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重要知识点及习题集

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一、不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确立了美元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的是( )

A,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B,布雷顿森林协定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国际货币基金协定E,雅尔塔协定

2,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出现于( )

A,肯尼迪政府时期 B,约翰逊政府时期

C,尼克松政府时期 D,克林顿政府时期E,里根政府时期

3,以建立没有贸易壁垒的世界市场为宗旨的是( )

A,世界银行  B,77国集团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E,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4,美国杜鲁门政府实施向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扩张与渗透,提出( )

A,洛美协定   B,库克基金

C,马歇尔计划  D,第四点计划E,遏制战略

5,在区域经济集团组织中,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是( )

A,东南亚国家联盟 B,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欧洲联盟E,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6,战后初期世界经济格局的特征是( )

A,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  B,世界经济两极格局并存

C,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D,世界经济格局是美日欧三足鼎立

E,两大对立经济体系形成

7,世界经济是指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在经济领域中相互关系的总和,包括世界范围内的( )等经济行动。

A,生产  B,合作  C,分配D,交换 E,消费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居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国家是( )。

A,美国B,英国  C,法国  D,日本  E,前苏联

9,根据《罗马条约》建立的欧洲一体化机构有( )

A,欧洲经济共同体  B,欧洲共同体

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D,欧洲煤钢共同体E,欧洲联盟

10,二战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包括下列内容( )

A,《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协定书》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 C,《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E,《欧洲复兴方案》

11,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有( )

A,无歧视待遇原则 B,最惠国待遇原则

C,国民待遇原则  D,贸易自由化原则

E,公平、平等处理贸易争端原则

12,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有( )

A,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B,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并行发展

C,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

D,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运行

E,新科技革命产生深远影响,知识经济迅速兴起

13,知识经济的特点有( )

A,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B,是一种智力支撑型的经济

C,是一种信息化、网络化的经济

D,是一种不断创新的经济

E,是一种资源经济

14,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凭借其巨大的经济优势来夺取世界经济霸权,采取的措施有( )

A,在国际金融领域,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B,在国际贸易领域,成立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C,通过经济援助,实现其对西欧、日本经济上的控制

D,采取新殖民主义的手法在经济上控制不发达的受援国

E,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和技术封锁

15,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格局变化是( )

A,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丧失

B,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C,苏美两极经济格局

D,资本主义世界三大经济中心形成

E,美国一家独霸世界经济( )

16,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巨大风险和挑战是( )

A,面临由西方国家制定的国际经济规则的约束和制约,要付出一些代价

B,国民经济对外依赖的程度加大,易受它国的影响

C,外国商品、劳务大量涌入,强烈冲击民族工业与经济

D,国际传递加快,投机性游资增加,金融风险大大增加

E,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国家的主要产业或经济命脉易为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组织所控制

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出现既斗争又联合态势的原因是( )

A,经济发展不平衡,具有跳跃性,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B,争夺销售市场、投资场所、原料产地的斗争尖锐化

C,资本和生产的国际化增强了它们之间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性和利益上的共同性

D,通过国际间的对话、谈判和政策协调,消除了它们之间的矛盾

E,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相互交织,日趋激烈

18,跨国公司的作用有( )

A,加速生产资本的国际化,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B,加速国际资金流动,加剧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C,促进和控制国际贸易的发展

D,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加快国际技术交流

E,加快经济行为国际化步伐,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19,世界经济从出现到现在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是( )。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时期。

B,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形成时期。

C,过渡时期经济体系形成时期。

D,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对立时期。

E,新经济时期。

20,主要世界经济组织有( )

A,世界贸易组织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

D,中美洲共同市场

E,西非经济共同体

二、名词解释题。

1,世界经济格局

2,世界贸易组织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4,经济互助委员会

三、简答题。

1,世界银行的宗旨是什么?

2,战后美国采取了哪些步骤来称霸世界经济领域?

四、论述题。

1, 试析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2, 当今跨国公司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五、分析题

1,如何看待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两种经济发展趋势?

2,分析下列有关经济全球化与“贫富分化”问题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迪亚卜拉今天在纽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今年的人类发展报告概况。迪亚卜拉说,今年的人类发展报告着重探索全球化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报告指出:“全球化为人类的进步、丰富人民的生活、增加机会和创造一个基于共同价值的社会提供了巨大的可能,但由于市场主宰了全球化进程,因而全球化的利益和机会都不是均等的,一部分国家和人口得益,而更多的则被边际化,从而形成了危险的‘两极分化’。”报告特别提出:“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全球化以巨大推动,但将人们联结成一个新的全球网络主要为富国人服务。”报告呼吁:“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对这一全球性的变化袖手旁观,应该行动起来,通过新的规则和机构,在地方、国家、地区、全球各级进行强有力的管理,使更多的人能利用新的信息技术、创记录的贸易额和不断改善的运动手段,分享全球化的利益。”

请回答:

(1)如何看待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加深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为实现人类的共同繁荣、消除两极分化,根本出路是什么?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世界贸易组(GATT)是公认的世界三大经济组织和世界经济主要行为主体,它们在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这三大世界性的经济组织中,发达国家是主要的受益者,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往往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代言人”。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往往得不到体现,处于被动地位。。。。。。但是如果没有这三大组织的话,不可想象世界经济是怎么样的。我们希望。。。。。。”

马来西亚外交部2003年6月

根据哲学和当代相关知识,科学评价世贸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世界经济主要行为主体的作用并指出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上述材料中出现的问题?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今天的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三足鼎立,成为协调当今世界经济的支柱。世界贸易组织135个成员间的贸易额已占到世界贸易总额的90%。我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同样已占我国外贸总额的90%左右。在如此重大的贸易关系中,世贸组织成为135个成员的保护伞,它对于关于世界贸易发展的重大问题有着充分的发言权,它制定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游戏规则,裁决国与国之间的贸易纠纷。

刘光溪等著:《WTO与中国经济》

材料2

世界贸易组织协议由序言、16条正文及4个附件所组成。

世贸组织继承了原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同时又对其进行了发展完善。

(1)非歧视待遇;(2)贸易自由化原则;(3)透明度原则;(4)允许例外和差别待遇原则;(5)以关税为主要保护措施,一般地取消数量限制。

材料3

英国《金融时报》19日发表一篇评论认为,中国入世是一个好消息,对全球经济大有益处。评论说,在全球经济处于衰退边缘的关键时刻,向中国这个经济增长潜力巨大的国家打开贸易大门将会刺激全球经济的发展。评论同时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使中国在发展市场经济的道路上进入一个新阶段。在劳动成本低廉、国内市场巨大等因素作用下,中国会生产出更多具有一流品质的产品。

新华社伦敦9月19日电(记者刘桂山)

巴西著名经济报纸《商报》18日发表题为《中国重振世界贸易》的社论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对世界贸易和巴中两国贸易发展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社论指出,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实体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之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一重大事件将为世界经济前景注入新的活力。社论说,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也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市场。社论呼吁巴西企业抓住中国入世的机遇,积极发展与中国的经贸关系。

新华社巴西利亚9月18日电(记者杨立民)

转引自新华社2001年9月18日~9月19日电

材料4

中国代表团团长、外经贸部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17日在日内瓦说:“中国入世,是中国和世界双赢和共赢的结果。”龙永图是在完成中国入世谈判的世贸组织中国工作组第十八次会议上作上述发言的。他说,对世界而言,中国入世后,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将会逐步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从而为世界各国各地区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开放的市场。这是中国将要对人类作出的重要贡献。

据新华社日内瓦2001年9月17日电(记者梁业倩、陆大生报导)

材料5

在2002年的4个季度里我国GDP的增速分别为7.6%、7.8%、7.9%和8%,始终保持了小幅加速上扬势头。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3年第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17.2%。这一水平不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6.3个百分点,而且也为1994年以来的同期最高点。

《南方周末》2003年04月17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分析说明WTO这一主要的世界经济组织的职能。

(2)结合材料2阐述的WTO的原则,分析说明加入WTO对中国的影响。

(3)怎样理解材料4中国外经贸部首席代表指出的:“中国入世,是中国和世界双赢和共赢的结果。”

(4)结合材料5来论证材料4中龙部长的谈话。材料5说明了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什么问题?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目前主要势力圈的国民总生产(GNP)的份额如下:美国为10万亿美元、欧盟8万亿美元、日本为4万亿美元、中国为1万亿美元;在德国和日本都处于不景气的状态下,其中中美两国之间建立互补性合作的潜力最大。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重要知识点及习题集

《参考消息》2003年2月1日

材料2

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美国、西欧和日本经济同步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三大引擎”。据统计,1985-1990年间,美、欧、日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4%、3.0%和4.8%。在此期间,东亚地区经济年平均增长8.1%,拉美经济也有适度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2.9%。1991年海湾战争后,世界经济格局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上世纪90年代,西欧经济增长缓慢,日本经济一沉不起,拉美、东亚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经济屡遭金融危机重创,非洲、南亚和加勒比等地区的许多发展中国家逐渐被边缘化,美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唯一引擎”。据估计,从1996年至2002年的7年间,美国占世界经济增长总量的64%,这一比重是美国占世界经济比重的两倍多。

2003年03月21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材料3

一年来……欧盟决定在2004年增收10个成员,以期欧洲国家能用“一个声音说话”;欧元今年初正式进入流通领域,为欧洲经济增添了新的动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10月聚首墨西哥,强调要全面落实“上海共识”,向“茂物目标”迈进,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以应对挑战,把握机遇,为亚太地区的共同繁荣作出贡献。第八次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首脑会议11月在金边举行,与会各国领导人就实现东盟一体化、扩大东盟与中、日、韩和印度在经济贸易以及非传统安全领域开展合作等问题达成了广泛共识,并在紧锣密鼓地磋商和制订有关方案。在非统组织完成历史使命后,非洲联盟作为一个新的泛非组织扬帆起航,为加快非洲经济一体化开始了新的征程。拉美国家也在为实现地区自由贸易进行着不懈努力,并同意到2005年完成与美国的自由贸易区的谈判。

《人民日报》2003年1月2日

请回答:

(1)什么是世界经济格局?根据材料1回答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是什么?

