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 曹县属于哪个市

襄城县

襄城县乾明寺

襄城县,位于中原腹地,东倚伏牛山脉之首,西接黄淮平原东缘,为许昌市属县,辖6镇10乡434个行政村,面积897平方公里,耕地82.5万亩,总人口79万,有汉、回、蒙、满、瑶、壮、土、侗、彝10个民族。

中文名称: 襄城县

所属地区: 中国华北

下辖地区: 城关镇,颍桥回族镇

政府驻地: 城关镇

电话区号: 0374

邮政区码: 461700

地理位置: 河南省许昌市

面积: 897平方公里

人口: 79万

著名景点: 百宁岗五岳庙,紫云山风景区

目录

襄城概况襄城历史襄城地理 (一)地貌 (二)气候 (三)河流 (四)土地 (五)水 (六)矿藏

襄城区划 城关镇 颍桥回族镇 麦岭镇 颍阳镇 王洛镇 紫云镇 湛北乡 山头店乡 茨沟乡 丁营乡 姜庄乡 范湖乡 双庙乡 汾陈乡 十里铺乡 库庄镇

襄城经济 农业 工业

襄城风光 一、百宁岗五岳庙 二、紫云山风景区 三、乾明寺 四、大陈闸 五、毛泽东主席视察襄城纪念馆 六、龙王庙 七、文庙

同名襄城县

襄城概况



襄城县,春秋时期称“氾邑”、“氾城”;公元前540年,东周春秋时期楚灵王在氾之西北筑新城,东周帝王周襄王避难曾居氾,故名“襄城”。秦统一六国后,设襄城县,属颍川郡;自唐贞观元年(627年)改属许州,后历代相沿;1949年7月隶属许昌行政区,1986年改属平顶山市,1997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又划归许昌市管辖。

襄城县旅游资源丰富。俗语所言“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说的就是姜庄乡庙坡村东头儿的龙王庙(此地有四个巨石镇庙)。境内古迹名胜遍布,《史记》里“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的记载在今天首山脚下乾明寺内确有印记,可为稽考;奇秀幽古的紫云山风景区辖“九山十八峰五湖一条河”,且因明代户部尚书李敏在此设立的紫云书院而更加地称名于世;始建于唐武德年间的“中州第一禅林”乾明寺规模庞大,巍巍壮观;声名远播的道教圣地柏宁岗五岳庙,香客如潮,商贾云集;“内城外廓”风格的古城建筑内矗立着两千多年前的春秋古城墙和瓮城建筑,倘若身临其境,则使人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呈带状分布的汝河游览区风景秀丽,如入画中。如今,襄城旅游业已初步形成了“一山、一水、一庙、一寺、一古城”的五大景区格局,其发展前景极为广阔。襄城风景

襄城境内,北汝河、颍河等16条河流纵横交错,贯穿全境,地下水资源极为丰富,煤、石油等矿藏储量大而品质高。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盛产粮、烟、蔬菜、瓜果,种类繁多,尤以烟叶种植历史久远,闻名全国,有“金襄”之称。毛泽东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曾莅临视察,赞誉、勉励有加,“烟叶王国”之美名誉满神州。

襄城县区位、交通优势明显。自古扼南北道路要冲,通东西舟楫之便,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南距煤城平项山20公里,北距古都许昌40公里,东距内陆特区城市漯河45公里,境内铁路纵横交错,四通发达。漯宝、平禹铁路贯穿境内,东接京广,北通陇海,西连焦枝。G311线、S329线、豫20线、S103线等国道、省道呈米字形交汇县城,许平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全县乡、村公路全部开通,交通便利,信息通达,投资8.2亿元的首山一矿、投资5.6亿元的襄城火电厂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全县出现了热气腾腾发展经济的大好局面,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

而今,襄城县改革开放和招商引资的步伐在不断加大,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区位交通的明显优势,独特优惠的投资环境,使襄城这块热土正焕发出空前的活力。在这片充满希望,蕴育商机的土地上,热情好客的襄城人正敞开胸怀,广纳中外有识之士,共图大计,共谋大业,同创更加美好更加辉煌的明天。

邮编:461700 代码:411025 区号:0374 拼音:Xiangcheng Xian

襄城历史

襄城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狩猎农耕,襄城周朝春秋时名“汜”,郑地。周襄王姬郑十六年居于汜,公元前540年,襄城属楚,楚灵王在汜之西北隅筑新城,因周襄王曾居此,故名“襄城”。襄城县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战国时期,襄城居秦、楚、韩、魏之间,隶属迭更。迨秦统一,设襄城县,并在城颍设颍阳县,属三川郡,西汉初改属颍川郡。王莽新政时,改襄城为“相城”。东汉恢复襄城原名。三国时属魏。西晋仍置襄城郡。东晋咸康二年(336年)废襄城郡,还并颍川。北魏又置襄城郡。太和十一年(487年),析襄城之首山,高阳山以南至滍水设高阳县,隶属汉广郡。东魏武定六年(548年),广州治所迁襄城。北周改襄城郡为汝州。大业三年(607年)废汝州,襄城仍属颍川郡。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汝州于襄城,领汝坟、期城县。贞观元年(627年)废汝州及汝坟、期城二县,汝坟原襄境归襄城县,属许州。开元四年(716年)属仙州(治今叶县)。开元十六年(738年)废仙州,还属许州,是年,又改属汝州(治今临汝)。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再属许州。天宝七年(748年)属临汝郡。乾元初改属汝州。大历四年(769年),又以叶、襄置仙州,次年州废,仍隶汝州。五代时,后梁属许州,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属汝州。北宋仍属汝州,隶河南道。至道三年(997年)属京西路。元丰六年(1083年)属京西北路。金初属汝州,隶汴京路。太和七年(1207年),改属许州昌武军,隶南京路。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属许州,隶汴梁路。明属许州,隶开封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许州为直隶州,十二年又升为许州府,乾隆六年(1741年),仍复许州为直隶州,县均属之。

民国3年(1914年),襄城县属河南开封道。民国14年(1925年),直属河南省政府。民国21年(1932年),属河南省第五行政区(治许昌)。1947年12月12日,襄城县解放,次年1月,隶属豫陕鄂边区,旋划归豫西第五行政区。1949年7月,隶属河南省许昌行政区。1986年2月18日,划为平顶山市辖县。1997年8月,又划归许昌市管辖。

