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品牌大全 女生香水品牌排行榜
这个法国老牌子国内知道的人不多;Jean Paul Gaultier就做过Jean Patou的助手,Christian Lacroix也做过这一品牌的设计师,可见这一品牌在时尚界的地位。
至于香水,新一点的是Enjoy,但最经典的还是Joy,中文一般翻译成喜悦。喜欢是因为它很纯粹的花香,不复杂,但那份浓郁隽永的风情,真的让人会联想到成熟的女人味。
不过,我并不觉得这款香水很性感。也许因为我是男性的原因,在性感方面的看法和女性是不一致的。我欣赏的性感有很多种,拿影星来做代表,Angelina Jolie是一种(不漂亮,但野性的),Elizabeth Hurley是一种(漂亮,衣服架子,连她的英语发音都很性感),Winona Ryder是清纯的性感,Alicia Silverstone给我的感觉是艳如桃李、心如蛇蝎的那种(可能算是危险的性感吧)。
如果要我给Joy找一个代言人,那应该还是Grace Kelly了。只有她的成熟优雅(不是性感喔),才能恰当地体现Joy的味道,才能让骄傲的Hermes以她的名字命名一款经典的手袋。曾去过摩纳哥各王室成员安息的教堂,所有的人都是简单的一块石板,刻着名字、生卒年月等廖廖几行字,只有一块石板上放着好些鲜花和别致的小礼物,就是Grace Kelly的了。可惜这位王妃离开人世太早,不过也正因为这样留给人们的形象才更完美。毕竟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Joy也很贵,因为原料的关系。同样容量的Joy,价钱大概是Chanel No.5的1.5-2倍左右。如果觉得贵,可以买ENJOY,味道也很好,平民版的JOY
Chanel
是Coco Chanel女士创建的品牌,目前首席设计师是Karl Lagerfeld。此君同时身兼三个品牌的首席设计师:Chanel、Karl Lagerfeld和Fendi,也算是精力充沛。如果大家常看时尚杂志或电视节目,有一个颇显眼的扎这一个小马尾辫的白发老头,总是戴着副墨镜,摇着把中国式的小折扇,就是他了。
Chanel在高级服装界的地位,这里就不再多说,还是回到香水上来。据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Chanel夫人就把Chanel品牌香水的经营权卖给了某个家族。当看到那个家族靠卖自己名字的香水赚了无数白花花的银子,Chanel夫人大为后悔,想收回香水的经营权,但是那个家族不同意。
二战期间巴黎被纳粹占领后,Chanel找了个纳粹军官当情夫,还想通过他把香水的经营权收回,但还是没有成功。后来巴黎解放,有人质问Chanel的“汉奸”行为,她回应道:“如果你已经50多岁了,还有一个30岁的年轻小伙子追求你,你还会去看他的护照吗?” (呀,又跑题跑远了!)
Chanel的女用香水有No.5、No.19、Coco、Allure、Chance、Coco Mademoiselle、Cristalle,以及比较老的No.22、Cuir de Russie、Gardenia和Bois des Iles;男用的有Allure Homme、Antaeus、Egoiste、Platinum
Egoiste和Pour Monsieur。
基本上所有Chanel的香水都比较适合成熟一点的女性(或男性)使用,除了极少数以外。一个20岁的小姑娘用是No.5,就好象一个中学生穿着很正式的职业套裙去上学一样,感觉总是有点不协调。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Allure,比较性感的一款。认识的人中有两位女士用这一款,都是30岁以上的职业女性了,干练又不失女性的妩媚,配这一款刚好。其他No.5、No.19、Coco等等给我的感觉都一般。男香方面,最喜欢的是Allure SPORT,其它的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对Chanel的香水不满的是她家所有的香水瓶都长得一个模样,节约设计费也不用这样啊。
说起Chanel香水不能不说No.5,因为梦露的一句话而家喻户晓----“我就穿着No.5睡觉”大概这一案例是时尚界最经典的营销案例了,不知道花了多少银子。但是Chanel也有吃瘪的时候:前两年在香港用李玟作为代言人,惹得香港的名媛们一致反对。想想也对,李玟的确象是最受阔太太们痛恨的狐狸精。
附带说一句,一般推荐No.5搭配晚装。
Christian Dior
一般会缩写成CD或Dior,国内可能会翻译成迪奥。Christian Dior是位男士,但他在时尚界的地位决不低于Chanel,Pierre Cardin(皮尔卡丹)和Yves Saint Laurent(即YSL,国内翻译成圣洛朗或圣罗兰)都是Dior先生的徒弟。近十年来,Gianfranco Ferre(费雷)做过Dior的首席设计师,目前的设计师是英国人John Galliano。
John Galliano是一个非常显眼的大男孩,戴着几个耳环,有时扎着头巾,最醒目的标志是他的小胡子只有一半(是左边的一半还是右边的不记得了)。别看他外表叛逆出位,其实这个人决不简单。他先做的是Givenchy的首席设计师,只做了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就被Dior选中接替费雷,接手Givenchy的是Alexander McQueen。这四五年来,Galliano在Dior的位置稳如泰山,Alexander McQueen却在去年被Givenchy赶走,想必这和两个人如何做人有很大关系吧。
CD最有名的当然还是女装啦,同时还有皮具、美容(护肤和彩妆)、香水、手表、配饰等。在中国CD最早的专卖店在上海美美,惨淡经营了几年后撤掉了;现在应该是在上海恒隆广场和北京王府饭店吧。CD的美容品在国内除Christian Dior以外,还有一个叫Miss de France的中低档品牌,中文好象叫法兰西施吧。
回到香水上来,CD有很多款香水我个人比较喜欢。男香喜欢的是有人送我的一款Fahrenheit,主调是木香和苔香。2002年出了Fahrenheit 0 Degre,但我没试过。我老婆最喜欢的是Eau de Dolce Vita,Dolce Vita是意大利语,意思是“美好生活”。还有Dolce Vita(味道要比Eau de Dolce Vita浓一些,这两款的瓶子颜色和花纹是一样的,不过Dolce Vita是矮胖型的,另一款是瘦长型的)、Diorissimo(被打翻了大半瓶,香了好几天)、Miss Dior、Dune沙丘等。
提到沙丘这款,我马上会反射性地联想到滚滚黄沙、香料、巨大的沙虫、几大家族之间的恩怨......不知道这里有哪些朋友十年前玩过Dune这款游戏(中文叫沙丘魔堡,想想用这个名字命名香水......),或者看过Dune的电影(这个系列出了两部,Dune和Children of Dune,长达9个小时)。如果你玩过游戏或看过电影,就会和我有一样的联想了。就香水来说,Dune这一款;Dune Homme也是我能接受的一款。
以上是家里有的几款,其他我个人比较喜欢的香水还有三款毒药:Hypnotic Poison红毒、Poison黑毒和Tendre Poison绿毒。非常有层次的三款,香味和名称以及颜色非常贴切。红毒娇媚,黑毒冷艳,绿毒轻柔,闭上眼就可以在脑海中勾勒出三种截然不同的女性。
CD其它的香水给我的感觉都一般或不怎么好。去年底或今年出的男香higher有送的试用装,感觉比较甜腻,不是很喜欢。其他的男香如Eau de Sauvage等等都平平。女香方面,J'adore好象很多人喜欢,但我唯一有印象的就是那个金色调的广告;J'adore Summer也不太合我的胃口。
Hermes
国内翻译成爱马仕,是一个有170多年的法国品牌。最早是做马具起家,然后逐渐开始生产皮具、配饰、香水。2002请来时装界著名调皮的孩子Jean Paul Gaultier做女装的首席设计师,就是其品牌的香水瓶造型是女性上半身的那位。Hermes最有名的就是丝巾了,那份端庄华丽,连俺这种臭男人都有点动心,决定等俺工作了一定要给俺老婆买一条。另外的经典就是以Grace Kelly命名的Kelly包了,据说每个包都是手工制作,并绣上制作师傅的名字。如果这个包损坏或是维修,一定还是交到这个制作者的手里。
Hermes的香水不多,但一贯保持着精致华丽的传统。女香有24 faubourg(字面意思是城郊,但我不知道国内会翻译成什么,以下的中文名称也一样都是字面意思),Amazone(亚马逊人),Caleche(敞蓬四轮马车),Eau d'Hermes(爱马仕之水),Eau d'Orange Verte(绿色的橘子),Hiris,Rouge Hermes(红色爱马仕)。男香有Bel Ami(好朋友),Equipage(欢呼),Rocabar。
我喜欢的24 Faubourg是1996年出品的,据说瓶子上的图案是一款丝巾上的图案。这一款的味道介于清新和浓郁之间,很难描述是什么样的感觉。另一款我喜欢的Hiris是1999年出的,主要是鸢尾花香。这种花以前我都没听说过,不过味道很甜美温馨。据说鸢尾花是唯一从根茎中提取香气的花种,2.5吨重的新鲜根茎只能提炼出150克最好的鸢尾花纯香剂。作为一个植物方面的白痴,我不对此发表评论。Rouge Hermes这一款有些象CD的红毒,浓情化不开的妩媚感觉。
据说Amazone这一款是为喜欢运动的女性准备的,但我没闻过。其他的香水我也没闻过。
如果让我给Hermes选代言人,我会选择意大利模特出身的Monica Belluci,足够的美丽性感。国内的影迷最熟悉的可能是她主演的<Malena>的电影,中文叫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一个自古红颜多薄命的电影。我虽然没看过这一部,不过看看内容介绍就倒了胃口。我一贯认为无论多么深奥的哲理也不应该使用践踏美丽的方式来表达,所以我极其讨厌一些法国、意大利、德国、伊朗、印度的电影,张艺谋的也让我恶心。我还是喜欢她在Asterix & Obelix第二部Mission Cleopatre(埃及艳后的任务)中的扮相,还有Matrix 2中那个索吻的女人,以及Under Suspicion中的嫉妒的妻子;她在Tears of the Sun(太阳之泪)中的形象就算了,完全是为艺术牺牲。
Guerlain
国内叫娇兰。1828年,Pierre-Francois-Pascal Guerlain创建了这个品牌。因为Guerlain不断推出新香水,连各国王室都是其拥护者,如Eugeenie女皇便特聘Guerlain为王室御用香水专家。关于Guerlain究竟有多少种香水,我所见到的一本时尚杂志说是有700-800种。到了大概20世纪,Guerlain才开始生产护肤及彩妆系列。1994年加入了LVMH集团。
关于Guerlain的品牌历史,就不多说了,网上可以翻到好多。值得一提的是,Guerlain虽然也和Chanel、CD等一样是LVMH的一员,但是她的销售渠道却是独立的。LVMH集团不仅拥有众多的时尚品牌,也拥有强大的销售渠道,例如世界最大的化妆品和香水连锁店Sephora,连锁免税店DFS,巴黎老牌的department store La Samaritaine等等。在国内因为没有专门的化妆品和香水连锁店,所以一般化妆品和香水都是在department store(百货商场)设专柜的。但是在欧美,化妆品和香水连锁店应该是最大的销售渠道,百货商场相对来说小很多。由于人力和地价都很贵,一般品牌的化妆品和香水都是在化妆品和香水连锁店里出售的,几乎没有自己建专卖店的,只有Guerlain是个例外。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我也不知道。
......(中间省略一千四百字的广告)
广告过后,欢迎大家回来。
我最喜欢的Guerlain的香水是L'heure Bleue,是1912出品的,中文好象是忧郁时光。刚开始的味道可能有点涩涩的,但是味道逐渐散开来,若即若离地包围着那位着蓝衫的女子,说不尽的回味。不禁想起一首法语歌Magic Boulevard,就是《联想环球影视》的片尾曲。这首歌的连接暂时找不到,歌词见下:
Magic Boulevard
神奇大道
她一部电影要看上百遍
同样的罪行
同样的场景
她工作的时候总是一个人
她帮人领位
找最后一把椅子
或是第一排的位置
大银幕上日日夜夜的爱情对白
就象风一般在她耳边来去
她就这么看淡了别人的爱情
但有的时候
一个画面也会让她感动
她在黑暗中奇怪地生活
在这条魔力大道上
她永远遮掩着她的绝望
她静静地不去打扰那些情人们
他们闭着眼睛
错过了电影画面
她把梦想连同冰激淋一起出售
一个微笑不经意地划过
她的唇边
拿着手电筒的她
感觉自己很美
可以去做电影明星
有的时候剧场里空无一人
整个电影就是她的演出
她就是英格丽褒曼
她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
那些她熟悉的人们
那些冰冷的人们
从来不说一个字
从来没有人
与她握手
她的眼泪于是流下来
在银幕上出现“剧终”的时候
Shalimar是梵文,原意为爱的神殿,这款香水中文名是一千零一夜。香水的灵感来自于印度大帝沙杰罕宠爱的妃子泰姬,他们两人漫步的花园就是Shalimar。泰姬陵也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另一款Samsara也是印度梵文,中文名是轮回。
其它比较著名的香水还有Habit Rouge男香,完全用花朵的精华提炼而成的、不经过任何改造的Jicky,1919年出品的Mitsouko蝴蝶夫人,苏菲·玛索代言的Champs-Elysee香舍丽榭,Un Air de Samsara流转之歌,Vol de Nuit(午夜飞行?)等等。
很受大家欢迎的花香水语系列,Guerlain把它算是一种“水”(Les eaux),并不归到香水这一类。
Cartier
卡地亚家族已经有170年的历史了,最著名的产品是高级的珠宝和钟表。但我个人认为,她家的钟表时尚气息较重,并且从技术上来说也并不高明。在钟表品牌中只能算高级品牌,并不是顶级的,始终比不上瑞士的那些经典品牌:江诗丹顿、百达翡丽...
1902年,英国皇室曾委任Cartier制作皇冠,使Cartier获得了“皇帝的珠宝商,珠宝商的皇帝”的称号。Cartier的珠宝首饰中动物是常出现的造型;90年代推出的豹系列珠宝,也成为了经典之一。如果大家想看看她家的珠宝,可以去www.cartier.com,不过网站上显示的只是一小部分。当然,所谓的经典也就意味着价格高昂,和国内的同学比较熟知的Tiffany相比要贵出很多。这里忍不住又要插几句:个人认为Tiffany这个品牌在珠宝首饰界的地位比Cartier在钟表界的地位还要低,勉强算是高级品牌。Tiffany的东东中订婚钻戒和银饰是最有名的,但价格也比Cartier这类家族的品牌低很多。抛开价格不谈,Tiffany本身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式的品牌,是美国消费文化的产物,依靠品牌运作(例如电影等等)把自己的定位拔高,本身缺乏历史和文化内涵(有点暴发户气)。我并不认为欧洲文化和美国文化有高低之分,但是在建立高级的时尚品牌时,欧洲的历史和文化沉淀要有利得多。
每次谈香水,都会象窦文涛的节目一样跑题跑不停。赶紧回到正题。常见的Cartier香水不多,女香有Must(麝香味太重,不喜欢),So Pretty,Panthere(豹),男象有Santos和Pasha de Cartier,Eau de Cartier是中性的。
我喜欢的是So Pretty,有的翻译成完美女人,据说是为了纪念Cartier的创始人对他妻子的怀念,并用他妻子的昵称所命名。这款香水不适合性感的女性,她的风格是端庄高贵的。不禁想起一首歌“Wonderful Tonight”,极符合这一意境:一对夫妇准备去参加一个晚会,临出发前丈夫帮妻子整理好项链,退后几步仔细端详着妻子,在So Pretty的味道中Eric Clapton低唱着“You are wonderful tonight”,无限柔情尽在这一句话中。
顺便说一句,这首歌被一部日剧选作片尾曲,但我不记得是哪一部了。
我自己用的是卡地亚之水Eau de Cartier限量版,比较干净的一款,是Cartier第一瓶男女皆宜的中性香水。
Cartier
卡地亚家族已经有170年的历史了,最著名的产品是高级的珠宝和钟表。但我个人认为,她家的钟表时尚气息较重,并且从技术上来说也并不高明。在钟表品牌中只能算高级品牌,并不是顶级的,始终比不上瑞士的那些经典品牌:江诗丹顿、百达翡丽...
