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复习题4

第六章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

1、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情绪:

着力表现个人的感情和幻想,尤其强调个人主观的体验。热衷于反映内心最强烈情感的爱情主题,倾心与带自传性的、不满现状的忧郁孤独着的精神,在描绘自然景色及现实形象时也更强调主观色彩的印记。

2、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旋律:

旋律优美,富有激情,抒情性大大加强,乐句结构的伸缩性也很大,在民族音乐中旋律带有民间特色

3、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节奏:灵活多变,采用弹性节奏,在规范的节奏范围内可自由变化。

4、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调式:

大小调体系,以调性音乐为主,由于半音和声及远关系转调的频繁运用,已有调含混之感。民族乐派采用民族调式进行创作。

5、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织题:以主调为主后期重视复调手法。

6、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和声:

和声是重要的表现手法,在功能和声的基础上加强了色彩的变化。更多使用不谐和和弦。

7、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乐队写作:

配器手法迅速发展,作曲家们探索各种乐器组合的可能性,力图取得绘声绘色的效果。同时力度的强弱对比,速度的缓急变化等等,更是多种多样,形式结构也不断趋向自由。追求音乐的微妙性、独创性、开拓新的演奏技巧。

8、浪漫主义时期新的音乐体裁:

特性乐曲:前奏曲、夜曲、叙事曲、狂想曲、无词歌、间奏曲。标题音乐、艺术歌曲、交响诗。

9、标题音乐(proframme music)——用标题来统帅交响乐创作的整体构思,用详细的文字说明来昭示戏剧性的情节,并与音乐发展的线索紧密结合。作品中的固定乐思(主导动机)具有明确的形象意义,成为陈述故事性内容的重要手段。

10、纯音乐(absolutemusic)——浪漫主义时期不加任何标题的音乐形式。

(一)浪漫主义时期西欧国家的音乐

19世纪上半夜的德奥音乐

1、从音乐与诗歌的关系以及旋律、和声、钢琴伴奏几个方面介绍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并用实例加以说明

答: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一般选用著名诗人的诗歌为词,他对诗歌包含的各方面都十分敏感。尊重语言的重音和音调,根据诗歌的形式和内涵来创造旋律。《野玫瑰》、《暮春》等具有民歌般的纯朴优美;《海滨》、《致音乐》等充盈着内心的忧郁、疑问和恬静等不同的感情。《孤居》、《年轻的修女》、《幻影》等则混合有吟诵和歌唱的风格。它的旋律与诗歌之间达到一种均衡关系。他总是使音乐的形式与诗歌的结构相称。大多数歌曲都采用分节歌形式,(如《谁是西尔维亚》、《暮春》)当时各种某一世节的内容与气氛有所变化,音乐就作相应改变,既显著的表达新的意境,又保持了原有的音乐精华(如《鳟鱼》、《菩提树》)。当一首诗歌不是分节诗时,常常用通谱写作(如《魔王》)。他有意识的把和声、钢琴伴奏等因素提高到与旋律和诗歌同等重要的地位,给诗歌的周围造成一种音乐的力量。和声的特点是爱用大小调交替(如《菩提树》、《小夜曲》),在自然体系和声的基础上巧妙的运用半音和声。钢琴伴奏起到提示场景,传达诗歌意境的作用。例如描绘鱼儿在水中穿梭游动《鳟鱼》;模仿纺车转动,烘托悲痛与四年的感情《纺车旁的葛莱辛》;刻画风声、马蹄声,制造紧张焦虑、惊慌不安的气氛《魔王》以阴沉的和弦衬托吟诵般的歌唱《幻影》、《死神与少女》。钢琴伴奏还起到把歌曲的各个部分组合起来,达到音乐完整统一的作用。

2、声乐套曲(song cycle)——具有相同的音乐风格,和统一的思想联系的艺术歌曲集。

3、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鳟鱼》、《菩提树》、《魔王》、《暮春》、《致音乐》、《小夜曲》

4、舒伯特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

5、舒伯特的其他体裁的作品:

歌剧:《孪生兄弟》、《魔法竖琴》、《罗莎蒙德》

弥撒曲:六首

音乐瞬间六首、即兴曲八首、钢琴奏鸣曲11首(《C大调幻想曲》)

交响曲:《降E大调第五交响曲》、《b小调第八交响曲“未完成”》、《C大调交响曲“伟大”》

6、舒伯特德《未完成交响曲》:

