬内容”的运用,29题则考查了“便”及“领取”反复修辞的作用分析,其实,27、28、29题是通过对局部内容的考查,着意引导考生向主旨靠拢,而30题则完全从思想内容的角度来分析鉴赏。

这体现了命题的整体性。且题目的安排也基本上按照局部考查设题在前,综合考查设题在后这一原则,显然是让学生通过对细节的理解再到主旨的把握,很有分寸感,这是命题整体性的第二个表现。

二、 散文阅读的教学与复习

明确了散文阅读的选文特点、高考要求及命题特点,在教学与复习方面我们就能做到有备而行。一般情况下,教学与复习应该从二个方面准备。

1、储备散文鉴赏知识

储备散文鉴赏知识就是要具有散文的一般常识及与鉴赏有关的专业知识,如散文特点、分类,散文常用的一些表达技巧及艺术手法。如叙事散文常用以小见大,写景散文常用情景交融,咏物散文常用托物言志,我们只有理解这些手法的真正内涵,才能顺利搞好散文鉴赏及答题。关于散文技巧及艺术手法,还有很多,如象征、反衬、联想、想象、铺垫、点面结合、动静结合、意境等,目前的中学生对此了解较为肤浅,部分同学甚至是空白。因此教师在教学复习时,要落实教材中关于散文阅读的常识性内容,如高中教材里的知识短文《散文的形和神》、《散文的景和情》等。同时在教学中还要补充一些关于散文表达技巧及艺术手法方面的知识,而且要讲深、讲透。2000年高考22题考查了对“二三人称转换”这种表现形式原因及作用的分析,如果考生在平日没有相关的知识,没有经过类似的训练,肯定会束手无策。由此可见,散文鉴赏知识的储备是答好散文阅读的前提,教学复习中绝不能忽视。

2、注重针对性的阅读

通过课堂教学掌握了一些散文鉴赏的知识不一定能做好散文阅读题,阅读能力强的考生往往功夫在课外。高考阅读的散文与我们的语文教材差距太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搞好针对性的课外阅读。

现代中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领悟能力极差,他们很难通过散文表层的物象去挖掘作品底层的意蕴,也就是说他们很难快速地把握散文的主旨。我曾做过一次试验,让全班的学生快速地阅读98年《报秋》这篇散文二遍,然后让他离开原文去体味作品表现的思想。鲜有学生能领悟其真正的内涵。究其原因,高考选入的散文都是一些感悟生活的典范之作,而我们的学生却缺乏对生活的体验。让面临高考的学生去直接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已是奢谈,我们只有引导他们去阅读那些感悟生活的随笔散文,间接地培养这种感悟生活的能力 ,这样在考试时才能解读“作者心灵的歌声”(托尔斯泰语),才能用自己的“心”去发现“散文的心”。

这里所讲的针对性阅读就是针对高考阅读部分散文重在感悟生活的特点,去寻求一些范围难度与高考接近的现代散文,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自设障碍自翻越,久而久之,就会培养出一种散文阅读的感觉来,并进而探索出一条简洁有效的阅读办法来。

我个人认为,那些《读者》、《青年博览》等杂志上的生活随笔可以读,贾平凹的前几年颇具影响的小说化散文可以读,近年深受大陆读者喜爱的台湾作家刘墉的散文也可以读,当然怎样读还需教师去引导。

三、 散文阅读答题应对策略

散文鉴赏知识的储备和通过针对性阅读培养对生活的感悟能力为答好散文阅读题准备了条件,另外,考试时一些答题技巧也能使考生在现有的水平上多得分,下面试析几点。

(一)、整体感知,分解答题

散文阅读命题具有整体性特点,据此,考生答题就可以采用整体感知,分解答题的方法。所谓的整体感知、分解答题就是在对文章内容要点、思路脉络,表现手法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把主要精力放在揣摩作者意图,捕捉文章主旨方面,然后在这种对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回归到对局部内容要点,手法技巧、思路脉络的准确把握。

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法呢?因为对文章局部分析中的一些分散思维为驾驭全篇作了铺垫工作,由局部的分析到综合的把握,这是阅读理解的基本过程,然后再利用综合的结论指导应答个别问题,整个阅读理解的失误便会大大降低。1991年高考卷《世间最美的坟墓》文中关于托尔斯泰的遗愿,作者是先从坟墓的环境说起,引出托翁的童年生活,然后点出遗愿,很自然地与下段衔接,显示出这个世间最美的坟墓是因为有托翁遗愿的关系。题(1)的设计,题面上是考查第一段的结构层次,实际上却是深层测试学生对文章整体内在联系的理解,有些学生不从试题的整体性去领悟文章内涵,没有理清文章内在线索,不免要失分了。

同样,2000年的高考题,考生通过对文章的整体感知,领悟出本文是借长城之古今对比来表现今天国人的自信、自豪,显示中华民族的伟大,在总揽这个主旨的前提下,去解答21、23这类关于内容要点的归纳及文句的理解类习题,就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具体感知要从局部到整体,答题要以整体到局部,这就是整体感知,分解答题的整体性原则。表现在阅读过程中则为局部--整体--局部。

(二)、以散文的思路作为突破口

作者营构散文总有其思路,这种思路既包括全文的思路,也包括局部的结构。只有把握了全文的脉络才能真正地理解一层一层的含义,才能理解一段一层中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的妙处。对局部的感情或倾向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对特定语句的深层含义才能做出深刻的品味,从而整体把握散文的主旨。

如1993年六省市试卷有这样一题:起始句中,作者称青菜为“土地美丽的女儿”,结尾句中却改称“土地忠诚的女儿”,为什么措辞上要发生变化?

