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重点笔记_大唐遗疯

西方史学史期末考试答案

一、塔西佗:

约公元55—公元120年,塔西佗无疑是古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的史学思想是:在社会政治观上塔西陀反对暴政,歌颂共和,痛恨暴君;在历史观上,他认为历史的职能在于保存功业和劝善惩恶。他的代表作主要有:《演说家对话录》、《阿古利可拉传》、《日耳曼尼亚志》、《历史》(也称《罗马史》)、《编年史》。他继承并发展了李维的史学传统和成就,在罗马史学上的地位犹如修昔底德在希腊史学上的地位。

二、波里比阿:

波里比阿是希腊中部麦加罗城人,“希腊化”时代杰出的的历史学家,被后人称为“历史学家中的历史学家”。他的史学理论与方法包括:⑴开阔的历史眼界。

⑵深刻的历史思想。⑶进步的历史方法。⑷强调史德的重要基础。﹙5)注重实地调查。代表作是《通史》也称为《罗马史》。

三、李维:

古罗马的史学家。他的历史思想是:在历史观上,强调历史的借鉴作用;在政治观上,有浓厚的复古的道德观念、宗教信仰和爱国思想。代表作是《自建城以来罗马史》,简称《罗马史》。李维的著作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尤其是它对罗马早期的历史研究更具参考价值。

四、《君士坦丁赠礼的证伪》:

由意大利那不勒斯史学家罗伦佐·瓦拉所作,这部著作使他获得不朽名声。所谓“君士坦丁赠礼”是八世纪时教皇编造的一个历史文件,他们借此提出世俗政权的要求。瓦拉此著作从各个方面批判了“赠礼”,证明赠礼是伪造的。《君士坦丁赠送的伪证》揭开了西方世界最著名的赝品,为以新教为代表的基督教、内部的改革势力提供了反对教皇的有力武器。也为意大利各王国王权反对教权的斗争提供了重要武器。

五、比昂多:

意大利人,对古罗马表现出强烈的情感,著作有《著名的罗马》、《复兴的罗马》和《胜利的罗马》,这三部书可以认为是考古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奠基之作。在《罗马帝国衰落以后的历史,472—1440年》中,他第一次提出“中世纪”的概念,并且,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基于他所坚持的历史连续性的观念,他对资料的重视和理解使他有能力对书中某些细节进行考证,使考古学资料和史料批判工作在历史写作中取得了卓越的效果。

六、吉本:

18世纪英国最著名的历史学家,启蒙时代西方史家的杰出代表,著有《罗马帝国衰亡史》规模十分宏大,气势非凡,以基督教与蛮族的胜利为主题,全书共6卷,跨越了1300多年,极具文学价值,但也有缺陷,忽略经济史。吉本的特点是:(1)目光远大,不仅仅写罗马帝国衰亡史。(2)重视原始资料。(3)具有批判精神。(4)文笔生动,雅俗共赏。

七、兰克:

德国历史学家,兰克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为“近代史学之父”兰克的代表作有:《1494年至1535年罗曼与日耳曼各族史》、《教皇史》、《宗教改革时期的德意志史》、《普鲁士史新编》、《十六十七世纪法国史》、《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史》、《世界史》等。兰克认为,史学家的任务是据事直书,不偏不倚,如实客观。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首先对史料进行批判检验,去伪存真,由此重现历史,亦由此历史学可以被抬入科学之列。

八、口述史学:

口述史学也称口碑史学,主要指一种搜集和利用口头史料研究历史的方法和流派。口述史学具有生动性、广泛性和民主性等特点。口述史学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荷马史诗、希罗多德的《历史》和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19世纪以前,口头传说一直是很重要的史料来源,直到德国兰克学派兴起,档案库的资料被看作最可信的记录,口述资料才遭到冷落。现代意义的口述史学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到60年代呈迅猛发展之势。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史学,实际上是通过有计划的访谈和录音技术,对某一个特定的问题获取第一手的口述证据,然后经过筛选与比照,进行历史研究。

