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牛郎织女传说与中国原型的比较
在日本,乞巧节又称七夕或七夕祭,是由中国传入的,这一点早已成为学术界的定论。以往的学人立论的主要依据是《万叶集》、《怀风藻》中那百余首歌咏牛郎织女的诗篇,《古事记》、《今昔物语》中关于牛女二星的记述,以及民间祭祀活动与中国原型的相似点等等。对于这些笔者毫无疑义。但笔者还认为,民间传说更能反映故事的原本风貌和吸收过程,更具有原始性和民族性的特点,因此,本文拟通过对日本牛郎织女传说的辨析,探讨日本的传说与中国原型的异同、变化过程及其社会背景。
一、原型的诞生
日本历史上第一部神话集是《古事记》,第一部史书是《日本书纪》,第一部汉诗集是《怀风藻》,第一部和歌集是《万叶集》。这些典籍均成书于公元8世纪,对牛郎织女传说又都有描述,那么,该传说进入日本的时间应是8世纪之前,而不是之后。这些书籍中有的写牵牛星、织女星,有的写彦星、七夕姬,还有的写养犬星、机织姬的。我认为,其中的养犬星是最古老的传统的日本说法,而牵牛星、织女星等均是中国文化风靡日本之后产生的名称。
在日本各地均流传着养犬星与天女的爱情故事,情节基本上大同小异,这里仅举《天降少女》①一则为例。故事说有一个叫米克郎的小伙子,见一美女在湖中洗澡,羽衣挂在树上,故取下羽衣,以此将美女留下为妻。婚后七年,生有三子。某日妻子发现羽衣,于是背负二子,手抱一子,穿上羽衣飞回天庭。在路不慎将手抱之子失落人间,只携二子登天。临行前她给丈夫留下纸条,上写妙计---让丈夫做一千双木屐,一千双草鞋,埋入土中,上面栽竹子,三年后攀此竹便可登天。米克郎急不可待,只做了九百九十九双便埋下。三年后,他爬到竹梢,可是差一步就是登不上去。织女用木梭把他接上去,夫妻重逢。上天后,岳父对他进行了种种考验,在妻子的帮助下,他都一一完成"任务"。最后岳父让他切冬瓜,他未按妻子的办法横着切,而是按岳父的命令顺着切,结果冬瓜水流成天河,将小伙子和天女分隔两岸,男的变成了养犬星,女的变成织女星,两个孩子变成织女身旁的两颗小星星。分开那天正是七月七日,所以每年七月七日夫妻才能相聚一次。因地上留有一子,织女每年从天上扔下三石稻米。后因地上妇女在河中洗不净之物,河水变脏,稻米不长,地上一子以后便去向不明。
这则故事的内容与我国的牛郎织女又相近又不同,可以看作是在日本传统文化基础上又接受了中国传说之后的产物。牛郎和织女传说在中国妇孺皆知,无人不晓。但与日本明显不同的是,牛郎是在老牛的帮助下与织女结为夫妻的,织女是被王母娘娘逼回天庭的。织女去后,又是老牛主动死去,让牛郎披上牛皮飞上天去的。不料被王母娘娘用金簪划出一道天河而隔开,每月七月七日才能相聚一次。
这一传说在中国产生的极早,成书于公元前的《诗经》中就有关于牵牛星和织女星的记载,但并未形成神话,只是从文学角度去想像这两颗星座。在《史记·天官书》中仍有关于这两颗星座的记载。这说明,在传说产生之前,古人早已认识这两颗星座,并开始从文学角度进行美丽而浪漫的幻想。但在汉代,这一传说原型逐渐形成。在《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诗把两颗星人格化,并以天比地,将天上人间融为一体。诗云:"迢迢牵牛星,皎皎汉河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在六朝梁殷芸的《小说》中,已把牛郎织女具体化,使之成为一个故事。书称"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会。"②这时,由于织女星中有一"女"字,人们把她想象成一擅织布的美女。于是,与她隔河相望的牵牛星便被想象成她的恋人。"牵"字又是动词,牵牛者,牛郎也。
最早把天上仙女说成人间羽衣仙女型故事的,应是晋代干宝《搜神记》(卷十四)中的《毛衣女》故事。故事说:"豫章新喻县男子,见田中有六七女,皆衣毛衣,不知是鸟。匍匐往,得一女所解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诸鸟,诸鸟飞走,一鸟独不得去。男子娶以为妇,生三女。其母后使女问父,知衣在积稻下,得之,衣而飞去。后复以迎三女,女亦得飞去。"豫章新喻县为今江西省地,《南昌县志》亦有此故事记载,与《搜神记》相同。③在《搜神记》中还有《董永与织女》的故事,记载着众所周知的七仙女下凡的传说。《搜神后记》中又出现了《田昆仑》故事,比《毛衣女》更加具体。首先男子有姓名---田昆仑。其次,增加了飞鸟化女湖中沐浴情节。田昆仑与其一结婚生有一子叫田章。其子三岁时,仙女复得羽毛衣飞去。这些故事均产生在我国南方,那里山青水秀,湖泊甚多,候鸟成群,女孩常去湖中洗浴。少数民族中相亲的节日又多与水有关,这是羽衣仙女型故事产生的外部环境。
