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也曾翘课、打牌、拼凑论文
季羡林:也曾翘课、打牌、拼凑论文
2009-07-22 16:20:4721CN社区|
标签: 季羡林 字体
摘要:季羡林的《清华园日记》被网民当成励志书,理由是:现今的大师当年也和自己一样迷茫而无知,只不过严谨治学,才终有所成。
新世纪周刊2009020期封面
青年时和他交游的人,在世的寥寥无几。
我们羡慕长寿的人,我们从爱记录的他那里挖掘出无数回忆。从回忆里触摸那个学术和大学上的黄金时代。
1946年被聘为北大教授,季羡林是在民国时期从事过教育活动的最后一批学人。
有人说,他不算大师,也就是在一个领域内有特长,只是因为长寿,就成了大师。
我们这个民族,如今对“大师”未免太过饥渴了。饥渴一点有什么不好?
季羡林的老师陈寅恪,可谓货真价实、毫无争议的国学大师。他在文革中被造反派用大喇叭捆在病床前,高声恐吓、折磨致死。我们昔日是这样挥霍大师的生命,才会在今天对大师如此饥渴、求之不得。
战国时,燕昭王的老臣郭隗曾经讲过一个千金买马骨的故事:如果马骨都能获得千金,还愁没人把千里马送来吗?燕王福至心灵,当时拜郭隗为老师,果然乐毅就来投奔了。
郭隗和季羡林都不是马骨,他们一个甘为马骨,一个辞去“三顶高帽”,他们都是有知识有见识的人。
真性情的邻家老人
非拿国学大师、泰斗、民族良心去要求他,太苛。他更多的是一个勤奋、谦和并有点羞涩的好老师
本刊记者/张雄
这是北大的黯淡一天,2009年7月11日。
上午9点,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因心脏病在北京301医院辞世,享年89岁。
几个小时前,北大教授、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7月11日4时30分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3岁。
两人在同一天逝世,他们都是山东人,研究领域都涉及哲学,任继愈的女儿曾经是季羡林的学生。有人说,这是双子星座的陨落。
季羡林1946年在北大开始在国内的执教生涯,任继愈略早,1942年在西南联大开始执教。他们是最后一批民国学人。
民国,那个战乱频仍却思想活跃的学术时代就这样随着学者们的离世而最终落下了帷幕。
季羡林的身后也有争议声,有人说他最后几年的文字,描写政通人和的居多,见人间疾苦的少。这并不奇怪,他最后的数年都在301医院的高干病房里居住。
当他最早忍不住开始重新回忆胡适、挖掘这位伟大学者的闪光点;当他扎实地写完那本80多万字的《蔗糖史》,一扫史学界整天忙于断代和争议农民战争的风气;当他在11年前发表《牛棚杂忆》的时候,他已经为这个民族做了许多许多。
真的学者并非一定要表情严肃、高不可攀,也需要金刚怒目、也需要菩萨低眉,季羡林就是一个非常真性情的邻家老人。
遗憾的是真性情的老人年轻时无法做主自己的婚姻事,晚年又无法决定自己的身后事:他希望自己能够被葬于最想念的母亲身边,也就是回到山东临清老家,但他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成了“国宝”。根据老人独子季承的说法:可能老人的骨灰将会分成三份,一份给八宝山,因为他是国家、是北大的人;一份葬在临清;一份葬在妻子女儿埋骨的万安公墓,方便子孙凭吊。
“无大志”日记反成励志书
在豆瓣网上,季羡林的《清华园日记》被网民当成励志书。这些日记写于上世纪30年代,时值季羡林就读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跟所有时代的年轻人一样,此时的季羡林心气甚高,牢骚满腹,荷尔蒙过剩。
“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气,还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
“论文终于抄完了。东凑西凑,七抄八抄,这就算是毕业论文。”
“过午看女子篮球赛,不是去看打篮球,我想,只是去看大腿。”
