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片U约 英.美电影:《桂河大桥》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
英.美电影:《桂河大桥》
[海报剧照]
[热诚推荐]
下午把《桂河大桥》看完了,分几次看大师的作品,我甚至有意在查网页时不看剧情,为的就是一个完整的体验。不得不服大师的经典,一贯的美丽风光的鲜艳画面结合史诗感的手法,阳刚的冷峻中又透出某种豁然的风趣。3分之一的篇幅来讲被英军上校如何保持绅士文明在日军的俘虏营里,就建桥任务中的军纪及角色权利争取而不卑不亢。的确,他可不像是革命烈士主题的宁死不屈的姿态,但就是在意志的摧残中也凛然着那股骨子里的贵气,这和大师塑造的“阿拉伯的劳伦斯”以及“齐瓦格医生”等人物比较,是是有某种内在关联的。而正是这个人物撑起反战的主题,这一点到了他在通车前一天的大桥上的感慨已经宣告确立:人生这样那样,当某种时候忽然说不定回到原点了,那么过程如何又有什么差别呢?看到这句话我已经抽离剧情,那桂河的水至今一定还像画面中那样正流淌向前,而曾经的战争故事在它的眼里只有不动声色,那寂静的雨林,或是雄鹰俯瞰的蓝天,才是它深沉的关联。第二部分电影才讲到英军的对策部署,相对于那个俘虏营,这里更像后方,花红叶绿碧海,绅士美女情调点缀于战争的背景,更有雨林的壮美,山雄峻水湍急,异域村姑助军,多少有着乡野牧歌的抒情。这一切则是为了铺垫俘虏营里留守与出逃的两个主角线索的最后交集。那座桥从无到有,最后浑然天成,它的存亡自然牵动着观众,所以越到最后张力越强,千钧一发,人物的性格走向充满戏剧的悬念,所以剧情的急转直下既合乎常理又还原了常理,爱桥护桥既是上校对于自己作品的珍视,所以他一时敌友不分和盟军扭打在一起,这样的违纪之举回过神后已经力不从心改过,编导妙趣横生让他倒下的身体压响了炸药的引爆器来将功补过,也就是迂回转折后那座桥走向观众的愿望:毁于一旦。反战的主题和人性的无助呈示无遗。160多分钟的片长,看大卫•里恩以大师手笔在作品中恣纵才情,那阳刚气之中不乏深沉婉约,和他几部史诗作品一脉相承,值得致敬!!
[剧情资料]
二战期间,日军占领了缅甸边境的一个战俘营。出于战略需要,日军将在缅甸与泰国交界修建一条大桥,同时希望战俘营里战俘出力,但英军战俘代表尼科森上校(亚利克•基尼斯 Alec Guinness 饰)认为这违反日内瓦公约拒不执行。于是尼科森等人被关了禁闭,但是没了尼科森的带领,战俘们表现消极,而且因日本设计方面的不足,建桥工作陷入了停滞。日军无奈只好放出了尼科森等人,获释后尼科森感到在破坏一切都战争里何不做点建设,于是开始投入到建桥的工作。与此同时,逃出去的美军俘虏希尔兹(威廉•霍尔登 William Holden 饰)接受盟军一个特别任务,就是大桥建成之日将它炸毁。
原名: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片长: 161 分钟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美国
编剧: Michael Wilson / Carl Foreman
导演: 大卫·里恩
类型: 冒险, 剧情, 战争
上映日期: 1957-10-02
imdb编号: tt0050212
又名: 桂河桥, 桂河大桥
简体中文名: 桂河大桥
语言: 英语, 日语, 泰语
主演: 威廉·霍尔登 / 亚利克·基尼斯 / 杰克·霍金斯 / 早川雪洲 / James Donald / Geoffrey Horne
获奖情况
1958年 奥斯卡(美国电影学院奖) 最佳影片 Sam Spiegel
1958年 奥斯卡(美国电影学院奖) 最佳剪辑 Peter Taylr
1958年 奥斯卡(美国电影学院奖) 最佳导演 大卫·里恩
[精彩影评]
一部能“引人入胜”的电影,绝不可能没有冲突。《桂河大桥》也不例外。
电影的开场很直接,这似乎是一场日军与被俘英军之间的冲突。野蛮还是文明,这是个问题。
大卫•里恩会如此简单吗?当然不会,接下来,日军与英军俘虏之间的冲突不再是电影的重点。于是,有人认为,电影试图表现一种国民性格的不同,美国人务实灵活,却不免有些狡猾和无赖,英国人刻板,身上一股强烈的贵族气质,日本人被武士道精神弄的既愚蠢又没有人性。更有甚者,居然还在电影看出了种族歧视,日本人也是亚洲人,大卫•里恩这么寒碜日本人,不是歧视是什么。这样的看法真出乎我的意料,中国观众就是觉悟高,大卫•里恩就差远了,也难怪,他们没有政治思想教育这门课。
