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wtwz 国际政治经济学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国际政治经济学

2009-03-20 00:04:25|分类:国际政治经济学|举报|字号订阅

1、历史:IR、IPE的发展

2、理论:

(1)现实主义:霸权稳定论

(2)自由主义:相互依存论(广义、狭义——敏感性和脆弱性)

(3)依附理论:正统、激进、改良

(4)斯特兰奇:金融、安全、生产、知识四种结构性权力

3、实践:

(1)贸易:贸易保护主义(P187)、战略性贸易政策(P212)、地缘经济学、地缘外交(P213)、自由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李嘉图(P185)、汉密尔顿(P187)

(2)金融:布雷顿森林体系(P226)、牙买加体系

(3)跨国公司

(4)地区主义:地区、地区主义定义,三个地区主义进程及比较(P322—342)。

4、具体问题

A:IPE的三个主要理论流派是什么?其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以及三个理论流派的比较?

B:汉密尔顿、李斯特、重商主义、经济民族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战略性贸易政策、补偿性贸易政策?

C:欧洲一体化的三大支柱?

D:三大地区主义?

E:国际公共产品?

F:依附论的内容、评价、实践地区、如何改良及从其中获得何种教训?

G:经济外交?

H:全球化的三个含义?

第一章绪论

本章主要介绍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学习的目的与意义。学习时应注意的事项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渊源,及其在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地位。本章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是国际政治经济互动的形式与机制。

一、定义和研究对象:

1、定义:

A:吉尔平的综合说:IPE是一门关于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学问;

B:斯特兰奇的分析框架说:把IPE看成是一个分析框架,这门学科是研究影响到全球生产、交换和分配体系,以及这些体系所反映出来的价值观念组合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安排

C:本书:国际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国际关系中的政治与经济互动的新兴学科。

2、国际政治和经济互动的形式:

A:琼·斯佩罗:政治框架制度决定经济利益分配;国际政策决定过程中的政治意图和经济利益是相互影响的;国际经济关系本身就是国际政治关系(经济实力是国际政治权力最重要的源泉)

B:金德尔伯格:国内经济与国际政治;国内政治与国际经济;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3、国际政治经济互动机制:市场经济增长的政治根源及作用;关于经济变化与政治变化的关系;国际市场对国内经济的重要意义

二、实证的研究方法:

1、传统研究与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主要采取者是科学行为主义者

2、IPE中的定量分析:代表人物:卡尔·多伊奇

3、公共选择理论与博弈论:①公共选择理论代表人物:詹姆斯·布坎南、肯尼思·阿罗;两个理论支柱:一是通过投票实现多数决策;二是公共商品的有效供给;②博弈论代表人物:托马斯·雪林、拉波特开发的,多伊奇将其应用于IPE研究,两个著名模式:“胆小鬼模式”和“囚徒困境”;③两者对IPE的意义:能够研究特殊问题、使出发点回归到“人的行为”、能帮助分析比较互动关系中的各种因素;更加注重变化的相互关系、使原本分属政治和经济的两个学科紧密结合起来。

三、目的与意义:

1、IPE与对外战略

2、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增长点

四、建设中国的IPE

第二章国际关系理论发展中的国际政治经济学

本章主要介绍国际关系理论的简要发展历程,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学在其中的孕育。学习时应注意的事项是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关系。本章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其差别与联系。

一、国际社会的形成和国际关系学的诞生:

1、斯坦利·霍夫曼认为国际关系理论发展有三个时期:一是40末~50初的外交史的研究,主要是战争与和平问题;二是50中~60末的关于核时代下的冷战研究,主要是均势、威慑和决策;三是70年代起的,强调IPE的研究,主题是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的互动。

斯特兰奇认为:三大趋势推动着国际格局的瓦解:冷战的结束;世界经济一体化;第三世界的瓦解。

2、国际社会形成的标志: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会,标志着神圣罗马帝国的破产,一大批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主权国家形式平等共处。

国际关系第的诞生: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5月30日出席巴黎和会的各国代表同意在各自国家建立国际关系研究机构,年内,威尔士大学首先开设国际关系课程,设立了教授职称。

3、国际关系学的四个特点:

A:国家间关系的内涵在变化:一般在西方社会,传统意义上的国际关系是指国际间政治关系,国际关系理念是关于分析国际间政治关系的理论与方法。但是,随着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关系不断加强,经济因素日益显现出来,有人认为国际关系应包括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甚至包括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B:政治学理论的运用:怀特认为国际关系学是古老的政治学在国际层面的运用。政治学是有关国家的理论,国际关系学是有关国际社会或国际共同体的理论。

C:强烈的历史属性:不可重复验证是社会科学的基本特征。怀特将国际关系学简约成:国际政治+历史哲学。

D: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心在美国

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理想主义及其代表人物

1、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A:主要观点:以性善论来解释战争与和平;立足公理与正义来看国家关系;强调公正、和平,期望以国家规范和国际法准则来建立巩固稳定的国际社会(第一次实践是1928年的白里安·凯洛格公约)

B:理论核心:性善论、公理论

C:代表人物:伍德罗·威尔逊——十四点计划

2、理想主义的理论渊源:康德的和平民主论、卢梭的民主和社会进化论

三、冷战时期的现实主义及其代表人物

1、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A:爱德华·卡尔:《20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提出了现实主义最早的三个基本观点:权力是政治活动的主要因素;道德、民主和正义是相对的,是权力的产物;政治不能脱离权力,政治活动是权力和道德的结合。

B: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现实主义的基本立场是国际政治就是权力之争,国家利益是由权力来规定的,只有通过权力才能获得。他强调现实主义是对人的本性和历史的实际过程所作的理论说明。六项原则:政治是由植根于人性的客观法则所支配的;权力规定了国家利益;政治的本质是以利益为基础的权力斗争;不能把普遍的道德原则与具体的政治现实混同起来;不能把特定国家的道德愿望与支配全世界的道德法则视为一体;政治权力是独立的,要尊重和认识政治领域里的自律性。

C: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不同点:对人性看法不同;对国家关系看法不同;对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看法不同;对国际社会估价不同。

D:理论核心:权力、国家利益

F:代表人物:斯坦利·霍夫曼、昆西·赖特、尼古拉斯·斯巴克曼、布热津斯基“冷战”、乔治·凯南“遏制”、基辛格等等

G:肯尼思·沃尔兹:《人、国家和战争——一种理论分析》认为战争的根源是人的自私和权欲、国家体制不善转嫁危机、国际无政府状态(沃氏三原理);《国际政治理论》提出了著名的国际系统结构说。

2、现实主义的理论渊源

A:意大利马其雅维利和英国霍布斯。

B:马其雅维利:代表作《君主论》,此书的核心是“重视权力和利益冲突的政治观和对人性的悲剧理解”。

C:霍布斯:代表作《利维坦》,认为人类社会是一种“自然状态”,是充满了暴力和战争的“无政府状态”,自我保护和生存成为人的首要目标,这是“自然权利”。“自然状态”对应“无政府状态”,也是各国外交的恰当表述,“利维坦”就成了国家机器的象征。

四、国际政治经济学时代的到来

1、传统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政治现实脱节:缓和的出现和越南战争等对现实主义理论中的国家利益、权力、均势等核心概念提出批评了疑问;经济问题政治化的浪潮冲破了“高级政治”和“低级政治”之间人为的藩篱。

2、来自科学行为主义的挑战: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之间的论战主要是方法论之争。

3、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重新评价:

A: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阐述人类社会各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生产及分配规律的科学,始创于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B:吉尔平认为:所谓国际政治经济学就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对国家与市场关系研究在当代的集中体现

4、国际关系学的阶段性革命:综上所述,IPE在研究对象上是横跨政治学和经济学,在理论观点上是对现实主义所坚持的权力政治的反叛和“革命”,在方法论上深受科学行为主义的影响。

五、IPE发展轨迹:

1、IPE的兴起:60末~70初是草创时期。重点是如何把国际关系中的政治研究和经济研究结合起来。

A:理查德·库珀:《相互依存经济学:大西洋国家的经济政策》:首次对相互依存作了学术上理论上的分析。

B:金德尔伯格:《权力与金钱:国际政治的经济学和国际经济的政治学》,开创了核心理论:霸权稳定论

C: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权力和相互依赖——转变中的世界政治》,把政治权力和经济相互依存结合起来研究,提出了“复合相互依存”概念,从而使相互依存论成为IPE中最为精致、最为成体系的理论之一。他们通过对敏感性和脆弱性的分析,阐释了如何把经济相互依存中的权力转化为现实权力。

D:琼·斯佩罗:《国际经济关系的政治学》,三种形式(即前文提出的:政治框架制度决定经济利益分配;国际政策决定过程中的政治意图和经济利益是相互影响的;国际经济关系本身就是国际政治关系)和三个体系论:相互依存的西方体系、相互依赖的南北体系和相互独立的东西方体系。

E;丹尼斯·皮雷奇斯:《世界经济政治学:国际关系学新内容》,首次使用了ecopolitics,并指出应实现范式的转换,主张应该从世界经济、生态、伦理和政治各个角度去研究。

2、IPE的理论构建:80年代是IPE理论构建的高潮,其重点是对国际关系的政治与经济互动机制作出理论说明。

A: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代表性的教科书,在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两者之间的互动和这种互动对于国际关系的影响等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B:斯特兰奇:《国家与市场——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提出了由安全保障、知识、金融和生产四方面组成的立椎模型说。

C: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的合作与斗争》,主张通过西方发达国家协调和共同努力将美国为主导的霸权体系维持下去。

D: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帝国主义与依附》,被称为依附论之父,从资本主义体系扩张的后果角度来研究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互动。

3、IPE的发展方向:重点更多地转向国际合作机制的研究。

A:杰弗里·弗莱登和戴维·莱克:《国际政治经济学:对全球权力和财富的展望》,代表着IPE的主流

B:研究倾向:新自由主义相互依存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新现实主义的政治权力框架的理论也再度抬头。

第三章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本章主要介绍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与第二章从纵向发展的角度不同,本章是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横向剖析。学习时应注意进行比较。本章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在于不同理论的联系和区别。

一、相互依存理论及其代表人物:

权力政治

相互依存论

研究对象

高级政治:安全保障、均势、势力范围

低级政治:资源、能源、粮食、人口、环境

行为主体

国家为唯一的行为体

除国家以外,跨国企业、非政府组织也是行为主体

国家关系特征

国家间只有相互冲突的国家利益

国家间是相互依存关系,存在共同利益、可以开展国际合作

基本原则

冲突、零和游戏,你之所得是我之所失

合作、双赢游戏,双方都得利,问题是相对得利

管理模式

单极或双边领导

多边参与

权力评价

权力源于军事力量,是强制他人的手段

权力源于不对称相互依存,是对合作的报偿

武力的作用





组织方法

等级制(二极或多极)

平等主义、共同参与

对国际社会发展前途的展望

基本不变

会有根本变化

1、库珀的互依存研究:

A:定义:一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发展之间的敏感反应关系。他强调,这是正确和把握国与国关系的关键。

B:中心问题: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既增加了各国因地制宜而采取行动的自由,同时又限制了这种自由,中心问题是“如何在享受由不受限制的广泛的国际经济合作带来的多种好处的同时,又能让国家追求合理的经济目标”。

C:他建议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的合作,建立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信任来适应国际关系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D:立足点:古典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偏向于认为“贸易带来和平”,被人们视为古典式的相互依存,或者广义相互依存。