这个问题表面上是表现手法的问题,其实它是通过措辞的变化来检查我们对思路上层次过渡的理解和把握,结果不少同学没有扣住这种思路的变化和内容之间的联系,抓住青菜的象征意义,未能揭示出“变化”的内在依据,最后答非所问。

再如98年高考27题关于“怅然的原因”则需要理清行文思路。从全文看,文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由一段至六段,写由玉簪花而引起的感想。第二部分由七段至九段,写作者受到启发而发出的悠然自得,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理清思路后,使可发现由玉簪花引发的“怅然”直至第一部分的末尾才结束。二段至四段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了玉簪花的生命力强,第五段点秋,第六段即是由上文描写而生发出的议论,可以说,第六段“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点明了第一部分的题旨,使文意显豁,也揭示了“怅然”的原因。可见,理清行文思路,是答好此题的关键。

其实散文的思路也就是散文“情”的展现过程,是属于散文脉络,结构布局方面的问题,散文思路分析就是分析各层段之间的关系问题,以此为突破口,更易把握全文的主旨,对解答习题常会产生奇效。

(三)、审清题干,明确要求,注重角度,规范答题

训练中,我还发现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同样一道阅读理解题,不同的学生理解的程度差不多,然而,落实到试卷上,得分情况却迥然不同。究其原因,是因为平时没有注重答题规范训练,没有审清题干的要求,没有找准答题的角度,答题非常随意,再加上某些老师评改试卷时要求不严格,这就给学生造成一种“差不多就可得分”的错觉,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高考中因答题不规范而大量失分。

今年高考前一套模拟试卷中有一道简答题:

第三段“一条肌肠辘辘的汉子面对一大堆食物”一句是个比喻句,它的本体是什么?

作为高三的学生,基本上都能理解这一句内在的意思,但由于学生没有找准答题的角度或没有从整体上找一个本体而造成不得分的情况极为严重。有的同学是这样回答的:“一条肌肠辘辘的汉子”是指中国艺术家,“食物”是指西方艺术形式及思潮。视其理解,准确无误,然而作为答案,一分也得不到。何也?他没有注意到这个喻体是个整体上的句子,它要求回答的本体亦是个完整的句子,即“审美空间和思想空间亟待填补的中国人面对蜂拥而至的西方艺术形式和艺术思潮”,两相比较,显然这一答案有足够的理由得满分。可是,从这个角度答题的学生实在是少之又少,它反映学生的语言表达及思维很不严密。而高考试题特别是现代文阅读及语言运用部分要求答题非常精确,科学性极强,这提醒老师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强调、要引导,逐渐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的习惯。

(4) 、结合原文内容巧妙答题

准确地解答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张建华先生说:“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散文阅读当然也是这样。作为一个高考专家从命题者的视角告诫我们,不能说不是一个重要的解题方法要领。

对结合原文答题,我有两种理解。

一是原文里确面有答案。原文中答案存在的方式不一,有的可以直接作为问题的答案(高考一般明确要求);有的内容要点分散于文章中,需要我们去概括、筛选;还有的在原文中有相关的内容,需要我们去分析、归纳,不管属于哪一类,只要在原文中找到依据,岂有答题错误的理由。

另一层理解是涉及语句理解,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等分析时,绝对要结合原文的思想内容,如手法技巧的运用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文章,因此,在分析手法技巧运用时就要分析对文章思想内容的表达与揭示所起的作用。98年高考28题就考查了反衬手法的运用,答题时就要结合原文内容来回答“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这一点来,否则仅得一半分。

以上从宏观方面对散文阅读的各方面作了简要分析,其实关于散文阅读答题还有许多的技巧方法及需要注重的细节,此处不再赘述。

四、 关于小说阅读及戏剧阅读

上面主要就散文的鉴赏及答题作了浅显的分析,如果考查到小说阅读及戏剧阅读,其考查的要点肯定会作出相应变化,如小说阅读的考查会侧重于情节及人物分析,同时兼有语言及技巧;戏剧阅读会侧重于戏剧冲突,台词等,本文谈及的教学复习应试等策略亦应适应于此。

五、 附练习

(一)、阅读散文,完成文后习题。

琼岛虚舟

读书是件苦事还是乐事?

古时候,学而优则仕了的人,常会想到当年悬梁刺股的寒窗之苦,就像《西厢记》里说的,“投至得云路鹏程几万里,先受了雪窗萤火二十年”。

当了官,特别是丢官之后再读书,那心境便不同了。

明代思想家李贽弃官寄居麻城龙湖后,写《读书乐引》说“故终老龙湖,幸免俯仰逼迫之苦,而又得以一意读书”。

明人何良俊也把峨冠博带视为牵曳性情的桎梏。身在金陵翰林院供职,心里却想着如何去吴中(苏州)读书自娱--“何日得返吴中、置一小艇……图书满中,蓬窗四启,往来于三泖百渎间耶?”(《题书画铭心录后》)

泛舟水上,蓬窗四启,一边读书,一边赏景,也是一幅“读书乐”的景象。

今年8月初到辽阳作客,得便登千山游龙泉寺,凑巧又看到了“蓬窗四启”四个字,那是在关东才子王尔烈书房的一幅对联上--

室狭如舟蓬窗四启峰围岸

山深似岛松声一派海生潮

从《王尔烈年谱》得知,乾隆42年,“官任京都翰林院编修、《四库全书馆》《三通馆》纂修官”的王尔烈,由京都返回故乡辽阳,游千山逗留龙泉寺读书。今天的龙泉寺还保留着当年的王尔烈书房,进得寺院山门的一面照壁上,还题写着王尔烈的一首记游诗,诗的末句:“来游总向西窗宿,琼岛虚舟惬梦魂。”

明明是在山上一所寺庙禅房读书,他偏偏在想象中将自己置身于“蓬窗四启”的“虚舟”之中,游罢千山归来,我一直不能释怀的就是那幅对联和那两句诗。两百年前照亮王尔烈千山书房的那盏“西窗孤灯”,仿佛也一明一灭地在我心头闪动,让我设想着体验古人那乐山乐水、仁智合一的精神世界,和那种像坐禅洗心一样宁静致远的读书境界。

我们好说读书是“充电”,即补充新鲜的学问,调整知识的结构,以利自身事业的发展。现在想说读书还是“洗尘”,即洗涤心胸的俗尘,安顿疲惫的灵魂,以利自身精神的升华。

去年10月观赏珠海艺术节期间,珠海文化局的同志安排游览圆明新园。这是以圆明园建筑原稿按1:1比例建造的仿古园林。步入方壶胜境,忽见一座悬有“虚舟”匾额的配殿,两侧挂着“几许崇性托远迹,无边情况惬幽襟”的楹联。夹在摩肩接踵的游人之中,我不由得又想起了王尔烈的“琼岛虚舟惬梦魂”的诗句。

(原载1998年5月21日《光明日报》作者:童道明)

1、根据作者的叙述,李贽和何良俊两人在思想、情趣方面都有相同之处。试概述。

答:两人思想的相同之处是        ,情趣上相同之处是

。(各不超过8个字)。

2、根据文中叙述,推断王尔烈所谓“琼岛虚舟”的比喻意义。

答:“琼岛”喻指    ,“虚舟”喻指    。(各不超过4个字)

3、①、作者说,王尔烈书房那盏“西窗孤灯”“仿佛也一明一灭地在我心头闪动”,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                     。(不超过25个字)

②、“游罢千山归来”,作者对“读书”有什么新的认识?