这些日记在出版时,编辑曾提出“做适当删减”,季羡林的意见是:一字不改。网民视之为励志书的理由是:“原来,同学少年都此般——想象现今著作等身,名扬海内的大师,当年也是和自己一样迷茫而无知,只不过经历了德国的几年博士,严谨治学,才终有所成。”
季羡林一直自称:少无大志,中无大志,老也无大志。按他自己的说法,其出生地清平(现为临清市)是山东最穷的县,他的村子是全县最穷的村,而他们家则又是全村最穷的家庭。季羡林回忆六岁以前,几乎不知肉味,没钱买盐,只能从盐碱地里挖土煮水腌咸菜。文革中有“革命小将”去临清调查季羡林的出身,希望能把他打成地主。季的同乡告诉来访者:如果开诉苦大会,季羡林是村里的第一名诉苦者,他连贫农都不算。
季羡林一生中最关键的转折点在他六岁那年出现。远在济南的叔父把他从村里接走。因为季家在他这代人里就一个男丁,省城的条件自然更有利于把他培养成人,将来也能光耀门楣。
叔父对季羡林的教育十分关心。但在求学的很长时间里,季羡林一直很贪玩。“从来没产生过当状元的野心,对那玩意儿一点兴趣都没有”,下河捕虾捉蛤蟆才是他的最爱。课余时间他酷爱看油光纸石印的《彭公案》、《济公传》一类“闲书 ”。这些白话小说对季羡林后来的写作产生了一些影响,他酷爱使用“皆大欢喜”这个透着傻乐劲儿的词。
叔父对他的预期只是娶妻生子、传宗接代,做一个小职员而已。对此季羡林也并无异议。但在十五岁那年的一次考试,又让季羡林改变了对自己的判断。在这次期末考试中,季羡林竟考了全校第一名。校长王寿彭是前清的状元,他亲书一个扇面和一副对联,以表彰这位全校第一。他在题字中称“羡林老弟”,这个荣誉对季羡林影响极大。“由于这个偶然事件而改变为另一个人”,他开始觉得自己“即使不是一条大龙,也绝不是一条平庸的小蛇”。
荣誉感是激励这个狮子座男人的最好礼物。此后季羡林开始成为考试的冠军,在高中毕业时他信心十足地报考了北大和清华。而就在几年前的小学毕业时,他连重点中学都不敢报。
然而叔父家还是希望他能尽快抢到一只铁饭碗。在报考大学之前,季羡林报考邮政局,竟名落孙山。“大概面试的老外看我不像那样一块料。”
爱的缺失
1929年,季羡林18岁,尊叔婶之命与济南女子彭德华结为夫妻。彭德华比季羡林大4岁,读过小学。这桩婚姻并无爱情可言,两人也很难有足够的沟通,这对于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的季羡林而言,是莫大的痛苦。1932年,已是清华学生的季羡林在日记中写道:
“五三惨案”刚过,我精神是受刺激萎靡到极至了。又失学一年(生平未曾失过学),在家里蜷伏着。同时,使我最不能忘的是我的H.(指妻子彭德华)竟然使我得到derSchmerz(德文:“痛苦”)的真味。我现在想起来仍然心里突突地跳——虽然不成的东西,也终于成了东西了。
“我近来对家庭感到十二分的烦恶,并不是昧良心的话。瞻望前途,不禁三叹。”
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彭德华一直在这个家庭中默默扮演着贤妻良母的角色。季羡林说,彭德华一辈子没有看过任何一部小说,也没有给他写过一封信,她更不可能了解丈夫的研究成果。但彭德华尽孝道,且对丈夫绝对忠诚和服从。季羡林曾说:“如果中国将来要修《二十几史》而其中又有什么妇女列传或闺秀列传的话,德华应当榜上有名。”
1933年他们的女儿出生,两年后他们又有了一个儿子。季羡林在同年远赴德国留学,一别便是十年。1946年季羡林回国,第二年夏天才坐飞机从北平来到济南。季羡林的外甥在文章里写道:有一天看到一位“叔叔”走进屋里,摸了摸他们的头,然后进了里屋,听到里面一片嚎啕哭声。
此时内战已全面爆发,叔父有病,孩子要上学,季羡林没有把家眷带回北平。直到1962年叔父去世,婶母同妻子才从济南搬到北京,季羡林的独居生活得以终结,一家人终于可以长时间团聚,但两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在他们的成长中,父爱是缺失的。
季羡林自认为性格内向。到晚年写自传时季羡林给自己提出了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缺少母爱。季称父亲是一个游手好闲挥霍成性的人,他自然不会对其抱有太多好感。六岁离开老家时,季羡林最舍不得的就是母亲,初到济南他痛哭一夜。年幼的季羡林寄人篱下,“我能躺在一个非母亲的人的怀抱中打滚撒娇吗?这是不能想象的。”