2、基欧汉和奈的复合相互依存:

A:三个层次:①从国际政治学的角度进行重新定义,指出“在国际政治中,相互依赖是指国家之间或者不同国家中的行为主体之间相互影响的情形”,并认为相互依存总是包含着竞争,需要付出代价,隐喻着对国家自由行使主权的限制,因为有对称性的相互依存和非对称性的相互依存。②提出了敏感性和脆弱性两个概念:敏感性涉及在某种政策框架内所作反应的程度,即一国发生的变化导致另一国发生变化速度的快慢和付出代价的大小,简而言之指一方对另一方变化所受影响的大小及受影响的速度快慢;脆弱性则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应变能力的强弱及付出代价的大小,作出这种政策变化代价的大小和承受这种代价的政治意志就是衡量脆弱性的标准。③提出了复合相互依存的三个特点:多种渠道交流、多个领域相融、武力作用下降。

B:权力政治理论和复合相互依存论的比较:

权力政治条件下

复合相互依赖条件下

行为者的目标

军事安全是首要目标

国家目标将因问题领域而异。跨国政治是目标难以确定。跨国行为最求自己的目标

国家政策工具

军事力量将是最有效的,尽管经济及其他手段也可以使用。

专门适用于问题领域的权力资源将是最有用的。操纵相互依赖、国际组织和跨国行为者将是主要手段。

议题形成

力量对比格局和安全威胁的潜在转变将决定高级政治的议题,并强烈影响其他议题。

议题将受下列情况的影响:问题领域中权力资源分配状况变化、跨国行为者重要性的变化、来自其他问题领域的联系以及敏感性和相互依赖增加导致的政治化。

问题的联系

联系将缩小各问题领域结果之间的差异,加强国际等级制度。

由于武力失效,强国将更难以实行联系做法。弱国通过国际组织所实行的联系做法将瓦解而不是加强等级制度。

国际组织的作用

起作用将是小的,受国家权力和军事力量的重要性的限制。

国际组织将确定议题,促使联盟建立并作为弱国政治活动的场所,为某一问题选择组织论坛和争取支持票的能力,将是一种重要的政治资源。

3、广义相互依存论:是由库珀等人为主体创立的关于经济上相互依存关系的论述。其中主要内容归纳为“三化”,即经济问题政治化、国际行为主体多元化、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

A:经济问题政治化:库珀为代表。①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关系的发展使国家主权不可侵犯性大打折扣。他提出,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及其后果有三种表现:经济结构上的相互依存,即采取高度开放的经济体制各国之间,一国发生的经济事件必须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经济目标上的相互依存,即各国经济政策目标受到共同制约;经济手段的相互依存,即各国的经济目标和经济政策为他国所左右。②经济问题重要性上升,打破了传统的“低级政治“和”高级政治“之分。库帕对两者的批判从经济领域进入外交领域,提出外交政策多元化的理论。

B:国际行为主体多元化:雷蒙德·弗农为代表,通过他对跨国公司的观察而取得的。他在研究跨国公司时提出的产品周期模型后来被人演绎为解释东亚发展的雁行模式。跨国公司在世界政治中扮演了一个十分活跃的角色,作用包括:干涉颠覆合法政府、被母国或所在国政府用作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手段、影响国家间政治议事日程的设定。弗农的研究对传统的权力政治学是一个巨大冲击,他通过对跨国公司的研究提出了跨国公司也是重要的国际行为主体,从而奠定了国际社会行为主体多元化的理论基础。非国家行为主体说的出现是对一直统治着国际关系研究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重大挑战。弗农认为,在国际秩序形成之中起作用的不只是主权国家,还有跨国公司、国际组织、民间团体、宗教和种族集团以及恐怖分子组织等等,整治这些非政府组织和个体,推动和加深着各国之间政治经济上的相互依存的关系的发展。

C: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广义相互依存论也常常被称为全球化理论,有两个组成部分:一是超国家关系论,二是地球共同体论。①超国家关系论是以各国间相互依存关系加深为立足点,对国内政治国际化、国际政治国内化情况下非国家行为主体所进行的超越国界的各种活动及其后果的研究,其主要观点是在国家间经济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国内外社会相互沟通的情况下,非国家行为主体已经结成了横跨国境、深入一切领域的网络。国家降格为诸多行为主体中的尊长者。②地球共同体论是从政治外交角度对超国家关系的发展和深化,认为既然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已经把世界连成了一体,因此应该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实现研究范式的转变,要求人们抛弃“民族国家主义”,转而树立“地球中心”的研究范式。考克斯、基尔等创立了“地球市民国际社会”③考克斯等人还在80年代中期提出了“国家国际化”理论,认为以直接投资为原动力的生产国际化的扩展使世界各国已经形成了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相适应的共同意识形态,开放的国际经济体系有了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理念,因此出现了国家国际化现象,认为将来的国家仅是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之间的转送带。

D:广义相互依存论的缺陷:他们总体上是以效率和竞争为出发点,认为国际社会是有序的,关注的主要对象不是战争而是贸易和投资,似乎相互依存就会自动带来和平。①库珀:一方面认识到相互依存的进展使各国处于两难困境(既要维护交流,又要维护独立制定经济政策),另一方面却又十分强调各国之间开展以维护相互依存带来利益为目的的国际合作,倾向是认为贸易是使各国走向和平的力量。②弗农:一方面抨击美国跨国公司的扩展,美国将观念强加给它国等等,另一方面却又着重认证跨国公司将使全球资源得到合理配置。③简而言之,他们以敏锐和理性看到了世界潮流的变化,确定了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目标,但却偏离了国际社会的现实。因为,他们的思想和眼界仍然被头脑中的经济学中根深蒂固的经济自由主义所束缚。经济自由主义所崇尚的自由放任、自由经营、自由贸易和市场竞争原则将他们导向“无国界的地球村”之路。

4、狭义相互依存论:实质是对经济相互依存关系的政治分析,其核心是探讨经济相互依存在竞争性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复合相互依存是其精粹。基欧汉和奈是从对经济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批判中创立了复合相互依存理论的。

A:理论创立的基础:①对自由主义的批判:认为是盲目乐观,缺乏三个必要的前提条件:只存在各国都依赖的一种国际经济制度或人类的生存环境处于危险之中,各国都易受到危险所引起的灾难性破坏,只存在一种解决方法且不用去寻找其它解决方法。②对现实主义的批判:传统的实力概念失去了准确性、缓和的进展表明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力量来对付、经济贸易上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联的增强等使得国内外政策的联系变得密切,传统的国家利益所具有指导原则变得含糊不清。

B:经济相互依存和政治相互依存的联系和区别:首先,国际政治中的相互支配或相互影响是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上国际交往所产生的结果,也就是货币、商品、人员和信息的国际交流;其次,复合相互依存十分强调相互依存中的竞争性,提出了利益的分配包括两种形式,即共同得益和相对得益,对相对得益的分析体现了两者之间的连续性和区别。

C:经济相互依存和政治权力之间的桥梁:①相互依存分为均等依存、纯粹依赖和不对称依存三类。由于大多为不对称的相互依存,在某一相互依存框架内,付出代价较少、自主权限制较少而收益较大的国家和付出代价较大、自主权限制较大收益却较少的国家之间必须会展开讨价还价,这种讨价还价的能力就是国际政治中的权力(IPE中“权力”概念)。②敏感性与脆弱性的差异:一是看政策框架是否发生变化,这是区别两者的标志,敏感性以政策不发生变化为前提,而脆弱性则以改变政策为特征。二是脆弱性比敏感性更具有政治和战略含义,其大小取决于“各行为主体获得可供替代选择的能力及所付出的代价”,包括一国的政治意识、政府能力和自然资源禀赋等因素。总结来说,对敏感性的分析可以用来解释相互依存的格局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和毛病,而对脆弱性的分析则是制定连贯而明确外交政策的基础。由敏感性和脆弱性所揭示的不对称相互依存是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权力来源。

D:经济相互依存转化为政治权力的途径:认为复合相互依存的进展和加深使国际关系出现了多渠道、问题等级的消失和外交多元化、军事力量不起主要作用三个特点,产生了不同的政治过程,将隐含着的权力资源转变为国际政治中现实的权力。①联系战略(跨国公司和其他非政府组织等非国家行为主体和途径增加、内外政策之间界限模糊,使传统的权力分配发生变化。传统的联系战略的有效性已经下降,整体优势与个别领域内的权力分配正在逐步分离。小国可以把不相关问题相互联系起来);②议题的确定(根据敏感性和脆弱性分析,在一些经济问题被政治化的同时,许多国内问题成了国际问题,国家间外交一体的确定也更加微妙和多样化。);③跨国及政府关系(二者的发展为政治家提供更广泛的选择。明确地说,在相互依存深化的情况下,国家利益的概念趋于模糊,在跨国和跨政府的国际交流网络中,行为主体对外部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将直接影响其政治行为。举例:跨国公司);④国际组织(今后在政治讨价还价过程中潜在作用将大大增加。因为国际组织特别有助于议题的确定,往往是多国联盟的催化剂和弱国拟定联系战略的场所。有助于世界政治中的潜在联盟活动起来)

5、国际合作理论中的国际制度论:

A:国际制度的定义:狭义相互依存论者主张通过国际制度的建设来推进国际合作,其理论依据是国家和政府对经济相互依存的反作用,基欧汉和奈把国际制度定义为是由国家制定的对相互依存关系产生影响的一系列具有控制性的安排。克莱斯纳认为“国际制度是国际关系中某一特定领域中反映行为主体的原则、规范和政策决定程序的各种明文条例和默契”。他们认为国际制度有三种形式:可以是国家之间的协议或条约、可以是产生于建设性的正式安排、也可以仅仅是暗含的。无论哪一种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点:避免无政府状态、降低冲突的潜能,实现有控制的发展。奥兰·扬三个层次分析:国际制度由权利和规则、决策的程序和手续、使人遵守制度的机制三要素构成;能否有效取决于制度的形式是否合理、组织是否明确等;国际制度是动态发展,而非一成不变。

B:国际制度和博弈论:哈斯、罗杰等用博弈论丰富了国际制度论,认为大多数国际制度并没有失效是因为各行为主体在博弈中的理性选择使然。①理性选择:亦称理性预期理论和理性理论,原是科学行为主义理论之一,随着IPE对其他社会科学的借鉴和吸收,成为IPE的主要分析工具之一,立足于对利弊得失的客观分析,对后果作出多种可能的估计以及采取相应的政策。②博弈论在国际制度中的运用,为建立国际制度而进行的理性选择过程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C:国际制度和全球治理:全球治理是国际制度论的修正和发展,其基本思想是要进一步扩大和健全国际制度,以构筑一个调整国家间利益的框架体系,认为由于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建立一个世界政府或世界联邦来防止战争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靠各国之间的协调来解决,通过建立和发展为促进相互依存而设立的国际制度来调整各方利益,主张调节制度的不断发展,出现一个由数个国际制度组成的、包括各种国际组织在内的、多层次的全球管理结构框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詹姆斯·罗斯诺、德国的茨恩贝尔、日本的坂本义和。前两者提出了地球市民社会。追求“协调”,但是其出发点又回到了广义相互依存论者的自由主义立场。

6、相互依存论与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是对经济自由主义的改造和在国际政治领域的运用;新现实主义是人们根据形势的发展对现实主义做的修正;“新马克思主义”是指流传于西方国家的马克思主义。)