因为其只有两个乐章,比传统的交响曲少了两个乐章,被认为是未完成的,但是整部交响曲德乐思已发展的很完善,含有抒情、歌唱性的旋律,细腻的和声和节奏处理,丰富的管弦乐色彩,以及音乐在发展中,休止间歇和弱奏与突发强奏之间的对比交替,有鲜明的感情爆发与宣泄。是一部真正的浪漫主义交响曲

7、门德尔松对德国音乐事业的贡献。

答:他发掘并宣扬德国古典音乐,指挥演出莫扎特、贝多芬及舒伯特的作品,并于1829年指挥了巴赫《马太受难乐》的再度演出,有力的推动了的巴赫音乐的复兴。他创立了德国的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1843)。在自己的创作中,门德尔松力求遵循古典传统,有力的抵制了在音乐界泛滥一时的粗糟平庸的创作趣味。

在它的重要创作中,《第三(苏格兰)交响曲》、《第四(意大利)交响曲》以抒情的笔调,描绘出门德尔松对不同地域、民族风光景色的体验。管弦乐序曲《仲夏夜之梦》和《赫布里德(芬加尔山洞)》等标题性作品,在结构上既保持着与古典奏鸣曲式的联系,又根据内容的组要而自由处理,开辟了独立的标题交响序曲的天地。它的钢琴曲集《无言歌》(8卷48首),作为浪漫派标题性、歌曲性器乐小品的代表作,也是他用音乐语言表述各种意念、情绪的试验园地。

门德尔松的音乐追求古典音乐的严谨、完美、和谐,但更注意个人情感的表现。对神奇仙境的色彩性塑造,对自己熟悉的生活情趣的描绘,对自然景色的主观体验式的刻画,都带有他那宁静、优雅、无冲突的气质,既区别于舒伯特的深情,有没有舒曼的冲动。他为德国的音乐增添了不同的色彩。

8、以实例介绍门德尔松的管弦乐序曲。

答:序曲直接继承了贝多芬的传统。5首序曲中,《芬格尔山洞》像一副音乐风景画,描绘出苏格兰赫布里群岛的风光。从音乐中透出海风呼啸,巨浪拍岸,飞鸟鸣叫般的声响。其余4首与文学名著相联系,如《仲夏夜之梦》取材于莎士比亚的戏剧;《平静的海、幸福的航行》根据歌德的诗;《鲁伊.布拉斯》得自雨果的戏剧;《美丽的梅露辛娜》是位格里尔帕采戏剧作的序曲。这些作品虽均采用奏鸣曲示,却自由的表达了种种意境。他们与门德尔松德交响曲一样,音乐明朗清新,形象清晰鲜明,并对浪漫主义序曲的发展和交响诗的诞生有重要影响。

9、无词歌——浪漫乐派标题性,歌曲性的器乐小品。

10、舒曼的钢琴套曲:《蝴蝶》、《狂欢节》、《大卫同盟曲集》

11、舒曼的声乐套曲:《诗人之恋》、《妇女的生活与爱情》

12、简介舒曼在音乐评论方面的工作。

答:1834年创办《新音乐报》发表大量文章,讴歌其艺术理想,阐明其美学。趣味抨击充斥社会的凡夫俗子和平庸浅薄的风气。他尊重古典音乐传统,同时热情的支持一切富于创造精神的新探索。从肖邦、格林卡到柏辽兹、李斯特,都得到舒曼的尊重和诚挚的评介,而年轻的勃拉姆斯更是得到他的热情的扶助。尽管这种艺术上的奋战同德国社会的现实斗争还有一定距离,但注满鲜明的表达了先进知识分子的理想和追求。

19世纪下半叶和两个世纪之交的德奥音乐

1、为什么勃拉姆斯为“浪漫主义时期的古典主义者”?