答:                     。(不超过15个字)

4、对文章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用问句开头统领全文,虽没有明确答问,但在说古道今中已含蓄作答。

B、从明代李贽、何良俊说到清人王尔烈,是递进关系,三人的读书境界一个比一个高。

C、文章说古道今,气韵流畅,文人雅趣信手拈来,读来真使人领略到一种“读书之乐”。

D、作者由何良俊说到清人王尔烈,其间由“蓬窗四启”四字连贯,真是丝丝入扣。

E、作者在结尾处又想到王尔烈的诗句,这委婉地表达了对摩肩接踵的旅游生活的厌倦。

【参考答案】

1、厌倦官场生活  向往读书之乐。 2、千山  书房

3、①王尔烈西窗自读使我体验到古人读书的境界和乐趣。

②读书能洗涤俗尘净化灵魂升华精神。  4、B、  E

(二)、阅读小小说,完成习题

最准确的回答

许 行

敌伪时期,我16岁,报考沈阳一所日本人办的中等专业学校。这所学校以教育有方出名。报考人很多,因之录取也很严。笔试合格之后,还要面试。

面试考啥?报考者都不得而知。

我经笔试之后,有幸参加面试,跟许多年龄相仿的小青年在外边排队等候。对前边进去出来的人都很关心,总想摸个底,却又不便问,但见有的竞捂着半边脸出来,痛得龇牙咧嘴,不知怎么回事。

临到我了,被叫进去。对面坐着三个日本人,衣着整齐,像神像一样庄重。居中的是一年近五旬的老者,两边是两个中年人。他俩仿佛一文一武,武者留一撮小胡,颇似日本军人;文者倒也慈眉善目,但不失考官的威严。

我挺胸阔步走到中间站住。“坐下。”小胡子命令说。“是。”我挺直腰板坐下。“你为什么想到这来上学?”中间的老师发问。

“想当公司经理。”因为这是一所培养企业人才的专科学校。

“这里是培养雇员的地方。”老师严肃地对我说。

“我从雇员干起。”

“一定能当经理吗?”“一定能。”

“好家伙,野心可不小。”

“这不是野心,这是志向。”我反驳了一句。

“你知道当经理的条件吧?”老者并未生气,依然平静地问。

“知道。熟悉业务,善于应酬,不怕吃苦。”我在一本书上见到过,说主要就这三条。

“好,这小家伙,也许是个当经理的料。”老者对我的回答可能感到满意,他对旁边俩人说。

又问了几个问题后,小胡子对我蓦地一声令下:

“立正!”

“是。”我迅速起立。

“向前两步走。”

我正步走到他们三位前边,立正站在那里。这时,小胡子站起来,突然出手重重地扇了我一个耳光子,然后发问:

“这是什么滋味?”

“就是这个滋味!”我因看前边有人捂着脸出去,思想上已有准备,至此灵机一动,用尽全身力气,马上狠狠回敬了他一个耳光子,并且挺起胸脯,理直气壮地回答。

“好!”中间老者伸出了大拇指说。

“好!”另一个中年人也说。

“好!”小胡子被打了一个趔趄,他还捂着脸说,“你作了最准确的回答。”

我心中不由暗自好笑。

出来后,同外边等待面试的人一说,他们抓住我扔起来老高。特别是前边挨了打的,好像也跟着解了恨。

发榜时,我名列前茅,被录取了。

1、①、作者对3个日本考官的态度怎样?

答:                    (15个字以内)

②、作者对其中的“文者”用了“慈眉善目”、“威严”来描写他,为什么?

答:                      (20字以内)

2、标题中“回答”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答:                      (20字以内)

3、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青年?

答:                         (25字以内)

4、正面是对本文意旨的揭示,最贴切的是(   )

A、本文直接表现了日本考官的威严、冷酷,又间接表现了中国青年的勇敢刚强。

B、本文既含蓄地揭露了日本考官色厉内荏,又痛快地展示出中国青年的刚直不阿。

C、本文既直接描写了日本考官的虚伪严酷,又间接描写了中国青年的机敏与智慧。

D、本文既含蓄表现了日本考官的阴险狠毒,又清晰地表现出中国青年的威武不屈。

【参考答案】

1、①不美化、不丑化,客观体现其严肃。

②为后面更好地展示考官丑恶用心,反衬其卑鄙。

2、“我”用尽全力狠狠回敬考官一个大耳光子。

加强阅读积累 夯实语文根基 家长意见怎么写20字
3、“我”是一个威武不屈,随机应变,富有民族自尊心的青年。

4、D

“终身教育”与语文阅读教学

知识经济的时代和知识信息的爆炸,使人类不可逆转地进入了学习社会,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历史,“学会学习”已成为人生内在的财富,“终身教育”正成为教育的核心理念。

——题记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地球已然成为一个近距离小范围的村落,人类社会生活行为的民族和种族差异渐趋弥合而呈现为全球整体特征:经济的知识化和信息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知识和信息成为经济运行的主动力。一句话,世界经济已经走到了知识经济的窗口,人类社会生活步入了信息时代。在未来的社会和时代下,知识型员工的比例将日益加大,传统的一次性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未来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和社会对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占有量的大小退居于次要地位,知识的更新和用已经学会的知识去创造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学校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学生的明天,使他们学会“学会学习”,培养他们获取新知更新旧知的能力。

一、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终身教育”的观念和意识

在过去,我们通常视学校为受教育者受教育的终点站,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过份看重知识的传授,恨不得自己知道的东西在学生离开学校前全教给他们,一下子全塞进他们的脑子里去,从而导致了对学生能力思维形成的忽略和漠视。而事实上,我们应当把学校作为受教育者受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生命驿站,向他们传授“终身教育”的观念,培养他们“终身教育”的意识。也就是说,要使学生或者作为社会成员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有能力去自学,去更新旧知占有新知,从而获得新的生存条件和能力。

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总则》第十一条规定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1999年2月,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制定的《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规定要“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何谓“终身教育”?简言之,即教育应贯穿于人的一生。它是人类知识增长的无限性和人类个体知识接收能力的有限性矛盾冲突的产物。据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对人类社会新知识体系发展趋势的论述,他认为人类社会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在20世纪中期是每10年增加一倍,而当前是每3——5年增加一倍。马丁的论述是否精确不必深究,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社会新知识体系发展的特点。这实际上在向我们昭示:不仅现在的学生,而且包括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已远远跟不上新知识产生和新知识体系涌现的步伐和速率。因此,教育者的任务是以“终身教育”原则为指导,通过现有教材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和“终身教育”的意识。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已发生剧烈的变化,我国的变化尤为剧烈。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向,劳动密集型经济向知识密集型经济转变,待业人员、下岗人员增多,在这个时候,很多人因为缺乏自我更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将会在很长的时间里或永远滞留在待失业大军的队伍中。他们是旧教育制度、体系和观念痼疾下的牺牲品,他们的境遇已为我们敲响了长鸣的警钟,我们又怎能让这个悲剧在下一代身上重演呢?