1902年,英国皇室曾委任Cartier制作皇冠,使Cartier获得了“皇帝的珠宝商,珠宝商的皇帝”的称号。Cartier的珠宝首饰中动物是常出现的造型;90年代推出的豹系列珠宝,也成为了经典之一。如果大家想看看她家的珠宝,可以去www.cartier.com,不过网站上显示的只是一小部分。当然,所谓的经典也就意味着价格高昂,和国内的同学比较熟知的Tiffany相比要贵出很多。这里忍不住又要插几句:个人认为Tiffany这个品牌在珠宝首饰界的地位比Cartier在钟表界的地位还要低,勉强算是高级品牌。Tiffany的东东中订婚钻戒和银饰是最有名的,但价格也比Cartier这类家族的品牌低很多。抛开价格不谈,Tiffany本身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式的品牌,是美国消费文化的产物,依靠品牌运作(例如电影等等)把自己的定位拔高,本身缺乏历史和文化内涵(有点暴发户气)。我并不认为欧洲文化和美国文化有高低之分,但是在建立高级的时尚品牌时,欧洲的历史和文化沉淀要有利得多。
每次谈香水,都会象窦文涛的节目一样跑题跑不停。赶紧回到正题。常见的Cartier香水不多,女香有Must(麝香味太重,不喜欢),So Pretty,Panthere(豹),男象有Santos和Pasha de Cartier,Eau de Cartier是中性的。
我喜欢的是So Pretty,有的翻译成完美女人,据说是为了纪念Cartier的创始人对他妻子的怀念,并用他妻子的昵称所命名。这款香水不适合性感的女性,她的风格是端庄高贵的。不禁想起一首歌“Wonderful Tonight”,极符合这一意境:一对夫妇准备去参加一个晚会,临出发前丈夫帮妻子整理好项链,退后几步仔细端详着妻子,在So Pretty的味道中Eric Clapton低唱着“You are wonderful tonight”,无限柔情尽在这一句话中。
顺便说一句,这首歌被一部日剧选作片尾曲,但我不记得是哪一部了。
我自己用的是卡地亚之水Eau de Cartier限量版,比较干净的一款,是Cartier第一瓶男女皆宜的中性香水。
Lancome
1935年创建的法国品牌,在国内翻译成兰蔻。
据说Lancome的名字源于法国中部卢瓦河谷(The Loire Valley)的兰可思姆城堡(LANCOSME),但是我草草翻了一下,地图上并没有这样一个城堡。可能是个很小的不出名的城堡,所以没有被收录吧。
Lancome是一个著名的化妆品和香水品牌,基本走的是高档路线,大概在1964年加入了欧莱雅(L'Oreal)集团。
原先Lancome的形象代言人是Isabella Rossellini,她是Ingrid Bergman与导演Rossellini的女儿。Ingrid Bergman(英格丽褒曼)曾经两次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Gaslight》(郎心似铁,又名煤气灯下)和《Anastasia》(真假公主),还凭在东方快车谋杀案一片获得一次最佳女配角(我个人很不欣赏大多数奥斯卡评委的口味,太不商业了)。中国人最熟悉的应该是她的《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又名北非谍影)。英格丽褒曼因为爱上了Rossellini,从美国私奔到了意大利,此举为好莱坞所不容,封杀了她七年,直到后来两人分手。Isabella Rossellini号称“最完美的脸蛋”,后来她年纪大了,Lancome想请她担任抗衰老产品的代言人,被她拒绝了,双方也就终止了合作。
未成年的朋友请跳过下一段。
很少能看见Isabella Rossellini出现在屏幕上,唯一的一次是在《Friends》(六人行,又名老友记)里,是第3季第5集。那六个活宝在讨论,如果你可以和五个名人睡觉,你会选哪五个人呢?罗斯经过反复斟酌确定了他的名单,五个人中就有Isabella Rossellini;但是钱德说她太国际化了,不大可能出现在美国。于是罗斯去掉了Isabella Rossellini的名字,换上一个好象是美国的滑冰女冠军,并用钱德的电脑打印在卡片上。结果他们在中央咖啡厅的时候,Isabella Rossellini居然出现了。罗斯后悔得撞墙,还居然在其他人的怂恿下上去搭讪,对她说你在我最想睡觉的五人名单上;Isabella Rossellini还居然想看那份名单,罗斯还居然给她看了,结果当Isabella Rossellini发现名单上没有自己的名字的时候......笑死了,大家快去看吧。
顺便再推荐一集,第3季第1集,罗斯和Jennifer Aniston(Brad Pitt的现任老婆,不知道有多少女人想杀了她)讨论彼此的性幻想,罗斯说的是《Star War III: Return of the Jedi》(星球大战3杰迪骑士归来)中公主的女奴扮相,然后就有很多搞笑的事了。不过那个扮相的确是很经典,如果是男性的星球大战迷,并且看这部电影是在1990年以前,想必会理解我为什么推荐这一集吧。
现在Lancome的代言人很多,不同的香水品牌有不同的代言人,我已经搞不清楚整体的品牌代言人是谁了。化妆品的新代言人好象是《American Pie》(美国派)中的一个女孩子,在第一部和第二部出现,但第三部中没有的,男的是运动健将的那一对。
Lancome的香水不多,但是很多很经典。有很多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的香水都已经停止销售了。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大概有10种左右,主要有Poeme、Tresor、Miracle、O de Lancome、O Oui、Magie Noire、Attraction(上两个月新出的)等等。
以下几种只在Lancome Institute有售:Magie、Climat、Balafre、Sikkim、Sagamore;还有一种叫Connextion的只在免税店和亚洲出售,但我从没见过。
Lancome Institute是Lancome在巴黎的一个美容中心,向客户提供产品咨询、美容护肤等服务,一般收费也不过几百元人民币。
Lancome Institute的附近有一所著名的罗马式建筑的教堂Madeline,但更著名的是其所在的区域是最高级的时尚品牌的聚集地,Hermes、Christian Dior、YSL、Chanel等至少二三十个品牌的旗舰店都在附近(好象CD就在Chanel隔壁,不记得了)。
曾经有过一款Trophee,1982年推出的,据说是最早的中性香水,现在已经停止销售了。这款主调是植物和苔香的香水定位是绿色的、健康的,广告总是以高尔夫为背景,连瓶塞也是一个高尔夫球。这是我拥有的唯一一款Lancome的男用香水。Miracle男香有过试用装,没什么新鲜的东西可说。
几款著名的女香包括:
Poeme,国内翻译成诗情画意,是典型的适合晚上用的浪漫型香水,成熟女性专用。据说是东方香型,包括有罂粟(就是鸦片)的味道。广告代言人是Juliette Binoche,我个人对她没什么好感,《英国病人》和《蓝》等电影都是不合我口味的。
Tresor,中文好象是璀璨。1952出品,瓶子象钻石一样有75个切割面,后来停产。1990年又重新推出,但是香调和包装全部换过了。形象代言人是Ines Sastre。网上有传闻这款香水、Christian Dior Poison、Chanel No.5及Calvin Klein Eternity被验出含可致癌的磷苯二甲酸盐类化学物质,可引致男性胎儿生殖器官畸形及增加患睾丸癌机会。(好怕怕...)
O de Lancome和O Oui,前面那个O头上应该是有个重音的,但是这里的网页可能显示不了。两款的香水瓶形状是一样的,不过一款绿色一款白色。Oui在法语里是“是”的意思,这款的形象代言人是Marie Gillain,总觉得她有点东方气质,有点象Maggie Q。
Miracle,国内叫真爱奇迹,论坛里夸它和骂它的朋友都很多。关于它新的形象代言人Uma Thurman,忍不住还是要说,个人不喜欢她在蝙蝠侠里的毒藤女形象。Batman这一系列的电影,里面出现的所有女星都是金发女郎,Michelle Pfeiffer、Kim Basinger、Nicole Kidman、Alicia Silverstone,都是我比较喜欢的大美人,只有Uma Thurman的气质和她们不太一样,缺少一点性感。
Elizabeth Arden
已经谈论了很多法国的品牌,现在也该谈谈美国的了。
首先还是要谈谈品牌以外的东西----香水品牌和国家的关系。一般香水的品牌分两种,一种是专业的化妆品公司出品的品牌(如Lancome兰蔻、Revlon露华浓、Shiseido资生堂等),一种是设计师品牌(如Calvin Klein、Kenzo等)。但是一方面专业的化妆品公司都属于一些大的时尚奢侈品集团,另一方面设计师本身没有能力设计、制造和销售香水,所以会委托专业的化妆品公司推出自己名字的品牌,所以结果就是全世界90%以上的中高档香水都出自于十几个大的集团,包括L'Oreal欧莱雅、LVMH路易威登集团、Estee Lauder雅诗兰黛、Unilever联合利华、P&G宝洁等等。
一个更有趣的现象是,其中大部分的香水品牌来自法国和美国,少部分来自英国和日本,其它的国家基本没有了。这涉及经济和文化的原因:这四个国家都是最近几百年到现代经济或文化或两者都领先的国家。法国的文化传统是没得说了,太阳王路易十四和拿破仑两个人更是让法兰西的经济和文化登峰造极;美国的经济在二战后也是如日中天,相应的其美式文化也在全球大行其道。英国由于其经济和文化的沉淀,在时尚界占有一席之地;日本则完全是因为其经济强势了。世界公认的四大时尚之都是巴黎、米兰、伦敦和纽约,所谓的东京第五、香港第六、上海想当第七的说法完全是国内的媒体异想天开。这里还要说一下,虽然意大利在时尚界的地位很重要,但是仅限于服装皮具等,在化妆品、香水、珠宝、手表等领域都表现不佳。个人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化妆品、香水、手表这些领域是需要专业化的大集团运作的,销售渠道、营销手段等和服装的运作方式都不太一样;而意大利这个国家的经济主体是中小型公司,大的跨国公司很少很少。国内的同志们除了菲亚特汽车(这家公司还不怎么全球化)以外,还听说过什么意大利的大型跨国公司吗?所以在香水领域,意大利是没什么地位的。
美国的香水品牌,最大的公司还是P&G宝洁,最大的专业化妆品公司是Estee Lauder,最大的化妆品传销公司是Avon,还有Coty、Revlon等大牌子。不过首先还是来谈谈国内比较熟悉的雅顿Elizabeth Arden。
Elizabeth Arden是1960年在美国建立的品牌,以香水为主,化妆品只占业务的一小部分。旗下除了Elizabeth Arden这个品牌以外,还有一个著名的香水品牌Elizabeth Taylor。Elizabeth Arden的香水主要有5th Avenue第五大道、Arden Beauty、Green Tea绿茶、Red Door红门、Splendor璀璨、Sunflowers葵花、True Love真爱等。Elizabeth Taylor的香水主要有Black Pearls黑珍珠、Diamonds and Rubies钻石和红宝石、Passion、White Diamonds白钻等等。
个人不太喜欢泰勒这个女人,即使她埃及艳后的形象是多么的光彩照人,所以连带对她以自己的名字建立的品牌也不太感冒。下面只谈谈Elizabeth Arden的香水。
第五大道是1996年发布的,前味包括紫丁香、木兰花、法国铃兰、佛手柑等等,中味是保加利亚玫瑰、紫罗兰、铃兰、茉莉等很多种花的混合,后味是麝香、檀香、鸢尾花等等。它的包装号称以纽约市曼哈顿区的城市天际线为灵感,瓶子是匀称的柱状玻璃外型,也就是最没有美感的摩天大楼(个人认为这就是美国人没有品位老土的地方)。这个名字第五大道倒是赫赫有名,在纽约第五大道基本上是时尚界的代名词,因为无数顶级品牌的美国旗舰店就在这条路上,一路走过去一家接着一家,倒也好看(对于我这等穷人也只能看看橱窗了)。当然,大牌并不全在第五大道,第七大道和麦迪逊大道(这条街对于做广告的朋友可能更著名一些,因为麦迪逊大道也号称世界广告业的中心,世界上很多大广告公司的总部就在这一条街上)也有很多家品牌的旗舰店。
Arden Beauty的味道是我比较喜欢的,比较清新。这一款是2002年的新品,但是中文名叫美丽实在让我倒胃口。调香师据说是调第五大道的Ann Gottlieb,还调过CK One、212等。这一款还得到过德国FiFi的最佳女性成衣香水奖(Best Female Pret-a-Porter fragrance)。从这个奖项就可以知道这款香水是搭配日常的服饰的,而不是走的晚装路线。
Green Tea绿茶,1999年,好象是很受中国人欢迎的。还有Iced Green Tea和Spiced Green Tea。应该是明年吧,雅顿要重新发布这一款。
2002年12月31日以前,所有雅顿的香水都是委托Unilever联合利华在南美洲波多黎哥(Puerto Rico)生产的,从2003年开始则是在美国本土生产的。所以只有2003年出产的绿茶才是Made in US,2003以前的绿茶如果是美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等国家出产的应该都有问题,大家买的时候注意看一看吧。
关于雅顿新的形象代言人Catherine Zeta Jones,个人不是很喜欢。她的身材有点过于丰满,长像也有点拉丁化,而且总给我优有点浅薄的感觉。她在The Mask of Zorro佐罗的面具中的形象是不错的,和Antonio Banderas两个人演对手戏,两个人的西班牙味道都很重,恰恰符合电影的背景故事。但是在Entrapment偷天陷阱中和Sean Connery搭档实在不太好看,男的太老,女的太丰满且反应有些迟钝,演这样一部动作冒险片实在是有点难为他们了。当然,由她来代言美国的品牌还是勉强说得过去的,法国的就差点了。
在此声明一点,我不喜欢她决不是因为不喜欢她嫁了一个年龄是她两倍的老公,我也没有对任何类似Lolita的老夫少妻的组合有任何看法。男人当然还是越成熟越有魅力,就算是身为男人的我也喜欢看到电影电视的主角是成熟的男人而不是胡子都没长齐的楞头青。现在正在看的一部日剧主角就是我喜欢的老男人田村正和。在这部《怕老婆俱乐部》(或者叫《惧内大丈夫》)里,田村正和的风采一如往昔,而出场的女星也大部分是我喜欢的:小泉今日子、黑木瞳、和久井映见、宫则理惠、浅野温子、濑户朝香、铃木京香...最喜欢黑木瞳的长发造型了,和以前短发的温婉形象截然不同。
在话题再次岔开前就此打住,否则就会开始情不自禁大谈日剧了。
Estee Lauder
国内翻译成雅诗兰黛。
这个美国的化妆品家族建立于1946年,现在是一家上市公司。旗下的品牌包括Estee Lauder、Clinique倩碧、Prescriptives、Origins、Aramis、M.A.C、La Mer、Bobbi Brown、Tommy Hilfiger、Donna Karan、Michael Kors等等。
其中Tommy Hilfiger、Donna Karan和Michael Kors都是纽约著名的设计师,Tommy Hilfiger的香水包括Hilfiger Athletics、Tommy、Tommy Girl等;Donna Karan也加入了LVMH集团,她的香水主要有Cashmere Mist、DKNY、Donna Karan、Halloween、Watermist等;Michael Kors这个人可能在国内不太有名,他是LVMH旗下品牌Celine的首席设计师。Aramis也有几款经典的香水,Aramis、Havana哈瓦那、New West等等。
这里还是重点谈谈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两个品牌Estee Lauder和Clinique。