九、罗伦佐·瓦拉:

1407---1457年,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历史学家,是一位与文献校勘学紧密联系的人物。瓦拉认为历史学是一切知识的根基与核心,而且他还认识到将任何事件当作一个主题的演变来看会有助于历史记载的真实。1440年发表《君士坦丁赠礼的证伪》是针对教会的一个重要文件,即“君士坦丁赠礼”而作的。揭穿了西方最著名的一次作伪,为新教改革势力反对教皇制度提供了有力武器,并唤醒了西方史学家的历史怀疑精神,那就是所谓的第一手材料或权威材料并非全是历史的真实。

十、影视史学:

影视史学是现代欧美史学大家族的一个“新生儿”。影视史学追求更高的历史真实性,把历史事实的真实性与艺术的真实性有机结合起来,它允许必要的虚构和想象。1988年,美国历史学家海登怀特首创了一个新名词“影视史学”,意思是通过视觉影像和影片的话语传达历史遗迹我们对历史的见解。影视史学不仅仅是电影、电视等新媒体与历史相交汇的产物,这个名词所勾画的视觉影像,还包括各种影像,只要能呈现某种历史论述,都是影视史学所要研究的对象。

十一、希罗多德的史学地位

希罗多德是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因著有《希波战争史》及其巨大的史学贡献而被称为“西方历史学之父”。贡献有:(1)开创了西方史学研究和著述的基本准则;例如写作目的为了垂训后世;叙事的方法;政治史为主要内容;人本主义历史观等等。(2)在写作过程中坚持求真和批判的精神。(3)其视野广泛把当时所能知道的整个世界的历史都包含近来,是一部“总体史”(4)创立了“借鉴史学”的基本原则。

十二、修昔底德的史学地位

修昔底德是著名的古希腊历史学家,被人们称为“政治史之父”,生于约公元前460年,其一生历尽坎坷。修昔底德从小在希腊先进文化的熏陶下长大,据传他曾经从阿那克萨哥拉学哲学,从安提丰学修辞学,这为其后日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历史学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元431年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修昔底德就苦心从各个方面搜集史料,准备撰写一部战争史。公元前424年被雅典公民选为十将军成员。同年,安菲波里斯失陷以后,雅典当局指控他贻误战机,有通敌之嫌,放逐在外20余年。期间一直搜集史料。战争结束后,获释回国,回雅典后,继续撰史。在他写到战争20年时去世,即公元前411年。其所作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政治军事史的范例。这部历史著作,专记这场战争。作者在写这部著作时,采取十分严肃的态度,和求真的精神。他在书中体现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萌芽,达到了那个时代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问世标志着西方史学在古希腊时代的最高成就。

十三、哥丁根学派:

形成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第一个具有近代意义的历史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伽特勒、施洛塞尔、斯毕特勒、赫伦等。把古典史学提倡的史学批判方法,以及由博学家开辟的专业化史料考据方法与历史学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历史学专业化,使史学逐步走向近代科学性质,哥丁根学派重视原始资料的收集与辨析,为十九世纪兰克史学奠定了基础。

十四、中世纪史学的历史地位:

如何评价中世纪史学的历史地位:

(1).对中世纪史学的批评,

①从历史著述的目的来看,历史学家们的写作只是为了证明人类的每一个行为都是符合上帝的安排,都发生在上帝意志范围之内,历史写作同样是一种宗教行为,一种献身于上帝的神圣事业;

②从历史著述内容来看,中世纪的历史学家们有着浓厚的宗教意图,于是他们往往偏向于选择那些能够证明基督精神的材料,有时甚至不惜篡改.编造;

③从历史著述的方法来看,编年史与年代纪中作常采用的方法就如同这两种类型的名字那样,只是按年代顺序的简单编排与罗列。

(2)对中世纪史学的理解:

①基督教史学创造了一种普遍主义的历史观,即一种世界通史,它在时间与空间范围上达到了最大限度;