1936年7月11日,季羡林写了一篇《寻梦》,开头一段是:
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季羡林在德国的房东欧朴尔太太,比季大二十五六岁。这位德国家庭妇女具有全世界优秀女人的美德:勤快,善良,和蔼。每天晚上,欧朴尔太太把自己一天的经历原原本本详详细细地跟季羡林说,季对她的“婆婆妈妈”的事情也并无兴趣,但他对此却没有拒绝。季羡林把她当作自己的母亲,在十年朝夕相处中,两人从未有过任何矛盾。“她不知为我操了多少心,共过安乐,也共过患难。回忆起她来,就像回忆一个甜美的梦。”
季羡林在散文中很多次写到过“梦”,他的内心是个梦幻的世界。季羡林的学士学位论文《现代才被发现了的天才— —德意志诗人薛德林》,用英文写成的,季的助手蔡德贵评价这篇论文说:里边半是想象,半是学术探讨,幻想力很强。季羡林后半生研究的印度,则是个极善幻想的民族,有较其他民族丰富得多、深邃得多的幻想力。
多情善感季羡林
遇到无能为力之事时,季羡林就会“真想到什么地方痛哭一场”——这样的说法在季的文集中出现不下十次。季羡林承认,在感情上他是异常脆弱的。1992年,他家附近的一条幽径上,燕园内仅存的一棵古藤萝被人砍伐,为此他痛心疾首而掉泪。在《幽径悲剧》中他写道:“从此以后,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我真有点怕走了。我不敢再看那一度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心里数着:一、二、三、四,一直到十,我估摸已经走到了小桥的桥头上,吊死鬼不会再看到了,我才睁开眼走向前去。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
民间有言:男不养猫,女不养狗。意为养猫者须感情细腻、温柔。北大人都知季羡林爱猫,他从家乡临清带来四只活泼可爱的白色波斯猫,白天为猫做饭,晚上与猫同眠。季羡林有一条戒律:即便是猫儿在稿纸上撒尿,也绝不打小猫一掌。季羡林半生患神经衰弱失眠症,睡眠不好。有时半夜醒来,看到猫儿睡在他的双腿上,“又酸又痛,但我总是强忍着,决不动一动双腿,免得惊了小猫的轻梦。它此时也许正梦着捉住了一只耗子。只要我的腿一动,它这耗子就吃不成了,岂非大煞风景吗 ? ”(《老猫》)
留德期间他有过一段婚外恋情,他爱上了一位帮他打字的德国姑娘伊姆加德。当时的情况是,如果季羡林与伊姆加德结合,留在欧洲任教,这对于他的学术研究而言是个好消息——这里有丰富的梵文资料,而中国当时谈及印度学的书刊几乎没有。他意识到这是关于感情和事业的双重选择:“如果不回去,我就是一个毫无良心的,失掉了人性的人。如果回去,则我的学术前途将付诸东流。”
季羡林在回国前曾接受英国剑桥大学的聘约,等到回国后“把家庭问题处理妥善了”以后再返回欧洲。但家里境况超出了他的想象:叔父年迈多病,早已不能工作。续弦的婶母每日摆小摊卖香烟、炒花生和最便宜的糖果,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十几年未见的妻子,被穷困的生活折磨得老了许多。眼前的一切令他心如刀绞,“我立即忍痛决定,不再返回欧洲。我不是一个失掉天良的人,我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必须承担起来。”
“天生的犟种不识相”
1946年季羡林回国,即受聘为北大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这个系主任一直当到1983年(文革期间除外),在 1978-1984年间还兼任北大副校长。季羡林对官场并无好感,“我最怕同人交际,又是一个上不得台面的人??但是命运或者机遇却偏偏把我退到了行政工作的舞台。”季羡林说的“交际”指的是官场交际。胡乔木和季羡林是同一年考进清华的老同学,胡乔木的职务越来越高,“文革”之后,胡乔木多次走访季羡林。季羡林却一次也没有回访过。“我很怕见官。” 季羡林说。但胡乔木逝世后,季羡林特撰《怀念乔木》一文,追述他们相识、相知的往事。季羡林承认,在他生前,刻意回避;在他去后,却不胜怀念。他回避的是逢迎,怀念的是真情。