Estee Lauder比较经典的香水包括Beautiful、Cinnabar、Dazzling Gold、Dazzling Silver、Intuition、Knowing、Pleasures、Private Collection、Spellbound迷惑、Tuscany Per Donna、White Linen、White Linen Breeze、Youth Dew等。
Dazzling Gold和Dazzling Silver据说是Estee Lauder的儿媳妇调出来的。两款香水的瓶子形状是一样的,但味道象她们的名字一样大相径庭。前者的味道是金色的,象艳阳下盛开的鲜花,浓郁的温暖的味道;后者的味道是银色的,象雨后的小花,甚至会给人清冷的感觉。我还是比较喜欢Dazzling Silver,可能是因为我个人喜欢银多于金的缘故。总觉得金饰有点俗,尤其是国内的设计和手工艺水平很差,更显得黄金首饰五大三粗,有点暴发户或者农民的味道。
东方调的Intuition,好象中文有叫我心深处的,男象和女香都有。这个词的是直觉的意思,取这个名字据说是因为爱情通常是依靠直觉的。据说这一款香水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使用了新开发的调香技术,所以并没有以三段式来区分香味的变化,而是三种香味一直交错着。我个人对这个瓶子比较有感觉,因为Estee Lauder大部分的香水瓶都没什么特点,有点草草的感觉,而这一款的瓶子算是花了点心思的;至于香味是否那么特殊,我身边没有用这一款的女性,所以没有能够仔细品位。
我最喜欢的Estee Lauder的香水是Pleasure,国内翻译成欢欣还是别的什么,1995年出品,花香型。经典的广告是Elizabeth Hurley抱膝坐在花丛中,浅笑嫣然。作为一个喜欢看电影的观众,Elizabeth Hurley在我看来谈不上有什么演技;但是作为一个男性,我还是很喜欢看这个美女的电影的。
作为雅诗兰黛的形象代言人和Hugh Grant(休.格兰特)的前任女友,这个女人拍了好几部电影,虽然都是近似花瓶的角色,但是正常的男人有谁不喜欢看这么艳丽的花瓶呢?尤其这个花瓶还是模特出身,魔鬼身材。我看过她演女主角的电影基本都是搞笑片:《Serving Sara》,男主角是《Friends》(六人行)中的钱德(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就知道他有多搞笑);《Austin Power》第一集(搞笑系列了,不过很多中国人不喜欢这种美国式的搞笑);《BeDazzled》(神鬼愿望),男主角是Brendan Fraser,就是《Mummy》(木乃伊)的男主角,强烈推荐这部电影,看了就知道多搞笑了。
记忆中Pleasure在国内推广的时候,《Elle》(世界时装之苑)上的广告是有夹层的,可以闻到这一款香水的味道。并且读者还可以凭广告去Estee Lauder在国内的柜台换取试用装。这中推广方式差不多在国内是首创的吧,所以印象比较深刻。
谈到香水的推广方式,国内在2002年以前基本上比较局限于杂志广告,主要的香水广告只可能在一些比较高档的时尚杂志上才找得到;偶尔有几个新品发布会,请些记者来照照相。(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想必不会进步很多。)在国外比较常见的推广方式还有广告牌(路边、地铁等)、电视、电影(就是电影的片头广告)、现场促销等。个人认为,之所以这样倒不是因为国内的广告公司水平太低,而是因为在国内香水的销量实在太小,无法支持大规模多种渠道的推广方式。
这里顺便再谈谈为香水的销售推波助澜的时尚杂志。我大概是从95年开始看时尚杂志,常买的主要是《世界时装之苑》和一些港版的《Cosmopolitan》或《玛丽嘉儿》,因为那时候国内基本上就只有这一本走高档路线的时尚杂志。那时候国内别说高档时尚杂志,就是时尚杂志也是廖廖可数:《时尚》不成气候;《上海服饰》倒是老牌,但是定位比较低,和《世界时装之苑》不在一个档次上;这方面的报纸更是几乎不存在。
从93年开始,《世界时装之苑》基本上是一枝独秀,过了两三年《How》和一些本地的时尚杂志才出现,再过两三年《世界时装之苑》在国际上的对手《Vogue》、《Cosmopolitan》、《Harper's Bazaar》、《Marie Claire》、《WWD》等等中的一些才陆续进入中国(有的甚至目前还没有)、再过两三年才有男士的时尚杂志如《Esquire》等的出现。要到2000年以后,国内的时尚杂志才开始附送礼品和化妆品或香水的试用装;但港版的早好几年就有很多惊喜了,有的时候一本杂志甚至里有十几款化妆品或香水的样品,还有一次买的港版《Vogue》送的是一整只口红,就是专柜卖的普通的尺寸(忘了是什么牌子了,好象是Lancome兰蔻或Revlon露华浓)。不仅仅是香水和化妆品,时尚杂志还是多种流行概念的主力支持者,例如白领、小资、雅皮等等。“一本杂志和它所倡导的生活”,这句广告语用在《世界时装之苑》上远远比用在《三联生活周刊》或是《读书》上要贴切得多。
我总是觉得Pleasure这一款适合比较柔中带刚的女性,不一定有多漂亮,但她的风采来自她的独立、自信和坚强。其实Elizabeth Hurley本身的气质也是那种很独立的(实际经历也是),决不是那种柔弱型或是小鸟依人型。这种女性是因为美丽才散发性感,不是因为(身材、长相)性感才美丽。
离开北京已经六七年了,大学里用Pleasure的朋友也早已远隔重洋,但那段时光仍然清晰如昨日。希望她也和我一样怀念去百盛换试用装的日子,还有西四的凯菲、建外的31种口味、美术馆的甜甜圈、当代的艾德熊、......
Pleasure的男香给我的感觉一般,但广告所营造的家庭的温馨气氛倒是很浓。
Estee Lauder -- Clinqiue
国内叫倩碧。1967年《Vogue》的主编Carol Phillips根据一些皮肤学家的资料发表了一篇关于女性肌肤保养的文章,引起了雅诗兰黛集团的注意,于是聘请她于1968年建立了倩碧这个品牌,主要产品是护肤品、彩妆和香水。总部在纽约第五大道,就是我在谈雅顿那篇里谈到的地方。
倩碧的口号是百分之百不含香料,最有名的是护肤三部曲3 Steps:Facial Soap洗面皂、Clarifying Lotion洁肤水和 Moisturizing Lotion特效润肤露。据说其中的润肤露是倩碧最畅销的产品,自从1968年以来卖出的润肤露如果倒出来,形成的一厘米宽的黄色彩带足可绕地球30圈。但是护肤品这种东西比香水还要个人得多,我用的男士三部曲中洗面皂效果最好,洁肤水好象老是扩大我的毛孔,润肤露也好象没什么明显的效果。近两年来推出的All About Eyes眼霜系列据说销量也很好。
倩碧的产品相对来说不算贵,护肤品、彩妆和香水都比雅诗兰黛或是兰蔻同类型的产品便宜一些。
倩碧从来不聘请明星或模特做广告代言人,广告主要就是产品本身。护肤品和彩妆的广告只出现产品(喜欢广告里的那只小鸡,很干净的感觉);香水广告中出现了模特,但也没有专门的代言人。
倩碧的香水不太多,只有Aromatics、Chemistry、Happy、Wrappings和新的Simple这几款。
1971年,第一款香水Aromatics Elixir问世。
Chemistry是男用的古龙水,好象没有女香系列;这款我没见过,好象比较少见。
Simple是新出的一款,不过在我这边的店里居然没有。
我最喜欢的是Happy,花香型香水,1997年推出,当年好象就是美国销量第一,1998年更荣获第26届"FIFI AWARDS"年度最佳女性香水大奖。这款的前味是柑桔,中味是草莓和灌木香,后味是香草和含羞草。
个人觉得Happy这款香水最适合很积极开朗的女孩子,就象广告中的女子那样充满阳光。温柔内向或走性感路线的女士请勿尝试。
大学里有一个关系很好的师妹,疼她犹如我的亲妹妹。喜欢看她活泼的笑容,还有一点叛逆、一点调皮和一点撒娇。后来她遇上一个男孩,然后动情、被骗、伤心...亲眼看见她受伤,自己的心也有几分被牵紧。刚好那时候任贤齐的第一张专辑《依靠》发行,于是将这张专辑作为礼物送给了她,因为《依靠》这首歌的歌词正如我当时的心境。把这份礼物给她后,第二天再见到她,欣慰地发现那熟悉的笑靥。毕业后两年再见她,相见之前挑了这款Happy作为手信,取意希望她快乐永恒。相见后看到往日的灿烂笑容依旧,只是多了一丝成熟和坚强。我也微笑,嘴角上和心里。
Happy的男香Happy for Men是1999年推出的,主调是木调和柑橘。有人说这款的味道很性感,可能说这话的是女士,作为男士我是没有这种感觉的。就好象女人眼中的美女和男人眼中的美女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后来推出的Happy Heart, 据说原料中的葡萄柚、草莓花和夏威夷的婚礼花都是从来没被其他香水用过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Bourjois
中文是贝姿华,法国品牌,好象创建于1863年。可能这个牌子在国内不那么有名,但要知道Chanel的香水最开始几十年都是由Bourjois公司出品的,就可知这个品牌的地位了。
这个品牌有名的是其彩妆系列,随处可见,国内好象也有,价格不算很高。
她家的香水不多,我知道的就两款,Soir de Paris和Mon Parfum。而且非常少见,连巴黎这边的店一般也没有。Mon Parfum我没见过,下面要谈的是Soir de Paris。
Soir de Paris,法语的意思是巴黎之夜;英语的名称是Evening in Paris。这款香水是1929年推出的,号称是世界上最有名的香水。1991年重新推出,是由Chanel的调香师Jacque Polge和Francois Demachy调制的。这款香水属于花香调,头香是紫罗兰,然后是玫瑰、茉莉等,尾调是香草和雪松木香。
国内大概在94或95年的时候引进过这一款,当时在时尚杂志上做广告,说三四十年代这款香水是当时上海滩卖得最好的,大半个世纪后重回上海,颇有一种沧桑的感觉。深蓝色的瓶子,恰好做了一个注脚。
Tommy Hilfiger
美国设计师,男性,出生于1952年。Tommy Hilfiger开始时是别的品牌的设计师,1985年推出了自己的品牌。
这个设计师可以说是典型的美国人,商业味道很重,和法国那种老牌的Haute Couture的设计师的风格截然不同。他喜欢音乐,做过电视音乐节目的主持人;还喜欢赞助很多音乐活动,例如乐队的巡回演出什么的。
最开始,Tommy Hilfiger定位的是美国的中产阶级。他的成名可以说有些让人大跌眼镜:开始他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设计师,推出自己的品牌后急于打响自己的知名度,但是他又没什么钱,没法大肆宣传。幸好这时他遇上了一位广告界的怪才(叫什么不记得了),帮他设计了一个广告,在纽约主要的地段租下一些大的广告牌,上面写道“美国设计师的四大天王是:Perry Ellis、Calvin Klein、Ralph Lauren以及T____ H____”,惹得路人议论纷纷这位名字是TH开头的是谁。过了几周,等这个悬念把大家的胃口掉得差不多了,再在这些广告牌上贴出Tommy Hilfiger的广告。这次宣传(我个人认为有点接近无耻)让他声名大振,而且也成为一个比较经典的广告案例。本来这个广告只花了大概30万美圆左右,但广告界的人士根据宣传的效果推断广告费用在300万到1千万美圆之间,让设计广告的人也得意了一把。
顺便说说广告宣传对于产品的重要性,因为广告对于香水来说太重要了。对于某些行业,广告宣传是否成功是至关重要的,例如香水及化妆品行业,广告和营销活动常常能很大程度上决定销售额。尤其是各个香水品牌之间的母公司的品牌知名度、成本和价格、销售渠道等其他能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因素都相差不远,所以广告是否成功就非常关键。相对而言,别的行业在推出新产品或产品/企业转型重新定位时,广告的作用也非常重要。这里说的广告的成功,主要还是取决于广告设计和营销活动的执行是否有创意,不在预算多少。曾听一位Publicis的人说她给Kenzo的某一款香水(我忘了是哪一款了)设计广告,由于预算非常少,根本不够做普通的媒体广告和其他的营销活动;后来她们用玫瑰铺满了巴黎一座著名的桥Pont Neuf,只花了很少的钱就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要补充的是,内地有很多公司和广告界的人片面强调广告的重要性。但如果过于走火入魔,忽略了其他方面,决不会有好结果。中国企业特别喜欢玩广告,舍得大把大把花钱在广告上提升知名度,但如果销售渠道、生产等方面的管理跟不上,销售额上不去,最后还是一场空;广告公司们则过分强调创意,颇有不惊人的广告就不是好广告的意思,但是我个人始终认为,广告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得纽约或法国的那几个广告大奖,而是为了产品的销售和品牌形象的宣传。
还是回来继续谈老汤。话说后来,一位流行歌手穿着他的T恤上电视导致其销量骤增,于是Tommy Hilfiger决定改变品牌的定位,新的定位主要是比较休闲、比较街头大众花的男装和运动服装,当然也有一些配饰如眼镜、香水等。Tommy Hilfiger的女士香水有Freedom、T Girl、Tommy Girl Jeans等,男士香水有Tommy Hilfiger、Athletics、Freedom、T by Tommy、Tommy Jeans等。
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说,我还是比较喜欢Tommy Hilfiger的整体风格,非常休闲随意的那种,因为我太懒了。每次看到Tommy Hilfiger的广告,就想起在一些城市里休闲度假的日子。总认为在中国,最休闲的城市是杭州和海南,美景、美食、美女...,还有散布在整个城市里那浓浓的慵懒的阳光、慵懒的味道、慵懒的气氛,正好配Tommy Hilfiger的舒服自然。
曾经拥有的是Tommy Hilfiger,最老的那款。最开始来这个版的时候,曾经写过一个关于这一款香水的故事参加香水征文评选的,不想再多谈了。于这一款男士香水对应的是Tommy Girl,味道近似,瓶子也差不多,只不过女香瓶的肩膀要斜一些。不过他家的香水普遍偏甜,所以不太适合用于上班的时候,休闲出游的时候用比较好,尤其对于男士更是如此。
T by Tommy和T Girl是一对。2003年新出的Tommy Girl Jeans和Tommy Jeans是一对,和Tommy Hilfiger那一对瓶子一模一样,只不过外包装的纸盒多了牛仔的图案,瓶盖改了颜色而已。至于味道,仍然是一贯的简单直接。
他家的香水价格相对都比较低,延续其服装的定位,推荐学生们考虑考虑。
不过对于设计师本人,我是非常鄙视的,TOMMY是个绝对的种族主义者,所以,这个牌子我只这样介绍一下而已。
Shiseido
中文是资生堂,日本最大的高挡化妆品公司,创建于1872年。旗下有Shiseido、Za、UNO等品牌;在中国与北京丽源合资Aupres(欧珀莱)品牌,JS(中文是俊仕吧)男士品牌也是属于这个合资公司的,就是开始由郑伊健做形象代言人的。资生堂在国内走的是高挡路线,而欧珀莱则属于中挡产品;Za在国内也有,好象是走年轻人的路线,价格我没注意过,应该属于中低档的吧。
日本的化妆品市场大部分由日本本土的公司所把持,最大的是Kao(花王),但花王走的是大众化路线。中高档市场的大牌还是Shiseido、Kose(高丝)、Kanebo(嘉娜宝)等等。Menard(美伊娜多)这个牌子在中国国内也比较多,在日本不知道地位如何,之所以想到这个品牌是因为她的代言人是我喜欢的黑木瞳。
整体来说资生堂主要的业务还是护肤和彩妆产品,香水并不太多,主要有Clean、Cuir Mauresque、Feminite Du Bois、Relaxing、Shiseido、Vocalise、Warm、Zen等。好象Shiseido集团还拥有另外两个品牌的香水:Issey Miyake(三宅一生)和Jean Paul Gaultier(就是JPG啦)。