襄城地理

(一)地貌

1、地势:

襄城县处于伏牛山脉东段,县境西南部为连绵起伏的浅山区,以马棚山为最高,海拔462.7米;北部为丘陵地带,海拔90——128米;中东部为平原,海拔80——90米;东部低洼,海拔64米。全县地势呈西高东低,由西北王洛乡房村至东南姜庄乡河北五村,坡降为1:1600。

2、山脉

襄城县诸山系伏牛山余脉,构造为侵蚀低山区。有大小山头9座,面积80.4平方公里。分布在县境西南部的紫云、湛北、山头店3个乡镇。山脉走向大体有东西、东南——西北及少量的南北3种类型。山体物质主要由长石石英砂岩、粉砂、页岩及暗紫红色砂岩、红黄色黄土状亚砂亚土夹砾石透明体和古土壤层组成。其中紫云山,长、高为诸山之最。令武山、首山等一般为北陡南缓。山体多为疏林、草地。山间系“山谷平原”和倾平高地,宜种烟草,其质最优。境内有首山、紫云山、令武山、孟良山(原名高阳山)、焦赞山(原名仙翁山)、龟山(原名灵泉山)、尖山、白石山、夜虎山等。

3、岗丘

襄城县有海拔81——128米的岗丘7个。包括八士岗、百宁岗、风阳岗、麦岭岗、胡岗、尧城岗、灵树岗。面积共44.8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20%。多呈垄岗,部分平岗。土质为黄土亚砂土及红褐色亚砧土含礓砂,系全国最适宜植烟区之一。

4、平原

襄城县地处伏牛山东麓倾斜平原。全县总土地面积134.55万亩,平原面积约101.58万亩,占总面积的75.5%。(二)气候

1、特征

襄城县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一般冬季受大陆性气团控制,夏季受海洋性气团控制,春秋为二者交替过渡季节。春节时间短,干旱多风,气温回升较快;夏季时间长,温度高,雨水集中,时空分布不匀;秋季时间短,昼夜温差大,降水量逐渐减少;冬季时间长,多风,寒冷少雨雪。

2、日照 辐射量

襄城县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2281.9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52%,全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21.49千卡/平方厘米。农作物生长季节的太阳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及日照均比较充裕,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的需要。

3、气温

年平均气温14.7℃,年平均积温5463.8℃。日平均气温7月份最高27.6℃,1月份最低0.8℃。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5.3℃,极端最高气温42.3℃。

4、风

襄城县的风向随季节变化非常明显,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多为偏南风,全年以西南风最多。年平均风速2.4米/秒。夏初常出现干热风,以5月24日至29日出现频率最高。(三)河流

襄城县属淮河流域,境内有大小河流16条,遍及全县16个乡(镇),多为西北——东南流向,总长299.5公里,包括北汝河、颍河、马黄河、苇子河、新范河、高阳河、上纲河、柳叶江、南北涅河、马拉河、运粮河、柳河、湛河、小泥河、文化河。其南部为沙汝河水系,东部属颍河水系。北汝河、颍河两条主干河流,自西部、西北部入境,流经11个乡(镇),总长69.9公里,承接境外3个地区12个县的经流水;境内支流有14条季节性排涝河道,系西北——东南、南北及西南——东北流向,分布在全县16个乡(镇)。(四)土地

7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 曹县属于哪个市
1、土地资源

全县总土地面积1345500亩,其中耕地82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61.56%。

2、土壤

襄城县地处黄淮平原西缘,土壤为黄洪冲积形成。据1982年土址普查,全县共有3大土类、6个亚类、24个土种,净土地总面积为111.58万亩,三大土类包括褐土类、潮土类、砂礓黑土类。其中褐土类面积最大,为全县地带性土壤。(五)水

1、地表水

襄城县地表水相当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可利用量不大。地表经流与自然降水相一致,多雨季节强度大而集中,形成经流流失。山岗平原和自流区常年经流量合计为1.42亿立方米,水库仅能控制359万立方米。所产生的经流,多随河道排出境外。

过境水量年均达11亿立方米以上。以北汝河流量最大,年达9.47亿立方米。白龟山水库常年可供水(北汝河南岸)0.226亿立方米,设计浇地4.3万亩。

2、地下水

地下水系全县灌溉用水的主要来源,由于自然降水时空分布,地貌、土质岩性、埋深等条件不同,形成了差异明显的不同浅层水富水区:埋深15——30米、富水性0.1——2吨/时米的山丘弱富水区占全县面积的25%;埋深1——5米、富水性为10——30吨/时米的中原中等富水区占全县面积的48.4%;两者过渡地带埋深5——10米,富水性为5——10吨/时米的中原中等富水区占全县面积的26.6%。

3、水质

全县所有井、河、坑水均可用于灌溉,且符合生活饮用。县域西南部山区,有两处天然优质矿泉水,一 在紫云镇紫云山蒋沟村;二在湛北乡仙翁山侯楼村,均属低钠重碳酸型水,富含游离二氧化碳、氟、铜、锌、硒等十几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六)矿藏

1、煤炭

县境煤炭主要分布在南部和西南部山区。远景储量约为20亿吨左右,保有储量为14.1亿吨,约占平项山煤田总储量的17.2%。煤炭储量大,质量好,分布集中。

2、石油

据河南省地质队勘探,豫东低凹地带含油层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襄城县麦岭镇处该地区西部,含油层较厚。

3、礓石

襄城县礓石资源丰富,总储量约1.17亿立方米,多分布在岗丘地区,礓石是一种生产水泥的主要原料。

4、红石

襄城县红石质优量大,总储量约37亿立方米,以色红、无毒、细腻、坚韧而久负盛名。

编辑本段襄城区划

襄城县辖7个镇、9个乡:城关镇、颍桥回族镇、麦岭镇、颍阳镇、王洛镇、紫云镇、湛北乡、山头店乡、茨沟乡、丁营乡、姜庄乡、范湖乡、双庙乡、汾陈乡、十里铺乡、库庄镇[1]。县人民政府驻迎宾路东段。城关镇

