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新当代风流 老红军传奇第四章第一节朱德和六个妻子 老红军周聚荣纪念馆

小说[新当代风流]老红军传奇第四章创建中央根据地第一节转战赣南闽西.朱德和六个妻子
本文故事,大都虚构,如有雷同,确属巧合.
版权所有,禁止转载.
作者:闵德人

1928年12月10日,红五军到达井冈山宁冈砻市,新城和红四军胜利会师后,壮大了革命根据地的力量;特别是毛泽东新添了彭德怀这员骁将和八百精兵,犹如虎添翼,更加引起了敌人的恐惧.1929年1月1日,蒋介石令'富有剿匪经验的'国民党第十九师师长何健担任'会剿'总指挥,调集湘,赣二省三万多部队,分五路进攻井冈山.
敌人从去年十月开始在井冈山周围筑起许多碉堡,层层封锁,将根据地铁桶般地围困起来,使红军的物质来源几乎完全断绝.红军陷入了缺吃少穿的困境.百姓行动维艰,战士饥寒交迫.
毛泽东心情沉重,坐在地图前静思苦想,寻求脱困良策.
"老毛,咯样待下去,何得了罗!"彭德怀快人快语,一步刚进门槛,话就随人而到.熟悉的乡音,使毛泽东抬起头来,望着这员虎将,心想,这位有名的炮筒子又开始放炮了.
"毛委员,与其饿死,不如战死."接踵而来的大炮竹陈毅也是人进话进,焦躁之中含有十分的坚毅.
"你们说,何事搞[如何办]?"毛泽东用家乡土话反问了二人一句.
"冲下山去,拼个鱼死网破,总比困死山林好."彭德怀直言不讳.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背水一战."陈毅极力赞同彭德怀的意见.
"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毛泽东盯着这两位爱将,微笑点头.接着,他指着摊在桌子上的地图,慢语轻声地说:"你们看,方志敏在赣东北开辟了一块根据地,黄公略在赣西打游击,我们能不能下山去从反动派手里抢另一块'风水宝地'?配合东,西,北的革命根据地与敌人斗争!"
'赣南?'彭,陈二人异口同声.
"对,赣南,这地方比较富庶,占领赣南地区,一则狠狠打击敌人,二则能保障部队的供给."毛泽东显得有点激动,语气铮铮有力.
"你是想到赣南去开辟根据地?"陈毅进而发问.
"不错,我们留一部分人坚守井冈山,带一部分人打下山去,绕到敌人背后,牵制何健的兵力,这样既可解井冈山之围,又可乘机进发赣南!"
"太好了!"彭德怀乐得拍了一下桌子,真切地说:"我说老毛啊,你真是六月及时雨,我们这些禾苗,都离不开你的雨露滋润啊!"
"哪里,哪里,"毛泽东连连摆手,望着门外,满怀深情地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1929年1月4日至7日,毛泽东在宁冈的柏露村,召开前委,军委和地方党组织联席会议,传达和讨论刚收到的中共'六大'会议精神,制定落实有关政策.为粉碎湘赣敌人的第三次'会剿',扩大革命根据地,会议决定:留下彭德怀率领的红五军[三十团]和袁文才领导的三十二团坚守井冈山,由彭德怀任留守部队总指挥,何长工任中共宁冈县委书记兼三十二团党代表;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下山到外线去打击敌人,向赣南出击,开辟新的根据地.
1月10日,红四军28团,31团及军直属特务营,独立营等三千六百多人开始在茨坪,小行洲集结,进行外线作战政治动员和战术训练.
就要离开生活一年多的井冈山了,贺子珍真有些依依难舍.这里印满了她战斗的足迹,记录了她人生的重要历程,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亲密爱人.细心的毛泽东察觉到了她的心情,一面帮她整理文件,行装,一面满怀深情地说:"我和你一样,永远忘记不了在井冈山的这段生活.我相信,井冈山的红旗是不会倒的.井冈山的旗帜不仅表现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宣告了资产阶级的破产,它在全国,全世界都有重要意义."他们怀着对井冈山无限眷恋的心情,开始踏上新的征途.
1月14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部队离开井冈山茨坪经遂川向赣南进军.红四军一下山,就碰上了一场大雪.赣南一带全是山区,山连山,岭挨岭,好象没有尽头.厚厚的积雪覆盖山面,让你眼花眩目,方向难辨.雪花夹着雨水,落在身上,很快就融化了,战士浑身上下全是湿漉漉的.道路十分泥泞,又滑又冷.许多人穿着单薄的衣衫,有的连鞋子也没有,光着脚走在烂泥路上,冻得瑟瑟发抖.红军吃得苦,耐得劳,铁打的英雄好汉.
吃得更加困难.下山时,他们把粮食大部分留给了红五军,走时只带很少的一点干粮.前委原以为部队下山后能很快补充到给养,没有料到偏僻的赣南山区,人也不多,有时部队走了两三天,还找不到一个村子.同时,这一带的群众对红军也不了解,队伍还没有进村,老百姓早就逃到山上去了.有时候,部队一整天都找不到东西吃,只得饿着肚子行军.
更为严重的是,敌人己经觉察到一部分红军下山的动向;立即调集十个团的重兵进攻井冈山,从1月26日开始,红五军和32团与敌人激战四天四夜,寡不敌众,30日凌晨彭德怀率30团5百余人杀出重围向赣南挺进,向红军主力靠拢.袁文才率领32团躲进深山,保存革命力量.井冈山根据地失守.
1月16日,国民党何健派出数倍于我的军队第七师,第五师尾追朱,毛红军不舍.迫使红军不得不在极其困难,极其不利的条件下作战.
贺子珍已经怀孕了.领导为了照顾她的身体,拨给她一匹棕色的马.但她骑马的时候不多,为了避开敌人,部队让开大路,专走小路,在崎岖狭窄的山路上,贺子珍自已牵马前行.雨雪使她浑身湿透,饥饿使她头昏颤抖.在这饥寒交迫的时候,她以顽強的革命毅力坚持着,部队一天行军80里,她也没有掉队.


