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做弥撒时的香炉代表什么意义? 天主教弥撒禁忌

一般都是用乳香。乳香是一种香料,弥撒中一般放在香船里,由神父用小勺挖一勺,撒到香炉中的木炭上,一经燃烧就发出好闻的香气,表示我们的祈祷上达天庭。  ————  大礼弥撒献香的意义  每逢主日或主要庆节瞻礼,各处圣堂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大礼弥撒。  随着进堂咏的歌声,主祭神父及辅祭人员列队到达祭台前向祭台行礼后,神父给提炉点香料发出一股馨香气息、随即神父接过提炉,向祭台并沿一周献香。圣道礼仪恭读福音前向福音献香,圣祭礼仪时神父向祭品献香,然后辅祭员给司铎献香。末后辅祭员也给教友献香,这各有什么意义呢?  一、给祭台献香:是为尊敬祭台,是献祭之圣所,吾主之表意,如今之祭台,象征着加尔瓦略山。  二、给福音献香:是尊重圣经,表示圣经意义之馨香。念福音、是天主借其圣子耶稣垂训世人。  三、给祭品献香:因为将用这饼洒变为耶稣至尊至圣之体血,所以弥撒圣祭是重演十字架上的祭献,为此,好似给耶稣献香一样。  四、给主礼神父(司铎)献香:因为司铎为耶稣的代表,将要奉献弥撒大祭。  五、给教友献香:因为教友借着圣洗圣事,圣神倾注在信友身上,把他像桠枝一样接在基督这棵葡萄树干上,使之成为耶稣基督奥体的肢体,并同主祭一齐共献圣祭;教友此时站起,并当定志,常要发德行的香味,使别人“闻到。”  ————  弥撒中的香是什么意思?  一、乳香  乳香(incensum)是用中东某些树液裂成的香料,液体一干,呈现淡黄色,容易燃烧,发出来的浓烟,香气宜人。  按旧约的记载,乳香来自阿拉伯南部海湾一带。印度亦出产。据说古撒巴人自印度进口乳香,然后转售各地。他们对乳香,似乎有专利权。现在出产乳香的国家,是依索匹亚及索玛利亚。我国的松香与乳香大同小异。  自古各地敬神皆烧香的真料及形状虽有所不同,但烧香的义意则一。香烟缭绕,代表我们对神的崇敬、祈祷、奉献…… 。此外烧香亦宣是一撞祭祀。祭祀之意,即表示我佣承韶天主是至耸然上的真神,而我佣自鬓渺小虚然,一切所有皆天主所赐。为表明崇敬,我们甘愿将自己的宠物燃毁,为神牺牲。因而各地民族皆以祭祀来崇拜真神;有的杀猪、羊、牛、鸡… … 等。我国如此,其他国亦然。主基督为救人类,亦本同样义意,自作牺牲,献上生命,甘愿死在十字架。  因而向偶像假神烧香,就等于崇拜邪神。玛加伯上,第1 章十四节记载:“一四五年「基色娄」月十五日,王在祭台上立了一个可恶的邪物,同时在犹太各城修建了祭坛,在各家门前及街上烧香……有人在城内每月搜查,发现违命的以色列人,就以暴力处死。  犹太人在面粉上先倒油,然后再撒上乳香,以献给雅威天主。此外在每堆面包上,放一支金杯,杯中盛满乳香,最后周末将金杯中的乳香,倒在全燔祭上烧尽。还有犹太人的祭礼中用四种香料混合的祭饼,每日第三时辰及晚九时辰摆在香台上。  教会初兴,因为教外皆烧香敬神,教会对烧香有相当反感。特别是戴尔杜良(Tertulianus 155-230)时代,教友极端反对。  及至第四世纪,教会开始发展礼仪,烧香亦派上了用场。按西尔物斯德肋教宗的主教礼节本(Liber pontificalis)的记载,君士坦丁大帝献给特利腾大殿一对纯金的大香炉。他还献另一个金香炉放在圣洗间。此外凡是大帝建筑的大殿,皆接受了类似的重礼。但这些香炉的用意,并非敬神而是使教堂内芬芳扑鼻,香氛谊人,助人神魂超拔,易于祈祷。  二、上香  按罗马礼第一号(Ordo Romanus I)上香似与现在不同,当时只有一位神职人员,手持香烟袅袅的香炉,走在神职行列之前,使主祭经过的路上充满香气,进堂出堂以及列队诵读福音时,皆如此。不过他不向生祭或福音本上香。  一种最古老上香的形式,是向祭台上香,在祝圣圣堂典礼中有类似的上香礼。这种上香礼的意义,似乎是向亡灵敬礼。因为初兴教会的坟墓就是祭台。