代码:411025100

2006年,辖7个居委会、7个村委会:北大街居委会、西大街居委会、南大街居委会、河东街居委会、民主街居委会、东大街居委会、北关街居委会、河西村、回民村、安庄村、上徐村、东关村、石羊街村、南坛村。颍桥回族镇

代码:411025101

2006年,辖5个村委会:东街村、西街村、建设街村、北街村、南街村。麦岭镇

代码:411025102

2006年,辖28个村委会:麦岭西村、麦岭东村、后纪村、前纪村、半截楼村、白庙村、西坡方村、东坡方村、岗西后街村、岗西中街村、岗西前街村、桃沟村、沈李村、东付村、大袁村、水坑刘村、新乔庄村、赵南村、柏店村、欧营村、毛庄村、扁担李村、沟赵村、大刘庄村、竹园李村、东高庄村、李悦庄村、圈刘村。颍阳镇

代码:411025103

2006年,辖25个村委会:新杨庄村、菅庄村、纪拐村、陈刘侯村、小王庄村、张左村、大罗庄村、管武村、谭庄村、后郑庄村、大路李村、小河村、邢庙村、洪村寺村、盛寨村、古城周庄村、大河村、大路吴村、北刘庄村、牛庄村、东张庄村、苏庄村、东单庄村、大王庄村、河沿孙村。王洛镇

代码:411025104

2006年,辖33个村委会:王洛西街村、王洛东街村、冢王村、柿园张村、蔡庄村、大路谢村、堂李村、巫周村、前顿村、东店村、寨里庙宋村、后陈村、房村、春李村、坡王村、岳寨村、杨楼村、肖庄阎村、卜吉郑村、岗曹村、郭店村、何庄村、宁庄村、殷庄村、栗庄村、北高庄村、潘朱村、白塔寺郭村、朱庄村、观音寺村、阎寨北村、北宋庄村、张御庄村、双楼阎村、阎寨南村、余楼村。紫云镇

代码:411025105

2006年,辖26个村委会:孙祠堂村、石庙羊村、塔王庄村、张道庄村、坡刘村、侯堂村、方庄村、古庄村、谢庄村、马赵村、孟沟村、黄柳西村、黄柳南村、黄柳东村、杨湾村、侯庄村、张村、宁庄村、万楼村、雪楼村、刘楼村、张庄村、道庄村、雷洞村、大庙李村、马涧沟村。湛北乡

代码:411025200

2006年,辖21个村委会:姜店村、李成功村、南姚村、山前徐庄村、北姚村、南十里铺村、七里店村、南武湾村、坡李村、侯楼村、山前杨庄村、山前姜庄村、古庄村、尚庄村、山前李庄村、马芳营村、南田庄村、南周庄村、丁庄村、前聂村、后聂村。山头店乡

代码:411025201

2006年,辖35个村委会:山头店村、张店村、乔庄村、贾庄村、孙庄村、姚庄村、寺门村、乔柿园村、毛湾村、党庙村、南崔庄村、石湾村、耿庄村、蔡冯村、大赵庄村、赵保合村、大陈村、杜庄村、延寿李村、北孙庄村、双张村、马庄村、陈庄村、张卜庄村、大徐庄村、豆王庄村、范庄村、胡岗村、上秦村、下黄村、祝冯村、蒋湾村、圪垱王村、杨树孙村、庙李村。茨沟乡

代码:411025202

2006年,辖27个村委会:茨沟西村、李庄村、柿杨村、铁刘村、店南张村、沟刘村、罗沟村、茨沟东村、菜孙村、小孙村、大张庄村、杨庄村、聂庄村、葛花树王村、乔皮村、虎头李村、方窑村、肖庄村、武湾村、骞庄村、五里堡村、朱窑村、万桥村、小师庄村、马窑村、三里沟村、常庄村。丁营乡

代码:411025203

2006年,辖27个村委会:丁营村、彦张村、榆孙村、横梁渡村、冯庄村、苗府村、纸房王村、双庙耿村、岗马村、韩庄村、小集村、岗沟刘村、光门李村、崔庄村、东杜村、西杜村、霍堰中村、霍堰西村、霍堰东村、霍庄村、岗张庄村、岗半坡店村、郎庄村、楼李村、白庙王村、王穆庄村、坡杨村。姜庄乡

代码:411025204

2006年,辖37个村委会:任庄村、汪集村、火张村、樊庄村、石营村、屈庄村、0,寇庄村、许庄村、千佛阁村、三胡村、汪店村、漕厂村、大树韩村、银刘村、姜庄村、许邓村、凹李村、河北王村、来坡村、东耿庄村、于庄村、大马庄村、盆张村、前沂城村、后沂城村、靳庄村、袁庄村、王屯村、段店村、庙王村、阎庄村、郜庄村、张拐村、大营北村、大营南村、路店村、庙坡村。范湖乡

代码:411025205

2006年,辖33个村委会:范湖西村、周庄村、台王村、西谭村、城上村、阎柳村、文庄村、秦寺村、铁炉陈村、范湖东村、坡周村、大郭村、朱湖潭村、康封村、倘庄村、凹郭村、营陈村、军张村、纸房村、东大陈村、竹园村、汊河阎村、北任庄村、大白村、尧城宋村、西于村、祖师庙村、裴昌村、东虎头李村、帅郭村、罗庄村、油房孙村、庙上村。双庙乡

代码:411025206

2006年,辖33个村委会:前卢村、徐庄村、陈庄村、染房杨村、楼张村、郭白村、槐树王村、郝庄村、杨树郭村、松庄村、后卢村、付庄村、刘店村、楼头孙村、姚庄村、化行村、菜园刘村、常贾村、湾张村、岗孙村、草寺村、大李村、三街村、门楼李村、湾王村、河沿吕村、寺白村、东朱庄村、赵庄村、岗常村、小李村、湾付村、大孙村。汾陈乡

