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金沙 海金沙和鸡内金金钱草

1基本信息



海金沙-植物性状

【名称】海金沙

【英译】Spora Lygodii

【释名】竹园荽。

【别名】左转藤灰,铁蜈蚣、金砂截、罗网藤、铁线藤、蛤唤藤、左转藤。

【来源】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 (Thunb.)Sw.的孢子((英)Japanese Climbing Fern)。

【药用部分】干燥成熟的孢子;全草。

【采制】 秋季孢子未脱落时采割藤叶,晒干,搓揉或打下孢子,除去茎叶。

【化学成分】 孢子含海金沙素、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十)-8-羟基十六酸[(十)-8-hydroxyhexadecanoic acid]和脂肪油。

【性味】 性寒,味甘。归膀胱,小肠经。

【功能主治】 清利湿热,通淋止痛。用于热淋、砂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

【用药禁忌】

1、肾阴亏虚者慎服。

2、《本草经疏》:小便不利及诸淋由于肾水真阴不足者勿服。

3、《本经逢原》:肾脏真阳不足者忌用。

药 材 名:

海金沙、斑鸠窝、铁线藤、满天云、海银沙、左转藤

中文科名:

海金沙

拉丁科名:

Lygodiaceae

中文属名:

海金沙

拉丁属名:

Lygodium

中文种名:

海金沙[2]

拉丁种名:

Lygodium japomicum Thunb. Sw.

药用部位:

孢子

分 布:

全国

生 境:

山坡灌木丛中或沟边坡坎上

繁殖方式:

孢子

功 能:

通便、利尿、

主 治:

下焦湿热、小便短赤涩痛、痈肿疔毒、带状疱疹。



海金沙-植物源生态

海金沙出自《嘉祐本草》。

海金沙多年生攀援草本,长1-4m。根茎细而匍匐,被细柔毛。茎细弱、呈干草色,有白色微毛。叶为1-2回羽状复叶,纸质,两面均被细柔毛;能育羽片卵状三角形,长12-20cm,宽10-16cm,小叶卵状披针形,边缘有温齿或不规则分裂,上部小叶无柄,羽状或戟形,下部小叶有柄;不育羽片尖三角形,通常与能育羽片相似,但有时为1回羽状复叶,小叶阔线形,或基部分裂成不规则的小片。孢子囊生于能育羽片的背面,在2回小叶的齿及裂片顶端成穗状排列,穗长2-4mm,孢子囊盖鳞片状,卵形,每盖下生一横卵形的孢子囊,环带侧生,聚集一处。孢子囊多在夏秋季产生。同属植物小叶海金沙Lygodiummicrophyllum(Cav.)的全草,在广东、广西民间亦同供药用。与上种的主要区别点:羽片为1回羽状复叶,小叶片基部有关节。[3]

植物形态

本段内容由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提供并参与编辑

360pskdocImg_2_xyz

海金沙全株

360pskdocImg_3_xyz

海金沙根茎

360pskdocImg_4_xyz

海金沙枝叶

2形态特征

海金沙是蕨类植物。

植株高攀达1-4米。叶轴上面有二条狭边,羽片多数,相距约9-11厘米,对生于叶轴上的短距两侧,平展。距长达3毫米。端有一丛黄色柔毛复盖腋芽。不育羽片尖三角形,长宽几相等,约10-12厘米或较狭,柄长1.5-1.8厘米,同羽轴一样多少被短灰毛,两侧并有狭边,二回羽状;一回羽片2-4对,互生,柄长4-8毫米,和小羽轴都有狭翅及短毛,基部一对卵圆形,长4-8厘米。宽3-6厘米,一回羽状;二回小羽片2-3对,卵状三角形,具短柄或无柄,互生,掌状三裂;末回裂片短阔,中央一条长2-3厘米,宽6-8毫米,基部楔形或心脏形,先端钝,顶端的二回羽片长2.5-3.5厘米,宽8-10毫米,波状浅裂;向上的一回小羽片近掌状分裂或不分裂,较短,叶缘有不规则的浅圆锯齿。主脉明显,侧脉纤细,从主脉斜上,1-2回二叉分歧,直达锯齿。叶纸质,干后禄褐色。两面沿中肋及脉上略有短毛。能育羽片卵状三角形,长宽几相等,约12-20厘米,或长稍过于宽,二回羽状;一回小羽片4-5对,互生,相距约2-3厘米,长圆披针形,长5-10厘米,基部宽4-6厘米、一回羽状,二回小羽片3-4对。卵状三角形,羽状深裂。孢子囊穗长2-4毫米,往往长远超过小羽片的中央不育部分,排列稀疏,暗褐色,无毛。[4]

