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西园寺模式的人生佛教探源 苏州西园寺禅修2016

道 成

2011年2月12日

(共计:14页;字数:约25,600字)

内容摘要:

本文试图通过回顾历史,对西园寺古往今来几位高僧大德的事迹、功德和修持,做些有益地探索,从而挖掘出“苏州西园寺模式的人生佛教”的深刻内涵。

本文分六个部分:一、西园寺模式的初步形成——三风建设;二、深化三风建设:一二三育人工程;三、一个根本,三大要领——关于汉传佛教建设的思考;四、西园寺人生佛教理念的形成;五、以教育培养人才——五大要素、三级修学模式;六、以弘法利益众生。

第一部分通过回顾历史,介绍了西园寺几位已故高僧大德的学修事迹,重点突出了他们在基础建设、以身护寺、道风建设等方面的成就。第二部分通过回顾过去十二年的历史,着重介绍了现任方丈普仁大和尚自升座以来的事迹、功德,尤其是他在基础建设、深化三风建设、重视教育和培养人才方面的成就。第三部分通过回顾戒幢佛学研究所的成立,围绕所长济群法师的《一个根本,三大要领——关于汉传佛教建设的思考》,着重突出了他对汉传佛教的贡献:对存在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四部分探索了西园寺人生佛教理念的形成,重点突出了济群法师对人生佛教的精辟见解和高度概括。第五部分介绍了五大要素、三级修学模式的形成,重点强调它对佛教教育的巨大作用。第六部分重点介绍了西园寺弘法利生方面的情况,并总结出西园寺模式人生佛教的特点。

通过以上探索,可以归纳出西园寺具有的三大优势和特色:1、道场的基础建设良好、结构完善,利于内修外弘;2、历史悠久,具有禅宗、戒律的优良传承,及良好的道风;3、高僧大德倍出,他们都具有高度的智慧和慈悲,注重实修,自利利他,令人爱戴和敬仰。从而得出“苏州西园寺模式的人生佛教”的内涵,并加以定义:在戒幢精神、三风建设的基础上,提倡学院丛林化、丛林学院化,悲智双运、自觉觉他,围绕五大要素、三级修学模式开展教育,培养弘法、修证、管理三类人才,内修外弘,以人生佛教为起点,以解脱和无上菩提为终点,目的是令正法久住。

关键词:西园寺三风建设 戒幢佛学研究所 人生佛教 三级修学模式

序 言

2010年12月18日至19日,西园寺举办了几场大型法会和座谈会,成为西园寺历史上值得记念的日子。一是西园戒幢律寺三宝楼落成暨佛像开光庆典法会;二是戒幢佛学研究所创办十五年纪念座谈会;三是西园寺全体僧俗深切缅怀明开、安上两位长老生西纪念座谈会;四是《中华大藏经》点校会议。

大会结束后,普仁大和尚希望我能将自己参加活动的体验及近年的学修体验写出来。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做一些有益的探索。虽然除了参加三宝楼落成庆典及开光法会外,我一直在苏州会议中心接待嘉宾,未参加座谈会,但这些活动意义重大,故对座谈会的情况做了些调查;其实,作为西园人,我一直很想整理这方面的材料,以便自己和他人能够深入了解西园寺的今天的确来之不易,从而以感恩报恩、惜福培福之心倍加努力地精进学修,走向解脱、自利利他。恰好值此殊胜难得的因缘,所以我欣然动笔,希望通过努力,能够详细了解西园寺的历史,及历代祖师的事迹、功德和行持,为感恩三宝、继承发扬祖师的优良传承尽些绵薄之力。

另外,本学期我选修了《汉传佛教概论》,对中国佛教的历史有了一定了解,感触颇多。我深切地认识到,目前是历史上汉传佛教重新恢复并走向兴盛的一次难得机遇。中国已走出文革毁佛的阴影,目前佛教的恢复和发展比较迅速。随着网络的普及、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获得许多信息,三藏十二部、三大语系的经典触手可及。但也应当看到,学佛修行在有了许多便利的同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那么,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抓住机遇、面对挑战?这是每个佛子应该思考和面对的。认真探讨和研究苏州西园寺模式的人生佛教的形成和发展,无疑对今天的学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避免信息太多造成的知见混乱,及跟着感觉走、任选一个法门盲修瞎练等弊端。

什么是模式?模式指决定运作成败的一套方法、一个过程、一种组织、一种判断[1]。《法音》杂志主编净慧法师推崇星云大师:“把人间佛教思想奉为圭臬,数十年来身体力行,使佛教与人生打成一片,同时代并行不悖;他所开创的佛光山事业,实际上是实现人间佛教和佛教时代化的系统工程,可以称之为'星云模式'[2]”。

什么是“苏州西园寺模式的人生佛教”?南京大学的杨维中教授曾经提出:目前中国正在推行人生佛教的不同模式,最具代表的是嵩山少林寺模式、河北柏林禅寺的生活禅模式、上海玉佛寺模式、无锡灵山模式、苏州西园寺模式等。那么,什么是苏州西园寺模式的人生佛教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似乎不太容易,因为人生佛教的范围似乎太广泛。不过我想,通过回顾历史做些有益探索,围绕西园寺古往今来高僧大德的学修事迹、贡献及他们的行持等,那么,答案恐怕就会水落石出。

一、西园寺模式的初步形成——三风建设[3]
苏州西园寺模式的人生佛教探源 苏州西园寺禅修2016

道场[4],为出家人内修外弘的场所。道风,为道场在历史上逐步形成的学修风气。道场建设和道风建设,就像硬件和软件,两者缺一不可,而它们都离不开历代祖师大德的努力和传承。同时,两者相辅相成:道场兴隆,是佛法得以弘扬、形成良好道风的基础;良好的道风,也能使道场更加兴隆。西园寺历代祖师为此都付出了许多心血和代价。回顾历史,通过了解祖师的功德、思想与行持,能够激发我们经常忆念祖师的言传身教及为法忘驱的精神,并对戒幢精神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

西园寺创建于元代至元年间(1264-1294),始名归元寺[5],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明嘉靖末年,太仆寺卿徐泰时构筑东园(今留园)时,把已衰落的归元寺改建为宅园,名西园。徐泰时故世后,其子徐溶舍园为寺,取名复古归元寺,并于1635年 (崇祯八年),延请报国禅寺茂林律师任住持,从此成为律宗道场,改名戒幢律寺。幢(chúang)是佛教的一种标志,这一寺名标志着寺院将形成“高树戒律之幢,以戒为师,以律为宗”的宗风。经茂林律师和数代住持的努力,西园寺盛极一时,名列江南名刹。可惜于1860年(咸丰十年)毁于兵火,只剩下断壁残垣、萋萋荒草。光绪年间,浙江按察使盛康与吴郡士绅共同倡议修复西园寺,并请紫竹林寺方丈荣通及其徒广慧负责重建。

广慧法师自从承担大任后,不辞劳苦,托钵四方,化缘重建道场。从43岁到77岁,他用了三十多年,重振寺宇,先后修建了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罗汉堂、禅堂、放生池及僧寮等,还完成了殿堂内部的塑像,并将寺名更名为西园戒幢律寺。到1926年,基本形成了今天的全寺建筑规模,使西园寺再度成为殿宇庄严的江南名刹。他一生很有成就,被誉为“江南五老”之一。他50岁进京恭请《龙藏》,光绪皇帝敕赐“紫衣沙门,震国戒幢”,这就是西园寺山门外御赐牌坊上面金边竖匾“震国戒幢”的来历。

文革期间,西园寺又一次面临存亡的考验。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德明开、安上两位老和尚相继任方丈。他们为使寺院免于危难,不顾个人安危,舍身护寺,抢救文物。并积极设法直接向中央请求,终于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自过问,及迟浩田将军的派兵保护,使西园寺的六万多册古板书籍和八百余尊古佛像幸免于难。西园寺成为苏州唯一未受到严重破坏、并基本保持完整的寺院。

西园寺方丈明开法师(1910-1994),名德贤,号真源,绍兴人,享年85,僧腊68。他幼年孤苦无依,17岁到杭州昭庆寺出家,同年受戒。此后,四方参学,先后在常州天宁寺学戒堂、宁波观宗学社学习。1930年考取闽南佛学院,师从太虚大师。1933年至1938年,到宜兴海会寺阅藏,于苏州穹窿山大茅棚习禅。1939年开始在苏州各寺讲经说法。1956年来到西园寺,被选为寺务委员会主任。1962年,西园寺恢复方丈制,他任方丈,并将传统的传法制改为十方选贤制,使西园寺成为十方丛林。同年,苏州佛教协会成立,他被举为会长。1981年3月,他被选为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后来又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他致力于教理的研习,律学、禅学造诣颇深,并为西园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最令人难忘的是,在文革时期,他以身护法,抢救了许多珍贵佛教典籍,使西园寺得到完好保留。他的著述有《苏州佛教志稿》、《劫后回忆录》等。