代码:411025207

2006年,辖30个村委会:汾陈村、大路村、北吕庄村、庾河村、王梦寺村、后河庄村、大磨张村、朱堂村、程桥村、北崔庄村、岗杨村、王窑村、北竹园村、双楼张村、北杨庄村、北乔庄村、宋堂村、李营村、柳庄村、老庄阎村、砖墙李村、北徐庄村、北纸房村、促进李村、方庄村、半坡店村、台官李村、赤涧傅村、仲庄村、访车李村。十里铺乡

代码:411025208

2006年,辖40个村委会:十里铺村、鲍坡村、余庄村、王庄村、王罗庄村、四里营村、仝庄村、王老虎村、小张庄村、马园村、二甲王村、宋李郭村、盛庄村、井庄内村、井庄外村、双楼宋村、寺后李村、马冢村、鲁堂村、方头村、商庄村、河汊付村、水牛耿村、河汊赵村、大庙冯村、西张庄村、吕庄村、史庄村、单庄村、东姚村、侯村东村、侯村西村、鲁渡内村、鲁渡中村、鲁渡外村、高庄村、韩村内村、韩村外村、二十里铺村、坡张村。库庄镇

代码:411025209

2006年,辖28个村委会:西库村、东库村、单庙村、金刘村、关帝庙村、范窑村、水坑陈村、北常庄村、大庙村、田庄村、宋庄村、张先庄村、徐冢村、西沈庄村、灵树村、齐王村、东沈庄村、李树村、周庄村、黄庄村、中冀村、后冀村、大井庄村、小程庄村、李吾庄村、刘庄村、万庄村、张和庄村。

编辑本段襄城经济

200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5亿元,增长17.8%;第二产业增加值23.4亿元,增长36.2%;第三产业增加值15.5亿元,增长11.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1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4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858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余额25.3亿元。

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按照“稳粮、强菜、保烟、兴林、促牧和发展加工业”的工作思路,搞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年全县夏粮总产24.4万吨,秋粮总产25.1万吨。建立省级认证无公害蔬菜基地6个,实现蔬菜产业总产值10亿元,增长11%;新植树木750万株,林业总产值7955万元;新建、扩建养殖小区12个,十里铺乡养猪小区获省级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畜牧产值8.2亿元;省、市、县命名的农业龙头企业21个,脱毒红薯、柏宁岗粉条分别得到省级认证;新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000公顷,建设高标准农业综合园区6400公顷。

工业经济活力增强。平煤集团十三矿年产量160万吨,实现产值5.3亿元,完成税收5700多万元;“首山”牌面粉被评为河南省名牌产品;许昌电能计量设备有限公司有5种产品被评为省名优产品;煤炭、煤电、煤化等新兴工业和纺织、机械制造等传统工业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本年全县新上500万元以上项目67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2个、超亿元项目4个。卧虎山、紫云、宏源3个焦化公司一期工程和金贝特种金刚石有限公司、双庙超凡纺织公司三期工程等相继建成投产;平宝煤业集团首山一矿、湛北金刚石新型合金材料厂和卧虎山炭砖厂、紫云燃气发电厂、杨湾煤矿等新上项目开工建设,另有30多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项目正在加紧施工;110千伏煤矿电力配套项目已立项;4×60万千瓦坑口电厂一期工程项目的预可研报告通过省级评估,上报国家发改委;林板一体化等一批项目正在进行前期运作。全年完成招商引资4.5亿元。

非公经济活力增加。全县新增私营企业34个、个体工商户860个,新增注册资金6161万元。众义纺织品、宏兴烟草机械、顺鑫纺织、紫云山水泥、钧都集团首峰水泥等一批老企业改制重建后运行形势良好;库庄柯桢机电厂、十里铺豫星制鞋厂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景春堂中药饮片厂、城关明基窗饰、永光彩印、许昌电能计量等一批民营企业水平提升;一批新上超千万元的项目,将成为襄城县非公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全年非公经济共完成增加值33.2亿元。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建立完善乡级科协和民营科技机构,发展科技示范乡5个、示范村146个、示范户4200多个。全县有13个单位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67个单位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建设进一步加强。教育工作成效显著,高招成绩综合评比中,县一高被评为许昌市甲类高中第一,县二高为市乙类高中第二。全县中小学教师核编工作顺利完成。全年新增就业岗位4100个,城镇失业登记率为2.9%。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各类参保人员达至32701人,养老保险已覆盖到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费分别征缴1962万元、288万元和390万元,同比增长50%、78%和8%。首部《襄城年鉴》出版发行。

2008年襄城县地区生产总值为164亿元,综合经济实力排全省36位。2009年襄城县地区生产总值为175.3亿元,2009年中部百强县第76位!农业

1、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态势

襄城县是农业大县,农民占全县人口的90%。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高度重视,强化农业投入,调整农业结构,加快科技进步,培植优势产业,使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2008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15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452元。全年粮食总产量4.74亿公斤,单产405公斤;烟叶种植面积10万亩,总产量1622.8万公斤;蔬菜种植面积30万亩,总产量8.5亿公斤,实现产值9亿元;植树造林650万株,新建完善农田林网面积20万亩,退耕还林2.5万亩。

2、提升蔬菜档次,扩大生产规模

襄城县是该市的蔬菜生产大县,为了做大蔬菜产业,他们按照“县有区域、乡有特色”的思路,设立了“一园、五区、一长廊”的建设模式。“一园”即无公害蔬菜高科技核心示范园,确保每年引进新品种30——50个,试验推广新成果6——10项,组培育苗1亿株。“五区”即设立五个功能示范区,总面积2万亩,包括无公害蔬菜示范区、设施栽培示范区、模式化栽培示范区、白灵菇生产示范区和莲鱼共养示范区;“一长廊”即311国道颍阳至二环路段两侧的蔬菜种植带,面积1万亩。目前,全县蔬菜总产值已达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菜农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以上,较1992年增长6倍多。