3物种分布

产于江苏、浙江、安徽南部、福建、台湾、广东、香港、广西、湖南、贵州、四川、云南、陕西南部。日本、琉球、锡兰、爪哇、菲律宾、印度、热带澳洲都有分布。[4]

4生长习性

多年生攀援草本。根茎细长,横走,黑褐色蔌栗褐色,密生有节的毛。茎无限生长;叶多数生于短枝两侧,短枝长3~8mm,顶端有被毛茸的休眠小芽。叶2型,纸质,营养叶尖三角形,2回羽状,小羽片宽3~8mm,边缘有浅钝齿;孢子叶卵状三角形,羽片边缘有流苏状孢子囊穗。孢子囊梨形,环带位于小头。孢子期5~11月。

生于山坡草丛或灌木丛中。主产广东、浙江;全国大部地区均产。

5分类学

多年生草质藤本,高1–4米。根状茎细长,黑褐色,密被子鳞片。叶二型,有短柄 ,2–3回羽状;忌片对生于叶轴的短枝上(短枝长约3–4毫米),向左右平展,短枝端有被黄色柔毛的休眠芽;营养叶尖三角形,柄 长约2厘米,二回忌状,末回小羽片3–5片,掌状或3裂,裂片披针形,中央1片较长,长达2–3厘米,边缘有不整齐的疏钝齿;叶纸质,羽片、叶轴和各回羽轴有疏生短毛;孢子叶卵状三角形,长宽各10–20厘米,末回小羽片面性边缘生流苏状的孢子囊穗,穗 长2–3毫米,暗褐色。孢子表面有小疣。孢子成熟期9–10月。

6药用价值

药材鉴定

孢子为细小,均匀的颗粒,多则聚成粉末状.棕黄色或淡棕黄色。质轻,用手捻之有光滑感,置手掌中,可由指缝间滑落。在扩大镜下观察为大小均匀,近圆形或钝三角形的四面体,三角锥状的颗粒。顶面观成三角锥形,并360pskdocImg_5_xyz

海金沙

可见三叉状裂隙,侧面观成三角形,并可见外壁颗粒状细纹.经验鉴别有以下两种:

火验法:取少量粉末,搁于燃烧的纸上,立即发出很高的火焰,并有爆花飞溅及响声,但无灰渣残留。有残渣者,示有泥土等掺杂。

水验法:取海金砂少许,撒于水上,浮于水面不下沉者为真品,下沉者,示有泥土掺杂。

性状鉴别:全草多为把状。茎纤细,缠绕扭曲,长达1m以上,禾秆色。多分枝,长

短不一。叶对生于短枝两侧,二型,草质皱缩。营养叶尖三角形,二回羽状;一回羽片2-4对,互生,卵圆形,长4-8cm,宽3-6cm;二回羽片2-3对,卵状三角形,掌状3裂,裂片短而阔,顶生裂片长2-3cm,宽6-8mm,边缘有不规则的浅圆齿;孢子叶卵状三角形,长宽近等,10-20cm;一回羽片4-5对,互生,长圆状披针形,长5-10cm,宽4-6cm;二回羽片3-4对,360pskdocImg_6_xyz

海金沙-鉴别

卵状三角形。羽片下面边缘有流苏状孢子囊穗,黑褐色。体轻,质脆,易折断。气微,味淡。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与根茎相似,参见“海金沙根”条,其区别点在于:厚壁组织5-6列细胞,壁均较薄;基本薄壁组织较宽广;内皮层细胞凯氏点明显,胞腔内无黄色油状物,维管束中木质部呈三叉状。

