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朝阳的画和话 尹朝阳

画有文字无法言传的东西,同样,话也有画无法表达的内容。因此,我一直以为对一个画家,要先品他的画,再看他的文,再听他的话,如此三番,才能如茶一般咂出个中滋味。

2011年冬在郑州博物院很偶然地看到了尹朝阳的展览。看了介绍才知道这个仅比我大一岁的画家竟然是个非常了得的人物,头上有诸多光环,都是与这个时代的风尚、趣味和主题相关。但吸引我的是他的画。我看了他的作品,发现这个人的画很是粗野和强悍,同时又有着细腻的技术表达。也许因为年龄的关系,我们面对的社会大背景相同,我从他的画里看到了我们可能曾经共同有过的理想、追求、困顿、迷茫、失落、分裂、粗暴等等。总之,这个一路狂奔的少年形象在我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影迹。后来我写了一点观感,最过瘾的一句是:他妈的,这世界如此狂躁,我们为什么不能痛快表达一下。

后来,就特地网上邮购了《尹朝阳访谈录》来看。这本由徐聚一和尹朝阳做的对话录厚400多页,但我用两天一口气就读完了。因为近几年我也做艺术家对话,对这种访谈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我可以确定,这是本相当不错的访谈录。他的可读处在于保持了彼此的原生的发言,没有理论的拔高和刻意的深沉,要知道做到这一点其实是很难的。

读的过程中,我随手在书上划出了些句子,我认为这些话是鲜活的,对于认识尹朝阳和他的画有帮助,所以特意记录下来,作为一次阅读的痕迹,也许还会有更大的作用,谁知道呢?

以下摘抄自《尹朝阳对话录》:

所谓有文化影响,对于我来说几乎是零,这一点也不夸张。我觉得中国的社会就是一种阶梯式的递减,北京——郑州——南阳,然后县——镇——村,我小时候就生活在村里。……没有利益的文化生活彻底没了。

我前年回去,村里改造道路,砍掉了路边长了几十年的树,我对故乡仅存的一些有点柔软的记忆也被砍倒了,剩下的就都是硬梆梆的现实。其实真没有什么好留恋的,破村一个,烂命数条。

往上爬的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什么?是你用命去弥合这种城乡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差距,你要靠你的能力来弥合这种差距。

我很难觉得我是在上大学,我经常为自己的明天忧虑,总是有一种担心,不踏实,如果你往前走的时候不行怎么办?

我觉得最笨的方法往往是最有效的办法。

我如终有一种逆反,没考上之后索性对丫就看不起了,老子既然说了就一条道走到黑。

后来我觉得人就应该是孤独的。既然来这儿了就不要指望找到一种慰藉,而本来也不是来找慰藉的。一旦没有这种指望,我就喀嚓喀嚓很快的适应了美院,最后就发现,要靠自己。

学校那一套,就按部就班跟着走。然后回到自己租的房间里就是瞎画一些东西。就是你有另外一条线,并行,其实这条线才是你自己在掌握,一开始掌握的乱七八糟的。

我觉得博览会让我获得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那是我的起点,可以让你最真切地看看艺术有多高,现实有多低。挤掉对艺术不切实际的幻想,我还发现卖画没那么神秘,跟我小时候帮我母亲卖菜差不多。

对细节的描绘很大程度上展示了我的耐心和以劳动量换取同情的企图,加上自己少量的炫耀。

真正尴尬的是,在这种过程当中,当你希望纯粹的时候,你没有做到纯粹。是因为你自身的原因,这个事情没有做成,这个我觉得才是真正让我焦虑的。还有一个让我有时候会焦虑或者恐惧的是,那不定期出现的你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怀疑,我到现在为止还有。

我觉得艺术的规律是,它包含了对自身的反动以及对既有规则的突破,这两种东西是成为职业艺术家或者在这个上面有所追求的人必须具备的素质,我管这个叫职业道德。

艺术最终要考量的是艺术家个人的强弱,你能走多远,就取决于个人能量的强弱。

我觉得仅仅活命是容易的,但你用什么方式活着,这就不容易了。

作为一个男人,很多时候没有办法,就是你没有办法证明自己可以在这个时候变得很有力。有时候就是空有一腔愤怒,你觉得自己有才华,或者说你自己觉得自己会怎么样,但没有用。我觉得人是非常现实的。在这个段落,每一瞬间都像是在隔靴搔痒,找不到重点,它是虚的。因为你的生存环境就是这样。

我晚上从不来画画。就人生而言,我那段时间的明度都是偏低的。那个时候其实最难熬的是黄昏,而不是晚上。……这一天过去了,你可能留下一张画,但大部分时间里用恶俗的话来说就是迷茫,你不知道自己会怎么样。

(孤独感)我觉得不需要有意地带到画里边,它一定会在作品里反映出来。在这个上面,我很早地态度就是成熟的,可能在技术上还要做些准备。因为说到成熟首先是人的成熟。那个时候你正在经受这个磨砺的阶段,到现在我都觉得还在这个过程当中,只能说任何时候所谓的成熟都是相对的,所以那个时候我就是这个感觉:妈的,得等着。

把多余的东西都去掉,画面里边的那种情感一下就纯粹了,和心是对上了。

你很累,你很疲惫,但是还是要去面对它。我很欣赏这句话——直面惨淡人生,正视淋淋鲜血!何况还没到这一步嘛!