1月22日,刚下井冈山的红四军攻下了江西南部的大余县城,歼敌一个保安团,缴枪一百多支,打了一个大胜仗,战士们欣喜若狂;终于喘了一口气,生活吃穿得到改善.前委决定在这里打土豪筹粮筹款.
谁知,24日傍晚,大余城外突然响起了密集的枪声.国民党第七师第二十一旅旅长李文彬率三个团了解到红军主力攻占了大余,就直追过来,包围红军.
红军下山的队伍只有28团和31团两个团,外加军部直属特务营和独立营.红军开进大余县城后,由28团担任警戒.然而28团团长林彪思想麻痺大意,没有估计到敌人会这样快发起突然袭击,直到敌人来到眼前,才仓促应战.这时,敌人已经完成了对大余县的包围,统一进行战斗部暑已经来不及了.
毛泽东听到枪声是从28团驻地响起的,估计他们已经同敌人打起来了.便对朱德说:"我想实地看看战斗的情况,摸一摸敌人究竟来了多少人,军部的工作,请你负责."
'好.要高度注意安全.'朱德回答.
'我和他一起去.'贺子珍放心不下,请求道.
朱德望了毛泽东一眼,说:'还是你作决定吧.'
毛泽东犹豫了一下,接着点了点头.
'好吧,陈毅也同你们一起去.'朱德作好了安排.
毛泽东夫妇和陈毅主任带着警卫班来到了28团团部,他们没有停留,直接向前沿阵地走去.在枪林弹雨中,毛泽东发现,28团并沿有奋力抵抗,而是在节节后退.他立即叫警卫员闵冬生把团长林彪找了来,严肃地说:"你一定要组织部队英勇抗击,主动向敌人反攻,否则,大部队的转移就很困难."
林彪当着毛泽东的面答应了.可是一回到阵地,看到自已的队伍一个劲地向后撤,也害怕了,他不但没有下达抵抗的命令,反而带着队伍向后跑起来.
毛泽东正想返回军部,忽然看见一支红军部队从身边一冲而过,往后飞奔.贺子珍眼尖,一眼看到队伍中的林彪,,大声说:'看,林彪带头逃跑.'站在毛泽东身边的陈毅,看到这个情形,赶忙大声招呼:'林团长,你怎么自己往后跑?毛委员还在这里呢,还不赶快组织抵抗!'
林彪没有回应,装作没有听见,头也不回,继续向后跑.失去指挥的28团顿时大乱,许多士兵跟着向后跑.
此刻,毛泽东处在危险之中,贺子珍紧张极了,拔出手枪朝天开了一枪,同时大喊:'保卫毛委员,谁跑枪毙谁!'大部分战士停住了脚步,开始沿路两旁构筑简易工事,毛泽东临危不乱,组织警卫班和28团战士阻击敌人.陈毅一马当先,始终跟随在毛泽东身边,保护毛泽东向外突围.
激战从傍晚进行到深夜,红军依据大余县城东南高地阻击敌军持续到第二天的黄昏.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红四军大多数官兵并不畏惧,英勇顽强地抗击敌人.独立营营长张威,为了掩护军部突围,英勇恓牲.毛泽东和朱德才安全脱险.
在距大余四十多里的杨眉,部队集合整顿.毛泽东发现,28团的党代表何挺颖身负重伤,毛泽东指示林彪,要把何代表抬着走.可是后来发现,林彪并没有这样做,竟把何挺颖抛在路旁,何挺颖牺牲了.
为了尽快甩掉敌军,毛泽东和朱德决定,连夜出发,立即上路;向梅岭关东北转移,经粤边南雄和赣边信丰向龙南前进.
战士们不顾激战后的疲劳,摸黑走了三十多里山路,才在一个小山沟里宿营.
混战中,贺子珍的那匹小棕马失踪了,她与军直属队战士们一道步行来到宿营地,此时,她那极度紧张的神经才松驰下来.只觉得两腿发软,浑身无力,连动也不想动了,为了不暴露目标,红军没有点火做饭,贺子珍和几个女同志一起,靠在一棵大树下休息,饿着肚子,等到天明.
毛泽东没能休息,因为初次失利,队伍思想混乱,有许多工作要做.特别是,怎样对付眼前的敌人,扭转被动的局面,都急待着他拿出主意.等到事情安排妥当,天已破晓,他才抽空来看望贺子珍.
'自珍'亲切的呼唤,表达了自已的惦念之情,怃慰了妻子不安的心灵.毛泽东见妻子平安,然而奔波的疲劳,怀孕的艰辛,饥寒的迫击,都梭角分明地刻在她的脸上,写在她的眼睛里.毛泽东颇感酸楚.
贺子珍一见到毛泽东,立刻精神爽朗.作为妻子的温情,作为战友的关怀,都清清楚楚地显露在她那双美丽而晶亮的眼睛里.
"你别动,好好休息,肚子饿了吧,我这里有警卫员闵冬生送的一个馒头,你慢慢吃."毛泽东坐下来,递上白馒头给子珍吃.
毛泽东对妻子的敬佩和内疚溢于言表.他轻抚着妻子的肩,无限深情地说:'母子平安就好!'
天大亮后,部队开始急行军,一口气跑了九十里,来到了广东省南雄县的乌迳.队伍又连夜过河,来到信丰县,再转到安远.二月一日,红四军来到了寻乌县的圳下.
圳下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村庄,中间是一块有几百庙地的狭长田垅.村民就住在田垅中和山脚下.晚上十点,红军到此宿营.毛泽东,朱德等军部的领导同志就住在田垅中的文昌祠和围子里.为了防止敌人的突然袭击,军部作了严密的部署:28团为左路,担任前卫警戒,驻在田垅的前面;31团为右路,担任后卫,驻在文昌祠和大营岗一带;军部和特务营驻在村中间的小河边.
天刚蒙蒙亮,贺子珍醒来,远远地听到军号声.她感到奇怪,我们的队伍还没有到集合出发的时候,哪儿来的号声呢?她带着疑虑快速吃了一点东西,到军部待令出发,忽然,听到左路枪声大作.'有紧急情况!'思维敏捷的贺子珍脱口而出,急忙跑到屋外.
毛泽东也快步走了出来,边走边说:'什么情况,怎么没有接到报告?'
就在这时,左路传来杂乱的脚步声,一会儿就看见28团的战士拥挤着,吵嚷着,争先恐后地向军部驻地方向跑来.
此时,军部才接到报告,敌军刘士毅师的部队正包围圳下,并与28团交上了火.
原来敌军刘士毅率领两个旅四个团追击红军,昨晚就在离红军只有五里路的地方宿营,今早趁着晨曦,紧急集合,突袭红军.清晨,贺子珍听到军号声,原来是敌人的集合号令.红军到新的地方,没有地方党群组织,侦察敌军情报不及时,因而仓促应敌.
接着,又有来报:28团团长林彪,同敌人刚遭遇上,放了一阵枪,就带着团部的人向后退却,临阵脱逃,造成混乱.狡猾的敌人又趁机猛攻左路,尽管战士们顽强抵抗,但寡不敌众,缺乏坚强领导指挥而节节后退.整团的上千人向着村中间小河的对岸溃逃.河上的小桥很快被堵塞.有的人看桥上过不去,就涉水过河.刹那间,桥上河里都是人,一片混乱.在这关系到全军安危的关键时刻,毛泽东没有丝毫的慌张,他果断地派人向31团团长伍中豪下达了作战命令,要求31团立即阻击敌人.他叫朱德组织特务营和独立营投入战斗.他自已迎着往后跑的28团士兵,不顾一切地向桥边奔去,他抽出手枪,朝天放了一枪,并竭尽全力高声喊道:'不要往后跑!应该阻击敌人!'
河里,岸上人声鼎沸,四周密集的枪声和人的叫喊声,盖过了毛泽东的声音.28团士兵的溃退并没有制止住.
贺子珍站在军部的门口,看着眼前的情景,意识到情况紧急,如不制止溃退,后果不堪设想.她奋不顾身地奔向人流,在人缝中一点一点地前进,终于挤到了毛泽东站着的桥边.毛泽东仍然在高声呼喊:'不要往后跑,要消灭敌人!'
贺子珍站在毛泽东的身边,学着他的样子,朝天放了二枪,合着毛泽东的声音,放开嗓门喊道:'不要往后跑,要消灭敌人!'两个人的声音汇合在一起,效果大大增強,正在奔跑的士兵们终于注意到,站在桥头高声呼唤他们的是全军的总指挥毛泽东和他的夫人贺子珍!他们看到,毛委员正在向他们发出战斗号令!他们如梦方醒,觉悟到了,抢着过桥的战士停住了脚,涉水过河的战士立定在水里,已经过了河正拥挤在军部门前的战士也站住了.许多人调过头来,举起枪,跟着高呼起来:'不要往后跑,要消灭敌人!'警卫班长王型及闵冬生等都赶上来合声高呼.
溃退终于被遏止了.战士们纷纷转过身,与追上来的敌人展开了激烈厮杀.毛泽东临阵任命二营六连连长粟裕为前线代理指挥,带队阻击敌人.
战斗进入白热化.由于敌人数倍于我,武器装备好,用猛烈的炮火从四面轰炸,从四方包抄过来,摧毁红军防线,缩小包围圈.红四军的兵力被迫密集在狭小的田垅中,没法充分发挥战斗力.一部分敌人已经深入到红四军的腹地,战斗已经没有前方和后方之分了.
右路31团的防线被冲散之后,团长伍中豪高喊着:'保卫毛委员!保卫朱军长!坚决消灭敌人!'他率领战士发起多次反冲锋,不惜代价夺回了原来的阵地.
军长朱德指挥独立营的战士顽强抗击敌人,他亲自操起那挺从敌人手中缴来的机关枪,向敌人猛烈扫射,杀开一条血路,掩护军部突围.
政治部主任陈毅高喊:'同志们,保卫毛委员,跟敌人拼啦!'他率领军部直属队伍,同已经来到身边的敌人,展开了白刃战.
贺子珍紧握手枪,同特务营的战士一起,保卫着毛泽东的安全.
红四军终因寡不敌众,被敌人分割成几块,他们不得不各自寻找突围的缺口.
毛泽东指挥特务营的同志,一面沉着应战,一面伺机突围,终于从敌人两个团的接合处冲了出来.冲出包围圈后,他们发现两边是山,中间是一条河,河的对岸没有敌人,于是急速渡河上山,脱离了危险.
这时,朱徳率领的独立营和机关的部分同志,从另一个方向也突出重围.可是,他们还没有来得及渡河又遇到了敌人.原來,他们又走进了敌人的包围圈了.朱德发现中了敌人的埋伏,拼死抵抗,左冲右突,大部分同志都恓牲了.剩下的人被敌人包围在一个山坳里.敌人估计在这些红军中,一定有红军的大头目,于是就在队伍中寻找起军长来.
朱德长着一副普通农民的相藐,穿的又是士兵服,在这场激战中,弄得满身满脸都是硝烟,尘土.不认识他的人,想根据他的身份与地位把他从士兵中找出来,是绝对不可能的.
一个敌军营长,领着几个端着枪的士兵查问了几个人,没有收获.接着来到了朱德的面前,问:'你是朱德吗?'
'我不是,我是伙夫.'朱德操着四川口音,坦然回答.
'你说朱德在哪里?'
'在那边.'朱德随口便答,指向远处.
敌人朝朱德指的方向望了一眼,便丢下一行人走了,急着抓人领赏.敌军一走,朱德便与部分战士一起,从敌人的监视中找到了逃脱的机会,同心协力跑了出来,立即渡河甩掉了敌人,与山上的毛泽东会合了.然而朱德的妻子伍若兰却不幸被敌人抓住,宁死不屈,被敌人枪杀了.