A:新自由主义的基本特征及相互依存论对其的理论思考:国家正在失去或正在失去其统治的根基——认为国家不是国际社会中唯一的行为主体;传统的国际事务等级观念或重要秩序正在失去意义,军事力量在国际政治中已经不具有以前的显赫作用和重要位置——认为经济问题的重要性正在上升,经济合作使世界和平成为可能,使主权受到进一步的限制;国家中心主义的研究范式已经失灵——认为权力不只是根据军事战略优势而定义的,相互依存本身就潜伏着权力,并具有使这种“潜在的权力”成为“现实的权力”的能力的转化机制。一般而言,IPE中的新自由主义既是经济自由主义与严酷的国际政治现实的结合,又保留了浓烈的威尔逊理想主义的政治理论色彩,同时也掺杂了科学行为主义的成分。

B:新自由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为IPE中的新自由主义及其相互依存论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则和方针。①经济自由主义:由大卫·李嘉图在17世纪创立,20世纪40年代由哈耶克复兴和重新诠释,70年代又经弗里德曼发挥的经济学说。其基本立足点是把人看成理性的经济动物,市场是为满足人类需要而自发产生的。一旦市场动作起来,它就会按照内在的逻辑规律向前发展,不需要一个人为的发展方向,其主旨是为每一个消费者带来利益。每个人在市场上的每一个行动都应是理性的选择,这些选择促成了市场上各种力量之间的平衡,这种平衡又使市场具有内在的稳定性。任何干预,特别是政府的人为干预都无助于这种发展,并会破坏这种稳定性。②经济自由主义者主张:政治使人民分离,经济则使人民团结。新自由主义者部分接过经济自由主义的观点,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扩展,自由竞争的逐渐普及,应该是能够实现的。库珀等人的广义相互依存更多地体现了经济自由主义的原则和理想,而基欧汉等人所提出的狭义相互依存则是对经济自由主义原则作了修正:区别对称的相互依存关系和不对称的相互依存关系,提出敏感性和脆弱性,从而使相互依存关系理论既保留了经济自由主义的放任自由、经济合作导致政治和平的基本立场,又对如何解决因不对称相互依存引起的冲突、矛盾作了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探索。

C:对威尔逊理想主义的重新评价:也是IPE中新自由主义政治理论的核心之一。经济自由主义中的理性和自由观念与理想主义中的和平与人性观念成功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自由主义的基本政治理论,虽然有浓厚的“非现实”色彩,但是新自由主义以此而阐发的对关于相互依存深化导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论述仍然吸引了众多学者。

D:至于科学行为主义对新自由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主要见诸于新自由主义者对传统现实主义的批判及其研究方法上。

二、霸权稳定论及其代表人物(IPE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国外交政策的主导思想)

1、两个阶段:霸权稳定论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以金德尔伯格和吉尔平为代表的霸权稳定论和以基欧汉为代表的后霸权合作论。其中,吉尔平被公认为霸权稳定论的突出代表。

2、吉尔平的霸权稳定论:

A:霸权带来稳定说:霸权国家应当具备足以控制世界秩序的压倒一切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有这种国家主导下建立的国际秩序才能得到全世界的认同,只有当霸权国家得到广泛支持时才能为世界各国带来众多的利益。

B:霸主自我牺牲说:开放的贸易体系、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等是霸权国家为建立霸权体系而必须提供的国际公共商品。霸权国家出于为共同利益献身的目的而承担起这些成本是极其重要的。为国际秩序付出成本负担,必须保持强大生产能力以拥有充分的“经济的剩余”

C:霸权必衰说:霸权国家对国际秩序的控制是以“经济上有声誉”为基础。然而,为维持秩序而付出的成本又是不断上升的。“经济剩余”因边际收益递减法则和经济结构的“软化性”越来越少,最后导致霸权国家的能力完全失去。

D:霸权丧失导致不稳定说:一旦国力衰竭,国际社会马上会出现政治不稳定和自由贸易体制的瓦解,随之会出现为争夺霸权的战争。

E:从实践上看,反映了美国战后的崛起和衰弱的历史过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理论上看,已经摆脱了现实主义单纯权力政治的分析框架,进入了从经济政治综合的角度来研究国际政治的新阶段。
ztwtwz 国际政治经济学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3、基欧汉的后霸权理论:

A:是对吉尔平霸权稳定论的修正,体现在其著作《霸权之后》中

B:其核心有以下三个:①美国战后建立起来的国际体系尽管是以美国主宰为特征的,但仍然有必要维持下去。②在美国国力相对下降的情况下,要维持上述体系的关键是盟国的合作。③要创立一个让第三世界国家也能参与上述合作维持国际体系的机制。

B:对霸权合作形式作了分析:一是和谐,各行为主体无须政策协调就能自然而然地促成对方达到预定的目标;二是合作,虽然彼此关系不和谐,并有利益冲突,但能通过政策协调开展合作;三是斗争,即本来就不和谐的行为主体虽然进行了政策协商,但是仍然不能采取一致行动。这三种形式会交替出现。

4、霸权稳定论的理论结构:

通过以上论述,归纳为霸权的战略目标、霸权的运行机制和霸权的发展过程。

A:霸权的战略目标:吉尔平指出只有在霸权存在的情况下,一种特殊类型的国际经济秩序,即自由经济秩序才能繁荣和充分发展。自由经济制度是霸权的产物,霸权是为世界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体制充分发挥作用、顺利运转而存在的。吉尔平指出,自由市场体系的出现和发展必须有三个前提——霸权、自由意识形态和共同利益。三个前提不是并列的,而是后两者从属和服务于霸权的。例子有:英国把世界经济引入自由竞争时代;美国在二战后主导建立了国际自由经济秩序。

B:霸权的运转机制:国际关系领域里的公共产品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建立在最惠国待遇上的一视同仁(非歧视)原则和无条件互惠原则基础上的自由开放贸易制度;二是稳定的国际货币;三是国际安全提供的。吉认为霸权国或领导者有责任提供这三类公共商品,并承担起全部成本。

C:霸权的趋势:吉尔平从三方面论述了霸权必衰论。首先,从市场机制的角度作了分析。霸权是建立在霸权国压倒一切的军事经济和科技实力上的,但衡量一国的科技实力的标准在于该国经济自我改造和对全球经济变化的适应能力。新的竞争国必然要求政治权力的再分配,老的霸权不断面临后起者的挑战。最终只能以战争形式来决定胜负。霸权国的每次更替都是以战争为先导的。“市场力量的解放改变了政治格局,破坏了霸权,开创了全世界最终必须适应的新的政治环境”。从这意义上说,霸权的衰弱是不可避免的。其次,从成本收益角度论证霸权国家在自身经济活动中加速了衰弱的趋势。根据经济学中边际收益递减法原则,霸权国家提供公共商品的成本与从中获取的收益是成反比的。第三,“白搭车”是第三个原因。“由于存在白搭车者,霸权国王王长时间为保证公共商品的充分供应而付出远远超出其应承担的成本”。白搭车者一方面从经济加重了公共商品的成本负担,削弱霸权国家的实力,另一方面又从道德和信心上使霸权国沮丧,失去为国际社会提供自由经济体制的意欲和动力。对此,日本学者筱原三代平作了进一步的分析,认为美国霸权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美国政府对内对外均作出了超过其实际能力的承诺。

5、霸权衰落的对策:

A:软权力论和相对权力论。奈的软权力论,所谓“硬权力”即一般意义上的军事、科技力量和资源禀赋。“软权力”指一国的文化所具有的普遍性和确立国际规范及国际制度的能力。布鲁斯·拉塞特的相对权力论。一般来说,权力的定义有两层意思:一个是强迫他人行事的能力,另一个是对结果控制的能力。这两者联系,没有经济实力也就无法以影响他人控制事态的发展,但是权力基础的弱化并不一定导致对结果控制能力的衰竭。另:克莱斯纳也提出了超权力一词,所谓超权力是美国对其他国家对外行动规则的影响力,认为只要保持这种影响力,就不能说美国衰落。

B:对策:吉尔平在《战争与世界政治变革》中提出自我约束三条建议:第一,消灭不断增加得导致高成本的原因;第二,界定一个比较廉价的防务范围;第三,减少国际承诺。他提出“责任分担”的设想,成为霸权稳定论者对美国霸权衰落的主要处方,在80年代中后期美日关系上尤为明显。

C:后霸权主义:基欧汉在80年代提出具有新现实主义色彩的后霸权理论。其核心是通过多国间的合作而形成的国际制度来维持国际秩序,也就是用国际制度取代霸权。但从一开始他就在批判和否定中被霸权稳定论所左右,认为国际制度创设之时成本很高,非要一个具有压倒优势的国家其主要作用不可。虽然霸权稳定论的“责任共同分担说”和“后霸权说”是泾渭分明的。前者霸权确立和维持国际秩序,后者是各主要国家合作维持国际秩序。但是其论证基础是一样的,即对成本分析。有人认为他的理论比吉尔平等人的责任分担论更对霸权国有利,因为霸权稳定论者强调霸权国必须以独自承担公共商品的成本来换取各国对其国际秩序的认同,而后霸权理论把权力论则要各国无条件为衰落中的霸权国家承担维持和运营成本。由此可见,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新自由主义者和新现实主义者之间在许多地方相通相连。

6、霸权稳定论的理论渊源:

A:理论来源:以吉尔平为代表的霸权稳定论是对70年代起流行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霸权理论的改造与发展。有两条主线:一是关于霸权与国际体系的研究;二是霸权周期的研究。

B:霸权与国际体系:伊曼纽尔·沃伦斯坦创立了国际体系论,认为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国际社会都是因霸权国的存在而得以维持发展的,提出“有霸则稳,无霸则乱”。他从著名的中心——准边缘——边缘理论出发分析,认为霸权的衰退必须引起霸权争夺战,如此往复循环。他认为,出现过三个霸权周期,三个霸权国家,17C的荷兰、19世纪中期的英国和20世纪中期的美国。他对霸权的定义中指出,霸权是国际体系中的一种状态。即在大国竞争中一个大国能在很大程度上将他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乃至文化上的原则和意愿强加给国际体系,之所以能做到就是由于其经济优势。霸主的经济基础是农业—工业优势、商业优势和金融优势。决定霸主国在其霸权周期内奉行自由的市场经济,更何况霸权国家还可运用其强大的政治军事优势为他在国际市场获得最大利润提供政治条件。

B:霸权的周期:代表人物乔治·莫德尔斯基。他根据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夫的长波理论,从技术革新对经济社会政治的影响角度对霸权的循环周期进行进入研究,认为霸权循环周期大约是100年。四个重要的发现:第一,提出霸主国必然衰退并被另一个霸主所替代的可能;第二,霸权的交替只能以战争方式解决;第三,霸主国最主要的威胁来自于他创建的国际秩序中发展最快、实力最接近的大国;第四,霸主国与挑战国有可能两败俱伤。

