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片U约 日本.德国电影:《间谍佐尔格》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

日本.德国电影:《间谍佐尔格》

[海报剧照]





























[热诚推荐]

德俄混血的苏联间谍理查德·佐尔格(Richard Sorge,1895-1944)二战传记大片。日本导演筱田正浩封山之作。1933年至1944年的日本,怀抱和平和国际共产主义理想的主人公的间谍生涯:恪尽职守地为苏联提供日本和德国军事情报,即使遭遇阴晴不定的政治也始终坚持信念……旁及与他并肩战斗的日本新闻记者尾崎秀实以及他的三位助手的悲剧命运。五人中有四人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被日本情报机关逮捕,三年后被处决。其间还穿插主人公与三个不同国别女子的性爱关系。双料间谍的悲剧人生。太平洋战争爆发前风雨飘摇的日本政坛。质疑主人公牺牲的意义。冷静深沉,低调感伤。伊恩·格伦(Iain Glen)、本木雅弘、乌尔里奇·穆赫(Ulrich Mühe)、叶月里绪菜、小雪、Mia Yoo、永泽俊矢等主演。

该影片片头字幕为鲁迅先生语录——“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该影片重点表现的事件为二·二六兵变和近卫文磨组阁。影片中还有佐尔格、尾崎秀实与时任德国《法兰克福报》驻华记者的艾格尼丝·史沫特莱(Agnes Smedley,1892-1950,在下所见D9影碟中文字幕将“史沫特莱”译作“斯梅德利”)亲密交往的情节,把史沫特莱年青化、美貌化、浪漫化了许多。史载佐尔格曾于1930年至1932年在中国上海从事间谍活动近三年,并会见过时任中共中央军委书记、领导中央特科工作的周恩来,对当时的中国革命小有贡献。

[剧情资料]

影片档案

中文片名:间谍佐尔格/间谍左尔格

外文片名:Spy Sorge/Richard Sorge - Spion aus Leidenschaft

导演:筱田正浩

主演:伊恩·格伦(Iain Glen)

本木雅弘

乌尔里奇·穆赫(Ulrich Mühe)

叶月里绪菜

小雪

椎名桔平

上川隆也

Karen Friesicke

Mia Yoo

永泽俊矢

夏川结衣

地区:日本.德国

年份:2003

类型:惊悚/战争

语言:日语

片长:182分钟

筱田正浩导演一向追求理性的题材和电影画面的美感,长期处于日本电影界的先锋地位。他自称为“最后的作品”—历史大作《间谍佐尔格》将于14日公映。该片以“战争”、“日本”为主题,加上电影技术等,可以说是融入了筱田导演近年电影的集大成。

冷静地观察日本

《间谍佐尔格》这部影片是以即将进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本为主要舞台。该片通过对向苏联秘密提供日本军部和德国军事动向的间谍—理查德·佐尔格和向他提供情报的日本新闻记者—尾崎秀实的刻画,反映了“昭和”时代的情形。

14岁时经历过日本战败的筱田导演说:“自己也曾经是想为天皇献身的皇国少年。但读了佐尔格事件的资料后,对他们能够冷静分析当时情况深感吃惊。这两人对当时的日本看得很通透。”

在影片《濑户内少年棒球队》、《少年时代》等“少年三部曲”中也进行刻画的日本的战败成了筱田导演的核心题材。他的观点透视到现代,认为“8月15日是日本人的‘活断层’。那个时候,国家败亡,日本人至今都想找回自己的国民意识,却怎么也找不到。”

在影片中,佐尔格被描绘成抱着和平和国际共产主义理想从事间谍活动的人物,尾崎则被刻画成一名想为被日本军国主义蹂躏的中国人民尽点力的人物。

渺茫的希望

“20世纪从共产主义开始,也以其崩溃结束。这两个人留的血有意义吗?再进一步说,人类为什么要战争呢?虽然我对人类实现彻底的和平已经绝望了,但是人类如果不继续走下去就不会找到出路。”在影片中插入的约翰·列侬的《想象》和鲁迅的话语中寄托了导演的愿望。

该电影从佐尔格和尾崎被逮捕的场面开始倒叙。不仅这部电影,筱田导演的电影中的主人公多数都是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走向末路的人。

关于这点,筱田导演说:“我自己就是输给美国和美国文化的人。但是获胜的一方只会变得傲慢,而输的一方却能看清整体。从受到挫折的人身上才能归纳出整个状况。”

以数码技术作为突破口

从被称为“新浪潮派”的松竹时代到与已故的宫川一夫摄像师(注:黑泽明《七武士》等影片的摄像师)共同合作,筱田导演都以“映像派”而出名。在这部影片中,影片画面的数码化也是值得关注的一点。

筱田导演说:“电影的百年历史是通过胶片来体现画面的美感,如果只是拘泥于这种技术,那将是时代性的错误。我想,制作出一部不输给好莱坞电影的、场面宏大的电影,并且表现只有日本人才能作出来的世界,这样的电影只有通过数码化画面才能制作。”