诗人臧克家的女儿叫苏伊,先前在一家工厂上班。臧托季羡林为苏伊在东语系谋个职位。臧和季是中学校友、山东老乡,俩人40年代即在上海相识。当时季羡林已是北大副校长,他答应了臧的嘱托,让苏伊来考试。苏伊到了考场才知道,要考的竟是《大唐西域记》。季羡林说:要来我们东语系工作,《大唐西域记》是基本书目啊。这样一部艰涩的古文经典,即使是许多大学毕业生都应付不了,苏伊是高中毕业,只好知难而退。臧克家并未因此心生芥蒂,仍一如既往地与季羡林唱酬往返。两人继续保持君子之交,直至臧克家去世。
季羡林内心有原则,自称“天生的犟种不识相”。曾给季羡林写传的弟子张光介绍:季羡林的《牛棚杂忆》在199 2年就已写好,但直到1998年才出版。“本来可以出来说这件事的应该是很多人,但季先生等了六年,居然一个人也没有,他坐不住了,他觉得必须出来说这个事。”张光说。
但他也并非是一根筋往枪口上撞的人。“好汉不吃眼前亏”是他的另一原则。文革批斗时,季羡林对折磨他的造反派的态度是尽可能配合。当造反派在远处高喊“季羡林”时,他连忙“用上四条腿的力量,超常发挥的速度”,跑到前面的大院子里,等待审问。
他的刚和柔,都是从那十年里的皮肉之苦上学来的。德国十年,老师教会了他严谨治学和各种语言,文革十年,则磨炼出了季羡林的性格。让他的真性情里,稍微带上了一点人人可以原谅的狡猾。
(实习记者苏枫、武国英、王洋、郑思思对此文有贡献)
追寻季羡林的足迹
另一种纪念大师的办法,是重走他走过的路
本刊记者/汤涌实习记者/苏枫
想要了解一个人,有两个好办法:一、读他写的书和他读的书;二、接触影响过他的人;三、走他走过的路。
季羡林先生去世之后,一位大学生在北京邮电大学BBS上曾经发帖说:“我女朋友居然不知道季羡林。”得到的反应非常强烈,许多人说:“你是让大家一起围观并鄙视你MM吗?”
对于多数人来说,对季羡林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一个名字上:他的书里最易懂的是他的散文和回忆录,比如《牛棚杂忆》。
读完这些就已经不易,有多少人有时间和精力去读《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
由于季羡林先生非常长寿,影响过、教育过他的人几乎全部作古,得他传授比较多的弟子,如今已经得在《百家讲坛》上才能看到了。
还有一个办法能够让普通人深入了解季羡林,那就是和他一样,行万里路。
季羡林的国内足迹
1.济南
季羡林生长在山东临清,6岁到了济南,在济南他曾经就读于山东大学附属中学(今天的山东大学一附中),高三时转入济南省立高中(济南市一中)。这两所学校都认为季羡林是他们的校友,不过济南一中的校名并非季羡林题写,而是郭沫若。
济南一中的校友还包括诗人臧克家、贺敬之、学者欧阳中石和国家领导人罗干。
2.泰山
山东人对泰山的感情丰富,季羡林也不例外,老人曾以94岁的高龄写出《泰山颂》:
“巍巍岱宗,众山之颠。雄踞神州,上接九天。吞吐日月,呼吸云烟。阴阳变幻,气象万千。兴云化雨,泽被禹甸。齐青未了,养育黎元。鲁青未了,春满人间。星换斗移,河清海晏。人和政通,上下相安。风起水涌,处处新颜。暮春三月,杂花满山。十月深秋,层林红染。伊甸桃源,谁堪比肩。登高望岳,壮思绵绵。国之魂魄,民之肝胆。屹立东方,亿万斯年。 ”
温家宝去医院探望季羡林时曾经评价此诗说:“写得很好。文章感人,而且有气势。”
3.北京
清华大学是季羡林求学的地方,当时的清华大学校园,和今天的校园是同一地址。
北京大学是季羡林在国内教育生涯开始的地方,当时的北京大学在沙滩红楼,后来和燕京大学合并,才到了今天的中关村一带。所以外地游客如果真想参观北大,应该从北大旧址开始。
参观现在的北大校园时,不妨把《牛棚杂忆》里提到的一些地名记下来,有些建筑已经由于拆旧盖新荡然无存,但有的依然存在。
301医院,北京五棵松附近,北京最好的医院之一。季老最后几年生活在医院病房里。但不推荐去参观,医院需要正常的秩序。