答:勃拉姆斯对于瓦格纳的“无穷进旋律”及突破传统的“未来艺术品”不感兴趣;相反他呈进于德国的民间音乐和所谓“过时的”专业音乐传统之中。他有意识得到巴赫、亨德尔、莫扎特、海顿甚至更糟的传统去寻找营养。他崇拜贝多芬,赞赏舒伯特、舒曼。他用除歌剧外的各种古典体裁进行创作,他在这些不再为当时作曲家垂青的传统形式里,力图追随贝多芬,获得音乐创作的严肃深刻的内涵与严谨完美的形式。

2、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有什么特点?举两首为例。

答:1)在选词方面内容大部分是关于爱情、生活场景和自然风光的,晚年偏爱写作思索死亡的歌曲,如《寂寞在荒野》、《死,寒冷的黑夜》等。2)在歌词与旋律的关系和形式结构上都接近舒伯特,始终突出优美流畅的旋律,旋律线常常建立在3和弦及其周围的音上如《铁匠》、《去看望爱人的路上》3)钢琴伴奏的描绘性不强,但和声新颖,织体丰富,常运用长段的琶音和切分节奏,如《你该知道我在归途中》《我的爱情多青春》。4)吸收民歌素材,具有民歌风,如《摇篮曲》《徒劳的小夜曲》《妈妈我有个愿望》。

3、勃拉姆斯不同体裁的器乐作品:

交响乐:《e小调第以交响曲》协奏曲《d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变奏曲《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四重奏《a小调弦乐四重奏》

4、马勒的声乐套曲:《流浪少年之歌》、《大地之歌》

5、简介马勒的交响曲写作特点。

答:马勒的创作与古典音乐传统的联系比较紧密。各部交响曲的结构十分庞大,乐章数目及规模大大超出传统形式。交响乐队的表现力在它的创作中得到极大的发挥,整体音响浑厚雄伟,织体层次复杂细腻。他的声乐作品在交响曲中起很大作用,不仅成为交响曲的主题,而且成为它们的最好的诠释。马勒的旋律保持着与奥地利民歌的联系,朴素、单纯、通俗易解。另一方面,他在和声、调性上又比较大胆。马勒的音乐风格虽然是德国交响乐传统的延续,,但他对感情表现的激烈夸张的追求、对内心体验的隐喻象征的表述、对音响色彩浓度的强调,都成为后来兴盛于德奥的表现主义音乐的先兆。

6、简介理查.斯特劳斯交响诗的写作风格并举出两部代表作。

答:他作品的旋律音域宽广,富于活力激情和紧张感;复调多随音乐发展自由流动,追求各声部的独立性而不过于顾及互相之间的和谐,形成复杂的整体音响,形式结构较自由,与传统曲式既有联系又有发展,常出现整体统一于不时杂乱相并存的现象。在瓦格纳的乐队编制基础上发展了配器技巧,多用各类乐器的极限音域,在宏大的音响中增加紧张度,逼真的模仿自然音响和表现某种象征性的意念,同时提高了乐器的表现性能和演奏技巧。作品有:《麦克白》、《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7、斯特劳斯的歌剧:《莎乐美》、《玫瑰骑士》

1、为什么说伯辽兹是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创导者?以作品实例加以说明。

答:伯辽兹是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创导者,使文学性情节和戏剧性构思侵入交响曲领域,首先体现在《幻想交响曲》中。他比贝多芬更进一步用标题来统帅交响乐创作的整体构思,用详细的文字说明来昭示戏剧性情节,并于音乐发展的线索紧密结合。作品中的固定乐思具有明确的形象意义,成为陈述故事性内容的重要手段。他将文学、诗歌、戏剧引入音乐,传统的音乐结构,手法都要服从于标题性内容的需要。在《幻想交响曲》上加上复标题,并在作品的每个乐章上都加上了标题,并加上了说明文字,使整部交响乐成为没有歌词的音乐戏剧,音乐与舞台形象相联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在管弦乐法上作了不少的探索:扩大乐队编制,把竖琴、英国管引入乐队,增加打击乐器、低音单簧管和大号;扩展乐器的表现力,如弦乐器用弓背击弦等;探索乐器的组合,如在第二乐章两架竖琴加入乐队得到华丽的音响。

2、伯辽兹的管弦乐代表作:《幻想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罗米欧与朱丽叶》

3、伯辽兹在配器方面的特点:

具有宏大的气势及色彩绚丽的音响。他着意探索微妙细致的单色或混合色的乐器音响,并创造性的使用新的乐器,表现了杰出的器乐想象力,并使它的管弦乐队的规模和表现力大大超出了前人。