日本这个国家由于地理环境(岛国)的原因,整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在一个狭小压抑的空间里求存。无论是花道、茶道、棋道还是剑道,都让我感觉是尽量在一个封闭狭窄的空间中追求和谐的美感。另一方面,由于受空间的限制,日本的文化中就有了些偏激的味道。另外,日本文化大量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但是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只是学其表而不是学其神。我个人认为中国文化和哲学的精华就在于平衡,无论是儒家的中庸还是道家的阴阳(佛教不算中国本土的文化),其根本都是追求人的内在和外在(环境、自然...)的和谐。日本文化也受到这方面的影响,但是由于本身缺乏一种大气和包容,所以日本文化剑走偏锋,将中国的“忍”(宽容以达到和谐)发展成日本的“忍”(残酷坚韧),导致日本民族的暴力性和侵略性。去年底上映的电影Kill Bill Volume 1(杀死比尔)就是日本暴力文化的一个非常好的写照,尽管导演和演员全是美国人。
当然,日本文化里也有好的一面,追求和谐恬淡之美。其实我个人对日本的品牌没什么太大的好感。虽然我不是民族主义者,也有几个日本朋友,但是毕竟还是对历史有些不能释然,所以很少会买日本品牌的产品。之所以这里谈到资生堂,是因为这个品牌相对而言日本文化的味道浓一些,所表现的优雅和法国式的是不一样的。安田成美和黑木瞳都是我所欣赏的日本影星,她们身上都有这种优雅恬静的气质。
Zen这款香水正如其名,非常强调东方的文化,香水瓶的设计也遵循这一主题。Zen就是禅的意思。这一款的材料包括青苔、日本竹等等,清新的香味让人比较放松。
Cuir Mauresque这一款则是欧洲风格,主要材料是安息香、乳香、薰衣草、麝香等。这一款我只在网上见过,因为它只在Shiseido在巴黎的专卖店有售。可能是因为其欧化太重,不被亚洲人所接受吧。
资生堂还是芳香学的先锋,在香料的安定和提神的作用方面有研究。1997年发布的Relaxing香水就是这种研究的成果,基调是辛香和檀香木。好象这一系列还有一些香薰油什么的。
Feminite du Bois中文名是林之妩媚,1992年发布,属于皮革和木香型香水。 Vocalise则是1998年推出的花香调香水。
Shiseido的香水在国内并不常见。抱歉的是,网上相关的图片也不多,所以不能贴出来供大家欣赏。
Nina Ricci
Nina Ricci原名Maria Nielli,出生在意大利的都灵,嫁给了一位名叫Louis Ricci的珠宝商。Nina是她小时候的昵称。后来她搬到了巴黎,于1932年创立了Nina Ricci这个品牌。Nina Ricci一直是法国高级女装的品牌之一,也有皮具、男装、香水、太阳眼镜等产品。这个品牌先是出售给法国Sanofi公司,1997年又出售给西班牙Puig集团。
说起高级女装,法国高级女装协会将本国的服装品牌分为三个档次:Haute Couture(高级时装)、Couture Ready-to-Wear(高级成衣)和Ready-to-Wear(成衣)。要成为最高级的高级时装品牌有严格的规定,例如在巴黎有设计室,每年参加女装协会的两次展示,每次展示至少有75件以上的设计由首席设计师完成,服装基本由手工完成等等。并且这些品牌每两年要审核一次,不合格就取消这一资格。几年前高级时装(Haute Couture)品牌有18家,包括Pierre Balmain、Pierre Cardin、Carven、Nina Ricci、Jean Louis Scherrer、Torrent,Lapidus、Givenchy、Guy Laroche、Yves Saint Laurent、Emanuel Ungaro、Christian Dior、Christian Lacroix、Chanel、Hanae Mori、Louis Feraud、Lecoanet Hemant和Paco Rabanne。
现在好象Nina Ricci已经停止制作高级时装了,但化妆品和香水还是很畅销的。
二战结束后,Nina Ricci的儿子接手公司后开始生产香水。由于Ricci家族和Lalique家族关系密切,Nina Ricci的香水瓶都是由Lalique提供的。第一款香水是1946年的Cocur-Joie,是为了纪念战争的结束而设计的,瓶身是一颗中空的心,古典唯美得不得了。
Nina Ricci第二款香水就是著名的L'Air du Temps,1948年出品,有的翻译成光阴的味道,或者叫比翼双飞。后来的版本瓶盖上有一对鸽子浮雕,象征爱与温柔。这款花香型香水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盛极一时,号称全世界每秒钟卖出一瓶。这一款和Guerlain的Shalimar,Chanel的No.5,Lanvin的Arpege(琶音)和Jean Patou的Joy一起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五款香水(不知是真是假)。香水前调是佛手柑、康乃馨和玫瑰,中调是茉莉、玫瑰等,尾调是麝香和檀香。
Nina Ricci的女用香水还有Capricci(玫瑰之吻)、Mademoiselle Ricci、Farouche(少女心)、Nina、Deci Dela、Les Belles de Ricci、Fleur de Fleur(花中花)等等,男香则有Memoire d'Homme、Signoricci(狮神)、Ricci Club、Phileas等。
Nina Ricci的男香比较少见,世面上我只见过Ricci Club,也没有买过。倒是买过她家的几条领带。
Burberry
中文名称是巴宝莉。
这是一个英国品牌,创建于1856年,最开始专门制作风雨衣和雨具。因为英国人有打猎和钓鱼的传统,而这两项活动都要求外套防风雨的效果好;而且伦敦的雨雾天气比较多,所以英国品牌当仁不让地在这一领域领先。说起风雨衣的品牌,最经典的基本上就是两个英国老牌:Burberry和Aquascutum。顺便提一下后者,中文有翻译成拒水的,也是很经典的以风雨衣起家的英国老牌子。在国内也有这个牌子的衣服和饰品卖,但是没有推出香水。
在现代时尚界的四大时装之都,巴黎典雅,米兰浪漫,纽约简约,而伦敦一般都和前卫联系在一起。老一点的Vivienne Westwood、年轻一点的John Galliano和Alexander McQueen,还有无数新晋设计师,都把叛逆反传统的接力棒传了下去。归根结底,英国的老派稳重的传统实在是太深厚了,大部分的年轻人哪受得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英国的传统越深厚,年轻人的叛逆性就越强,所以英国设计师们的前卫程度令人侧目。另一个类似的现象就是摇滚乐的发源地也在英国。当然,从个人形象的角度来看,一般传统一点的淑女或清纯的小女生换换形象也是别有风味的,例如最近喜欢的一个MTV,S.H.E.的Super Star。本来我对这三个小女生没有什么特别的好感,但是在这个新的MTV中,三人一改往日酸酸甜甜的清新形象,改走轻摇滚路线,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三个人的舞台表现也很眩目,我喜欢。
Burberry是一个高级成衣品牌,并不是高级时装品牌;但算是经典的英国传统品牌,实用、稳重而不失精致。我喜欢这个品牌恰恰是因为他的传统风格----其实我自己也是有点传统守旧的。和很多人一样,十几年前我上中学和大学的时候喜欢叛逆一点的东西,例如有点怪的发型、破洞牛仔裤、耳环什么的,但是工作以后逐渐回归,更喜欢传统实用简洁的东西。
如果要给Burberry找形象代言人,我心目中的最佳形象不是Hugh Grant,而是007的Pierce Brosnan(皮尔斯.布鲁斯男),这个有几分温文尔雅的聪明男人。男人是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的:他主演的侦探斯蒂尔帅是够帅了,但缺乏成熟的男人魅力,十数年后在007系列里才逐渐慢慢散发出迷人的味道;在Thomas Crown Affair(偷天换日)中其醇厚的男人味则达到了顶峰。不知道有多少MM看过这一部非常有趣兼浪漫的电影,一个亿万富翁和一个美女侦探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斗智的故事,除了帅呆了的Pierce Brosnan以外,Rene Russo的成熟女人魅力也添色不少。
Burberry的香水也贯彻了品牌的理念,不求搞怪另类,也不走妖娆性感路线,无论是味道还是香水瓶的设计都比较中规中矩。他家的香水包括Touch、Weekend、London和新出的Brit。
Touch的女香号称是清淡东方调,男香是果香型的。后来公司还推出了Baby Touch和Tender Touch。
Tender Touch 和Touch瓶子形状一样,但是是粉红色的。
Weekend(周末)是1998年推出的,也是男女香都有。女香没有什么特别印象,我买的是男香,很轻松随意的感觉。感觉这一款男香比女香还要受欢迎,除了男士使用外,很多女孩子也喜欢用。
Brit是去年推出的,香水瓶别出心裁地采用Burberry经典的格子图案。
YSL (Yves Saint Laurent)
中文翻译成圣罗兰或者圣洛朗。在我心目中,这位大师目前在时尚界的地位是活着的人中最高的。
圣洛朗1936年8月1日出生在阿尔及利亚,中学毕业后他前往巴黎学习设计,毕业以后就被Christian Dior本人亲自聘请为Christian Dior的首席设计师,这时候圣洛朗才18岁。1957年Christian Dior先生死后,圣洛朗挑起了CD的大梁。在1960年,由于评论界对他的创新设计不买帐,他离开了Dior去服兵役,1962年回来创立了自己的高级时装品牌,1966年又推出了高级成衣品牌Rive Gauche(左岸)。
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圣洛朗和皮尔卡丹一样,将自己的名字卖给了很多个行业的公司。除了一般常见的时装品牌在男装、皮具、化妆品等方面的延伸以外,YSL这个名字还出现在手表、香烟、家居用品等等不同的行业,有点滥掉的感觉。(顺便提一下,YSL的香烟味道还不错,以前抽过不少,不知道现在市面上还能否买到。)同时,可能是因为圣洛朗年纪大了,时装的表现也大不如前。就在这个品牌逐渐走下坡路的时候,PPR/Gucci集团于1999年收购了YSL,重新设计了YSL的形象,给YSL逐渐带来了新的生机。
在中国,YSL的化妆品和香水倒是随处可见,男装和皮具要少一点,女装就更少了。
1998年是圣洛朗从业40周年,法国人为了表示对这位大师的尊敬,在7月13日法国世界杯足球决赛前的揭幕典礼上由300位模特展示了YSL40年来设计的经典服装。这种点子也只有法国人才想得出来,要是搁在中国肯定是成千上万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来个俗不可耐的团体操什么的。
2002,圣洛朗正式宣布退休。也许同时,一个优雅的时代也真正结束了。现在的时尚界需要的是那些和好莱坞关系密切的、闪光灯下同样出彩的设计师,是Karl Lagerfeld、John Galliano和Tom Ford。
向大师致敬得也差不多了,回到香水这里来。
YSL的第一款香水是1964年的Y,柏香型香水;1991年重新推出了新的版本。
1971年,第一款男用香水YSL POUR HOMME面世,这款古典型香水以柠檬和香根草为基本香型。
Paris(巴黎)这款香水是调香大师Sophia Grosjman的处女作,也是献给世界上最浪漫的城市巴黎和美丽的巴黎女性的香水。据说这款香水所用的玫瑰也叫Paris,是特殊的品种。
巴黎这个城市的确很美,但又不失大都市的风采,非常对我这个喜欢生活在都市森林中的人的胃口。限于篇幅的原因,这里就不再多谈。推荐的是Marc Lavoine的一首歌Paris,在别的帖子提过的。更喜欢这首歌的另一版本,六位歌手演绎的,为巴黎的活动做广告的一个黑白色调的MTV。如果有朋友知道哪里可以找到这个MTV,请一定要告诉我。如果你想爱上巴黎,也请看看这个MTV。
巴黎的女性也给这个城市添色不少。年轻的女性(20岁以下或刚出头的)穿着比较随便,很多穿牛仔裤运动鞋的;反而是年纪再大一点的女性(可能要开始工作以后,到20多岁的年龄)才开始精心装扮,中年甚至是老年的女性则更加注意。在巴黎有很多全身上下都很精致的女性,虽然可能其中很多人年纪比较大了,但那种雍容的气质风度很容易让人忘记她们的年龄。例如上次在Lancome Institute见到的一位服务人员,虽然头发都已经白了,但是她的举止、谈吐、妆容等方面的优雅都不是国内Lancome柜台的那些比她年轻三十岁的小姑娘们所能比较的。
Baby Doll,英文的意思是洋娃娃,中文一般叫情窦,可能是取自情窦初开的意思。看这个名字就知道这一款香水是为年轻的女孩子设计的,号称是Paris的青春版。瓶子是个陀螺的形状,粉红色的
Opium,中文是鸦片,1977年推出,东方型香水。这款可能是YSL最经典的香水,据说是当年Saint Laurent先生到中国旅行后受到了东方文化的启发而推出的。也有男用的,但个人对这一款不是很感冒。味道倒在其次,关键是无论婴粟花多么美丽,但如果中国的文化给外国人的感觉就象是神秘妖艳的鸦片,实在是感觉不爽。
前味:融合了水果香和辛辣香,包括橘皮、李、丁香、胡椒和芫荽子
中味:芬芳花香系列,包括铃兰、玫瑰及茉莉
后味:石玫瑰香胶、安息香、没药、海狸香、松柏香、白檀香及甜乳香
这幅非常出位的广告是Tom Ford接手YSL以后推出的。从那时候开始,YSL香水的广告开始大走性感神秘的路线,一个比一个惊人,后面的M7的一款裸男的广告我都不好意思贴出来,怕被给删掉。
我心目中Tom Ford接手以后的YSL的代言人是Drew Barrymore,叛逆性感又甜甜的女人。小时候就凭E.T.成名,然后是一段不羁的青春,再是浪“女”回头重新打拼。在Never Been Kissed(一吻定江山)这部经典的校园青春片中,她的造型虽然可爱但并不性感;在两部新的Charlie's Angels中,倒是经典的美国性感宝贝的模样。说起Charlie's Angels,三位女侠在片中的造型都非常有趣,我决定等会再找出这两张DVD复习一遍。
1998年为纪念Saint Laurent从业40周年,新推出了两款香水,女用的ln Love Again(恋恋深情)和男用的Live Jazz。
Live Jazz其实是1988年推出的男香Jazz的第二代,比第一代浓一些。但这两款香水的瓶子都傻傻的,而且我个人不喜欢听爵士。Jazz、Soul和Blues是很多小资们的最爱,我却始终没什么兴趣。
M7是新推出的男用香水。很暴露的广告。这个广告在欧洲都很少见,国内就根本看不到了。
Yvresse这一款原先的名字是Champagne(香槟),但是由于香摈酒商反对这个名字并将设计师告上了法庭,所以名字改成了现在的名字,配方也作了修改。
Givenchy
有的翻译成纪梵希。这个创立于1952年的法国高级女装品牌一向就是优雅的代名词,目前属于LVMH集团。
1995年创始人Hubert de Givenchy退休后,John Galliano成为了Givenchy的首席设计师。但只过了一年多,他就被提升为集团中另一个品牌Christian Dior的首设。接替他的是他的校友Alexander McQueen,也是以前卫风格著称。但是没过多久,Alexander McQueen就被赶下了设计师的位置,后来投奔了Gucci集团。LVMH集团则聘请了Julian McDonald主管Givenchy品牌。