季羡林是北京奥运会顾问,喜欢他的游客可以购买福娃做纪念物,现在很便宜,地摊上20~50元就能买下五兄弟。
4.甘肃、新疆
1982年,季羡林受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博物馆委托,花费近20年时间,对1975年在新疆焉耆出土的44张 88页的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剧本》进行释读,陆续写作了10余篇文章,引起了轰动。
去乌鲁木齐可以参观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博物馆,那里有三具著名女尸:楼兰女尸、哈密女尸和且末女尸,都有30 00年以上的历史。
1983年,季羡林当选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季羡林有散文《在敦煌》,详细地讲述自己参观千佛洞的感受,这是一本优美的导游手册,如果去参观千佛洞,记得带这本书去。
季羡林认为石窟里的时光似乎是凝固的,据说很多参观者都有此感觉。如果有充裕的时间,不妨也像季羡林先生一样,在千佛洞连看六天。季羡林说千佛洞里的很多“到此一游”,都是康熙年间的,不知道近几年被年轻的游客们更新没有。
5.台湾
台北“中央研究院”附近坐落着胡适的墓,季羡林访问台湾时,曾经来到这里写下《在胡适墓前的记忆和反思》,追忆自己的这位老领导。胡适的墓朝向西北方向,也就是大陆的方向,许多死在台湾的大陆人,都是这样下葬的。
季羡林的海外足迹
6.德国哥廷根
这是季羡林求学10年的地方。哥廷根位于德国中部下萨克森州,是一座只有约13万人的小城。1935年季羡林抵达这里留学时,该城只有4.6万多居民,1945年离开时也仅有7万余人。季羡林居住过10年的故居位于明希豪森街 20号,是一幢三层小楼,季羡林当年就住在三层。该楼现在仍然是住宅,有学生居住。
1980年,季羡林曾经因为学术会议来到联邦德国哥廷根,寻找自己昔日的德国恋人,但没有找到。
王子街21号是季羡林提到的“高斯—韦伯楼”。当年,他几乎天天去那里做学术研究。小楼建于1737年,和哥廷根大学同龄,现在楼重新装修后,租给了哥廷根储蓄所。
季羡林故居东北有他《留德十年》里常提到的席勒草坪,风景优美。更远一点的东边,有大片的树林,据说有35平方公里,所以季羡林说:这一片丛林究竟有多大,我住了10年也没能弄清楚,反正走几个小时也走不到尽头。”
哥廷根大学没有校门和围墙,比参观北大还要容易得多。
7.印度、缅甸
季羡林是印度荣誉公民。
老朋友胡乔木曾经邀请季羡林参加中国文化代表团,出访印度和缅甸,因为一个搞印度语言的教授没去过印度,说不过去。
该代表团1951年9月20日离开北京,于次年1月返京,前后共4个月。路线是:香港乘船——缅甸仰光——飞机去加尔各答——在印度巡回参观6周——原路返回香港。当时的印度与中国关系非常好。
季羡林这样描绘过这次出访:“我不能忘记,我们曾在印度洋的海船上,看飞鱼飞跃。晚上在当空的皓月下面对浩渺蔚蓝的波涛,追怀往事。我不能忘记,我们在印度闻名世界的奇迹泰姬陵上欣赏‘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奇景。我不能忘记,我们在亚洲大陆最南端科摩林海角沐浴大海,晚上共同招待在黑暗中摸黑走八十里路,目的只是想看一看中国代表团的印度青年。我不能忘记,在佛祖释迦牟尼打坐成佛的金刚座旁留连瞻谒??我不能忘记,在金碧辉煌的土邦王公的天方夜谭般的宫殿里,共同享受豪华晚餐,自己也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我不能忘记,在缅甸茵莱湖上,看缅甸船主独脚划船。我不能忘记,我们在加尔各答开着电风扇,啃着西瓜,度过新年。我不能忘记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怎么说也是说不完的。一想起印缅之行,我脑海里就成了万花筒,光怪陆离,五彩缤纷。”
缅甸是一个有许多寺院的国家,青年男子十四五岁时都要短期出家,不过去缅甸旅游时,千万要首先确认一下当地的政局。
8.日本