文学家已从牛女两颗星座联想到一对恋人,又从天上联想到人间。人间已有飞鸟化女洗浴说(如《田昆仑》),有织女下凡说(如《董永与织女》),有人鸟结婚生子说(如《毛衣女》),将这几个传说结合起来,并与文学家创造的牛郎织女爱情说联系在一起,便逐渐产生了《牛郎织女》的传说,男子名牛郎,不光是牵牛星中有"牛"字,更重要的是,牛对于农耕民族来说是最重要的最宝贵的动物,这一因素是绝对不可忽视的。男耕女织,夫妻恩爱,老牛的重要性不亚于一个家庭成员。于是这一故事开始广为流传,深受欢迎。织女婚后被逼回天庭,它既保留了此类故事的原始风貌,也是封建社会中婚姻无自由的写照,牛郎追至天上,二人隔河相望矢志不渝又是对爱情坚贞的赞颂。从对两颗星座的大胆想像到牛女故事的产生共需多长时间不详,但资料表明,这一故事在先秦及魏晋时代已广为传颂。
二、原型的分析
据史书记载,古代曾有大批汉人东渡日本。《日本书纪》记载,应神天皇14(214)年2月,"百济王贡缝工女,曰真毛津"。并说这些人是"衣缝之始祖也"。又说:"是岁,弓月君自百济来归。"弓月君自称是秦氏后代,带一百二十个县人夫来日本归化。说是带一百二十个县人夫也许有些夸张,但带去大批人夫可能是事实,这些人是从朝鲜半岛过去的。史书说:"新罗辰韩(秦韩)一向是中国大陆亡人陆续流入日本的朝鲜半岛上最大的中继地,也是秦氏发展几乎遍及朝鲜半岛的最初发祥地。"④秦氏擅长养蚕、纺织,养蚕和纺织是密切相关的两种工作。秦姓日语发音为"Hata","Hata"又是织布机的意思,也有织布的意思。大批会织布的秦人到了日本,日本人便以其技术特长称其人,所以"秦"字便和织布机发一个音了。若按汉字读音规则考察,"秦"字与"Hata"音并无关系。秦氏一族在钦明元年(540)已达750万户,几千万人,成为日本当时的几大家族之一,族长秦酒公曾仕于天皇,深受天皇宠爱⑤。织女星日语叫"机织姬",发音中也有"Hata",与秦姓与织布机均一样。可以推论,秦人(汉人)东渡日本不仅带去了纺织技术,也带去了《牛郎织女》等许多民间故事。在此之前,日本人称牵牛星为"养犬星"。《广辞苑》等权威性日语工具书至今仍写着"养犬星"是"牵牛星"的古名。中国故事传入日本后,民间把牵牛星改成了日本人熟知的养犬星,并加入了日本人的生活内容,如木屐、种竹等,使该故事在日本生根、长叶、开花。
日本古代还有一个名字就叫《养犬星与七夕星》⑥的故事,说的更直截了当。说是一个小伙子带着犬去开荒,看见仙女在湖中洗澡,衣服挂在树上,故取之。仙女无法离去,与他成亲并生有一子。婚后七年孩子六岁时,织女发现衣服披而飞去。小伙子每天望着星空叹息不止。这时邻居一老人告诉他,只要一千双草鞋埋在瓜秧下面,瓜秧可高达上天,人便可攀登上去。小伙子编到九百九十九双时便把草鞋埋下。当秧长高后,小伙子携子带犬爬了上去。可是还差一双草鞋远怎么也够不着,于是他先把犬举上去,自己再拉着犬尾巴爬上去。这时织女正在织布,小伙子从秧上摘下一个瓜送给她。谁知瓜一切开,瓜汁流出变成一条天河,又将夫妻隔开,那个小伙子就是对岸的养犬星,他们每年七月七日才能见一面。
中国的故事初传入日本时,很可能是日本从狩猎社会刚刚进入农耕社会并尚存狩猎社会痕迹的时代。日本民间故事中出现的动物是犬而不是牛,犬是狩猎社会不可缺少的动物,从狩猎社会向农耕社会过渡或二者并存的漫长时期内,犬的作用也不亚于牛。日本古代称牵牛星座为养犬星,说明犬的重要,也是故事主人公名字所产生的基础。日本的织女所代表的不是名门闺秀,而是归化日本的大陆人。不仅她的名字与秦人的"秦"字发音相同,而且还会织布,有智慧,懂很多技术。在《天降少女》故事中,小伙子上了天庭后,岳父给他出了许多难题,全是靠织女教给的方法解开的,连种瓜(或种竹)技术也是织女教的。木屐是典型的日本之物,不用教小伙子自然会做。但为什么非做一千双呢?因为"千"在日本是个吉祥的数。人们发愿或祈祷时要叠千只鹤,希望某事长远时要说"千岁",日本国歌也唱道"君之代"要"千代、八千代",皇家之花菊花别称又叫"千代见草"。若达不到一千,自然做事难以成功。