3、粮食面积逐步调减,品质结构逐步改善

近几年,该县在粮食面积上总的指导思想是:压缩面积,提高单产,稳定总产,改装品质。重点抓了优质专用小麦,优质高淀粉加工用红薯及鲜食型商品红薯,脱毒红薯,优质蛋白、饲粮兼用型玉米,高油、高蛋白优质大豆等新品种的推广应用。通过努力,全县粮食生产初步实现了面积调减,稳定总产,品质改善。2003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17万亩,较1998年减少了5万亩,粮食总产预计实现4.6亿公斤,较1998年增加2亿公斤。今年全县发展优质专用小麦20万亩,优质高淀粉脱毒红薯种植面积15万余亩,玉米优质化率达100%,大豆优质化率达80%。今年全县56万亩小麦,单产达408公斤,较去年平均单产增加22公斤/亩,总产2.2亿公斤,较去年夏粮总产增加1.5亿公斤,其中,全县优质用小麦播种面积发展到20万亩。秋粮生产实现总产2.4亿公斤。

4、林业工作取得突破,林果面积进一步增加

全县共植树600余万株,通道绿化154公里,退耕还林3.7万亩,新建完善农田林网21.6万亩。其中发展经济林果5000多亩,使全县林果面积达到了4.6万亩。今年造林数量是我县前10年造林绿化数量之和,实现了襄城造林的历史性突破。

5、烟叶面积保持稳定,规范化种植水平明显提高

今年全县种植纯作烟叶5.6万亩,在王洛、汾陈、颍阳、双庙、十里铺等重点烟区推广小苗膜下移栽新技术,应用面积达5.6万亩,效果良好。

6、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大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3年,全县新增养殖专业村16个,新增养殖专业户1600户,肉类产量达6.4万吨,禽蛋产量达3.2万吨,牧业总产量预计达6.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5%。

7、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含量明显提高

一是原有园区规模不断扩大。以十里铺、库庄、山头店三乡为主的蔬菜中小拱棚示范园区,新增面积5000亩,总面积已扩增到5万亩,以茨沟、麦岭、丁营、山头店为主的优质红提葡萄、凯特杏、优质桃等林果示范园区,面积扩增到15万亩。以十里铺、双庙、库庄、山头店、茨沟为主的瘦肉型猪、长毛兔养殖示范园区达到10个,总规模达5万头(只)以上,带动养殖户4000多户;以双庙、姜庄、颍阳为主的肉牛养殖示范园区达到5个,养殖总规模达2000多头。二是新建园区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区域布局更加合理。位于双庙乡占地910亩,总投资413万元的无公害蔬菜核心示范园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并全面投入运营;十里铺乡的1万亩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已通过省厅认证。库庄、山头店各1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已完成农药残留鉴测和基地环境鉴测等工作,近日有望通过省厅认证。位于311国道颍阳至库庄段两侧各500米蔬菜产业经济带,目前也进展顺利,已建无公害蔬菜示范园区3000亩,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45座。位于引汝灌渠两侧各50米的万亩经济林果带建设已全面完成。目前,全县已建成各类科技示范园区35个,总面积28万亩,初步形成东粮棉、北粮烟、南林果,西部城郊粮菜瓜,沿河、沿路产业带、畜牧养殖盖全县的发展格局。

8、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产业链条逐步拉长

全县新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0多家,丁营三粉加工厂投资300多万元,日加工鲜菜30万斤;汾陈乡三粉加工厂投资300多万元,远行效益良好;诚信保鲜公司投资70万元,建恒温库一座。全县已发展群发实业、首山科贸、襄城面粉等农业龙头企业21家,其中省级1家,市级2家,县级18家,带动农户13万户。在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全县已建成群发蔬菜批发市场、常庄农贸市场、生猪交易市场等大型批发市场10个,各类集贸市场50多家。农民经纪人队伍发展到400多人。在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成立了烟草研究所,食用菌研究所等7个研究所,并成立了蔬菜、林果、食用菌、烟草、畜牧养殖等不同类型的专业协会11家,吸纳会员6000多名,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有效地解决了农业科技棚架和实际效益不佳问题。工业

近几年来,襄城县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强力招商引资,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为全县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逐步确立了区域经济的专业化发展方向。

1、工业现状

(一)国有集体企业

我县有国有集体企业27家,现已改制7家,分别是东方水泥厂、淋水大坝水泥厂、力波电化学有限公司、飞达电器公司、铸钢厂、电力设备厂、摩托车缸体厂,改制后的企业以两个水泥厂为代表,已焕发出勃勃生机,生产规模由原来的20万吨扩大到30万吨,年可实现产值6000万元,利税800万元。下余的20家中,有12家企业正在改制,另外8家正在筹备中。如县面粉厂,一方面要把国有资产从企业中退出,另一方面还要盘活存量资产,调整产品结构,在企业内部大搞“三项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体系”。按照“三高一 快”(即:起点高、标准高、要求高、落实快)的原则,确立各部门年度目标,通过上下的共同努力,2003年实现产值11473万元,同比增长69.6%;实现利润108万元,同比增长12%。2003年全县国有集体企业共实现产值9726万元,同比增长25%。

(二)非公有制企业

我县非公有制企业有7000多家,且布局渐趋合理,行业已显特点。一是以许昌电能计量设备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颍桥回族镇机械厂等70多家企业的发展。其产品种类近百种,远销全国各地,年产值可达5000多万元,以集团化模式运营,滚动发展,逐步形成了机电生产加工行业;二是以水泥、陶瓷为龙头,涵盖建筑、装饰等相关企业300多家,形成了建筑建材行业;三是以群发实业公司为龙头,集产、销、储藏、加工为一体,带动了库庄乡、十里铺乡等乡(镇)的蔬菜种植,已形成了10万亩蔬菜种植基地,年销售额达3亿元;四是以小麦“三粉”加工为主,涵盖全县80多家企业,形成了农副产品加工业;五是以香德亚麻纺织有限公司为龙头,包括分布在颍阳镇、回族镇、双庙乡等30多个企业所形成的纺织行业;六是以许昌地龙生物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和永明宝石厂为龙头,包括30多家企业的化工行业。这些行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增强了农民的经济意识。2003年全县乡镇企业共实现产值53984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6%,实现利税总额69375万元,增长24.7%。

2、工业发展思路

(一)、扎扎实实做好企业改革工作,逐步使国有集体资产从竞争性行业中有序退出,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乡镇企业,积极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鼓励个体和私营企业承包、租赁、兼并、购置国有或集体企业,建立国有资本退出和民间资本进入的互动机制。