伍若兰(1903 - 1929)
伍若兰,湖南耒阳城郊九眼塘人。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1924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同毛泽东堂妹毛泽建同班读书,结为挚友。192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共产主义青年团耒阳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县农会妇女部部长。1928年3月参加红军。先后担任过耒阳县妇联主席、红四军政治部宣传员、前委工农运动委员妇运科长等职。朱德的第五任妻子。
长沙马日事变后,遭到耒阳反动当局的悬赏通缉,她不惧风险,坚持地下斗争,几次危急关头,都在亲友和群众的掩护下脱险。1928年2月19日耒阳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当选为妇女界联合会主席。她泼辣的工作作风,出色的组织能力,广博的知识,深受朱德的赞赏和喜爱,经县委同志介绍,同朱德结为夫妻,并随红军上了井冈山。参加红军后,她不仅细心照顾朱德的日常生活,而且积极地协助丈夫做红军政治工作。调到军部政治部任宣传队长后,不辞辛劳,带着宣传队深入到宁冈新城的塘南村开展分田运动。塘南村封建势力根深蒂固,反动气焰嚣张,她紧紧依靠贫苦农民,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惩处了村里作恶多端的大土豪劣绅,受到湘赣边区工农兵政府的通报表扬。她认真钻研军事技术,常请朱德教她射击、投弹、刺杀等。她刻苦学习,军事技术掌握很快,能双手打枪,百发百中。她率领战士参加保卫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红四军向赣南进军途中,同战士一道行军打仗,鼓舞了全军将士。1929年2月1日,部队途经江西寻邬县吉潭,遭国民党军刘士毅的四个团包围。朱德率警卫排同敌人展开了激战。她为保护朱德和毛泽东等军部首长的安全,率一部分战士从敌人侧翼进行突击,将火力引向自己。朱德和毛泽东等军部领导脱离了危险,而她却陷入敌军重围之中,因弹尽负伤被俘,押往赣州。敌人诱其同朱德脱离关系,自首投降,她威武不屈,怒斥敌人:“要我同朱德脱离,除非赣江水倒流!”铮铮话语,气壮山河,惊得敌人目瞪口呆。1929年2月12日,年仅26岁的一代女英豪,被惨杀于赣州。更令人发指的是,敌人还将她的头颅押送湖南长沙城示众。

朱德的妻子伍若兰
她牺牲后,朱德深感悲痛,并长久地怀念她,曾向美国作家史沫特莱深情地介绍说:“她是一个坚韧不拔的农民组织者,是一个又会搞宣传,又会打仗,能文能武,智勇双全的难得女子。
1929年2月1日下午,朱徳得知妻子伍若兰被抓后非常难过,回想妻子从去年3月跟随自已南征北战,戌马倥偬的日子,不禁泪如雨下,悲痛叹息:'若兰,要是我们没有分开该多好啊!'
毛泽东和贺子珍也很难过,陪着朱德掉了一会眼泪.毛泽东安慰他:'不要太难过,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啊!'

