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的艺术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悬念”作为一种心理活动,本指欣赏戏剧、电影或其他文艺作品时,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关切心情,是由于对所解决问题未完成因而不满足而产生的。教学中,根据这一心理特点,适时地创设“悬念”,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不断追求,探索知识的心理需求。

一、问题高挂,设置“悬念”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思维之弦。要使学生生“疑”,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激“疑”,可激“疑”比较好的办法就是设“疑”。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上,学生迫切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从而造成了知识上的悬念,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情趣,在接下来的的教学中,学生感觉很轻松,对所学的知识印象也非常深刻。

二、唤起好奇,欲解“悬念”

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教学中适当地选择符合实际、经努力又能解决的问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好奇心和创造力,是创设悬念的有效方法。

三、是非冲突,造成“悬念”

教学时有意搜集或编制一些学生易犯而又意识不到的错误方法和结论,使学生的思维产生错与对之间的交叉冲突和悬念,进而引导学生找出致误原因。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容易做错的题目,造成“悬念”,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制难设碍,巧设“悬念”

在学习某个知识点前,适时地抛出一些学生难以解答的问题,让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学生求知与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一种“不协调”。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这样以“难”制成“悬念”,使学生在学习时心中始终有了一个目标,激发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五、守实求变,妙用“悬念”

求“变”就是在教学中对典型的问题进行有目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演变,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此类数学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本质属性,也使学生对学习始终感到“新”、“奇”,由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为学生思维潜力的发挥起到一个创景设情的作用,既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又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六、“悬念”留尾,余犹未尽

留“尾”指在每节课(或每段知识)结束时,设法在学生心理上留点“余味”,为后面的新课留下点“神秘色彩”,激励他们进一步探索和解决问题。这样留尾既总结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了铺垫,激发学生去探索新旧知识间联系的兴趣。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丰富想象力,吸引注意力,增强记忆力,开拓思维,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

http://www.superschool.net/Method_Show.asp?MethodID=9176

让语文课快乐动感

与同行交流,总听到这样的抱怨:语文比之数学,可谓生动形象;语文比之外语,可谓轻车熟路,可是学生就是不愿意享受它。听了类似的议论,笔者心中不禁这样想:我们真的让学生享受语文了吗?因此,要让学生开开心心学语文,首先要让语文课堂教学成为一本“开心辞典”,要不断地召唤着、激励着探究者,从而使语文课堂变成巨大的“磁力场”。然而语文教学尽管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但是难以抵挡现代影视传媒对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以至语文对学生的“亲和力”日渐衰退。因此,光靠单薄的文本和传统的“问答式”教学模式来维系任重道远的语文教学显然是力不从心的,改造它、丰厚它,已成为语文教师的职业使然。

建设:让文本内容“丰厚肥沃”

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的艺术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改变过去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部各部分之间割裂的状况,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鲜明理念。由此可见,“建设”已成为语文教学改革最具有活力的主题词,教师和学生应当首当其冲、责无旁贷成为语文课程的“建设者”。笔者以为一篇课文对学生要构成足够的吸引力,可以从四个层面去“建设”它:

之一,明确话题。话题是文章的中心。任何一篇课文,只要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感悟,都能提炼出一两个明确的话题,甚至更多。教者在学生感悟的交汇点上选中一个观点鲜明的话题,作为文本建设的切入口。

之二,推荐选文。选文在内容上必须与课文神合而貌离,以达到开阔视野,丰富积累的目标。选文主要来自这样几个方面:可以是名家名篇。教师和学生甚至是家长一起围绕文本话题推荐一些闪烁人性光辉和理性光芒的名篇,风格体裁不限。可以是报刊上贴近生活、文字浅显、具有较强阅读价值的时尚短文。可以是学生的优秀习作。在小学高年级,就要求学生选编个人作文选,这里面的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如果与名家名篇一起推荐给全班同学,无疑其积极作用是巨大的。

之三,设置语境。教师以文本内容为基础,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出图文并茂的声像画面,使学生身临“文境”,如闻其声,如感其味,产生欲罢不能的阅读和探究欲望。如教学《特殊的葬礼》一课时,教师就先播放了一段塞特凯达斯瀑布一泻千里、咆哮而下的壮美景象,这不仅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而且减缓“特殊葬礼”的理解坡度,为文本内容设置了一个动感的阅读背景。