西园寺方丈安上法师(1928-1997),名向晨,辽宁绥中县人,享年70,僧腊53。他从小在家乡的关帝庙跟随运广法师、逝波法师学习华严经论,1945年在绥中高台乡青龙寺出家,1947年6月在沈阳万寿寺受具足戒。之后,他到天津居士林听经,到上海普济寺、法藏寺学习天台教义,到重庆跟随能海上师修学密法。1949年,他到四川达县北岩寺,研习经律、专修净土。1950年,在四川平昌县接引洞闭关,专心念佛。1952年来到苏州灵岩山寺,1958年任监院。不久,又来到西园寺协助明开法师筹备苏州市佛教协会。1959年,他到中国佛学院第一期学习班深造,然后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仍然回到西园寺。1962年,他任苏州佛教协会秘书长。他还先后担任过中国佛学院灵岩寺分院和栖霞山佛学院副院长。他学识渊博、才智过人,极具卓越的组织能力,曾应邀在海内外众多法会上做现场主持,被誉为“全国总知客”。他的著述涉及许多方面,如:整理善本佛典、西园寺文史与苏州佛教、工作总结与会议发言、出访参观与联谊、书信选《论佛法修学》等。

西园戒幢律寺作为江南著名律宗道场,非常重视传戒工作。自1982年到1985年,明开长老先后两次为中国佛学院灵岩、栖霞两所分院的学生共176人传授三坛大戒,为得戒大和尚。安上法师也于1994年9月,在西园寺为上述两所分院的学僧传授三坛大戒,为得戒大和尚。这三次传戒法会都严格把关,按照汉传佛教传统仪轨,如法如律。

上世纪60年代以来,西园寺先后被列为苏州市和江苏省的文物保护单位。在改革开放之初,明开、安上两位法师就确立了西园寺将“重视文化建设、重视教育发展、重视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和“学修一体,持戒学律”的发展方向[6]。安上法师在圆寂前,根据自己一生的修学经验,结合西园寺的实际情况,在遗训中提出西园寺未来的发展应坚持:“道风、学风、家风”的三风建设。

现任方丈普仁大和尚总结明开、安上两位老和尚的一生,并将他们的精神归纳为七个方面[7]:严持戒律、学修精进;信仰坚定、意志坚强;做事认真;很有思想、故有大成就;生活简朴、为人低调;不计个人得失;以道场为家,将色身交给常住,将性命托付龙天。

为了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前两任老和尚的精神和遗愿,西园寺近期还整理、编辑、出版了《明开法师生平与著述》、《安上法师生平与著述》,作为对两位老和尚生西十六周年和十三周年的特别缅怀。

二、深化三风建设:一二三育人工程[8]

正如第一届世界佛教论坛提出的“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佛法是心地法门。佛教提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严持戒律就能达到自利利他的效果。人人持戒,就会善待众生,形成社会安定的力量,这个世界就会成为净土。

现任方丈普仁大和尚,生于佛教家庭,1980年(25岁)披剃出家,明开老和尚为剃度师,同年至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学习,安上老和尚为老师,1983年毕业后分配到西园寺,他亲近两位老和尚十余年。两位老和尚把个人融入佛教、道场和众生,言传身教,对他影响很大。普仁大和尚1998年9月,任西园寺方丈、苏州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他继承前两任老和尚遗愿,以振兴祖庭为己任。在普仁大和尚的带领下,西园寺近十多年来,借党贯彻落实宗教政策的春风,在基建、道风、教育、弘法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西园寺历来重视清修,虽然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气氛,却并不热衷于开发旅游,故游客不多。到西园寺来的人一向以信众和香客为主。而且,面对市场经济的滚滚浪潮,西园寺坚持不做经忏。其目的都是为了保持寺院的庄严清净、利于僧众的学修。除了内修,西园寺也注重对外弘法。寺院常住僧众的日常生活非常简朴,而寺院在基础建设上投入了很大力量,这也是为了给出家人和在家人营造良好的学修环境。当然,这些都少不了许多护法居士的支持和参与。

普仁大和尚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总是从早忙到晚。自从1998年升座以来,他为寺院的基础建设做了大量细致深入的工作:与各方协调沟通,动迁居民、回收土地、组织设计建造等。为了恢复西园寺的历史风貌,他悲智双运,汇集社会各界人士及广大信众的点滴之力,先后投入资金一亿五千多万元,先后完成了一系列大型建筑项目:照壁、福德桥与智慧桥[9]、山门殿、钟鼓楼、前花园改造、停车场、研究所宿舍楼、三宝楼等工程,终于恢复了此地作为佛教重要道场和名胜古迹的庄严格局,并为西园寺的内修外弘搭建了崭新的宏伟平台。

尤其是为了建造三宝楼[10],普仁大和尚呕心沥血,历经12年,克服了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这期间动迁了几百户居民和几家工厂,并集海内外建筑专家及法师[11]的智慧,设计了三宝楼。然而,当初许多领导和专家都不赞成三宝楼的规划,因为他们认为,西园寺应以大雄宝殿为中心,新建筑不应比大殿高大;如果搞一座很大的建筑,则与古典建筑不太协调。苏州是座历史文化名城,新建筑不能破坏原有风格,西园寺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自然会继承这一传统。然而,如何将新建筑与传统建筑风格相协调,同时又能融入现代实用功能?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经过缜密思考,普仁大和尚胸有成竹,他说:“大殿当然是寺院的中心和主体,三宝楼虽高,只要设计合理,就不会破坏这一格局。”他还做了个形象的比喻:“父亲还是父亲,孩子还是孩子,只不过孩子长得比父亲高。传统寺院建筑本应后部宽宏,尤其是建在山上的寺院,往往是步步高:一座比一座高,后面像张靠椅。”经过多方论证,终于使多方专家和领导接受了三宝楼的设计方案,并得到审批。这些工作,先后花了六年时间。接着,又花了六年时间,并集社会大众之力,终于建造了既具古典风格、又具现代功能的三宝楼。

三宝楼气势宏伟、庄严肃穆,与古色古香的寺院浑然一体,同时又具现代特色。内部设施智能化、多功能。建筑面积达15000平方米,由中部主楼和东西两翼组成,以环抱的形式成为整个寺院的屏障,鲜明地表达了寺院的凝聚力,同时体现出佛教的“六和敬”精神。三宝楼分为四层。主楼第一层是戒幢讲堂,可容纳八百余人;第二层是大觉堂,供集体禅修;第三层是藏经楼;第四层是千佛阁。东西两翼包括图书馆、教室、研修室、接待室、会议室、闭关房、忏悔室等。三宝楼已于2010年正式投入使用,它集教学、研究、弘法、修行、收藏、接待、交流、办公等功能于一身,目的是为了令正法久住。

十年磨一剑,从繁复的动迁,到三宝楼的方案设计、论证、审批、修订方案、具体设计,乃至一砖一瓦的建设,在无数种局面里谋划,在无数个细节上比较,在无数个可能中抉择,还要跟多方进行沟通,并且在寺院收入有限的情况下,为这个庞大的工程倾注财力,普仁大和尚付出了多少心血?实在难以想象。每次谈到种种艰辛,大和尚总是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历来主张要培养有思想、能发菩提心的人,使他们成为法门龙象。有意义的事情,大家共同发心去做,就能办成。”

今天的西园寺,坐落于苏州城西阊门外,东靠以古典园林闻名的留园,西邻幽寂的寒山古寺,北倚美丽的虎丘风景区,南临阊门运河,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一组赏心悦目的古典建筑群,讲究造园艺术,曲径通幽,疏密有致。山门殿上匾额高挂,红底黑字的“戒幢律寺”正气浩然,匾额下一副对联:“一水设双桥广渡众生登觉岸,三风垂百世严持净戒证菩提”,体现着西园寺的立寺之本与戒幢精神。正门上,清雍正帝手书的“宗风真脉”匾额熠熠生辉,对联为“发菩提心悉使众生离诸苦,得正法流普于十方演妙音”。山门殿两侧的黄墙上,又有一副对子:“无上胜妙地,离垢清凉园”。罗汉堂为全国四大罗汉堂之一,创建于明末,共48间,呈田字形,寓意福田。内有造像700余尊,皆为清代重塑。以佛教四大名山塑座为中心,泥塑金身阿罗汉五百尊,分单双号相对排列。有降龙伏虎、香樟木雕的四面千手观音,济公等造型,栩栩如生。西园寺的西花园以“寺在园中,园即寺景”为世称道。以广仁放生池的湖心亭为中心,四周环绕着亭、台、馆、榭、假山及曲栏回廊。放生池内有斑鼋属于珍稀动物。西园寺素有第一姑苏选佛场、园林净土之称。

得益于宗风传承,西园寺在人事管理上形成了任人唯贤的特色,普仁大和尚也在多年的寺院管理中积累了一套卓有成效的管理经验。他不但力求培养善于内修外弘的龙象之才,还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所以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在他的带领下,随着寺院的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在家信众来到寺院修学佛法、担任义工,并以感恩三宝之心,不图回报地参与寺院的弘法、教育、管理等各项活动。

普仁大和尚还特别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在1994年建档之初,西园寺就以高标准、制度化、科学化、现代化和专业化作为指导原则,形成了具有佛教特色的档案管理。西园寺的档案室,全面汇集了市佛教协会和西园寺的各种档案资料,分门别类地整理和存档,按照库房、阅览、办公三分开的规范管理,并根据《档案法》的具体要求,落实档案管理的措施。2001年,档案室被评为江苏省一级先进集体。这种成功的档案管理,为史料的保存、文化的积累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称赞和肯定。