朱德(1886年-1976),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1886年12月1日生于四川省仪陇县一个佃农家庭。1909年初到昆明考进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在云南参加辛亥革命武装起义。1915年12月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战争。1917年7月任滇军旅长,在四川参加反对北洋军阀段琪瑞的护法战争。1921年春任云南陆军宪兵司令部司令官,云南省警务处长兼省会警察厅长等职。
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1922年8月为寻求革命真理赴德国,在柏林结识周恩来和其他共产党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德国格丁根市一所大学里留学。1925年年内返回柏林,当选为中国国民党驻德支部执行委员,因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两次被德国政府逮捕,并被驱逐出境。1925年7月到苏联学习军事。1926年夏回国,受中共中央派遣到四川军队中进行革命工作。1927年初到江西南昌创办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培训革命军事干部。
1927年7月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九军军长。起义军南下广东后,主力在潮汕地区被国民党军队击败,他率领余部转至湖南南部,发动湘南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1928年4月率部万余人上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合;随即成立工农革命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他和毛泽东指挥部队多次战胜国民党军的“进剿”、“会剿”,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和中共苏区中央局委员合影(左三)
1929年1月和毛泽东率部向江西南部和福建西部进军,为建立中央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1930年8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他先后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指挥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四次大规模军事“围剿”。
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月在贵州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长征途中同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分裂共产党和红军的活动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朱德6任妻子不同的人生结局[傲冬]
匈牙利诗人裴多芬的一首小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亨誉全球.其实真正懂得民主、科学、自由、真爱的能有几人?
甚至爱情或婚姻的当事者,他又能解读出真谛有几许。或者说他为自己的那份信仰抛头颅、洒热血,或是一脸的沧桑,一身的硝烟,一次次丧失家庭、一次次重铸婚姻,又会是几多感慨,几多心酸呢?开国元帅之首的朱德或许应能饱尝出个中滋味。他曾经有过五次频繁的婚姻,当然也曾拥有个六位年轻漂亮的妻子。读一读他的一生的婚变始末,或许你更是嘘唏不已。

朱德元帅

1、原配夫人刘氏(刘从珍)。刘从珍,四川仪陇人,朱德大舅的女儿,亦是他的表妹,生于1884年8月14日,长朱德两岁,1905年,由父母作主,把他大舅的女儿刘氏许配给他,并于这年九月完婚。
第二年春,朱德不顾生父朱世林的强列反对,在席聘三老师的帮助下,毅然外出求学。三年后又离家远赴昆明,再也没有回来过。
婚后刘氏虽然一直独守空房,但却任劳任怨,精心侍奉老人,深得朱德父母喜爱。绩麻纺线,挣取零用,从不写信向朱德要钱。三十年代中期,朱家祖坟三次被挖。善良的刘夫人,从此有生之年吃斋念佛,祈求朱德一生平安。
1958年2月,刘氏在孤独中病逝,享年74岁。病逝后朱德的儿女还曾为嫡母送葬……
2、朱德的继配:云南女学生萧菊芳。1912年秋天,在朋友的巧妙安排下,26岁的云南陆军讲武堂教官朱德同昆明师范学院19岁的大学生萧菊芳相识了。

萧菊芳是朱德的第二任夫人
萧菊芳(1893—1917),1912年与朱德结婚,生有一子,朱琦
在这次见面中,朱德感到萧菊芳是一个诚实和相当进步的姑娘。他还发现这个女孩的一个秘密:她没有缠足。这一大胆而又进步的行为又使朱德对萧菊芳增加了不少好感。同年,朱德和萧菊芳结合了。
婚后的一段时间里,朱德依旧住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整日带兵操练,萧菊芳继续在师范大学读书,住在学校的集体宿舍里。
1916年初,朱德随讨袁护国军第1军北征,开往家乡四川。这时萧菊芳已经怀孕了,也许是想念丈夫,也许是想念丈夫的家乡,朱德出征后,萧菊芳毅然坐轿子来到泸州,在泸州租了一所小小的住宅,同朱德住在一起。
9月底,萧菊芳生下一个男孩,取名保柱。保柱为这个小家庭增添了许多欢乐的气氛。萧菊芳为养育保柱日夜辛劳,却不知病魔突然袭来。保柱出生后数个月,萧菊芳患了类似赤痢的热病,不幸去世。
3、朱德第三位妻子:四川女孩陈玉贞。



陈玉贞(1899年-1967年11月),四川省南溪县人,她是朱德元帅的第三位夫人,四川南溪简易师范学校毕业。民国六年(1917年)6月与朱德结婚。,1967年病逝.
萧菊芳去世后,恰在这时,朱德的一位朋友有个受过教育的妹妹,并且参加过辛亥革命。那个朋友一再当着朱德的面夸他妹妹陈玉贞思想进步,聪明过人,知书达礼,又非常温顺贤慧,是个典型的中国现代女性。
在其他朋友的撺掇下,朱德和陈玉贞见面了。正是这次见面,朱德真情地爱上了陈玉贞。朱德后来回忆说:“这个女孩有一种无法形容的夺人的风度。如果说最吸引我的地方,那大概是她的端庄、沉着和自信。此外,还因为她曾作为地下工作者参加过辛亥革命。她出身于小康读书人家,很早就和革命运动有了接触”
1922年夏天,追求进步的朱德决心赴上海寻找革命道路。他毅然抛妻别子,投身于滚滚的革命洪流。朱德离开了陈玉珍的家乡南溪.
1926年7月,朱德从海参崴乘船转道日本回国。回到上海,即由陈独秀派到杨森的川军里做兵运工作,以策应国民革命军北伐。朱德到万县见了杨森,向杨说明了国内大势,要他脱离北洋政府,转向国民革命。8月,朱德又抽空回到泸州、南溪,回南溪家中与妻儿团聚。他与陈玉珍已分别四年多了,朱琦已在陈玉珍的悉心照料下度过了他的童年。朱德把陈玉珍和朱琦接到了万县,后来带他们到了武汉,又由武汉到了南昌。1927年八一南昌起事前夕,朱德才派人把陈玉珍和朱琦送回了四川.
1937年9月,朱德在山西抗战前线回信给陈玉珍说:“知道你十年的苦况,如同一日。家中支持多赖你奋斗,我对革命尽责,对家庭感情较薄亦是常情,望你谅之”。
1950年,陈玉珍夫人在汉口与朱德相见。别后,朱德给她写信说:“玉珍:自别后,你多受惊恐,无日不神飞左右,你的深情,我是深知的。谢谢你。我们分别是为了革命所需,不是其它。今日南溪已得到解放,你们是能家居做事的,当无他顾虑,努力从事生产,自能享受余年,亦应努力参加革命工作,为人民服务,更多光荣。南溪当道,今日当然是我们的同志,无论军政党都是保护你们的,多与他们见面,如果在南昌时一样态度对之,自然使你们逐步走上革命道路。你们家中串亦可如此好好解决。我今年六十又四,食少事繁,身体日弱,个人私情、家事等等.不能不使我置之度外,望你好自为之,自作主张。来信云,你事繁任重,希望你努力加餐,为国珍重,将我和家乡忘掉好了,这是你真正的名言,是真知我爱我的。今后如有十分困难时,当托同志照顾一切,如能自立总以自立为是。你的侄儿女辈,如有革命志愿,家中不依靠他们为生活的,我可介绍培植为社会服务的有用人才。祝你的身体好,并祝你的伯母健康。未德(50年)二月十日夜”
1967年11月,陈玉珍在南溪病逝。
抚育朱宝书
朱德与早逝的前妻肖菊芳的儿子朱宝书,尚在婴儿期,随着朱德在南溪官仓街安了家。朱德赴欧洲后,朱宝书在南溪,由继母陈玉珍对之养育管教,这位受过师范教育,充满个性化人格的妈妈,对孩子不歧视,也不骄惯,该教的就教,该管的就管。南溪一些与朱宝书同时代的人在八十年代时还谈起,陈玉珍与朱宝书,当时根本就看不出是继母子的关系。五十年代中期,这位由陈玉珍抚育教养了十多年的儿子,曾到南溪的家中,陪伴母亲住了几十天,以尽人子之孝。中共南溪县委党史研究室主编的《中共南溪县地方党史大事记(1949-1966)》一书中是这样记述的:“l956年12月,中央铁道部铁路管理司司长朱琪(即朱宝书)受父亲朱德委员长之托,专程前往南溪拜会县委、县人委,特意走访了朱德当年在南溪的旧居(现在南溪镇官仓街103号),并安抚了后母陈玉珍”。
4、朱德的第四任妻子:四川美女贺芝华。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失败婚姻。这段不幸的婚姻,在朱德的心灵上留下了很大的创伤。所以,朱德对外从不提及,他们的亲生女儿朱敏,也不愿提及。