Givenchy的优雅在奥黛丽.赫本(Audrey Hupert)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在《Sabrina》(老版的情定巴黎,新版的是哈里森.福特主演的)、《Breakfast at Tiffany's》等电影中赫本都穿的都是Givenchy的衣服。那时服装设计师在大众媒体出现的频率并不高。从上个世纪80-90年代开始,时装品牌的设计师逐渐走到前台,曝光率越来越高,尤其是和好莱坞的关系越来越密切。Valentino、Calvin Klein等设计师与媒体以及好莱坞明星的关系就是著名的例子,Gianni Versace死前更是一个典型。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设计师和媒体以及明星们搞好关系有利于品牌的宣传。如果这时设计师和管理方互不干涉,只做好自己的工作,那么双方会合作愉快。John Galliano和Christian Dior,Tom Ford和Gucci的原CEO(名字不记得了)等都是好的例子。可惜的是,很多人有一点成就或一出名就自信心膨胀,以为自己什么都能做。有些设计师会禁不住插手品牌的商业运作,结果闹得和管理层很不愉快。做人还是有自知之明比较好。
我在谈CD这个品牌的时候,就提到过同一个学校出身的John Galliano和Alexander McQueen,同样的英国前卫设计师,同样接管法国最经典的高级女装品牌,但前者在CD如鱼得水,直到现在还是时尚界的宠儿;而后者却并不得志。个人认为这绝对不是因为两人的风格或水平上有多少差异,而是别的方面的原因。至于究竟是什么原因,就只有内部的人才知道了。
我比较喜欢不张扬的东西,例如Givenchy这样的时装品牌,例如“优雅”的电影。我所说的优雅的电影,不是指罗马假日那种浪漫温馨的文艺片,而是指优雅的动作片。所谓的优雅,是和粗鲁的暴力相对的。例如吴宇森的电影,无论是香港的《英雄本色》还是美国的《Face Off》(变脸)和《M2》,都是属于暴力美学的类别;而优雅的例子包括有《The Saint》(Val Kilmer很酷的喔)、《Thomas Crown Affair》(以前介绍过的)、《暗战》、《双雄》(这一部的结尾太老套,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等等。另外的例子就是常见的追车场面,一般都拍得火爆异常,《Matrix 2》(黑客帝国2)和《Bad Boys 2》(绝地战警2)中的追车镜头就是典型;优雅的例子则是《Gone in 60 Seconds》。
顺便提一下,前两天新闻说Pierce Brosnan会继续接演下一部007,而且还接拍了《Thomas Crown Affair》的第二集,兴奋。
回来继续谈优雅的Givenchy。除了女装外,Givenchy也有化妆品和香水产品,国内有很多专柜的。印象最深的是口红上有个小镜子的那一款。
Givenchy的香水产品很多,女用的有Amarige、Extra Vagance、Fleur D'Interdit、L'interdit、Eau de Givenchy、Givenchy III、Hot Couture、Tartine et Chocolate、Ysatis等,男用的有Gentlemen、Insense、Insense Ultramarine、Pi、Greenergy等。
Oblique是2000发布的,中文是倾斜,专门为新世代的年轻女性所设计的。这款我只听说过,没有见过。据说有三款,分别是“快进”(forward)、“播放”(play)和“回放”(rewind)。不知道林忆莲在《都市触觉III》专辑中的那首性感跃动的“倾斜”能不能搭配这款香水。
Tartine et Chocolate是小熊宝宝,很多朋友喜欢的。记得有专门的帖子谈这一款,这里就不提了。
Organza取名自Givenchy本人喜欢的一种面料透纱,是Givenchy最著名的香水。其经典的瓶身设计表现的是成熟女性的优雅身段,比JPG的那一款含蓄一些。我个人还是喜欢这样的女性的身材,象J.Lo那一款所表现的女性身材可不对我的口味。不知道帅哥Ben为什么要和她拍那么难看的一部电影《Gigli》。
Ralph Lauren
中文应该是拉尔夫.劳伦。有时候也有人用“马球”(Polo)来作为这个品牌的代名词。
Ralph Lauren,男性,1939年出生在纽约。1968年他创建了Polo品牌,开始主要产品是领带。由于他的领带比别人的宽一些,所以很快就流行起来。接着他又陆续推出了以美国中产阶级为目标顾客的男装Polo by Ralph Lauren和高级女装Ralph Lauren,被媒体称为美国的经典。Ralph Lauren还将自己的名字品牌延伸到成衣、牛仔装、童装、香水、配饰、皮具、家居用品,是时尚界少数的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圆的品牌之一。
在我心目中,Ralph Lauren和另外三位设计师Calvin Klein、Donna Karan和Tommy Hilfiger一样是典型的美国人,全球化商业化的味道非常的重,在时尚这个行业显得非常突出。
话说1533年,教皇的侄女凯萨琳下嫁法王亨利二世,把使用香水的习惯带到了法国(顺便插一句,据说这一个婚姻除了使用香水的习惯以外,还带给法国人冰激凌的制作方式和吃饭使用餐叉的习惯)。还是那两位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太阳王路易十四和拿破仑促使法国的香水工业蓬勃发展。但是直到二十世纪早期和中期,使用香水还是生活精致化的一种特征,顾客在香水店里自己选择喜欢的空香水瓶装盛想要购买的香水。那个时候,整个时尚业都只是为少数贵族和富裕家庭服务的。
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欧美的中产阶级逐渐壮大,以及八十年代开始全球化的蔓延,使本来清高的时尚业越来越大,商业化的烙印越来越重。九十年代开始,一方面大的奢侈品集团和化妆品公司逐渐形成,最大的几家都在法国,有LVMH、Vendome(Richemont)、Pinault-Printemps-Redoute、欧莱雅L'Oreal France等;另一方面时装设计师们纷纷推出二线品牌抢占年轻人和收入相对较低的顾客的市场,并将品牌延伸到服装之外:香水、化妆品、眼镜、家居用品等是几个重点的领域,而品牌延伸的代表人物就是Ralph Lauren、Calvin Klein(CK)、Pierre Carding(皮尔卡丹)、YSL等几个设计师。甚至有人因为他们发放品牌许可证太多而批评他们贪婪。
刚看到一张有趣的照片:今年是Louis Vuitton品牌150周年,Louis Vuitton在巴黎香街旗舰店前安装了两个巨大的LV箱包的模型。照片中这两个模型都有三层楼那么高,刚好挡住了一半在三楼外墙的另外一个公司的名称Accen...。这家倒霉的公司就是Accenture,全世界最大的咨询公司。我把这张照片看作是时尚业壮大的信号,已经可以和咨询业平起平坐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香水也不再是少数人的专用品,而越来越成为一种大众化的精致。工业化降低了香水的生产成本,商业化扩大了香水的市场影响,全球化将一个品牌的香水铺到了世界各地。但同时,香水越来越多则导致香水的味道和香水瓶都重复没有个性。
我个人很佩服Ralph Lauren这些设计师的商业头脑,但他们的设计并不会给我任何惊艳的感觉,这些品牌的香水也没有很多出众的。
提到Ralph Lauren,又禁不住想起那部即将结束的经典剧集《Friends》(老友记/六人行)。电视剧里Rachel就在Ralph Lauren公司工作,Ralph Lauren本人还在其中的一集中客串出现。象我以前介绍Lancome的时候谈到的那两集一样,这一集也是非常搞笑但是有点少儿不宜的,这里就不说了。三个月以后这部长达10年的电视剧就要结束了,真是可惜啊。为了纪念,我决定到时候去买齐10季的60张DVD收藏。
至于Ralph Lauren的香水,大概有以下几款:女香有Lauren、Glamourous和Ralph,男香有Chaps、Polo和Polo Blue,Extreme Polo Sports是中性的,男香女香两款都有的是Polo Crest、Polo Sport、Romance和Safari。
总的来说,Ralph Lauren的香水没有哪一款是我特别喜欢的。他家的香水瓶设计也是典型的美国式的,单调统一没新意。Ralph的瓶子象墨水瓶,Romance的长得方头方脑;Polo Sport和Polo Sport Woman是运动香水,瓶子象除汗剂;Polo的象Lancome的Trophee,只不过颜色和瓶塞的材料不一样,当然谁抄谁我就不敢说了。
Polo和lauren是最早推出的两款。曾经拥有过一瓶Polo,是别人送的。这一款应该算是Ralph Lauren最经典的一款,有些中国人叫它马球香水。绿色的香水瓶上烙印着Ralph Lauren的经典马球标志,也是他家的品牌logo。这一款香水的味道比较中庸,适合不同年龄的男士平时使用。想起一件事,这里的女性朋友在给男友或老公买Ralph Lauren的东东时千万要看清楚,国内有一个叫做圣大保罗的品牌的logo也是马球,不要把两个品牌弄混了。2002年推出了新款的Polo Blue,瓶子是蓝色的。
Romance是1998年底推出的花香型香水。2000年的时候国内还没有这一款出售,但是国内的Elle已经有这一款的广告了。刚好那时候去美国出差,一个同事点名要带这一款回来送给他女朋友,不知道是不是求婚用的。
Safari中文是狩猎,看名字就知道是比较休闲的。
基本上所有的Ralph Lauren的香水都是搭配休闲和运动的服装,比较正式的只有Lauren、Glamourous和Romance。Glamourous的模特可是大名鼎鼎的Penelope Cruz喔。
补充一下,Ralph Lauren的男装经典的还是领带和运动T恤,而且都是走休闲路线的,下班后或周末穿的。说到这里,又想起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中国的男士没有什么正式和休闲的概念,周六周日出门也是西装革履加领带。即使在上海这样的地方,周末在大街上也可以看见不少西装领带的男士陪女友或太太逛街。
Guy Laroche
中文一般叫姬龙雪。
Guy Laroche是著名的法国设计师,男性。他强调服装必须穿起来绝对自然,让人体能够自由伸展。
Guy Laroche在国内可能不那么有名,但是要知道这个品牌曾经是法国的高级时装(Haute Couture)的品牌之一,设计师和皮尔卡丹(Pierre Cardin)和圣洛朗(Yves Saint Laurent)合称“三王子”;三宅一生(Issey Miyake)和华伦天奴(Valentino)也都曾经为Guy Laroche工作过。
1989年Guy Laroche逝世,接手的是Angelo Tarlazzi。1993年,Michel Klein(国内他个人的品牌好象叫堡狮龙吧)被选出来设计其高级时装系列,品牌就开始走下坡路。直到几年后alber Elbaz接手才开始重放光彩。
不记得Guy Laroche的服装在国内是否找得到了,他家的男装总是给我比较休闲的感觉。这里忍不住谈谈我喜欢的男士的服饰品牌,顺便再次给新来的朋友提个醒:我是男的。
除了Guy Laroche以外,我比较喜欢的男装品牌还有Burberry(香水之前已经谈过了)、Paul Smith(以后还会谈这个品牌的香水)、YSL(因为质量不错,而且版型比较适合我)等等。其实象这样比较贵的品牌一般我是不会买的,毕竟银子有限,只有等打折打到三四折以下的时候才会去淘点货。但是这些名牌基本上质量会非常好,所以有打折的机会不要错过。
稍微便宜一点的品牌喜欢Liz Claiborne,一个定位在普通上班阶层的美国品牌,东西蛮实用的。不过版型太美国,可能不太适合亚洲人。他家也有香水产品,不过基本上我不会去谈。
我大部分的西装和衬衫都是国内的品牌,价格低是一个因素,其次的原因是东西方人的身材差异造成了服装版型的不同,这点在衬衫上尤其明显。例如同样的大小,明显西方人的手臂会比东方人要长一点。所以我很喜欢上海的海螺衬衫,很适合我的身材。不过国内的衬衫品牌没有生产用袖扣的衬衫的,所以这类只能买国外的品牌。
配件方面,一般上班的男士还是应该以简洁为主。我已经过了穿破洞牛仔裤戴耳环的年龄,也基本没什么配件。只有一幅墨镜,Ray-ben的(可不是学小汤哥)。表很少戴。唯一拥有的比较妖一点的东东是一只银戒指(不记得什么牌子了),有点类似于Cartier的几重指环,四个环交错拼在一起是一只完整的蝎子。
鞋的方面,比较喜欢的是Bally、SKAP、Hush Puppies和Timberland等这些牌子。不过可能大部分女性朋友对这些品牌不太熟悉,因为这些品牌主要还是在男鞋方面比较多。如果是Ferragamo、Nine West、Joy & Peace这类品牌可能这个版面大部分的朋友就比较熟了。
回到香水这里来。Guy Laroche的香水包括Fidji和Jai Ose女香,以及Drakkar Noir、Drakkar Dynamik和Horizon男香
Gianni Versace
范思哲,意大利品牌。
设计师Gianni Versace于1946年出生于意大利,1978年建立了这个品牌,1981年就开始出品香水,并逐渐将产品线扩展到皮具、配饰、家居用品等等。1997年他在美国迈阿密自家的豪宅前被人枪杀,他妹妹Donatella接手了这一家族品牌。个人感觉从这时候开始这个品牌就走下坡路了。
Versace的风格以华丽著称,设计师和他的妹妹也以与好莱坞影星和流行乐手们的密切关系和奢侈生活而著名。我个人总觉得这个品牌有点艳俗,而且品牌和设计师都太张扬,又缺乏一些能够沉淀下来的东西。无论如何,说起这个品牌,还是很容易联想到奢侈这个词的。
虽然说香水算是奢侈品(luxury goods),但只能算是最低级的奢侈品。奢侈是一种生活的方式,衣食住行无所不包。奢侈并不仅仅意味着高级的服装、皮具和珠宝,吃法国松露是奢侈,住别墅开跑车也是奢侈。
滑稽的是,很多现代中国人往往把奢侈理解成显示给别人看自己有钱,但他们又往往连真正的奢侈品牌是什么都不知道,一副暴发户的模样。于是在中国,奥迪车也敢说自己是和奔驰、宝马齐名的高级品牌了,劳力士也赫然是顶级手表的代名词了,滑雪骑马帆船也变成是奢侈运动了。另一个可笑的例子是上海很多的餐馆(不知道别的城市如何)越来越注重装修,极尽金碧辉煌之能事或者玩点前卫之类的噱头,再就是把价格提得高高的,最根本的味道、卫生、餐具、服务等却忽略了。例如很多人追捧的M on the Bund,两个人吃一顿普通的花掉上千元很正常,但其味道平平,各桌之间的距离小得象麦当劳,餐具也不是名牌,除了有一小块景色不错的阳台以外,实在搞不懂怎么敢把价格定那么高。
相对而言,西方的奢侈要内敛得多。电影《Richie Rich》,中文有的翻译成《世界上最有钱的孩子》,主演是《Home Alone》(小鬼当家)的Macaulay Culkin。其中主角除了坐着高级轿车上私人学校以外,所有的奢侈都是在家里,而不是摆在外面给别人看的。例如这个十岁出头的孩子在自己的家里(一座城堡)开了一家私人的麦当劳,健身教练是施瓦辛格和克劳蒂亚希弗,收到的圣诞礼物是一架巨大的过山车等等。
其实历史上西方的奢侈和中国的奢侈比起来完全是小巫见大巫了,除了文化的差距以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一直到文艺复兴时代(甚至是更晚的工业革命之前),欧洲的经济水平相对于中国来说都比较落后,所以在奢侈方面远没有中国的博大精深。唯一给我震撼的感觉的是法国的凡尔赛宫的后花园,几乎可以算是人类园林艺术的顶峰。考虑到当时的经济情况,这个花园可以算是西方奢侈的顶峰了。
中国的奢侈远的不说,近的例如在明清两代扬州一带的盐商的奢侈就令人惊叹。这个扬州就是《鹿鼎记》中韦小宝的故乡,也是“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中的扬州。据记载,清朝的一个大盐商姓黄的,吃的蛋炒饭要求每粒米都要相互分开,并且每粒米都是完整的,还要泡透蛋汁,外面金黄内心雪白;下鸡蛋的鸡吃的饲料里要加人参、苍术等;配这一碗饭的要有百鱼汤,汤里包括鲫鱼舌、鲢鱼脑、鲤鱼白、斑鱼肝、黄鱼鳔、鲨鱼翅、鳖鱼裙、蟮鱼血、乌鱼片等等。想比较中国古代的这种精致的奢侈,现代国人的奢侈真是小儿科了。
Versace家的女香包括V/S、Exciting、Versace Woman、V'E、Blonde等,男香包括Versace Man、Versace L'Homme、V/S、Versus、Dreamer等。
Versace Woman是他家的第一款香水,1981年推出,花香柏香型。香水瓶是钻石型的,有56个切面。