(2)结合材料1和2说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种现象对世界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3说明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什么趋势?这种趋势与材料1和2中的现象有什么联系?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相互关系的一组材料

材料1

近代工业文明提出“向自然宣战”的口号,人类在获得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较大地破坏了环境,造成许多全球性问题。

材料2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但是经济全球化也有巨大的负面作用,如加剧了全球贫富分化,南北差距愈来愈大,所以在世界某些地方出现反经济全球化运动,要求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材料3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一种新的思路,它要求经济发展与整个环境发展相协调,当代人的发展与未来人的发展相协调,这也就是说,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前提,不能以损害未来的发展为前提,人与环境,现在与未来应该是相协调的。

材料4

由于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行人类迅速前进的同时,其负面作用不可低估,消除、缓和经济全球化的不利因素,尽可能使更多的人都能共享经济全球化的成果,这是世界上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因此,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经济全球化的目的是共存共赢。

请回答:

(1)比较材料1与材料2,说明反经济全球化运动的合理性和片面性。

(2)比较材料1、2、3,说明可持续发展思路的合理性。

(3)比较材料1、2、3、4,说明共存共赢哲学依据。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全球6万多家跨国公司在境外有50多万个分支机构,7500万名员工,500家最大的公司占全球GDP的1/3和贸易总量的3/4。20余年来,跨国公司为推进其全球化战略,先是从销售本地化过渡到制造本地化,进而又转向技术、人才本地化,其重要标志是跨国公司纷纷在境外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加大投资、吸引人才、推进研究开发本地化是跨国公司实行其全球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联合早报》2001年9月26日

材料2

据统计,世界绝对贫困人口已从5年前的10亿增加到现在的12亿。一些穷国、小国、弱国,特别是一些非洲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面临边缘化的危险。。。。。。在西方发达国家内部,不同社会阶层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得失差别十分悬殊。造成新的社会不公正现象和“新贫困”。全球化的推进是以近年来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为背景和动力的。由于不同群体对新科技革命的适应能力大相径庭,部分传统产业被淘汰后,传统产业工人和低技能者因不能适应这一社会变革而利益受损。

《半月谈》2003年05期

材料3

日前,又从西班牙巴塞罗那传来消息,近万名示威群众聚集那里,抗议世界银行年会在此举行,并和警方发生冲突,有几十人受伤,世界银行被迫取消在此开会的计划。这是继6月15日瑞典哥德堡欧盟首脑会议发生大规模骚乱仅十天后,发生的又一起大规模群众抗议“全球化”行动。

今年4月21日,第三届美洲国家组织首脑会议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来自美洲国家(古巴没有参加)的大批反对组建自由贸易区的示威群众情绪激昂,频频冲突会场。去年3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年会,数万名来自欧美各地的抗议者,包围了会议,阻断了交通,强烈反对国际金融资本推行全球化的计划,并与警方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街道、商店受到严重破坏。

另外还有消息说,由于下月20日,八国首脑会议将在意大利的热那亚举行,抗议群众正准备聚集那里,展开声势浩大的反全球化行动。由于热那亚是一座古城,街道狭窄弯曲,警方无法有效制止示威群众。意大利正考虑将八国首脑会议转移至美国的航空母舰上举行。

2002年06月29日《人民日报》

材料4

为了与“世界经济论坛”针锋相对,2001年1月,巴西劳工党发起召开了第一届“世界社会论坛”,来自世界各大洲130多个国家的5万多反全球化人士参加了会议,被称为“穷人的联合国”。“世界社会论坛”每年召开一次会议,每次都明确提出反对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但反对在这一活动中使用暴力,主张以和平方式进行反全球化的斗争;主张建立一个“新世界”取代现行全球化,通过合理分配财富来消除贫困的根源。

《半月谈 》2003年04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说明跨国公司和经济全球化之间有什么关系?怎样评价跨国公司的本地化战略?

(2)根据材料2,科学评价经济全球化的作用?

(3)材料3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种什么现象?它说明了什么?根据材料2和3评价这一现象。

(4)根据材料4说明反全球化运动的主张是什么?你认为解决经济全球化进程所带来的不公正、不平等现象的根本出路是什么?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大约40年前,加纳和韩国的人均国民收入相差无几,但到90年代初期时,韩国的人均收入比加纳高出了六倍。究其原因,专家们认为两者收入差距的一半以上归于韩国十分成功地获得和利用了知识。

发展经济的途径有三种:一是开发尚未利用的土地;二是增加积累有形资本,比如公路、工厂、电话网络等;三是扩建劳动大军,增加教育和培训。缺乏自然资源的香港等亚洲“四小龙”经济成功的一大经验就是注意知识和教育。“四小龙”在从发展中经济进入发达经济之前,它们的儿童入学率已远远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它们在高等技术教育方面甚至超过了部分工业国家。

引自世界银行报告《知识发展报告》

材料2

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没有摆脱传统产业的束缚,经济增长方式仍以外延扩张为主,以消耗稀缺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尽管我们多次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但是,以高科技为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还没有成为我国内涵式经济增长方式的主体。

方新:《知识经济的挑战》2002年

材料3

知识经济正在崛起,无疑将促使经济结构和社会面貌发生广泛变化,也会激起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深刻变迁。谁能顺应时代的变迁,适时进行调整和变革,谁就能取得主动。知识经济引发的这些变化,向正在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民族振兴的我国人民提出了许多要求。

张式谷:《知识经济与学习社会》2003

请回答:

(1)什么是知识经济,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知识经济的兴起,对发展中国家提出哪些挑战?

(3)材料2中列举的发展经济途径的事例说明了什么?

(4)运用邓论的有关知识,来回答知识经济的兴起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哪些新的要求?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在这个新的全球市场的法则手册中,只有一条法则:适者生存。伴随世界贸易增长而来的是更大的经济投机。结果,经济的基础将偏离实际的生产,而用手指在键盘上轻轻一敲,大量投资便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有这一切都是在一瞬间完成的。

摘自《曼谷日报》2003年1月5日

材料2

信息将在人、组织和国家之间以一种简便的、容易的方式传播。信息传播技术的大量运用将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影响世界各国的文化制度、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必须想方设法维护人类在整个新世纪的安全。

材料3

俄罗斯总统普京最近说:“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不能运转,那它就不可能有现在,如果没有富有竞争力的科学技术,那它就不会有未来。”

材料4

世界科技正在发生新的重大突破,我们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世界政治走向多极化,经济日趋全球化的条件下,我们要实现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紧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持。……如果不加快我国经济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努力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我们就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中国在发展,世界也在发展,时不待我啊!

《江泽民在中国科学院第十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五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信息经济时代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相比有何特点,结合材料1-4加以分析。

(2)根据材料1、2,分析世界科技进步对哲学这门科学的挑战。

(3)结合材料3、4,简述我国将如何迎接科技革命与经济信息化的挑战?第二章 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一、不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是在( )

A,战后初期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

E,20世纪90年代初期

2,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 )

A,民族分裂主义B,极端主义

C,霸权主义D,新干涉主义E,强权政治

3,20世纪90年代初的世界政治格局转换的最鲜明特点是( )

A,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后发生的B,美国战胜苏联的结果

C,在和平条件下苏联一极的崩溃D,多极格局已在旧格局中发育成熟

E,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

4,战后导致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是( )

A,维也纳体系B,威斯特伐利亚秩序

C,凡尔赛—华盛顿秩序D,雅尔塔体制E,布雷顿森林体系

5,近年来大国之间经常建立“伙伴关系”,这种关系是( )

A,结盟关系B,军事集团关系C,对立关系

D,既非对立又非结盟的关系E,政治集团关系

6,20世纪90年代大国关系调整的特点是( )

A,大国之间纷纷建立各种伙伴关系B,不对抗

C,不针对第三国D,首脑外交空前活跃  E,不结盟

7,联合国的宗旨是( )

A,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B,协调各国行动

C,发展国际间友好关系D,促进国际合作

E,促进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8,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是( )

A,世界政治在多极化趋势中曲折发展

B,大国关系进行深刻调整

C,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强

D,国际局势总体缓和、局部动荡

E,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9,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表现为( )

A,世界经济格局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基础

B,世界经济格局制约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

C,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充当主角的国家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

D,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取决于各国军事力量的强弱

E,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决定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10,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是( )

A,苏联的解体B,美国霸权的衰落

C,东欧的剧变D,德国的统一

E,华约的解散

11,当前,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主要表现在( )

A,科技革命、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和升降,从而影响到世界政治的发展

B,加快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的首要目标,这一目标实现的结果往往导致政府的更迭,从而对世界政治发展产生影响

C,经济利益成为各国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

D,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

E,经济安全成为一国安全的核心和基础

12,当前,非传统安全因素对世界和平造成的威胁正在加大,非传统安全因素指的是( )

A,恐怖主义B,计算机网络犯罪

C,金融犯罪D,环境问题E,难民问题

13,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主要表现有( )

A,美国对世界事务的控制能力有所下降,但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B,俄罗斯国力虽削弱,但仍是一个具有巨大潜能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不应低估

C,欧盟和日本凭借巨大经济实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D,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E,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成为制约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重要力量

1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政治舞台上出现了几支政治力量。它们是(     )。

A,资本主义

B,殖民主义

C,社会主义

D,民族主义

E,法西斯主义

15,作为世界政治行为主体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

A,具有参与国际事务的行为能力

B,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一定作用

C,拥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实力

D,拥有独立自主和作出决策的权力

E,具有相当的经济实力。

16,当今世界的基本矛盾有( )

A,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B,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

D,发展中国家内部之间的分歧与争议

E,西欧与东欧的矛盾。

17,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形成的标志是(     )

A,第四点计划的实施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尼克松主义的实施

E,遏制战略的实施

二、名词解释题

1,世界政治

2,世界政治格局

3,华沙条约组织

4,杜鲁门主义

三、简答题

1,简述雅尔塔体制的主要内容

2,简述当今世界基本矛盾的特点

四、论述题

1,论析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基本特点

2,分析当今世界政治面临的主要问题

五、分析题

1,为什么说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2,在霸权主义仍然明显的当前,如何理解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半个世纪之前,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之际,联合国应运而生。联合国作为世界上最有代表性、最具权威的主权国家间的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展望新世纪,联合国肩负的任务更加艰巨。联合国的积极作用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联合国的权威必须维护而不能损害。

我们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继续发挥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在处理国际事务、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积极作用,确保全体会员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在处理国际事务中,都不应对联合国采取需要时则利用之、不需要时则抛弃之的态度。

摘自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联合国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2

联合国创始人之一、美国罗斯福曾于1945年旧金山制宪会议前夕说,即将成立的联合国将是一个永久性的和平机构,“它应该从此宣告单方面行动、排他性联盟、势力范围、力量均衡以及尝试了若干世纪而从未成功过的所有其他权宜之计的结束”。

不幸的是,在联合国问世半个多世纪以来,罗斯福所不愿看到的“排他性联盟”、“势力范围”乃至赤裸裸将联合国甩在一边的“单方面行动”屡有发生。在一个多样化的世界中,构筑单极世界格局的强权政治时常左右着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事务的发展。世界几乎已把冷战时期遗留和冷战后发生的全部最棘手的问题都交给联合国,而其中的许多都是年深日久、屡治不愈的痼疾。

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正迫不及待地要求各国领袖们运用自己的政治智慧对于以下问题做出回答: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人类应建立一个怎样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这种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又需要一个怎样的联合国?