贺治华(1903-1967)
贺治华,女,四川开江县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之一朱德的第四任妻子,朱敏的生母。与朱德离婚后嫁与他人,后叛变,出卖了罗亦农。
但去年一段时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孙红雷扮演的中央特科人员杨立青,身手不凡地除掉一对叛徒夫妇,其中被打瞎一只眼的女叛徒的原型,就是贺芝华。
贺治华,原名贺稚番,四川开江县女子中学教员。她性格开朗,举止大方,模样更是百里挑一,堪称“开江之最”。1922年,因时局的变化,朱德离开云南。为了追求革命真理,他决定远赴马克思的故乡德国留学,贺治华也追随而来。朱德在此拜访了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负责人周恩来和张申府,并经他们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36岁的朱德和19岁的贺治华再结良缘,并一同到德国哥廷根城奥古斯特大学学习社会科学。
1925年7月,朱德因从事革命活动被捕入狱,3天后获释放,被德国政府驱逐出境,经波罗的海前往苏联。此时贺治华已经身怀六甲,朱德便把她安置在莫斯科郊外的一个农庄,自己则于9月下旬按照中共旅俄支部的安排参加实际工作训练班学习。没多久,贺治华生下了女儿朱敏。四十岁得了一个千金,朱德说不出的高兴,亲自为女儿起名“四旬”。贺治华嫌这个名字土气,另起了一个洋气的名字“菲菲”。
贺治华不仅嫌弃女儿的名字土气,甚至也嫌弃朱德性格老实、不懂浪漫。还在德国的时候,她就对朱德日渐冷漠。女儿的出生,也未能使她对朱德的态度变得温和。
1926年5月,党中央决定调朱德回国去四川做军阀杨森的统战工作。考虑到国内环境恶劣,朱德只好让妻子贺治华和女儿朱敏暂居苏联。事实上,贺治华喜欢的是朱德的地位和物质财富,并不愿意跟着他回国过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朱德给贺治华留下了充足的生活费,还买齐了她们母女必须的生活用品。离别在即,这个硬汉难过得流下泪来,把女儿抱在怀里亲了又亲。他对贺治华说,日后稍微稳定一点,就接你们回国团聚。
朱德回国后没多久,贺治华就让她妹妹把四旬接回了成都,改名贺飞飞。此后,贺治华爱上了从法国前往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读书的革命青年霍家新,并和他结婚。
1928初,组织上安排霍家新、贺治华夫妇回国,在上海新闸路机关工作,住的是一间大洋房。当年4月15日,在上海开展地下工作的中共中央组织局主任罗亦农把和邓小平等人接头的地点安排在那里。罗亦农在当时是中国共产党著名领导人之一,国民党必欲除之而后快,悬赏3000美金捉拿。贺治华之所以背叛革命,除了对革命悲观失望和贪生怕死外,她素来贪图享受,到上海后经常出入酒楼舞厅,每月二十多元的生活费,根本不够开支。由于他们不守秘密工作纪律,经常外出深夜才归,多次受罗亦农的严肃批评,因而怀恨在心,想以出卖同志的生命来换取敌人的赏金,以便远走高飞过起享乐的生活。
据说朱德和美女贺芝华相识在上海,后一起到德国哥廷根城奥古斯特大学学习社会科学。大概到了苏联之后,两个人有了分歧,据说贺芝华移情别恋,爱上了留苏学生何家兴。
1928年4月,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组织局主任、长江局书记、上海区委书记罗亦农在上海租界被捕——向巡捕房告密的奸细,正是霍家新、贺芝华夫妇。当时霍家新是罗亦农的秘书,他因迷恋大上海奢靡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又不遵守党内秘密工作纪律,曾几度被罗亦农训斥,乃心怀不满。。此后,他们先报告了罗亦农的地址,4月15日上午罗亦农被捕,不久即被杨虎枪杀于上海龙华。
罗亦农牺牲后,周恩来、李维汉等派人去惩治叛徒。当场把何家兴打死,贺芝华被打瞎了一只眼睛。
贺芝华,有的资料显示为“贺治华”、“贺兴华”或“郝稚华”等等。有人还特意查阅了前苏共中央档案馆的档案,在档案(全宗号530,目录号2,卷宗号1)里,记载有1925年9月4日中共旅莫支部的一次会议记录,内容是决定西欧同志的去留问题,其中留在东方大学读书的,第15人是“贺治华”。从李维汉的回忆看,贺芝华却一直活到了“文革”时期。
朱敏,1926年4月18日出生于苏联,小名“四旬”,籍贯为四川省仪陇县,曾改名为贺飞飞。她于1941年被送到苏联留学,当时化名“赤英”。同年6月,她被德军俘虏,直至1945年才被苏军解救。她在纳粹集中营的这段经历曾被改编为电影《红樱桃》。她也因此于1995年获得过俄罗斯政府向当年参加苏联卫国战争的老战士颁发的纪念奖章。朱敏于1953年毕业回到中国,此后一直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1986年离休后,朱敏参与创办了中国军地两用人才大学(现北京军地专修学院)。2009年4月13日,朱敏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5、朱德的第五任妻子:湖南女战士伍若兰。在莫斯科与贺芝华分手后,朱德回到了中国,1928年2月15日,朱德率工农革命军第1师攻下湖南耒阳。在这里,他结识了一位女子——伍若兰。



伍若兰(1903-1929),1928年与朱德结婚,1929年2月因保护朱德被捕英勇就义
伍若兰出生于当地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是衡阳女子第三师范学校的学生,当时已是共产党员,也是县里有名的女秀才。她是高个子,大脚,体格健壮,头发挽在后面,浑身洋溢着青春活力。朱德一下子就看中了她,不久两人就结合了。
1928年4月,朱、毛会师,组建了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伍若兰则是苏维埃妇女部的总指挥。1929年初,国民党“会剿”井冈山,伍若兰随红四军南下开辟赣南根据地,在一次战斗中受伤被俘。
伍若兰被押到江西赣州。蒋介石闻讯,立即致电:“软硬兼施,为我所用。”但一切都无济于事,赣州敌首如实地电告蒋介石:“软硬兼施,伍难为我所用。”蒋介石遂回电:“斩首示众!”

