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燕昭王即位和赵国同秦军作战的失利,齐、楚之间紧张的关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在合力挫败秦国之后,两国尝到了强强联盟的甜头,于是天下之枢(韩、魏)成了两国新的目标。
周赧王三年,韩宣惠王逝世,楚国乘丧攻韩,包围了新郑西南的雍氏,韩国在军队无法击退楚军的情况下向秦国求救。秦国对救援韩国一事似乎没有什么热情(当时的秦惠王一门心思的想从齐国身上找回损失。而且没有足够的好处任何国家都不会对与己无关的事产生热情。在此次韩国求援的事件中,秦国为了调动自己的热情派遣公孙昧入韩要价,但结果似乎是差点使韩国倒向齐、楚联盟),直到另一个求援使者的到来前秦国都没有任何出兵的迹象。
在韩国与楚军对抗的同时,魏国也在齐、宋联军的攻击下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在魏国求救时联军已经开始对煮枣进行围困(魏初最后的余辉在观泽之战后彻底消失,从此魏国踏踏实实的走着朝秦暮楚的道路),秦惠文王在接到魏国的求援后终于坐不住了(打红眼的魏襄王跟秦、韩说你们不来我啃哪都守不住)。齐、楚对魏、韩占优势,而秦对齐、楚不占优势,为了在战场上获得更有利的位置,秦惠文王派遣张仪入楚争取拆散齐、楚联盟。楚怀王当时的表现为张仪在功劳簿上多填了几笔,齐、楚分裂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宋国的退出。当时的宋国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楚怀王冲动时把宋国也捎进去了),夹在魏、齐、楚三国之间的宋国无论倒向哪一边都很难获得对自己有利的结果。所以最好的办法只有利用齐楚相互牵制,严守中立专心对抗魏国。就这样,楚怀王一时的冲动给齐、楚两国带来了不必要的惩罚。
在得知自己被骗后,楚怀王兴兵攻秦,秦国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同与楚军交战(反正已经完成了战备,打谁不都一样嘛),丹阳一役楚军损失惨重,楚之汉中在未来的七、八年里变成了秦之汉中。估计当时的秦国认为楚国战败的后续工作无非就是加固边防、议和等不太激烈的行动,所以才在丹阳之战后放心大胆的派遣樗里疾率军支援韩、魏。樗里疾首先同韩军反攻围困雍氏的楚军,迫使楚军撤退。然后在濮水协同魏军大败仍在独力进攻的齐军,乘胜与魏军分攻燕、蒲(鄙人认为这里的燕不是指那个在北方攒家底的燕国,而是指郑卫之间的南燕故地)。就在形势逆转田盼劝说齐宣王利用宋国阻挡魏军之际,秦国本土遭到了来自楚国的猛烈攻击。自樗里疾东进,楚国对韩国的攻势全部瓦解,从各方面来看使楚国蒙受巨大损失的罪魁祸首都是秦国。楚怀王在否决了陈轸与秦攻齐分利的提议之后倾国兵二度攻秦。在楚军的猛烈打击下秦军从武关一路退守至关中在此方向的最后一道防线———蓝田。一路高歌猛进的楚军在这里停下了前进的脚步,秦军用一场大胜成功遏制了楚军的攻势,与此同时韩、魏也对楚国的上蔡地区发动攻击(从后来秦昭王谈论蓝田的记载来看,韩国在楚军一路北进时曾一度倒向楚国。《纪年》“魏章率师及郑师伐楚,取上蔡”的记载中魏章率领的应当是魏军,既在秦军败退的过程中秦国曾派出使者向韩魏求救,并最终由魏章带领两军“围魏救赵”。樗里疾应当是在魏章南下后得知本土遇袭,匆忙从蒲撤军与魏章会合攻克楚国的召陵)。楚怀王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做出从蓝田撤军的决定,毕竟同可能到手的咸阳相比,楚地才是他实实在在的根基。至此,秦、楚蓝田之战以楚国的撤军落下帷幕。
1、从韩、魏袭楚与秦取召陵的记载推测蓝田之战发生在秦惠文王后元十三年年末。
2、张仪再次出使楚国的时间应当是在蓝田之战与韩魏袭楚之间。在韩魏袭楚前秦军虽然在蓝田获胜,但留在秦地的楚军仍有继续进攻的能力,总体上讲形势吃紧的是秦国。而这种形势可能就是楚怀王在秦国求和时态度强硬的原因。
3、张仪、樗里疾、魏章三人返秦时秦惠文王已死。
4、魏章是从魏襄王(大梁)那里获得的军队,与同樗里疾围卫的魏军无关(《年表》周赧王三年:击齐,虏声子于濮。与秦击燕。四年:围卫)。
5、樗里疾军的数量套用范睢的话来说就是“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多之则害于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