②基督教史学蕴藏着目的论,是一种目的论史学,而目的优于起源使自然而然地将进步史观呈现在人们面前;

③基督教史学关注历史的延续性,于是为了获得更精确的理解,史学家们采取了历史分期的方式。

十五、意大利人文主义史学:

(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史学的特点

①人们开始研究以往的历史,而不仅仅只注重当代史,这种自觉的历史反省意识是古典史学和中世纪史学所没有的;

②为了整理看护历史文化著作,揭露基督教会对历史的伪造,史学中的考据方法得到提倡和发展,意大利史学家瓦拉对教会伪造的历史文件《君士坦丁的赠予》加以考订,揭露这一史学的真相,极大的动摇了教会的权威,不过这种考据方法的应用只局限于对古典著作的整理方面;

③由于拒不接受历史发展的神学概念,人文主义史学家对历史做了全新的分期,他们抛弃了中世纪史学四大帝国分期的理论,而代之以古代、中世纪、近代三阶段历史划分新方法,这一划分在后来的历史学中得到有利的确认;

④人文主义史学的特点是对各个国家与民族的历史都感兴趣,因此历史著作的性质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中世纪编年史通常把本地区、本国、本城市的历史与世界的一般历史合并在一起,现在则主要是写某一些国家或共和国的历史,历史带有地方性色彩;

⑤人文主义史学的另一主要特点是模仿古典形式,他们感兴趣的东西,通常是古典作家感兴趣的东西,即首先是战争史和政治变革史。

(2)意大利人文主义史学特征

1)坚决同神决定历史的观念决裂,使历史具有通俗化性质。人文主义史学认为历史事件是合乎理性的产物,历史是人的活动创造的,而不是命中注定的结果。

2)中世纪编年体通常是把本地区、本国、本城市同世界的历史合编在一起,人文主义史学则主要讲述某一国或者某一城市的历史,历史内容具有地方性色彩。

3)由于人文主义史学以理性解释历史,所以对那些类似干涉历史的荒诞史料予以批判和考辨。于是,许多人文主义史家本身就是考古学家,档案研究学者,古代和中世纪手稿的论事家,古钱币学者,古文物专家。虽然考辨的研究史料的方法还是很粗糙,但是比以前有很大进步。

(3)意大利人文主义史学流派

答:一、修辞学派。特点:追求文辞华美,突出个性特点和情感因素,主张用拉丁文写作。代表人物:列奥纳多·布鲁尼、波吉奥·布拉乔利尼。

二、博学派。特点:注重收集整理,鉴别历史资料,又称批判学派。代表人物:比昂多和瓦拉。三、政治学派。特点:代表人物基本上都是职业政治家。他们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为其政治观点服务,有很强实用性。他们对历史研究不再局限于各邦国研究,而是转向对意大利整个民族和整个国家的研究历史。撰写史书很少写拉丁文,而是采用意大利当地语言—托斯坎尼语。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圭恰迪尼

十六、浪漫主义史学:

浪漫主义史学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自由、平等、博爱”口号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是浪漫主义思潮在史学领域里的具体体现。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赫尔德,在《人类历史哲学观念》系统的阐释了浪漫主义史学思想的根本内涵。内涵包括,第一,历史的个体性与多样性。第二,历史的民族性与世界历史的平等性。第三,历史的连续性。第四,历史理解的情感性。

浪漫主义史学的基本特征

①浪漫主义史学家不受理性支配,认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个体性和独特性,不承认历史发展的普通性。

②历史应充分展示各民族国家的具体特征,应体现每个民族所固有的民族精神,重视民族史和国别史的研究。

③强调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重视中世纪的历史地位,美化中世纪。

④崇尚直觉和情感的作用,强调对历史应作具体的描述,在历史研究中,抒发自己的小情感。

浪漫主义史学的影响:

第一,浪漫主义史学对僵死的理性主义史学的攻击,促使西方史学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第二,浪漫主义史学强调整体性,在时间和空间上拓宽了历史学家的视野。