(三)、狠抓项目建设,尽快完成城南工业聚集区的规划。保证区域内卧虎山、金牛、美福林三个焦化企业的尽快投产和首山一矿2×5万千瓦电厂的顺利建成,努力使新龙康矿泉饮品有限公司、香德亚麻二期工程等项目投资到位,建成运营。争取使投资100亿元的4×60万千瓦坑口电厂论证立项。强力实施“创业工程”,各乡镇每年都要新上2个固定资产投资在300万元以上的创税型非公项目,县直经济主管部门要新上1个300万元以上的创税型非公项目。

(四)、强力招商引资,提高项目建设水平和质量。

编辑本段襄城风光

襄城景观丰富,自古流传下来的传为经典的襄城八景,综合了全县最为有名的八处景色,明户部尚书、邑人李敏还有襄城八景诗传世。

汝水虹桥

县城南门外北汝河上,有古红石桥一座,36孔,似彩虹凌空。因常年泥沙淤积,桥面近平与河底,唯枯水季节尚能行渡。

绿水红桥掩映间, 横空三十六重环,

天移鳌背来沧海, 地拥虹腰跨碧湾。

帝阙九阍通驲驿, 王程万里走夷蛮,

驱山谁借神龙力, 石甃鞭痕血尚殷。

乾明晓钟

县城南首山乾明寺有古钟一口(今无存),围可四抱。相传每至天色破晓,不击自鸣,声闻数里。

南山佳气蔼氤氩,萧寺疏钟隔岸闻,

一击唤回沧海日,数声敲破碧云天。

音传小殿星初落,响彻春潮曙未分,

正是幽人残梦觉,满窗梅月乱纷纷。

紫云藏雪

紫云山南端,槲木葱郁,秋冬之交,红叶漫山,瑞雪乍晴,红装素裹,蔚为壮观;暮春远眺,碧绿丛中,残雪犹存,绿叶白雪,相映成趣。 残雪西山尚未晞,更逢晴日送光辉,

冰崖拔地三千尺,玉柱亭空几百闱。

郎耀夜深回昼景,清光春晓酿寒威,

何时一借阳和力,沛作甘霖润百腓。

令武秋风

公元前300年,楚将景缺与秦兵战于令武山,败殁葬之山东麓。其墓旁有祠,周围遍植松柏,每值秋风乍起,古木萧瑟,如泣如诉,令人悲愤。今景缺墓庙祠尚存。

将军弓剑闭幽宫,名与山灵共始终,

庙祀尚沾新典礼,辕门谁识旧英雄。

萧萧古木西风急,落落遗墟夕照红,

功德在人还不泯,从教血食到无穷。

龙池晚钓

在县城北今库庄乡邮亭村附近,旧时有泉曰龙池(今无存),岸这杨柳轻拂,池中荷花飘香,夕阳西下,尤宜垂钓。

数尺纶竿数亩池,夕阳影里钓涟漪,

行依绿岸鸥先狎,坐对清波鱼未知。

杨柳露浓风力软,藕花香散月来迟,

殷勤更莫添芳饵,正是金鳞跃子里。

阳台暮雨

原县城东门外有阳和楼(今无存),值暮色苍茫,烟雾缭绕,似细雨蒙蒙。

楚王台榭压城闉,地占高明远布尘,

汝水似环将绿绕,首山如黛学眉颦。

当年梦雨真成妄,此地遗踪不可询,

指点荒基倍惆怅,往来多少信疑人。

青冡愁云

县城西北7.5公里,十里铺乡寺后李村西南侧有古冡,名“青冡”,传为纪念昭君王嫱出塞和亲而设的衣冠冡。冡旁有青冡寺(曾名龙兴寺),寺内古柏参天,浓荫蔽日,香烟缥缈,壮若云烟,为缅怀昭君,故称“青冡愁云”。青冢今无,寺建于元代,后毁于兵火,明代重建,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尺累累古道旁,明妃此地掩玄堂,

阴迷冢木风霜老,春入林花锦秀香。

怨骨九原应恋阙,芳魂千载定还乡,

愁云漠漠萦青草,犹似穹庐夜断肠。

高桥夜月

县城西北7.5公里之马黄河上,原有一古石桥(今无),因附近地势低下,河床深邃,桥似空悬,故名高桥。近桥处有一深潭(今无),岸边遍植垂柳。夏秋之交,夜月皎洁,倒映入水,画图天成。

小桥烟树晚苍苍,一片山光与水光,

涧底有天涵桂魄,人间无物遁豪芒。

清辉晃耀千林雪,寒气阴森五月霜,

踏碎琼瑶浑不管,满身清露湿衣裳。一、百宁岗五岳庙

许昌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襄城县东南20公里。329省道转县道沟丁路可直达。南距平顶山市区30公里,北离许昌市区45公里,东距漯河市区40公里。是以道教文化为主、以农业观光相辅之的旅游景区。百宁岗五岳庙初建于汉,规模于晋,历代修葺,几经兴衰,殿宇巍峨,气势磅礴,前有山门,后有三清楼,中有五岳宝殿,大小殿堂25座,占地50余亩,院内松柏参天,花木蔽日,清静幽雅,令人神怡,常住道众70余人。有“中州神仙皇京城”之誉。五岳庙文化底蕴深厚,千百年来,帝王将相频频光顾,才子雅士屡屡留墨,庙内存有王羲之、黄庭坚、郑板桥手书石刻,显贵富贾不断捐建,经久不衰,奥妙在于它敬奉的不仅仅是道教神,还以“一道化三教”、“三教合一”为立庙宗旨,涵盖儒、释、道三教的圣、佛、神。故人云:“烧香不烧香,先到百宁岗(五岳庙)”。其意,到了五岳庙,诸神都拜到。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古刹大会及每月初一、十五,香客如潮,商家云集,盛况不凡,吸引着河南、山东、湖北、陕西、河北上万的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五岳殿为五岳庙的主殿堂,供奉有五岳大帝神像,是百宁岗誉为“中州神仙皇京城”的重要标志之一。二、紫云山风景区