4、固定乐思(idee fixe)——在伯辽兹的音乐中具有描绘性的音乐主题,贯穿音乐始终,推动音乐戏剧性的发展。

(二)浪漫主义时期西欧国家的歌剧

法国

1、古诺的歌剧代表作:《浮士德》

2、介绍比才歌剧《卡门》的写作特点。

答:这部歌剧取材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比任何用时期的抒情歌剧或喜歌剧都更深刻的接触到现实生活中悲剧性的矛盾。《卡门》最大的艺术价值,在于为歌剧舞台留下了个性极为鲜明的人物形象。比才创造性的运用西班牙风味的音调,节奏及完整的误区,是举重的人物、情节、环境表现的生动亲切,真实而有典型化。他已就按照传统分曲结构写作《卡门》,同时又吸收了哇格纳的乐队色彩与主导动机手法,全剧的歌唱与说白、音乐与戏剧之间紧密结合,使整部歌剧相当精炼、紧凑,交织着浓烈的激情与色彩。

德国奥地利

1、威柏歌剧在哪些方面表现了德国的民族性和浪漫主义的特点?

答:在取材方面主要取材于德国的古老的民间传说,在音乐形式上采用德国歌唱剧与意大利传统歌剧相结合的形式,以民间气质的音乐真实的再现特定的生活环境。这些都体现了威柏歌剧中德国民族性的特征。在音乐表现上依赖于和声及管弦乐色彩渲染戏剧情节和烘托舞台气氛,威柏努力探索新的音色的组合,创造新颖奇幻的色彩效果。注意乐器的音色特点,赋予特定的表现功能。在创作手法上,音乐主题或反复出现,或变形出现,类似循环形式。这种通过反复出现的音乐主题、音色和调性来达到音乐的连续和统一,为瓦格纳的歌剧开辟了道路。以及他的序曲其中系统的采用歌剧的主要主题,大致综合了歌剧的情节和气氛。这一切都表现出威柏歌剧中所具有的浪漫主义特点。其歌剧作品有:《魔弹射手》、《优利安特》、《奥柏龙》

2、介绍瓦格纳的乐剧。

答:瓦格纳称自己的歌剧创作是戏剧、诗歌、音乐高度结合的“乐剧”,在这个最高的“综合艺术品”中,音乐只是手段,戏剧才是目的;乐剧的内容必须是能与音乐完美结合的永恒不朽的神话、传说;音乐的形式不像传统的歌剧那样,将戏剧割裂为分曲(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和唱)段落,而是成为连续不断的整体。这些原则带来瓦格纳音乐语言的大胆、新颖——始终处于紧张状态的“无穷尽”旋律、半音、和声、的大量运用,调性转换频繁造成的不稳定感,交响乐队的作用常常超过声乐,提供众多的主导动机来暗示剧情的发展。

3、主导动机——即以一段短小的动机或主题代表特定的人物、时间、物体、地方,甚至气氛、情感。在音乐的发展中不断出现,根据音乐的需要加以变化,以推动音乐的发展,求得音乐的统一。最早用于瓦格纳的乐剧创作中。

西方音乐史复习题4

4、瓦格纳的歌剧在结构上与传统歌剧有什么不同。

答:音乐形式成为连续不断的整体,在一幕音乐中无明显的段落性,用阻碍终止、侵入终止、织体的复调手法和节奏上的紧接来造成不间断的发展。只有在每幕的结束才有稳定的终止;他认为音乐应付从于戏剧,而戏剧的剧情有内外两层,唱词阐明的具体情节只是剧情的外层表现,内层是管弦乐的天地,能够运载唱词不能表达的内涵,因而他歌剧的声乐部分常介乎于说与唱之间的“念唱旋律”,随剧情的发展自然的进入和消失;管弦乐则被提高到十分重要的地位,使音乐有很强烈的交响性;歌剧中的主导动机均有很强的概括性,主导动机的反复出现成为求得音乐统一的有效手段。

5、无终旋律——在一幕音乐中无明显的段落性,用阻碍终止、侵入终止、织体的复调手法和节奏上的紧接来造成不间断的发展。只有在每幕的结束才有稳定的终止。

6、瓦格纳在歌剧中对乐队的使用有什么特点?