我喜欢这部电影,因为真正的冲突并不是与具体的人或其民族联系在一起的。实际上,大卫•里恩一直在试图避免人们落入他的陷阱里。他想让观众注意到,无论日本人、英国人、美国人还是加拿大人,他们首先应该是“人”,他们有共性,其次才是特性。电影里有一处细节可以说明这点,逃走的最后一个日军士兵被干掉后,镜头在一张日军士兵落下的照片上停留了几秒,以让观众看清楚照片上的人。这短暂的几秒足以让观众的思绪从情节中暂时走开,停下来思考,倒下来是敌人,但也只是敌人,他有家人,有自己爱的人,他是有感情的人。而战争让这一切不再重要,无论他是谁,孩子的父亲或是父母的儿子,你都要把他当成目标而不是人。加拿大人与日本士兵正面遭遇时的不知所措,也是电影想表现的矛盾之一,加拿大小伙心地善良,他不是怯懦,从他第二次与日军遭遇时的表现就能看出。那次,他就毫无犹豫地上前干掉了日军上校,而这次,他能做到毫不犹豫地杀人,因为他是从背后而不是正面,敌人不再是活生生面对自己的人,不会让他有产生丝毫同情心。此外,还有一个小细节,当讨论选择炸桥任务的人选时,希尔兹同意加拿大人的参加,他的理由之一竟然是这样可以让队伍国际化点,他或许有点恶搞。或许也在暗示我们,这些人来自哪个国家不值得我们去注意,这部电影并不是在比较英国人、美国人或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区别在哪。如果我们能跳出表面的特性,才能看到深处里的共性,那么,也只有首先要看到共性,才能看到真正特性或者实质。
于是,我们能看出,表现在尼尔森上校和希尔兹身上特性之间的矛盾,是电影的主线,也是电影真正的冲突点。对于尼尔森来说,再没有什么比 rule、law、principle更重要的,不仅自己不怕死,其他士兵的性命他也可以放弃,所以,日军上校以关闭医院来要挟他屈服这招,在他身上一点也不灵。而对于希尔慈,则恰恰相反,别说什么法律了,就算是军事任务,也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一起执行炸桥任务的英军上尉受伤,就算命令希尔兹放弃自己执行任务,希尔兹也不服从。
有意思的是,这两种截然不同个性的人并没有太多对手戏,他们只在电影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碰过面,但只是简单一带而过。他们之间的冲突不是显性而是隐性的,导演其实有意安排的一场二人之间的“暗战”,这二人浑然不觉,观众也不一定能发现的了。
可以说,这场暗战以希尔兹的出逃和回来炸桥为划分,分出两个回合。第一回合,尼尔森与希尔兹在关于逃跑的问题上意见不一。希尔兹圆滑世故,在俘虏营里混的还不算太糟,但他却清醒的认识到,这里不是久留之地,他主张,一定要想办法逃走才能活命。 尼尔森凡事坚持原则,分析问题讲究逻辑和法律。在这个问题上,他认为,既然决定投降的命令是上级做出的,如果逃跑就违反了这一命令。这次小小的分歧虽没有大的风波,却将二人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同一问题上,他们的出发点就完全不同,一个从生存的需要出发,另一个则处处讲法律,讲原则。
第一回合里,尼尔森的坚持原则在这种特殊境遇下似乎很不合适宜,甚至可以说有点愚蠢。他不光不打算逃跑,还非要跟日军上校讲什么日内瓦公约,坚持要求日军执行长官不参加劳动的规定。为此,他受尽苦头,险些丧命。为了得到不干活的长官待遇值得他这么不要命吗?甚至,不惜搭上其他士兵的性命。但原则就是原则,“It is principle”是尼尔森最爱说的一句话。即使如此,尼尔森的倔强却赢得了士兵们的尊敬和支持。那次分歧后,仅有一名士兵跟着希尔兹逃跑,而大部分人都留了下来。最后,尼尔森看似愚蠢的行为战胜了日军的野蛮,他不光得到了应有的尊敬和待遇,还为俘虏们赢得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大大减少了俘虏营的死亡率。相比之下,希尔兹的第一回合则要逊很多,出逃的三个人里只有他一个人虎口脱险,逃出丛林更让他九死一生。这一轮,尼尔森与希尔兹的暗战比分1:0。