第三,浪漫主义史学强调移情式的理解,开启了历史理解发展的新阶段,并推动了史学撰写的新方式与新传统的确立。

第四,浪漫主义史学对整体观念的重视,促进了历史发展观念的发展。

第五,浪漫主义史学第一次把研究本民族的历史提到首位,推动了民族史学的发展,推进了民族国家史料的整理工作,为史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六,浪漫主义还在恰当的时刻丰富了职业化过程中的历史学思想。

十七、唯理主义史学:

.唯理主义史学的特征及其局限性

特征:①认为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是理性,这就打破了中世纪的神意历史观。②提出了历史进化论的观点。③把历史研究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④扩大了历史研究的领域,认为人类所拥有的成果都应是历史研究的范围。

局限性:

①偏执的强调理性,忽视人类历史发展的其他方面。

②全盘否定中世纪,割裂了历史发展的连续性。

③从历史研究方法看,仅使用演绎法,却反对归纳法,不能全面正确进行历史研究。

十八、孟德斯鸠关于地理环境理论的观点

(1)他认为气候对一个民族的性格、感情、道德、风俗、宗教及法律等会发生巨大的影响。如他在解释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南方人与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北方人之间的差异时,认为前者因气候炎热,故体格纤细、脆弱,像老头一样怯懦、怠惰,故而易于忍受奴役;而后者因为气候寒冷,故身材魁伟,精力充沛,如青年人一样勇敢、耐劳、热爱自由,往往能够保持独立。他赞美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并想方设法用不列颠岛的气候特点来解释这种政体的优点。他还用印度炎热的气候来解释佛教教义的产生。孟氏把气候因素看得如此重要,乃至成了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2)他认为土壤同居民性格之间,尤其是同民族的政治制度之间也有非常密切的依赖关系。他写道:“土地贫瘠,使人勤奋、俭朴、耐劳、勇敢和适宜战争……土地膏腴使人因生活宽裕而柔弱、怠惰、贪生怕死。”因此,“土地肥沃的国家常常是一单人统治的政体,土地不肥沃的国家常常是‘数人统治的政体’”等;

(3)、他还认为一个国家疆域的大小,也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有极为密切的依赖关系,他指出,小国宜于共和政体,中等国宜于君主治理,大帝国宜于由专制君主治理。

十九、宗教改革对史学的影响:

①宗教改革提高了史学的地位。新旧教之间的长期论战,双方都以历史批判和文献资料为武器,引起各国人民对史学研究的极大关注。

②新旧教之间的论战,推动了史学发展。在论战中双方为驳倒对方,都不得不收集大量史料,并进行细致的分析,指出对方的错误。这样使许多研究历史的辅助学科,如年代学、古文字学、古文书学、语言学、题铭学等慢慢发展起来。

③宗教改革开始了历史研究的博学时代。在宗教改革激烈的政治斗争中,有寺院被解散了,有的寺院陷入贫困,因此寺院图书馆的藏书被大量抛售到市场上,其中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档案和手稿,对历史研究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西欧兴起了一股收集校订、研究考证、校勘出版的文献资料的高潮,各种辅助学科也先后随之兴起,开始了史学研究的博学时代。

二十、博学派的缘起与特征:

缘起:

博学派的兴起有其复杂的社会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宗教改革与反改革的较量。出于宗教论战的需要,基督教新派和旧派都以历史写作为武器参加战斗。宗教较量从声讨发展到军事行动,尘封在各大图书馆、修道院的资料流落于世,被公之于众,为博学派的学术活动提供了资料上的便利。同时,其兴起也有一定的学术基础:第一,中世界编纂的圣徒记和修道院编年记,形成了持续的写作传统,也提供了一定的文献基础。第二,许多意大利人文主义史学家中就有博学的倾向。第三,笛卡尔的怀疑主义与博学者相呼应,促进了这场学术运动。