普仁大和尚在百忙之中,不忘修持,精进不辍。他重视言教,更重视身教。除了寺院管理、基建及佛协的工作外,他还坚持率众上殿、过堂,每天巡视寺院,打坐,经常练习书法,寺院有些牌匾就是他的大作。他身形清瘦、为人祥和、慈悲,举止威仪,深受大众的爱戴和敬仰。每当僧众或信众向他行礼问讯,他总是面带微笑,轻轻地挥挥手。他还进一步将三风建设深化为坚持一个原则、强化两项实践、培养三类人才的“一二三育人工程”:

1、坚持一个原则:坚持“以戒为师”为根本原则的道风建设;

2、强化两项实践:强化“以学导修、以修证学”为实践内容的学风建设;

3、培养三类人才:培养“弘法、修证、管理三类人才”为重点的家风建设。

普仁大和尚提出西园寺未来发展方向为:“学院丛林化、丛林学院化。”目前,戒幢佛学研究所学员有80多人,西园寺常住僧众40多人,是2:1的比例,这体现了寺院的重点就是围绕道风建设认真办学。他说:“研究所的学员不同于社会上的学生,不仅要读书,同时还要修行和做事,假期也不能虚度;常住不仅要做事,同时也要修行和学习。身为出家人,无论是学员,还是常住,都要努力学修,逐步完善僧格,力争超凡脱俗。”

大和尚以平常心观察事物和社会,他认识到,当前社会科技发达,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而道德的提升就显得尤其重要,正所谓“和谐世界,从心开始”。正面的心理引导,积极的道德教育,是佛门应担负的责任。如果能将佛教大慈大智的精神推广出去,无疑有利于人心的净化、社会的和谐。

经过历代祖师大德的不懈努力,“从律仪生活中培养僧人形象,从禅定修行中增强信心道念,从闻思经教中树立正知正见”的“戒幢精神”业已形成。对于西园寺的未来,大和尚也有具体规划。比如,僧伽教育力度要加大、进程要加快。过去,办教育受到传统建筑条件的限制,三宝楼及其第二期工程的建设,使研究所已有条件可容纳200余人。接下来,还要开展第三期和第四期工程——兴建常住僧人的住房以及信众活动区,让前来修学佛法的居士有个落脚点,使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得以保证。

清代名士张紫峰在他的诗作中如此赞叹西园寺:“不到西园廿载强,应真犹是气昂昂。名贤五百芳邻接,第一姑苏选佛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是西园寺肩负的历史使命。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佛法的稀有难得,并能通过修学佛法而受益,清净身心,改善生命品质,这样的道场才无愧于“第一姑苏选佛场”之美誉。

三、一个根本,三大要领——关于汉传佛教建设的思考

在1993年的第六届全国佛教代表大会上,赵朴初会长强调:“大力培养合格人才,加强人才建设,是关系到中国佛教的命运和走向的头等大事,是佛教事业建设与发展最迫切、最重要的任务。”为了响应这一号召,安上、普仁法师积极着手创办培养佛教高级人才的戒幢佛学研究所。受安上老和尚的委托,西园寺延请济群法师主持研究所的教育工作。济群法师组织了许多法师和学者到西园寺共商大计,确定了办学思路。1996年9月,戒幢佛学研究所成立,并于2001年得到国家宗教局的批准,成为我国汉传佛教培养高级僧才的教育和研究机构。赵朴初会长曾担任名誉所长,原中佛协副会长茗山长老担任过所长,明学大和尚为现任名誉所长。济群法师现任西园寺首座和尚、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

济群法师,1962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安县一个佛教家庭。1979年从鼓山涌泉寺普雨老和尚正式剃度,1981年于北京广济寺受具足戒,1984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八十年代中期,弘一法师的侍者圆拙老和尚成就了“五比丘”在福建广化寺小南山学戒,法师也位列其中。随后至福建佛学院、闽南佛学院参学任教。多年来,教书育人,学修并重,为沩仰宗第十代传人。现任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并受聘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厦门大学宗教研究所高级顾问、客座教授。长期从事唯识、戒律等的研究及讲授。教学之余积极致力于佛法弘扬,时常应邀于高等院校及信众团体演讲,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港台及欧洲、澳洲等地。

济群法师著作等身,目前已编辑出版了大量学术专著和通俗弘法书籍,形成四大系列:戒幢佛学系列、人生佛教系列、修学引导系列、以戒为师系列。出版并发表的各类著述、论文等已达几百万字,如《人生佛教小丛书系列》四辑,《真理与谬误》等学术专著,《菩提道次第》等讲演音视频光盘,《普贤行愿品观修原理》等开示,相关文章数百篇。

济群法师在《一个根本,三大要领——关于汉传佛教建设的思考》[12]中指出:就教界目前现状来看,的确取得了许多喜人成绩,但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大众修学无序,二是僧团管理混乱,三是弘法布教薄弱。这些是教界普遍存在的问题,因而有必要对教育、管理、弘法依托的基础,对现行的佛法修学体系进行考察,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如果没有一套契理、契机且操作性极强的修学体系为纲领,不但会影响大众学修,也会影响佛教教育、僧团管理和弘法布教。佛教的发展需要整体考虑,这需要以相关制度来保障。有完善的教育制度,才能培养出荷担如来家业的合格僧才;有健全的弘法制度,才能对广大信众如法引导;有规范的管理制度,才能使僧团成为和合共住的清净道场,为大众修行提供保障,为弘法事业建构平台。

那么,什么是大众化的修学体系[13]?济群法师指出:大众化的修学体系包含核心要素、修学次第、实践方法三项内容。

首先,要领应明确,且完整、扼要。佛法虽博大精深,但最根本的核心要素是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这五项可统摄一切法门的修行,包括解脱道和菩萨道。不皈依,即无佛子资格;不发心,便无修行方向;不持戒,则无定慧之基;正见为正法眼目;止观则为实践方法。把握这些核心,也就把握了佛法修学的基本内容,还能以此对照修学是否完备。

其次,次第清晰,有章可循。次第,即各修学环节的递进关系,同样离不开五大核心要素。皈依、发心、戒律为各语系、各宗派共同的修学基础,然后才能选择适合的宗派,并修学该宗派的正见和止观,契入空性,完成自觉觉他的修行。

最后,操作性强,可付诸实践。所谓操作,即依核心要素、修学次第完成佛道修行的具体方法,每阶段应当分哪些步骤进行。一方面,可依此修学实践;一方面,可依此作为检验修行的标准,知道自己达到什么程度,离目标还有多远。

四、西园寺人生佛教理念的形成

济群法师继承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思想,提出佛法是人生智慧的理念,希望人们摆脱对佛法的误解,使佛法走入生活。近年来,更将弘法重点转向道次第、菩提心和皈依,着重佛法基础建设,引领佛弟子在菩提道上稳步前进。下面结合济群法师的相关著作,如《人生佛教在当代的弘扬》、《人生佛教的思考》、《我理想中的僧教育》、《佛教的财富观》、《我的修学经历》等,将西园寺人生佛教理念的形成及特点加以归纳。

(一)人生佛教产生的背景

人生佛教的提出似乎是独立于各宗派之外的新生事物,但究其思想内容,并非是创新之见,而是对原始佛教的回归。因为佛教有三世说,但在原始佛教中,更重视当下生命的改善。而且佛陀是以人的身份修道成佛,他的出世虽是要普度一切众生,但重点还是在人。所以,人生佛教不离佛教以人为本的本位。佛陀基于对人生的困惑,发心出家、修道,由人而成佛。佛陀说法四十五年,也基本上着眼解决现实人生的痛苦。佛教本来就是人生的佛教:以佛法的智慧,解决社会人生的问题,关心现实人生,这才是佛教的本位。

民国年间,太虚大师提出“人生佛教”的理念:“仰止为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虽非他开创,却带有针对性。因为佛教自明清以来,出现了严重的鬼神化、出世化等倾向,使人误以为佛教只是为亡者服务的法术,只是遁隐山林者的寄托。人生佛教的提出,正是为了把佛教从这些误区中拉回现实,关注此人、此时、此地的问题。

当代人生佛教的理念,也正是针对当前存在的流弊:鬼神化,来世化,哲理化和学术化而提出的,目的是为了使佛法回归其原有的人本精神,为社会大众提供健康的人生观及生活方式。

但需要说明的是,并非否定佛法对来世的关心,而是反对无视现实人生,仅以求得来世快乐作为学佛的目标;并非否定临终关怀及超度鬼神的作用,而是反对将它作为佛教服务的首要宗旨,甚至以经忏佛事为获取经济利益的手段;并非否定学术研究价值,而是反对学佛者以学术研究作为学佛的唯一目的;并非否定对佛教哲理的探讨,而是反对把学佛当作哲学研究的本末倒置的做法。

(二)人生佛教的特点

1、强调应当契合原始佛教及当代的人本思想,佛教徒更应关注社会现状,以佛法的智慧解决现实人生问题。它与传统佛教的区别,在于它针对佛教发展中存在的误区,而特别强调为现实人生服务,并在形式上采取更为契机的方法,所以不能将它与传统佛教相对立。