之四,开展活动。这里的“活动”指的是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应用语言,内化语言的过程。活动的主题是:进一步强化和内化文本内容。活动的形式有:调查访问、新闻发布会、做主持人、当小导游、当小记者、演课本剧、举行辩论会、资料展评会等。活动的流程是:师生共同研读课文——挖掘文本的语言实践点——开展活动——展示活动成果。

通过上述四个层面的建设,文本教材由“薄”变“厚”,由“静”变“动”,不仅融入了学生丰富的生活资源,而且融入了学生的主观创造,学生由以前被动的文本“接受者”,成为现在的文本“创造者”“享受者”。

回归:让训练目标“瞄准内需”

王升博士认为:层次性需要是发展性教学主体参与内在机制的动力性环节。他提出:“从学生现实性教学需要出发,设计符合他们当前教学需要的教学活动,这是他们获得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我们觉得要构建出其乐融融、兴味盎然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把目光“锁定”在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上。

我想读——满足学生好奇的需要

阅读心理学认为: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去阅读文本材料,就须用超出个体预期的“新异刺激”去唤醒其阅读兴趣。笔者常用的策略是:(1)以奇异的现象引起惊奇。如:在一张画上竟画了五百五十个人物,五六十匹牲畜,二十余辆车轿,二十余艘船,三十余幢房屋,想知道这是一幅什么画吗?——《清明上河图》。(2)以意外的结果引发疑问。如:大家听说过三万人马把敌人的八十万大军打得丢盔弃甲吗?——《赤壁之战》。(3)以特别的情境激发参与。假如把你一个人放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没有食物,没有房屋,没有人来救你,你会怎么办呢?——《鲁滨孙漂流记》。(4)以身边的现象唤起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是怎样利用时间的?你们想知道时间是怎样一分一秒的流逝的吗?当我们读了《匆匆》一文,就一定知道该怎样来珍惜时间! (5)以崭新的视野激起兴趣。我们想听音乐,往往只要打开录音机或CD就行了,想打电话或发传真,只要接通传真机就可以了,要欣赏优美生动的画面,只要打开电视机就能达到目的。现在有一种设备可以集电视机、电话机、CD、VCD、传真机的功能为一身,想认识一下它吗?——《电子计算机和多媒体》。这些策略运用的关键在于“出奇制胜”,即抓住学生好奇求新心理需要,促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我想问——满足学生质疑的需要

好问,也是孩子的天性。问题常常是将学生推向深层次阅读的动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满足学生质疑的需要,保护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笔者通常从这样几方面着手:(1)留给学生产生疑问的空间。在语文教学中,不越俎代庖,以“讲”代读;也不蜻蜓点水,让“读”匆匆走过场。要给学生充分感知课文的时间,读通,读顺,读出真情实感,个性化的感悟自会油然而生。(2)设计让学生大胆质疑的环节。在课堂训练中,可以让学生未读先问,可以让学生边读边问,也可以读后集中提问,可以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问,甚至可以在课堂结束时发问,不拘时间,不拘形式,满足学生好学好问的心理需要,鼓励学生有“把问进行到底”的意识。

我想议——满足学生交往的需要

交往是孩子主要心理倾向之一,也是孩子社会化进程中的必由之路。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变过去师生单元交往为现在的师生、生生的多元交往,以满足孩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心理需求,使学生个体成为教学交往人际互动中的一员。主要的教学程序是:(1)创造交往的机遇。在学生自主学习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尽量走出“师”的角色,以旁观者的心态处之,把问题的“第一解释权”让给学生,使学生产生互动的契机。(2)开辟交往的领域。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是个体性认知障碍,教师采用“开渠引水”的办法,抛出问题,引入其他同学的思维参与,当场给予解决;对于一些典型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教师可以采取“筑巢引凤”的办法,让学生自由组合,成立学习小组,互相启发,共同探讨,最后再集体交流。(3)注重交往的过程。在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让尖子生唱“独角戏”,确保“众人划桨开大船”。同时要学会倾听对方的意见,吸收别人的“闪光点”。总之,要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交往的快乐,体验到合作的成功,真正做到“议”得精彩,“议”出风采。