摘自《人民日报》文章《新千年的呼唤》

材料3

尽管理论家们竭力想证实圆圈是方的,但毫无疑问,北约的轰炸和英美联军攻打伊拉克进一步破坏了脆弱的国际法框架的残存部分。美国拒绝允许在北约声明中出现“授权”这个令人头疼的词,不愿将任何权威拱手让与《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它允许使用“认可”这个词。在里根时代,美国开始公然与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对抗。在克林顿执政期间,对世界秩序的违抗已经走向极端,甚至连鹰派政策分析家都感到忧虑。

摘自(英)《新政治家》周刊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3,阐述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并分析联合国作为世界政治行为主体的作用。

(2)结合材料1-3,说明影响联合国发挥作用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3)材料1说:“展望新世纪,联合国肩负的任务更艰巨”,结合材料1-3予以分析。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美国的各项实力都处于支配地位,特别是军事实力,美国的军事预算相当于排在它后面大约12个国家的总和,而美国的经济实力也相当于位居它之后的3个国家的总和,“自从罗马帝国的鼎盛时期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像美国这样鹤立鸡群”。

新加坡《联合早报》2003年5月26日

材料2

美国通过发动在阿富汗的反对恐怖主义的战争,加强了其在中亚地区的战略利益,并对中俄两国形成了战略威胁;2003年3月20日绕过联合国,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加强了其在中东的战略利益,在单极强权政治的极度膨胀过程中,“丛林法则”幽灵的出现令整个世界再次失衡。而对于美国的种种行径,中、俄等国推动多极化的努力明显的受到了美国霸权主义的挑战。

《环球时报》2003年04月11日

材料3

。。。。。。江泽民论述说,推动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安全。这种多极化格局,不同于历史上大国争霸、瓜分势力范围的局面。各国应是独立自主的,各国的相互合作及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不应针对第三方。大国对于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负有重要责任,大国应该尊重小国,强国应该扶持弱国,富国应该帮助穷国。

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及其根本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1和2,说明世界政治的格局是什么?

(2)你怎样看待材料1和2这种现象?

(3)结合材料3,中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是什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推动这一趋势?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02年中美进行了密切的高层往来和战略对话,两国间的建设性关系取得了重要发展。布什总统2月访华,胡锦涛副主席和江泽民主席分别于4月和10月访美,双方就推动政治、经贸、安全和其他各个领域中的合作进一步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布什政府在台湾问题上重申一个中国原则,明确表示反对台湾“独立”;同时把“东突”定为恐怖组织并截断其在美财源。两国在双向和互利基础上积极开展反恐合作,两国军方也恢复了接触与交流。

与此同时,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两国高层互访频繁,双边互利合作不断加强,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协作更有成效,《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在两国得到积极落实。普京总统11月访华,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继承10年来两国关系发展的成功经验,将中俄关系不断推向前进。

在这一年,美俄关系调整和改善幅度之大引人注目。5月24日,美国总统布什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新的《美俄削减进攻性战略核力量条约》,并签署《美俄战略新关系宣言》,宣布两国“彼此视为敌人或战略威胁的时代已经结束”,两国已成为“伙伴和朋友”和全球反恐斗争中的“盟友”。紧接着,俄罗斯与北约签署《罗马宣言》,将双方“19+1”的合作机制升格为“20机制”,标志着双方“朝着建立互信平等合作关系迈出重要一步”;俄罗斯与欧盟领导人举行莫斯科首脑会晤,确定了加强俄欧关系的发展方向。

新华社北京2003年1月2日

材料2

虽然俄罗斯在反导这个困扰俄美双方数十年的问题以及其它问题上做出了明显让步,但是美国仍然在12月中旬宣布开始部署强化独家核优势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欧美之间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浮出水面,双方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分歧公开化。德、法两国公开反对美国对伊拉克动武。

材料3

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德国和法国继续同美国唱反调,提出避免向伊拉克开战的新动议。

德国和法国提出的动议包括派遣数以千计的联合国和平军到伊拉克支援武器检查工作,并把武检员人数增加两倍。

在经济制裁方面,这项动议将严格管制外国输入伊拉克的物资,并与伊拉克的邻国合作,加强防堵伊拉克的石油走私出口。

2003年02月10日德国《明镜》周刊

材料4

4月15日,法国总统希拉克与美国总统布什通了电话,双方交谈了20分钟。这是两个多月以来法美领导人第一次进行电话联系。美国由于对法国的反战立场十分恼火,从2月7日起,布什就对希拉克不予理睬。这一次是应希拉克约请,布什才跟希拉克通话。据披露,希拉克讲了两个内容:一是向美国表达友好感情,说对战争这么快结束感到高兴,对萨达姆政权垮台感到满意,代表法国对美军伤亡人员表示哀悼;再是对布什说,法国有一个意愿,即以务实精神参与伊战后重建。这次通话从形式到内容都可看出,法国处境被动,有求于美,姿态很低。

《环球时报》2003年04月18日

请回答:

(1)材料中反映了大国关系的什么状况?大国合作的基础是什么?

(2)从材料2可以看出大国合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3)从材料2和3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4)根据材料3和4归纳出大国关系的实质?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9?11”恐怖袭击事件受到了各国人民的共同谴责。这一事件的发生再次表明,恐怖主义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是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定不移地谴责和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国际社会应加强对话与磋商,开展合作,共同打击国际恐怖活动。

摘自江泽民在德国外交政策协会的演讲:《共同创造一个和平繁荣的新世纪》

材料2

“9?11”事件以后,美国布什总统公开向全世界宣称,在这场反恐战争中,世界各国要么站在美国一边,成为国际反恐联盟的一员;要么站在恐怖分子一边,成为国际恐怖主义一分子,没有中间道路可走。在反恐高压下,美国取得了反恐斗争的主导权,它不仅得以放手在阿富汗大打出手,而且还使得世界第一次在‘美国拍了桌子之后,全都鸦雀无声’;第一次出现了无分敌国友国,也无分东西南北,不是帮美国反恐,就是噤如寒蝉不吭声,一切都是美国说了算,它说谁是恐怖主义,谁就是恐怖主义;它说谁不是恐怖主义,谁就不是……

在基本收拾了阿富汗塔利班和本?拉登的基地组织后,美国又将伊拉克、伊朗和朝鲜卷进“邪恶轴心”,并威胁要对这三国动手。但美国至今也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这三国与恐怖主义有瓜葛。

摘自《世界知识》2002年第9期文章

材料3

美国的反恐斗争,包括在格鲁吉亚境内的反恐斗争,只是一种投机手段。反恐斗争仅是让美国人进入欧亚大陆的一种借口。这也正是美国地缘政治理论的实质。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海军少将马汉就提出了所谓“蟒蛇套”理论。在阿富汗以“蟒蛇行动”作代号不是偶然的。西方地缘政治家提出的世界霸权的公式是:谁拥有核心地带(意指原苏联地区),谁就拥有欧亚大陆;而拥有欧亚大陆,就掌握了世界命运。基辛格和布热津斯基都推崇过这一公式,美国现政府在自己的对外政策中实施的也正是这一公式。至于今天在俄罗斯周围部署美国军事基地图,换言之“蟒蛇套”,恰恰是美国地缘政治理论的体现。

美国在阿富汗、高加索和中亚的军事存在不仅对俄罗斯,而且对中国、伊朗和印度都是危险的。只要仔细读一下美国当局的纲领性文件,它的国家安全战略,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21世纪的行为准则。这就是控制关键的资源丰富地区、压制不同意见和操纵世界的全球变化。换言之,就是企图使世界按美国——北约的标准发展,形成以美国为首的世界秩序。

摘自俄罗斯《议会报》2002年4月5日文章“在俄罗斯周围下‘蟒蛇套’”

材料4

自“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以来,布什的白宫通过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和范围更广的反恐怖运动展示它组建国际联盟以达到其全球目标的决心。几位专家指出,令欧洲国家感到不安的是:上述联盟没有自动将欧洲国家包括在内……

欧美关系紧张的原因在于美国拒绝考虑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重视的一系列问题,其中包括有关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和生物化学武器条约等问题。此外,欧美还在应该援助哪些发展中国家、美国对伊拉克的政策以及华盛顿对巴以冲突立场等问题上分歧重大。在如何鉴别恐怖主义及其资助者问题上,美国与欧洲盟国的分歧也越来越大。

摘自美国《华尔街日报》2002年5月21日文章:“布什与欧洲的分歧日渐扩大”

请回答:

(1)什么是非传统安全?阅读材料1,为什么恐怖主义成为国际一大公害,它产生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2)美国反对恐怖主义行动的真实战略目的是什么?

(3)中国在反恐问题上的基本立场与政策是什么?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材料选自布什对伊宣战讲话:

“我亲爱的美国国民。。。。。。

对于美国在中东武装力量每一员来说,世界和平以及被压迫人民的希望都寄托在你们身上。。。。。。

在这场战争中,美国面临了一个无视战争规则和道德规范的敌人。。。。。。

我希望美国及全世界能了解,盟军将尽一切可能避免伤及无辜百姓,在一个和加利福尼亚一样大的充满险恶地形的国家进行战争意味着战争的时间比预想的要长,困难要大。

。。。。。。只有我们坚定不移的信念才能够帮助伊拉克建立一个团结的、稳定的、自由的国家。我们怀着对伊拉克以及他们伟大人民和宗教信仰的尊敬来到伊拉克。我们在伊拉克没有任何的企图,我们只是想摧毁一个威胁,使伊拉克人民恢复对国家的控制。

我们的国家自愿参与这场战争,我们的目的是明确的。美国及其盟国的人民不会让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伊拉克当局的威胁继续存在下去。

。。。。。。我亲爱的国民,我们国家和全世界面临的危险将被消除。我们将度过这个危险的时刻,继续我们和平的事业。我们将保卫我们的国家,我们将为其他国家带去和平。我们一定会赢。”

《人民日报》2003年03月21日

请回答:

请综合运用当代的知识来评价布什的讲话并指出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什么?(可自由发挥)

第三章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一、不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所经历的阶段有(     )。

A,战后恢复阶段

B,快速增长阶段

C,滞胀阶段

D,调整阶段

E,转变阶段

2,英国首相邱吉尔提出的“三环外交”的内涵是指(     )。

A,英国自身和英联邦为第一环

B,英国与美国特殊关系为第二环

C,英国与欧共体的关系为第三环

D,重建“欧洲大家庭”为第三环

E,英国是三环的总枢纽

3,冷战时期,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基本战略是( )

A,和平战略B,解放战略

C,遏制战略D,缓和战略E,超越遏制战略

4,美国最早正式提出“人权外交”的是( )

A,杜鲁门政府B,尼克松政府

C,里根政府D,卡特政府E,克林顿政府

5,西方国家中提出并推行“新东方政策”的是( )

A,美国肯尼迪政府B,日本田中角荣政府

C,法国戴高乐政府D,西德勃兰特政府E,美国尼克松政府

6,提出“多边自主外交”方针的是( )

A,英国撒切尔政府B,法国戴高乐政府

C,日本田中角荣政府D,西德科尔政府E,法国戴高乐政府

7,宣告建立欧洲联盟的条约是( )

A,布鲁塞尔条约B,罗马条约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D,阿姆斯特丹条约E,欧洲煤钢联营条约

8,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战后经济较快发展的原因有( )

A,和平的国际环境B,新科技革命的推动

C,生产关系的调整D,对第三世界的剥削与廉价原材料的掠夺

E,奉行凯恩斯主义

9,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包括( )

A,世界银行B,西方八国集团

C,世界贸易组织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E,七十七国集团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为实现政治大国战略采取的措施是( )

A,积极争取建立以日、美、欧三极为主导的世界新秩序

B,极力争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C,立足亚太,逐步确立与美、欧抗衡的势力范围

D,进一步扩充军事实力,加强海外军事活动

E,重视发展同东盟、中国的关系,加强与俄罗斯的对话

11,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 )

A,社会阶级结构复杂化、多层化

B,阶级斗争趋向缓和,各种社会运动不断发展

C,国家机器分权制衡发生变化,行政权力的膨胀成为普遍的现象

D,民主进程取得新进展,公民权利进一步扩大

E,利益集团广泛建立,新闻舆论的作用日益增大

12,20世纪60年代初法国在外交上推行戴高乐主义,主要做法是( )