传统教育认为,教师和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和源泉,因而在教育过程中重知识传授,轻能力思维的训练培养,使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维持性学习的被动之中,这必然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的需要。因此,我们应转变教育观念,以“终身教育”的思想原则为指导,更多地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使他们牢固地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和意识,让他们学会“学会学习”,从而为他们未来一生的生存和发展夯下坚实的根基。

二、强化语文阅读教学:“终身教育”的时代要求

语文学科无疑是“终身教育”中重要的一环。这是由语文科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语文学得好,对学习其它各门学科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在语文课堂内外培养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等方面的能力,是一个人走向社会从事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能力和必备的素质。可以说,语文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人类通过五官吸收知识的比例是: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0%。人类通过视觉吸收的知识比例高达83%,占五分之四有余,这一方面表明人类获取知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另一方面也表明人类获取新知、在“终身教育”过程中,主要手段还是依赖阅读。可以说,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能使学生严密其思维,崇高其品格,拓展其视野,高雅其修养,健康其情趣,坚韧其意志;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拥有了在未来社会和时代生存、发展的利器。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飞速地经历着转捩点的时代,生活在一个技术、知识和通讯爆炸的时代,生活在一个淘汰潮汐汹涌澎湃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合理地利用时间,更高效地接受知识和信息,更快速地更新知识已成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未来的时代要求我们、我们的孩子拥有生存、发展的能力,学会“学会学习”,学会“终身学习”的本领,具有更快、更大容量、更准确、更牢固地接受知识和信息的学习方法。这已不再是学校教育所能够完成,它的触须伸向了人的一生和整个社会,它要求我们在教育——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较强的阅读能力和健全的思维品质,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更大量的阅读,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而免于为社会所淘汰,这使得语文阅读教学具备了更为广阔的时代使命。

三、面对“终身教育”,语文阅读教学教什么?

“终身教育”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立足于人的一生,定位于使人学会“学会学习”,因而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7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教育改革方案可以概括为三个目标:让8岁以上的所有儿童都能阅读;让所有18岁的青年都能上大学;让互联网接通每一间教室。在信息和科技高度发达的美国社会,让孩子们从小会阅读仍然是极为重要的目标。我们该如何迎接这项挑战性的工程,如何进行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呢?

1、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忽略了学生个体思维的差异性和创造性,过份强调阅读取向的同一性,从而使学生渐失阅读兴趣,他们的阅读能力自然也难以得到提高。可是,“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于漪语),也只有有兴趣,学生在阅读时,即使遭遇一定的困难,也往往因此自然生发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为此,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坚持阅读的无错原则,鼓励他们阅读他们感兴趣的材料;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不是蛮横地规定阅读任务;③、保证学生充分的阅读自由,给予他们享有选择合理的时间、恰当的书籍和可行的阅读方式的自由;④、改变语文中考试阅读题答案同一性的弊端,多出一些具有发散性答案的阅读试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习惯,是一种长期养成的比较巩固的机械地完成的自动化了的行为或动作的特殊倾向。良好习惯的养成无疑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新的《教学大纲》也要求我们培养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具体地说,有如下诸方面的内容:①、养成根据材料选择精读和略读方式的习惯;②、养成利用参考书籍阅读的习惯;③、养成使用工具书辅助阅读的习惯;④、养成在阅读中思考、质疑的习惯;⑤、养成做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的习惯……

3、培养学生迅速捕获有用信息的阅读能力

未来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也有人称之为“信息爆炸的时代”,结合信息时代的特征,用“终身教育”的观念观照我们的阅读教学,它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迅速捕获有用信息的能力,因为我们的基础语文的教学不是以培养文学家和语言学家为目标,而是培养学生能够迅速准确地捕获有用信息,并加以利用以充实自身的能力为目标。所以,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应着力于培养学生的下述能力:①、概括阅读材料内容的能力;②、寻找中心句的能力;③、抓住关键字词的能力;④、把握作品情感取向的能力等等。

4、培养学生健全的思维品质

阅读材料的内容是思维活动的产物和结晶,读者的阅读活动也必须借助思维的介入。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无疑能够培养、健全学生思维品质。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以下思维能力:①、形象思维能力;②、抽象思维能力;③、批判思维能力;④、想像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等。而想像力和创造性恰恰是未来社会里,人们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获得更大的发展前景的最重要的素质,然而,创造性火花的“薄发”毫无疑问是以平时阅读的“厚积”为前提的。这就是说,我们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思维品质的同时,还应注意对学生思维品质其他层面的兼及,因为忽略了平时阅读的厚实积淀,忽略了对学生思维品质其他层面的培养,想像和创造就成了无源之水,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就成了筑建空中楼阁和摘捞镜花水月的愚行。也就是说,我们应在阅读教学法中,既要重点突出对学生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育,又要在阅读教学法中筑实学生的根基,进行必要而有效的“双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以阅读教学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的素质和技能的全面养成,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终身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

综上所述,未来的社会是知识经济和信息的时代,未来的教育是不断提高人的素质的“终身教育”,它使语文阅读教学对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具备了更重要的意义,而语文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以适应“终身学习”的未来社会和未来社会对“人”的需要!