2、提倡人生佛教,就是要将佛法落实到生活中,和生活打成一片。无穷的过去以现在为归宿,无尽的未来以现在为开端。佛教更重视当下生命的改善,无论生活、修行,都建立在珍惜当下、把握当下的前提下,这也符合佛教的因果原理。

3、佛法并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对人生的全面关怀,包括从出生到死亡的每个阶段。我们不仅要给民众提供正确的人生观念,也应当提供更为具体的关怀措施。

4、面向社会弘法所要做的是深入浅出的工作,就是把高深的佛法哲理用最通俗的方式表达出来,重视佛法对现实人生的关怀,针对现实人生问题引导大众,这也是每个佛子的责任。

5、人生佛教的理念在两岸三地广为流传,从时代背景来说,它具有积极意义。

(三)究竟什么是真正的人生佛教

当前佛教发展要处理好“学术与信仰、出世与入世、内修与外弘”三个问题。过分强调学术,往往会造成信仰的淡化,结果得了学位却丢了果位;而在修行和境界都未能达到相当程度就积极入世,也容易被五欲尘劳所淹没,使菩提心被名利心所取代;一些修行上有相当成就的前辈高僧,尚且会因为事务缠身而影响到自身的修行,何况凡人。

正确处理好“学术与信仰”的关系:要明确学术只是一种工具和方法,而非目的。佛教应以自身的优良传统为根本,也可以借鉴学术的研究方法、吸取学术研究的成果。但如果以学术规范来处理所有问题,佛教将只剩下文化层面,而文化只是佛法传播的载体。如果一味沉溺于学术研究,则必将以丧失信仰为代价。

那么,究竟什么是真正的人生佛教?这个问题似乎人人皆知。然而事实上,很少有人能够完整表达它的内涵。现在的人生佛教好比箩筐,很多东西都可以往里装,都可以跟它拉上关系。随便说几句生活感悟,再从经典找些相关的内容,似乎就可冠以“人生佛教”之名。其实,如果没有相当的教理素养,这种对现实人生的关注,就会逐渐失去佛法应有的内涵,偏离出世解脱的核心。久而久之,就会使人生佛教等同于人生哲理、人乘佛教,这是对人生佛教的矮化、肤浅化和世俗化。如果单纯将佛法作为哲学义理来谈,作为人生指南来用,虽然也能使人获得平静安详,但终究是短暂而不究竟的利益,不是佛陀设教的本怀。

太虚大师提出的人生佛教,是以“人成即佛成”为目标,而不仅是使人获得一些心灵慰藉,解决一些现实困扰。济群法师在《人生佛教的思考》中谈到,人生佛教应该增加“菩提心”和“空性见”两大内涵。具有这样的高度,才能积极入世而不被世俗所染,广泛利他而不被执著所缚,才能以人生佛教为起点,以解脱和无上菩提为终点。

济群法师在《我的判教观·内容提要》[14]中提出:以皈依、发心、业果、戒律为各宗共同的修学基础,以解脱为三乘佛法的核心目标,以菩提心为大乘佛教的不共教法,以净土法门为方便之道,为学佛修行的后保险。这一定位,主要是基于对佛教健康发展的思考。从教界现状来看,普遍存在基础薄弱、修学无序的问题。有鉴于此,我觉得,佛教的未来发展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着重共同的基础建设;其次,强调解脱的核心地位;第三,突出大乘的不共思想;第四,规范净宗的方便之道。倘大众于此达成共识,励力而为,必能扭转当前教界的诸多问题,令正法久住于世。

所以,真正的人生佛教,应当回归原始佛教,以人为本,契理契机,立足于解决现实人生问题,以解脱为人生目标;还要发菩提心、具空性见,带领众生走向解脱,自利利他。

五、以教育培养人才——五大要素、三级修学模式

戒幢佛学研究所的所训是:悲智双运、自觉觉他。自戒幢佛学研究所成立以来,普仁大和尚与济群所长就特别重视三风建设、僧才教育和弘法利生。他们针对目前佛教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做了许多思考和改革。普仁大和尚强调:“佛教传到中土,在汉代就有译经、讲学、禅修的传统。我们希望能秉承这样的传统,教理与实修并重。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令正法久住[15]。”

(一)现有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16]

济群法师明确指出:目前,无论从教界整体,还是个人修学来看,都存在诸多问题。虽然做了很多事,但效果并不理想,有些混乱无序。各地办了许多佛学院,毕业的学僧一批接一批,可真正走上弘法道路的并不多,甚至有人退失道念,流入社会。根本问题在于修学引导和制度建设不足,这也是佛教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佛学院的教育,一般开设许多课程,涉及面很广,但却是浮光掠影式的学习,对佛学知识的把握也是支离破碎;采用社会办学模式,仅限于知识的传授,缺乏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没有进一步深造和学习研究的环境。如果个人修学上不去,就没有能力对治烦恼,对治凡夫心。即便做得再多,也和修行了不相干,对佛教的健康发展,没有太大促进作用。

作为学佛者,常见的问题是“说起来滔滔不绝,做起来一无是处。”每个学佛者应该问自己:自己是否为合格的佛子、差距有多大?所学佛法在生命相续中是否产生了作用?是否解决了迷惑、痛苦和烦恼?目前,教界整体形象不佳,关键在于忽视了基础建设和实修:仅停留在教理和口头上,没有落实于心行;许多学佛者自称大乘,却按自己的好恶行事,非制而制;内心浮躁、放逸,不反观、改造自己,内无菩萨之心,外无声闻之行;求理解者多,真正实践者少。须知:不如法持戒,则难以成就高尚行为和人格;不坐禅修定、开发智慧,就不能转凡成圣,远离烦恼,迈向解脱。

有不少学佛者,学了很长时间、也学了许多经典,但迷惑还是迷惑,烦恼还是烦恼。甚至有的只是为了得个文凭、写点文章、满足一些精神需求,或者只是为了获得一些玄谈的素材。其实,这些与学佛完全不相应,只是增加些佛法知识,生命本质并未有任何改变。所以应该明白:学佛修行是为了改变固有观念和认识、改善不良串习和行为,学习佛菩萨的无限智慧和慈悲的品质。

佛教的每部经论,都是为了帮助我们获得某种见地。作为法师,必须将这些问题逐一吃透,进而了解其中的内在联系,才能把修学原理介绍给学生,使他们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学生透彻地理解法义之后,才谈得上接受和运用。否则,佛法再好,也只能存在于经典、殿堂中,可望而不可即。无论多深的道理,如果理解透彻,就可以讲得简明扼要。很多道理之所以难懂,主要在于表现方式复杂,而非法义本身难懂。当然,这也涉及文化背景。不论是印度的论典,还是中国古德的注解,都体现了当时的文化特征和表现方式,自然会有隔阂。所以,佛法也面临现代化的问题。所谓现代化,就是把佛法“用此时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加以诠释,用此地最容易扎根的方式加以继承”。

如果自己没有受用,没有亲身体验,讲给别人听,无非是转述一些概念,怎能产生共鸣?须知佛法蕴含着许多实用价值,不仅能将我们导向解脱,还能为现实人生的所有问题提供智慧引导和解决途径。所以,佛法的重点不在书本,也不在寺院,那都是禅宗所说的标月指。真正的重点在于内心,以及身心制造的各种问题,这才是手指所指的月亮,是需要找寻的真正目标。很多人抱怨政策不宽松,事实上,只要有心,就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政策和阵地,做得更好。

济群法师在《人生佛教在当代的弘扬》中指出:佛教是契理契机的,契理就是“契合佛法的基本原理”;契机就是“契合众生的根基及时代的要求”。佛教现代化的落实,除了立足于契理契机的根本宗旨,还应注重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良好的制度,是社会健康发展的保障,也是佛教健康发展的保障。从教界现状来看,戒律基本束之高阁,只是每月两次诵一诵而已。清规虽在实践,但也是形式多于内容,名义多于实质。因为清规主要是依禅宗的修行需要而制定,如果没有禅修为内涵,清规也就失去了核心,失去了灵魂。如现在的早晚殿,也是沿袭禅宗丛林的修行功课。当时的出家人,每天化大量时间打坐,坐得久了就需礼拜、念诵。但现在的出家人,每天忙于各种事务,总在动着,更需要的常课是静坐和观修。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我们需要继承传统,但继承要契合佛法的根本精神。有些传统是因某个时期的特定需要而产生的,到另一时期,就可能因为不合时宜而成为负担。有些传统本身就不符合法义,是佛法流传中出现的陈规陋习。如果能从佛法的精神来认识,才有能力继承佛教真正的传统,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执著于表面形式。

从弘法来说,过去更多的是强调契机。众生根机各异,所以演化出八万四千法门。这固然是顺应众生的需求,但若缺乏引导,也会带来修学上的混乱。在信息闭塞的古代,多数人没有机会接触太多法门,且有善知识的耳提面命,不致莫衷一是。但在目前这个信息化时代,不必出门就可接触三大语系、各个宗派的典籍。如果没有能力抉择,就会目迷五色、无所适从。作为学人,常常根据感觉选择法门,选择师父。作为弘法者,往往没有能力观察对方的根机,不能从整个修学次第上进行引导,大多只能谈些个人经验,这种引导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总结目前佛教界的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教育目标模糊;教学次第不明;知见教育混乱;实用教育缺乏。