A,反对美国在西方联盟中的霸权B,改善同苏联、东欧的关系

C,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D,争取实现法德合作

E,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扩张

13,20世纪70年代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执政后推行“新东方政策”,其内容主要有( )

A,巩固与西方国家结盟的同时,争取与东方国家达成谅解

B,承认战后欧洲各国的现有边界

C,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

D,努力改善同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关系

E,放弃谋求德国的统一,主张两德并存

14,几十年来西欧经济一体化取得重要成就,主要有( )

A,成立关税同盟B,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

C,建立欧洲货币体系D,实现欧洲统一大市场

E,实行统一货币——欧元

15,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获得较快发展的原因主要有( )

A,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B,社会生产领域进行了重大调整

C,资本主义经济之间相互依存的加深和协调

D,国内外环境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外部条件

E,掠夺第三世界的廉价原材料

16,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有( )

A,民主的危机与讽刺问题

B,种族歧视和种族矛盾与极端民族主义问题

C,精神和信仰危机问题

D,老人和妇女问题

E,城市暴力、黑社会和艾滋病蔓延等问题

17,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对的现实困难有( )

A,各发达国家政府的财政赤字连年扩大,政府的债务负担不断加重

B,就业增长缓慢,结构性失业持续存在

C,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中存在着结构性的问题

D,福利制度的调整和金融体制的改革提上了日程

E,收入分配不平等现象加重,贫富差距加大

18,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形式是( )

A,社会保险B,社会扶助C,社会救济D,社会福利E,社会支付

19,标志欧洲一体化发展进程的重要文献是( )

A,《欧洲煤钢联营条约》B,《罗马条约》C,《布鲁塞尔条约》

D,《欧洲一体化文件》E,《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20,具典型意义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模式有( )

A,美国模式B,德国模式

C,瑞典模式D,日本模式E,英国模式

21,资产阶级民主制的主要原则有( )

A,少数服从多数并兼听少数人意见的原则B,主权在民(人民主权)原则

C,代议制原则D,分权制衡(三权分立)原则E,法制原则

22,西方民主政治主要包括的基本制度有( )

A,议会制度B,选举制度C,政党制度

D,行政制度E,司法制度

23,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其实质是( )

A,通过适当收缩,减轻国内外压力B,通过缓和对苏关系,扭转战略上的被动

C,通过改善对华关系,加强对苏的制约D,通过牺牲盟友,延缓自身的衰落

E,通过维持均势,确保美国的霸权

24,与遏制战略相比,超越遏制战略的特点是( )

A,目标更大B,空间更广C,对象更多

D,手段更多E,主体更强

25,克林顿政府对外战略重点有( )等

A,实现和平、统一、民主的欧洲B,建立稳定、繁荣的亚太共同体

C,保持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繁荣D,维持强大的美国军事及外交能力

E,应付核武器扩散和恐怖主义等跨国性挑战。

26,美国的人权外交手段主要有( )

A,对人权问题实行政府干预

B,利用国际组织在多边外交中提出人权问题

C,将人权外交与经济援助、制裁相结合

D,在“人权高于主权”的借口下,实施军事干预

E,将人权与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存权结合起来

二、名词解释题

1,尼克松主义

2,超越遏制战略

3,旧金山体制

4,戴高乐主义

三、简答题

1,简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特征和本质

2,简析日本推行多边自主外交的内容

四、论述题。

1,试析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和社会政策方面进行了哪些调整?

2,论析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的新变化

五、分析题

1,试析“人权高于主权”的极端虚伪性

2,美国积极主张与实施北约东扩计划,其战略目的是什么?

3,如何正确看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实行的政治体制?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是孤立主义还是“软弱的”帝国主义?是倾向于退而自保还是像《纽约时报》的一位评论员托马斯?弗里德曼所说的“狂妄自大”?长期以来,美国外交摇摆于两个极端之间。最近几个星期的情况就表明了美国外交在两个互相矛盾的倾向之间的这种摇摆。

摘自法国《世界报》1997年12月12日文章《美国在外交方面的矛盾》

材料2

俄罗斯总统普京最近多次谈到,在冷战和集团对峙结束后,新的国际秩序的基础只能是多极化,它应考虑到国际社会所有成员的国家利益。克里姆林宫明确表示,它不能容忍美国通过炫耀经济和武力优势,依靠自己的北约伙伴加紧建立单极世界的趋势。俄罗斯认为美国的这种企图是不能接受的,认为美国企图在解决关系安全和地区冲突的重大问题上削弱联合国和欧安组织的作用也是不能接受的。

不久前通过的《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强调指出,绕过现有的国际机构使用武力会破坏国际局势的稳定,激化紧张局势和挑起军备竞赛,加深国家间的对峙和宗教纠纷。

最近几年的事件表明,华盛顿企图建立单极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只有美国有权决定世界政治中的关键性问题,这纯属是做梦。第一,即使美国具有巨大的军事和经济潜力,那也不足以强大到可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国际社会,建立美利坚帝国;第二,这种企图不可避免地引起其他力量中心的坚决反对,首先是俄罗斯和中国以及印度的反对,也绝不仅仅是它们的反对。美国对伊拉克和伊朗的武力和经济恐吓没有起任何作用,它们仍旧是坚持反美立场。

由美国发起的北约在巴尔干地区的军事冒险已经证明单极世界的构想是行不通的。用武力干涉南斯拉夫主权的结果是,不仅不能解决科索沃的民族冲突,而且还会使南斯拉夫的这个地区变成东南欧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的极为危险的发源地。

华盛顿想当世界唯一主宰者的野心最近也遭到了它的西欧伙伴越来越强烈的反对。在日本的八国外长会晤发表的声明使美国政府感到意外和沮丧。加拿大和西欧国家支持俄罗斯,谴责美国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会上通过的文件说,必须维护1967年反弹道导弹条约的所有条款,它是当前世界战略稳定的基础。

西欧国家的立场是符合逻辑的,欧洲不希望看到新一轮核军备竞赛,如果美国坚持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它是美国单极世界构想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军备竞赛就是不可避免的。

很难说,美国执政集团在政治上是否理智,是否最终能够意识到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国际社会的做法是不现实的,是否能够明白它面临的许许多多复杂问题是一个国家所无法解决的。或许,美国依旧会毫无结果地追寻建立单极世界的梦想。

摘自俄新社2000年8月6日专稿《美国的梦想》

材料3

最近发生的伊拉克危机产生的一个势不可挡的后果是,中东地区的反美情绪大大增强。这一点不仅在那些通常是反西方的国家有明显的表现,就是在那些外表上亲西方的国家,如埃及和沙特阿拉伯也是如此。欧洲、俄罗斯和伊朗一直在尽快利用这一迅速发展的反美潮流。

摘自美国《情报文摘》1998年3月6日文章《1998年令人提心的开端》

材料4

8日是美国布什政府上台200天的日子。由于布什总统就任以来,接连不断搞“单边外交”,表明要退出防止地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等,海外对此越来越担心。其强硬姿态受到了国内外的批评。在经济运作方面,虽然布什实现了自己做出的实施大幅减税的承诺,但是还未看到经济恢复的征兆,仍处于“等待成果”的状态。美国产业界对美元升值越来越不满,新兴市场也处于混乱之中,布什政府管理经济危机的能力也是一个未知数。

本月上旬,被认为是2004年总统的选举有力候选人的众议院民主党领袖格普哈特打破以往的沉默,公开批评布什总统外交政策“自以为是”。他认为,布什政府在导弹防御构想和《京都议定书》等方面的做法,导致盟国陷入混乱,并导致与俄罗斯和中国等国的关系出现不必要的恶化。

对布什外交投以怀疑目光的不光是华盛顿的政敌。《纽约时报》6月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联合进行的舆论调查显示,对总统的外交才能表示赞许的人由以前的53%降到了47%以下,认为布什“没有与其他国家领导人进行交锋能力”的人则升至44%。

由于克林顿前政府看上去总是根据对方的态度来随机改变自己的立场,因此被揶揄为“变色龙外交”。一位接近政府中枢的国务院高级官员解释说,为了给人们留下摆脱克林顿路线的印象,布什政府才一味地强调重视国家利益。

但是,也并非没有变化的萌芽。国务卿鲍威尔日前访华时,向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等中国领导人明确表示“美国不把中国视为敌人”,这显示了美国希望重新构筑一直龃龉不断的美中关系的愿望。围绕导弹防御构想,美国邀请俄罗斯国防部高级官员7日来到华盛顿,开始向俄方详细解释导弹防御构想的背景。可以说,这些都是与迄今为止一味强硬的做法不同的姿态。

下半年,布什总统还面临着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等诸多外交课题。经过上台以后半年时间的“试验期”,布什外交正在迎来关键时刻。

摘自《日本经济新闻》2001年8月9日文章

《美国出现修正“单边外交”的迹象——布什执政200天回顾》

材料5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1998年2月8日出访意大利前接见记者采访时说:“我知道,要摒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而个别国家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4,说明美国外交为什么长期以来“摇摆于两个极端之间”?

(2)根据材料4,说明布什政府上台200天在外交政策上的前后变化,并结合材料1-3说明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

(3)材料5说“个别国家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危险的。”结合材料1-5简要加以分析。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布什总统决定退出1972年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这表明美国的单边主义仍然存在并很活跃。

上个月,美国是唯一一个签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但没有出席缔约国大会的国家。因为美国政府反对禁止核试验。

上周,在日内瓦举行的有关生物武器公约的大会上,美国代表团表示,华盛顿反对任何强化执行和遵守这一公约的多边努力,这使其他与会代表目瞪口呆。而这一反对意见竟然是在携带炭疽热病毒的信件使美国成为生物恐怖袭击的受害者后提出的。

现在,布什政府又决定退出近30年来对稳定美俄核关系有所贡献的《反弹道导弹条约》。

布什的这种单边主义冲动是目光短浅的。

《参考消息》2001年12月23日

材料2

法国前外长韦德里纳抨击美国对外政策是“单边主义”加“简单主义”,认为它“与世界现实越来越远”;德国驻美大使沃尔夫冈撰文论证来打破美国包打天下的“神话”;欧盟委员会对外事务负责人彭定康则警告美国说,“不可能完全靠自己就办成一切事情”。欧洲舆论认为,传统的欧美关系受到了严峻挑战。

伍贻康:《欧盟要当真正的一极》《人民日报》2002年9月6日

材料3

“9?11”事件以来的6个月当中传出了一些神话,比如有人说,美国单枪匹马开展反恐战争比“协商”作战要好。揭开这些神话的面纱,我们就会发现,它们其实是一种祸害。

历史告诉我们,光靠权力保障不了稳定的国际秩序,公认的规则和常规也很重要。现在我们有机会组成全球联盟——包括俄罗斯、中国及其他国家——共同建立一个以法治和国际组织为基础的更加稳定的世界,千万不要错过了这个历史机遇。

美国《华盛顿时报》3月27日文章题:当西方与西方发生冲突时

《参考消息》2002年3月30日

请回答

(1)阅读材料1、2、3,说明什么是单边主义及其实质?