很有名的一个系列是牛仔系列,男女香水各半,是为了配合其牛仔服装系列的,包括Baby blue jeans、black jeans、blue jeans、green jeans、metal jeans、baby rose jeans、red jeans、white jeans、yellow jeans等,这在香水品牌中好象还是独一家的。瓶子长得象可乐瓶。
Jeans Couture是另外一款。
Versace L'homme和Versace Man居然是两款香水,搞不懂怎么取名字的。没闻过这两款,也没听说过身边有谁在用。
V/S是1998年在美国推出的,男香是东方香型,瓶子是方的;女香是花香型,瓶子则是圆的。味道不是很讨我喜欢。
Kenzo
中文翻译成高田贤三或者健藏。
Kenzo这位设计师是日本人,20世纪70年代去巴黎发展并在那里成名。1988年开始推出香水产品,后来也逐渐将产品线延伸到皮具、手表、家居用品等。后来LVMH集团买下了这个品牌。
要声明的是:我个人并不喜欢这个品牌。在写Shiseido的时候我就提过我不喜欢日本的品牌,一方面是历史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不太喜欢日本的文化,过于偏激狭隘。
就拿日本料理来说,我最多会去回转寿司店吃吃快餐,一般的日本料理店是绝对不去的。日本料理之所以那么精致是由其历史传统所决定的: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个小岛国,物产贫乏,人民从来就吃不饱,所以日本料理每份都只有一点点。也正是因为量少,所以只能向精致方面发展。其实中国菜和法国菜从精致来说也绝不亚于日本菜,不过因为一般的餐馆因为档次的关系没有追求精致,而且日本菜本身一点点又很容易弄得比较精致,所以大家会觉得日本菜很精致。
之所以要说说这个品牌是因为版子里有很多这个品牌的爱好者,而且Kenzo也算是日本品牌和文化的典型之一。另外,这个品牌常让我联想到绿茶,刚好又有朋友问我对咖啡的意见,这里就顺带着谈谈另一种“香”水----饮料。相必香水爱好者也大部分喜欢某些饮料吧。
Kenzo品牌强调的是自然、鲜艳但不失清新,也包含着浓郁的东方风格,所以会让我联想到绿茶。中国和日本两个民族都是喜欢喝绿茶的,不仅仅是因为它对身体健康有好处,而且和传统文化颇为符合。但我恰恰不是绿茶的爱好者,绝对分不清楚龙井、毛尖或碧螺春的味道,我喝绿茶纯粹就是为了其对健康有益。
其实茶分很多种,除了绿茶以外还有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等等很多种。大学的时候有一段最小资的时期,喜欢喝当时少有人喝的红茶。当时喝的是立顿,还加奶、糖、柠檬什么的。虽然还不至于象英国人那样喝下午茶再来点小点心,但冬天里捧着一杯香香的红茶看一本好书,也是当时我的一大享受。
西方的茶和东方的茶当然不太一样啦。一般所说的英国下午茶就是指红茶,还有其他两种茶给我的印象很深。
一次在草地上散步,碰到几个南美的朋友在一起聊天喝茶。他们喝的是阿根廷的马黛茶,小茶壶是金属的,长的象中国的古代的小酒壶,但是有一根吸管伸出来。那几个哥们就传着这个小壶,传到就轮流吸一口。见到我过去他们还热情地把茶壶递给我让我也试试,有点洁癖倾向的我当时内心可是激烈地斗争了一番,后来想想这几个人不象是会有什么病的可能,就大胆接过来喝了一口,结果苦得没差点吐出来,还不得不笑着夸奖这种茶一番。
另一种茶是摩洛哥的茶,一个摩洛哥朋友招待我们喝的。煮茶是把茶叶放进一个漂亮的小锡壶,加糖,再塞进一大把薄荷叶,再注入滚水放一会儿。那茶叫一个香,很清冽的浓,而且很甜,我还是比较喜欢的。不过我更喜欢的是当时那位摩洛哥人做的摩洛哥最著名的菜尖盖锅烩肉(Tajine),好吃啊好吃啊。把牛肉啊、蛋啊什么的放在一个平底的大盘子里,盖上一个高高的尖顶后放在炉子上干炖两三个小时,然后连盘子一起端上桌配着法棍吃......写着写着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接着谈另一种重要的饮料:咖啡。咖啡的起源、种类、烘焙技术等就不细谈了,否则又是几万字都打不住。只说说我对咖啡的感觉好了。
如果说茶是很东方化的饮料,咖啡就是很西方化的饮料。上大学的时候,鸟窝咖啡开始在中国做广告,不过那时候并不喜欢喝。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因为当时几乎所有的同事都是外国人,大家都在不停地喝咖啡,所以受同事们影响我自己也逐渐养成喝咖啡的习惯,最多的时候一天会喝上五六杯。不过后来因为考虑到健康的问题,逐渐减少到一天喝一杯。
至于喜欢喝的咖啡,主要喜欢的是Cappuccino、Mocha和Conpanna Espresso,纯粹的Espresso反而不喜欢。据说有些咖啡是用酒和别的配料调配的,热咖啡可以加威士忌、白兰地等等,冰咖啡可以加杏仁酒、绿薄荷酒等等;最让我垂涎的是加另外的一些配料:杏仁片、香草片、玉桂粉、丁香、肉桂、豆蔻粉......不过一直没见过哪里可以喝到这种咖啡。
可能在大多数中国人眼里,喝咖啡是很小资或者很西化的行为,去一趟咖啡馆甚至Starbuck's就是小资情调了。但实际上咖啡在外国就和茶在中国一样,就是日常的饮料而已。而且由于咖啡有提神的作用,所以很多人一天喝四五杯甚至更多的咖啡就是为了提神而已。至于咖啡馆,不过就是一个卖饮料的地方而已,没什么情调可言。
提到咖啡,就自然地联想到遍布全球的Starbuck's。我只喜欢喝星巴克的摩卡加cream,其他的就不怎么喝了;而且基本上十次是有九次是买外带的,难得坐在店里喝。2004年1月份,Starbuck's终于进入巴黎,不知道这个在全球其他地方畅通无阻的品牌在这个咖啡已经成为根深蒂固的文化的城市的下场如何。
我总是觉得其实星巴克只是一家快餐店而已,和麦当劳一样已经成为了美式快餐文化的一种象征。在电影《What Women Want》(男人百分百)里,梅尔.吉布森就是在Starbuck's里第一次成功地实践了他的特殊能力;在《You've Got a Mail》(电子情书)中,星巴克也在Tom Hanks和Meg Ryan的爱情故事中频频闪现。而在国内,星巴克总是和小资联系在一起,也算是中国特色吧。
还是回到Kenzo这个很东方、很“茶”的品牌上来。
Kenzo的香水从味道和瓶身设计等方面都比较符合整个品牌的形象和东方文化(准确地说是东亚的文化,和中亚以及东南亚的完全不一样)的底蕴。主要的香水包括Kashaya De Kenzo(樱花颂)、Kenzo、Kenzo D'Ete、Kenzo Flower、Kenzo Jungle L'Elephant、Kenzo Jungle le Tigre、Le Monde est Beau、L'Eau par Kenzo、Time for Peace等等。
Kenzo Jungle L'Elephant和Kenzo Jungle le Tigre瓶盖上是大象和老虎,后一款据说是1998年为了纪念中国的虎年而推出的。
Paul Smith
中文会翻译成保罗.史密斯。这个名字在国内可能不那么有名。其实这个品牌在时尚界的地位非常高,他的设计被看作英式设计的代表。
设计师在1976年建立了这个品牌,开始主要生产男装,走的是古典主义路线。从80年代开始,Paul Smith男装开始偏离古典,追逐时尚和前卫,男装系列被称为“以古典为主线忽左忽右”。1994年他推出了女装系列,后来还推出了童装、香水、手表、皮具等等衍生产品。
Paul Smith基本上是我最喜欢的男装品牌。喜欢他家的裁剪、西服上的缝线、典型的古典英式的风格。关于男装的一些品牌,例如Hugo Boss、Alfred Dunhill、Zegna等,我会以后在讨论Hugo Boss这个品牌中谈到。这里要谈的是我对男士着装的一些看法。
自己大学里的时候曾有段时间追求穿着与众不同,毕业以后就穿得越来越中规中矩,个人的口味也逐渐向比较传统的方向转变。其实个人的着装风格是严谨还是随意,完全取决于场合和自己的口味;但是个人觉得国内男士的着装水平整体还是比较低,很多已经不是着装风格的问题了,即使在上海这样的城市里也比别的城市好不了多少。
一些常见的让我不舒服的穿着包括:
穿衣服不注意场合。上班的时候需要正式一点的服装,一般的人都能做到;但是该穿得休闲一点的时候还是西装革履就有点搞笑了。大家周末的时候看看有多少男士在陪女友或太太逛街还穿着西装领带就明白我的意思了。或者诸位女性可以问问身边的男性,有多少知道上班的穿着中formal(正式的职业装)、business casual(也叫smart casual)和casual(休闲装)的区别,知道这三种应该是一周的哪几天穿的。
或者很多公司要求并不那么细,但是即使很多人穿西装的水平也不敢恭维。西装的袖口商标不拿掉目前基本已经被白领们所领悟了,还犯这种错误的人基本上不是民工(这里没有歧视他们的意思)、农民企业家就是实在是非常土的人。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会穿西装的时候穿无带皮鞋(不穿旅游鞋已经是进步了),或者在西装里面套一件V领毛衣,还有人穿深色西装和皮鞋时穿白色的袜子。
最让我不舒服的是有些人在衬衫里面还要穿一件棉毛衫之类的,而且棉毛衫还要高出衬衫领子或长出袖子,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我里面还穿着一件”,真是晕啊。对这样的人要和他谈不同的领带打法配不同的衬衫,那还不比对牛弹琴更费劲。
再进一步说,要说男士的品位和修养,穿着其实是次要的,我个人认为更重要的是举止言行。男人还是需要有点气度和胸襟的,要懂得为他人着想,也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轻浮不阴险不三八不恋母不贪小便宜;不随地吐痰,不乱穿马路,坐公车给老弱病残让座......当然,能够注重一下穿着就更好了。
还是回来谈香水。虽然我喜欢Paul Smith的男装,但对他家的香水感觉只是一般,没什么可多说的。Paul Smith的香水只有三款:Paul Smith女香、Paul Smith男香和Paul Smith Extreme。
Paul Smith的女香和男香都是2000年推出的。女香是花香调,不是很浓的;男香则有点刺鼻,主调是熏衣草和麝香,适合休闲时使用。
Paul Smith Extreme是2002年推出的花香型香水,也比较清淡。
Giorgio Armani
中文是乔治.阿玛尼,也有翻译成乔治.阿曼尼的。
设计师出生于意大利,曾经做过Nino Cerruti的设计师,1974年推出自己的品牌。Giorgio Armani是高档品牌,Emporio Armani 是二线品牌,Armani Exchange是更便宜一点的面向年轻人的品牌。应该是最近两三个月吧,Giorgio Armani和Emporio Armani将会进入中国市场,第一家专卖店开在上海的外滩。
Armani一向是明星们最宠爱的品牌之一,无论是好莱坞还是日本香港的明星。另外,Armani的男装也受到很多公司老板和经理的追捧,甚至很多时候媒体或小说在描述某位男士有品位的时候会说他穿的是Armani。
不知道Armani在国内会找谁来做形象代理,我个人认为黎明是最合适的。大陆的帅哥们都缺乏风度和内涵,而且感觉都比较土。香港的,刘德华给人感觉太沧桑;郑伊健的气质有点休闲,总感觉不够正式;郭富城太运动;梁朝伟已经为什么品牌的西服代言了;任达华有点妖......台湾的帅哥嘛,台湾有帅哥吗?
基本上代理这种国际的大牌,需要代言人年纪不能太轻,有点内涵。黎明的气质比较斯文,身材不错,年纪也已经过了轻狂的阶段。由于一直听粤语歌的关系,对香港的歌手偏爱一点。最早听黎明当然是1990年他的成名作《相逢在雨中》,那时候还没有什么四大天王,刘德华刚开始唱了一两年歌,张学友开始红,张国荣退了没多久,陈百强也还在,黎明不过是一个很帅的毛头小伙子而已,唱得不如李克勤和黄凯芹,跳舞不如张立基。
开始对黎明印象深刻是91年,一个朋友送给我他的一张专辑《愿你今夜别离去》。我一直没搞懂为什么收到的是这张专辑而不是当时我更喜欢的别的歌手的,但是我一向都不是个自作多情的人,所以我假定那个朋友只是随便买的而已。
不过这张专辑本身的水平还不错,好听的歌还是不少的。《愿你今夜别离去》这首歌也是黎明主演的电视剧《原振侠》的主题曲。大概要到10年以后我才开始看倪匡,大概12年以后才看到这部电视剧。
说起香港歌手,又想起这两年来过世的那些风光一时的名字,那些基本属于另一个时代的名字,现在的新新人类们已经不知道他们和她们当年叱咤香港乐坛的风光了。(有点奇怪,为什么台湾的歌坛那么太平,除了几年前的张雨生和没红起来的薛岳,没人翘辫子。)
近一点的梅艳芳、张国荣和罗文,早一点的邓丽君,再早一点的黄家驹和陈百强,都是我喜欢的。不知道这个版块里有多少人知道当年邓丽君在中日东南亚有多红;罗文的《小李飞刀》成为所有香港歌手在东南亚演唱的必唱曲目;谭张之战是多么激烈;梅姑一出,女歌手无人争锋,青春五女将统统排在后面......去年是金马还是金像奖颁奖,为了纪念刚去世的张国荣,四大天王同台献演哥哥的《当年情》,是我知道的他们四个人第二次同台演出(第一次是他们四个人在人民大会堂),可见他的地位。
推荐梅艳芳临死前的一张专辑(应该算最后一张吧)《With》。不知道是不是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每首歌都是找来好友(也都是大哥大姐级)合唱,11首歌分别是和谭咏麟、张国荣、张学友、许志安、黄耀明、伦永亮、郑秀文、陈慧琳、苏永康、王菲、林忆莲合作的,而且每首歌的爱情故事都不一样,包括初恋、热恋、新婚、单身、同性恋、网恋、一夜情等各种不同的主题。
这张《With》是少数几张我几乎每首歌都很喜欢的专辑,还有其他的几张也顺便推荐一下:张国荣的《红》和《Romance 87'》、
谭咏麟和《爱在深秋》和《再见吧浪漫》,达明一派的《万岁万岁万万岁》和郭富城的《听风的歌》。
老规矩,还是把香水留到下篇再谈吧。结束之前,提一提陈慧琳不久前的新歌《嫁妆》,据说本来是给梅艳芳写的,所以歌词意义深远,不知道适合搭配什么样的香水。这首歌的MTV中,Kelly穿起婚纱倒也好看。
珍珠色婚纱香槟色襟花还好吗
你两个说过想跟我出嫁还想吗
我却太抱歉 结果有变化新计划吗 随缘吧
本应想跟他组织新的家
如今怕 永远搁置了
真的有点化停一下
爱侣爱错了 嫁妆买错吗 只爱自己未算差
一早拣好的嫁妆 始终都未有希望
手牵手跟他看看
一生都为了失恋那样忙
如童话般的婚礼那风光
犹如在眼前从来走不进的教堂
可不可穿起嫁妆 大路上任我闯荡
好东西他不爱看 就学习自我欣赏
继续忙 仍能比新娘好看
化起妆 无人望见仍然能闪闪发光
再盛放
再盛放
温室的小花 失恋的专家成长吗
过去你信你终于也会嫁还敢吗
你爱戴钻戒要他爱戴吗
依靠自己别靠他
若然是后悔因他那样狂
还何必等他一吻去叨光
原本自爱随时能比他眼光
更耐看
更耐看
比恋爱更耐看
接着回来谈Armani。
Armani的香水有Armani、Emporio Armani、Acqua di Gio、Emporio Armani White、Emporio Armani Night、Gio、Mania、Sensi等,很多都有同名的男女香水两款。这个品牌的香水给我的整体感觉非常一般,就是设计师为了赚钱而推出的衍生产品而已。
Sensi是2003年推出的东方型女香,据说Sensi在意大利语里是感受的意思。
Mania也有男女两款,海报是男香的,女香的瓶子和男香的差不多,不过颜色不一样而已。
Calvin Klein
中文好象是卡尔文.克莱恩,一般都简写成CK。
作为时装设计师,Calvin Klein也算是美国的大师了,和Ralph Lauren、Donna Karen等几位的地位相当。他也是个很商业化的设计师,品牌延伸到了很多种类别的产品。但是他的高档女装并不是那么出色,更受欢迎的产品是成衣、牛仔、内衣、配饰、家居产品、香水等。
差不多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CK的内衣在中国很是红了一阵,结果还演变成了一种时尚,俨然成了小资的标记之一。居然还有人故意穿低腰裤,以露出CK的商标为荣,而且还是男生。(我吐吐吐......)