(二)五大要素的提出[17]

为了解决现有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济群法师特别提出以下办学方针[18]:一、集中式地开设课程;二、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三、学分制的管理与免修;四、周末论坛;五、升降有序的淘汰制;六、自新大会;七、相应的禅修及丛林生活;八、参与适当的弘法活动;九、参访行脚。

济群法师在《我理想中的僧教育》中指出:今天的世界,可能比以往任何时代,问题都要多得多。如何以佛法的智慧解决现实社会的人生问题,正是当今佛子应该思考,也是佛教应该发挥的作用。其实,对当今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诸如人类对宇宙人生的困惑、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环保、毒品泛滥、道德重建、世界和平等,佛教都有极好的解决方式。佛教从创立以来,在千百年的流传中,为解决不同时期的社会问题,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今天港台地区的佛教,在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关怀上,以其独特的方式,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如举办各种讲座,传播佛法,启迪智慧,净化人生;创立慈善基金会,救济贫困等。我们不应忘记,针对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提供正确的认识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是佛子的使命和任务。佛教教育,不应停留在纯哲理的思考或纯学术的研究,而应结合现实社会,从解决现实人生的问题出发,去学习、思考和研究。从对自身生命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推己及人,关怀社会大众。在受教育过程中,培养关怀现实人生的使命感、责任感。

济群法师特别强调修学佛法五大要素的重要性。佛法虽有三大语系,种种法门,但都可汇归于解脱道和菩萨道。而菩萨道又是以解脱道为根本,是把自己获得的解脱能力,进一步延伸到众生身上。从这个意义上说,菩萨道依然是以解脱为核心,是解脱道的延伸和圆满。找到这个核心,就找到了佛法修学的共同基础,即皈依、发心和戒律。无论任何宗派的理论,任何法门的实践,都离不开这些要素。具备这个基础,才能进一步修习正见和止观。否则,就会偏离佛法修行的方向。

比如皈依,为什么整个佛教界存在信仰淡化的现象?就是因为对信仰目标认识不足,对信仰动机定位不准。如果三宝在我们内心没有地位,只是当做消遣,可有可无地信一信,佛法就不可能对人生起到太大作用。所以,皈依不仅是个简单的仪式,其本身就包含着修行,是贯穿学佛到成佛整个过程的修行。

再如发心,我们知道佛法是心法,重点在于对内心的调整。无论弘法、做事,还是学习,最终都要落实到心行,这就需要了解心的差别,心的因果,知道哪些心行会导向轮回,哪些心行会导向解脱。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对治,断除与轮回相应的不良心行,发展与解脱相应的良好心行。如此,我们所做的一切,才能成为修行的一部分,而不是在凡夫心的轨道中,忙碌一些看似与佛教相关的事,甚至以此增长、强化凡夫心。发心,就是做每件事的动机,它直接决定着做事的结果。

学佛,应当用生命来实践,而非停留在佛法的知识上。必须落实于心行,才会法喜充满,得到受用。所以,内证才是学修的关键。如果停留在书本上,永远都与心隔了一层。尤其作为法师,如果只考虑应该如何说,怎样表达更精彩,那是舍本逐末。佛法本来就是能够究竟地解决生命问题的根本方法,所以首先需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切实运用和行持,然后才有可能将自己的体验与大家分享。出家学佛,如果修学跟不上,久而久之,就会陷入习惯性的麻木中:或忙于做事,只想着怎么把事业做大;或安于现状,只想着怎么过日子。如果不以正确发心做事,不懂得将做事纳入修行,就会回到凡夫心的轨道:像世人那样,和事业捆绑在一起,即使做到往生都不愿放手。所以,每个佛子都应经常反省,看看自己有多少是出于利他的心,又有多少是凡夫心的串习?

(三)三级修学模式的提出[19]

学佛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济群法师在《学佛与做人》中指出:世间的富贵荣华都是虚幻不实的,人生的吉凶祸福更是变化无常。没有学习佛法的人,即使眼光再长远,比起学佛的人来说,都是近视眼,因为他所能看到的,最多就是一生短短的几十年。学佛的人,不仅要对今世的生命负责,还要为未来的生命负责。学佛的意义就在于完善并提升我们的生命素质。人生难得,它的珍贵在于给了我们一个修行的机会,使我们通过今生的努力,为未来种下善的因缘,使未来的生命能够生生增上。生命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人生幸福。所以,一方面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生命从不健康的、充满烦恼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智慧、觉悟的人生。另一方面,还要自觉觉他,自利利他,使更多的人走向光明的解脱之路。

对学佛者来说,什么才是正确的目标[20]?现在到寺院烧香礼佛的人很多,他们也有目标,但这和佛法指引的目标是否一致?每个佛子应当思考:是否明确自己究竟为什么要学佛?是为了增加一些佛学知识、丰富一下业余生活,还是为了学习改善人生的方法?如果对目标模糊不清,就不知会走向何方,也不知最终会收获什么。

济群法师指出:学佛的根本目标是解脱与成佛。具体可分别设置初、中、高各级目标,并根据每个阶段所要达成的效果设置教学内容。按照《道次第》的思路,可分为初、中、高三级目标。

初级目标,就是继续保有人的身份,且是离八无暇[21]、具十圆满[22]的人身,因为这一身份才能用于修学。这在五乘教法中属于人天乘,在《道次第》中属于下士道的内容。

中级目标,就是解脱烦恼、生死和轮回,这是佛法的核心。佛陀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为众生提供了解脱的方法。如果不想解脱,学佛是不可能有深度的,甚至可以说,还算不上合格的佛弟子。关于解脱的修行,在五乘教法中属于声闻、缘觉二乘,在《道次第》中属于中士道的内容。

高级目标,就是令生命达到究竟的圆满,并帮助众生达成这一目标。成佛不是成就外在的什么,不是得到一种职称或地位,而是成就无限的慈悲和智慧,成就佛菩萨那样的生命品质。这在五乘教法中属于菩萨乘,在《道次第》中属于上士道的内容。

我们应该对照一下,自己究竟想达到什么目标?或者说,现有目标是否与此相应?如果学佛的目标不是以上这些内容,显然是错误的定位,需要加以调整。

接着,济群法师还提出了佛教教育长远而清晰的“三级修学模式[23]”的思路:

1、根据皈依、发心、戒律三大要素建立佛教的初级教育制度。这是每个佛子必须奠定的学修基础,也是所有僧众必须具备的素养,可避免玄谈与迷信两个极端,避免与修行脱节,也是佛教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2、围绕菩提心和菩萨行的实践,以获得闻思正见为核心,建立佛教的中级教育制度。这一阶段可参照传统的宗派教育,以确立一宗知见为目标,一门深入,但求精而不求多。

3、以菩提心和空性见的理论为基础,以止观为重点,建立佛教的高级教育制度。

4、依各类专门人才的不同需求,参照社会先进教育经验,建立有佛教特色的实用教育制度,培养具备专业技能的管理、弘法人才。

(四)教学成果

作为一个佛教徒,生命怎样才能更有意义?佛陀教导我们,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学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开发生命内在的智慧;为了断除烦恼,了脱生死;为了将来能像佛菩萨一样利益所有众生。

济群法师在《我的判教观》中提出:整个佛法修学大体可归为四个层次:一是各宗共同的修学基础,为基础之道;二是三乘教法的核心目标,为核心之道;三是圆满生命品质的不共教法,为圆满之道;四是在个人努力的前提下积极参保,为方便之道。

济群法师多次强调,学修佛法有六字方针:“理解、接受、运用”。学修佛法可分八个步骤:“一、通过闻法及阅读,能够读懂每句话;二、理解每个章节的意思;三、知道每个章节所要说明的问题是什么;四、把经论中所说的问题跟自己的现实人生发生联系;五、用佛法的智慧重新认识人生,并逐步转变成自己的观念;六、在运用和熟悉佛法智慧的过程中,调整无始以来的不良串习,从轮回的轨道中走出来;七、培养与解脱相应的正念,不断重复正确的心行;八、最终完成生命品质的改善。”

济群法师强调,修学佛法应当重视以下几点:

1、依止善知识,才能树立正见,了知可依的标准:此应作,此不应作;

2、选择如法道场,才能如法修学:去世俗心,三学增上,造就僧格,成就解脱;

3、遵守律典、僧团、法脉的传承,完善人格、僧格:五年学戒、不离依止。一要明白开遮持犯,才能在僧团独立生活;二要懂得如何处事;三要真正达到僧像僧,寺像寺。因为僧人是法的体现者、三学的实践者。

4、依靠三学,改造生命,成就解脱:

(1)从俗人到合格僧人的改造:通过戒律,改善外在行为和内在气质,对治不良串习。俗人的世俗心,以无明为基础,以贪嗔痴三毒为主导,构建了现有的生命和人格,即有漏的五蕴身心:建立在我执、三毒基础上。故须改变世俗行为,建立僧格:从穿着到行为气质,要保持内心安静——拥有一颗朴素的心;通过持戒,清净三业,远离三毒,成为优秀合格的僧人;