(2)评析材料2中法国前外长韦德里纳把单边主义称为“简单主义”,“与世界现实越来越远”的言论。

(3)评析材料1所说的,“单边主义冲动是目光短浅”以及材料3所说的“是一种祸害”的言论。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所有联合国签字国都应尊重人权,遵守人权基本原则。因此,一国侵犯公民权利就不仅仅是本国的事情,无论在世界何处发生侵犯人权的情况,各国都有不可推卸的进行监督和谴责的责任。……美国将毫不保留地、坚定地担负起保障人权的这一责任。

我们重申,美国对国际人权负有义务。人权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准则。

——摘自1977年3月17日卡特在联大的演说

材料2

越南战争产生了深刻的道义危机。70年代的经济紧张使公众对工业化民主国家为它的公民提供持久的福利能力的信心减少了,……

多年来,我们一直甘心采取我们对手们的有缺点的原则和策略,有时我们放弃自己的价值观念,而采取他们的价值观念。

我们曾经用火对付火,从未想到用水对付火会更好一些。但是,我们从失败中找到了回到我们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念的道路,我们已恢复了失去的信心。

——摘自1977年5月22日卡特在圣母大学的对外政策讲话

材料3

遏制战略发生了作用……我们现在正处于战后两种目标——暴政和冲突这一目标同民主和自由这一目标——之间一场历史性的较量的尾声。……我们的目标是大胆的——比我的任何前任认为有可能实现的目标抱负更大的目标……现在是……制定一项90年代的新政策的时候了。

材料4

号召尊重人权不仅使现有的共产党国家处于守势,而且从全球看,还使民主国家与共产党国家划清了界线。积极宣传尊重人权,还为更直接的进行民主的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些活动有助于使独立性越来越大、政治色彩日益浓厚的民间团体的出现,就等于是社会从共产党统治下最终解放出来的开端。

——摘自兹?布热津斯基《大失败——二十世纪的共产主义的灭亡》

材料5

西方国家过分关心其他国家的所谓“人权状况”,这是别有企图的。这些国家过去以炮舰政策压迫落后国家,在炮舰政策因被压迫国家的觉醒而失灵后,它们又以“人权”和“经济制裁”为手段……按照“人权无国界”之类主张行事……其结果是天下大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和2,分析卡特政府推行人权外交的原因。

(2)结合材料3和4,说明80年代后期美国人权外交政策的新变化,并分析产生这种新变化的原因。

(3)材料5中为什么说“按照‘人权无国界’之类主张行事……其结果是天下大乱”?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今天是20世纪最后一个8月15日。首先,我要为在战争中死亡的300万同胞和被日本军队杀害的、比300万多出许多倍的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牺牲者的在天之灵祈祷。

我这里提到了“同胞、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牺牲者”。战后不久恐怕不是这个样子。那时,“300万同胞的死”具有压倒性的意义,几乎没有人意识到外国牺牲者的存在。

从70年代,逐渐有人主张日本应该正视在战争中所犯过错,并承担责任。但是,在国内,认识到日本是加害者的人依然是少数。80年代的日本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它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这种国内的“常识”无法被国际社会接受。以1982年审定教科书问题为契机,文部省不得不修改了尽量不介绍日本在二战中的恶行的审定方针。

如何对待自己过去的问题,本来并不是一个如何对待国外的批评的问题。这是一个如何正视自己的过去,以及如何立足于此创造未来的日本的问题,这是我们自身的问题。。。。。。。

摘自(日)《每日新闻》2000年8月15日文章《正视历史,开创未来》

材料2

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的宪法第九条,日本人民永远放弃战争和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日本对这一规定的理解是,它的军事行动被限制在保护领土免受外来袭击的范围内。但是,随着冷战结束,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呼吁重新解释宪法或对宪法进行修正以便给日本武装力量更大的自由。尽管有宪法的限制和历史情绪的影响,但日本已经把它的自卫队建成一支亚洲最强大的军队。它每年的军费达到450亿美元。日本有大约23.6万军人,英国军人是22万。日本政府花费了大约1.4亿多美元研制了在富士山演习中使用的模拟战争技术。

摘自(美)《纽约时报》2000年10月1日文章

材料3

。。。。。。据《每日新闻》报道,这次教科书淡化战争罪行事件,便是因为执政自民党和一些右翼历史学家不断施压所致。报道称,这些自民党人士向书商表明,形容日本为邻国带来苦难,等同“反日”和“自我贬损人格”,最后日本各书商不得不做出妥协。这次事件绝对反映了近来日本右翼势力日益高涨的情况。

摘自(香港)《明报》2000年9月11日的报道

材料4

文部省对从2002年度开始实施的中小学教科书的审议已经到了最后阶段。据调查,过去曾发展为外交问题的关于战争中日本行为的表述,如过去对“慰安妇”及“侵略”等基于“加害者立场”所作的表述大幅度减少了。

在1997年版教科书中,许多出版公司的教科书中,都用标题,醒目地提及日本在亚洲各地区的“侵略行为”。但是在这次的申请本中“侵略行为”的措辞都被用各种拐弯抹角的措辞替换了。

。。。。。。不少人指出,这次的许多申请本都从日本是加害者的立场后退的背景是,从1996年前后起,以自民党和一部分学者为中心,对教科书的批判不断升级。

摘自(日)《每日新闻》2000年9月10日报道

材料5

在有关太平洋战争的论述中,教科书说:“战争开始的时候,日军打败盟军,使长期在欧美殖民统治下的亚洲人增加了勇气。”

。。。。。。另外,在实在无法绕开的南京大屠杀问题上,教科书采取了偷梁换柱式的卑鄙手法,把有关内容安排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部分,并这样写道:“在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中认定,日军在1937年日中战争中,在占领南京时,杀害了很多中国人民。但是,关于这一事件,资料上有很多疑点,事实究竟如何,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见解,有关争论至今仍在继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3、4,说明日本目前国内在对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略问题上的基本态度。

(2)根据材料2-5,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年来日本国内政治右倾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3)材料1说:“如何对待自己过去的问题本来并不是一个如何对待国外的批评的问题。这是一个如何正视自己的过去,以及如何立足于此创造未来的日本的问题”,请予以分析。

(4)根据材料3、4、5,试述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通过由右翼学者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主导编写初中历史教科书的原因。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近两三年,在日本经常讨论日美中俄关系。这表明人们强烈希望日本成为与三国对等的国际政治主体。过去,日本在美中俄的权力之争中屡屡被耍弄。对像日本这样具有经济实力的国家来说,提出这种要求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且,这也是使日本外交成熟起来的必经阶段。

美中俄作为左右国际政治秩序的“极”已被世界所承认,而日本没有得到这种认可。日本战后在安全保障上始终坚持彻底的防御状态,不足之处一直依赖日美同盟弥补。

。。。。。。因此,美中俄也一直把日本视为远远落后的政治对手。日本应该正视这一现实,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如何使日本取得与美中俄对等的地位。

摘自日本《日本经济新闻》2000年3月17日文章《远东形势与日本》

材料2

但是,国会在昨天迈出了重要下一步,表明它在重申其民族主义情绪方面取得了扎实的进展。它已经任命了一个国会委员会,由它来调查国会是否应该采取一个有争议的步骤,修改战后“和平宪法”。

而这一行动正是在这种形势下采取的:年轻人中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对日本是否能够充分依赖美国来保护自己不受攻击的疑惑与日俱增,同时产生了一种它应该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情绪。

摘自英国《金融时报》2000年1月21日文章《日本的军主义倾向》

材料3

现在日本应该谋求的是这样的勇气:坦率地说出向美国应该说出的话。而且,需要有柔和而坚韧不拔的谈判能力。

过分地关照会扭曲日本国民的对美情感,结果可能会损害日美关系。只有不怕发生摩擦,向美国提出自己的主张,才能加深两国真正的伙伴关系。

摘自日本《朝日新闻》2000年1月19日社论《需要坚韧不拔的谈判力》

日本对美国的依赖决不意味着日本的懈怠和软弱无力。日本立足于兼顾本国以及地区和世界利益的立场,不选择军事自立的道路。然而,如果因为日本不想在军事上自立而继续受到低于美中俄的政治待遇,那么虽不情愿,但或许日本将来也不得不考虑摆脱对美国的依赖。

摘自日本《日本经济新闻》2000年3月17日文章《远东形势与日本》

材料4

在华盛顿,人们普遍的看法是,日本是能够担当“领导角色”的。美国倾向于给日本的“领导角色”所下的定义应该是,东京按照华盛顿的希望去做,而不需要华盛顿事先告诉东京应该做什么。对于这种“领导”的前景可能将是非常不错的。

摘自《日本时报》2000年8月8日文章《承认日本在亚洲的重要作用》

日本在军事方面的态度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几年来,它一直在减轻对美国的依赖程度,放宽长期以来限制它行使军事力量的政治和宪法约束。这些变化在华盛顿引发了一场悄悄进行的辩论。美国防务和情报官员难免要扪心自问:一个比较自信的日本对美国来说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美国与言听计从的日本之间那种原有的冷战式安全关系终于行将结束了。日本的所作所为开始再次像一个“正常大国”那样。对美国和亚洲的未来而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是“正常”?

摘自美国《洛杉矶时报》2000年2月23日文章《在亚洲,另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诞生了》

材料5

活着的人们的最大心愿就是国家坚守不重蹈覆辙这一誓言,并对此进行谢罪和反省。而那些民族主义者的主张却不是这样,他们希望国家把死者作为“英灵”而加以赞美,然后再重蹈覆辙继续“制造”这样的“英灵”。可以说,对这个问题,即使反对靖国神社运动的一方也没有进行充分的讨论。因此,要解决“靖国神社问题”必须先解决这个问题。

摘自日本《世界》月刊2000年9月号文章《“靖国神社问题”的结论何在?》

材料6

9?11事件后,日本抓紧利用这一时机,抓紧了向海外派兵的步伐。阿富汗战争的爆发,使得日本的有机会修改了《海上保安厅防卫法》、《自卫队法》等法律,加紧向外派兵。。。。。。。日本政府于2002年12月2日决定,将在本月内派遣具有情报收集功能的宙斯盾护卫舰前往印度洋,其名义是协助美国打击恐怖势力。

《国际月刊》2003年1月5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4,分析冷战结束后,日本在对外关系中推行一种什么战略?其对外战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并分析日本近年来推行这种战略的原因。

(2)对比材料3和材料4,分析日本年轻官僚们所谋求的日本的“领导角色”和美国希望日本能够担当的“领导角色”的内涵有何异同?

