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地点:河北·保定 设备:Canon 1DX 摄影:北京老夏 背景音乐:《风吹麦浪》(李健)【图1】
农历的五月,是麦收季节,家乡田野上金黄色的麦浪会欢快地起舞,散发出阵阵成熟的香味,呼唤着人们的收割。一年一年的麦收,一年一年的长大。身在异乡的我,却连麦子的身影都看不到了,不知道家乡的麦地里,是不是还有一群孩童,像曾经的我们一样,在田野里奔跑着、收获着、成长着…… 上个周末,有幸跟京城的十几位摄友驱车到河北保定徐水去感受麦浪、去感受自然,投入大自然怀抱的我们忘记了旅途的疲劳,在麦浪里放歌,在麦浪里欢笑。 (本组图片均使用CBLLENS自定义色彩白平衡)
【小麦】原产地在西亚的新月沃地。中国最早发现小麦遗址是在新疆的孔雀河流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楼兰,在楼兰的小河墓地发现了四千年前的炭化小麦。四千年前的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下游一带的沙漠绿洲中,有着较充沛的水资源和高达40%的植被覆盖率。那时水中有游荡的鱼儿,林中有飞奔的动物,翠绿的草地可以放牧,土地适于耕种。在小环境里有着相当不错的生存土壤。但是唯一的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便是沙漠绿洲生态的脆弱性,一点点改变就会给生命造成意想不到的灾难。 中国内地发现出土的小麦,最早在三千多年前,也就是商中期和晚期左右,但不是很普遍。小麦普及还是汉代以后事情了,关键一点就是战国时期发明石转盘在汉代得到推广(材料来源于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得以使小麦可以磨成面粉。小麦主要在北方种植,在南方种植发展还是得益于南宋时期北方人大量南迁,南方对麦需求大量增加而造成的。到明代小麦种植已经遍布全国,但分布很不平衡,《天工开物》记载北方“齐、鲁、燕、秦、晋,民粒食小麦居半,而南方闽、浙、吴、楚之地种小麦者二十分而一。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实拍】华北·放歌在金色的麦浪里(组图25张) 麦浪微博](http://img.aihuau.com/images/31101031/31084732t01013209b70b3fbded.jpg)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图20】
【图21】
【图22】
【图23】
【图24】
【图25】
进入《北京老夏》微博共享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