国内很多媒体(包括网络)非常喜欢做一件事,就是炒出一个概念来,然后再把它炒臭,臭了以后翻新了再炒。白领炒臭了再炒小资,小资炒臭了再炒中产阶级......反正这几个人群在大多数媒体眼中都差不多。其实除少数媒体以外,大多数媒体(包括网络)虽不能说处在老少边穷地区,但是在时尚和生活方面的品位实在是不敢恭维。
看看媒体们给这些白领或小资所强加的特征:看王家卫杜拉斯井上春树还可以算是个人的文艺口味,常吃麦当劳、喝咖啡、穿CK、买宜家的家具等等这类的特点真是有点让人哭笑不得。如果这就是有品位,那我宁愿永远不要有这样的品位。
从品位来看,国内的时尚类媒体还是不差的。虽然国内没有WWD这类的专业报刊,但是一些国际大牌的杂志还是起到了比较好的引领风气的作用的,例如《ELLE》(世界时装之苑)、《Cosmopolitan》等。(注意,我说的是国际大牌,在国内不超过10家,瑞丽这类的杂志是不算的。)
但是,其他的媒体(大部分的日报、晚报、读者文摘之类的杂志、网络等)除了从时尚杂志那里copy一些信息以外,轮到他们自己谈时尚或生活品位方面的问题马上就露怯。不教人一些实用的、实际的东西,却偏偏凭空造出很多有中国特色的时尚品位来。奥迪车是多么高档次这种笑话就不提了,Hugo Boss、S.T.Dupont、Ports这类品牌居然也被吹成是国际大牌,我倒。
媒体的品位会造就很多人的品位,所以我倒是宁愿媒体们在谈生活时尚时少说一些华而不实的所谓时尚生活品位,多介绍新开的餐馆、比较妖的小店什么的更实际。
关于香水,我个人的感觉是Armani的衣服比香水好,而CK的香水比衣服好。CK的香水是委托Unilever(联合利华生产的),但大部分都得过FiFi奖。具体的每款香水,以及Kate Moss、Christy Turlington等
Calvin Klein的香水中,有同名男香和女香的是Calvin Klein、Obsession、Contradiction、Eternity、Escape、Truth等,中性香水(男女通用的)有One和Be,Crave是男香。
Obsession是1985年推出的,中文是迷惑,也有叫冰火的。味道嘛,感觉有点刺鼻,比较嚣张的那种,应该是晚上用的那种,可以在酒吧吊吊凯子的。
广告里的模特就是Kate Moss,著名的模特,她的走红和Calvin Klein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对不起,Lady_Samsara,我还是要把模特这一部分留到下次再谈。
Obsession是东方型香调,前味是中国柑橘、佛手柑和香草,中味是茉莉、香橙花、檀香等,后味是琥珀和麝香。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女用Obsession的那个瓶子的,象一小杯很醇的酒,Chivas那种的(不过我并不喝酒,连啤酒和红酒也不喝)。
Eternity我就比较喜欢一点了。这款是Calvin Klein为了纪念自己的婚礼而推出的,味道比较内敛温柔,真的有家庭的味道。广告里也是贯彻这一温情的风格,女模特则是大名鼎鼎的Christy Turlington,我最喜欢的模特之一
关于家庭的观念,好象是东西方文化一个显著的差异,尤其是现代区别尤其明显。东方的文化会把事业放在男人的第一位,然后可能是朋友之类的,家庭(尤其是妻子)肯定是排到非常非常后的。而现代西方的文化非常强调家庭的地位,注重事业和个人生活的平衡和谐。这种差异的一个体现就是好莱坞已经有太多太多关于家庭关于温情的作品,而国内的电影电视呢?
如果你再注意一下国内那些成功人士的自述传记访谈之类的,他们会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自己的努力奋斗或是抓住了机遇,几乎没有人会说感谢自己的妻子和家庭对自己的支持,好象妻子们只是做饭洗衣带孩子而已,一个便宜的佣人保姆加免费的妓女。而西方的则不太一样,明显的例子是几乎大部分的书的作者都会在首页写上感谢妻子对自己的帮助之类的话。这种差别和男尊女卑没关系,是个人修养、对别人的尊重和对生活的态度问题。
在外国公司里工作也会感觉到这样的区别。这里的外国公司指的是欧美公司,亚洲的公司(日、韩、东南亚、港台、大陆)的那种文化和工作风格让我讨厌,这也是我决定四十岁以前不加入任何亚洲公司的原因。
很多欧美的老板会鼓励员工的工作和个人生活及家庭的平衡,不提倡一天到晚不顾家地加班。所以每当看到港台或国产的电影电视里赞扬一个人积极进取就会说这个人多么热爱工作、根本不回家什么的,我就很想笑。且不说他们可能有的工作效率低下问题(可以按时8小时做完的工作为什么要加班),就算是为了公司日夜奔波,这些人的家庭怎么办?男人的成功一定要建立在女人在家独守空房的基础上吗?
有一则广告说的是丈夫很晚回到家,妻子已经睡着了。丈夫对妻子说,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让你过更好的日子。我呸,这是男人最大的谎言之一。这些男人究竟是为妻儿辛苦还是为了自己个人的那种成就感而奋斗(甚至是为了将来有钱在外面花几个小姑娘)?
成功是要付出代价的,每个人都在衡量着为达到自己的成功目标要付出和放弃什么。无论如何,我想我是不会放弃我的太太我的家庭的。
其实,香水以家庭为主题的并不多。除了这款Eternity以外,我只记得还有一款Estee Lauder的Pleasure男香,广告中的那种温馨的氛围我也很喜欢。
真正让Calvin Klein的香水名声大振的是1994年推出的中性香水CK One。
中性香水就是男女都可以用的香水啦。虽说这款不是第一款中性香水(不要问我第一款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但是这款推出的时候正逢Calvin Klein的内衣广告满天飞的时候,也正好赶上了当时国际的中性化潮流,于是这款香水在全世界大热。
其实这一款香水的包装很简单的,马粪纸的盒子(开玩笑的),香水瓶据说是仿朗姆酒瓶设计的。但凡对欧洲文化有一点了解的人都知道,朗姆酒是水手和海盗的最爱,一般喝这种酒的也不是什么高尚的人士。香水前味据说是豆蔻、柠檬、菠萝等,中味有茉莉、紫罗兰、玫瑰和肉豆蔻,后味是麝香。
香水整体的感觉比较休闲,除了开始有点甜腻,后来就逐渐清淡讨巧了。这款基本上是为年轻一点的人准备的,十几岁二十出头的人比较合适用这款。差不多十年前我曾经用过这一款,那时还是穿着破洞牛仔裤戴着一只耳环冒充新新人类的时候。
CK Be是几年以后推出的另外一款中性香水,瓶子和CK One是一样的形状,不过颜色是黑色的。
2003年推出了一款男香Crave,中文有叫欲望的。没有闻过这一款的味道,不过比较喜欢广告,在香水广告里算比较出挑的了吧。
这幅广告有点高科技或者科幻的感觉,是我喜欢的原因。总觉得国内在想象力方面和欧美比较不是差一点半点,而是好几个台阶的感觉。中国的小孩从小想象力就被kill掉了,因为大批没有想象力的父母导致了没有想象力的下一代,然后一代接一代......非常明显的例子就是很多父母会认为卡通只是给小孩子看的。
我不但喜欢漫画和电影,也是个卡通迷。推荐最近国内在放映的华纳的Looney Tunes: Back in Action(巨星总动员),走的真人和卡通结合的路子(早一点的有Space Jam,太空大掼篮)。作为卡通迷,觉得这一部要比太空那部好看,因为这一部中有太多太多只有卡通迷(以及电影迷)才能领悟的情节和镜头。如果你对华纳经典的卡通不熟悉,那么很可能很多情节都看不懂,甚至很多出场人物都不认识。如果你不是电影迷,你可能不认识男主角Brendan Fraser,不懂他讲的关于Mummy电影的笑话(因为是他自己演的);也不知道影片中他的父亲是何方人物,为什么大家都认为他是个间谍(因为这个演员就是布鲁斯男前一届的007)。
想象力差直接导致了国内的媒体、广告制作、游戏设计这样的行业水平极其低下。拿广告来说,国内制作的广告水平实在是让我...恶心。稍微有点创意的广告基本都是从国外直接移过来的,例如百威的无数蚂蚁(不过这个主题有点滥了,重复得太多),麦当劳的很多系列;国内自己做的基本都是惨不忍睹,好的也不过只是平平无新意的感觉。这里倒不是否定很多广告创意人员的想象力,而是整个中国大所然。客户太愚蠢太缺乏想象力,广告创意人员再海阔天空都没有用,只能“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就冲这种广告我就绝对不会买这种产品。
电脑游戏的设计、电影电视的创作都是这样,由于想象力的限制,国内的水平......现在国内已经开始拍比较多的恐怖片了(这里恐怖是国内的定义喔),至于水平嘛,呵呵,就不说了;不知道国内的人什么时候胆子大到开始拍科幻。
指环王系列在国内大受欢迎,其实从想象力的角度来看指环王并不出色。星球大战系列才算是开创了一个新纪元,而指环王只不过是一个西方传统的Might & Magic故事而已。中国人被其中的骑士、矮人、精灵、魔法师弄得眼花撩乱,其实外国人看中国的武侠门派江湖又何尝不是如此?
Gucci
我对Gucci这个品牌本身并没有多少喜欢或者是不喜欢,倒是觉得离任的首席设计师Tom Ford很值得尊敬。最近《时代》杂志评出的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人,唯一上榜的设计师是John Galliano,Christian Dior的首席设计师。如果Tom Ford不被赶出Gucci,是不是他也会上榜呢?
现在已经不会再出现能开创新时代的大师了,Christian Dior、Yves Saint Laurent和Channel这些大师们的脱颖而出和当时的时代和环境有着很大关系。
而现在则是全球化和商业的时代。
即使时尚设计师和品牌多如过江之鲫,即使时尚涵盖了服装、皮具、配饰、珠宝、手表、化妆品、香水等多个类别,即使时尚涉及到了设计、生产、销售、推广等不同环节,但是在这花团锦簇的一切后面,是二三十个庞大的公司一边操纵着游戏规则,一边冷冷地、冷冷地、冷冷地看着涛生云灭。
Gucci这个品牌建立于20世纪20年代,以皮具起家,80年代开始逐渐衰落。90年代中期,Tom Ford成为了Gucci的创意总监,在他和Gucci总裁Domenico de Sole的带领下,Gucci成功地转变成了一个时尚化和年轻化的品牌,并跻身于国际顶尖品牌的行列。随着Gucci推出手表、香水等产品,并收购了YSL的女装Rive Gauche,其风头一时无俩。而同时,Tom Ford也俨然是时尚界叱咋风云的教夫级人物之一。
可惜的是,Gucci并不是属于Tom Ford的。即使Tom Ford把Gucci带到了顶级品牌的位置,而且兢兢业业近十年之久(连自己名字的品牌都没有推出),Gucci的新老板巴黎春天集团还是把他踢出了局。
Gucci的香水在国内也是有众多的粉丝的,原因和Kenzo、Hugo Boss等牌子在国内热销的原因一样:广告投得多,渠道做得好。
有数的几个化妆品和香水的大牌子(十个左右吧),在中国只会选择一线和二线的一些城市的高档商场建立柜台销售,而其他的香水就只能通过代理商铺向全国,而且往往某家代理商会代理好几个品牌的香水,于是商场里常见一个柜台有好几个品牌的香水。五年前这种代理商的香水柜台还不多见,现在可是遍地开花了。
不知道是否有人观察到那些化妆品和香水大牌在国内的销售点在最近十年的逐渐增加。十年以前,全中国只有五个城市差不多十家商场有这些品牌的柜台,这些商场是:北京赛特、燕莎和百盛,天津伊势丹,上海的淮海路太平洋、百盛、巴黎春天和伊势丹,广州友谊,深圳西武。而现在,这些大牌已经在中国的一线和二线城市(大概20个左右)的40-50家高档商场建立了柜台。这就是中国经济发展和高档化妆品/香水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当然,这也是中国高档商场(department store,不包括王府饭店和美美百货这类的专卖店元老)行业发展的缩影。上面提到的上海的四家都在淮海路上,可见当时淮海路是当之无愧的黄金商圈,即使是北京的建外也差了一点,王府井和西单的档次更差了几级。要从1997年左右开始,高档商场才逐渐多了起来,北京的世都、双安和当代,武汉和沈阳的新世界等等都是比较有名的。
这时,上海的徐家汇商圈也逐渐成型,领军的是东方商厦。但我个人始终觉得徐家汇感觉象个集市,乱七八糟的感觉,档次总是上不去。也是1997年,梅龙镇伊势丹开业,但是南京西路的高档商圈要到2000年以后才逐渐形成。
到了2000年以后,许多大城市都有了自己的高档商场,中国的高档商场这个行业也开始走下坡路了。
作为香水的销售渠道,国内除了商场里就是私人的小店,现在又多了网上这一渠道。我从来没在私人的店里或者网上买过香水,因为实在是没办法控制质量。所以如果有人国内哪里可以买到便宜又是真的香水,我一定回答不知道。
还是接着谈点Gucci的香水。Gucci的香水不少,有Accenti、Eau de Gucci、Envy、Envy男香、Gucci Eau de Parfum、Gucci、Gucci Pour Homme、Gucci II、Gucci n3、L'Arte di Gucci、Nobile*、Rush、Rush2、Rush for men等等。
基本Gucci的香水和整个的品牌一样,存在着一个分界线。1995年以前的香水都比较没什么花头,或者是没什么新意。Tom Ford入主以后的香水的设计风格变得大胆性感了许多,味道倒没什么太出格的。
Accenti是1995年出品的东方型女香,Nobile是1988年出品的男香,Gucci #3是1985年的。这几款我都没有闻过。前两款的香水瓶都是粗笨的砖头式,乏善可陈。
Gucci于1995年以后出品的香水主要有Envy的男香和女香,Rush,Rush II,Gucci Eau de Parfum的男香、女香和亚洲版等。
在我看来,这几款香水的共同点就是名字和广告都走的是大胆性感路线,但是味道却是小家碧玉或婉约佳人型的。名字和广告的风格和味道相差如此之大的倒也少见。
打个比方说,就好象一个女孩喜欢穿黑色的短皮裙、鱼网长袜和高跟鞋上班,结果男同事约她晚上出去玩,她却说妈妈规定晚上九点钟之前一定要回家,而且人家碰到她的手她都要脸红。
Envy女香,中文是嫉妒,1997年推出。这款花香型香水的主调有木兰花、百合、茉莉、紫罗兰、风信子等等,香水瓶则象Arden的第五大道,细长的立方柱。
这一款就是典型:广告极尽挑逗之能事,营造出情迷意乱的氛围,结果香水出来的味道却是很正经保守的。
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男女之间玩玩感情游戏过过招,拖拖拉拉欲迎还拒是很有乐趣的事情。可是对我这样到了一定年龄阶段并且很淳朴的人来说,还是直接一点比较好,不要浪费大家的时间。
Envy的男香也是比较没有什么太强的个性的,瓶子也是矮胖型的小砖头。
Gucci Eau de Parfum,这款的外观给我的感觉和Calvin Klein的Contradiction及Escape一样,都象酒而不是象香水。虽然不喝酒,但是不得不承认,这种琥珀色的液体在晶莹的冰块间流淌是一个很漂亮的场景。有些女人或男人就象醇酒一样,是需要慢慢去品的,其味道决不是buds和那些大呼小叫的年轻人所能比拟的。