接下来,第二轮里,希尔兹成功出逃,脱离险境,却不得不接受了一个新的任务,回到日军俘虏营并炸掉桂河大桥。此时,留在俘虏营的尼尔森身体刚恢复好,就决定好好整顿一下下属,不仅能鼓舞士气,也为了他们能修好大桥。而他打算帮助日军修桥的决定让军医斯里普顿吃惊不已,能老老实实干活就算对得起敌人了,可尼尔森的行为就太过了头。他不仅要造桥,而且要造一座好桥,尼尔森似乎忘记了他是在帮谁在造桥。对此,尼尔森有番理论,他对军医说,你给病人做手术时会不会因为他是敌人就不救呢?医生被他的反驳弄得无话可说。对于尼尔森而言,哪怕处在战争中,也不能背弃自己的人生信条,如果要做就一定要做好,这里或许关乎职业道德、人的名誉和个人品德。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更是尼尔森一直以来就秉持某的东西,这种东西并不因战争或对方是敌人而放弃,应该说,这就是社会道德。
说到这,尼尔森与希尔兹之间的不同特性变得更加清晰起来。对于二人所代表的这种矛盾,我更愿意称之为是一种“个体存在的内在矛盾”,只不过在二人身上这种特性被放大了一些而已。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来说,一方面,个体要个体本身的生存而付出,我们称之为“自私”的一面;但另一方面,个体也要为整体的生存而付出,甚至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利益,甚至是生命,我们称之为“无私”的一面。这里,我用的是引号,意思是这两个词的使用并不带感性色彩,也无意贴上或好或坏的标签,只是为了说明而用。举个例子,你有生理反应,比如打喷嚏、打嗝或放屁,出于健康考虑,你这么肆无忌惮的反应一下无可厚非,但如果你周围有人,你就不得不会收敛许多,搞不好还要不顾及健康因素而努力憋住。为什么?因为你大公无私,怕损害别人的利益吗?不,因为你和尼尔森上校一样,受制于社会的某种规则、法律或道德要求,自然会这么做,不去问理由。同样,尼尔森算不上无私,俘虏营的士兵待遇提高并不是他的目的,他的目的只是为了坚持所谓的原则。幸运的是,他成功了。
但不幸的是,他也失败了。当他将坚持过了头,终于忘记了些什么时,他所秉持的到最后竟成了他所反对的。“What I have done?" 尼尔森说出最后一句话时,是否明白自己做了什么吗?在我看来,他是太投入修桥以至于忘记了自己是谁了。第二轮里,二人的再次碰面让彼此吃惊不小,电影却只安排一句了极为简单的台词,那就是”You"。这一会面意味深长,又极富戏剧性,我认为,这正是电影的经典之处。这一次二人的碰面,不仅让尼尔森幡然醒悟。同时,也让观众对二者的不同之处足以明了于心,表面上,希尔兹虽显得圆滑世故、总是服从于本能而不循于人们普遍遵守的社会教条,可在关键时刻,他却能同样不惜生命为了正确的选择;而尼尔森,他只知道誓死捍卫他的原则外,并不会真正思考这些原则背后的意义。正如希尔兹对负伤的英军上尉所言,什么所谓的军事任务也好,狗屁命令也好,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重要的呢?战争让人忘却了人性,只让人记住仇恨,为的只是博一个输赢,为此,千千万万的人失去了生命。又有几人能象尼尔森上校一样最后幡然醒悟,问一问自己,我到底做了什么?为了什么?
[请您观看]
更多阅读
佳片U约 苏联二战电影:《莫斯科保卫战》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苏联电影:《莫斯科保卫战》[海报剧照]
佳片U约 法国/意大利电影:《影子部队》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法国/意大利电影:《影子部队》[海报剧照][热诚推荐
佳片U约 意大利.西班牙电影:《高度爆破》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意大利.西班牙电影:《高度爆破》[海报剧照][热诚推荐]战争幽默题材彩色片。意大利导演卡米洛·巴佐尼(Camillo Bazzoni)作品。根据意大利作家小说《突击队19
佳片U约 美国二战经典:《马耳他之鹰》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美国二战经典:《马耳他之鹰》[海报剧照]
佳片U约 俄罗斯二战经典:《我们来自未来》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俄罗斯二战经典:《我们来自未来》[海报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