紫云山风景区地处河南省襄城县境内,311国道,郑南、许南公路穿境而过,距郑、汴、洛、宛均百余公里,平、许、漯15—60公里,与石人山飞少林寺、乾明寺联为一体。景区由九山十八峰,五湖一条河和众多文物古迹组成,面积40多平方公里。九山谓紫云山、令武山、龟山,孟良山、焦赞山、尖山、首山、骆驼岭、书院山。五湖一条河是紫云湖、仙翁湖、天女湖、龙泉湖、六王湖、柳河。古迹有明代御封紫云书院,黄帝具茨山会大隗处,春秋老君洞,商周姜子牙故里,财神赵公明洞,楚六王冢,令武将军墓祠,宋焦赞、孟良山寨,明芙蓉洞。

明代古迹除紫云书院外,明成化、弘治年间户部尚书李敏,刑部尚书辛自修,工部尚书姚继可,以及同时代名人、官宦兵部尚书许廓,副使辛访,御史辛溉,诗豪辛镳,户部侍郎王锦,都御史王镶,监察副使张宁。以及清代学者、著名理学家李来章等人宦迹遍布整个景区。千年道观有下观庙,仙翁观,龟井祥霖观,令山庙等大型建筑群。自然景观数皇帝御封的大面积槲林最为壮观,年年秋后红叶如三月春花,映照半边天空和四周山峰、湖河里川。九山映丽日,四面涧水响,一河千年流,五湖碧波漾。如今的紫云山风景区是中原的旅游热点。三、乾明寺



乾明寺位于河南省襄城县城南三里许,坐首山而向汝水,西临国道,风景秀丽,交通便利。始建于隋初,全盛于唐宋,元初曾遭兵焚,明代恢复重建。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隋朝国师天台宗智者大师是本寺之开山祖师,本寺隋文帝封地三千多亩。有碑文记载,该寺南至首山顶,北到汝河岸,西到关爷庙沟,东到姚庄南北路。主体建筑面积一百五十余亩,主要殿堂一百五十多间,连同住室和其它用房共九百多间。九重殿阁金碧辉煌,绵延三里有余。山门前有牌坊三道,头道位于现贾楼村东北,为青石结构,四柱三门,中高边低,九脊重檐斗拱挑角,高三丈,阔三丈,额书《佛坛胜地》,前有石狮一对高两米,后有石塔两座,高九米围八米,有林荫大道十米直通山门。二道位于贾楼东南,高三丈三结构同上,上书《正法久住》,山门外有照壁一座,红石为基,青砖为体,正现《黄帝采铜图》,背有《七圣迷山径》,其雕刻别致、造型精美、线条流畅、人物景观栩栩如生,被誉为天下第一壁,山门外哼哈二将八尺有余,庄严魁梧使人敬畏,山门上三个大字《乾明寺》为隋炀帝亲书,山门内有天王宝殿一座,额书《中州第一禅林》,左右钟鼓二楼相应而立,高八米阔五米,上悬盈吨自鸣钟,现留古诗十余首,《乾明晓钟》为襄城八景之首,又有伽蓝殿、地藏殿对应而立。院中有琉璃宝塔两座,高九米阔两米,光芒四射,鲜艳夺目。又青石塔两座,高五米阔一米半。后有大雄宝殿一座,阔五间进深三丈三,为重檐八坡十三脊建筑,其殿雕梁画栋、壁画盈墙为本寺之主殿,真是梯石凌层见梵宫。殿后是九脊八坡歇山顶罗汉殿,其建筑独特为省之仅有,中供释迦文佛,东西十八罗汉。另外,乾有甘罗、坤有韩信、艮有罗成、巽有周瑜,为中华四大少年护法神,四壁绘有二十四孝图。殿后五间弥勒佛殿,中奉紫金色高六尺、阔六尺、重千斤弥勒铜佛一尊,院中石碑如林,集历代书法名家之墨宝。中院分东西两个,西院正殿五间,奉西方三圣,为香檀木精雕而成,显得庄严吉祥,让人一看便恭敬瞻礼、起念参拜。两厢左有戒堂、右有禅堂。东院方丈阁明五暗七,另有知客房、皈依堂,是本寺弘法传道之所。后边走上三十三层台阶是千佛阁,高阔五丈有余,中供千手观音,乃是千年银杏就势精雕而成,诗曰:“法身俊秀天生树,宝座峻曾地涌莲。”被人誉为大树观音,世所少见。千佛阁后是祖师殿,此殿五间,中供龙树菩萨和慧思慧文大师,左右依次排列省念大师和本寺历代祖师,背后有倒坐观音一尊。殿后有一片紫竹林约二亩许,四季常青,高风亮节,林边有一清泉,泉水甘甜清凉,沁人心脾。后有南天门,过天门拾阶而上,是仙人亭,过亭攀崖而上有一石洞,高丈二阔二丈,深十余丈,另有拐洞六个,形状各异,洞中应有之物皆是红石雕成,真是鬼斧神工,诗曰:“鬼斧何手破,香山作梵家,洞艺开日月,林宝拥烟霞。”此洞是慧思祖师早年避难和历代祖师闭关之所。到山顶便是文峰宝塔,此塔平面八角十三级,高五十二米的阁楼式建筑,真是红莲托佛塔,百里可见,为襄城之奇观。塔后大平坦上有房二百多间,旁有一泉,泉水四溢,清澈见底。

在弥勒殿和三圣殿两侧各有大院两个,每院各有房二百余间,左叫十方院,右为居士林。十方院之西南有塔林,树塔三百六十五座,造型各异、错落有至,应天地之灵气,显浮屠之精华,为中华第一塔林。当其盛时,内外银杏古柏参天,蓊蔚郁葱;寺内钟声悠悠,僧众济济,香客云集;每逢朔望十七处殿阁同时上殿,可谓梵音嘹亮,万姓来朝。