季羡林曾经去日本参加过会议:从京都到岚上的路上,季羡林参观过“诗仙堂”,这是一个供奉中国名诗人的小型园林式纪念馆。在那里季羡林遇到了女中学生,“各个笑容满面、无拘无束,一无恐惧,二无惊慌。”季羡林曾经与其中一位用英语搭话,却没能记得人家的名字。只好对自己说:“只要我知道,我眼前站着的是一位日本少女,就够了。”
季羡林曾经去过箱根,这里有著名的温泉,箱根有美丽的芦湖,季羡林还在湖边的野鸭窝边捡到过鸟蛋。
9.其他国家
季羡林还去过:前苏联、伊拉克、叙利亚、埃及、阿尔及利亚、马里、几内亚、曼谷,访问过伊拉克和埃及之后,季羡林已经去过了全部“四大文明古国”,考虑到最近伊拉克的局势仍然不稳,这里不推荐参观伊拉克。
季羡林去的时候,伊拉克还在战前,当时伊拉克的国家博物馆里,还有许多两河流域出土的珍贵藏品。这些藏品在战争中损失比较严重。
游历并不能让一个普通人成为大师,但足以让人开阔眼界,同时多游历本身也可以促进人的写作冲动,季羡林的许多作品,都是这样写风土人情和游学生活的散文。
求学时代
他选择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只是爱好甚至是被迫无奈,没指望这些生僻语言让自己身居泰斗、名称大师和“感动中国”
本刊记者/许荻晔
他信手就得了北大清华两份offer;自清华西洋文学系毕业时,他的德语也保持了四年全优的佳绩。
他的大学四年和如今的年轻人差不多:翘课、打牌、腹诽同学、臧否老师、拼凑论文,平时大睡其觉,考前急抱佛脚,去看女子篮球比赛“只是去看大腿”,临毕业开始打算“要不择手段去抢一只饭碗”。
他不喜欢上那几门专业课,只是因为老师态度敷衍,并无实学或者不授实学。这位求知欲旺盛的学生屡在系外选修、旁听,听过了历史系陈寅恪的《佛经翻译文学》,他甚至联合几个同学同去请求陈加开一门梵文课。
陈没有应允,但他求学的热望清楚可见。
更清楚可见的是,他肩上的重负,已使他不能继续求学路。他出生于宣统三年,虽然历“五四”,沐西风,但是他无法成为现代意义上的个人:一出生,他的位置,就是在族谱上既定的。作为季家的单传一脉,他的价值被框定为光耀门楣、开枝散叶。前者让他的命运从清平县的放牛娃转向清华园的高才生;而后者使他18岁时就有一名绑定的妻子:一名门当户对、小学学历、年长四岁的传统女性。
于是学西洋文学的他,毕业回家当中学教员,教国文,因为他读书时曾发表过散文。
季羡林清华园日记
(2009-08-20 06:26:28) 天路客 野狐の禅
http://blog.sina.com.cn/shixueqian
转载▼
标签: 女子篮球
荷尔德林
季羡林先生
叔父
清华园
读季羡林《清华园日记》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老愚 2010-04-01 (http://www.ftchinese.com/) 季羡林先生在看到自己七十年前的日记时,喜不自胜,“有感即发,文不加
点,速度极快,从文字上看,有时难免有披头散发之感,却有一种真情流贯其中,
与那种峨冠博带式的文章迥异其趣。我爱上了这些粗糙但却自然无雕饰的东西。”
他称这些日记是“心中毫无顾忌,真正是畅所欲言。” 一字未改的《清华园日记》,是季羡林二十一到二十三岁之间的记录,当时,
他是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的学生。他从三年级开始写日记,他这样表述日记的价
值:“日记是最具体的生命的痕迹的记录。以后看起来,不但可以在里面找到以
前的我的真面目,而且也可以发现我之所以成了现在的我的原因。” 怨天尤人似乎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心理特征。他把一切苦难都归结于他人。他
陷在泥潭里,孤芳自赏,寻找着生命的出口。虽然成家了,但他依旧是个少年,
无助,孤傲,寂寞,压抑,唯一看得见的出口在那里:写作,扬名立万。支撑季
羡林的是文人的情怀,博得功名再计较。他心里郁积着一腔怨气,困兽犹斗。内
有看不见人生路的苦闷,外忧异族侵扰。家庭的双重痛苦压在心头:叔父叔母的
期许与怨言,经济的拮据,懒得沟通的妻子。 无爱无性的人生,与母亲八年不得相见的苦痛吞噬他脆弱而敏感的心。可以
