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雅尔塔秘密协定到《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陶文钊
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达成的关于远东的秘密协定(以下简称协定),和以此为蓝本于8月缔结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两个重要的历史文件。它们是在大战末期这个重要的转折关头,这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达成的。研究这两个文件,对我们了解这一时期的中美苏关系至为重要。
一
协定后来在美国受到许多亲蒋反共人士的严厉批评。曾任驻华大使的赫尔利(Patrick Hurley)1951年在国会作证时说:协定“绘出了共产党征服中国的蓝图”,曾任驻苏、驻法大使的蒲立德(William C. Bullitt)称:“这是一位美国总统所签署的最无必要、最丢人和最具潜在灾难的文件”,是罗斯福在“病魔缠身,心力交瘁”,以致“常常难于形成自己思想”时犯的错误。〔1〕国民党人后来也指责协定“是一个巨大的、灾难性的错误”。〔2〕有的历史学家也说,协定是“罗斯福在雅尔塔犯的最大的错误”,〔3〕要不是罗斯福“累得要命,而且急于要避免更多的争辩,他不致于同意作出那个最后的坚定的许诺”。〔4〕事过45年之后我们冷静地回顾这段历史,便会看到事情并不如这些批评家说的那样。与斯大林达成这个协定是罗斯福经过深思熟虑后采取的行动,协定的酝酿由来已久。
1941年4月,苏联为了在一旦遭到德国入侵时保障东部边境的安全,避免腹背受敌,与日本签订了为期5年的中立条约,彼此承诺互不侵犯对方领土,在对方陷入战争时保守中立。但斯大林却在1941年12月对蒋介石、1942年8月对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W. Averell Harriman)、12月对罗斯福总统特使赫尔利、1943年10月对美国国务卿赫尔(Cordell Hull)一再表示,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5〕在1943年12月举行的美、苏、英三国首脑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向罗斯福当面表示,一旦德国打败,他就准备把他在西伯利亚的兵力增加两倍,并在最后打败日本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6〕1944年10月,斯大林更明确地向哈里曼保证,苏联将在战胜德国二三个月后对日本发起进攻。〔7〕而且实际上,从1944年初起,苏联已经开始秘密地把租借物资运送到远东,部署在中苏边境。
斯大林的上述提议自然受到美国欢迎。1944年7月,参谋长联席会议制定了进攻日本本土、迫使日本投降的计划。在9月的魁北克会议上,罗斯福和丘吉尔根据两国参谋长的估计,把日本投降的日子定在欧战结束后的18个月。参谋长们还估计,在日本本土作战,将是一场殊死的战斗,可能使美军遭到100万人的伤亡。〔8〕美国军方对关东军特别担心。他们认为这是一支独立的、装备精良的精锐部队,再加上中国东北的资源和工业基础,在日本本土被盟军占领以后,关东军仍可以负隅顽抗一段时间。从参谋长联席会议到西太平洋战场美军司令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都希望苏联尽早参战,在美军在日本本土登陆(预定1945年11月1日在九州登陆)至少三个月之前参战,把日本陆军的主力钳制、消灭在亚洲大陆,以大大减少美军伤亡。就在雅尔塔会议前夕,1月23日,参谋长联席会议还向总统表示,“俄国尽早参战并根据其能力发起进攻性战役,对我们的太平洋战役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援,实属必要。”〔9〕由此可见,在军事方面,美国有求于苏联。
在政治方面,情况也是这样。
第一,罗斯福认为,势力范围是美国没有力量去消灭的现实问题。〔10〕既然如此,美国的目标便是力求缩小别国的势力范围,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中国长期以来是列强共管的半殖民地。经过战争,别国的势力不是被摧毁了就是削弱了,而美国则通过提供财政、物资、军事援助同国民党政权建立了特殊关系。美国认为,国民政府也这样表示,中国战后的重建离不开美国,因此美国既需要、也可能把中国保持在美国势力范围之内。在这方面,美国担心的正是苏联。按照斯大林的设想,苏军不但要在东北,而且要在关内作战,“要取得真正的成果,还必须有侧翼包围——进攻张家口和北京,否则只在满洲进攻就不能产生重要成果。”〔11〕当哈里曼把斯大林的上述打算向总统汇报时,罗斯福担心地问:“如果俄国人进去了,他们还肯出来吗?”〔12〕雅尔塔会议前夕,罗斯福告诉他的亲信,除非在雅尔塔与斯大林达成范围广泛的协议,否则苏联会在欧洲和中国的若干部分横行,并建立起自己的势力范围。〔13〕美国要把苏军的军事行动,把苏联的势力限制在关外。
第二,大战末期,罗斯福固然考虑到战后可能与战争中的盟国发生麻烦,产生争端,但他基本上是以大国合作主宰世界的设想来勾画战后世界蓝图的。苏联和中国是在亚洲起重要作用的两个大国,美国认为,“中苏两国的合作是远东和平和 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