博学派重视史料特别是大量希腊文和拉丁文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出版,为后世史家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能;并且它开拓了法律史、国家史、民族史和史学史等新的领域和方向,推动了历史辅助学科如年代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的发展。

博学派的基本特征:

历史学家对整理、编纂史料产生空前兴趣;他们的行为是一种纯学术的、忘我而献身的活动;对历史学贡献具有永久的价值。

二十一、伏尔泰对史学作出的贡献

①第一次打破了独霸西方两千年的以政治、军事史为主要内容的史学传统,为史学编撰学开拓了新天地。他认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活动记录都应当属于历史编撰学的对象。

②有利的批判了神学史观,使史学变成了新兴资产阶级手中的思想武器,他对禁锢人的理性的宗教迷信作深刻的批判。

③敢于否定传统的世界体系,开始把人类历史当做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的比较研究。在《风俗论》中,他对世界各个地区都进行了描述。他对中国的古老文化有很好的描述和研究。

④他把哲学引入史学,使历史学成为一门以事实为训的哲学。

⑤他是理性主义是学派的奠基者。

二十二、19世纪西方史学的概论:

19世纪西方史学发展经历了浪漫主义史学、客观主义史学、实证主义史学、历史主义史学和马克思主义史学。(1)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浪漫主义史学开始形成。第一位给启蒙理性主义以最沉重打击的并启动了浪漫主义进程的思想家是德国人约翰·格奥尔格·哈曼。哈在其著作《纯粹理性无批判》中旗帜鲜明的质疑理性至上,反对理性主义。浪漫主义的另一个先驱,施莱格尔,进一步否定启蒙理性主义,强调人类自由意志。18世纪末,赫尔德对浪漫主义的内涵进行阐释,成为29世纪上半叶史学家奉行的历史哲学。而首先将浪漫主义史学思想变为史学实践的是瑞士历史学家缪勒。德国是浪漫主义的沃土,最著名的是劳麦。这一时期史学特征主要表现为不受理性支配,美化中世纪,抒发自己的小情感。浪漫主义史学使西方史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强调整体性,在时间和空间上拓宽了历史学家的视野,强调移情式理解,开启了历史理解发展的新阶段;对整体观念的重视,促进了历史发展观念的发展,同时促进了民族史学的发展。(2)继浪漫主义史学之后,客观主义史学也得到了发展。代表人物兰克。代表作《教皇史》、宗教改革时期的德国史》,19世纪20年代,客观主义史学在西方崛起。客观主义史学遵循以下原则:重视史料的搜集、强调对史料的考辨及无党无偏、如实直书的原则。兰克的史学思想是强调研究的客观性。创造出内证与外证相结合的模式,总之,这一时期的兰克思想统领了整个客观主义史学,最大的贡献在于通过了一系列的研究方法,而这使历史学独立化、科学化,推动了历史学的发展。(3)19世纪中叶实证主义史学取得巨大成就。孔德的《论实证精神》的出现,标志着实证主义哲学的形成。约翰·缪勒、斯宾塞的出现,推动了实证主义史学的发展,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巴克儿,这一时期的实证主义史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历史研究的目的上,注重对历史规律的探求;在史学方法上,注重归纳、演绎;在史学研究对象上,主张史学应该从狭隘的政治事件中解脱出来,把社会整体当做史学研究的对象;以人为中心撰写历史,重视普通大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反对形而上学的历史哲学,强调实证研究;注重精神文化史。实证主义史学大大促进了史学的科学化,成为29世纪西方史坛的亮点之一。(4)成长于19世纪的历史主义史学,主张在确定真实的历史事实之后,通过寻找个体事件中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解释从来历史中之所以孕育出现实的原因。以德国最发达,代表人物是: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主要特点:强调历史因素的延续性、个别性、独特性、具体性;主张深入挖掘和考证史料;用情感取代理性。19世纪的历史主义史学极大了丰富了西方史学思想。(5)在西方史学史上,19世纪40年代诞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无疑是一件大事,因为这是一场历史学革命。它的产生与德国古典哲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以及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有密切关系。马克思主义史学史吸收和改造西方史学在内的人类一切优秀史学遗产的结果,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包括唯物史观和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诞生,打破了旧史学的逼仄,打破了唯心史观的桎梏,为现代新史学的发展拓展了前进的道路。