(2)从凡人到圣人的改造:通过修定、修慈悲心和开发无漏智慧,断除烦恼,转凡成圣。

5、发菩提心:道宣律师在《行事钞·沙弥别行篇》中提出:出家人有三种行为,一是凡罪行,即凡夫的不善行为,比如为名闻利养而不惜破戒等;二是凡福行,属于积集福报的行为,包括布施、建寺、讲经等;三是圣道行,即成为圣贤必须具备的行为,那就是依佛法正见修习止观,成就解脱,这才是修行的根本所在。

根据以上所说,持戒、修定、诵经、弘法等行为,如果是为了名闻利养,那就是凡罪行;如果不为解脱,只为获得人天福报,那就是凡福行;如果只为个人解脱,不发菩提心,就是小乘。只有发菩提心,自己解脱,并带领众生走向解脱,那才是大乘。

6、令正法久住:制戒十义[24]可归纳为:个人解脱,僧团和谐,社会教化等,最终目的是令正法久住。每个人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并将所学落实于心行。如法如律地持戒修行,威仪具足,才能令人生信。坐禅修定、开发智慧,确立苦、空、无常、无我见,通达空性,转化凡夫心,才能成为超然物外、高山仰止的圣人,才能荷担正法久住的重任。

目前,戒幢佛学研究所在所长济群法师的带领下,成立了教学部、研究部、弘法部、编辑部、网络部、图书馆六大部门,并取得了长足发展。研究所以三风建设为指导,按照佛法修学五大要素、三级修学模式开设课程。研究所师生在完成教学与学修任务之外,还积极参加各种宗教论坛、举办居士佛教进修班、戒幢论坛、菩提静修营、传授菩提心戒、皈依共修、三皈五戒、八关斋戒、佛七、禅七、心理辅导等。

为了广泛开辟生源、吸纳社会各界优秀人才,研究所从创办之初就决定,除了招收出家众以外,还招收部分有出家意向的在家男众,为他们提供一条光明的学佛、出家的道路。这是个新颖而大胆的举措,在佛教界屈指可数。普仁大和尚说:“有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学佛之后想出家,却一时找不到合适的道场,也不知道自己能否适应出家生活,犹豫不决。在这种情况下,给他们提供一个过渡的修学环境非常重要。”

目前,图书馆收藏有《大正藏》、《高丽藏》、《嘉兴藏》、《乾隆藏》等近二十部深具典藏、研究价值的大藏经原本及影印本,海内外出版的重要内典和人文社科领域的最新图书。同时,还收藏有《二十五史》、《四库全书》、《全唐文》、《中国通史》等传统文史哲典籍,及《敦煌宝藏》等各种相关文献。此外还有近三万多册新书。

研究所自1996年创办以来,招收预科、本科八届,研究生六届,共计260余人,其中毕业留所任教和从事寺院管理的有60余人,他们都在各自岗位上为新时期佛教的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研究所目前有本科班和研究所班,并设有六个研修室:中观、唯识、阿含、戒律、止观、道次第(弘法布教)。为了对办学十五年加以总结,研究所挑选了历届优秀毕业论文,编辑出版了《戒幢文集》,分四卷,共计100多万字,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外,《人世间》杂志创刊于2002年,现在已经出版了17期。

六、以弘法利益众生[25]

济群法师在《佛教在当今社会》中指出:弘扬佛法,对社会有以下作用:第一,佛教能为当今社会提供健康的宗教信仰。第二,学佛能为大众提供正确的人生观。第三,佛教界能为社会发挥慈善的功能。第四,随着经济的发展,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环保成为当今社会的焦点。佛教界在这一领域也能发挥很大作用。

所以,西园寺除了重视自身建设和管理、重视专业教学、强调学修并重外,历来都非常重视弘法利生工作。每年年初,寺院都会做好全年的法务活动和其他方面的工作安排,按部就班,井然有序。定期举办的一系列弘法活动,均面向社会开放,就是为了给在家信众提供闻法和修行的机会。从2006年开始,陆续举办了三届“戒幢论坛”,以佛法修学次第、佛法与心理学治疗为主题,得到佛教界和学术界的积极参与和广泛支持。

济群法师在《人生佛教在当代的弘扬》中指出:社会大众认可佛教的最大障碍,是对佛教的无知和误解,这一方面和大家长期以来所受的教育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佛教界自身弘法力度不足。长期以来,民众无法通过正规渠道了解佛教。

为了让社会各界人士都能尽快认识佛法、改善生命品质,从2007年开始,西园寺已举办五届菩提静修营,使对佛教有兴趣的人,能够短期体验佛门的清净生活。参加人数已由第一届的100多人,达到了500多人。

西园寺的青年佛学进修班已经开办多年,两年一届,每周六下午上课,学员可以系统学习佛法基础知识。除了本地学员,还有外地学员赶来听课。同时,网络学员也可一道学习。

随着学修人数的不断增多,西园寺还在全国各地组织《道次第》学习班,它标志着苏州西园寺模式正向全国推广。《道次第》学习班进而发展为“菩提同修会”,并提出具体如何学修的“四个一工程”,包括一个目标:解脱;一张地图:道次第;一位导师:依止修学的善知识;一群伙伴:菩提道上的同修。

2011年元旦,正式成立了“菩提学院”。传印长老任名誉院长,济群法师任院长。并提出了在家众的三级修学模式:初级,叫同喜班,就是同享法喜。以人生佛教为基础,以信仰建设为核心;中级,叫同修班,就是共同修学菩提道。以《道次第》为基础,以菩提心修学为核心;高级,叫同德班,就是同证佛菩萨的功德。以正见为基础,以止观、禅修为核心。接着,又在全国推广学修组织模式的“四个一工程”:一个共修组织、一套修学模式、一群辅导员和一个基金会。

此外,西园寺每年定期举办的弘法活动有:新春祈福法会;农历4月初8的佛诞日浴佛节;五一假期传授三皈五戒;农历7月15日的中元报恩法会;国庆期间的菩提静修营;农历11月初的佛七;农历12月初8佛陀成道日的腊八粥结缘。每月定期举办的活动有:每周六下午的讲座;每周日上午的皈依共修法会;第一个周六上午传授八关斋戒;第二个周六下午慈善放生;第三个周六上午前花园念佛共修;第四个周六的一日禅等。

济群法师强调:佛法的弘扬包括言教和身教。弘法者对自己的信仰应身体力行地去实践,才足以为人师表。合格的弘法者,应具备“空花佛事、水月道场”的认识和境界。菩萨道的修行具备三大内涵,即菩提心、菩萨行和性空见。性空见就是要了知一切法如梦如幻,有了这个前提,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才不会执著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不会被五欲尘劳所淹没。

济群法师在菩提书院正式挂牌成立之际,谈到了他的一些理念和思路,现归纳如下:

在经历发现、审视、探寻、了解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认识佛教的需求。那么,如何引导他们?就是要让大家明白:对每个佛子而言,学佛是手段,修行解脱是目标,弘法是使命。

常听到人们说现在是末法时代。其实,法尔如是,本无正法、末法。所谓末法,末的是人,而不是法。一方面,众生根机驽钝,刚强难调;另一方面,环境诱惑重重,迷乱颠倒。所以,今天这个时代的修行,远比以前困难。因此,菩提书院的成立,就是为了给大众创造善缘,以汇聚社会大众之力,所以关键在于大家的共同努力。因为世界由众生共业所感,如果这种善缘不断扩展,不善的力量就会随之减少。

菩提书院有修学、传灯、慈善三大内容。通过修学点亮智慧心灯,再通过传灯、慈善将光明传播出去,灯灯互映,照亮大千。以修学为核心,通过不同途径,将更多的人引导至三级修学模式中来。所以,传灯、慈善,可谓三级修学模式的前行。传灯,是心灵的慈善;慈善,是传灯,是慈悲的传递。

世间没有任何事比大家能在一起修学佛法更有意义。因为它不仅能使自己走向解脱,也能帮助大众走向解脱。它对每个生命都具有永久而非暂时的意义。

从前,师徒间面对面单独传授的传统,可以做到因材施教,但有局限性;菩提书院则注重连锁式、规模化的教育模式,代表了佛教在当代传播方式的探索。它将建成一所没有围墙的佛教院校,让不同程度的修学者,都能得到有效引导。这套修学模式,一方面是确定修学次第,知道在各个阶段修学的重点、应当解决哪些问题;另一方面是形成修学氛围,互相促进,避免挫折、懈怠和放弃。依此模式,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按部就班地次第深入学修。今后,还将把这套模式搬到网上,充分利用网络展开普法教育。

目前,许多人的修学都偏向于自利,似乎修行只是念佛、打坐。有的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变得冷漠、自私、甚至我执很重。关键在于大家还不明白利他的意义。利他,并不完全是菩萨行者的专利。利他,不但能长养慈悲之心,同时也是解脱的重要助缘。其实,佛陀也特别强调慈悲喜舍四梵住的修行。如果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就会导致强烈的我执,怎能走向解脱?反之,如果处处以利他为中心,就会弱化我执。当我执瓦解时,本具的智慧才能开显,绽放光芒。所以,利他其实是解脱的捷径。