C:吉尔平正是从以上的研究中找到了两个核心问题:第一是霸权为什么会衰退,二是霸权衰退的对策是什么。

7、国际公共商品说

金德尔伯格和吉尔平所阐述发挥的国际公共商品说则是为霸权未定论引入理论源泉,揭示了国际关系中经济与政治互动的内在机制。

A:公共选择理论(国内社会中的公共产品)①国际公共商品说是经济学中公共选择理论在国际关系中的发挥与运用。公共选择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M·布坎南所创立的,主要特征是用经济学方法来研究非市场决策的政治问题。②在经济学上,有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之分。前者提供的产品叫私人商品,后者提供的产品叫公共商品。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选择原则适用于私人部门,并能使私人商品的生产、销售和分配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但是对于公共商品来说,市场竞争是不起作用的。市场选择之所以失灵是因为公共商品有着不同于私人商品的特点。②公共产品是指:国防、外交、治安、道路和桥梁等社会基础设施,路标、灯塔的等公共设施等。这些公共产品都具有非分割性、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以及白搭车问题。非分割性是指不可分割上市销售,只能由政府统一筹资、统一生产、统一安排使用;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既不会引起成本的增加,也不会引起该商品的短缺;非排他性是指某人消费公共商品时不会排除其他人的消费;正是上述三性的存在也就有了“白搭车”问题,这一问题的后果是导致公共商品成本失真,导致公共商品的供给不足。③公共选择,即通过一定的政治程序进行选择。选择的对象是作为公共商品提供者的政府。所谓政治程序,是人们熟知的投票。选民通过投票选择符合自己偏好的政府,再由政府决定税率和公共商品的产量。所谓公共选择可以简化为一个这样的公式:选民投票——选择政府——以纳税形式间接购买公共商品。

B:国际社会中的公共商品:①大体列举如下:一个保证国际经济交往的自由贸易体制,如稳定的国际金融货币体制、完善国际自由贸易体制、能纠正对外经济不平衡的国际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公海的自由航行、度量衡的标准化等等;国际安全保障体制,也即国际政治的稳定与安全、对冲突的抑制和调停等;国际经济援助体制,也即是对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有效经济技术援助。②国际公共商品的特性:供应一直处于供应不足之中,一是国际政治体系中不存在通过投票建立按自己偏好去提供国际公共商品的世界政府;二是国际政治体系中白搭车现象不仅严重而且无法消灭。由此也就引起大家公共商品的悲剧只想获得利益而不付出成本。

C:霸主国与国际公共产品:①霸权稳定论的理论基础:霸主或领导者有责任保证提供稳定的货币和开放贸易制度下的种种公共商品。②国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不是世界政府或其他国际权威,而是霸权国家。霸权国家之所以要提供公共产品是因为只有对国际公共产品有最大偏好的国家,才会在自我利益最大化前提下提供公共产品的全额成本费用,尽管它明知有“白搭车者”,霸权国家仍要为其所规定的国际秩序而作出自我牺牲,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以自己为主宰的国际体制。所谓霸权国家所确定的国际秩序是以国际公共产品的提供为物质基础的,国际公共产品的供应充足与否,并不取决于国际社会的消费者,而是以是否能满足霸权国家的自我利益最大化为标准。由此可见所谓霸权国家是指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具有压倒优势的国家,因此它有支付国际公共产品成本的能力。③按照边际成本学说,公共产品提供越多,霸主国收益就越少,而付出的成本却越大。一旦降到不足以低效为维持国际秩序所付出的成本时,霸权也就不稳定了。霸权是否稳定是通过其建立和维持的国际秩序是否有效运转或走向崩溃所表现出来的。④霸权不稳的表现有两个阶段:一是因为霸权国家削减公共商品成本支出,造成公共商品严重供应不足,从而使主要国家对霸主有怨言,国际秩序出现不协调;二是在成本收益发生逆转,霸权国家不得不中断公共商品的供应从而引起国际秩序的崩溃。

D:对国际公共产品的批判:①国际公共产品的霸主国私有化(邓肯·苏维达尔和布鲁斯·拉塞特提出)在他们看来,这只是一种虚拟的存在,是霸权国家为追求自己利益而恣意玩弄的、毫无公共性的工具而已。瑞士学者弗雷提出工业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国际援助的目的在于施加政治影响;②俱乐部商品说:有相当学者认为不能简单地把国内政治中的公共选择理论运用到国际关系之中去,因被视为国际公共产品的大多数并不具有非分割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而恰恰是排他性和竞争性。如国防为一国国民全体所有,而军事同盟则仅为少数国际行为主体所有,而非世界各国共同所有。马金认为集体安全保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抑制、二是防止、三是不卷入它国之间的战争。如美国的核武器及其军事力量至多只能被称为会员制的“俱乐部商品”。

8、霸权稳定论与新现实主义

A:新现实主义的兴起:①同传统现实主义理论相比,新现实主义有三个变化,一是研究思想的变化,改变了从政治权力为出发点和归属点的研究思想,也开始从非政治领域,主要是经济社会领域。二是研究内容的变化,改变了以主权国家及国家利益为中心的政治分析,积极地从经济学、甚至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三是研究方法的变化,受科学行为主义的影响,引进了定量分析和动态模型分析。②六七十年代兴起的新现实主义大体上有两个流派,一是以肯尼斯·沃尔兹为代表的结构主义,二是以吉尔平为代表的霸权稳定论。之所以把吉尔平看成是IPE中新现实主义的代表,是因为他的霸权稳定论既继承了现实主义的基本精神,又根据新的形势变化,对现实主义作了顺应潮流的修正和补充。

B:霸权稳定论与新现实主义(为什么认为吉尔平的霸权稳定论是新现实主义的代表?):①吉尔平的霸权稳定论是从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互动的角度展开,其理论核心是国际政治权力结构决定国际经济秩序和利益分配,他在理论中总体上看继承多于修正。②三个层次来加以说明:第一,对经济在国际权力斗争中作了理论定位。从研究内容和成果上来看,自由经济体制、公共商品和经济剩余是吉尔平霸权稳定论的三大要素。冲破“高级政治”与“低级政治”的界限。第二,对权力政治中的零和游戏和经济活动的双赢游戏结合作了尝试。经济上不存在零和游戏,但权力则永远是相对的,一国权力的增加必然是它国权力的缩小。假设两个国家即使在财富上都绝对得益,但从政治角度看,最为重要的是要看到所得到的利益仍然与权力的相对性有关联。吉尔平坚持经济上的相对得益仍然要从属于政治上的相对权力,所以他在建立霸权稳定论时,大刀阔斧地把政治上的零和游戏运用于经济领域。但他在论证时不言及财富分配上相互利益对政治斗争的软化。因此,在霸权稳定论的三个部分中几乎找不到经济利益对权力性质影响的论述。他的经济相对利益说使他的霸权稳定论蒙上了浓厚的传统现实主义阴影,使他的霸权稳定论未能脱出“实力政策”的俗套。第三,在政治框架和经济制度性质的相互关系上吉尔平全部继承了传统现实主义的观点。虽然从财富分配、相对得益角度分析了经济对政治的影响作用,但是理论中心是在与政治对经济的决定性反作用。他认为经济活动的框架是政治提供的,经济制度的性质取决于政治权力的使用,世界市场的扩展不可能没有有关国家间的政治调整,霸权理论虽从对自由经济体制、公共商品和经济剩余这霸权三要素分析中否定了现实主义中关于经济是低级政治的说法,却又通过把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的绝对化重新回到经济是低级政治的老路,已在强化了现实主义的核心观点,即政治权力决定经济利益的观点。③基于上述分析,有人认为以霸权稳定论为代表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新现实主义与传统现实主义者相比只不过是多了对经济因素的论述,而其思想观念则仍然是停留在后者水平上,是一种“经济的”现实主义。他本人将他的学说命名为重商主义或经济民族主义。

三、依附理论

1、概述:依附理论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极其重要组成部分,依附理论以“中心”和“边缘”两个概念对国际关系中的阶级结构、国际间差距和不平等、第三世界国家贫困的原因及其出路进行分析。依附理论从本质上讲是对资本主义体系在全世界的扩展有利于第三世界发展这一传统观念的挑战和反抗。依附理论对IPE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性归为三点:站在发展中国家立场上,打破了传统权力政治学主宰国际关系理论的局面、向世人证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批判仍有强大生命力。依附论大体上可以分为激进强硬的依附论者、主流派依附论者和改良温和依附论者三个类型。另外,普雷维什的发展主义是依附论的理论来源之一;而沃伦斯坦的世界体系论则是借助依附论而发展起来的自成体系的理论。多斯桑托斯的《帝国主义与依附》一书是依附理论最权威的成果。

2、普雷维什的发展主义:

A:其理论有两大支柱:第一,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恶化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根源在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上的不平等和前者对后者的霸权。发达国家为中心国家,发展中国家为外围国家。经济上的不平等和中心国家的霸权集中地表现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集中生产制成品的中心国家从国际贸易所得到的利益注定要比只生产初级产品的外围国家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大得多,外围国家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第二,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只有工业化才能纠正发展中国家资源过分集中于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从根本上防止国际贸易条件的恶化,为此,普提倡以替代进口为目标的工业化战略。但是进口替代战略的失败和古巴革命的成功,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宣告普发展主义的破产

B:对其批判主要在:一是对贫困根源的重新认识:认为拉美国家的贫困是资本主义的必然,而不只是个别中心国家对外围国家的剥削。不是贫困造成了依附,而是依附造成了贫困,“少数中心国家控制世界经济——依附——贫困”。二是反对改良,主张激进革命。认为拉美国家消灭贫困的根本出路在于要从根本上打破现存的世界经济体系。

3、弗兰克的宗主——卫星论:在《不发达的发展》中作了阐述,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既是宗主国对殖民地剥削压迫的历史遗物,又是现今发达国家即中心国对发展中国家即卫星国的剥削与控制所造成的。他认为,这种关系不仅存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而且也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内部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之中。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既不能自生,也不能长存,要通过发动社会主义革命来消除这种悲惨的现实。

4、多斯桑托斯的新依附论:

A:对依附下的定义是:依附是这样一种状况,即一些国家的经济受制于它所依附的另一国经济的发展和扩张。两个或更多国家的经济之间以及这些国家的敬意与世界贸易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关系,但是结果某些国家(统治国)能扩张和加强自己,而另外一些国家(依附国)的扩展和自身的加强则反而是前者扩展的反映。简言之,依附是某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发展和政治扩张制约的状况。这个定义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被动反映论,即是处在世界政治经济边缘地带的发展中国家只能是作为中心国家扩张的反映而获得发展,这决定了边缘国家队中心国家在经济、政治上的依赖和从属;二是内部结构决定论。多认为依附不只是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对外部的依赖和从属,而且也制约本国内部政治经济结构,本国内政治经济又反过来加剧外部依附关系的深化。因此,改变内部结构是打破依附关系的唯一办法和出路。

B:三种依附形式:工业——贸易依附、工业——金融依附、工业——技术依附。一是中心国家通过在殖民地占有矿山、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来主宰;二是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主要形式,利用政治军事霸权在殖民地投资于原料生产和农产品出口,使后者形成了单一经济结构;三是二战后依附的新形式,特点是发达国家通过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来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占领其国内市场。

C:他认为工业——技术依附是国际垄断资本发展变化的反映。只有两条途径:一是参加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国际分工;二是在资本主义体系范围内搞以国家为中心的国家资本主义。但是这两条道路都是有局限性的,应该走人民革命之路。

5、阿明(埃及)的自立论。

A:主要观点:一是外围国家的资本主义是中心国家通过殖民经济强加的;二是资本主义生产分为出口、大众消费、奢侈品和设备投资四个部门;三是不平等分工和不平等交换是中心国家控制外围国家的基本手段。阿明认为无论是进口替代战略还是出口导向战略均不能使外围国家免受中心国家的剥削和控制。根本出路在于减少、推迟或切断同中心国家的经济联系,打破中心国家所强加的不平等国际分工,实现经济上的自力更生。