(3)根据材料5的观点,要解决靖国神社问题,日本必须先解决什么问题?并根据材料5指出优先解决这一问题的理由。

(4)根据材料3、4和6,分析日本在走向大国的道路上,采取的是什么方式?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

第四章 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一、不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有史以来第一次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由亚非发起独立召开的国际会议是( )

A,开罗会议 B,万隆会议

C,日内瓦会议 D,卢萨卡会议E,贸发会议

2、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的著名原则是( )

A,和平共处 B,平等互利

C,求同存异 D,不干涉内政E,独立自主

3、南南合作的主要机构是( )

A,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B,石油输出国组织

C,南方首脑会议 D,七十七国集团E,西非经济共同体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长期困扰世界的中东问题,其核心是( )

A,宗教问题 B,水源问题

C,石油问题 D,巴勒斯坦问题E,民族问题

5,促进人类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而发展问题的核心是

A,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 B,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C,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

D,占世界产值多数的少数大国的发展

E,全球经济的发展

6,第三世界崛起的里程碑是( )

A,万隆会议 B,欧佩克的建立

C,不结盟运动的诞生 D,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

E,非洲统一组织的建立

7,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是( )

A,西哈努克 B,卡斯特罗

C,铁托 D,尼赫鲁

E,纳赛尔

8,同欧共体签订《洛美协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包括( )

A,非洲国家 B,亚洲国家

C,拉丁美洲国家 D,加勒比海地区国家

E,太平洋地区国家

9,近年来,东盟不顾西方国家的反对与压力,决定接纳吸收的新成员是( )

A,文莱 B,越南 C,缅甸  D,老挝 E,柬埔寨

10,南南合作的重要意义是( )

A,它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B,它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在南北对话中的地位

C,它增强了发展中国家集体自力更生的能力

D,它对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E,它进一步推动了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11,南南合作的形式有( )

A,进一步加强政治和外交合作 B,建立各种区域性合作组织

C,积极开展货币金融合作 D,进行技术合作

E,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合作组织在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加强贸易合作

12,发展中国家的政权模式主要有(     )等类型。

A,议会共和制

B,总统制

C,绝对君主制

D,军事专制统治

E,政教合一制

13,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有( )

A,历史上有着共同的遭遇。

B,它们都面临着共同的任务。

C,绝大多数国家处于不发达或欠发达的地位。

D,共同的国际立场与对外政策。

E,不与强国结盟

14,不结盟运动的基本原则是( )

A,反帝、反殖、反霸

B,独立C,发展D,和平、中立E,不结盟。

15,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有( )

A,经济发展速度较快B,经济结构得到调整

C,民族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D,经济自主性不断增强。

E,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增大

16,世界银行根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将发展中国家分为( )类型

A,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B,高收入的石油出口国

C,次发达的国家和地区D,中下等收入国家和地区E,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

17,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中国家进行的经济调整与改革主要有( )

A,重新强调加强发展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B,实行经济开放政策,力争有效地利用外资。

C,调整公私关系,鼓励发展私人经济和市场经济。

D,发展多种经济,改变单一制的畸形的经济结构。

E,与跨国公司进行经济合作

18,南南合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 )

A,单一经济结构,对发达国家存在严重的经济依赖性。

B,一些国家间政治分歧、边界纠纷的存在,阻碍它们之间的经济合作。

C,大国与小国、经济比较发达与比较落后的国家之间,存在着种种差异和矛盾。

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阻挠和渗透

E,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不足

19,冷战结束后南北关系出现的新变化主要有( )

A,南北关系中的政治问题日益突出

B,南北经济矛盾依然存在,但出现了与冷战时期不同的特点。

C,南北经济矛盾与冷战时期基本相同

D,北方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开始重视南北合作,加强南北对话与合作。

E,区域或集团内部的南北关系愈益明显地凸现出来

20,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有( )

A,政治上获得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成为国际舞台上主权独立的民族国家。

B,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C,政治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

D,大多数国家实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正在化解种族、部族、民族矛盾,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正在形成。

E,绝大多数国家政局稳定,保持着良好的政治环境,为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二、名词解释题

1,亚非会议

2,不结盟运动

3,七十七国集团

4,南北关系

三、简答题

1,冷战结束后南北关系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2,20世纪90年代南南合作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四、论述题。

1,战后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选择走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2,发展中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其基本内容有哪些?

五、分析题

1,如何理解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2,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制度主要有哪些类型?

3,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4,如何分析战后的民族问题?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所取得的优势使不结盟运动失去了意义,被迫在两个敌对阵营之间做出选择的威胁已不复存在。如今,大家都在一个阵营里。美国总统布什认为,世界新秩序将使发展中国家更易于受华盛顿的摆布,而华盛顿是不受任何与之对抗的力量约束的。任何采取勇敢而愚蠢的行动惹怒美国的发展中国家都别指望从其他国家得到大量的物质援助。至少目前是如此,海湾战争证明了这一点。

英国《今日马克思主义》

材料2

正是因为冷战结束后的世界秩序并没有实现其核心的宗旨——国际和平与平等取得明显的进展,所以不结盟运动现在不仅是具有更大的重要性,而且中肯地说,它现在还有更大的紧迫感。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邮报》

材料3

“第三世界主义”已经过时。60年代的反帝义务已被无耻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取代。于是,第三世界主义与它的老大哥马克思主义及殖民主义一起都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箱。

英国《今日马克思主义》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说明美国关于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基本观点。

(2)结合材料1、3说明西方某些报刊否定第三世界地位与作用的实质。

(3)材料2、3是关于冷战之后第三世界作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你对此有何看法?

(4)从材料2可以看出,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奉行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有关经济资料表明,40年前,全世界最富的人口和最穷的人口人均收入的比值是30:1,而现在已上升至74:1。目前联合国成员国中有48个最不发达国家,而20年前仅20有余。

摘自2000年9月8日《人民日报》

材料2

现在,南北差距问题、贫富问题越来越突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科技发展水平上存在的严重不平等,更加重了南北差距。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信息产业的迅速成长,也带动了经济增长。但这种增长及其带来的利益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全世界大量贫困人口还没有享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实惠。

摘自2000年8月6日《人民日报》

材料3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依赖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廉价资源,而且离不开第三世界的廉价劳动力、廉价市场和廉价商品。这种不平等交换造成了贫富的两极分化,占世界人口17%的24个工业化国家拥有世界生产总值的79%,而占世界人口83%的发展中国家仅占世界生产总值的21 %。第三世界国家外债高达25万亿美元。有13亿人生活在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每天人均收入不足1美元。8亿人忍受着饥饿,8000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超过2.6亿的人不能上学。

摘自2000年8月29日《人民日报》

材料4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在过去20年间,全球对外投资增长了6倍,但70%都在发达国家之间。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南北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根据联合国去年的统计,在过去30年间,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从25个增加到49个;世界绝对贫困人口从5年前的10亿增加到现在的12亿;工业化国家与30个最穷国家的人均收入相差至少70倍;世界上3个最富有的人的财富,超过了60个穷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

因此,经济全球化进程使全球性社会公正问题更显突出。经济全球化进程导致了一定范围内南北差距的扩大和某些国家和地区的边缘化,甚至也引起发达国家内部一些非优势产业的反弹。看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必须有人文理念的指导,必须注意其发展中的平衡性和公正性问题。在“什么样的经济全球化”的课题前,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任务更加迫切。

摘自2000年3月28日《人民日报》

材料5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都不愿看到世界上任何地区再发生新的热战、冷战和动乱,都不愿看到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再推行新的霸权和强权,都不愿看到南北之间的发展差距、贫富鸿沟再扩大下去。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都渴望世界持久和平,渴望过上稳定安宁的生活,渴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渴望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渴望促进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

请回答:

(1)阅读材料1、3,说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特征和实质。

(2)阅读2、4,说明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以及与发达国家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根本原因。

(3)阅读材料5,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解决南北问题的途径。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95年3月在哥本哈根举行了联合国社会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在处理南北关系问题上各国首脑各持己见。现将外国有关报道摘录如下:

材料1

法国总统密特朗呼吁援助发展中国家创立“社会发展契约”和设立世界金融交易税。他解释说,与穷国签订的“社会发展契约”旨在为准备“严格遵守国际劳动组织关于劳动权利公约”的政府所作的努力提供资金。这些契约将在同国际劳工组织和同隶属于或不隶属于联合国的国际组织进行谈判后签订。

密特朗明确指出,这是“对那些希望更好地保障其公民,特别是儿童的权利的国家所作的努力提供支援的一个逐步而实际的办法”。他说,这是“一切的基础,其余一切都只是空话”。

他还说,必须“赋予我们的生活以新的意义,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应成为政治决策的落脚点。”

材料2

戈尔在联合国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说,美国将通过非政府机构向第三世界国家提供更多的援助,以在地区范围内加强小型商业活动和民主制。这标志着美国发展政策中心的转移。

作为一位民主党人士,戈尔清楚美国还在进行一场关于社会福利和发展援助的“激烈的政治斗争”。戈尔强调了依靠地方机构,而不是政府大力参与行动的重要性。他说,所谓新的伙伴关系倡议是为了“援助给小型商业活动和促进经济发展……加强非政府组织在发展计划中的作用……和帮助受援国在地方一级加强国家民主制”。

材料3

北南之间的分歧,一直是在起草向贫穷和不公正现象宣战的首脑会议决议的讨价还价过程中的明显特征,今天在一些国家元首谴责他们称之为援助国的说教时再次冒了出来。

加蓬的老资格的总统马尔?邦戈嘲笑富国嘲笑得非常尖刻。他说:“你们利用了非洲,而当你们吃饱肚子的时候,你们却要非洲不要那么别扭。”

赞比亚总统说,发展中国家受到了它们所欠的千百亿美元债务,以及对它们的出口的限制和为改善它们的经济而实施的国际计划的社会影响的束缚。

材料4

古巴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等指出,虽然这里的与会者们有着崇高的理想,但在一个原材料贱买、工业品贵卖因而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世界上,是不会有社会发展的;最需要人才的国家,人才被掠夺;利率越来越高;外债高达1.5万亿美元,造成严重恶果;资金从穷国流向富国。他指出,在存在妇女和种族歧视的地方,是不会有人权的。在自私自利的地方,是不会有团结的。古巴主席还揭露了霸权主义和以任何借口对第三世界小国的干涉。他说,在这种情况下,是不会有社会发展的。

材料5

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今天在此间召开的联合国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指责西方利用人权问题和人们对环保问题的关注来遏制发展中国家。他说,多年以来,在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斗争中“发展中国家及其人民只不过是牵线木偶”,如今,北方工业化国家将拉美和东南亚经济的高增长率视为对他们的威胁。在殖民地时代,“北方在搜刮尽了本国的这些财富之后,又在统治我们的时候,榨取了我们国家的财富。”他说:“现在,他们企图利用包括人权、社会条款和环境条件来抑制我们的经济增长”。

他说:“尽管资本主义和自由市场经济存在着弱点,但西方只允许奉行一种西方模式。它们不承认所谓经济增长火车头的明显失败。‘西方’还是实行改革为好,而不要企图顽固地坚持其立场并对别人指手画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和2,指出法国和美国就处理南北经济关系打算采取的新举措的异同?

(2)参照上述材料,指出南北贫富差距离进一步扩大的具体经济原因?

(3)在材料3中邦戈总统认为有关富国没有理由指责非洲“别扭”,对此应如何理解?