当然,如果在利他中,带着固有串习去做,觉得自己优越、高尚,虽然客观上能够利他,主观上却是有污染的利他行,必须予以避免。因为这种带着光环的有污染的利他,更难被发觉和加以对治。所以,没有丝毫自我的纯粹的利他,才能成为解脱的增上缘。如果将这种纯净的善缘无限扩大,这对我们自身,对周围的有情,对整个世界,乃至尽未来际的众生,都有无穷的利益,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我们大家应当一起学修,相互提携,不离不弃。即使今生不能解脱,未来也不容易堕入三恶道中。我们还应该像普贤菩萨那样发大愿:“虚空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愿王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结 语

虽然佛教博大精深,涵盖了哲学、宗教、文化、教育和生活方式等,但并不囿于这些范畴。其实,佛教是佛陀发现的宇宙人生的真谛,是获得觉悟、智慧、解脱的方法和途径,是合理的生活方式。佛陀及他的圣弟子获得觉悟、解除世间的烦恼痛苦,并不纯粹来自知识,而是来自深入观察、理性思考、亲身体验和心灵净化。

通过以上六个方面,回顾了西园寺的历史,并对古往今来的几位高僧大德的学修事迹、功德和他们的行持,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尤其是当代的两位高僧大德,现任方丈普仁大和尚及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济群法师,他们都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度,沉静地切实地做着利他、培养人才、弘法、管理等工作,肩负着令众生得离苦,令正法久住的使命,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这不但是西园寺出家、在家众之福,也是广大信众之福。

由此可以看出,西园寺在修学、教育和弘法模式上勇于探索,立足于汉传佛教,同时吸收汉传、南传、藏传佛教的精华,并去除不适应的成分,终于形成了独特的修学体系和模式,并力争将这一模式推广到全国,乃至全球。为此,一直进行着不懈地努力。

同时,我们还可以归纳出西园寺具有的三大优势和特色:1、道场的基础建设良好、结构完善,利于内修外弘;2、历史悠久,具有禅宗、戒律的优良传承,及良好的道风;3、高僧大德倍出,他们都具有高度的智慧和慈悲,注重实修,自利利他,令人爱戴和敬仰。同时,这三者又相辅相成。

根据以上所述,我对“苏州西园寺模式的人生佛教”做了如下定义:在戒幢精神[26]、三风建设[27]的基础上,提倡学院丛林化、丛林学院化[28];悲智双运、自觉觉他[29];围绕五大要素[30]、三级修学模式[31]开展教育;培养弘法、修证、管理三类人才;强调内修外弘;以人生佛教为起点,以解脱和无上菩提为终点,目的是令正法久住。

出家人的职责本来就是内修与外弘,追求解脱,并带领众生走向解脱。而佛法的修证与弘扬必须契理契机,适合当代人的根机。人生佛教无疑是对原始佛教的回归,契合佛陀的本怀。因为,无论是二千五百年前的印度,还是今天的人类,人的贪嗔痴等烦恼,老病死等痛苦并没有丝毫减弱,所以,唯有走解脱之路:依四圣谛、十二缘起,修八正道、戒定慧三学,才能脱离痛苦和轮回;并发菩提心,行菩萨行,带领众生走向解脱,才能自利利他,令正法久住。

目前佛教界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无论是佛教徒,还是社会大众,在佛法修学方面,都迫切需要具有正信的善知识的引导,以解决现实人生问题,解除困惑、痛苦和烦恼。苏州西园寺模式的人生佛教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目前,人生佛教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中国佛教界一致认同的基本模式,并随着不同地区和寺院的实践,也在不断发展、与时俱进。

可以预见,随着人生佛教的不同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佛教将更能适应现代社会和生活的需要,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以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为净化人心、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和谐社会,需要佛教。人生佛教也许将会成为未来全球佛教的基本模式。

我坚信,“苏州西园寺模式的人生佛教”,必将成为中国大陆汉传佛教界一颗冉冉升起的璀璨的明星、一面光辉的旗帜,必将走向全国乃至全球,为众生带去希望和真实的利益,必将使佛法弘扬光大,必能令正法久住。(完)

主要参考文献:

一、佛学专著、丛书

济群法师:《戒幢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月。

济群法师人生佛教系列:《人生佛教在当代的弘扬》、《人生佛教的思考》、《我理想中的僧教育》、《佛教的财富观》、《我的修学经历》、《一个根本,三大要领——关于汉传佛教建设的思考》、《济群法师随谈录》、《戒幢佛学研究所办学方针的思考》、《学佛与做人》、《你的学佛目标是什么》、《佛教在当今社会》、《菩提书院成立的意义》。

济群法师:《菩提路漫漫》,2007年。

济群法师:《我的判教观》: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佛教修学体系的建设与反思》。

符芝瑛:《传灯——星云大师传》,台北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12月初版。

满义法师:《星云模式的人间佛教》,香港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2005年12月初版。

李尚全:《明开法师生平与著述》,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纪华传:《安上法师生平与著述》,甘肃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

二、期刊

《人世间》,2009年,总第14期。

三、电子辞典、网络资料

苏州西园寺·戒幢佛学教育网:http://www.jcedu.org,及济群导师主页:http://www.jiqun.com。

后 记

2010年12月18日至19日,是西园寺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是值得记念的日子。因为多项重大活动同时举行。西园寺全体僧俗深切缅怀明开、安上两位长老生西纪念座谈会,通过编辑出版《明开法师生平与著述》、《安上法师生平与著述》,以继承和发扬前两任老和尚的精神和遗愿,以此勉励西园寺僧众和参与西园寺发展的各界人士,能够知恩念恩、感恩报恩,以二老为佛教奉献一生为榜样,把个人融入道场、佛教、众生中去。

三宝楼落成暨佛像开光庆典法会,使我们认识到西园寺的今天来之不易。西园寺的基础建设,尤其是三宝楼的落成,体现了现任方丈普仁大和尚的智慧、慈悲和凝聚力。三宝楼集教学、研究、弘法、修行、收藏、接待、交流、办公等功能于一身,从此西园寺有了比较完善的内修外弘的道场,可以接引更多的信众学佛修行,也标志着西园寺的一次重大转型。因为普仁大和尚指出了西园寺未来发展的方向:“学院丛林化、丛林学院化。”以佛门的智慧和慈悲,可为社会起到心理教育、文化教育、道德教育的作用。要让越来越多的人,因修学佛法而受益,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命品质、促进社会和谐。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是西园寺作为佛教道场肩负的历史使命。

戒幢佛学研究所创办十五年纪念座谈会,是对研究所成立以来取得一系列成果的总结,对汉传佛教,乃至世界佛教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和重大意义。尤其是济群法师结合自己三十多年的学修体验和教学、弘法的经验,深入思考,找出了汉传佛教存在问题的症结,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并归纳为“一个根本,三大要领”,从而探索出适合于当代的人生佛教的修学模式:三级修学模式。

济群法师在回答龙泉寺参访团的提问时,曾经明确地说:“我做事比较随缘,要让它影响更多的人,关键在于教界更多有识之士的重视和推广。目前,社会对佛法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整个教界的弘法力量还远远跟不上。我们目前的任务,就是在健全修学引导和制度建设的前提下,形成一些简明,且易于操作的修学模式,使信众进入佛门后,能尽快走上正轨。”

我觉得这是法师对当代佛教界弘法力量不足,及社会迫切需要修学引导的现状的清醒认识和高度概括,体现了法师对大众共同参与弘法事业、构建和谐社会、利益更多众生的殷切期望。虽然善知识的引导非常重要,可以探索出一套简明,且易于操作的修学模式,但佛法的弘扬更需要大众的参与,才能解决众生所面临的现实人生问题,帮助他们离苦得乐,解除烦恼痛苦,走向解脱。并且,所有学人都应不忘发菩提心,悲智双运、自觉觉他、自利利他。

作为济群法师的弟子,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将西园寺人生佛教的理念,将历代高僧大德的事迹、功德和行持,及他们关于修行、教育、弘法、管理等各方面的实践经验,研究成果,修学模式和最新思路等加以总结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真正的佛教,帮助他们找到人生的根本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此过程中,我自己也渐渐理清了思路,解决了自己在修学中的种种困惑,得到了很大的受益。尤其是深刻地理解了法师强调的“利他的意义,及利他对解脱的重要性”等,使我深刻理解了应如何将解脱道与菩萨道加以融合。

作为西园寺的一员,我感到非常惭愧,因为自己在各方面还做得很不够。虽然发了出离心、菩提心,但正见尚未坚固地确立,还未完全将所学落实于心行,不能活在当下,常会失去正念。不过同时,我感到自己能够在西园寺学修佛法,亲近众多的善知识和同修,是非常幸运的,所以非常珍惜时间,也有了很大收获。我经常忆念佛陀“无贪、无嗔、无痴”的教导,在解脱道和菩提道上艰难跋涉,体验着佛法的真实不虚,可以说常常法喜充满。我真切地体会到,按照佛陀、善知识的教导去做,以无所得的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当下就能得到快乐,更不要说善的行为对未来具有的永久而非暂时的意义。所以,我对佛法的信心坚定不移。因为,我深切地体会到,佛法如明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唯有佛法,才能使我们走在快乐而有意义的解脱道和菩萨道上,并能积极地帮助众生走向解脱,自利利他。