答:乐队编制扩大,增加木管铜管的数量,巧妙的运用英国管和弦乐的低音区,炫示铜管和打击乐,特别是运用低音小号、低音长号,并专门设计了瓦格纳大号,使铜管遍及整个音区,使交响乐队气魄宏伟而又细致精妙,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7、瓦格纳的和声特点:瓦格纳确立了一种半音化线条的构思,彻底破坏了大小调和声的功能网,和弦间的主属关系不复存在,瓦格纳的和声打开了通往调性瓦解的大门。

8、瓦格纳的代表作:《尼伯龙根的指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纽伦堡的名歌手》《汤豪森》《漂泊的荷兰人》

意大利

1、罗西尼的歌剧:喜歌剧:《塞维尔的理发师》、正歌剧:《威廉.退尔》

2、多尼采蒂的歌剧作品:《爱之甘醇》、《拉摩美尔的露西亚》

3、贝利尼的歌剧代表作:《梦游女》《清教徒》

4、威尔第歌剧写作的特点:威尔第歌剧以其深刻的现实主义力量和艺术上的大胆创造与探索而感人至深。他的大多数歌剧虽然依旧遵循分曲结构的写法,但他尽量克服不自然的、刻板的段落衔接。咏叹调内部的结构,随剧情及情绪的发展而处理的灵活自由,使人物性格在音乐与戏剧浑然一体的对比发展中呈现出来。他还克服了意大利歌剧乐队粗糙、表现力苍白的弱点。使乐队在不压倒旋律部分的情况下尽情发挥其表现力。他始终注意研究瓦格纳歌剧的特点,对瓦格纳分场不分曲的结构、乐队的巨大作用和主导动机的手法加以创造性的运用。他始终坚持自己民族的风格与传统的审美习惯。创造出了众多的富于戏剧力量而又光彩动人的旋律。代表作:《弄臣》《茶花女》《游吟诗人》《阿依达》

5、取材于文学作品的威尔第歌剧:《茶花女》《麦克白》《奥赛罗》

6、什么是真实主义歌剧?其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

答:真实主义歌剧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瓦格纳乐剧的一种反抗,他反对歌剧采用虚幻的神话题材,反对歌剧篇幅无休止的扩展以及音乐的重浊繁杂和夸张,主张取材于现实生活特别是写下层小人物,热衷于描写嫉妒、争分和情杀,力求用简洁明快的手法,组织起歌剧的戏剧场面。真实主义歌剧具有后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其代表人物是:马斯卡尼、列昂卡伐洛。其作品分别为:《乡村骑士》《丑角》

7、普契尼歌剧的写作特点及代表作。

答:在音乐与戏剧的关系上,尽量避免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截然分开,使宣叙调具有优美的音乐律动,但他认为没有鲜明动人的旋律就没有音乐,因而在它的歌剧中有大量感人肺腑的咏叹调和重唱段落。在音乐技法上,吸收和运用当代新技术是他的准则,和声语汇较同时代的其他意大利作曲家先进,逼近色彩丰富,而且随剧情的发展而变化。它的配器十分细腻,最具特色的是他歌剧中俯拾皆是的用器乐重复人声的歌唱。此外,他十分注意为歌剧营造恰当的环境气氛。19世纪民族主义作曲家重视地方色彩的音乐观对他也有影响,凡取材于已过,均审慎的吸收运用该国的音乐素材。代表作有《蝴蝶夫人》、《图兰多》、《托斯卡》

8、为什么说谱契尼的歌剧具有真实主义的特征?

答:他的歌剧的取材具有真实主义的倾向,热衷于刻画社会中的真实人物,热衷于描写嫉妒、争分和情杀,力求用简洁明快的手法,组织起歌剧的戏剧场面

(三)民族乐派

1、肖邦的音乐在哪些方面表现出民族特色?

答:肖邦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在他的作品中蕴含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激情,体现了一种不屈的民族精神;在音乐创作中创造性的运用波兰的民间音乐。结合波兰民间音乐的节奏特征,赋予波兰的民间舞曲如玛组卡、波兰舞曲以极高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2、肖邦钢琴音乐有那些与古典主义音乐不同的特点?