(4)结合上述材料,指出解决南北矛盾的正确途径?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尤其是冷战后),世界贸易飞速发展,国际投资大幅增长,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分工越来越细,实行对外开放的国家遵守和参与修订‘游戏规则’。总之,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目前,世界上出现的共同性问题愈来愈多,而且这些问题不是单个国家或几个国家所能解决的,必须依靠全球范围内所有国家(不分国家大小、不分国力强弱、更没有南方和北方之分)联合行动、共同努力,才能收到成效。这就是全球化时代。 ”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2期

请回答: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怎样认识全球化时代的南北关系?(全球化时代南北关系的特征、南北矛盾、解决南北问题的途径)

第五章东亚现代化发展论析

(见课后习题)

第六章拉美模式与拉美问题析论

(见课后习题)

第七章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比较(见课后习题)

第八章 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一、不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苏联、东欧国家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主要包括(     )等类型。

A,国家计划管理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模式

B,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模式

C,市场调节为主,社会计划调节为辅的模式

D,计划指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模式

E,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

2,社会主义国家中最早开始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是( )

A,波兰   B,中国

C,南斯拉夫 D,匈牙利E,保加利亚

3,提出“三和路线”的苏共领导人是( )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E,列宁

4,苏联解体的时间是( )

A,1990年12月  B,1991年8月

C,1991年12月  D,1992年2月E,1989年12月

5,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所推行的政治路线是(    )

A,公开性、民主化和多元化  B,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C,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D,全面完善社会主义

E,对外全方位开放

6,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有(   )

A,苏联在历史上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

B,戈尔巴乔夫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

C,帝国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D,民族分离主义

E,争霸世界的对外战略

7,针对西方国家的遏制战略,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了(   )

A,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   B,共产国际

C,华沙条约组织      D,经互会    E,欧安会

8,社会主义国家在20世纪对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有(   )

A,结束了帝国主义的一统天下,开创了人类历史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纪元

B,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基本上消灭了阶级压迫和剥削,为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建立平等、民主、自由的理想社会开辟了道路

C,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显示了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支持和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沉重打击和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支持和促进了第三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E,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是制止和战胜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伟大力量和中流砥柱( )

9,社会主义国家在新形势下面临着许多新课题,主要是(   )

A,必须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  B,探寻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不断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    D,坚持走改革之路

E,警惕西方的“和平演变”

10,20世纪50—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中探索的社会主义模式有(  )

A,国家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模式

B,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为辅的模式

C,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相结合的模式

D,取消计划实行自由市场调节的模式

E,排斥市场机制实行计划调节模式

11,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当时公开予以谴责的国家有(  )

A,南斯拉夫   B,保加利亚  C,匈牙利  D,罗马尼亚  E,波兰

12,由于国内外的原因,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出现的新国家是(  )

A,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B,克罗地亚共和国  C,斯洛文尼亚共和国

D,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共和国   E,马其顿共和国

13,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苏联高度集中管理的经济体制,其主要特点是(  )

A,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实行工业国有化

B,农业全盘集体化

C,实行统一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形式

D,高度计划化的经济运行模式

E,以行政手段为主、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模式

14,苏联政治经济体制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当时苏联(  )

A,处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

B,受到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政治孤立、军事威胁

C,30年代崛起的德、意、日法西斯直接构成现实威胁

D,自身又是一个经济、技术、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

E,沙皇俄国有专制主义的传统。

15,下列属于苏联政治体制特征的有(   )

A,党对国家实行统一领导,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和政企不分、以政代企的现象十分严重。

B,权力过分集中在上级机关和少数人手里。

C,干部普遍实行任命制和实际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

D,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官僚主义、腐败现象蔓延。

E,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长期不健全、不完备,党内和人民的民主权利得不到保障。

16,苏东剧变的教训主要有(  )

A,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接受群众的监督。

C,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改革,改革又必须始终坚持和捍卫社会主义方向。

D,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对国际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阴谋和渗透颠覆活动保持高度警惕,坚持不懈地与之开展有效的斗争。

E,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和本国实际紧密结合。

二、名词解释题

1,布拉格之春

2,新经济政策

3,苏联模式

三、简答题

1,简述苏联经济体制的特点

2,简述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战略

3,简述苏联政治体制的特征

四、论述题。

1,剖析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面临的困难

2,为什么说苏东剧变并不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五、分析题

1,分析战后世界社会主义大发展的历史意义

2,论析社会主义对人类进步和世界和平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3,论析苏东剧变的主要原因和教训

4,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我们必须时刻记住这些被奴役的人民的解放问题。不过,解放并不就是战争解决,解决可以用战争以外的方法达到……因此,仅仅地就限制俄国的政策本身就是一个不高明的政策,而且它还是一个必然失败的政策,因为一个单纯防御的政策绝对敌不过一个侵略政策。如果我们唯一的政策是原地不动,我们将被击败。只有不断保持着解放的希望,只有利用一切的机会,我们才能终止这个笼罩着全世界的恐怖的威胁,……但是这一切是可以而且是必须以这样的方法完成的,这种方法将不致引起世界大战,……它必须是而且可能是和平的方法。那些不相信精神的力量、宣传的力量能产生效果的人,就是太无知了”。

(杜勒斯在国会考虑任命他为国务卿时的证词)

——摘自美国新闻处1953年1月23日华盛顿电

请回答:

(1)这一言论反映了美国政府实施的什么战略?

(2)社会主义国家应如何应对这一战略?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江泽民在谈到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一问题时指出,从世界历史进程看,社会主义历史还是短暂的,总的说来正处在实践和发展的初期,社会主义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其前进途中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和想象的困难和风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邓小平同志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就可能发生这样那样的失误以至挫折。

请结合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现实说明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是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年曾经这样感叹道:“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今天,这种发展不但没有停止,而且呈现出更快的趋势。18世纪,以资本主义经济为主的世界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只有0.5%,19世纪为1%,20世纪前期达到2%,1950~1985年上升到4.5%。扣除物价上涨因素,19 8 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比110年前的1870年增长了42倍,德国增长了23倍,日本增长了55.5倍。在战后的半个世纪里,世界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万亿美元,其中西方发达国家所占比重约3/4,仅美国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就超过8万亿美元。而作为发展水平重要指标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尤快,美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如今已超过3万美元,有的国家甚至超过4万美元,同20世纪初相比提高了约100倍。

张白玉《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社会主义的前景》

材料2

据统计,在20世纪初,美、日、德、英、法等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有5~10%是由采用新的科学技术取得的,而自70年代以来,这一比率已上升到80%。

由于新技术的发明和利用,发达国家产生了很多新兴工业和工业部门,同时对旧产业进行了技术改造,从而吸引了大量投资,提高了投资率。另一方面,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及相应带来的更高的产生率,战后西方国家的剩余价值率提高。而剩余价值率提高又有利于企业货币资本的积累,进行扩大固定资本的投资规模。以日本为例,1995~1973年日本30人以上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9倍,剩余价值从1955年的314%,提高到1970年的443%。同期日本企业的设备技术投资额增长了8.1倍。

吴辉《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社会主义的前景》

材料3

在发达国家内部,美国1979年20%最富的人的收入比20%最穷的人高3.5倍,而90年代末则已达到9倍。目前,美国1%最富有的人所拥有的财富比90%的美国人的财富的总和还要多。此外,其他西方国家,如英、法等,也存在同样的现象。造成西方社会穷富差距显著扩大的原因,一是高新技术的采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利润率,利润大增。而受雇工人的工资收入则相对下降,更不用说那些被企业解雇和受社会排斥的人了;一是伴随着资本全球化和自由化的进程,资本在和劳动的对抗中变得越来越有利。资本可以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寻求最低工资。这使得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提高极为缓慢,劳动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不仅发达国家内部,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2年《人类发展报告》的统计,从30年代到90年代,富国和贫国的收入差距从30倍猛增到150倍。从人均GNP来看,1994年发达国家到达16610美元,发展中国家为950美元,只及前者的5.7%。最富有的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每天近100美元,最贫穷的国家人均每年仅80美元。南北差距的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特别是不平等的国际交换。发达国家通过不平等的国际交换,每年从发展中国家获取高达数千亿美元的超额利润。由此造成了发展中国家“发展的陷阱”。

新科技革命在带来全球两极分化的同时,也助长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正是由于西方国家不断的技术革命和无节制的经济发展,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人类始料未及的后果。能源危机、资源枯竭、土地沙化、大气污染……已经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而造成这种危机的直接原因,则在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它们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目前,只占世界人口15%左右的西方国家消耗了全世界75%的开发资源,并产生全球大致相同比例的污染。

来源同材料2

材料4

世界经济的无政府状态十分明显,世界性经济危机特别是金融危机日益严重。战后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后经历了1973-1975年的石油危机,1979-1982年的滞涨危机,80年代中后期的结构性危机,以及1987年被称为“黑色星期一”的美国股市连续暴跌风潮。进入90年代后,先有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和此后日本经济的长期不景气;再有1992年、1993年、1995年欧洲货币体系的动荡和危机。不仅发达国家存在危机,发展中国家也未能幸免。1994年墨西哥的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俄罗斯和巴西的金融危机都是突出的例证。这些危机爆发的具体原因和背景虽然不尽相同,但无不与世界经济的无政府状态,尤其是全球经济的无计划和少调节密切相关。

来源同材料2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分析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获得较快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3、4,说明世界经济全球化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作用。为什么说,世界经济全球化加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

(3)根据材料2、3、4说明,当今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对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资产阶级赖以形成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是在封建社会里造成的。在这些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封建社会的生产和交换在其中进行的关系,封建的农业和工场手工业组织,一句话,封建的所有制关系,就不再适应已经发展的生产力了。这种关系已经在阻碍生产而不是促进生产了。它变成了束缚生产的桎梏。它必须被炸毁,它已经被炸毁了。

取而代之的是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的经济统治和政治统治。现在,我们眼前又进行着类似的运动。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几十年来的工业和商业的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2

垄断资本主义使资本主义的一切矛盾尖锐到什么程度,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只要指出物价高涨和卡特尔的压迫就够了。这种矛盾的尖锐化,是从全世界金融资本取得最终胜利时开始的过渡历史时期的最强大动力。

垄断寡头统治趋向代替了自由趋向,极少数最富强的国家剥削愈来愈多的弱小国家,这一切产生了帝国主义的这样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使人必须说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趋势之一,即形成为“食利国”、高利贷国的趋势愈来愈显著,这种国家的资产阶级愈来愈依靠输出资本和“剪息票”为生。如果以为这一腐朽趋势排除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那就错了。不,在帝国主义时代,某些工业部门,某些资产阶级阶层,某些国家,不同程度地时而表现出这种趋势,时而又表现出那种趋势。整个说来,资本主义的发展比从前要快得多,但是这种发展不仅一般地更不平衡了,而且这种不平衡还特别表现在某些资本雄厚的国家(英国)的腐朽上面。

摘自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材料3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经历了长达20多年的高速增长时期。1950年-1970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4.9%。这一发展速度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第一黄金时期”(1850年-1913年)年均增长率的2.1倍。自1973年“石油危机”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时期,1973年-1990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2.8%,仍然高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第一个黄金时期”的经济发展速度,是1850-1913年的1.2倍。

〖2〗美国 日本 联邦德国 法国 英国 意大利1914-1950年2.3% 2.5% 1.5% 1.3% 2.5% 2.1%1951-1987年3.2% 7.5% 4.4% 4.0% 2.5% 4.3%

材料4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的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象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材料4,说明材料1中“类似的运动”是什么样的运动?在资本主义社会为什么也会发生这种“类似的运动”?

(2)材料2“这种矛盾的尖锐化,是从全世界金融资本取得最终胜利时开始的过渡历史时期的最强大动力”中的“过渡历史时期”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些矛盾的尖锐化”是“过渡历史时期的最强大动力”?

(3)材料2、材料3说明了什么问题?

