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语文才是我的根
梅洪建
不知从何时候开始,一提到梅洪建,就是一个研究班主任工作的人。
在很多讲课的场合,我都会说,我首先是个语文老师,语文才是我的根,失却了语文感觉就失去了我作为教师最根本的意义。同样的话,我也会告诉和我一样研究班主任工作的好朋友——别丢掉你最根本的专业,否则你无法体味到一个教师最起码幸福。
爱上语文不是我的天性,但却是我的福分。正如我从来没有想过做一个教师而今在享受做教师的福分一样。
刚踏上工作岗位,我就遇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语文教研组,在那个组里有着付炜光、洪亚兰、刘永兵、贾崇怀等教坛的精英。依稀记得,每个周三下午,属于语文组的那间办公室里都会传来激烈的争吵。“我就不服你”,“我就是认为你不对”等等话语,伴随着因激动而凌乱的语气语调会随时迸发出来。你感觉不到那是在教研,而是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吵架。
是的,就是在这种“吵架”中,我懂得了“空白艺术”、“脱轨理论”,我开始喜欢那些平淡文字背后的意蕴,开始探索高雅文字背后的灵魂。也让我开始明白对语文教学的痴迷原来是这样一种境界——“吵架”时你我敌对,“吵架”后一笑泯恩仇。因为每一次争吵之后,时间都是黄昏,我们会相约在军嶂山下的东北餐馆里小聚,在热情的碰杯中让争吵时的情绪烟消云散。
那年,付炜光大哥说:“不会喝酒的语文老师,不会是好老师。”其实,他说的是对语文的一种热爱,一种激情。而今,他们几个大多在各自的学校里做了校长或主管教学业务。就在2014年的7月,我还到了贾崇怀老师执掌的万人学校去,亲聆他给自己学校千余名老师讲述如何做一个好教师。
很多人对我说:“梅老师,外表看起来你是个谦谦君子,而一旦到了课堂上,你竟然是个疯子。”我知道自己算不得谦谦君子,但在课堂上我属于“疯子”,因为我爱课堂,爱我的语文。
再次遇到好的教研组是在长江岸边。那年,我遇到了徐杰、刘铁梅、王益民、梁昌辉等。今天如果你去百度这几个人的名字,恐怕没有一个是凡人,他们都是到处讲学的名师大家了。每次和他们见面的时候,我总是得意地说,“你们再牛,还不是我这个教研组长带的好”。于是就会在他们“切”的语气中护头自保了。那时我们的教研采取“三步两周法”。“三步”就是解读文本、教学设计、课堂实践三个步骤。“两周”是说一次教研活动的完结,需要两个周的时间。各自解读文本,汇聚后形成相对共识;然后各自设计教学,汇聚后形成相对统一的教案;然后安排两个老师同课异构;同课异构之后再评课,再修改,再实践。两个周满满的,但是每一个“两周”下来收获也都是满满的。就是这种满满的收获,使得我们那个教研组一年内出现了3名全国课堂大赛一等奖,两位老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的称号。
或许有人说,你们这样多累啊!一直觉得,幸福就是自我满足。一旦你能获得满足,无论在别人的眼睛里你有多劳累,你都能品味出幸福的滋味。就是在这种有计划有步骤的研究氛围中,我们开始研读孙绍振、余映潮、黄厚江、钱理群、王富仁、王荣生等名师大家的作品,并且把黄厚江、余映潮等老师请到我们教研组亲自把脉。多年后的一天,再次和余映潮老师小聚时,他老人家还说:“小梅啊,如果没有我扒你一层皮,你怎么会成长这么快呢?”在我憨憨的微笑中,感恩之情溢满胸怀。也是在那个时候,和黄厚江老师交流后,就一直得到黄老师的关爱和提携。记得黄老师告诉我说:“成绩属于懂得感恩的人。”我只想说,您对于我的恩重如山,我怎么可能会不懂感恩!
就是在这种浓浓的氛围中,浓浓的温情中,我的语文教学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东西。我开始思考自己的“三维”,开始在课堂中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我开始踏出校门,到外地去讲述自己的语文见解,展示自己的语文课堂。
这本书展示的课堂是“非常语文课”。所谓的“非常”不是自己的课特殊或者是超出别人,而是所选课的文本相对而言难上,或者难以出彩。这些文本要么是特别浅显易懂,要么是特别容易误读,要么是教点难出,要么是“四不像”文体……对于很多人来说,这都是老大难的问题。而我们却认为如果连这些不好上的课文我们都上好了,还有什么难东西呢。
于是,在新的教研组,我们开始了“定点突破”式的“非常”语文课的思考、实践。和长江岸边的做法一样,我们也是采取“三步两周法”展开的教研活动。只是此时教研的着力点在“非常”文本的教学上。通过实践我们找到了“点花文”的文艺性说明文上法,找到了“浅文用件/思维/思想”的上法,找到了浅文的“动力价值品质、思维价值品质、历史文化品质”,找到了“怪文”的“伦理/历史/文学角度”和“作者/读者/客体”审视角度等等。就是这样带有强烈个性化的研究思考中,一个个在很多人眼中的“大山”被我们攻克了。
至此,遇到上展示课、公开课等,不再会纠结于选哪篇课文,因为对于一个攻克了“非常”文本的老师来说,什么课文都不再是大问题。所以,在参加区大赛课的时候我敢于随手选择晏殊的《蝶恋花》,参加市优质课展示的时候我敢于随手选择杨树森的《门外有敲门声》……
敢于,或许就是成长吧。而敢于的背后,或许就是自己的根基越来越牢靠了。所以,近几年,敢于走到甘肃、浙江、上海、江西、安徽、河南等地展示自己的课堂,敢于阐释自己的语文主张和作文教学主张。这本书展示的课堂,也就是我在全国各地上课的课堂实录。
这些敢于的背后,有一路关爱我的师长黄厚江、余映潮、孙绍振、邵统亮等大师。有一路与我同行,指引我启发我的青年名师肖培东、丁卫军、刘恩樵、高子阳、徐飞、刘祥、刘军、柳咏梅、赵飞、杨富志、梁昌辉等等。也有和我一起做研究与思考的我经历的教研组的同仁们。也特别感谢长江文艺出版社的编辑老师和在学业忙碌之余为我校对书稿的我的学生王梦甜。
感恩有你!
根深才能叶茂,无法言说自己的根有多深,但我愿意把自己的根扎向深处,以求岁月让它生发出茂盛的枝叶。这本小书,就是刚刚吐露的新芽吧。
站在今天的土壤里,我张望叶茂的那天,因为我知道——
语文才是我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