B:阿明的理论是依附理论出现分化趋势的情况下产生的。他被视为激进派的代表人物,不仅因为他提出了与弗兰克基本相同的出路,而且因为他从资本积累的角度进行了对必要性的阐述。他提出,资本积累也分为中心积累型和外围积累型。前者的特点是自主的,是在资本的本性基础上自我发展的,其表现是帝国主义政策、资本输出与国际市场的拓展,有三个阶段,一为自由资本主义的商业扩张,二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扩张,三是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后者的特征是贫困和不发达的积累,也即是外向型外围经济,外围国家处于被统治的依附地位,经济剩余不断流向中心地区,造成了中心地区的高度资本积累和经济发达。然而,外围国家的资本积累很少或无法出现发展性的经济增长。

C:他把中心——外围的矛盾推上了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主要矛盾的位置,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出路在于摆脱对中心的依附,同世界资本主义“脱钩”的政治主张。

6、卡尔多索的依附性发展论。

A:观点:他认为依附和发展并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一个过程中同时发生的两个方面。认识到既不应该也不可能去建立一个适用于所有发展中国家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选择的发展战略,而是要对依附状况作具体分析。他还认为,要从内外两方面来寻找原因。他主张,不能单纯拒绝已经发生的经济进步,而是主张对依附作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对策,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

B:《拉丁美洲有依附和发展》:明确反对发展中国家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脱钩,强调要利用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依附关系来发展经济,壮大自己,最后走向自主。

7、沃伦斯坦的世界体系论。他认为,世界体系是一个由世界经济、世界政治和文明三部分组成的实体。世界体系存在两个范畴的运动,一是阶级范畴的运动,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和抗争,其运动的基本动力是资本积累;二是地理范畴的运动,即中心地区和边缘地区的依附和对立,其运动的基本动力是不等价交换。

8、作为第三种声音的依附论(共性)

A:都把探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社会关系,寻求发展中国家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附走上自主发展的途径和方式作为研究对象和任务;

B:大体上接受多斯桑托斯关于依附的定义,即认为依附是一种状况,是一些国家的经济受制于它所依附的另一国家的经济的发展和扩张,全球性相互依存关系愈发展,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以来也就愈加深;

C:不发达的根源在于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及其形成的国际分工格局,国际交换体系和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

D:除了卡尔多索的依附理论发展外,绝大多数的依附论者反对发展中国家照搬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和政策;

E:都对西方经济学中新古典主义的现代化理论持反对和批判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有关理论和分析方法运用自如并有所创新。

9、依附论中的三种倾向:

A:激进的依附论:①以弗兰克为代表的宗主—卫星论,他的矛头直接对准西方经济学中新古典派的现代化理论,促成了西方学者对不发达理论研究的根本转化。他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不发达的发展论”的命题。在他看来: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宗主——卫星以及卫星国内部的中心——农村双重结构之下,由于宗主国不断从卫星国榨取资本和经济剩余,因此发展中国家无法也无力取得真正的自主发展。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与其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成反对。②以萨米尔·阿明为代表的自立论,他的观点的突出点是把不发达问题置于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加以考察,主张通过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脱钩,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来取得真正独立自主的发展。弗兰克从单个国家角度或一个国家同另一个国家经济政治关系来考察不发达问题,而阿明则打破这种以单一国家为单位的分析框架,强调资本主义已经成为一个世界体系,提出了中心地区自主式积累和外围地区依附式积累的两个模式。

B:正统的依附论:以多斯桑托斯为代表的新依附理论。他认为在技术——工业依附状态下,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受到三重限制,一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要受到中心发达国家的消费需求的限制;二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要受制国际收支的波动;三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要受中心国家技术垄断的制约。他指出造成当代不发达的根本原因是在生产领域而不是流通领域,不平等国际经济秩序的真正原因是国际资本对国际雇佣劳动的剥削。

C:改良的依附论:卡尔多索的联系性依附性发展理论,表明“新马克思主义”的依附论已经开始对其一贯追求的社会主义革命目标作重新认识和自我扬弃。他明确反对弗兰克等人的不发达理论和激进的与资本主义体系脱钩战略,认为发展中国家有可能利用外资来实现经济起飞和走向真正的独立自主的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性新变化。他提出的联系性依附发展的特点在于他把前人所对立的依附和发展两个概念加以联系和综合,指出了发展和依附是同时发生、并存的一个过程,其表现形式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体系中,三个部门即国内私有资本、外国资本和国有资本的并存发展。其基本思想是要利用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性联系来发展本国经济,主张对不同的依附性社会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得出不同的解决模式。

10、依附论和现代化理论、世界体系论(普雷维什的发展主义是依附论的理论来源之一;而沃伦斯坦的世界体系论则是借助依附论而发展起来的自成体系的理论。)

A:现代化理论和发展主义:①现代化理论流行于五六十年代,这一理论以宏观经济学中新古典主义学派的理论为武器,涌现出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论等。其理论核心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社会进化论,信奉机械的单线社会发展模式,要求发展中国家模仿发达国家,通过政治经济社会全盘西化来实现现代化。②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是一种典型的社会进化论,提出人类社会分为五个阶段,即传统社会阶段——“经济起飞”前阶段——经济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消费阶段,提出了“布登勃洛克式动力”,以此说明社会变化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和过程。这一理论可能是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总结,但从根本上回避了依附论提出的最根本问题,即为什么发展中国家会贫穷。③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也是建立在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史的分析总结上,他把一国的经济划分为传统的封闭的农业部门和现代开放的工业部门,通过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提供资金、劳动力、市场,实现了经济结构不断由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移和升级,最终实现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现代化。④普雷维什条件发展主义也是现代化理论的一个分支,但是他的贸易条件恶化论与古典经济学中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是背道而驰的。因此,依附论兴起时,从贸易恶化理论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却也同时反对他所提倡的进口替代型工业化路线,认为他没有从发展中国家内部和国际经济制度上去充分指责和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简言之,依附论是作为发展主义的替代物而发展起来的。

B:世界体系论和依附论:作为依附论的变奏,世界体系论是在依附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借用了许多概念和范畴,如外围——半外围——边缘的三段式概念。他对于依附论的改造也是十分明显的,包括:分析单位的扩大,以动态分析取代依附论的静态分析,提出更为激进的政策主张,他认为世界体系的最基本特征是经济体系,而不是政治体系。

11、“新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A:“新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是德国共产党人卡尔·柯尔施提出来的。指出世界上存在两种马克思主义,一种是俄国的,另一种是“新马克思主义”。一般而言,所谓的“新马克思主义”是指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的共产党人和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理论工作者在现代资本主义环境下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重要观点进行新的理论探索。它形成于俄国十月革命后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高潮,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战后的“新马克思主义”主要特点是在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进行批判的同时大力探索资本主义平稳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

B:战前“新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征:①乔治·卢卡奇是匈牙利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发表《历史与阶级意识》,为回答什么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而写。他指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批判地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各种研究成果。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应是指“方法”,即辩证法。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变革社会的辩证法”,其功能是揭示资本主义社会运动规律、指导无产阶级在革命实践中对资本主义进行彻底改造。②葛兰西曾任意大利共产党总书记,《狱中札记》是其革命实践的理论总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以实践哲学的提法概括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二是以市民社会的提法对西欧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方式作了阐述。他的实践哲学有五个特点:理论与实践统一;历史辩证法;实践哲学是批判哲学;实践哲学与政治不可分;实践哲学对意识形态的改造功能。他的市民社会理论把市民社会划入上层建筑,与马克思主义相反,认为市民社会代表舆论,不同意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更强调上层建筑,特别是市民社会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③柯尔施曾任德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他的《马克思主义与哲学》也有广泛影响,他认为应该把马克思主义看作并理解为一个活的总体的社会革命理论。因此只有从哲学上理解了马克思主义才有可能从总体上理解了马克思主义,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简单地理解为经济学、政治学和意识形态的知识。

C:战后“新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征:①二战之后,新马克思主义者以更大的热情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新特点、新变化、新机制等等作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形成了比较完整、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其中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哈贝马斯的《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与技术》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单向度的人》被60年代北美西欧的学生运动奉为教科书,其发行量居当代所有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之首。②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当代资本主义异化问题。异化是“新马克思主义”揭露和分析现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概念,人的最可贵的第二向度即批判和否定思想趋于消失;第二,关于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经济危机不是主要表现形式,而是政治、文化和生态的危机;第三,关于资本主义的阶级,“新工人阶级”;第四,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第五关于资本主义的变革。特别指出的是,战后在积极研究资本主义新情况、新特点和新变化时,不仅立足各国的实际,而且把眼光投向国际关系,对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帝国主义与国际关系、不发达与第三世界发展战略等问题进行探索,从而形成了“新马克思主义”独特的现代资本主义理论体系。③“新马克思主义”对国际关系中现代资本主义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的研究又是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一大批激进的政治经济学者对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研究相结合的,依附论就是这种结合的产物。从理论思想上来看,依附论者直接使用“新马克思主义”的原则、概念和方法来观察国际政治经济,同时又从激进经济学及至正统经济学中引入理论观点、模式和分析工具。

12、依附论与“新马克思主义”:

A:依附论被打上“新马克思主义”的烙印,不仅大量引证,而且更因为在两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理论:一是根据新形势补充、发展和修正了马克思、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分析;二是成功把劳动价值和生产价格理论运用到对不发达问题研究上。

B:依附论与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列宁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学说运用到国际上来,分析和解释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相互关系和帝国主义与战争的必然联系,从生产集中引起垄断和金融寡头统治的论点出发,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帝国主义之间为了瓜分和再瓜分殖民地而不可避免地爆发战争。但是出现了在列宁看来不可能的改革和变化,如福利提高、不再对殖民地控制、跨国公司、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仍然不能实现经济自主等。依附论者把发展中国家问题放在帝国主义理论的总框架和资本主义体系总背景中加以考察,同时猛烈批判以发达国家价值观为基础的西方经济学中的现代化理论。因此被视为对古典马克思主义和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的补充。如多斯桑托斯将跨国公司却为现代资本主义的“组织细胞”来分析论述。

C:依附论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伊曼纽尔提出“不平等交换说”,论证了国际贸易的不平等交换和价值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的过程和机制。他的“不平等交换说”不是指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简言之,其基本观点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工资差异导致了国际间价值的无偿转移,形成了富国剥削穷国的不平等格局,造成了依附。其基本前提是在当代资本主义体系中,资本可以在国际间自由流动,而劳动要素则不能在国际间自由流动。由于工资成本在国际贸易的价格形成中是一个因变量,因此,建立在发展中国家低工资基础上的价格导致了不平等交换,发展中国家所创造的价值的相当部分以国际贸易形式被无偿地转移到了发达国家。他的不平等交换是对马克思的价值、剩余价值和生产价格理论的修正。

D:依附论的发展:70年代勃兴、80年代沉寂、90年代面临着严峻的课题,因为:前苏联东欧集团的崩溃解体、发展中国家争取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停滞不前、东南亚金融危机使联系性依附发展理论也受到怀疑。

四、IPE三大理论流派的比较:

新自由主义的相互依存论

新现实主义的霸权稳定论

“新马克思主义的”依附论

国际经济关系的性质

和谐的

冲突的

冲突的

行为主体

个人和企业

民族国家

阶级

经济活动目标

最大限度地促进全球的福利

最大限度地促进民族国家的利益

最大限度地促进本阶级利益

政治和经济的相互关系

经济应该决定政治

政治权力决定经济利益分配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

经济变动理论

动态的扩大均衡

政治权力的转移决定经济利益分配

走向不平衡的必然趋势

新自由主义者认为:国际经济关系在本质上是和谐的。贸易、投资和经济一体化是为所有国家服务的,所有的国家都可以从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中取得利益,达到最大程度的经济繁荣。