真实的阅读: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在语言学习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真实的交际",它是指交际教学法中,交际双方必须存在"信息差"(或称"信息落差"),即交际一方知道的内容另一方不知道。只有双方存在"信息差"的交际才是真实的交际,才有助于语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明知故问的结构练习、句型操练等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大。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也有"真实的阅读",即读者和阅读材料之间存在"信息落差",阅读材料的内容是读者想知道而又不知道的,读者的阅读活动直接指向阅读材料的内容和包含的信息。概言之,真实的阅读是指让语言学习者在大量地以了解内容或获取信息为中心的阅读中发展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的语言活动。从语言学习理论的角度看,真实的阅读不属于"语言学习",而属于"语言习得",它也不等同于儿童母语习得,而是母语的第二次习得(母语书面语习得)。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人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虽然从整体上来看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不能尽如人意,但每个学校、班级总有少数语文尖子生,问他们经验,大多回答得益于课外阅读。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文中也谈到了这种情况:"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看书"。其实,只要我们稍加留心就会发现,无论是中学生中的语文学习尖子,还是一些知名的学者作家,大多在青少年时代有过大量自由阅读的经历,大量课外阅读是他们通向成功之门的必由之路。例如刘绍棠、丛维熙、叶文玲等一批作家就是通过大量阅读走上写作道路等。大量阅读还使曾一度被认为是低能儿的学生奇迹般地改变了命运,进入了优等生的行列,作家权延赤、特级教师钱梦龙等都谈到了自己少年时代的这种经历。显然,大量的课外阅读对学生阅读水平、语文能力乃至认知思维水平的提高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什么课外阅读会有这种作用呢?这是因为它是一种真实的阅读。在课外阅读中,阅读者是为了了解内容而去阅读的,通过阅读,他获得了新的信息,而阅读者语言能力在这种大量的持续的阅读实践中自然得到了提高。换句话说,就是阅读者和阅读材料之间存在"信息落差",阅读者为了获取未知信息,启动自己的语言习得机制,与阅读材料进行了信息交流,从而自然习得了母语书面语能力。正如儿童习得自己的母语口语,并没有什么人给他系统的讲解词语涵义、句子结构,他通过和周围环境的语言交际,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自然习得了母语的口语能力。此外,课外阅读对学生往往有极大的吸引力。我们发现,虽然学生对语文课和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但对课外阅读却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国外阅读学研究中有一个"杰克现象"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一个叫做杰克的学生在学校被老师们认为缺乏阅读兴趣,他常常到原课文太没有味道,不精彩,然而在家里父母却埋怨他过分迷恋阅读,以致于一份杂志、一张旧报纸,甚至一页广告他都百看不厌。看来这种现象的确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即使是同一作者的同一作品,放在课本以外,学生津津乐道,爱不释手,一旦入选课文,一到课堂上就精彩非昔了。一位叫做卡罗尔的阅读学家形象地把它概括为"课内海明威没有课外的海明威精彩"。其实,并不在于是课内还是课外,只要我们进行的是"真实的阅读","课内海明威"是可以和"课外海明威"一样"精彩"的。

与课内精读和语言学习相比,真实的阅读(包括课内和课外)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它近似于生活中的自然阅读,是一种大量、真实的阅读实践活动。真实的阅读既不需要像语言学习那样在阅读后对阅读材料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分析讲解,也不需要像一般阅读能力训练那样在读后完成各种阅读检测题。真实的阅读首先是真实的,阅读者为需要而阅读,为获取信息而阅读,为实用而阅读,为兴趣而阅读,它关注的是文章的内容而不是文章的形式,阅读者通过阅读获得了未知信息。因此,真实的阅读要求把说明文当说明文来读,把议论文当议论文来读,把文学作品当文学作品来读。读说明文能获得新知,读议论文能了解新的观点,读文学作品能受到感染熏陶,只要读懂了文章的内容,阅读的过程便是语言能力习得的过程。其次真实的阅读时实践的,语言习得论认为,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是学生在阅读活动中自然习得的,而不是仅仅通过老师对阅读材料的分析讲解和对阅读方法的介绍提高的。而且这种阅读实践是真实的、负载信息量的,不同于阅读训练中针对阅读技能的阅读实践。第三,真实的阅读是大量的,只有大量、持续的真实的阅读,才能使学习者语文能力不断得到提高。由于真实的阅读减少了课文分析和阅读训练,也使大量阅读成为可能。事实证明,许多老一辈的专家学者,无论是文学工作者还是自然科学工作者,他们杰出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就主要是通过这种真实的阅读获得的。

从教学理论上看,真实的阅读很容易在现存的语言学习理论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个体母语水平发展系统中,它与儿童母语习得一起反映了从口语习得到书面语习得的母语水平发展到全过程;在语文教学系统中真实的阅读与语言学习和语言训练共同构成了科学的语文教学体系;在语言教学系统中,真实的阅读和真实的交际分别在语文教学和外语教学中发挥主要作用。目前,通过大量自由阅读来提高学生书面语能力的观点已经得到了国内外语言教学专家和广大于语言教师的普遍认同。美国著名语言教学理论家克拉申在谈到如何提高美国人母语识字读写能力时,特别推荐一种阅读方法--随意自愿阅读(freevoluntaryreading简称FVR)。"FVR是自愿进行的一种阅读。读自己爱读的书,不用写读书报告,要求在每章阅读后回答问题,也不要求查阅生词,碰到不爱读的书就放下,去另找一本",他认为,如果能坚持这样做,"阅读和写作水平就会得到提高"(《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一期)。显然,FVR就是一种真实的阅读,不过,真实的阅读包括的内容比FVR更广一些。

从教学实践上看,几乎所有成功的语文教学者和语文学习者都注重发挥了真实的阅读在提高语文能力方面的主导作用。一些大型的语文教改实验方案也是如此。上海市有一个"扩大阅读,课时分段式"教改实验方案,这个方案从高中的5课时,初中的6课时中分别划出2课时来让学生自由阅读各种书籍,学生们对这种自由阅读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通过大量阅读,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全面、大幅度的提高。(详见《语文学习》1989年第七期)目前,湖北宜昌市正在实施的初中语文"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教改实验,也将大量课外阅读放到了语文教学中的突出地位,将它作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手段。无独有偶,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有两个成功的语文教改方案也是以大量课外阅读为主要特征的,一个是由国家教委发文推广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改实验;一个是山东烟台市小学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改实验。前者突破了小学低年级不能进行阅读和作文的模式,在儿童入学不久,尚不认识汉字和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利用汉语拼音使识字和阅读、写作同时起步,交叉进行,寓识汉字于阅读之中,发挥了阅读对识字、说话和写作的促进作用。后者把小学阶段的阅读和写作总量分别提高了5倍和4倍,把语文教学时间一分为二,一部分用于课堂教学,一部分用于课外自由阅读。在三~五年级每周开设三节课外自由阅读课,建立了课内阅读教学和课外大量阅读相结合的阅读教学"双轨运行"新机制。这两个实验都取得了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学生语文读写能力的显著效果。不仅如此,实验对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发展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等也起了积极的作用。(详见《人民教育》1992年第10期和《小学语文教师》1995年第10期)