1929年2月12日,年仅26岁的伍若兰在赣州城边英勇就义,头颅被悬挂在长沙街头。朱德后来的夫人康克清在回忆录中描述伍若兰:“她能双手打枪,经常带着两支短枪……”
6、朱德最后一任妻子:江西姑娘康克清,比朱德小26岁。伍若兰死后,同年年底,即1929年,朱德又与江西女人康克清结合了。

康克清(1911.9.7~1992.4.22),1929年康克清在赣南结婚。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领导人。
康克清,原名康桂秀,1911年出生于江西万安县罗塘湾一户贫苦渔民家庭,由于家庭清贫,生下仅一个月就被送给别人作了“童养媳”。康克清15岁就参加了妇女协会,后又参加“万安暴动”,因暴动失败,被迫离家出走上了井冈山,不久结识了红四军军长朱德。
1929年3月,红四军由赣南进入闽西,占领闽西重镇长汀,在部队休整期间,妇女组组长曾志(后成为陶铸夫人)找康克清谈话,传达组织的意见,希望她能与朱德结合。
康克清却以为自己“论年龄,论水平,论文化,论地位,差距实在太大了”,婉言谢绝。后来朱德同康克清谈话,他说:“我们现在都是革命同志,不论军长还是战士,都是一个样。我们干革命反封建,有话就直说。我很喜欢你,希望你能同我结婚。你能答应我吗?”
康克清终于答应了。那时她只有17岁,而朱德已是43岁的中年男子,为此康克清还经常偷偷地流眼泪。但她却能陪朱德走完了人生的最后岁月。


朱德和康克清
1929年2月2日,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进驻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寻乌县的罗福嶂山区,休整了一天.接连两次失利,使红军的处境十分艰难.军部领导人都在寻找摆脱困境的办法.毛泽东主持召开红四军前委会议,研究当前形势和总结进军赣南以来的经验敎训,会上点名批评了林彪贪生怕死,二次临阵脱逃的坏典型,林彪作了公开检查,被党内口头警告一次;会议决定:红四军向江西东固地区的红军独立第二团,第四团的根据地前进;兵分二路,朱德率领28团及特务营活动,毛泽东率领31团和独立营行动.
不久,红四军经福建武平和江西会昌,来到了瑞金城南的山区.自下山以来,红军一直处在连续作战的艰苦环境中,几乎中断了同上级的联系.毛泽东认为当务之急是要了解外界的情况,了解敌人的动向,便于自已行动.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因此,有必要从敌人手中弄一些报纸来.
红军侦察到瑞金城内空虚,没有驻扎敌人的大部队,便运动到瑞金城外,派一个班的战士,突袭瑞金城,弄些报纸来.贺子珍自告奋勇地对毛泽东说:'让我和他们一起去吧,我知道最需要哪些报纸.'
毛泽东点点头,说:'好吧,行动要特别小心,快去快回.'
贺子珍和战士们悄悄摸到城门口,一阵排枪,撂倒了站岗的哨兵.接着摔出几颗手榴弹,炸死了一些守城的敌兵.敌人不知红军的虚实,以为是红军主力来攻城了,吓得慌忙逃跑,红军战士乘机进了城.
邮局里的敌人,听到城门口的枪声,不知出了什么事,丢下工作就跑了.贺子珍和战士们大模大样的走进邮局.
'啊!好多报纸!'他们看见柜台上,墙根边堆满了全国各地的报纸,就好象久旱遇到了甘露一样,兴高采烈,心花怒放.
'机会难得,多弄一些!'
贺子珍发出了号令;自已连忙从每摞报纸中,各抽出几张拢成大捆,战士们也动手挑挑拣拣,想尽量把各种报纸搜罗齐全.他们工作得很认真,细致,在邮局里忙了十多分钟.
'走!'贺子珍催促返回.
他们的背包里塞满了报纸,各自手里还抱了一捆,心满意足的走出了邮局大门.
'叭,叭叭叭......'一阵枪弹声.战士们眼尖脚灵,就地一滚,躲了过去.
原来逃跑的守城敌军并没有走远,他们发现入城的红军人数不多,并没有后续部队,知道上了当,立即反扑回来.
'同志们先走,我掩护!'贺子珍果断地说.
'不行,你是毛委员的机要秘书,不能有丝毫的闪失!'王班长当机立断.'同志们,保护好贺秘书,赶快从左边绕道,向城门口撤退,我和闵大勇掩护!'王班长说完,推开贺子珍,带着大勇退回到邮局右边.
'班长!'贺子珍和战士们耽心地呼唤.
'快走!不要误了大事!咱们城门口见面!'班长和大勇凭借邮局边一堆杂物,向包围过来的敌人一阵扫射.
敌人被班长和大勇的火力吸引过去.'给我冲上去,抓几个活的看看.'敌排长耀武杨威.
'叭,叭叭......'班长和大勇弹无虚发,一枪一个,吓退敌人.班长脱下一件衣服,挂在杂物旁的一颗树桩上,迷惑敌人.
'他妈的,给我冲上去!'敌军官望着倒下的尸首,恼羞成怒,一阵狂叫.
敌军虽然人数多,但大多数都是怕死鬼,谁也不敢往上冲.迫于长官的威逼,只得端着枪,左顾右盼,慢条斯理地向前移步.
'轰,轰'班长和大勇扔出的手榴弹在敌群中爆炸,敌人倒下了一大片尸体.
'他妈的,架机枪,扫死他们!'敌军官火冒三丈,指挥手下士兵架起机枪,卧倒在地,对准邮局右边杂物旁的黑点疯狂射击.他们哪里知道,红军掷出手榴弹之后,趁烟雾掩护,敌人慌乱之际,早已快速绕道到了城门口.班长和大勇与贺子珍及战士们在城门边会合了.
不料,刚出城门,又与正往这里开来的刘士毅的侦察排碰了个正对面.战士们不知道敌军的底细,不敢恋战,采取先发制人的措施向敌人一阵猛烈射击,然后夺路冲出城外.
险是脱了,但是红四军的行踪却暴露给敌人.敌人立刻抄小路,向驻扎在城外的红四军包抄过来,企图把红军消灭在瑞金城外.
红四军又面临一场新的激战.这一仗,是打,还是不打?前委召开了紧急会议.
毛泽东说:"红四军下山后,几次失利,处于被动.这一仗,如果要打,就一定要打好,打胜,才能提高士气,化被动为主动.如果觉得条件不成熟,准备不足,没有把握打赢,那就先不打,撤出去.然后选择一个有利的时机和地形,一定能打败敌人.依据刚才看的报纸和侦察员摸到的敌情,敌军刘士毅只有二个团在瑞金,离瑞金城北六十里的大柏地是个埋伏的好地方,我们赶到那里去以逸待劳,歼灭敌人."
朱德马上表态:'同意毛泽东的意见,先撤出去,到大柏地设伏.'
前委决定不打无把握之仗,在敌人的包围圈还没有形成之前,马上跳出去,向大柏地方向转移.紧急会议一结束,毛泽东马上走到贺子珍面前,说:"自珍,前委决定不打这一仗,立刻撤到大柏地去,我马上就去部暑,你的身体不方便,先走一步吧,不要等我了."
贺子珍有些犹豫,毛泽东催着说:'你快走吧,请多保重.'
贺子珍目送毛泽东离去,涌起一阵心酸.本想跟在他的左右,共渡危难,保卫他的安全.然而自已有孕在身,行动确有不便,又怕增加毛泽东的负担,便忍痛先行.她把手枪往腰间一插,翻身上了马.由于情况紧急,她来不及套上马鞍,紧紧用腿夹住马肚子,向大柏地方向飞驰而去.
正在城外运动的敌军,看见一匹马飞奔而过,知道是有人突围,就喊叫起来,一股敌人撒开腿追过去,一面跑,一面喊,一面打枪.有两个敌人也上了马,追踪过去.子弹从贺子珍的耳旁,身边呼呼飞过,她把头低低地贴在马背上,双腿紧紧夹住马肚子,策马狂奔.
跑出一段路,她听到后面的马蹄声越来越响,回头一望,两个骑兵已经跟上来;贺子珍拔出手枪,打开保险,从左边转过身去,举枪,瞄准,扣动板机;随着一声枪响,跑在前面的敌人从马背上栽了下去.接着,贺子珍又从右边转过身去,反着手,瞄准了后面的敌人.'叭',后面的敌人又中枪滚下了马.跟在后面的敌步兵惊慌害怕了,红军神枪手太厉害了,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贺子珍快马加鞭,一口气跑了四十多里,到达大柏地时,她全身都湿透了.