新现实主义者认为:国际经济关系未必是和谐的,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相互依存关系的加深不一定会给每个国家带来经济繁荣。每个国家不能让经济一体化和相互依存来决定自己的命运,而是采取对策对相互依存进行调节和管理,趋利避害。因此民族国家要控制政治军事权力,建立自己需要的国际秩序,以此来保证自己的经济利益。

“新马克思主义”虽然也认为国际经济秩序是不和谐的,但对如何在不和谐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取得自身发展的看法与新现实主义截然相反,它强调财富是在阶级之间分配的,促进和增大本阶级的经济利益是最大目的。

五、苏珊·斯特兰奇的结构性权力论

1、苏珊·斯特兰奇:以《国家与市场——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而蜚声国际有关系学界,被认为IPE的创始人之一。但是,她的真正成名,并不只是著述,而是她提出了一个与美国人完全不同研究思想,在学术上独树一帜。

2、对国际关系研究中“美国中心”的批判:

A:她的结构性权力说带有明显的欧洲风格,理论细腻,立论严谨,同美国人在理论上的粗糙、片面和夸夸其谈恰在此时成对照。可以认为,由于她和她欧洲同事的努力及拉美依附论的研究使IPE成为国际关系中一块没有完全倾向“美国中心”的领域。

B:对美国同行的批评:①过分注重与经济学的攀比,忽视国际政治经济内在的特点。认为美国学者热衷于创造与经济学原理相似的IPE概念和术语,从而使IPE成了“经济学帝国主义”入侵的领地,推动了IPE的固有特色。②把IPE看成是有关国家对外政策的分支学科。她认为美国学者始终把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霸权及其前途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属点是十分狭隘的。她主张着重研究国际体系的整体变化,而不是其中一部分。

C:理论脉络:既继承了传统国际关系理论中关于权力政治研究的结论,同时又较多地吸收和发展了相互依存理论,她的许多分析是以全球性相互依存关系在深化为前提而展开的。她对霸权稳定论也不十分反感,同样,她的理论中也有不少是反映了依附论者的看法。一般认为,她的理论贡献在于提出了一系列与美国学者不同的概念和范畴,特别是她对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互动关系的研究要胜吉尔平一筹。

D:她对IPE的定义:这门学科是研究影响到全球生产、交换和分配体系,以及这些体系所反映出来的价值观念组合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安排。这里所指的体系有三个组成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相互关系、东西方关系和南北关系。主张先从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即财富、自由、安全和民主四个观念入手。通过对这四种基本价值观念的各种不同排列组合,来认识国家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斯特兰奇的国际社会——价值观念——国家与市场的三段式理论,比美国学者确有高明之处。

3、安全、生产、金融和知识的四种结构性权力:

A:她认为是权力决定了四种价值观念的各种组合模式的问题。国际社会的权力在谁手中,掌权人的权力又是来自何处以及如何使用权力是IPE要探讨的主要对象。这一点上,斯特兰奇显示了她对传统权力政治学的继承和发展。

B:在国际社会里主要存在着两种权力:一种是联系性权力,另一种是结构性权力。联系性权力是甲靠权力迫使乙去做或许他本来不想做的事,即是对过程或结果的控制。结构性权力是“形成和决定全球各种政治经济机构的权力”,是决定办事办法的权力,是构造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权力,是决定政府与人民,国家与市场之间相互关系框架的权力。

C:她认为结构性权力更重要,因为:①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越来越难以区分;②结构性权力是分散和隐含的,是由安全、生产、金融和知识四个各不相同但互有联系的结构组成。权力就是通过这四种结构对特定关系产生影响的。她的四种结构性权力说是其IPE理论体系的精华部分。这四种结构后面是财富、秩序、公正和自由四大基本价值观念在起作用。

第四章 战后国际贸易体系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本章主要介绍国际贸易体系及相关政策实践。学习时应注意运用已学过的有关理论进行分析。本章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在于战略性贸易政策和经济外交。

一、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理论的演变:(对比较优势的界定及变化的分析是中心问题,国际贸易理论的阶段论要考虑的三个因素:国贸的动力、原因,结构,结果。)

1、斯密和李嘉图的古典贸易理论:

A: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国家要获得财富和权力,关键在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主要是劳动分工在起作用,劳动分工对经济发展所起作用的大小又取决于市场规模如何。他主张,凡是求强大的国家,就必须奉行自由贸易的主张,他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指出,国际贸易建立在以自然资源禀赋为前提的绝对优势之上,即出口国拥有的某些自然资源使它能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比其他国家更多的产品。

B:李嘉图看到了各国贸易优势不是建立在自然形成的绝对成本之上,而是建立在产品的相对成本之上。他创立的比较成本优势理论有两个重要假设,一是完全自由竞争,二是劳动力是唯一的要素投入,即劳动力的总供给是有限的。

2、俄林——赫克歇尔的新古典贸易理论:

也称H—O模型。其最基本思想是: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取决于其所拥有的相对丰裕的数种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换而言之,一国只出口(或进口)那些能集约地利用相对丰裕(或匮乏)生产要素的商品。这一理论揭示了比较优势从何而来这一根本问题。此外,这一理论还注意到了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和规模效益,指出:有些生产要素如资本、技术是可以在国际间流动的,生产的规模越大,所获的效益也就越大。

3、汉密尔顿和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

美国学者汉密尔顿和德国学者李斯特主张贸易保护,认为贸易保护也能给有关国家带来利益。

A:汉密尔顿在《关于制造商问题的报告》中提出两个重要观点,一是实行产业政策,二是贸易保护。他认为一国的外贸政策必须适应其自身经济条件,主张在美国经济尚未强大之前,应该实行国家干预,通过关税来保护国内市场,促进本国幼稚工业的发展。而李斯特认为,并不存在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天然”国际分工,而且国际分工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它仅仅是强国利用已有的经济政治实力造成的历史格局。

B:李斯特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指出自由贸易理论是强者的理论,认为并不存在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天然”国际分工,而且国际分工也不可能一成不变,仅仅是强国利用已有的经济政治实力造成的历史格局。只有当其他国家在工业实力上平起平坐后,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贸易。他主张一国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他还具体提出实行保护贸易的以下四个具体主张:贸易保护应以工业发展为目的;主要通过关税进行保护;保护的重点是对国家经济独立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处于幼稚阶段的产业;保护期限不宜过长,一般以30年为限。

4、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

也称制成品贸易理论,或产业内贸易理论,反映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现实。新贸易理论的三个重要概念: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竞争不是完全自由的,真正的自由竞争不存在。国际经济的常态是不完全竞争,完全竞争是一种特例)、产业内贸易、规模经济。

A:他发觉现今的国际贸易出现了三个趋势:一是资源禀赋相同国家间贸易迅速扩大;二是同一产业部门内的贸易迅速崛起;三是贸易保护主义占上风。他从中得出了两个结论:一是贸易理论就在于研究国际工业组织,二是主权国家所采取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制约和左右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这两个结论又共同认为比较优势是动态流动的,而且是人为的,是跨国公司和国家政策的产物。经济规模对贸易有重大影响。

B:以同时在数个国家开展生产经营的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前是以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为对象。跨国公司根据资源全球最佳配置的原则按各国自然禀赋条件来组织生产。一种产品的各个生产环节被分解在不同国家完成。从技术知识到中间产品都成了企业内贸易的内容。这样导致生产和贸易越来越国际化,另一方面是少数寡头公司能控制一切,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日益增大。

二、从GATT至WTO

GATT和WTO是战后国际贸易体制的载体。前者规范了战后初期和冷战时期的世界贸易,后者是冷战结束后国际贸易新格局的反映。

1、GATT:

A:概况:全称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是1948年1月生效的一项关于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多边条约,也可以说是一个负责多边贸易谈判、削减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协调各国在国际贸易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的多边机构。它是以战后初期美国霸权为背景而成立的。早在20世纪30年代起,美国在全球的经济技术优势已经十分明显,其贸易政策也就从保护主义转向自由贸易,本想建立包括一切的国际贸易组织,但由于西欧国家困难重重,根本无法回应美国的要求,故只是就关税问题开展谈判,签订了123项双边减免关税的协议,这些协议再加上《哈瓦那国际贸易组织大宪章》的一些条文结合起来,构成了一项单独协定,即《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作为中途夭折的国际贸易组织的一项临时过渡,自1949年初一直存续到1994年底,共47年。

B:基本原则和主要活动:基本原则:无歧视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内国民待遇原则、互惠原则、透明度原则、关税减让原则、取消数量限制原则,此外还规定了解决争端的程序。在这些原则指导下,共进行了8轮贸易谈判:第一轮(1947)在日内瓦,关税;二(1949),法国安纳西,关税;三(1950~1951),英国托奎,关税;四(1956),日内瓦,关税;五(1956~1962),日内瓦,“狄龙回合”,关税;六(1964~1967),日内瓦,“肯尼迪回合”,首次讨论了非关税壁垒问题,通过了第一个反倾销协定;七(1973~1979),日内瓦,“东京回合”,一揽子办法解决减税,撤除非关税壁垒;八(1986~1993),乌拉圭的埃斯特角和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从货物贸易扩大到服务贸易,一致同意建立WTO。

C:GATT下的国际贸易:从根本上说,GATT所体现的是国际贸易体制是冷战时代的产物。美国主导了它的建立、动作和维持。它虽然是以自由贸易为宗旨,但冷战决定了这仅仅是西方世界的自由贸易。在存在的四十多年时间里,主要是调节西方阵营内部贸易关系,在自由贸易的旗帜下为市场经济国家的贸易提供基础框架,增进其利益。在稳定西方国家经济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其具体表现是:关税的下降、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撤除等等,但是与它的宗旨仍然相差很远。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制约着自由贸易宗旨的落实。首先,主权国家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推动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其次,美国霸权的衰落使国际贸易体系动荡不安。第三,不平等的国际贸易秩序导致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下降。

2、WTO:

A:概况:1995年成立,前身是GATT,它是GATT的继续和替代,又是GATT的更新和发展。其宗旨与GATT一样,旨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和福利进步。GATT只处理货物贸易,WTO是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的三位一体。

B:框架结构与运作:第一,WTO是一个永久性的正式国际组织。第二,WTO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普遍接受的规则,其所遵循的非歧视、更自由、可预见、鼓励竞争等原则为全球贸易发展规定了方向。第三,WTO的强制性争端解决机制将对世界经济的稳定作出独特的贡献。它在强调当事国之间的磋商、谅解、斡旋、调解和调停的同时,还拥有国际经济贸易法庭的功能和各种强制执行的手段,并明确了争端解决的期限,引入了“一致同意地反对”原则,使大国阻挠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C:缺陷:一些发达国家利用其在国际经济规则方面的主导权,大搞实用主义和利己主义。如对农产品的出口补贴等等。

三、国际贸易摩擦的政治化(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是如何政治化的,是IPE从微观层次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的中心课题之一)

1、日美欧钢铁大战:美国对钢铁实行进口限制的原因:经济上:美国钢铁业技术革新的相对落后,价格垄断;政治上:强大的行业工会,工会、企业和议员三位一体的利益共同体,国际政治对国内政治的从属性(国际政治的即效性不得不让外交作出牺牲)