那么如何将真实的阅读和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结合起来呢?首先,我们必须坚持"大大语文"的语文教改方向,坚持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结合,坚持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人文传播民族文化。因为从语言习得论的观点看,语言能力只有在联系信息和心理信息同时传递同时加工的真实的语言活动中形成,不负载信息量的语言活动不是真实的语言活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使真实的阅读占据主导地位,使阅读活动紧扣时代脉搏,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突出语言的民族文化特色,这些也是语文作为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的性质决定的。

其次,我们要坚持在大量真实的阅读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这一点和目前具有广泛影响的语感教学论是基本一致的。按照语言习得论的观点,学生的语言能力主要是习得的,而不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更应大幅度增加阅读实践在教学中的比重,减少对课文的讲析,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活动中提高语文能力。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这种阅读实践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现代文阅读能力训练,而是主要关注内容的真实的阅读,所以我们还要减少作业量,使学生从书山题海中解放出来,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主动的生动活泼的真实的阅读。

第三,大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大幅度增加课内的真实阅读量。实践证明,大量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关键环节。虽然课外阅读就是真实的阅读,但二者并不能划等号,要使课内阅读更加科学,更有效率,就必须以真实的阅读为基础,从语言学习理论方面加强对课外阅读的研究,揭示课外阅读的本质属性。同时,我们也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内精读转化为真实的阅读,并大幅度增加课内真实阅读量,这样课内外相互配合相互补充,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就有了的希望。

第四,确立真实的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建立科学的语文教学体系。我们说真实的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主要途径,并不否认语言学习和阅读训练在提高学生语文水平中的作用,真实的阅读、语言学习和阅读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有各自不同的任务,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语文教学体系。此外,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许多宝贵的经验也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对我们母语教学尤其如此,我们应该把它们纳入到现有语文教学体系中来。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

没有有问题的学生和阅读,只有有问题的教师和学校。

──题记

一、阅读教学: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

柳斌在《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一文中指出:“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应该是走向素质教育。要从现在起步,走向素质教育”。而语文学科无疑是对学生进行的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这是由语文学科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工具性学科,语文学得好,对学习其它各门学科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在语文课堂内外培养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是一个人走向社会从事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能力。可以说,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对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那么,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呢?我的理解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即至力于发展语文能力,同时,提高思想水平,发展思维能力,丰富文化素养,培育正确的审美观,锻炼心理意志,拓展视野等等。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根据这一要求和“阅读”在这一要求中的位置,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提高学生阅坊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却令人担忧。1998年3月12日,《中国教育报》登载了记者李建平的文章《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阅读教学丞待加强》一文中指出:“中学语文水平低的问题,主要是营养不良,整个语文教学抛开了诸多文化修养和审美观方面的内容,过分强调其实用性和应用性,以致减少了很多吸引人的东西。”可以说,这是对现阶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比较客观的评价和非常深刻的反思。文中提到“实用性”、“应用性”说到底就是“应试性”,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具体体现,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弊瑞表现为教师是“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学生是“考什么就学什么,不考就不学”这必然导致我们有一些教师把语文学科的任务局限于语文工具的掌握而置其它语文素质的培养于不顾,热衷于大量的字、词、句、篇所谓的“基础训练”,迫使学生无奈地沉浮于茫茫题海的无助与巩惧之中。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导致学生阅读能力的停滞不前,导致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下降,导致初中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去甚远。

我们无庸讳言,形成这种令人焦虑的现状,问题出在我们的教师和我们的学校上。在教学上,我们的教师在主导的地位上对学生的学习起了错误导向的作用;在管理上,我们的学校把升学率作为评估工作最硬性的指标。我们过分强调教学的“应试性”,而忽略了阅读教学带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从初中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看,对有些文章的阅读教学,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发展思维能力,丰富文化素养,培养正确的审美观,锻炼意志,拓展知识视野等。下面略举几例来看语文阅读教学“文以载道”的作用:1、《最后一课》、《藤野先生》、《为华之崛起而读书》等课文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2、《梅岭三章》、《最后一次讲深》等课文对学生“舍身取义”优秀品德的陶冶;3、《老山界》、《愚公移山》等课文对学生心理素质的锤炼;4、《苏州园林》、《给乌兰诺娃》、《听戏》等课文对学生培正确审美情趣的功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忽略了它们的这些“素质教育”的功用,而是过分强调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的讲解。天长日久,学生的语文能力没有得到加强,综合素质也没有得到提高,对语文也渐兴建。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讲文教师痛苦的尴尬与难言的悲哀。

二、训练语感: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阅读能力训练作如下规定:

1、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2、感受课文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情感。3、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4、从课文中找出感受最课的句子或段路。5、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性的语句。6、看出课文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课文的思路和中心意识。7、根据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体裁特点阅读课文。8、从课文的内容中体会作者的态度或观点。9、就课文的内容、语言、写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10、体会课文中的一些句子的深层含义。11、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12、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写。1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集中注意力默读课文,不动唇、不指读。15、用一定的速度(每分钟500字左右)阅读浅显的文学,把握大意。16、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精读课文。17、用摘录或制卡片等方法积累阅读的材料。18、写读书心得笔记。

以上规定中多次出现了“感知”“感受”、“体会”、“欣赏”、“了解”、“理解”等字样,这些词语就其实际是对学生将课文的语言描绘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感觉方面的能力作出的要求,即语感能力方面的要求。人们常说,打球要有球感,跳水要有水感,下棋要有棋感……语文教学呢?我认为,语文阅读教学是通过对阅读的的材料的语言训练,加强学生敏捷的、准确的“语感”能力,这就是素质教育前提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而现实的语文阅读教学与此目标完全背驰。上海师大中文系副教授张家平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是有灵气的,但现在的语文却是支离破碎的,一篇名家名作从整体上把握它,就会有美感,但相关的文章常常被肢解,在教学中,抽出一段话甚直几个词,翻来覆去地分析其所谓的深刻含义,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要用这几个词,这使学生思维越来越僵化。”就笔者所听过的一些和了解到了一些情况,大致如此:首先正音释词,接着是字词句的理解,然后是层次划分,最后是写法分析。试想,固定在这种教学程式之下的学生阅读能力会有多大提高,语感如何加强,综合素质如何发展,创造力如何培养?