类似的上香,来源很古。古人常有在坟墓上烧香的召惯,以维护坟地空气的芬芳。之后由祝圣圣堂上香,又能向大礼弥撒中的上香。其意义是向祭台致敬,因祭台代表基督。向祭台上香,自九及十世纪已出现。阿方士的若望(Jean d’Avranches 十1079)已提及在弥撒中向祭台上香,不过上香者不是主祭而是一位辅祭人员。  现在大礼弥撒中,主祭两次向祭台上香,一在弥撒之开始,一在奉献酒饼之后。此外神职人员公唱晨祷及晚祷时亦向祭台上香。  大弥撒中第二次上香之前,亦向饼酒上香。这礼在十三世纪出现,甚而有学者主张在十世纪阿方士已有此记载。在饼酒上香,到了十三世纪,变成复杂。原因是当时以象征解释理解杂乱成性,致使向饼酒上香的仪式不胜其烦,又划十字,又划圆圈。  大弥撒中,举扬圣体及圣血时,亦向圣体圣血上香。举行圣体降福时,明恭圣体时,常大家唱「至尊圣体」时由主祭向圣体上香。神父举圣体降福教友时,辅祭人员向圣体上香。这几种上香是近代出现的。  教会初兴,谈不到向苦像上香,因为当时苦像尚不存在。这仪式在第十三世始出现。祭台上放圣髑,并向圣体上香更是晚年之事。现在祭台上,已无圣髑。  向主祭上香,共有三次,一是向祭台第一次上香之后,二是唱福音之后,三是向祭台第二次上香之后,都在奉献礼完毕之后。向主祭上香者,是执事的职责。  至论向其他人员上香。亦有所规定。奉献完毕,执事向主祭上香之后,就走向在场神职人员及教友上香。  在罗马礼仪本第一号的时代,香炉要提到福音架前,并且向福音本上香。这仪式最晚在十一世纪已出现。  二月二日圣母取洁节,祝圣蜡烛时亦向蜡烛上香。同样圣枝主日,祝圣圣枝时亦向圣枝上香。  最后按罗马礼节本,亦应向亡者尸体,以及向墓穴上香,以表敬意。  三、香炉  古代人们焚香用的器皿相当小,其形有如铁铲。罗马及犹太之所用。很像小熔锅,其旁有手把,宛如埃及人所用的香炉。  至论教堂所用之香炉,最初亦似埃及人之熔锅,有手把,但无炉盖。有的则是固定的,体积相当大。这种大型香炉,第一次在塞热教宗一世的礼节本上有记载(Senge I 687-701):“这位教宗制造了一个大型纯金的香炉,上面装饰着柱子及圆顶。他将此大炉高悬在圣伯多禄像前,为能在大节目的弥撒中焚香祷告。」  在六世纪时,出现一种小型香炉,有盖子,盖上系一条小链,用以开关;之后又用三条链子,穿过盖上周边之三个小洞,使盖更易于开关。  到了第十二世纪,香炉底座,其本身及盖,渐渐由圆形变成三角式六角形。香炉本身,经过几百年未改形,但炉盖则改变许多。首先盖顶加一圆环,圆环又改成圆珠,然后又有造成楼形,甚而成堡垒形。中间有链以便开关。  及至十四世纪香炉四周,又装饰了花、叶、动物、人像、天使、圣母、基督等形。文艺复兴时代及十七世纪,复将香炉加长了许多。现代的香炉,又恢腹了简单的形像。  至论香炉质料,通常是铜、青铜及铁。  四、香船  香船是盛乳香的小器皿。香船有盖、一半可打开,其中放一小勺,为添香用。  五、香的象征  乳香、香炉及焚香。曾经给喜好象征者很多解释的题材。  值得我们一提的,是礼仪利用一切可刺激我们五官之物,使我们感到礼节的庄严、神圣,是我们宛如身临天主面前,易于祈祷、接受天主的恩宠、相信其伟大至善、超凡入圣。圣体中的音乐,歌声、红花、绿叶、装饰、蜡烛、香烟……在在都刺激我们的耳目口鼻,是我们整个人,侵没在超然的世外气氛中。  焚香除了使圣堂芬芳,亦是向天主、基督、圣人、圣徒、及圣物等一种敬礼及敬意。此外香烟尚代表我们的祈祷上达于天主台前。为是我们的祷告,蒙受天主的悦纳,我们自当如圣保禄所说:“我们就是献于天主基督的馨香,在得救的人中是,在丧亡的人中也是;但为后者,是由死入死的芬芳;为前者,却是由生入生的芬芳。”(格后:二,15-17)  ————  新教几乎就没有这些工具,因为他们把礼仪简化殆尽了,只有和天主教比较相似的传统教派才有,比如圣公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51717.html