红四军大柏地战斗战场遗址(图)
当天,2月9日,红四军全部安全转移出来.当毛泽东看到贺子珍安然无恙时,打趣地说:'自珍,你没事吧!'
贺子珍笑着回答:'死不了,阎王爷他不收我呢!'惹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大柏地在瑞金的北面,东西两边峰岭连绵,树木茂盛,中间是一片凹形的狭长地带,只有一条石阶小路通向外面,很象一个口袋,是一个打埋伏的天然战场.毛泽东决定利用这里的有利地形,给敌人一次歼灭性的打击!红军悄悄地在这里驻扎下来,以逸待劳,等鱼上钩.
刘土毅的两个团果然立功心切,穷追不舍钻到大柏地的口袋里来了.红军早已做好了准备,分别埋伏在东西两边的山顶上.
这天正好是大年三十.如果能打个大胜仗,则能给战士们带来极大的快乐和慰藉!因此,毛泽东作了精心安排,进行了战前动员,鼓舞了士气.贺子珍和战友们一起修筑掩体工事,严阵以待.
林彪前来检查工事.他紧了紧武装带,阴沉着年轻猴形的脸,说:"陈排长,这是一场恶仗,我们不怕死,刘士毅的辣掓兵也有不怕死的,今日是吃辣椒的对付吃辣椒的,你可千万要留神."他指了指正在和朱德说话的毛泽东,'不能让他太靠近火线.'
"是,团长,我们一定高度警惕,保卫毛委员的安全,决不让他损伤半根毫毛!"军部警卫排长陈满崽坚定地回答.
林彪点了点头,默无声息地走了.他吸取了前面的敎训,接受了毛泽东的批评,通过战斗实践,他不得不佩服眼前这位长发蓬乱而心神精明的'湖南辣子'.几次在他还在眼花缭乱地应付战事突发局面时,毛泽东的下三步棋,不,应该说是下十步棋就已经想好了.所以他与毛泽东对局,很难赢他,只好甘拜下风.此时林彪不再有别的想法,他已决心跟着毛泽东,一定能打出一个红色江山!
毛泽东毫不轻敌,他将林彪叫过来,叮嘱他率领一支装备最好的加強营,绕到山口外面埋伏,待机行事,出奇制胜.
刘士毅的部队来到了山脚下.
'旅座,这儿山势凶险,怕有伏兵.'敌团长钟恒用马鞭指着前面的高山密林说.
"有伏兵又怎么样?共军靠几条破枪能奈何我?老子只怕他不打,不怕打不赢.跟老子全速前进!"刘士毅夹马奔驰,一马当先,全然没有把共军放在眼里.
'叭'一声枪响震荡峡谷,紧接着左右山上枪声如点燃万响炮竹一样暴响起来.子弹从刘士毅的耳边飞过,一弹击中了他的乌龙马,霎时,龙马扬蹄嘶叫,将刘士毅掀落马下.
'卧倒'刘士毅翻身一滚,拔出手枪,就地指挥.
湘军果然训练有素,在突然伏击下,并没有乱成一团,士兵们立刻卧倒,寻觅遮护物,朝两边山林射击.
红军虽占天时地利人和,但是武器装备太差,有半数人还没有枪,这种远距离对阵,他们只能干着急.武器精良的敌军从两边山坡迂回进攻,很快就逼近了红军阵地.毛泽东通过掩护物的了望孔实地观察战况,指挥战斗.'参谋长,立即通知大刀队,梭标队,准备出击!'
'是'28团参谋长王展成雷厉风行.
'毛委员,'警卫班长王型跑了进来,气喘呼呼地说,'您赶快转移.'
'什么?'毛泽东蓦然回首,'转移?'
'请您转移到安全地点'.王型一本正经地说.
'乱弹琴,你们没有看见我在指挥吗?'毛泽东看了王型一眼,又转过身去继续观察着战况.
'毛委员,我要执行上级命令.'王型动手去拉毛泽东.
'住手,现在正是火候,不能离开!'毛泽东怒目厉言,动了肝火.他望着前方,目不转睛,'大刀队,梭标队出击!'他发出了命令.
雄浑高昂的杀喊声激荡山野.毛泽东看到红军战士手持长矛,大刀如蛟龙出水,猛虎下山冲向敌人,顷刻之间刀枪撞击,吼声惊天,敌我双方展开了你死我活的肉搏战.
战场离指挥部只有百步之距.王型急了,跑出去叫来几名警卫战士,抱的抱腿,抬的抬身,硬是把毛泽东抬了起来.
毛泽东急得大喊:'放下我,我不走.'
此时,王参谋长匆匆忙忙地跑了进来.见此情况,急忙喝道:'快把人放下!当警卫是这样干的吗?'
排长陈满崽听到叫声,立刻进来接话:'都怪我,这是我的主意.我向林团长打包票,保护毛委员安全.'
毛泽东看见参谋长动了真格,忙替战士们求情:'不要责怪他们了,他们也是好心,怕我出危险嘛.'
战士们没有作声,但是个个的心里都紧绷着,担忧毛泽东的安全.此时,他们立在毛泽东的两旁,高度警惕,随时准备舍命相救.闵冬生[大勇]手持步枪为指挥部站岗.
白热化的激战在持续进行,敌人冲上来,被打下去!敌人又冲上来,再被打下去,反反复复......
伤亡是惨重的,山谷处处尸体纵横,红军阵地上,同样倒下许多英勇无畏的战友.毛泽东率领警卫排投入战斗,击退敌人多次进攻.闵冬生一枪一个,打死敌军三十多人.
正当双方杀得难解难分之时,忽然山谷口枪声大作.林彪团长率领的加强营从敌人背后冲杀过来;刘士毅的人马本来就被红军杀得死伤惨重,现在又见一支生龙活虎,杀气腾腾的军队狂冲过来,还不知道有多少人马,一时慌了手脚,阵脚大乱.
毛泽东看准时机,欣然发出三颗红色信号弹.右翼高地上的朱德军长闻风而动,操起他的'花机关枪'率部冲下山去.毛泽东亲自指挥左翼高地上的红军与右翼同时奋勇杀出.
顷刻间,杀喊声和枪弹声惊天动地,山谷震荡,群岭轰呜.
毛泽东被这壮观的场面吸引.'好!给我狠狠地打!老子非要刘士毅服输不可.'他兴奋自语,话音刚落,忽听背后猛然响起了枪声,他转过身来,看见一股敌人弓着腰,放着枪,嗖嗖而来.陈满崽眼尖耳灵,一听枪响,急速回身,大声喊道:'敌人上山了,快打!'
警卫战士立即扣动了扳机,将冲在前面的几个敌人送上了西天.那知后面的敌人没有回头,仗着人多,硬是冲了上來,警卫排轰地冲上去,与敌人短兵相接,扭打在一起.闵冬生端着刺刀,一下子连着刺死了三个敌人,后面的往旁躲开了.
王型班长急忙将毛泽东按倒,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他.陈排长火速接过王型手中的冲锋枪就是一阵扫射,冲上来的敌人纷纷倒地,还在半山的敌人也中弹滚了下去.紧接着机枪手大显神威,将这股偷袭指挥部的敌军扫得干干净净.
这一仗,打了二十多个钟头,从大年三十下午打到2月10日大年初一下午.可以说,这是毛泽东从铜鼓出师以来,打得最凶,最狠,最恶,最长的一次硬仗.正如林彪所说,是吃辣椒的对付吃辣椒的,谁也不信邪,谁也不肯轻易地认输.
这是红四军下山之后的第一个大胜仗,打出了红四军的军威.歼灭敌刘士毅第十五旅二十九团和三十团二个团,红军毙敌伤敌500多人,俘敌800多人,缴枪800余支。刘士毅残部狼狈逃回赣州。另一支追敌李文彬第二十一旅闻讯,龟缩在会昌、于都一线,不敢再追。可谓战果辉煌.全军上下喜气洋洋.大柏地的乡亲们也欢天喜地,他们拿出许多准备过年的货物,慰劳红军.这次胜利,使红四军威名远杨,转危为安,从此扭转了下山以来的被动局面,为开辟赣南新的根据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胜利的喜悦使毛泽东的心情豁然.只有这个时候,毛泽东才有闲暇陪陪妻子,谈古论今.他俩在大柏地的山坡上散步,并肩而行,看着弹痕累累的山坡,不由得回忆起这一段紧张的战斗生活.毛泽东赞赏地对娇妻说:"真没有想到,你是这样的刚强和勇敢,怀着孩子,冲过枪林弹雨,忍饥挨饿急行军不落后,是一位了不起的巾帼英雄."
贺子珍摇摇头,淡淡地说:"我有什么,在那个时候,每一个共产党员都会这样做的."
他俩谈的开心,惬意.
他们和战士们一起在大柏地高高兴兴的过了一个春节.