(4)材料4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的现象”,如何理解这一说法。

第九章 俄罗斯社会转型研究

一、不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东欧中亚经济转型的主要方式有(  )

A,一种方式   B,两种方式   C,三种方式

D,四种方式   E,五种方式

2,激进的“休克疗法”经济转型方式的代表有(   )

A,俄罗斯  B,波兰   C,罗马尼亚   D,乌克兰  E,匈牙利

3,东欧中亚经济转型的基本内容有( )

A,通过私有化改造所有制结构

B,转换基本经济制度

C,废除计划经济体制

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E,改变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和方法

4,实行渐进的经济转型方式的代表有(   )

A,俄罗斯  B,波兰   C,罗马尼亚   D,乌克兰  E,匈牙利

5,东欧中亚实施经济转型的措施主要有( )

A,从生产资料公有制走向私有化,借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B,放开物价,依靠市场调节的价格体系。

C,实行通货紧缩政策,抑制物价上涨。

D,减少财政赤字,削减财政补贴。

E,取消对外贸易的限制,货币依市场规律自由兑换

6,东欧中亚地区影响较大的政治思潮有( )

A,自由资本主义思潮

B,社会主义思潮

C,极端民主主义思潮

D,民族主义思潮

E,社会民主主义思潮。

7,西方自由资本主义思潮的主要特征是( )

A,全面接受西方文化历史的价值观

B,彻底否定社会主义

C,主张意识形态多元化

D,主张多党制

E,主张走“第三条道路”

8,东欧中亚国家的经济转型基本完成,主要表现包括( )等

A,大规模的私有化运动已基本结束

B,初步形成了以私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结构

C,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成

D,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都由市场进行调节,政府不再进行行政干预

E,实现了对外贸易的自由化

9,东欧中亚经济转型带来的后果主要有( )

A,生产大幅度下降。

B,通货膨胀恶性发展

C,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D,社会两极分化严重

E,外债负担加重。

10,经过十多年的政治制度转轨,独联体成员国和东欧国家已初步确立了以( )原则为基础的西方民主政治制度。

A,多党制B,民主制C,一党制D,三权分立E,自由选举

11,东欧中亚国家政治制度转轨后形成的政治体制有( )

A,总统制B,议会制C,议会君主制D,军人政权E,政教合一制

12,俄罗斯经济出现全面好转的内部原因是( )

A,政府积极有效的治理工作对经济的恢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B,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建成,经济法规的不断建立,社会经济关系逐步理顺和规范化

C,激进转轨措施的负面影响已基本释放,经济进入了恢复性增长阶段

D,卢布贬值的短期作用

E,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和工业原材料价格回升并居高不下

二、名词解释题

1,双头鹰外交

2,“休克疗法”

三、简答题

1,简析俄罗斯经济出现全面好转的原因

2,简述普京上台实施的外交政策的新特点

3,简述俄罗斯全方位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

1,论析东欧中亚经济转型带来的不良后果及其原因

2,私有化在东欧中亚大行其道的原因是什么?

五、分析题

1,20世纪90年代初期,促使俄罗斯调整其对外政策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2,试析俄罗斯经济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种种迹象表明,最近同西方,首先是同美国关系发生转折,并非只是常见的态度摇摆,而是对形势加以认真考虑的结果,也是出于自卫。

不过这绝不意味着,俄罗斯外交部门会来一个180度大转变,用对抗代替昔日同西方合作的方针。政策依旧,只是做了必要的修改,俄罗斯再也不想毫无所获地作单方面让步了。

摘自俄《俄罗斯报》

材料2

由于莫斯科内部各种政见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的变化,俄罗斯同西方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成为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最初阶段之特点的建立“联盟伙伴关系”的想法,是亲西方派占主导地位的产物,他们已经被强国派取而代之。在强国派统治下,俄罗斯的对外政策利益得到重新阐述,以把人们对西方的民族主义反应以及保持领土统一的需要包括进去。莫斯科的统治者们坚持他们维护俄罗斯的领土完整的权利,即使采取西方所不能接受的办法也在所不惜;他们还会制定一项抗衡性对外政策战略,以摆脱西方的压力。

摘自英国《生存》

材料3

俄罗斯国徽中的“双头鹰”仿佛正在密切地注视着俄罗斯的东西两侧。叶利钦总统之所以强调“国徽象征着俄罗斯在国际社会中生存的道路”,是因为作为连接欧美与亚洲之桥梁的欧亚大陆国家,俄罗斯要扩大在外交上的决定权,防止在冷战后的国际政治中政治地位的下降。

由于北约东扩,被欧美国家疏远并处于孤立之中的俄罗斯开始将外交政策的重点转向东方,首先与中国接近。两国提出建立战略性伙伴关系,并多次牵制了美国的一极控制。

摘自日本《东京新闻》

材料4

华盛顿对俄罗斯的过渡情况的幻灭正在促成一个相互失望且不耐烦的恶性循环。在俄罗斯,存在下述看法的人不仅仅是日里诺夫斯基。他们说苏联的垮台是西方策划的,西方希望俄罗斯虚弱无力、不稳定,经济上依靠西方的投资,并要靠廉价出售人才、科学、石油、木材和天然气过日子。因莫斯科的西方人和西方产品剧增,并认为迄今西方市场给俄罗斯带来的主要是投机、犯罪和公开的腐败现象而感到不满的俄罗斯人不仅仅是共产党人。人们常常可以听到中间派人士、工业家,甚至还有感到失望的民主派人士发表上述批评性意见。

摘自美国《纽约时报》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2、3,说明俄罗斯对外政策近年来作了哪些重大调整?

(2)调整后的俄罗斯的对外改革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3)结合材料3、4、说明俄罗斯为什么要调整对外政策。

4.下列是关于俄罗斯和独联体的材料:

材料1

据法国《世界报》报道,在从1992年至1997年末这一时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以各种形式向俄罗斯提供了495.8亿美元的贷款。另据日本工业新闻报道,在此期间,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在内的国际金融机构通过双边关系向俄罗斯提供的信用贷款为700多亿美元。根据俄官方数字,现在俄罗斯外债为1400亿美元,扣除苏联时期约800亿美元的旧债,经济转轨以来俄罗斯的新债余额大体为600亿美元,与上述数据大体吻合。据估算,如果把各国政府和企业向俄罗斯政府和企业提供的各种贷款和援助加在一起,大约共1000亿美元左右。这的确是一笔不小的资金,即使如此,也只为激进民主派在经济转轨之初预想的3000亿美元的1/3左右。这说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援助并不像激进民主派设想的那么慷慨。

《东欧中亚研究》1999年第1期

材料2

继5月24日在莫斯科俄美签署了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和关于新型战略关系宣言之后,5月28日俄美两国领导人又与北约18国的首脑聚会意大利罗马共同签署了《罗马宣言》,决定正式成立北约-俄罗斯理事会,以便在平等合作的机制下,共同协商、制定和实施俄罗斯与北约之间涉及到相互利益的问题的决议;5月29日俄罗斯和欧盟首脑会议在莫斯科结束。双方签署了关于俄欧关系、加强双方政治和能源对话、维护欧洲安全及调解地区冲突等问题的五项联合声明。5月29日至30日独联体国家政府首脑会议也在摩尔多瓦举行,独联体12个国家在面对北约不断东扩的新形势下,通过协商探讨推动独联体国家政治和经济一体化进程。而不久之后(6月7日)上海合作组织首脑会议还将在圣彼得堡召开。

《联合早报》2002年6月1日

材料3

2002年4月2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交部长在莫斯科举行例行会议。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等五国的外交部长和乌兹别克斯坦副外长就制定“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法律文件——“上海合作组织”宪章进行了磋商,以进一步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建设与合作。

5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国防部长也在莫斯科会晤,并就如何落实各国元首达成的共识,以及国际和地区形势,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进一步加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在军事领域的合作等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今年6月初,上海合作组织六国元首将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会晤。

《联合早报》2002年6月1日

“客观现实是俄国所需要的大批投资和新技术今天只能来自西方。不论我们是否喜欢,美国在这方面起关键作用”。另一方面,“西方将对俄国保持防范的倾向”。因此,“俄罗斯不可能在北约中占有平等地位”。“美国和日本都不会主动协助俄国提高在亚太的作用”。西方不可能向俄罗斯提供大量的经济援助和投资来帮助它彻底摆脱经济危机,俄罗斯的经济问题主要地只能依靠俄罗斯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鉴于俄罗斯的历史、地理及文化特点,西方在经济和技术上的强大,而俄罗斯暂时还没有找到南方和东方的天然盟友,它的长期目标应当是同从美国到日本的北线建立起稳定而现实的伙伴关系”。

《东欧中亚研究》2002年第1期

材料4

俄罗斯总统普京今天在俄议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国情咨文,总结三年来所做工作,全面阐述俄国内外方针政策。

在谈到联合国的作用时,俄总统说,联合国是解决国际问题的“全能机制,必须要保留”,他指出,尽管联合国通过的决议不是所有国家都喜欢,但国际社会没有另外一个能替代联合国的组织,因此应该保留联合国。

普京特别强调了俄加强与独联体国家关系的重要性,他说,“俄将独联体空间看做是俄的战略利益范畴,独联体国家也把俄看做是其国家利益区域。”

在谈到俄军队改革问题时,普京宣布,到2007年,俄军将建成为一支建立在专业化基础上的陆军、空军和空降兵和海军部队。

《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国情咨文》《人民日报》2003年5月16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和所学知识说明俄罗斯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

(2)根据材料4,你怎样理解普京总统所说的“俄将独联体空间看做是俄的战略利益范畴,独联体国家也把俄看做是其国家利益区域。”

(3)根据材料2、3、4说明俄罗斯普京政府外交政策的特征。

(4)根据材料2、3回答独联体和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共同特点?

第十章 中国对外关系及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

一、不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影响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

A,人权问题   B,最惠国待遇问题

C,知识产权问题 D,台湾问题E,体制问题

2,周恩来提出的著名的“求同存异”原则最早是在( )

A,开罗会议  B,雅加达会议

C,万隆会议  D,日内瓦会议E,联大第六届特别会议

3,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 )

A,1960年15届联合国大会 B,1965年20届联合国大会

C,1971年26届联合国大会 D,1974年29届联合国大会

E,1961年16届联合国大会

4,西方大国第一个同我国建交的国家是( )

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英国E,意大利

5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51228.html

更多阅读

经济手段与政治目的 手段目的分析法

经济手段与政治目的——秦耕耘1,良性环流的形成如果是消费,人们会在不同的商家、不同的厂家与品牌之间进行选择,对比产品的性能、耐用程度、外观、价格,从而选择自己中意的产品。生产厂家一定会根据实际生活的各种需要与不同的消费群体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重要知识点归纳 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重要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1、体味文化(1)文化无处不在(2)文化无时不在(3)不同区域有不同自然环境,不同文化环境2、 文化是什么?教材中的“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

ztwtwz 国际政治经济学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国际政治经济学2009-03-20 00:04:25|分类:国际政治经济学|举报|字号订阅1、历史:IR、IPE的发展2、理论:(1)现实主义:霸权稳定论(2)自由主义:相互依存论(广义、狭义——敏感性和脆弱性)(3)依附理论:正统、激进、改良(4)斯特兰奇:金融、安全、生产、知

声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重要知识点及习题集》为网友潇洒的微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