不使用胶片,用数码高清晰度摄像机拍摄,并将画面保存在电脑里,这就是数码电影制作的主要过程。合成通过CG(电脑制图)再现的战前的银座街道等场景。在影片《写乐》中试验性的用了十几个CG片断,在影片《枭之城》中有一百多个CG片断,而在这部影片中CG片断增加到了980个。

筱田导演说:“这部影片中包含了日本现代史、数码画面、电影社会学等各种知识。以后再要创作电影的话,有必要进行新的学术研究”。他表示将在退休后回到母校早稻田大学培养下一代人才。   间谍佐尔格的获奖情况 2004年 日本学院奖(Award of the Japanese Academy) 最佳艺术指导 Hajime Oikawa

2004年 日本电影学院奖 最佳导演(提名) 筱田正浩

2004年 日本电影学院奖 最佳剧本(提名)

筱田正浩

[精彩影评]

《间谍佐尔格》:电波可以传达4000公里

作者:于是

非常朴实无华的电影,讲明白了一个超级杰出的间谍如何周旋在德国、苏联和日本的二战风云之中。

故事的讲述手法是非常传统非常保守的,尽管拍摄于2003年。

在历史上这个人物的主要功绩都在电影里得到了简洁表现。但作为一部日本电影,加重了日本内阁成员、原朝日新闻社记者尾崎秀实、从美国回来的共产党员宫城与德等其他日本同仁的戏分,并且为佐尔格这个人物设置了丰富的女人缘。

这部电影虽然主题如同《永不消逝的电波》一样,是标准的国际共产主义烈士的故事,但我觉得在国内是绝对不可能得到认可的。日本导演筱田正浩不仅仅是在宣扬反战的和平主义,还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解释了日本内阁和天皇在二战战事中的矛盾心理。影片还谈到军队叛变的事情,一小队义愤填膺的战士假借演习之名义,杀死了包括首相和财政大臣在内的很多政客。在叛军看来,这个国家已然腐败,政府不能解决饥荒、就业困难等等问题,姐妹被卖去当妓女,重压之下,国内矛盾是非常激烈的。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战争中得到快乐。无论是战败国还是胜利的盟军。

所以这个电影一方面在说佐尔格的传奇人生,另一方面又对日本的战败作了某种冷静的分析。

电影开场白竟然是鲁迅的语录。经过查阅,得知这几个人物的确与鲁迅有瓜葛。影片中尾崎的好友西元寺公一是明治维新时代大政治家的孙子,他本人就曾来上海见过鲁迅。影片中的艾格妮丝也曾经在上海与鲁迅研讨过国际共产主义的观点。后来,这部电影中带着圆眼镜的配角西元寺公一因佐尔格事件也曾被捕受审,但最后关押了几个月就释放了,他后来常年生活在北京,是地地道道的国际共产主义者。

影片中的佐尔格经历了信仰的三级跳变化。他成为一个间谍源于对苏联的热爱,对战争的厌恶,对无国界人民生命的珍惜。他在上海、在日本都是为这种信仰和情感而付出的。但当斯大林一手遮天的时候,他的同志甚至迷恋上了假装的事业,爱上了挣钱和安逸的生活,导师布哈林在祖国被迫害至死,一切的一切,也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他的信仰。

对于政治和历史来说,一个间谍的力量是如何微薄?佐尔格直到被处绞刑之前,也许都在隐隐地自豪,也隐隐地伤怀。众多具有战略价值的情报从他手上传到了苏联,但事实上,战争却不可能因此而避免,甚至连预防作用也没起到,一切还是按某种注定的程序在推进。佐尔格在谨慎的间谍生涯里,每一次都会为发出情报而兴奋,仿佛自己就是先知,但他却是一个眼看着悲剧发生、无法制止的先知。

电影结束的过程有点拖沓,佐尔格在酒吧结交的女友华子面对着柏林墙倒塌的现场直播,回忆着曾经爱过、始终怀念的男人,响起了Lenon的歌《想象》。她在战后找到佐尔格的墓穴,挖出尸骨,触摸着佐尔格一战时留下的枪伤痕迹。

而别的有趣的事情是,我家还有人对这部电影非常了解。原因不是人物或故事,而是这部电影用三维特技还原二战时代日本场景的特技手法。所以我们时刻警惕着,当看到美丽的建筑物,看到清晰无比的背景,我们就会条件反射似的进行评判:真的?假的?