答:肖邦尊重并继承古典音乐的传统,但他的钢琴音乐艺术具有独特的风格:优美潇洒情真意切的旋律,自由不拘的节奏韵律,色彩丰富的和声,灵活而幅度宽广的织体,新颖精致又严谨贴切的结构。特别是在他的玛组卡和波罗奈兹舞曲中,创造性的运用民族民间调式、和声和特性节奏,显示了一个到底的“玛祖尔人”对自己民族性格、风格、情趣及艺术语言的熟悉和理解。

3、肖邦钢琴作品的体裁:玛祖卡、波罗奈兹、前奏曲、夜曲、幻想曲、圆舞曲、叙事曲、谐谑曲

4、李斯特的钢琴写作特点及代表作。

答:李斯特的钢琴音乐受肖邦的影响。他吸收融化了肖邦的创造,在炫技性的演奏上有更大的发展。他在音乐中引入了交响性和歌唱性因素,以及模仿小提琴的跳弓,大量运用大音程跳跃,两手交织弹奏歌唱性的内声部,模仿民间乐器快速的同音反复等因素。作品有:《匈牙利狂想曲》、《b小调钢琴奏鸣曲》《第一钢琴协奏曲》

5、介绍交响诗及其代表作品。

答:交响诗是李斯特创造的新的音乐体裁,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来源于贝多芬、威柏歌剧序曲的标题性、戏剧性传统,而集中体现了李斯特苦心追求的艺术理想。他强调文学构思与音乐发展的内在联系;他并不主张具体的描绘情节,而注重概括的表达感情和形象。在他的标题交响诗中,传统交响乐四乐章的构思浓缩与一贯到底的单乐章结构中;主题动机的变化、发展及延续,曲式的自由处理,都服从于对文学性内容的总体理解。《前奏曲》、《普罗米修士》《浮士德》《塔索》

6、为什么称斯美塔那为捷克民族主义音乐的开创人?其代表作品。

答:斯美塔那青年时期就积极投入布拉格的1848年革命,创作过合唱曲、进行曲,讴歌革命和自由。六十年代,他全力投入民族音乐文化建设,从事创作、指挥、教学、评论,并领导建立艺术家协会及民族歌剧院。亲自指挥演出和全力进行民族歌剧的创作。他这些饱含爱国热忱和民族情感的作品及艺术活动,为捷克专业音乐开辟了道路,指明了方向。他的创作在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他的作品在承袭欧洲音乐专业技巧的同时,渗透了捷克民歌旋律音调和民间舞曲的节奏,广泛采用了捷克民间音乐体裁,从而将捷克民族音乐提高到了新的水平。这一切使他成为富于音乐传统的捷克民族自己乐派的当然的奠基者和开创人,被称为“捷克音乐之父”。歌剧有:《被出卖的新嫁娘》、《布兰登堡人在波希米亚》《李布舍》《达里波尔》交响乐有:《我的祖国》

7、德沃夏克音乐的民族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代表作品。

答:德沃夏克的音乐常取材于民族的历史、传说、风光、民俗的描绘等。它的音乐风格是一种民族音乐语言与西欧及其他斯拉夫国家艺术因素相融汇的综合体。作品有:《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d小调第七交响曲》歌剧有:《水仙女》《阿尔米达》管弦乐曲:《斯拉夫舞曲集》《捷克组曲》《斯拉夫狂想曲》交响诗:《水妖》、《金纺车》《野鸽》序曲:《在大自然里》、《狂欢节》、《奥赛罗》世俗大型合唱:《赞美诗,白山的后继者们》戏剧康塔她:《幽灵的新娘》清唱剧《圣柳德米拉》歌曲及重唱曲《摩拉维亚二重唱》《吉普赛歌曲》《圣经歌曲》

8、格里格的民族风格表现在哪些方面?作品有哪些?

答:格里格的创作和民族的主题紧密相连,他为挪威诗人的诗作谱曲,挪威民间的哈林、斯普林舞曲,农村生活的风俗场景,祖国的山川江河,美丽的民间传说都成为他音乐表现的内容;另一方面,挪威社会生活的平静和保守,也影响着格里格生活、艺术情趣的范围,他在艺术风格上追求简朴、恬静。基于民歌调式和由此形成的新颖的和声,构成格里格音乐清晰、明快和富有色彩的特征。作品有:钢琴曲《a小调钢琴协奏曲》《e小调钢琴奏鸣曲》《抒情小曲》(66首)《乡村生活素描》声乐套曲《山之精灵》《本佐诗歌歌曲集》管弦乐组曲《培尔.金特》弦乐合奏《霍尔堡组曲.》等。