叶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多细胞或单细胞非腺毛,黄棕色;叶肉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分化不完全;主脉维管束周韧型,主脉处上下表皮内侧均有厚壁组织,木化或微木化。

海金沙

叶表面观:表皮细胞垂周壁薄,深波状弯曲,气孔位于下表皮,圆形或长圆形,直径24-31μm,副卫细胞2-4个,直轴式或不定式。非腺毛1-4个细胞,顶端细胞较长,长126-690μm,直径18-32μm,壁厚至5μm,有的胞腔内含棕色物。

中药化学鉴定

薄层色谱:取海金沙草2g,置索氏提取器中,用石油醚脱脂后,用95%乙醇提取至无色,回收乙醇,残渣加25ml乙酸乙酯溶解,再以2%碳酸氢钠液萃取至无色,萃取液浓缩至干,加95%乙醇定容至2ml,为点样液。另取咖啡酸标准品制备成对照品试液。分别取点样液、对照品液各10μl,分别点于聚酰胺薄膜上,以苯-甲醇-阔醋酸(45:20:6)为展开剂,展距13cm,置紫外灯下观察,斑点均呈蓝色荧光。

临床应用

1.中庸饮子(《幼幼新书》治水气肿满,黄疸:海金沙、续随子各0.3,360pskdocImg_7_xyz20

海金沙的图片

生姜30g,中庸(樟柳根是也,商陆,一名章陆,又名章柳或名中庸)30g,蜜60g。上5味,细研淹1宿,以次日五更时,用绢帛滤汁,只作1服,温暖吃尽,食前,逼下黄水,乃服匀气药补,后用樟柳根煮粥吃。方中海金沙利水,通淋,为君药。

2.海金沙散(《奇效良方》)治,五淋涩痛:海金沙、肉桂、甘草(炙)各6g,赤茯苓、猪苓、白术、芍药各9g,水1盏,灯芯30茎,同煎至七分克,去渣,空心温服。方中海金沙清热,利水,通淋,为君药。

3.海金沙散(《奇效良方》)治脾湿太过,通身肿满,喘不得卧,腹胀如鼓;海金沙7.5g,甘遂15g,黑牵牛(炒,一半生,取末一半)共30g。上为细末,每服6g,食前用倒流水煎汤调服。方中海金沙清热,利水,通淋,为君药。

验方

360pskdocImg_8_xyz

海金沙

1.烫火伤:海金沙茎、叶烧灰存性研成细末,用麻油调搽患处。

2.流行性腮腺炎:海金沙藤根30克,水煎服。

3.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肺炎、支气管炎:海金沙藤30克,大青叶15克,水煎服。

4.热淋:鲜海金沙茎叶30克,捣汁,冷开水兑服。

5.乳腺炎:海金沙根20~30克,黄酒、水各半煎服,暖睡取汗;另用鲜海金沙茎叶、鲜犁头草各等份,捣烂外敷。

附注 海金沙全草有抗菌、利尿作用。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腮腺炎、尿路感染等。

常用选方

1、热淋急痛。用海沙草阴干,研末。每服10克,煎生甘草汤调上。药中加滑石亦可。

2、小便不通,脐下闷满。用海金沙50克、腊南茶25克、一起捣碎。每服15克,生姜、甘草煎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3、小便膏淋如油。用海金沙、滑石各50克,甘草梢12.5克,共研为末。每服10克,麦门冬煎汤服。一天服二次。

4、血淋。用海金沙研为末。每服5克,用亲朋汲水或沙糖水送下。

5、脾湿肿满(腹胀如鼓,气喘,不能星卧)。用海金沙15克,白术200克、甘草25克、黑牵牛头75克,共研为末。每服10克,水送下。能泻为好。此方名“海金沙散”。

7、为著名凉茶饮料“加多宝”的主要原料。

功能主治

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白浊,白带,肝炎,肾炎水肿,咽喉肿痛,痄腮,肠炎,痢疾,皮肤湿疹,带状疱疹。