我在画布上勾画我所有的希望,哪怕这个希望没有结果。那好,我也要把这种东西展示出来,因为我对应的是我自己的人一,不是任何一个张三李四的人生。

生活条件的艰苦真的不算什么,我觉得那种心灵上的苍白才可怕。

但周遭的环境仍很恶劣,没有规则。……白纸黑字的合同都是摆设。但是对我来说,这就够了,这才是活的现实。离开学校换个一个平台,在这儿接着练。……就觉得彻底绝望,对有一种彻底绝望。我觉得挫折委屈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让自己的这个……用我一哥们的话来说就是,你的火苗一直要让它烧着。

随着工作室的变大,画面尺寸也自然要变大,有了一种澎胀的野心,就必须要有相应的工作跟上来对应。

哪怕你在那儿呆一天,你也要把这种架势弄好。其实我很欣赏有人说的一句话,什么叫自由,自由其实就是看你对时间和空间的支配是处于哪一种状态。有那么大一个空间的时候,你需要把你整个的气息撑满它。

我觉得在这个时代,你对自己的那种尊重能在心里一直放着,你有很多时候能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完,你能明白自己的这种处境,我觉得已经相当难了。在现实面前,个人那种无力感,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你想我一开始来北京就是这样,跟一哥们,拎一块画板,背一个大布袋。记得当时在东村还住过一晚上。然后觉得,操,这是京城呀,居之不易啊,真的是这样。

我现在总结,就是让你的回忆里边有一种诗意,中国传统绘画里边,大部分的东西现在看来其实是一种诗意。带着画面感的一种诗意,这是最早的,如果说启蒙,就是这个玩意。

这批新作特别切中我现在内心里的一种状况……它既是对现实之中种种的情绪、氛围、气息、意象等等的反映,也反映我对某一种东西的向往,所以它是一种心境。这种心境,是人到中年时候的一种心境。理想主义的不老之心也是自然而然地会出现在这里面。

上美院期间,有一个非常大的遗憾,我觉得在我整个美术学院学习期间,反倒是中国传统的教育很失败,这些东西全需要自己补。

我其实学得特别杂,我基本上不拒绝任何东西,胃口极好。

真正让我觉得开窍的,是古代雕塑,主要是佛像,很系统。直接导致我好几年的时间到处去看佛像、石窟。就是希望能够去接受一些这些古代的信息,我觉得就是一个转折。

我当时看到这个书法(黄庭坚书法)的时候,觉得很难过,说实话,眼泪差点没掉下来。就觉得你被某种东西打动了,你觉得他写得真好。但一直以来我对所有的中国艺术,国画也好,雕塑也好,中国古代的这些东西,都处于一种不自觉的状态。真正觉察到它好,是2005年,第一次去美国,在大都会看中国馆。我觉得美国人为什么牛逼,他做了一个非常完整的两种文化的比对。

人要有一种诚实的东西,至少对自己诚实,这是最基本的。因为道理已经明白,对我来说,所谓的知识,实际上是裹在你周围的一种空气,呼吸就好。

我后来所有的阅读,包括这些石头,这些玩意啊,对我来说,就是空气当中的微量元素,是可以激发你作为一个人的那种生物本能的一些东西。我觉得它不是一种刻意的装饰,到这个时候它已经参与到你的生活里头来了。

一件作品具备的因素与气质,在你相遇之后必须要有感动,这也是我看艺术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

英国还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它的文化不停的在那儿发酵,我们则是一种剧烈的碰撞。我们这里就像一个锅似的,始终是开的,不停的往里边扔东西。

画外的东西就是人真正的成熟。……你真正要开始,你要表态,一个人总是要对这个世界发言。……那个时候思维也直接,内心深处就像装了一个恶魔一样,你体内好像有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在控制着你,促使你去这样做。

学院还是能给你叙述内心或者生活时一些词汇与底色,但也会给你那些没用的框框,所以你要先把这些东西打破。

我觉得有时候我们对于别人的一种艺术也好,作品也好,实际上都存在一种误读,就是自己的一种解读。这种解读包含误读。

作为造型艺术,每个从事这个职业的人,最后一个很大的目标,就是要找到自己的形。这是标准,放到东西方全部适用。

我一直想找到画人的一种面貌,我觉得在这张画上完成了一个概括,用自己的方式概括,就是找到人的皮肤在某一种光线下面,我一直想画出脆弱的那样一种感觉,那种一种灼伤感。

我从来不会去想简单的学一个人的技术,我觉得最该学的实际上是他的一种思考方法,就是他处理思想结果的一种方式。

我不觉得我要永远停在这儿,不可能,我们都是在前人手里借力,培根也有在别人那儿接手的东西,这说明我们都活在传统里。你走出传统阴影的那一刹那,就是属于你的段落,这个段落要做很多年的准备。你只是做属于你的一段恰如其分的事,即使这样也要靠非常艰苦的工作来获得。