叶圣陶先生曾言:“文字语言训练,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居主导地位的教学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强化“语感”,只要“语感”训练到位,学生自能在阅读过程中感知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得到语意的正误、形象、情感等诸方面的感受及种种妙不可言的意味,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语文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形成语文教学的良性循环。

三、诵读与自悟:提高语感的途径

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是人们基于他的语言知识,既成观念和情感取向,对于言语对象的整体直觉;是在视听当下不假思索从感知语音、字形而立刻理语音、字形所表达的意识、情感的能力。

怎样才能提高并加强学生的语感呢?

第一,诵读:培养语感的首要途径。

20世纪初,在当时时代的要求下,人们从各个方面向包括封建教育制度在内的封建制度全面进击时,封建教育制度及当时教育手段与教学方式被贬得一无是处。当我们回头再看这一段历史的时候,不能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对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当我们对其整体否定的同时,对其某个方面的亮色都不可能抹杀,那就是诵读的作用。旧时的读人,要走读书进学之路,必须熟读熟背“十三经”,不用统计,这将是一个惊人的字数,且不包括他们所读所背的蒙学书籍与“十三经”的注疏书籍。小时候,我曾对我们当地一个学识渊博的土儒整天的摇头吟哦和他自得情态大感不解,今天,我终于理解了,他的吟哦与自得正是他在传达着一种诵读带来的难以言传的情感蕴藉与心理意趣。也正是他们诵读的“厚积”,才给我们留下了一篇篇传世美文佳作,我想,这也许已当代文坛大家不少,佳作不多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吧!

三十年前,张志公先生曾不无忧虑地指出:“从前,走过私塾,蒙馆的附近,总会听到呜里哇啦读书的声音,现在,那种声意不大听得见了”张先生当年的忧虑依然是当今语文中的严酷现实。的确,朗读在教学中的地位日益降低和淡出是当今语文教学的现实。事实上,大纲对朗读有明确的规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实际情况是,教师轻朗读,学生朗读能力差,语感力也差;学生的朗读能力差,导致了学生的语感能力差。二者互为因果,互为前提。

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手段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课文(阅读材料)的深层底蕴和情感不可能在抄写生字词、抄写段落大意、抄写中心思想中得到把握,只有朗读才能唤醒其间沉睡着的意蕴和情感。只有以朗读为基础进行量的积累,才会有语感力形成的质的飞跃。就讲授《最后一次讲演》这篇课文为例,分析他们思想感情和语言特点毫无用处。而朗读中,就能体会到闻先生爱憎分明的情感流露,闪光的泪花,悲愤的感情和有力的手势。如果没有朗读,没有语感,一定能统观这篇演讲的全貌,亦不可能使学生的理解向纵深处飞跃的。

很多人在看文艺作品时,或落泪,或会心,或痛快,或牙眦欲裂……这都是语感作用,是朗读积累而形成语感力的结果。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语感力,我们应重新给语文教学中的诵读定位。

第二,自悟: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

语文学科没有数理化等讲程的精密性,相反,却有很多模糊的东西在里面,大于课文中心小到一句话、一个词都可能见仁见智,难以有非此即彼的简单的判断形式,很难求得答案的一致性。这正是许多语文教学认为语文不好教的因素之一。我认为,这不是我们逃避语文教学现实的与尴尬无奈的理由,恰恰相反,这正是语文教学的固有特质,语文教学的乐趣也尽在于此。可以说,语文学习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领悟力”的高低。而这种能力更重要的一个侧面是“自悟”而非灌输,大教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是自己读书。一篇课文,讲是讲不出来的,教也是教不出来的,重要的是,主导者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如何去领悟。要通过学生的阅读积累后,达到“自悟”,形成强烈的语感,否则,教师的一切努力都是在筑建想象中的空中楼阁和摘捞虚幻的镜花水月,结果往往是劳而无功。借用叶老名言:“教,是为了不教”正是以强调语文学习中“自悟”的重要作用而得出的必然结果。

语文学习强调“自悟”的作用,还在于它的情感性。学习语文,要把握作者的情感,在精神上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达到移情启智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学生在阅读时,如果没有主体的参与和投入,就不可能由情入境,与作品的情感融为一体。反之,则可使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还有品德、情感、审美、心理多方面素质全方位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这样内容的靠教师的讲课和被动的接受而非学生的自悟,那简直是把一盏美酒羼水一样地塞给了学生,是对学生“自悟”的恶性扼杀。

鲁迅作品的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在它的教学过程中,“自悟”作为更为重要。下面略举一例:《孔乙己》这篇小说是,有一处描写孔乙己到酒店喝酒的情形:“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一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阅读这一段文字,不能让学生首先分析“排出”一词运用得如何生动,而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投入,体会孔乙己看到别人的“笑”和听到别人的“话”后,是怎样的心态。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同学们的回答有以下三点:1、摆阔气;2、穷酸;3、转移话题,摆脱窘境。在鼓励与肯定了同学们的回答后,我明确:“排出”一词表现了孔乙己想在短衣帮面前摆摆阔气,聊以自慰的穷酸相并以此摆脱受取笑、受潮弄的窘迫。这样,一个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总之,语感缘而生,因“诵”而成,由“悟”而达。在阅读教学中,为达到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感力的首要目标,教师应强调朗读,摆正位置,让学生“自读”、“自悟”。

综上所述,我认为,阅读教学是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迫切要求,培养、提高、加强学生的语感力是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而朗读、自悟是培养、提高、加强学生语感力的途径和手段。

最后,让我们再次共同思索本语文的题记:没有有问题的学生和阅读,只有有问题的教师和学校,并以语文的阅读教学推动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综合的语文能力、广阔的知识视野、崇高的思想品德、高雅的文化素养、严密的思维能力、正确的审美情趣、健康的心理意志的一代新人!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武当路马家河路3号