日本纪念七夕时,除效仿中国乞巧外,还在院中插上竹枝,上面系有五彩的诗笺,人们用露水研墨,把和歌或其它文字写在上面用以表达自己的心愿。中国南方有"七月七日乞巧会,以青竹载绿荷,系于庭,作承露盘"(《姑苏志》)的做法。日本的竹枝系诗笺之举与此应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祭祀完毕后的第二天,还要把系有诗笺的竹枝扔进江海之中,任其漂流,叫"送七夕"。因为人们相信,天上的银河与人间的海是相通的,这些竹枝漂到银河岸边,到了织女手里,自己的愿望就能实现。日本人自古以来在七月十五常把写有死者名字的灯笼放在江河中任其漂去,这与七夕的做法是一致的。可见当中国故事传入后,日本人以自己的传统为基础,经过移花接木,使日本传统的习俗与中国乞巧节的祭祀水乳交融,形成了今天这种与中国乞巧节总体上相同、细节上又相异的日本式的乞巧节。
三、原型的变异
农历七月七日我国南方正是夏收结束的时候。中国自古就有以初熟五谷或鲜果祭献神的习俗,具有向神灵荐新的性质。有人认为:"明确认定牵牛和织女相会的日子在七月七日这一天,则见于后汉末崔的《四民月令》。"⑦《四民月令》云:"七月七日,曝经书,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庭上,祈请于河鼓(即牛郎)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七月七日相会这一日期,陈瓜果于庭院这一做法,均被日本人所接受,同时七夕在日本又产生了一些变异。
1、鹊桥与渡船牛女相会,喜鹊搭桥,此说在中国由来以久。人们常常借牛女相会来抒发自己的想念意中人的痛苦或见到意中人的喜悦。李商隐在《七夕》诗中写道:"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鱼玄机也有一首写她见到情人而高兴的七夕诗:"今日喜时闻喜鹊,昨日灯下拜灯花;焚香出户迎潘岳,不羡牵牛织女家。"在这类诗篇及传说的影响下,无论是日本的和歌还是汉诗,写鹊或鹊桥的也不胜枚举,蔚为大观。在平安朝的一个时期内,鹊桥曾成为歌人最感兴趣的题材之一。例如:"天河起扇风,雾散见晴空,鹊桥横河上,人行在桥中"(《拾遗集》1089)。这类诗还有许多。非常有趣的是,日本人最初认为牛郎是驾船去与织女相会的,后来才效仿中国诗人改成了鹊桥。在《万叶集》中写的几乎全是船。例如:"银河水上舟,舟上是牵牛,与妹相逢外,舟人何所求。"(1996首)"天河渡口深,仍将渡船寻。摇桨君未至,已闻舟楫音。"(2067首)在汉诗集《怀风藻》中也写道:"金汉星榆冷,银河月桂秋,云姿理云鬓,仙驾度横流。"在古代日本人眼里,牛郎不仅是勤劳的农夫,而且还是驾舟使船的好手。
日本是岛国,四个大岛与千余个小岛间古代只能靠船只来往于其间。人们往往是借天上事写人间情,因此歌文就必然带上人间生活的痕迹,这是其一。其二,日本当时流行的婚俗是"访妻婚",男到女家,夜宿晓行。文人们回到自己家中后还要写一首歌赠于女子,女子也常常作歌表达对久不来访的男子的渴望与愁怨,因此,牛郎会织女就成了人们借喻的最好的题材之一。在多江河湖泊的日本,乘船来访者也并不鲜见,于是牛郎也就变成了驾船的里手。
2、女儿节与文人节乞巧节也是一个女儿节。由于织女是织布好手,心灵手巧,于是在七月七向织女乞巧。《荆楚发时记》记载:"七夕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⑧祖咏还有这样一首《七夕》诗:"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女子向七夕穿针乞巧,希望自己也能聪慧灵巧精于女红,这是表层意愿,在这种意愿后还有一个深层的心理活动,那就是:"女子擅长女红与男子之富于文才,几乎同等重要。民间少女七夕乞巧的潜在心理动机,跟她们提高自身素质以求得将来婚姻美满、家庭幸福的愿望,无疑是分不开的。正因为这样,她们才向织布的能手织女乞巧,才向象征着爱情忠贞、万古不渝的牛女双星拜祝祈祷。乞巧和渴望婚姻美满幸福,对于未婚少女和一切已婚妇女,实际上可以说就是一回事。"⑨