我从来不回避我曾经学习过谁,这是第一。第二是,我在工作的时候,所有前人的东西对我来说用起来没有障碍。这个时候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为我所用,所有的东西也都可以离我远去。

我说过一句话,就是最初起步的那几年,培根和里希特是我的两根拐棍,到现在我已用不着了,但我还是会带着上路,以免显得我一事实上要和人家撇清关系。

后来我发现当代艺术完全是碎片化,想要拼接出来一个完整的自己,你需要强大的对自身的一种认可。

对进化论的信奉,未必就代表了真的进步,新可以取代旧,但新未必就好过旧。

单纯才有力量,即使是你使出浑身解数,也不如有些时候需要你所做的减法。

我找到了更好的表达方法,就把当时那种快意恩仇的技术和发泄,慢慢的我想把它消解掉,它会变成一种更沉静的叙述,褪掉了火气的那种叙述。现在这个变化正在进行之中。

我始终没有走到抽象上面去,为什么?我发现这可能是因为中国人的一个习惯。中国人的传统里边,顶多到齐白石所说的那个“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八大那儿好像已经简到极限了,但他一定要保留形象。……我始终不想放弃,在一个画面里要有一种线索或者说是一种文学性的描述,当然要带那么一点点隐隐约约的才好,你保留了形象的本身就一定会给人这种解读的可能性。这是我单纯的一个出发点。保留这种形象的时候,它就会一下子把可诠释的范围扩大很多,而如果走到纯粹的抽象,有时候会导入到一种单纯的笔墨游戏中去。

单纯的情绪发渠是一个特别低级的东西。我觉得,人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对自身的关照。还有一条就是对外界环境、空间的关照。这两种关照我觉得构成了人完整的世界。

中国人太缺神性,包括我自身也是一种三心二意的状态。这种三心二意它是更普遍的一种存在和一种现象。

放眼我们周围现在画人的这些作品,有很多时候都画的是一张皮,作者本人都没有进入到画的里边去,对于那种情绪言的体验,自身没有进去,还是一种隔靴搔痒式的表达。跟现实纠结之下所产生的那种心态,一直是我非常感兴趣的。

我只是赋予,作为一个个人在现在这个时候,对于此刻环境的这种反映,传递出来,我觉得就够了。这也是我理解的最当代的一种精神。

艺术家一般来说都挺自恋的,我唯一希望的是做到不要陷得过深。被自恋遮蔽了眼睛。就是你可以矫情,但是你发知道你矫情的边界在哪里;你可以有些时候放纵,但是你要知道放纵会不会毁灭你自己;你也可以做作,但是这种做作是不是你意义的全部?如果对这些问题都能保持清醒,那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可爱的状态。

以前有很多时候挺虚妄的,你只知道要成为某人。现在慢慢地知道,你只能成为你自己。这个时候我们发现艺术的作用就是帮助你成为自己,而不是某一个人。我发现我必须去触及到这些问题,否则难以让自己心里边真正安静下来。

就是在这个时代,你能够慢慢地通过艺术成为一个觉醒的个体,我觉得这个意义可能超过很多很多这个东西带给你的负担。

就我个人来说,我喜欢那种重的,还是能够触及到灵魂的相对传统的命题。

我现在特别想仅仅从好恶来出发,你喜欢什么?你是不是真的喜欢什么?你内心深处真的喜欢什么?什么东西让你打动?……出发点,这种出发点是来自于你自身的特细心的一个感受,让毛孔张开了一下。















































尹朝阳的画和话 尹朝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55484.html

更多阅读

solidworks圆锥体钣金怎样画和展开 斜圆锥体钣金展开图

solidworks圆锥体钣金怎样画和展开——简介在我们应用solidworks软件的时候我们经常遇到要设计一些圆锥体钣金。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solidworks圆锥体钣金怎样画和展开。solidworks圆锥体钣金怎样画和展开——工具/原料

电脑销售技巧和话术 做电脑销售话术

电脑销售技巧和话术——简介销售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懂得销售的人,再难卖的东西也变得很容易出售,不懂得销售的人,再容易卖的东西也卖不出去。所以懂得销售很重要,而所谓的懂销售就是掌握了销售的技巧和好的话术。下面小编来给大家分

房地产销售技巧和话术的十大要领 楼盘销售技巧和话术

房地产销售技巧和话术中,有一些必须注意的要领,要求置业顾问掌握,现在谋之刃就接受给大家。 ?房地产销售话术的第一要领:将最重要的卖点放在最前面说 ??根据首因效应这个销售心理学的理论,最先和客户介绍的卖点将获得最有效的效果,也将

男人的承受和成长 女人—夜承受多个男人

今天晚上感谢山经的同学,你们的热情掀翻了礼堂,让我感动!有几句话没来得及和你们讲,我写在这里,就是关于男人的承受和成长。短短的两个小时,你们看到了我光鲜风光和接受满场掌声的一面,你们也许会好奇为什么我总是能够心想事成。你们要知

声明:《尹朝阳的画和话 尹朝阳》为网友长腿欧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