2、贸易摩擦政治化的内在机制:瑞士学者布鲁诺·弗雷分析:在各个发达国家内部都存在贸易保护主义的政治市场。

A:为寻求贸易保护可以通过院外活动——贸易保护主义法案——特定的行业垄断利润三部曲来获得利润。

B:反对贸易保护,主张降低关税的是:跨国公司和消费者。

C:关税是政治市场的均衡决定的,关税水平和关税的变化,主要是根据政治领导人和政府官员作出的政治决定而确定的。贸易保护的根源在于国内政治和经济,一国是采取贸易保护还是自由贸易的决定因素在于国内政治经济利益的分配和调整。

四、战略性贸易政策

1、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容:它是IPE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指主权国家以赶超为目的,运用国家的力量,为建立和形成比较优势而在贸易领域里所作努力的总和。他并不局限于国家对国际贸易的管理和调节,往往辅以产业政策、补偿政策以及经济外交一起使用,共同发生作用。

A: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在于克鲁格曼在新贸易理论中所阐明的比较优势的流动性和人为性。克鲁格曼把战略性贸易政策称为“积极的贸易政策”。国家可以通过战略性贸易政策来获取少数寡头公司形成的独占利益,从整体上壮大本国力量,增强国际地位。首先,国家通过各项政策来帮助本国的跨国公司获得规模效益,从而扩大本国的经济总量。其次,因为比较优势是可以人为的,比较优势从一个工业部门到另一个工业部门的外溢效果是十分明显的。一个部门的知识创造可以使其他部门受益,并提高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在技术创新成为国际竞争主要因素情况下,政府不能不去干预贸易,支持和保护本国的跨国公司在具有战略价值意义的技术上的独占优势,从而确保本国在国际竞争的战略地位。战略性贸易政策强调国家的能动作用,而忽略市场的调节,体现了现实主义思想,克鲁格曼是美国主流的经济学家,美国强调市场调节,因而美很多学者认为战略性贸易政策是一个另类。

B:战略性贸易政策与跨国公司关系密切。国际贸易实际上已经被少数能影响贸易价格和经济资源配置的大跨国公司所主宰,这种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不完全竞争的现实世界,“触动着政府为本国经济佼佼者提供支持,并定出把(超额)利润转到本国跨国公司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C: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本做法是奖出限入。其中特别重要的途径有三条:一是阻止他国公司进入本国市场,特别要阻止外国的跨国公司进入本国市场,以使本国的企业获得牢固的竞争成本地位。二是支持本国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使本国公司拥有动态的技术优势。三是在国际舞台上运用国家权力,通过威胁、许诺、贸易谈判及其他办法,改变贸易体制,使之有利于改善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增加盈利机会。然后,战略性贸易政策又是相互作用的。在制定自己的贸易政策时,各国政府必定要注意其他国家的反应或试图影响其他国家的行动。各国贸易政策的相互影响变得至关重要。

D:战略性贸易政策以高科技产业优势为基础。一国的经济技术优势是以各个产业的优势为基础。为获得特定产业的主导权需要两方面努力:一是通过产业政策的培育和扶持;二是从贸易角度予以保护。要特别指出,对高科技产业的保护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这是因为高科技产业具备经济霸权争夺对象的所有条件。首先,高科技产业对国际关系直接产生作用;其次,从贸易角度来说,高科技产业有着明显的学习效应、收益递增和规模经济效益。但高科技产业的培育是有风险的。因此,尽管从中长期来看任何产业,包括高科技产业在内不能靠国家保护和支持,但在最初阶段,也即新的优势在形成和凝聚之时,国家的保护是不可缺少的。

2、产业政策、补偿政策和经济外交

A:产业政策:国家运用政权的力量对国际贸易进行管理、调节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体,但从根本上说,贸易只是产业的延伸。贸易上的强势只是产业所具有的内在竞争力的表象。“奖出限入”是战略性贸易政策在进出口层次上的表现,没有像对他国的比较优势,任何奖出限入既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实效。因此,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真正出发点还是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指的是在事关国家经济未来的革新特定领域中,排除竞争,运用政府补贴、市场保护等手段,扶持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增强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国际市场份额,获取相当大的经济效益,最终达到提升本国经济福利的目的。产业政策是由政府出面培育和保护无法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来实现快速成长的特定产业。实施有两个途径,一是政府出资或自身从事开展研究开发,以某一产业的技术革命来影响国际竞争。二是为培育新的比较优势而选定一些具体的工业和技术提供财政税收的优惠,促使其迅速成长。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日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已经成了世界各国争取国际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之一。

B:补偿政策:补偿政策是国家为了保证经济产业结构调整顺利进行而实施的社会补偿措施,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补偿政策既是产业政策的补充,又是产业政策的保障。在经济活动中,时时处处都有受益者和受损者。政府无法为每一个受损者提供补偿,只能为其中受损失特别惨重的社会集团和阶层提供补偿。补偿的形式是多样的,如职业训练、就业、斡旋、提供社会保障、保证公正社会待遇等。否则,在相互依存日益密切,国际社会中非政府行为主体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这些社会集团和阶层的不到应有的补偿将会成为本国对外关系中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如中东地区的库尔德独立运动等。

C:经济外交:是指“在对外政策上,为实现某国的诸项经济利益而由该国政府动员本国的各种资源用于对外交涉的一种方式”。简言之,经济外交即是以实现各种经济利益为目的,借助经济手段进行的外交活动。经济外交是相对于政治外交、军事外交而言的。任何主权国家的外交,依照不同的对象在不同的时期都有着或侧重政治,或侧重军事,或侧重于经济的现象。有人对经济外交作了进一步的解释,认为经济外交不仅是追求经济利益的一种手段,而且还被用来弥补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弱点,用以追求政治与安全上的利益。①主要内容有:确定赶超目标对象国,重点打开该对象国的市场;积极加入各种经济组织,开拓有利国际环境;通过外交谈判努力减少经济贸易摩擦带来的不利因素。在出现矛盾与冲突时,如何运用外交手段把经济摩擦引起的不利影响限制在最小范围之内是各国政府外交政策的基本任务;以发展援助、经济合作开拓出口市场;确立经济安保观念,以外交手段确保资源、能源的稳定供应,必要时以牺牲局部政治利益来保证经济安全。②从上述经济外交的定义及内容来看,其涵盖面十分广泛。但是,其核心仍然是运用外交手段来维护主权国家在贸易和投资等方面的经济利益,或利用贸易投资上的某些优势来谋取政治上的利益。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战略性贸易政策既是外交的重要一环,又是经济外交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拓展贸易作为本国外交的重要任务之一。

3、日本与“亚洲四小龙”的“贸易立国”:

A:日本是推行战略性贸易最为成功的国家。从战后初期到80年代中期,日本明确以贸易立国为基本经济战略目标,这使日本通过贸易和投资两大渠道,不断地建立、形成和维持了新的比较优势,享受到了国际分工带来的巨大利益,成功地克服了日本地少人多的缺陷,变沉重人口压力和严峻的资源压力为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巨大的出口加工能力,从而迅速由战败国崛起为西方经济大国。

B:日本贸易立国的基本做法是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对贸易进行管理。虽然其主旨是奖出限入,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最初是限制进口,努力促进出口;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后,转向导向发展,全力开拓海外市场;80年代以后,缓和与各国的经济摩擦成了日本政府的当务之急。对出口的扶持是日本贸易立国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如公开的补贴和双重价格制度)。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培育战略贸易出口产业。

C: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创造了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模式,明确提出把出口作为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主要动力的口号,从而把战略性贸易政策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位。亚洲金融危机使亚洲国家大伤元气,但更多是经济深层问题所致。

D:过去的成功和现今遇到的问题,从正反两方面告诉我们,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相互依存关系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政府在经济贸易领域里的作用是不断减弱的,而是显得更加重要。自由贸易理论和贸易保护主义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提醒人们,贸易带来的利益是客观存在的,但每个主权国家不仅不会自动得到它,也不可能是均等地享受所得到的。利益的实现和获取是与国家的作用与能力密切相关的。一个国家能否有效地参与国际分工,并从中寻找崛起的机会,主要取决于该国政府能否把经济贸易政策的运用、培育和保持与国情相适应的动态化相结合。

第五章 战后国际金融体制与美元霸权

本章主要介绍国际金融体系及相关实践。学习时应注意不同国际政治经济学流派对于国际金融体系的看法。本章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是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以及美国和国际金融体系的关系。

一、国际金融体系的功能

1、国际金融的定义:亦称国际货币制度或国际货币体系。按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托马斯·梅耶等人在《货币、银行与经济》一书中的介绍,国际金融是一种“结构”,在这个结构中“一国居民向另一国居民进行支付”。具体来说:国际金融体系是指国际间交易结算时采用的货币制度,即国与国之间进行支付的一套规定、做法和制度。一般包括三方面主要内容:国际储备资金的确定(国际储备资产是为了满足国际间支付的需要,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拥有和保持一定数量的为其他国家所承认、接受的货币和资产)、汇率制度的确定(汇率即是一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进行交换的比价)、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货币收入和支出的汇总)

2、国际货币体系的功能:应是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保证国际资本流动的稳定有效。健全的货币体系将是世界经济繁荣和全球相互依存关系发展的基本前提。反之,国际货币体系的崩溃将成为经济“大萧条”的决定因素,甚至是世界大战的前奏。因此,一个理想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该:能够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能力;能使所有人对国际储备资金具有信心;能对国际收支失衡进行有效的调节。

A:国际清偿能力:指国际货币体系必须供给充足的货币,但又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从而为国际贸易融集资金,为调整国际收支创造力方便条件,并能为各国提供金融储备手段。

B:国际储备资金的信心是建立在国际货币体系对各国金融储备可能发生的不稳定变动的预防之上的。

C:有效的国际调整方式有助于迅速克服国际收支失衡,方式有三:一为改变汇率;二为国内经济活动的收缩或扩张;三为政府直接控制对外贸易,严格控制出口和进口。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战后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以1973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战后初期到70年代初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1976年开始的牙买加体系。

1、战后国际金融体系的筹组:美国在国际政治经济中取得了无与伦比的优势,然而,英国、法国等西欧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却沦为二等国。以此为背景,美英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上的分歧和斗争是必须的,不可避免的。由于实力的差距,结果是以美国的怀特计划为基础构筑战后货币体系。

A:美国提出了怀特计划,设想建立两个国际金融机构,一是稳定基金,二是重建与发展银行。但是重点在于稳定基金。这是以其即将形成的巨大政治经济优势为基础的,强调黄金的作用,强调基金对各国汇率的控制,主张各国金融全面自由化。

B:英国提出了凯恩斯计划:出发点是在竭力保护债务国的各项权益,防止美国对其国内事务和它所支配的英镑区说三道四,同时又想同美国分一杯羹,共掌战后世界金融的领导权。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框架

A:1944年7月1日至22日,筹组会议在布雷顿森林镇举行,通过了《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这些规定了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宗旨,决定了其框架及运作机制,故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B: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战后国际经济制度中最重要的一个。国际货币基金和国际复兴发展银行是它的实际载体和支柱,其中又以IMF为中心。IMF的主要内容包括:黄金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IMF以回购方式提供资金;认缴份额与投票权同步;自由贸易多边兑换。简而言之,其基本特征是“二挂钩一固定”。