我想改——满足学生创造的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把创造性阅读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这非常切合学生的不满现状、不断求新的心理特征,也体现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二度开发”的创造需求。学生的阅读创造,除了文本解读意义上的创新外,主要集中外显在“改”字上。因此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思维成果,要赞赏学生的创造才能。只要“改”得有道理,都要大加赞扬,甚至倡导鼓励。(1)改文题。读了《景阳冈》,有学生提出“景阳冈”作为课题,只点明了事情发生的地点,与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关系不大,应该改成“武松打虎”,既醒目,又能集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笔者不但肯定他的想法,还建议他把自己的想法写信告诉教材出版社。(2)改语句。一位学生读了第十二册《积累·运用六》中的“阅读”——《踏花归去马蹄香》后提出:同样一幅画,前面一位画家画的是“游春”,而后面一位画家却画的是“一个夏天的落日时刻”,根据文题中“踏花”一词判断,下文中“夏天的落日”应改成“春天的落日”。结果人教社的编辑来信证实这位学生“改”法是正确的。(3)改称呼。学了《世纪宝鼎》一文,学生很难体验到文章要表达的情感,读了几次都没有到位。这时一位学生提出:如果把这篇文章改成“中国驻联合国代表”的口气,就好读多了。经他一提醒,立即让学生将这篇文章改成一篇“解说词”,学生兴趣大增,稍加修改,没经任何指导,一个个读得慷慨激昂。(4)改结尾。读了《詹天佑》一文,一位学生对课文的结尾很是“不满”,他认为结尾的一句话写得太笼统:“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如果换成“当年在报纸上嘲笑中国的外国人游览京张铁路时发出的由衷感慨”,不但能与上文前后照应,而且更显得意味深长。改得好!这一改尽管有悖文意,但也合情合理,富于创造

变式:让呈现形式“快乐动感”

尽管时下大家对包装精美的公开课、观摩课、竞赛课非议较多,但是笔者却非常欣赏和羡慕执教者别具匠心的课堂设计和具有“戏剧化”的课堂气氛,因为他们把一堂课展示得如同一台“活泼动感”的电视益智节目,学生趋之若鹜,当在情理之中。尽管许多业内人士称之为“作秀”,但是我们退而思之:如果我们的常态教学能够虚怀若谷,吸收它的长处,避其短处,课堂气氛就决不会死气沉沉,学生也决不会对语文课“想说爱你不容易”。因此,笔者以为:要让学生爱语文学科,爱上语文课,首先得爱它的课堂呈现形式,其次再爱它的深厚的内涵。

改变身份——教师当“主持人”

新课程让教师改变传统的“布道者”面孔,他们在课堂上不再拥有“语言霸权”,不能再唱”主角”,他们走下神圣的“讲坛”,回到了学生中间,成为“平等中的首席”。遇到问题,不一锤定音,与学生一起商量;遇到困难,不大包大揽,甘当学生助手;遇到争论,不息事宁人,敢当煽风点火者;遇到“话柄”,不躲而避之,而是掉转船头,深发话题。他们不摆面孔,不端架子,不断地鼓励学生“查一查”“试一试”,时常提醒学生“读一读”“议一议”。他们成了语文课堂的“主持人”,语文课堂的“策划者”,语文课堂的“助产士”。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57770.html

更多阅读

怎么样在word文档中调整文字的大小 word文档调整行距

怎么样在word文档中调整文字的大小——简介在word文档中设置字体的大小是再普通、再简单不过的事了,我们常常根据不同要求来设置它们,文字的大小可以随意调整,可以调大也可以调小,具体方法如下:怎么样在word文档中调整文字的大小——方

古典诗词中托物言志艺术手法鉴赏 古典诗词鉴赏的方法

古典诗词中托物言志艺术手法鉴赏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1、掌握托物言志诗的鉴赏步骤。2、熟练运用托物言志诗的解题步骤。重点:掌握托物言志诗的鉴赏步骤。难点:熟练运用托物言志诗的解题步骤。一、托物言志诗的鉴赏步骤第一步:找

设置悬念——群文阅读案例分析黄勇 幼儿园阅读区案例分析

(《设置悬念》,是一节群文阅读研究课。围绕主题,我定下了学习的目标。课后,我才感觉目标多,任务重,学生的基础还不够。如果目标只设一个,或许效果就会更好了。)学习目标:1.认识悬念,并了解悬念在文中的作用。2.初步学会在作文中运用悬念技法,

考试研究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综合习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综合习题及答案王云卿 的工作室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综合习题及答案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综合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与例词词性相同的一项是:()例:铁的纪律 锦上添花A修建桥梁思想疙瘩 B傀儡政权时代潮流C工程上马挑

声明:《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的艺术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为网友蝶灬唯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