说,这是他一生黑暗焦虑的日子,他化解的途径唯有交友,写作,读书,眺望彼
岸——德国。 浪漫主义诗学,天生属于不甘于寂寞的年轻人,是他们精神的安慰剂。逃避
现实卑琐而艰难的日子,以心灵主宰身体生命的高歌猛进,只能属于一茬又一茬
年轻人。苦难的土地孕育了一批这样的人物。 季羡林一生的密码全在这本日记里。他是孤独的,外面再热闹,内心是寂寞
的,吝啬于感情,他处于严重的压抑中,内心奔放却冷面孤傲。他不是一个易于
亲近的人,只有在安全的氛围里,他才恢复真挚的本性。他会顺水推舟,装糊涂。
人情世故他看得很开,他是一个顽皮的生存大师。 在日记开始之前,他抱怨妻子让他“得到痛苦的真味”。接到妻子有喜的信,
“我简直不知道是喜是悲。”“我的思想时常转到性欲上去,我这时的心情,我
个人也不能描写了,我相信,也没有人能够描写的。”他跟家里的关系似乎很简
单:“写家信去要四十元。”“今天寄家信要五十元”“过午又接家中寄来棉
袍。”回济南,“与叔父一别又年余矣。”“到校后,心里面酸甜苦辣咸的滋味
全有。幸而我不是慌慌张张逃走的,不然更觉得滑稽了。无论怎样,心里总不能
安住。” 请注意多次出现的对风的描写:“风在窗外的暗夜里狂奔”。很能体现他那
挣脱束缚的那股劲。“理想不管怎样简单,只要肯干,就能成功。'干’能胜过
一切困难,一切偏见。” 购书占据生活的重心,歌德全集,威廉·布莱克,荷尔德林全集。他喜欢过
的是这样的日子:读德国诗,做文章。连婚姻问题都“可以马虎下去了”。 可以说,除了读外文、写文章外,他的生活非常压抑。其中,性与爱的缺失
令人诧异。他关于性的记录屈指可数,“早晨跑到一院去旁听Greek,只有一个
女生在教室里,我没好意思进去。”日记里仅有这一条与女生的接近,其余基本
上是视觉活动,比如,燕大女生宿舍“绿叶蔓墙,真是洞天福地。”1933年4月
29 日,女生宿舍开放,他“特别去看了一遍。一大半都不在屋里。” 他频繁记录看女子篮球,“过午看足球和女子篮球。所谓看女子篮球者实在
就是看大腿。说真的,不然的话,谁还去看呢?”自1932年12月1日起,14日、
21日,24日持续关注女子篮球赛。“附中女同学大腿倍儿黑,只看半场而返。 ”
1933年12月2日,在看完篮球赛后,这样记到:“我想,只是去看大腿。因为说
到篮球,实在打得不好。” 他还险些上了当,1934年4月1日,“早晨有人贴出条去,说过午有女子排球
赛,届时赶往体育馆者甚多,我也几乎受了骗。” 1934年4月16日,在游历江南无锡后,他写了这么一句“这里女人很风骚”。 同年5月10日,在和同学喝了几杯酒后,闲聊“从运动扯起,一直扯到女人、
女人的性器官,以及一切想象之辞,于是皆大欢喜,回屋睡觉。” 看电影给予他某种满足,1933年元旦,在看完电影《金发爱神》后记——
“主角忘记了是什么名字,倍儿迷人”。 还有读。读《两地书》,“颇别致”。读《红楼梦》为林黛玉的命运而难过,
翻过那个不祥的结局。 有时也想:“自从去年以来,我的心常常转到娼妓身上去。我觉到她们的需
要。” 诸种失意造成愤激的情绪。由瓜皮帽和西洋的毡帽并存而起,他断言,“不
调和就是人生,人生就是不调和。” 1933 年8月9日的日记里这样写道,“我最近觉到很孤独。我需要人的爱,
但是谁能爱我呢?我需要人的了解,但是谁能了解我呢?我仿佛站在辽阔的沙漠
里,听不到一点人声。'寂寞呀,寂寞呀!'我想到故乡里的母亲。”这完全是
一个柔弱青年的独白,他渴望自己不愿意施与别人的东西。 在我看来,影响季羡林一生的因素有三个:一是过继给叔父所带来的心理不
适感;二是八年未见母亲,母亲突然离世所带来的悔恨;三是未跟自己中意的四
姐结婚,而被迫与自己并不喜欢的德华生儿育女。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强烈压
迫着他,催生出一颗飘泊的心灵:厌倦家庭,对妻子毫无责任感,孤傲脆弱的性
格,躲避生活的态度。经由荷尔德林诗集的牵引,他把德国作为寄存自己躯体的
壳。这位古典浪漫派诗人的作品,暗合了季羡林的性格与情感。如此一来,留学
德国就成为他的必然选择。 这本日记,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原因或许在于人们还不习惯于接受一个真