3、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冷战

A:1947年7月确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直到1958年才有效地发挥作用。其原因是战后初期,英、法、联邦德国等欧洲国家面临的严重经济困难和全球性的美元荒。为此,美国出于全球战略的需要,实施马歇尔计划,为西欧国家的经济复兴提供了大量经济援助,同时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军事扩张既医治了美元荒,同时也种下了美元泛滥的种子。1958年12月英国、法国等西欧10国先后宣布货币恢复自由兑换,布雷顿森林体系走上了正常运转的轨道。在运行的13年过程中,美元处于等同黄金的地位,弥补了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固定汇率制保持了国际金融市场上汇率的相对稳定,从而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加速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扩大,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1、“特里芬困境”和“N-1”问题:

A:“特里芬困境”:由耶鲁大学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在1960年出版的《黄金和美元危机》中所提出,指的是美元汇总本位制度的内在矛盾。他认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内部,清偿能力的创造机制和国际社会对美元的信心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矛盾。各国是依靠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来获得清偿能力的,如果美国国际收支保持平衡,各国则断绝了国际储备的来源,从而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但是,长期的美国国际收支赤字必然会破坏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外国持有的美元增加了,如得不到美国持有的资金的支持和按35美元1盎司的官价兑换,人们就会对美元丧失信心,就会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

B:“N-1”问题:是固定汇率下各国国内经济政策与国际稳定之间的政治冲突。其核心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调整机制的失灵,由约翰·威廉森于1983年在《开放经济与世界经济》中提出。在N个国家组成的货币体系中,任何一个N-1国家都可以自由改变它的汇率,但是只有一个国家,即作为定值标准的N国不能改变它的汇率,因为它的货币是所有其它国家货币价值相互挂钩的本位货币。但是,如果所有国家,包括本位货币国为了加强自己的竞争优势而为某种国内政策目的而改变货币汇率时,那么相互之间就会发生冲突。(在战后初期,布雷顿森林体系所具有的调整机制实际上是美国允许其他国家自由改变其货币同美元的比值)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前述问题所揭示的矛盾随着冷战的升级和西欧、日本经济的恢复,美国的实力下降,优势减少而日益突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军备竞赛以及美国国内政策的需要,使世界经济由美元荒变成美元灾,美国的通货膨胀带动了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在一片混乱中,1972年9月,通过了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框架结构的“牙买加协议”,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寿终正寝。

四、牙买加体系下的金融动荡

1、牙买加体系的框架结构:

A:牙买加体系实际上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体系。在体系中,黄金的国际货币地位趋于消失,美元仍居于主要储备货币体系的首位,但其地位不断削弱。

B: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黄金非货币化——取消黄金官价,让黄金成为单纯商品,虽然削弱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发达国家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控制;浮动汇率合法化——会员国可以进行自由选择,只需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合作并受监督来保证有效的汇率安排;特别提款权国际储备货币化——逐步提高SDR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以使其最终取代黄金和美元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这种设想是好的,但实际上行不能,因为SDR是一种虚构的世界货币,既无本身价值,也无所代表的政治经济实力;只是一种记账单位,不能作为流通手段;分配不均,3/4为发达国家所有;发行有限,在整个国际储备中所占比例过小。

C:金斯敦会议只是宣布了一种国际货币制度的结束,并不标志着一种新制度的开始。虽然,它确立为汇率制度提供了最大的弹性,但仅仅只是对国际货币体系变化了的现状进行追认,而未就清偿能力、信心和调整机制作任何安排。而这恰恰是一个健全的国际货币体系所必须的。因此,不少人认为,牙买加体系是一种“没有制度的体系”

2、20世纪80年代的全球债务危机:

A: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形成的原因:首先是美元的大量外流使欧洲美元市场成为世界借贷中心;其次美国经济政策由刺激转入紧缩,利率上扬。

B:债务问题的迅速发展成为国际政治问题,最后,美国在各方压力之下,提出“贝克计划”,建议债务国、债权国和国际大商业银行三边磋商,通过经济发展而不是以经济紧缩来解决债务问题。“贝克计划”要求债务国实行贸易和投资的开放来吸纳外资,推动经济发展,增加还债能力等等。

C:如果说债务危机是牙买加体系在国际清偿能力调整机制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的话,那么美元汇率的大起大落则反映情况了这一体系内的信心不足问题。

3、20世纪90年代的东南亚金融风暴:

A:进入90年代后,牙买加体系内在的不稳定性进一步凸现,东南亚金融危机由此爆发。

B:始于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韩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台湾、香港——俄罗斯和墨西哥

4、来自欧元和日元的挑战(欧洲单一货币欧元的出台和日元国际化的动向是90年代国际金融体制中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出台预示着战后以美元一统天下的国际货币体系将向着美元、欧元和日元三极货币体系演变)

A:欧元是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产物。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2002年全面取代货币联盟成员国的货币。11个创始国是比利时、德国、西班牙、法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奥地利、葡萄牙和芬兰。它的诞生不仅大大推动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而且对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将产生重大影响。当然,欧元要成为国际基轴货币也并非易事,尚需时日。

B:日元国际化是日本面对国际金融货币体制激烈动荡的反应。认为日元也应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一席之地,其总体目标是要把日元在国际贸易和国际储备中所占比率提高到与日本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率相一致。日元国际化是与亚太经济合作紧密相连的,以亚太经济为目标,提出建亚洲货币基金组织的设想,还提出亚洲货币一揽子计划。日元国际化也是长期的过程。

五、战后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美元霸权(美元始终处于霸主地位,这种美元霸权是客观存在的,其表现形式是多样的。)

1、美元是政治货币:美国以外的成员国是靠美国国际收支的赤字来获得国际清偿能力的,美国国际收支赤字来自于美国在海外的驻军及包括军援在内的相应开支和美国贸易的逆差。前者所形成的国际清偿能力,实际上是美国、西欧、日本及其他盟国之间的一项“不言自明的交易”,是政治交易。这种交易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变成牙买加体系之后也没有消失,反而有了新的发展。

2、美元的特殊地位:“二挂钩一固定”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二挂钩使美元由此而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基本计价单位、支付手段和储备手段。美元成了世界货币,其他各国货币则处于从属地位。一固定又使美国成了全世界的中央银行,左右和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反而更为突出。金融业向美国的高度集中,美国的金融业率先完成了国际化过程等等。冷战结束后,美国变本加厉地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推行其单极化战略,与此同时,知识经济的兴起使美元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首先,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半壁江山”的地位未有动摇;其次,大多数国家的货币仍然实际上与美元挂钩;再次,美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带来巨大利益。(所谓“溢出效应”就是美国利用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特殊地位,通过其货币政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3、以美国为中心的“游戏规则”:“游戏规则”,也即调节国际政治经济利益的原则、准则及其秩序。谁掌握了制定“游戏规则”的主导权,谁就能以较少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IMF和WorldBank是现今国际货币体系的两个载体,事实表明,这两个组织的主导权均在美国手中。表现在:

A:投票权即议决时的表决权。投票权是由分配给各国的认缴份额的多少来决定的。每个成员国固定投票权为250票,每10万美元就可增加1个投票权,美国掌握17.35%

B:直接出面干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事务。举例:金融危机时干涉韩国政府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谈判。

第六章 跨国公司和地区主义

本章主要介绍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新趋向:跨国公司和地区主义。学习时应注意跨国公司和地区主义研究不同与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地方。本章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雁行模式”的关系,以及地区主义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

一、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政治

1、全球化的三个概念。1992年10月24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500周年,加利宣布“第一个真正的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

A:资本主义体系的全球扩展:代表人物是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之和伊曼纽尔·沃沦斯坦。前者认为1492年是全球化的开始,至今有500多年,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人类的交往程度大大增加起来,开始由一体多元向多元一体化发展,尽管其中充满了战争、冲突等,联合始终是发展大趋势。从世界历史角度来看,500年正好是工业革命从酝酿至成熟,从欧洲一隅扩展到全球的历史进程,也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和扩张的进程。后者也认为世界体系的形成是在于资本主义制度。认为全球化即是资本主义体系在全球扩展的观点,是把全球化看成一个历史进程。即把全球化理解成是一种不依具体的环境、地域、社会体制、发展模式和意识形态为转移的历史走向。尽管在这种历史过程中,充满了血腥与悲剧,但人类文明还是坚定不移地完成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过程,完成全球化从量的积聚向质的跃进的准备。但有人据此极端把全球化看成是西方化,如英格哈德,他认为所谓全球化就是一个与西方主导的现代化同步过程,要求发展中国家全面沿袭欧美的发展模式,从各方面都趋势于、或依附于西方发达国家。

B:经济科技资源的全球最优配置和环境。①把全球化看成是经济技术资源全球范围内最优配置的看法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化的定义,于1997年的《世界经济展望》中提出:“全球化是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传播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增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新的国际关系体制,包括生产、金融和科技三方面的全球化,在三者之间,生产的全球化决定着金融和科技的全球化,同时金融和科技的全球化对生产的全球化有巨大反作用。因此所谓全球化,从本质上来说是生产的全球化,因为贸易的全球化是早已有的现象,然而,通过国际投资而形成的生产全球化,以及由此带动的金融、科技国际化则是一个近二三十年来出现的新趋势。②生产的全球化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交叉投资、企业兼并,在更广泛的范围配置资源,以更大经济规模开拓市场,以更快速度更新技术。二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专业核扩散,不仅是越来越多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被转移,而且相当一部分高技术产业中某些密集型生产环节也被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在这两股力量的推动下,生产的全球化带动了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分工大挑战,从而使资源配置摆脱了民族国家的桎梏,扩大到全球范围。③正在深化的生产全球化有三大特点:一从分工上看,世界性生产网络正在形成;二从效率上看,各国的比较优势正在得到充分发挥;三从组织形式上看,企业的构成和经营日益多国化。④科技的飞跃发展在为生产全球化提供了可靠支持的同时,又成了跨国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科技,特别是交通通讯的进展使资源的全球配置成为可能;其次,科技的发展本身就是跨国生产的组成部分。⑤金融业的全球化也既是生产全球化的必然后果,又是生产全球化的推动力。当前的金融全球化大致可概括为:资金无国籍化(欧洲美元:指在美国境外生息寻利的美元存款,市场在欧洲,经营的是美元。离岸金融中心,指从事不受所在国法律和金融监管的以外币计价的金融业务中心);金融自由化;交易高速化和全球化。

全球化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既有集中化的趋势,又由分散化的倾向。

C:人口等全球性问题的兴起。所谓全球性问题,是指当代国际社会面临的一系列超越国家和地区界线,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峻问题。当代全球问题主要是:生态失衡与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人口爆炸、粮食危机与全球贫困、海洋利用与宇宙开发、人权和民族主义、恐怖主义、难民、毒品和艾滋病、精神迷乱和道德失落。把这些问题归结为全球性问题,不仅是基于其危害是广泛的,而且还因为它不是个人或一个国家所能对付和解决的,非要国际社会共同对付的。由于上述全球问题日益突出,国际制度论成为国际政治经济重要的分析视角。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50307.html

更多阅读

ztwtwz 国际政治经济学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国际政治经济学2009-03-20 00:04:25|分类:国际政治经济学|举报|字号订阅1、历史:IR、IPE的发展2、理论:(1)现实主义:霸权稳定论(2)自由主义:相互依存论(广义、狭义——敏感性和脆弱性)(3)依附理论:正统、激进、改良(4)斯特兰奇:金融、安全、生产、知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 世界没了中国会怎么样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当今世界经济在发展中体现出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科技革命的影响加深、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跨国公司的作用日益突出等特征,并呈现出

声明:《ztwtwz 国际政治经济学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为网友我们会发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