就象其外观一样,香水的味道里包括了琥珀、麝香等等厚重的味道。个人认为这是Gucci的香水中味道最成熟的一款。
一年以后,Gucci又推出了Gucci Eau de Parfum II,是Eau de Parfum亚洲版,颜色变成了粉红。无论是看名字还是颜色,都可以看出这一新款的味道要更适合东方人,也就是更清淡内敛一些。
最近几年很多款香水都推出了夏日限量版或者亚洲版,例如J'adore、一生之水等等。感觉就是公司发现旧有的品牌已经开始销量走下坡路了,需要新产品新刺激保住市场,于是就在原有的产品上做点改动,推向市场再赚点钱。真正出品一款全新的适合夏天的香水少之又少,我拥有的只有一款,就是Hermes的地中海花园。
Rush,中文叫狂爱,广告也一样火爆。但是和Envy一样,味道和形象大相径庭。东方香调,主调有栀子花、茉莉、香草和玫瑰,适合于搭配休闲装。
Rush 2,中文有叫春光柔情的,居然比一代还要淡,还要休闲。我实在没法把她的味道和广告联系起来。家里有一个Rush 2的大礼盒,老婆一直没用过。看在其颜色很喜庆的份上,作为结婚礼物倒也不错。
Dolce & Gabbana
没留心过中文翻译,经常缩写成D&G。
Dolce & Gabbana这个品牌是由两个意大利的设计师建立的,品牌名取自两个人的名字Domenico Dolce和Stefano Gabbana。这个品牌除了女装和男装外,也有其他的产品线,例如配饰、眼镜、香水等等。Dolce & Gabbana是高级服装的品牌,而D&G则是二线品牌,价格便宜很多。
虽然这个品牌的香水给我的整体印象一般,但他们的服装真是不错。同样是意大利出身的设计师,他们俩没有Versace那样的艳丽(或艳俗),只用简单的裁剪和颜色就能显现意大利的风情。
这里忍不住要提一提法国和意大利的风格差异。从地理来看,因为意大利在南欧,所以气候比法国要热,所以意大利人的性格要比法国人外向热情得多。法国男人可能善于制造浪漫情调,而意大利男人则花心得多。法国女人是优雅,意大利女人就是性感啦。
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看,罗马文明和希腊文明几乎可以说是西方文明的基础,法国文化也是从罗马传入的拉丁文化的学生。但是意大利人自从凯撒和奥古斯汀(也有翻译成屋大维的)的辉煌之后实在是不争气,武功方面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和凯撒那时没法比,文治方面文艺复兴以后也停滞不前。
而法国文化则后来居上青出于蓝,从路易十三和宰相黎赛留(就是《三个火枪手》中的红衣主教,关尾的boss)开始一直到拿破仑和法国大革命时期,一时风头无俩。
体现在时尚方面,法国品牌多以优雅取胜,而意大利品牌华丽性感居多,这是和国民的性格有关的。而且近现代的时尚史中,法国还是占主导地位,意大利的设计师和品牌们多是近三十年崛起的,再早以前就基本是法国设计师和品牌领导世界的风骚了。
我个人也更喜欢法国,气候、环境、风景都比意大利更合我的口味。意大利的食物嘛,除了某些甜食和橄榄油以外,实在是不敢恭维。拿巴黎和罗马来比较,巴黎是五颜六色的,而且城市的建设和规划水平非常高,古典和现代的东西很和谐地共存。而罗马就是一个破落的城市,虽然有很多古老宏伟的建筑,但是没有现代的东西,而且整个城市被小偷和靠旅游者为生的小贩占据着,透这一股衰败的气氛。给我的感觉是意大利人唯一擅长的就是躺在祖先的遗迹上收钱。
回到Dolce & Gabbana上来,如果让我选最能代表意大利风格的服装品牌,那我肯定选Dolce & Gabbana。Armani太国际化,Versace太炫耀,Dolce & Gabbana才是骨子里的性感。这是我的性格使然,我更喜欢内敛一些的性感。低胸短裙固然是性感,但是更让人回味无穷的性感是在眼睛、嘴唇、指尖、脚踝,是谈吐和举手投足之间流露的一丝风情。
Dolce & Gabbana家的香水不多,男香和女香都有的包括By、Dolce & Gabbana以及D&G,Light Blue和Sicily是女香。他家的香水广告风格一贯大胆暴露,香水瓶的设计倒从来没有什么新意。
在他家所有的香水中,个人最喜欢的是Light Blue。
这款2001年推出的女香主调包括玫瑰、苹果和茉莉,但我倒没闻出什么苹果的味道。总觉得这款香水没有任何忧郁的气味,倒是有点轻松顽皮,适合休闲的时候使用。
好象有的朋友听说这款香水里有苹果的味道,就想要去买。在这里想说的是,千万不要听说哪款香水里有什么样你喜欢的味道就匆匆去买回来,never,never,never do that。
以前香水都要去店里买的时候,至少在买之前可以试一下。现在网上的香水销售和交换发达了起来,大家就更要切记,千万不要在你没有自己试过一款香水之前就买下它。无论这款香水的三调你多么喜欢,无论牌子多大,广告多么铺天盖地,身边多少人在称赞,你在没有闻过这款香水在自己身上的味道之前都不要买。只去闻闻试香纸也是不够的,一定要在自己的身上试试。只要你喜欢它在你自己身上的味道,就一切ok了。
正如Samsara所说的,现今每一样选择都有太多可供选择的选项。连每天吃早饭,自己都要拿着烤好的面包片选择是抹牛油、人造黄油、苹果酱、花生酱还是巧克力酱,更别说有那么多重要的选择需要做决定。而又有那么多喧嚣的声音,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你、诱导着你做某一个违背自己最初意愿的选择。
我也算是一个比较坚持的人,往好里说是坚持自己的信念和态度,不轻易被人改变,往坏里说就是不撞到南墙不回头了。所以虽然我在很多方面和Samsara的口味不一致,但我非常赞同她对Extravagance的坚持。
无论潮流如何变幻,诱惑如何迷眼,每个人都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能够和不能够做什么。大到选择某家公司是否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小到今天穿什么衣服不会暴露身材的某些缺陷,总是应该有一些原则性的东西贯穿于这些大大小小的选择之中。
我自己告诉自己,应该坚持的是:清醒地认识自己,正确地对待他人,保持心境平和,热爱并享受生活,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这也算我眼里的Extravagance吧。
By,中文是放纵。女香的香水瓶用豹纹作装饰,是棕色的。男香的则是黑色的斑马纹。Dolce & Gabbana经常在服装中使用豹纹元素,所以在香水瓶上故技重施并不奇怪。不过这个广告左边那个模特只看脖子以上还真象个女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推出给小孩的By,那时候应该用斑点狗还是奶牛纹呢?
从名字和这样的风格就可以知道设计师想表达的是狂野的风格。女香的味道就是很一般的花香,还有一点木香,居然有的网上三调里有咖啡,我晕。我的鼻子可不算灵,一般这种比较特别的味道我肯定是闻不出来的。男香没闻过。
D&G,也有男香和女香,1999年同时推出。
比起上面那款By的直接,这款女香的味道要丰富得多。我喜欢前调里有点淡的很安静的味道,网上查到的除了常见的柑橘味以外还有睡莲和仙客来(仙客来是什么?)。中调就是很一般的花香了。男香比较清爽,没有奇怪的味道(烟草味之类的),不讨人厌。
当然广告还是有些创意的。香水广告里面光着的男女很常见,基本可以说除了色情业的广告以外香水广告是最暴露的了,但是这款这么多光PP的男男女女倒也少见。
Gucci
我对Gucci这个品牌本身并没有多少喜欢或者是不喜欢,倒是觉得离任的首席设计师Tom Ford很值得尊敬。最近《时代》杂志评出的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人,唯一上榜的设计师是John Galliano,Christian Dior的首席设计师。如果Tom Ford不被赶出Gucci,是不是他也会上榜呢?
现在已经不会再出现能开创新时代的大师了,Christian Dior、Yves Saint Laurent和Channel这些大师们的脱颖而出和当时的时代和环境有着很大关系。
而现在则是全球化和商业的时代。
即使时尚设计师和品牌多如过江之鲫,即使时尚涵盖了服装、皮具、配饰、珠宝、手表、化妆品、香水等多个类别,即使时尚涉及到了设计、生产、销售、推广等不同环节,但是在这花团锦簇的一切后面,是二三十个庞大的公司一边操纵着游戏规则,一边冷冷地、冷冷地、冷冷地看着涛生云灭。
Gucci这个品牌建立于20世纪20年代,以皮具起家,80年代开始逐渐衰落。90年代中期,Tom Ford成为了Gucci的创意总监,在他和Gucci总裁Domenico de Sole的带领下,Gucci成功地转变成了一个时尚化和年轻化的品牌,并跻身于国际顶尖品牌的行列。随着Gucci推出手表、香水等产品,并收购了YSL的女装Rive Gauche,其风头一时无俩。而同时,Tom Ford也俨然是时尚界叱咋风云的教夫级人物之一。
可惜的是,Gucci并不是属于Tom Ford的。即使Tom Ford把Gucci带到了顶级品牌的位置,而且兢兢业业近十年之久(连自己名字的品牌都没有推出),Gucci的新老板巴黎春天集团还是把他踢出了局。
Gucci的香水在国内也是有众多的粉丝的,原因和Kenzo、Hugo Boss等牌子在国内热销的原因一样:广告投得多,渠道做得好。
有数的几个化妆品和香水的大牌子(十个左右吧),在中国只会选择一线和二线的一些城市的高档商场建立柜台销售,而其他的香水就只能通过代理商铺向全国,而且往往某家代理商会代理好几个品牌的香水,于是商场里常见一个柜台有好几个品牌的香水。五年前这种代理商的香水柜台还不多见,现在可是遍地开花了。
不知道是否有人观察到那些化妆品和香水大牌在国内的销售点在最近十年的逐渐增加。十年以前,全中国只有五个城市差不多十家商场有这些品牌的柜台,这些商场是:北京赛特、燕莎和百盛,天津伊势丹,上海的淮海路太平洋、百盛、巴黎春天和伊势丹,广州友谊,深圳西武。而现在,这些大牌已经在中国的一线和二线城市(大概20个左右)的40-50家高档商场建立了柜台。这就是中国经济发展和高档化妆品/香水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当然,这也是中国高档商场(department store,不包括王府饭店和美美百货这类的专卖店元老)行业发展的缩影。上面提到的上海的四家都在淮海路上,可见当时淮海路是当之无愧的黄金商圈,即使是北京的建外也差了一点,王府井和西单的档次更差了几级。要从1997年左右开始,高档商场才逐渐多了起来,北京的世都、双安和当代,武汉和沈阳的新世界等等都是比较有名的。
这时,上海的徐家汇商圈也逐渐成型,领军的是东方商厦。但我个人始终觉得徐家汇感觉象个集市,乱七八糟的感觉,档次总是上不去。也是1997年,梅龙镇伊势丹开业,但是南京西路的高档商圈要到2000年以后才逐渐形成。
到了2000年以后,许多大城市都有了自己的高档商场,中国的高档商场这个行业也开始走下坡路了。
作为香水的销售渠道,国内除了商场里就是私人的小店,现在又多了网上这一渠道。我从来没在私人的店里或者网上买过香水,因为实在是没办法控制质量。所以如果有人国内哪里可以买到便宜又是真的香水,我一定回答不知道。
还是接着谈点Gucci的香水。Gucci的香水不少,有Accenti、Eau de Gucci、Envy、Envy男香、Gucci Eau de Parfum、Gucci、Gucci Pour Homme、Gucci II、Gucci n3、L'Arte di Gucci、Nobile*、Rush、Rush2、Rush for men等等。
基本Gucci的香水和整个的品牌一样,存在着一个分界线。1995年以前的香水都比较没什么花头,或者是没什么新意。Tom Ford入主以后的香水的设计风格变得大胆性感了许多,味道倒没什么太出格的。
Accenti是1995年出品的东方型女香,Nobile是1988年出品的男香,Gucci #3是1985年的。这几款我都没有闻过。前两款的香水瓶都是粗笨的砖头式,乏善可陈。
Gucci于1995年以后出品的香水主要有Envy的男香和女香,Rush,Rush II,Gucci Eau de Parfum的男香、女香和亚洲版等。
在我看来,这几款香水的共同点就是名字和广告都走的是大胆性感路线,但是味道却是小家碧玉或婉约佳人型的。名字和广告的风格和味道相差如此之大的倒也少见。
打个比方说,就好象一个女孩喜欢穿黑色的短皮裙、鱼网长袜和高跟鞋上班,结果男同事约她晚上出去玩,她却说妈妈规定晚上九点钟之前一定要回家,而且人家碰到她的手她都要脸红。
Envy女香,中文是嫉妒,1997年推出。这款花香型香水的主调有木兰花、百合、茉莉、紫罗兰、风信子等等,香水瓶则象Arden的第五大道,细长的立方柱。
这一款就是典型:广告极尽挑逗之能事,营造出情迷意乱的氛围,结果香水出来的味道却是很正经保守的。
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男女之间玩玩感情游戏过过招,拖拖拉拉欲迎还拒是很有乐趣的事情。可是对我这样到了一定年龄阶段并且很淳朴的人来说,还是直接一点比较好,不要浪费大家的时间。
Envy的男香也是比较没有什么太强的个性的,瓶子也是矮胖型的小砖头。
更多阅读
电水壶十大品牌排行榜 十大养生壶品牌
电水壶能快捷、安全、便利、充分利用能源,所以深受泡茶的人的喜爱。电水壶什么牌子的好?电水壶品牌有哪些?好的电水壶品牌有哪些?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最受欢迎的电水壶十大品牌排行榜吧。 电水壶十大品牌排行榜,十大水煲-电水壶-电
世界床垫十大品牌排行榜 进口床垫品牌排行榜
世界床垫十大品牌排行榜——简介床垫是陪我们度过每一天的寝具,买一张床垫就会使用上十几年。一张好的床垫是我们睡眠的保障,那么我们在购买床垫的时候就应该认真挑选,这里为大家介绍世界床垫十大品牌排行榜。一辈子值得拥有的,最好的床
足浴盆选购注意事项-足浴盆品牌排行榜- 窗帘选购注意事项
足浴盆选购注意事项-足浴盆品牌排行榜-——简介足浴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然而,很多朋友在选购足浴盆的时候,还是不知道足浴盆什么牌子好.那么下面为您分享足浴盆的选购注意事项和足浴盆的品牌排行榜.让你轻轻松松选购到合适自己
2015年中国床垫十大品牌排行榜 十大床垫品牌排行榜
2015年中国床垫十大品牌排行榜——简介家居生活中,一款舒适的床垫能给你最舒适温馨的睡眠。目前市场上的床垫排名是怎样的呢?小编为你初步总结了一下,供你参考:2015年中国床垫十大品牌排行榜——工具/原料纯天然植物,天然抗菌七区颗粒按
儿童床有哪些品牌,儿童床十大品牌排行榜 儿童床品牌排行榜
儿童床有哪些品牌,儿童床十大品牌排行榜——简介家长们都比较注重孩子的成长,所以在儿童床的选择方面也特别下功夫,因为质量好,人性化设计的儿童床可以让自己的小孩有一个安静的休息空间。为了让大家有个参考,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