1933年夏,毛泽东重过大柏地时,填写《菩萨蛮.大柏地》诗一首,高度颂扬大柏地战斗的胜利。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一九三三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小说[新当代风流]老红军传奇第四章第一节朱德和六个妻子 老红军周聚荣纪念馆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释文:
空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
而谁又在手持这彩虹临空舞蹈?
黄昏雨之后又见夕阳,
延绵的群山正渐次变得葱茏。
想当年在此激战,
昔日的弹洞仍留在村庄的壁头。
就让它来点缀面前的江山吧,
如今看上去却更加鲜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50742.html

更多阅读

第五章第一节/5词汇的拼写记忆 英语词汇记忆方法

请先欣赏美图--川藏线和雪山:《Nature-way自然之道英语学习法》第五章第一节。七)词汇拼写/记忆的要点。(参考拼音/国际音标等)而在第三章英语的特点里,已经和大家分析了,英语等拼音文字的优势,就是“拼写发音”的--知道词汇的发音/声音,

赛尔传奇第四章:盖亚智夺露西欧

第四章盖亚智取露西欧英卡洛特由于太为狂妄,轻视了帕尔西斯的正义军团,在斯诺星上失去了大多数兵力。现在,他们早已退回云霄星,养精蓄税,再也不敢妄自出兵作战。再说谱尼。谱尼,一直是在傲视群雄。除了英卡洛特,他再也没有对手。帕尔西

以弗所书卷四 四章一节至十六节 在基督里合一 金庸群侠传x十六合一

   以弗所书【卷四】钟 马 田解经讲道丛书 四章一节至十六节在基督里合一钟马田著钟越娜译Reformed Study目录序﹒﹒﹒﹒﹒﹒﹒﹒﹒﹒﹒﹒﹒﹒﹒﹒﹒﹒﹒﹒﹒﹒﹒﹒﹒﹒﹒﹒﹒﹒﹒﹒﹒﹒﹒﹒﹒﹒﹒﹒﹒﹒ 11.「因此」﹒﹒﹒﹒﹒﹒﹒﹒﹒﹒﹒﹒﹒﹒﹒﹒﹒﹒﹒﹒﹒﹒﹒﹒﹒﹒﹒﹒﹒﹒﹒﹒﹒﹒﹒

原创剧本:爱情睡醒了2小说连载 --第四章

原创剧本:爱情睡醒了2(小说连载)第四章第一节天骐的压力真的很大(项振天坟前)今天,是项振天的忌日,天骐、小贝、项母一起来到他的坟前祭奠。天骐把一束鲜花放到父亲的坟前,昏暗的天空飘起了绵绵细雨,氤氲的山林间透露着惆怅与哀

声明:《小说新当代风流 老红军传奇第四章第一节朱德和六个妻子 老红军周聚荣纪念馆》为网友年华似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