三维的海湾和军舰,三维的城市建筑和废墟,三维的政府大楼和铺着红地毯的走廊……三维的远景在淡蓝色的天空下难辨真伪……就如同影片中的佐尔格对同事所说,电波可以传达4000公里,因为木质结构的房子不会造成阻隔。
【佳片U约】日本.德国电影:《间谍佐尔格》

但看到天照宫那一段,我是猜错了。我不知道天照宫这个当年最奢华的宫殿竟然会保持得那么完好漂亮。日本有些东西是不需要CG了。

真真假假的美丽背景,也成了这个烈士故事存在的环境。

佐尔格:“他只是迷失在远方”

作者:蓝色在线

《间谍佐尔格》(Spy Sorge,2003)展现了Sorge的一生。童年一笔带过,重点是1933年到1944年间,甚至还有Sorge在中国上海活动的情节。

难得的是,作为一个日本导演,筱田正浩的目光所及并不局限于Sorge在东京的生涯,影片展现的历史甚至远及柏林墙的倒塌、东西德的合并。其中的Sorge的感情历程令人伤感。不必说他与在莫斯科的妻子的感情波折,与德国大使夫人的在德国大使完全许可下的离奇关系,更有与日本女子(花子)的爱情悲剧(花子对Sorge是真正产生感情了)。

大约这就是日本式的凄美吧。此片并不像前苏联和中国的影片一样只顾宏大与英雄主题,此片同时展现了Sorge作为一个人、一个男子汉在战争大背景下颠沛流离的感情生活。影片中的Sorge没有中国片中英雄人物常见的慷慨激昂的呼喊,没有阶级斗争的刻骨仇恨的宣泄,他会在女人身边潸然泪下,会在听到日本不会进攻苏联的消息时欣喜地翩翩起舞,完全是一个率性的真实的人。唯其有血有肉,有人类共通的情感,展现给观众的是活生生的一个人,才让人喜爱他。

影片更多的是从情感、从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去表现一个真实的Sorge,悄悄地让人感动。

花子失去Sorge的落寞与哀伤让人心碎。即使知道了Sorge是为苏联工作的,花子对他的思念之情还是延续到了白头,花子经历的感情沧桑与《白桦林》那样的凄凉爱情本没有不同吧:静静的村庄飘着白白的雪……小伙子拿起枪奔赴边疆……她默默来到那片白桦林,望眼欲穿地每天守在那里,她说他只是迷失在远方,他一定会来,回到这片白桦林……

影片片尾引用了约翰·列农(John Lennon)的一段话作为结束:

想象世界上没有国别之分

这不难做到

没有杀戮

也没有宗教派别

想象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和平当中

你会说我是个梦想家

看了此片,或可让人感动吧,为了一切的美好,只愿不再有摧残……

《间谍佐尔格》:始于鲁迅,终于列农

始于“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终于“Imagine all the people living life in peace……”,中间三个小时在追忆,或说被捕后沉静安然地招供

画面很有意思,应该是用了所谓的CG,呈现出些许瑰丽异样的魔幻色彩

总的来说,缺少份量,故事讲得不偏不倚,务求平衡于史实和演绎,但由于一开始就被捕,结局没啥悬念了。——尤其没有誓死不招、遭到严刑虐待的常见革命化过场来重构旧时英雄,呵呵!——再耐心看他面对审讯的情报官、面对作为后世观众的我们,151+、镇定泰然的娓娓道来,多少有些别扭,缺了情节的跌宕,末了也没啥惊人的转折

CG漫画了二战的凝重、间谍的危险,叙事用力平淡、着重人性,貌似抹杀了一些本该有的传奇色彩;在别国(尤其苏联)的场景有些敷衍潦草的感觉。譬如你发了情报,那边也该有适当反应来衬托你的工作能量吧,结果只有一个像是戴着布什滑稽面具式的斯大林镜头

我不知道谁会看了深有感触,觉得漂了

tips:

* 原来那个美印混血女记者是史沫特莱,她到了延安应该也有若干革命情人吧,待查

* 英语的广泛流畅应用也是架空历史凝重感的一个遗憾

* 奥特(与佐尔格私交公交都甚笃的德国驻日武官及大使)竟然是《窃听风暴》里的光头男主角Ulrich Mühe,他乡遇故知啊;这里依然做一个恶人队伍里的不咋作恶的仰泳从流者

* 大约为了强调人性,结尾只说了佐尔格的死况、妻子被错抓,以及半个世纪后的柏林墙倒塌,怎么没有60年代苏联为他平反和追授勋章呢?

* 谁会怀念佐尔格呢?导演作为日本人的尴尬视角,能做的只怕也只是人性、国际和平、百姓困顿这些主题思索了。来点旧式的革命理想主义好卜?再咋的佐公在上海、东京之前也专业历练了好多年啊,兵危战凶、举世蜩螗,来点震撼感人的镜头好卜?

[请您观看]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IzODAwMjg=/v.swf

编辑于2011年7月30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54458.html

更多阅读

佳片U约 意大利.西班牙电影:《高度爆破》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意大利.西班牙电影:《高度爆破》[海报剧照][热诚推荐]战争幽默题材彩色片。意大利导演卡米洛·巴佐尼(Camillo Bazzoni)作品。根据意大利作家小说《突击队19

声明:《佳片U约 日本.德国电影:《间谍佐尔格》》为网友硬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