①《嘉祐本草》:主通利小肠。得栀子、马牙消、蓬砂共疗伤寒热狂,或丸或散。

②《纲目》:治湿热肿满,小便热淋、膏淋、血淋、石淋,茎痛,解热毒气。

③《本草正义》:利水通淋。治男子淫浊,女子带下。

④《中国植物志》:治筋骨疼痛。

⑤《广西中药志》:用于水肿及热病吐血。

⑥《湖南药物志》:补脾健胃。治小儿食积。

⑦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炎水肿,感冒发热,小便短亦,肠炎,痢疾。

⑧《江西草药》:清热解毒,利尿除湿。治肝炎,肾性水肿,皮肤湿疹,水痘,尿血。痄腮,风火牙痛,喉蛾,白喉,带状疱疹,小儿L疳积。[5]

用药禁忌

肾阴亏虚者慎服海金沙;小便不利及诸淋由于肾水真阴不足者勿服海金沙。360pskdocImg_9_xyz

使用注意

肾阴亏虚者慎服。

①《本草经疏》:小便不利及诸淋由于肾水真阴不足者勿服。

②《本经逢原》:肾脏真阳不足者忌用。

附方

360pskdocImg_10_xyz

海金沙

①治小便不通,脐下满闷:海金沙50克,腊面茶25克。二味捣研令细。每服15克,生姜、甘草汤调下。(《本草图经》)

②治热淋急痛:海金沙为末,生甘草汤冲服。(《泉州本草》)

③治膏淋:海金沙、滑石各50克(为末),甘草12.5克(为末)。上研匀。每服10克,食前,煎麦门冬汤调服,灯心汤亦可。(《世医得效方,海金沙散)

④治尿酸结石症:海金沙、滑石共研为末。以车前子、麦冬、木通煎水调药末,并加蜜少许,温服。(《广西中药志》)

⑤治小便出血:海金沙为末,以新汲水调下。一方用砂糖水调下。(《普济方》)

⑥治肝炎:海金砂25克,阴行草50克,车前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⑦治脾湿太过通身肿满,喘不得卧,腹胀如鼓:牵牛50克(半生半炒),甘遂、海金沙各25克。上为细末。每服10克,煎水一盏,食前调下,得利止后服。(《医学发明》海金沙散)

⑧治脾湿胀满:海金沙50克,白术10克,甘草2.5克,黑丑7.5克,水煎服。(《泉州本草》)

药理作用

1.利尿排石作用 实验表明,海金沙制剂给麻醉犬注射后,其输尿管蠕动频率明显增加,输尿管上段腔内压力明显升高.提示海金沙有促进排石作用.

2. 利胆作用 给麻醉大鼠总胆管插管收集胆汁,将对香豆酸(50mg/kg)经十二指肠注入,其利胆作用,在给药后2小时达到最大效应,可持续4~5个小时,给药后胆汁较给药前平均增加20?8.9%,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其利胆作用与剂量成正相关,随剂量增加而增加.与去氢胆酸(50mg/kg)十二指肠注药相比,去氢胆酸的利胆作用较对香豆酸起效快(去氢胆酸在用药后1小时达到最大效应),但作用强度及持续时间,二者基本相同.

3. 抗菌作用 体外实验证明,新鲜海金沙榨出液(0.25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弱的抗菌活性,其抑菌直径为12.5~16.5mm.

7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

含脂肪油。另含一种水溶性成分海金沙素(Lygodin)。 从孢子中分得反式-对-香豆酸(trans-p-coumaric acid)。另含脂肪油,经分析有肉豆蔻酸(0.15%)、棕榈酸(10.85%)、十六碳烯酸(0.55%)、硬脂酸(2.46%)、油酸(48.77%)、亚油酸(39.56%)、十八碳三烯酸(0.35%)、廿碳烷酸(0.88%)。[6]

含反式对香豆酸(Trans-p-couma- r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亦含脂肪油、氨基酸(Amino acids)、黄酮(Flavone)等.从其水溶性成分中尚分离得海金沙素(Lygodin)。