二十三、汤因比的文化形态学说:

汤因比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文化形态学说上,这是对斯宾格勒创立的文化形态理论的一种继承与发展。他对文化形态的一些基本看法有:①关于历史研究的单位,抛弃了传统史学中的国别史与断代史的概念,认为一个文明才是可以自行说明问题的研究范围。②文明的数量,文明考察的视界扩大了。③文明的可比性、文明起源于“挑战与应战”,但挑战必须适度,即它的刺激和强度必须处在最能激起应战的那一最佳位置上。④文明生长的尺度,在一系列的挑战和应战的过程中,场所发生了转移,即从文明的外部环境移入到文明的内部,在这种逐渐升华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决能力,是文明成长的标志。⑤文明衰落的原因,它只能在社会自身中寻找。⑥文明的解体,在他所构建的起源、生长、衰落和解体的四阶段论,认为最后一个阶段十分重要,因为新旧文明的交替发生在这个阶段。⑧西方文明的前景。

主要贡献:(1)提出历史及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问题,抛弃了政治、科技划分、提出以文明为单位,扩大历史学家研究的视野。(2)把各个历史文化、文明当成生命有机体,经历了相同的生、长、兴、衰的周期,历史文化具有连续性。(3)各个文化在时间上同时代,在价值上是相等的,一定程度上否认了欧洲中心论。(4)研究方法上采用了比较研究法。缺点:把历史当成生物个体的生长现象,生命过程,缺乏科学含义,陷入历史唯心主义和文化至上论。

二十四、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

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是一个理论整体,包括:①社会有机体与社会结构理论,确认了社会是各个领域和各种社会现象组成的系统,一方面,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并非孤立地发展,它们都作为系统的一个要素互相制约,另一方面,单个领域和社会现象只有和整个系统联系起来才能得到理解和阐述。②关于历史前提和历史动力的理论,把直接生活的生产看成是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既历史本体论的前提。历史发展的动力被合理地理解为现实生活的生产和精神生产构成社会生产总体。③关于历史规律和历史过程的理论。他开辟了史学研究的系统性原则,为历史学研究提供了本体论先行的原则。

二十五、现代法国史学发展的特点

现代法国史学似乎一枝独秀,它的发展进程是与费弗尔和布洛赫所创立的年鉴学派的演进联系在一起的。人们通常把年鉴学派分为三个阶段,既创建、发展和转型阶段。年鉴学派的学术业绩及其活动,构成现代法国史学的主流。但主流之外,尚有不少重要的史家与学派在活动,在散发出各自影响。

二十六、比较西方古典史学与中国古典史学的异同

体裁上,三种体例在古希腊、古罗马都已具备,尤善历史叙述体;

内容上,中西方都偏重政治军事史,相对来说中国古代史学内容较丰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都有涉及;

西方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重点笔记_大唐遗疯

修史制度上,西方是私人写史,政府不管,能不受政府干扰,自由修史,但也留下许多空白和遗漏。中国古代有史官之制,史馆史家待遇优厚,私人写史与史馆修史并行不悖;

在史籍保存上,希腊罗马的史籍保存不如我国古代。西方到5世纪才摆脱史诗和神话体裁。

二十七、学习西方史学史的收获:

初次接触西方史学史这门课,觉得很新鲜,平时接触较多的是中国史学方面的著作,对于西方史学的发展了解不多,感觉西方史学史挺神秘的,所以对其蛮感兴趣的。

西方史学起源于希腊史学,而希腊史学的发展不得不论及古希腊哲学。所以在我的第一印象中,西方史学的发展同哲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学习西方史学史的过程中,我有幸对哲学有一定的了解,并真正感受到哲学的无限魅力。

