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还有这档子事:张学良不愿回国定居
原标题:1991年邓小平因何致电江泽民
2014.8.250:00
周海滨微信号:Oralhistory
2010年3月6日,北京贵宾楼饭店,张闾蘅接受周海滨访问。摄影/曹海鹏
1991年3月10日,当张学良和夫人从台北桃园机场踏上赴美探亲之旅的消息传到北京时,引起中共中央重视。张学良在台北机场登机前公开表示有回祖国大陆探亲的意向。邓小平得知后,打电话给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和国家主席杨尚昆说:“你们应该开个会,研究研究这个问题。”并对如何迎接张学良的归来作了较为详细的指示。
为了欢迎张学良的归来,江泽民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台办、国台办和中央统战部等部委的负责同志。会上,江泽民对如何在张学良访美期间使其归来的事宜,作了进一步的安排部署。根据邓小平和江泽民的指示,中共中央有关部门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并作了四项重要安排:一是当年6月在北京为张学良举办91岁寿庆活动;二是纪念九一八事变60周年;三是派人去沈阳修葺大帅府和大帅陵,为张学良归来后赴辽宁抚顺安葬其父张作霖的遗骸作好了前期准备工作;四是派出一位中央副部级(即吕正操)以上的党内负责同志,亲自赴美国旧金山转达中共中央对于张学良的欢迎之意,此人并具体负责对张学良归来的一切事务性安排。(《晚年张学良》,载《党史博览》)
邓颖超则根据中共中央和邓小平的意见,以私人名义亲笔致函张学良:
汉卿先生如晤: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数十年海天遥隔,想望之情,历久弥浓。恩来生前每念及先生,辄慨叹怆然。今先生身体安泰,诸事顺遂,而有兴作万里之游,故人闻之,深以为慰。
先生阔别家乡多年,亲朋故旧均翘首以盼,难尽其言。所幸近年来两岸藩篱渐撤,往来日增。又值冬去春来,天气和暖,正宜作故国之游。今颖超受邓小平先生委托,愿以至诚,邀请先生伉俪在方便之时回访大陆。看看家乡故土,或扫墓、或省亲、或观光、或叙旧、或定居。兹特介绍本党专使×××同志趋前拜候,面陈一切事宜。望先生以尊意示之,以便妥为安排。
问候您的夫人赵女士。
即颂
春祺!
邓颖超
1991年5月20日
1991年5月23日,吕正操及随员多人,带着邓颖超的信函,飞往美国看望张学良。
张学良侄女张闾蘅回忆说:“我有一种使命感来安排吕正操与张学良在美国的会面。我希望在他有生之年,为他多做点事,让他心里的愿望得以实现。这就是多年来催迫着我奔波于途的心愿。我想不管他与部下隔了多少年,也要让他们能在有生之年还能见上一面。”
1991年5月29日上午,纽约曼哈顿公园大道的一栋公寓里,电梯门一开,张学良把侄女吓了一跳,平时很少穿着正式的大伯,西装笔挺地站在门口迎接他们。张学良和吕正操是同乡,在东北讲武堂时是吕正操的老师。在东北军时,吕正操曾在张学良身边和属下工作了10余年。吕正操见面仍按以前的习惯喊大伯为“老校长”。
但是,“老校长”还是不愿意回大陆。他在给邓颖超的回信中婉拒。
周夫人
颖超大姐惠鉴:
×××来美交下尊札,无限欣快。又转达中枢诸公对良之深厚关怀,实深感戴。良寄居台湾,遐首云天,无日不有怀乡之感。一有机缘,定当踏上故土。
敬请×××代向中枢诸公致敬。
另转请×××转陈愚见。
肃此
敬颂夏安!
张××顿首再拜
6月2日
张学良在纽约出席旅美华人为他举行的寿庆活动后不久,即与夫人赵一荻于1991年6月27日经夏威夷飞回了台湾。
张学良赠送给江泽民的兰花。资料图片
此后的1993年,酷爱兰花的张学良委托世界兰蕙协会会长黄秀球先生把一盆兰花带到北京第三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的会场,送给前来参观博览会的江泽民。据称,这盆兰花由张学良亲自培育,花龄已达20年,名曰“爱国号”。
1994年,张学良夫妇离开台湾,在夏威夷定居,从此开始了真正自由的生活。张闾蘅说,大伯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应该是到了夏威夷的时候,我们请他出去吃饭、陪他聊天。以前在台湾,总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他,每天出来一直都有人看着,一般是两辆车,一人开车的,另外一人坐在后排一言不发,后面还有一辆车紧跟着。直到大伯到了夏威夷,这双眼睛就没有了,可以我行我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气氛不一样了,一切都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