8参考文献

Lygodium japonicum (Thunb.) Sw. in Schrad. Journ.(1801) 106;Bedd. Ferns S.Ind.(1863) t. 64; Hook. et Bak. Syn. Fil. (1864) 439;Clarke in Trans.Linn.Soc.II, Bot. I (1880) 584;Prantl, Schiz.(1881) 68; Bedd.Handb.Ferns Brit. Ind.(1883) 457; Christ, Farnkr.d.Erde (1897) 356; Diels in Engl. u. Prantl, Nat. Pflanzenfam.I,iv (1899) 366; C.Chr.Ind.Fil.(1905) 412;Dunn & Tutch.Fl.Kwungt.& Hongk.in Kew Bull.Add.Ser.X (1912) 356;Ogata,Ic. Fil.Jap.Vll (1936) t. 322;Tard. -Blot et C.Chr.in Fl. Indo-Chine VII, ii (1939)37;H.Ito,Fil. Jap.Illustr.(1944) t. 488;DeVol, Ferns East.Centr. China in Notes Bot. Chin. Mus. Heude No. (1945) 48;傅书遐,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 (1957) 29页,34图——Ophioglossum japonicum Thunb. Fl. Jap. (1784) 328——Hydroglossum japonicum Willd.in Schr.Akad.Erfurt (1802) 26.[4]

海金沙 海金沙和鸡内金金钱草
1.《本草经疏》:海金沙,甘寒淡渗之药,故主通利小肠,得牙硝、栀子,皆咸寒苦寒之极,又得蓬砂之季,所以能治伤寒热狂大热,当利小便,此釜底抽薪之义也。淡能利窍,故治热淋、血淋、膏淋等病。2.《本草述》:海金沙,方书但知其治血淋、膏淋、石淋等症,讵知其种种所患,皆本于湿土之气不能运化,而又有火以合之,乃结聚于水道有如是耳,岂可徒取责于行水之脏腑乎?试观东垣治脾湿方,更如续随子丸之亦治通身肿满、喘闷不快者,则可以思其功之所主,固不徒在行水之脏腑矣。

3.《嘉佑本草》:主通利小肠。马牙消、蓬砂共疗伤寒热狂,或丸或散。

4.《纲目》:治湿热肿满,小便热淋、膏淋、血淋、石淋,茎痛,解热毒气。

5.《本草正义》:利水通淋。治男子淫浊,女子带下。

6.《中国植物志》:治筋骨疼痛。

7.《广西中药志》:用于水肿及热病吐血。

8.《湖南药物志》:补脾健胃。治小儿食积。

9.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炎水肿,感冒发热,小便短赤,肠炎,痢疾。

10.《江西草药》:清热解毒,利尿除湿。治肝炎,肾性水肿,皮肤湿疹,水痘,尿血,痄腮,风火牙痛,喉蛾,白喉,带状疱疹,小儿疳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53790.html

更多阅读

金钱草的功效与作用 石斛的功效与作用

金钱草的功效与作用  什么是金钱草  金钱草,中药名。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学名: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的干燥全草。江南各省均有分布。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切段生用。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利湿退黄之功效,可用

金钱草反流性胃炎之克星 胆汁反流胃炎能活多久

说起金钱草很多老百姓都知道是一味治疗胆结石的良药,可以称为妇孺皆知。但是,金钱草能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人可能知道的不多,而且方法极简单,特效。对于基层医生和一般稍懂些医学知识的人可以说是一种方便易行的好方法。临床上胆汁反流

附地菜、斑种草、鹤虱、田紫草和紫筒草 田紫草

紫草科植物往往有着漂亮的小花,鲁中一带多见的该科植物主要是附地菜,此外是斑种草和多苞斑种草,而鹤虱、田紫草和紫筒草则少见,后面这三种今年仅仅各见过一处。这几种的区别也不难,就株型来看,附地菜往往铺散,其他几种则一般直立,并且附地

金钱草--民间传说 我国民间四大传说

金钱草  民间传说从前,有一对年青夫妇,小俩口你恩我爱,日子过得挺美满。谁知好景不长,一天,丈夫突然肋下疼痛,好像刀绞针刺一般,没过儿天,竟活生生地疼死了。妻子哭得死去活来,非请医生查明丈夫是为什么死的不可。医生根据死者发病的部位,剖

声明:《海金沙 海金沙和鸡内金金钱草》为网友深深深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