电话:0719-8780582电子信箱:zouliq@sina.com

采用科学措施,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要想营造一种大的语文学习氛围,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光靠一本教材、一本练习册已经不行了。虽然课外阅读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但是目前在课外阅读上往往存在两点不足。一是教师光强调要课外阅读,而没有指导。只是对学生说课外阅读很重要,必须扩大阅读面,否则语文水平很难提高上去。可到底怎样阅读,阅读什么,训练什么能力,学生根本不知道,甚至教师也心中无数。结果造成了课外阅读的盲目性J二是虽有一定的指导,但很粗浅,不系统。比如说,有的教师要求学生订阅《中国青年报》《杂文报》等报纸杂志,人手~份,互相传阅。有的地方搞语文实验室,拿出课堂时间到实验室去阅读。这些做法应该是有一些效果的,但效率不高。只是用了一种跨咸菜的方式,把学生按在阅读的盐水里去腌,没有科学的措施。

要想通过课外阅读迅速广泛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就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方略。

一、除营造大的阅读环境外,每周要从语文课中拿出一节课作为专门的课外阅读指导课,系统地指导学生的阅读。

二、要给课外阅读指导课制定明确的目标。

首先要明确课外阅读的大目标: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了便于具体落实,可以把这两个大目标再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这些小目标可以分别是: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开拓记叙文的写作思路,开拓议论文的写作思路,抓关键句分析文章,提取文章信息,鉴赏文学作品(又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等等。这样,目标明确了就能有的放矢,提高效率。并且,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化整为零,就像把西瓜切成瓜瓣,学生才能吃得着,啃得透,有兴趣,有信心,乐意学,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要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还得根据每堂课的具体目标选好阅读材料。

首先要确定具体的典型材料,不用太多,三两篇文章即可,印发给学生,以备课堂上作例子分析。其次要有广泛的阅读材料,那就是报纸杂志等,这些材料可以放开,让学生在课下找出与指导课的典型材料同类型的文章进行阅读。

四、阅读指导课要有具体的操作步骤。

按一般的认识规律,指导课上应先让学生阅读典型材料,教师再点拨材料的特点,然后让学生讨论,从而总结出一些阅读或写作的规律,最后出一至两个实践题目训练学生的思维,以期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概括起来,就是“阅读点拨讨论总结提高”五个步骤。

五、课外阅读指导课之后,还很有必要的课下作业,以期进一步巩固提高。

课下作业最好的形式就是让学生写阅读周记。周记的内容应明确规定是指导课训练内容的巩固与提高,如果是突出阅读能力,就写文章分析;如果是突出写作能力,就要对指导课上的典型材料进行仿写。这里要强调一下,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最佳途径。

根据上述规律,笔者上过这样一堂课外阅读指导课。目标是“打破固有的旧框子,开拓议论文说理的思路”。选印的典型材料是《中国青年报》上的《大师与大腕的比较》和《男孩女孩》。

学生阅读完之后,老师点拨。这两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举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通过比喻或类比进行说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比如,作者在论证“大师有真功夫需要‘文火慢熬’所以少,大腕靠包装、炒作,所以数量就多”时有这么一段:“东北大米好吃,那是生长期长的缘故;南方稻两季、三季的收成,产量高但不好吃。甲鱼大补,盖因‘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六十天的西装鸡,就没有这等功效。”“高压锅炖排骨,省时、省力,但口感上得作些牺牲;同样的东西,在砂锅里用文火慢慢地熬出来,味道胜出几筹。”接着,让学生从这两篇文章中再找出类似的语段,反复诵读。然后讨论一下,自己平时写文章都怎样举例说理,人家作者又是怎样做的。最后总结,学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平时自己写文章,老举古今中外名人的例子,而且一个例子就得占半篇文章,没有新鲜感,没有说服力;而人家举身边的生活现象,既新鲜又有说服力,还简洁,况且这些现象我们也知道,只是写文章时不朝这方面想。

这时,我趁势给学生出了一个题目:就机遇和幸运问题谈谈你的看法,要用人家作者的这种思维方式。沉默了一会儿,有同学发言:“幸运宛如一片雪花,它落在他经风霜的树枝上会变成一树银花,落在玻璃上却会变成水滴滑下,你要想留住雪花匆匆的脚步,就得像树枝那样历尽沧桑,满身伤痕。”又有同学说:“幸运是个挑剔的天使。有人考上名牌大学,幸运吧,可人家勤奋好学,认真刻苦;苹果砸在牛顿的脑袋上,砸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幸运吧,可人家牛顿对物理学早有很深的研究,碰到文盲脑袋上是无论如何也砸不出万有引力定律的。”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学生就把最初的领悟运用到实践之中,写作的思路得到了开拓。临下课时,再给学生留一个作业,仿照典型材料,自找话题,写一篇阅读周记。

总之,要想使课外阅读收到大的成效,必须有一套符合教学实际、切实可行的方略。

追寻阅读中的语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50216.html

更多阅读

语文作文应该怎么写最好? 高中语文作文怎么写

语文作文应该怎么写最好?——简介语文作文怎么写?很多人语文成绩上不去,又因为语文不会起到很大的拉分作用而对语文放松了。其实语文整体把握好对整体的成绩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这里小编就自己感悟说说语文作文应该如何写才不至于给

语文根基之易错字辨析 常见易错字辨析手册

语文根基之易错字辨析一、名词字义的辨析使用霭与蔼霭与蔼为形声字,形旁分别为草字头和雨字头。草字头表和气、和善,如蔼然、蔼如、和蔼可亲;雨字头表云气、烟雾,如烟霭、暮霭、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唐·王维《终南山》)。“反”做声旁

关于加强海域使用金征收管理的意见 如何加强税收征收管理

发布人:管理员 时间:2012-05-25 浏览次数:127冀海发〔2012〕9号秦皇岛、唐山、沧州市海洋局,沿海县(市、区)海洋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海域使用管理法》,切实加强海域使用金征收管理工作,确保用海单位和个人依法按时足额缴纳海域使用金,依据海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

语文考试制胜三大秘诀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一、仔细审题:多想想题目到底要你答什么(内容),怎样答(形式),一般题读一、两遍,难度题必须读三、四遍。 二、用好草稿:用草稿的目的在于反复修改,力臻完美。三、认真书写:工整规范,一目了然;清晰美观

家访家长意见反馈 幼儿园家访意见或建议

家访家长意见反馈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家长对教育环境的好坏有自己的理解,选择环潭二小就读,家长都认为我校的校风好,管理严格、科学,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学校最放心,他们对学校的工作给予很多理解和支持,同时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不少宝贵

声明:《加强阅读积累 夯实语文根基 家长意见怎么写20字》为网友轻度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