9、西贝柳斯音乐中的民族主义精神和民族特色表现在哪些方面?代表作品有。

答:西贝柳斯是一位面向现实,把自己的创作与民族解放斗争联系在一起的作曲家,即直接为政治斗争写音乐,也把民族的灵魂,人民的心声表露出来。作品几乎涉及除歌剧外的各类音乐题材。他强烈而坚定的民族主义倾向,首先在交响诗和交响组曲中表现出来。它的交响曲则以纯音乐的方式展现北欧特有的气质和风貌。此外他还将芬兰民歌的调式应用于交响曲的创作中,形成新颖的和声音响,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作品有:交响诗《芬兰颂》合唱交响曲《库列沃》管弦乐曲《列明凯能组曲》交响曲《e小调第一交响曲》《D大调第二交响曲》《D大调第六交响曲》《C大调第七交响曲》

俄罗斯

1、为什么称格林卡为俄罗斯民族主义音乐的开创人?他的民族风格表现在哪些方面?代表作品。

答:几个世纪以来,俄罗斯是一个在经济、政治上都落后于西欧的封建帝国,文化上发展迟缓。格林卡之前的俄国音乐,基本处于模仿西欧的阶段,意大利音乐家和它们的歌剧成为帝国音乐的主宰。作为俄罗斯民族乐派的第一代探索者,格林卡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的音乐创作为俄罗斯音乐的发展展示了一个美好的前景。是他间隔罗斯的专业音乐感上欧洲音乐强国的水平,为俄罗氏艺术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从而确定了俄罗斯音乐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格林卡的音乐创作特征有三种因素构成:首先牢固的扎根于罗斯民间音乐的土壤;其次是吸收了俄国城市音乐文化的养分;三是借鉴了西欧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的音乐成果。表现民族历史、传说和民间生活,与俄罗斯的文学、诗歌相结合,运用民间舞曲歌曲的旋律以即配置相应的民族和声调式,所有这些艺术特征都为俄罗斯民族主义音乐的创作开创了道路。使俄罗斯音乐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因而,格林卡被称为俄罗斯民族主义音乐的开创人。代表作有:歌剧《伊万.苏萨宁》《鲁斯兰和柳德米拉》管弦乐《卡玛林斯卡娅幻想曲》声乐套曲《告别彼得堡》。

2、强力集团:

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在音乐界,以巴拉基列夫和评论家斯塔索夫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有共同见解和目标的小组,被称为“强力集团”或“五人团”成员有:居伊、鲍罗丁、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他们的基本主张是,走格林卡的道路,写俄国自己的题材,创作体现本民族独特个性的、真实而富有人民性的作品。

3、鲍罗丁作品:歌剧《伊戈尔王》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4、穆索尔斯基的创作思想是怎样的?在写作手法上有那些与众不同之处,代表作品。

答:他为了体现作品内容上的现实主义倾向,他在艺术上的创新十分大胆,他反对因袭西欧传统技法,厌恶唯美主义时尚,认为真实的音乐不应该粉饰社会,而要说出真理,将活生生的人体现在活生生的音乐中;只有从俄罗斯语言中去发掘的旋律才是美的。它对于表达人的内心情感要真诚直率的追求,使他在运用调式、和声及形式结构等表现手法上同样富于创造性。特别是他立足于民间调式的和声,具有任意随想的性质,而无视传统的功能和声体系,他的作品蕴含着深刻的俄罗斯民族气质,体现了一种区别于任何其他欧洲国家音乐的强烈诱人的个性。穆索尔斯基的音乐预示了后来音乐历史发展的新路。代表作品:歌剧《鲍里斯.戈都诺夫》钢琴组曲《展览会上的图画》歌曲《跳蚤之歌》《孤儿》

5、简介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音乐风格及其作品。

答: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创作题材与穆索尔斯基不同,大多是从俄罗斯古代神话、寓言故事里去寻找灵感。他的音乐风格体现在:脱胎于民歌的旋律,有特性的民间调式及和声,被经常使用的俄罗斯传统的变奏手法等。他对民歌的爱好,还进一步扩展为对东方的异国音调和风俗的兴趣,它的管弦乐语言五光十色,多采缤纷,充分挖掘了不同色调,层次及浓淡的乐队音响,这也是他作品的魅力所在。作品有:标题交响组曲《谢赫拉查达》歌剧《金鸡》《萨特阔》