农历七月初七,还是酷暑将消秋凉渐至的时候。这时,晒一下衣服以便收贮或换季,本是一种生活需要,文人晒一晒书以便防潮防虫也正合时节。然而,不知何时这些均纳入了七夕的活动内容。后来又发展成帝王或文坛领袖召集文人饮酒赋诗、标榜风雅的文化活动。尽管如此,在中国仍以妇人活动为主,属于妇人节。而到了日本,文人活动几乎与妇人活动并驾齐驱,既是妇人节,又是文人节。
在《万叶集》第十卷秋杂歌中有七夕歌98首,第八卷秋杂歌中有山上亿良歌12首,其他歌人的歌数首,这些大部分是文人们在七夕吟咏出来的。据《类聚国史》载,孝谦天皇在位(718~770)期间,宫庭里举行的赛诗会已达到相当可观的规模。在《七夕陪秘书阁同赋织女云为衣应制》一文中,对七夕诗文活动的盛大隆重作了详尽的渲染,甚至嘲笑汉秦的活动场面尚不够气派。当然,作为文人活动主要在上层,作为乞巧活动主要在民间,这一点与中国又是一致的。
四、结束语
日本学者中西进说过:"我认为传说有两次传来(日本)的浪潮。其中第一次浪潮,是相当生活化的接受;第二次浪潮,是作为风雅之举来接受的。"这一看法是精辟的准确的。那么这两次浪潮分别在什么时候呢?我认为,第一次大约在3~4世纪前后,大批秦(汉)人东渡时期。这批汉人不仅带去了冶金、土木、养蚕、纺织等技术,也带去了许多大陆的民间文化,象《斑竹姑娘》、"盘古化生万物"等故事基本也是这个期间传去的。这期间传去的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与日本的传统故事、习俗及地理特点相结合,发生了一定的变异,但与中国的原型又有着明显的相通之处。这期间从大陆传入的文化之影响也主要在民间,以口头传播为主,虽然不是系统的,但却是广泛的。
第二个浪潮是在7~8世纪。尤其是8世纪的奈良时代,是全面地吸收隋唐文化的时期。这一时期,从治国大法到官僚体系,从语言文学到宗教信仰,无不带有浓厚的大陆文化的色彩。这个时期传入的《牛郎织女》等故事,是比较系统的,以大量的文字资料为主,许多习俗是随着各种典籍的传入而传入的。这个时期的影响主要在上层,王公贵族、骚人墨客作为附庸风雅的一个内容而吟诗作歌,妇人小姐则面向牛女二星争相穿针引线,以乞心灵手巧。这既是妇女心愿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标榜风雅的一个举动。
日本人称乞巧节为乞巧奠,这一词最早见于正史是《日本纪略》朱雀天皇八年(945)七月七日条。平安末期的《江家次弟七日乞巧奠事》也有记载。但是《牛郎织女》的故事在民间却流传已久,所不同的是日本古代所传说的不是"牵牛"而是"养犬"而已。总之,不管是第一次浪潮的自下而上也好,还是第二次浪潮的自上而上也好,最终都溶在一起固定为日本民俗中的一个重要节日。民俗又是文人进行创作的一个重要源泉,通过文人的创作我们又可以窥见日本的许多民俗及这些民俗与中国的异同。日本关于牛女二星的传说及诗句也是研究中日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史料,能使我们重新认识古代文化交往的某些特点,是一个颇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注释:
①关敬吾《日本昔话集》(1),岩波书店,1994年。
②袁珂《神话选择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83页。
③汪玢玲《天鹅处女型故事研究概观》,《民间文学论坛》1983年1期。
④⑤徐逸樵《先史时代的日本》,三联书店,1991年,第230页。
⑥坪田让治《日本昔话集》(3),新潮文库,1983年。
⑦⑧严绍璗、马兴国等《比较文化、中国与日本》,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19页。
⑨董乃武《女儿节的情思》、《唐代文学研究》第五辑,广西师大出版社,1994年。
10.中西进,王晓平著《智水仁山》中华书局,1995年,第76页。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外语学院日语系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