实的生命。2002年4月25日,在校完这些七十年前的日记后,季羡林写道:“我
七十年前不是圣人,今天不是圣人,将来也不会成为圣人。”但他的传记作者似
乎还没有明白这一点。 他的儿子季承先生,积数年之功,完成了一本名为《我们这一家》的著作。
即将由北京新星出版社推出的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解读季羡林先生内心秘密的
钥匙。如果把这两本书对照着读,才可以读出季羡林的灵魂来,诸多季羡林之谜
也可迎刃而解。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本文的网址: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2002 (XYS20100401) ——————————————————
季羡林的清华园日记
二日 今天才更深切地感到考试的无聊。一些放屁胡诌的讲义硬要我们记!
大千走了,颇有落寞之感。 十三日 昨夜一夜大风,今天仍然没停,而且其势更猛。 北平真是个好地方,唯独这每年春天的大风实在令人讨厌。
没做什么有意义的事——妈的,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气,
还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 二日 今天作Faust的Summary
无论多好的书,even Fausteven Faust。
只要拿来当课本读,立刻令我感觉到讨厌,这因为什么呢?我不明了。
过午看女子篮球赛,不是去看想[打]篮球,我想,只是去看大腿。
因为说到篮球,实在打得不好。
三日
今天整天都在预备Philology,真无聊。我今年过的是什么生活?不是test,
就是reading report,这种生活,我真有点受不了。 四日 今天早晨考Philology,不算好。
过午作Faust的Summary,也不甚有聊。
这几天来,一方面因为功课太多,实在还是因为自己太懒,H
更多阅读
20130713唐师曾:庄则栋,比季羡林智慧?
庄则栋比我大20岁,称我为“小弟”。季羡林比我大50岁,呼我为“老弟”。两位都是老鸭数十年的好友和纪实对象,一直拍到八宝山的火化炉……由于老鸭鲁莽、耿介,侥幸沦为庄则栋虎落平阳的贫贱朋友,亦被龙盘301西院X楼的“帝师”季老尊为《
怀念母亲散文 季羡林 季羡林怀念母亲原文
字号:大 中 小 季羡林,生于 1911 年,山东清平人。中共党员。 1934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曾任中学国文教师。 1935 年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及中亚古代语文, 1941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
季羡林的两个小故事 季羡林小时候的故事
三月唯慕桃李开(感动中国人物)季羡林 作者:周敏(女·甘肃)“三月唯慕桃李开”,是说春天仰慕桃李花开的意思。这里,“三月”变换为“季”;“唯慕”作“羡”;“桃李”是两种树木,扣“林”。成谜组合灵活,意随笔到,是一朴素大方之作。季羡林(1911-
《自己的话是让别人看的》、《怀念母亲》季羡林 怀念母亲季羡林读后感
赋得永久的悔季羡林题目是韩小蕙小姐出的,所以名之曰“赋得”。但文章是我心甘情愿作的,所以不是八股。我为什麽心甘情愿作这样一篇文章呢?一言以蔽之,题目出得好,不但实获我心,而且先获我心:我早就想写这样一篇东西了。我己经到了望九之
季羡林经典作品集:红
基本资料季羡林经典作品集:红作者: 季羡林出版社: 华艺出版社出版年:页数:定价: 36.8装帧:ISAN:内容简介《红》收录季老解放前文章,包括畅销名著《清华园日记》,取“这红色给我以大的欢喜,它遮盖了一切存在在我的回忆里的影子”之意。两方面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