更多阅读

指甲有横纹是怎么回事 指甲上的月牙代表什么

甲面出现横纹可能是严重缺乏蛋白质或者是营养不良:指甲由蛋白质组成,若平日指甲底部出现白色横纹,有可能是蛋白质不足,宜多吃豆、种子、果仁、蛋或肉类等食物。?一个人必须营养好,指甲才能正常生长,否则就会出现一些异常的现象,医生们往往

不同颜色的玫瑰代表什么含义呢 不同颜色代表的含义

不同颜色的玫瑰代表什么含义呢——简介  在西方情人节为什么要送玫瑰花呢?我们都知道:在情人节的习俗中,鲜花和巧克力是庆祝时必不可少的。那么你知道这其中的讲究和含义吗?玫瑰代表爱情是众所周知的,但不同颜色、朵数的玫瑰还另有吉

指甲上的月牙代表什么? 指甲上月牙代表什么

指甲上的月牙总被人不停地讨论来讨论去,真的好茫然啊。月牙跟体质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需要多少月牙才够健康?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10个月牙,只不过有一些看不到而已。至于健康嘛,月牙其实也仅仅和新陈代谢有关。健康的指甲应该是半透明、

高考的孩子吃什么好 鸽子汤禁忌

给高考的孩子吃什么好哪? 我的女儿高考前,我因为自己厨艺不好,工作也忙,听别人说给小孩做什么好吃的......心里也着急。后来我想主要补脑吧。所以从女儿高中二年开始,除了每天家常菜之外,每周带她去饭店吃一次大骨头,开始一盘骨头吸骨髓后

不同颜色的玫瑰花都能代表什么意义呢? 花都玫瑰园

玫瑰代表爱情,但不同颜色、朵数的玫瑰还另有吉意花语红玫瑰 ---- 热情真爱,常在恋人之间穿梭蓝玫瑰 ---- 敦厚善良粉玫瑰 ---- 青春亮丽黄玫瑰花语--珍重祝福和嫉妒失恋紫玫瑰花语--浪漫真情和珍贵独特白玫瑰花语--纯洁天真黑玫瑰花语--温柔

声明:《天主教做弥撒时的香炉代表什么意义? 天主教弥撒禁忌》为网友浅夏丿初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