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是很多文艺青年的“桃花源”。可如今台湾新闻总是让内地人“不省心”。一会儿反对这个一会儿抗议那个的,台湾政府干点什么事都不讨民众喜欢。但是你也不得不承认台湾
“越来越美好的民主”现状确实是由这样的一次又一次的抗议而得出的“硕果”。
如果说之前的几次运动我还稍稍能理解一点台湾同胞的心理,那最近的这次反课纲运动,我是实在看不懂了。
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可惜教科书却受制于政治经济制度。这也就决定了两岸之间对于历史和政治制度的不同看法。我周边的朋友看待这件事情的重点多是:“为什么台湾学生那么拽?”又或者是“这帮二逼怎么这么喜欢当亡国奴。”之类的观点。
你看吧,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主观上的分析就不啰嗦了,我们直接来看一下这次反课纲运动,学生到底是在反对些什么东西。
据台湾教育部门介绍,新、旧课纲的差异,高中历史台湾史部分的争议共有17项:
一、“原住民”改为“原住民族”。
二、“国际竞逐时期”改为“汉人来台与国际竞逐时期”。
三、“郑氏统治”改为“明郑统治”。
四、“日本统治”改为“日本殖民统治”。
五、“接收”台湾改为“光复”台湾。
六、当代台湾架构从主题式,改为依时序脉络叙述。
七、“大航海时代”改为“汉人来台与大航海时代”。
八、“荷西治台”改为“荷西入台”。
九、新增“台人与抗日战争”。
十、“多元文化发展”改为“中华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发展”。
十一、删除滨田弥兵卫事件、麻豆事件。
十二、“清代治台政策”改为“清廷治台政策”。
十三、鸦片战争迫使清廷在台湾开港通商的叙述争议:在英法联军之役后签定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清朝才将台湾纳入开港通商。
十四、台湾成为当时全中国最先进的省份,说法有争议。
十五、台湾与甲午战后晚清变法运动与辛亥革命之互动,包括孙中山来台寻求台人支持,以及台人参与革命及“中华民国”之建立。
十六、新型态本土知识菁英的形成,及其受到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作为。
十七、“慰安妇”改为“妇女被强迫做慰安妇”。
以上是我在网络上收集到的最精细的关于反课纲的具体内容了(我们也姑且认为这就是全部的更改内容)。你看吧,如果是我们大陆学生,也不觉得怎样啊,改跟没改真的差别不大耶(而且就算改课纲,也跟我们学生没关系啊)。
那究竟哪些修改内容惹毛了学生呢?凤凰网做了总结:
我发现在这件事情上我很难保持冷静的态度了。这也正好印证了我之前说的:教育服务于当前的政治经济制度。
我觉得不管是我们也好,还是那些学生也好,好像钻进了大人们设置好的陷阱里,为什么要跟这帮大人争论呢。我们两岸学生之间是不是应该多些交流呢?希望台湾学生回归理性,即便你手里掌握着真理。在对待这件事情上的政党人员表态的用意到底是为了学生好还是为了争取选票,我觉得大家真应该思量一下。
因为无论是屈服个人还是屈服于群体的政体都不算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