高中时接触过哲学,但那时候学习哲学只是为了考试时能拿高分,只懂得死记硬背,并没能够感受到哲学的魅力。而真正喜欢上哲学是我在学习西方史学史时,老师在上课时会穿插讲一些哲学的问题,虽然听起来有些吃力,并不能完全理解,但这恰好激起我想更深入了解哲学的欲望,我特喜欢老师讲哲学方面的东西。

在学习西方史学史的过程中,我了解到许多西方的历史学家和哲学家,这些人比比皆是,如康德、托马斯•阿奎那、卢梭、 休谟、洛克、马克思。在众多哲学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尼采的哲学观点,可能我对他有过神经失常的经历较为感兴趣吧。从图书馆中借来尼采的一本《悲剧的诞生》,这是一部较为系统的美学和哲学著作,在这部著作中,尼采用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的象征说明了艺术的起源、本质、功用以及人生的意义。虽然读不甚懂,但是我却从中感受到哲学本身的无穷魅力。我第一次觉得哲学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真正的哲学是能给人以思维的乐趣的。因为哲学总是在不断地寻找变中之不变,相对中之绝对,为了给人生一个总体说明,把人的瞬息存在与永恒结合起来。尼采作为一位哲学家,他对历史也有其自己的看法,当老师讲到该怎样评价历史对现实社会的价值时,老师曾推荐我们看尼采的《历史对人生的利弊》。尼采本人在《历史对人生的利弊》中认为,如果一个人历史情结过于浓厚,会不自觉地沉迷过去而有碍现实的开拓与未来的展望;但如果一个人历史意识过于欠缺,他的视线就像阿尔卑斯山谷的居民那样狭窄。我很赞成尼采此对历史的态度,这让我接触更多样化的观点和看法,开阔了我的眼界。

哲学的魅力在于它所寻求的人生智慧的魅力,我不是一个太有深度的人,无法完全领悟哲学本身的魅力,但是我真的很高兴能通过学习西方史学史,对西方哲学有一定的了解。哲学家用亲身的经历,切身的感受,灵魂深处的暴风骤雨,危机的和觉醒,直觉和顿悟去思考人生,我喜欢欣赏他们不朽的杰作。

历史与哲学有着不解之缘,我喜欢历史,现在通过学习西方史学史,我喜欢上西方哲学,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哲学是深刻的,需要用心去慢慢体会,而哲学又是来源于生活,哲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西方史学史给我打开了另一扇窗,让我能用心去体会哲学的魅力,我在阅读一些西方哲学书时,对西方的文化和思想有进一步的了解,这增广了我的知识面,开拓了我的眼界。

MK.F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52097.html

更多阅读

怎样有效的选择考研英语复习资料书

怎样有效的选择考研英语复习资料书——简介如今考研成了很多大学毕业生的选择,然而对于刚刚接触考研的同学来说选择什么样的复习资料确实件头痛的事,本文基于此现状,为广大考研的学子们提供些许经验,希望能为提供帮助。考研英语主要体型

初级急救证理论考试复习资料

初级急救证理论考试复习资料一、选择题示例及知识点引导1.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A.30:2B.15:2C.30:1D.15:12.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A.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B.心尖部C.胸骨中段D.胸骨左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

文章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K J.cOm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资料姓名________第一单元 方程知识点:等式: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练习:1、下面的式子中,是等式的在后面( )里画“√”。X+18=36 ( ) x+2﹥10 ( ) 72-x ( ) x=3 ( )知识点:方程:含有未

摘录:科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复习资料1、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如:一块完整的橡皮放在水中是沉的,切四分之一放入水中还是沉的。2、大小相同的物体,越(重)越容易(沉),越(轻)越容易(浮);轻重相同

《口技》复习资料

《口技》复习资料《口技》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作者林嗣环,清代顺治年间进士。原文译文对照京中有善口技者。京城里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一天,正赶上一家大宴宾客,在客厅东北角设置

声明:《西方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重点笔记_大唐遗疯》为网友世外的远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