6、柴可夫斯基的音乐风格及其作品。

答:柴可夫斯基继承了格林卡的传统,但他又从揭示内心感情冲突出发,形成了自己与传达自我体验紧密相连的艺术风格。他的旋律平易而内在,具有深情悠长、舒展宽阔的歌曲气质;发展旋律的手法十分乐队化,往往造成尖锐紧张的高潮和奔腾倾泻的感情集流。他的歌剧像瓦格纳一样,重视发挥乐队作用;它的交响曲富有戏剧性,结构庞大,其内在的对比矛盾、冲突发展都比欧洲传统交响曲要激烈;乐队色彩时而精致典雅,时而粗犷爆烈。柴可夫斯基的音乐能够使我们从一个特定的角度,真切体会当时俄罗斯人的精神与思索。作品有: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歌剧《黑桃皇后》,《叶夫盖尼.奥涅金》交响乐《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标题序曲《罗米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暴风雨》钢琴曲《四季.》

7、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的重要作曲家是: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

8、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风格及作品。

答:拉赫玛尼诺夫保持了晚期浪漫派的音乐风格和音乐观,与俄国文学艺术传统,特别是柴可夫斯基有较密切联系。旋律气息宽广,悠长优美,具有俄罗斯式的忧郁深沉,和声未超出大小调半音体系,华丽而富有表现里。管弦乐音响浓郁厚实,力度对比强烈,它主要写作钢琴曲、交响音乐和声乐曲,其技巧高潮、气势宏大的演奏风格直接影响倒他的钢琴创作。作品有: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交响诗《死亡岛》《交响舞曲》大合唱《春》独幕歌剧《阿列科》

9、斯克里亚宾的音乐风格及作品

答:在他的创作中,他丝毫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表现的极为自由。他创造神秘色彩的和弦(用c、升f、降b、e、a、d互相叠置)作为核心和音、音调的中心,以代替传统的功能和声体系;他用零碎的片断、痉挛式的乐剧代替旋律;用复杂无规律的节奏造成紧迫或恍惚的感觉;他不用调号,无所谓调性;他的乐队庞大而色彩浓艳,这些革新不仅为俄国的现代主义音乐开了先例,也是欧洲无调性音乐和光色手法的肇端。作品有:交响曲《第四交响曲“狂喜之诗”》《第五交响曲“普罗米修斯》钢琴小品《练习曲》《前奏曲》《夜曲.》《玛祖卡》。

10、弗朗克在法国民族音乐发展中的作用,代表作品。

答:复朗克和他周围的一批青年音乐家的创作将法国的器乐推向了柏辽兹之后的新高度。他们不仅对培养和提高法国听众的艺术趣味起了重要作用,而且从创作思想到艺术语言的探索都为以后德彪西的创新提供了厚实的土壤。作品有:《d小调交响曲》清唱剧《至福》《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11、民族音乐协会:他是顺应普法战争后高涨的民族情绪而产生的一个音乐组织,专门宣传法国的器乐作曲家并组织其作品的演出。圣-桑担任协会的主席,他以自己的美学见解和创作活动,号召青年们抵制瓦格纳主义的泛滥。

12、圣-桑的作品:《动物狂欢节》《参孙和达里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53152.html

更多阅读

最全西方音乐史习题集

西方音乐史试题集第一章古希腊古罗马音乐自测试题一、填空题1、古希腊的调式以四音音列为基础,它们是:多里亚、____ 、 ____、____ 及其副调式:下多里亚、 ____ 、 ____、 ____。2、古希腊主要有弦乐与管乐两类乐器,____和_______分

古典音乐浪漫主义时期代表人物 古典音乐有几个时期

古典主义音乐的延续和发展,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或者一个时代。早期代表:贝多芬 | 凯鲁比尼 | 韦伯 | 帕格尼尼 | 罗西尼 | 贝利尼 | 多尼采蒂 | 舒伯特前期代表:门德尔松 | 肖邦 | 舒曼 | 李斯特中期代表:威尔第 | 瓦格纳 | 奥

天津音乐学院2015年本科招生简章2 天津大学2016招生简章

(接<艺海星图分享>天津音乐学院2015年本科招生简章(1))九、专业考试内容    1.音乐学    ⑴初试:①音乐学基础知识: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②风格听辨。    ⑵复试:①视唱:程度不超过两升两降;②听写:音程、和弦、

西方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哪本好

西方音乐史是指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详细的时代可分为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音乐、中世纪时期的音乐、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民族主义音乐、现代音乐和新世纪音乐等。音乐是人类文化之一,它远在人类

声明:《西方音乐史复习题4》为网友让你娇喘不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