济群法师在《人生五大问题》中谈到:活着的意义,就在于了解并开发自身潜在的高尚品质。惟有这样,才有能力完成生命版本的升级,给予众生究竟而长久的帮助,这也正是佛教所说的自觉觉他,自利利他。佛教认为,人生是由惑业苦组成。因为无明障蔽,使我们看不清生命真相;不知何为幸福,就会以苦为乐,与幸福背道而驰;不知我是谁,就会非我执我,遗患无穷;不知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不知何为命运,就无法对未来作出正确规划,使生命健康发展;不知活着为什么,就会耽著于眼前小利,而忽略生命的究竟价值,或因找不到活着的正当理由而失去生存动力。因此,探讨和解决人生这些永恒的问题,对人生的究竟幸福具有重大意义。

今天,佛教已经传遍全球,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陀的教义使人类获得心灵的慰藉和发展。佛陀的人生观普遍被世人所接受,也使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佛教已唤醒了无数自大和自我的人,以心灵的发展破除对物质、名利、权力的执着,提升人类的素质,使人们获得宗教自由,拥有锐利和纯净的思想,放弃狭隘的国家和种族的偏见。

佛陀指出的道路是笔直而究竟的:了知生命的真正意义和唯一目的,就是从束缚人类心灵的痛苦烦恼中获得解脱。佛陀所提倡的解脱境界——涅槃寂静,超越世间,又不离世间,是人类的终极境界。佛教指出正确的人生,不在于自我造作和幻想。它倡导放弃“我执”和一切不善的行为,符合现代人的科学观。佛陀慈悲、关怀与和平的信息,引导着无数无明的人,走向宗教生活的康庄大道。佛教总是给予人类美好的希望和鼓舞,它提供了社会组织中最值得称颂的生活方式,以及心灵的和平,它为人类带来了莫大的福祉。

感谢西园寺为我们提供了这样好的道场,感谢研究所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修条件,又有许多优秀的法师和老师的指导。再次衷心地感谢西园寺!感谢研究所!感谢各位法师、老师和同修!

对于论文中的错漏、不足之处,请各位法师、老师和同修不吝指教,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完)

2011年2月12日

研究生班:道 成

于戒幢佛学研究所

法名:道成

苏州西园寺·戒幢佛学研究所·阿含研修室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邮编:215008;

电话:130-6370-7628;QQ:471400267;邮箱:liibun@hotmail.com

博客:http://liibun.blog.sohu.com(苏州林李佛学日语中心)。

附:济群法师作品

一、戒幢论丛系列:《认识与存在》、《菩提路漫漫》、《菩提心与道次第》、《真理与谬论》;

二、佛法修学系列:《佛法修学次第》、《普贤行愿品的观修原理》、《皈依修学手册》、《认识菩提心》;

三、以戒为师系列:《比丘资格的取得》、《出家仪式及沙弥生活》、《僧伽礼仪及塔像制造》、

《戒律与佛教命脉》、《认识戒律》;

四、人生佛教系列:

第一辑3本:《心经的人生智慧》、《学佛者的信念》、《幸福人生的原理》;

第二辑5本:《心灵环保》、《学佛与做人》、《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佛教怎样看世界》、

《人生佛教的思考》;

第三辑5本:《当代宗教信仰问题的思考》、《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生命的回归》、

《佛教的环保思想》、《佛教的财富观》;

第四辑3本:《心,人生的导演》、《生命的美容》、《人生五大问题》。

[1] 摘自满义法师的《星云模式的人间佛教》,第6页。

[2] 《星云模式的人间佛教》,封底。

[3] 以下参考《宗风振律大启丛林》,西园戒幢律寺近十年发展历程纪念特刊,《安上法师生平与著述》等。

[4] 道场:寺院的别称。如《佛祖统纪》卷39载,隋炀帝尝于大业九年(613),诏令天下寺院改称道场。

[5] 归元寺:意为出离生灭无常之此世,还归真寂本元之悟境。

[6] 《安上法师生平与著述》,第71页。

[7] 参考《人世间》第14期,第130页。

[8] 以下参考《宗风振律大启丛林》,西园戒幢律寺近十年发展历程纪念特刊,《普仁大和尚谈西园戒幢律寺》等。

[9] 福德桥、智慧桥寓意:入福德门,所愿皆得;开智慧门,则通达真理。福和慧,为两大成佛资粮,寓意西园寺住持率两序大众,祝福人民福慧增长。

[10] 三宝楼:代表佛、法、僧三宝住世。

[11] 其中有东南大学的齐康院士、香港的俞宗翘工程师、志莲净苑的宏勋法师等。

[12] 《戒幢文集》第一卷,总序第1页。

[13] 参考《一个根本,三大要领——关于汉传佛教建设的思考》。

[14] 摘自苏州西园寺·戒幢佛学教育网:http://www.jcedu.org,及济群导师主页:http://www.jiqun.com。

[15] 摘自《宗风振律大启丛林》,西园戒幢律寺近十年发展历程纪念特刊,第65页。

[16] 以下参考《人生佛教在当代的弘扬》、《我的修学经历》、《一个根本,三大要领》、《济群法师随谈录》等。

[17] 以下参考《我的修学经历》、《一个根本,三大要领》等。

[18]参考 《戒幢佛学研究所办学方针的思考》。

[19] 以下参考《一个根本,三大要领》、《学佛与做人》等。

[20]参考 《你的学佛目标是什么》。

[21] 八无暇:非三恶道、非盲聋喑哑、非世智邪辩、非佛前佛后、非北俱卢洲、非无想天等。

[22] 十圆满:众同分圆满、处所圆满、依正圆满、无业障圆满、无信解障圆满、大师圆满、世俗正法施设圆满、胜义正法流转圆满、正行不灭圆满、随顺资粮圆满

[23] 参考《一个根本,三大要领》。

[24]参考《摩诃僧祇律》卷一、《四分律》卷一、《十诵律》卷一: (一)摄僧:统御摄受,使之和合。(二)极摄僧:极能制非挠恶,令僧众得专心修道,皆守其分而安稳欢喜。四分律、有部毗奈耶等书,称此项为令僧欢喜,十诵律则称为极好摄。(三)令僧安乐:由前二之施行,于僧众中使令安乐。(四)折伏无羞人:能令不如法及无惭愧之徒折伏,或竟摈出教团。(五)有惭愧人得安稳住:如法及知廉耻之僧,依戒律可得安稳住。(六)不信者令得信:戒光之薰习,能令不信者起信心。(七)已信者增益信:若已信者,依戒可增长其信念。(八)于现法中得漏尽:依戒能于现法中得漏尽,断现在之有漏,遮止今世之漏恼。(九)未生诸漏令不生:于现在未生起之烦恼,使之永不生起。(十)正法得久住:依戒律以佛之正法久住于世,得开人天之眼目。

[25] 以下参考《佛教在当今社会》、《人生佛教在当代的弘扬》、《一个根本,三大要领》等。

[26] 戒幢精神:从律仪生活中培养僧人形象;从禅定修行中增强信心道念;从闻思经教中树立正知正见。

[27] 三风建设:即道风、学风、家风建设,由安上老和尚提出。1、坚持一个原则:坚持“以戒为师”为根本原则的道风建设;2、强化两项实践:强化“以学导修、以修证学”为实践内容的学风建设;3、培养三类人才:培养“弘法、修证、管理三类人才”为重点的家风建设。

[28] 学院丛林化、丛林学院化:普仁大提出的西园寺未来展方向。

[29] 悲智双运、自觉觉他:为戒幢佛学研究所所训。

[30] 五大要素: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

[31] 三级修学模式:分为出家众、在家众的初级、中级、高级三级修学模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52545.html

更多阅读

踢出恢复模式的方法 苹果怎么强制关机

恢复模式是用来恢复iPhone的固件,如图显示踢出恢复模式的方法——工具/原料itools红雪踢出恢复模式的方法——步骤/方法踢出恢复模式的方法 1、踢出恢复模式可以使用itoos,当你连接手机的时候,会自动提示接入了恢复模式的手机踢出

iOS 设备进入 DUF 模式的方法 进入duf模式

iOS 设备进入 DUF 模式的方法——简介很多新接触iOS设备的朋友都不大清楚具体怎么进入手机的 DUF 模式,今天就来具体告诉大家iOS 设备进入 DUF 模式的方法——工具/原料iOS设备一台(凡是运行iOS的iPhone、iPad或iPod touch均可)运行

photoshop中图层混合模式的应用 图层混合模式

图层混合模式可以将两个图层的色彩值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大量的效果。混合模式在PS应用中非常广泛,大多数绘画工具或编辑调整工具都可以使用混合模式,所以正确、灵活使用各种混合模式,可以为图像的效果锦上添花。单击图层混合模

书法中的人生 书法中的人生哲理

书法中的人生   ——王岳川在中央电视台《文明之旅》的对话讲演   视频观看地址:http://baidu.cntv.cn/schedule/SCHE1357287208211589&videoId=9c0dbf223d6143d286f5f8431d508f26    刘芳菲:《文明之旅》,文化之

《培根随笔》中的人生哲学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中的人生哲学——读《培根随笔》有感人生的哲学是什么?人应该怎样生活?我想,解答这个问题,需要一本书。这本书就是《培根随笔》。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作家、哲学家。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

声明:《苏州西园寺模式的人生佛教探源 苏州西园寺禅修2016》为网友特丑菂美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