在千年历史中,乾明几经兴废,特别是在十年动乱中更是让人心痛。自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宗教政策得到落实,襄城县委县政府领导对古刹的发展极为重视,从市里要专款新修了柏油马路,建起了庄严古朴的山门。把发展景区建设列入以事日程,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制订了宏伟发展蓝图。并得到了省佛教协会重视,派刚圆法师任寺内主持,弘扬正法。特别是自刚圆法师到任以来,寺院的发展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新建居士住房数间,装修了三圣殿、弥勒殿,修缮了方丈阁及寮房三十多间,所有原围墙进行了修整及加高,对寺内道路进行铺设及修整,拆除和清理了垃圾建筑,栽种松柏千余株,各种花卉两百多平方米。请回高档佛像六尊,特制大宝鼎一件,现在整个寺院焕然一新。新一届县委领导班子对乾明寺的发展前景更是信心百倍,计划在寺前至南环路修建一条宽二十五米的商业大道,寺前建一大停车场,拟将寺内所有古建筑、塔林、千佛阁、仙人洞、文峰塔等一一进行修复,并将整个首山全部绿化,不久的将来游人到此会再现七圣迷首山仙竟。并以乾明寺为中心,使我县的柏拧岗、太公陵、葛仙观、老君洞、尧王城、公明洞、紫云书院等所有人文景观连在一起,由生态旅游业带动我县经济的全面发展,使历史名城金襄县重放异彩,以求更多的人认识她,熟悉她,热爱她,建设她。四、大陈闸



大陈闸系颍汝灌区南水北调系列工程之骨干工程。闸身总宽140米,东西排列12孔,闸高8米。闸上有公路桥。设计流量3700立方米/秒,控制流域面积5960平方公里,最大蓄水量1500万立方米。巍巍壮观、气势宏大的建筑实体,构成了一道亮丽的景观,每年有大批游客前来参观。五、毛泽东主席视察襄城纪念馆

毛泽东主席视察襄城纪念馆始建于1968年,1993年重修扩建,2008年进行了改造整修。纪念馆现占地2000平方米,展厅220平方米,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许昌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毛泽东主席视察襄城纪念馆”门额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耿飚题写。毛泽东主席全身铜像高5.8米,大理石基座上镌刻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德生题写的“毛泽东主席视察襄城纪念像”。展厅以毛泽东主席及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的视察情景为中心,展现了襄城烟草生产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对全国烟草生产的贡献。后院由百块古今名人书画石刻组 成的环形碑廊,与展厅、古亭、两厢配房相互辉映,呈现出清幽、典雅、肃穆的氛围。六、龙王庙

龙王庙位于姜庄乡庙坡村,历史悠久。气势恢宏。七、文庙

位于县城老城区偏西北(原城关一小),座北朝南,为河南省1963年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庙为纪念教育家孔子和弘扬儒学而建。始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金初战乱遭毁,元至大、至治年间曾两次修葺,明洪武二年(1369年)重建,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改、扩建。扩建后规模宏大,形成南北长192米,东西宽118米,占地22656平方米的建筑群。主体分前、中、后三部分,前部建有杏坛、聚奎壁(俗称琉璃影壁)、外泮池。外泮池两侧建有“德配天地坊”和“道冠古今坊”两座牌坊。中部建有棂星门、“杏林春色”、“桂苑秋香”两座石坊和内泮池、大成殿等。 后部建有明伦堂、尊经阁、崇圣祠、名宦祠、乡贤祠等。另外,还有许许多多辅助建筑。后又多毁于战火。襄城解放后,仅存一个大院和院内大成殿及部分松柏,学宫门前外泮池及聚奎壁。聚奎壁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高9.9米(含基座),长24.45米,厚1.63米,为挑山式、琉璃瓦建筑。基座由首山红石砌成,长26.1米,厚2.35米。壁面由三组彩砖浮雕组成,中间主体画面为“四龙戏二珠”,东侧为“麒麟望月”,西侧为“双凤朝阳”,下饰云雷纹、花草纹浮雕。该壁为中华古建筑的艺术珍品。大成殿为清代重修,五间宽17.8米,进深12.45米,为九脊八坡歇山式琉璃瓦建筑,开建在长19.6米、宽15.4米、高1.5米的砖石台基上,历经风雨基本完好。襄城文庙为全国十大文庙之一。1988~2000年,县委县政府及襄城人民对文庙建筑进行了很好的保护,并一直是莘莘学子敬仰和获取知识的殿堂。其中,1998年投资8万元,对文庙及奎壁进行了整修,并新修了保护墙,铺设了地面砖。

编辑本段同名襄城县

北魏置。县城故址在今河南唐河县城关。属南襄州西淮郡。隋废。

参考资料 1

襄城县库庄镇

http://www.hnqhdm.gov.cn/mxmz/襄城县库庄镇/index.html

扩展阅读: 1 襄城县县志

2 毛泽东主席视察襄城纪念馆http://baike.baidu.com/view/1941212.htm

开放分类:地理,河南省,许昌市

我来完善 “襄城县”相关词条:

库庄一中库庄二中临颍县汝州栾川县鄢陵县许昌县方城县镇平县唐河县郏县舞阳县汝阳县

库庄一中 库庄二中 临颍县 汝州 栾川县 鄢陵县 许昌县 方城县 镇平县 唐河县 郏县 舞阳县 汝阳县 乾明寺 叶殿迎 王留柱 百宁岗五岳庙 闫岗村 范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57679.html

更多阅读

图片:寻找留住记忆的老城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城

图一:老城于一个跟老城有点滴牵扯的人来说,似乎都会有种或能感知或在潜意识里的牵挂。新建的楼房越来越高,电梯把人送上了远离尘埃的楼阁内,但无法抹去那印刻在心灵深处的情结。虽然不是老城里的城里人,但因为在老城南的几十里外,我总觉

6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 河南省鄢陵县邮编

鄢陵位于河南省中部,许昌市东部,黄河南岸,属于许昌市,辖7乡5镇,总面积 87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2万鄢陵县位于许昌市东部,辖7乡5镇,总面积 87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2万亩,人口61万。鄢陵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物古迹遍布,主要有乾明寺塔、尹宙碑

沅陵终于要“市”了 湖南省沅陵县在哪个市

文/聂景秀昨天晚上,一个朋友传给我一份湖南省政府关于撤县建市政改方案。得知湖南省将在保留原来十四个地极市的基础上,通过撤县并区,新组建16个省辖副地极市。以此落实中央关于省管县的精神。其中,有在现在沅陵县和辰溪县的基础上,撤县

声明:《7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 曹县属于哪个市》为网友雷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