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征战几人回
——《诗经·魏风·陟岵》赏析
凌彰
《陟岵》今译
陟彼岵兮,登临到那青山顶,
瞻望父兮。远远眺望我父亲。
父曰:“嗟!似听父亲说:“唉!
予子行役,我儿正在服兵役,
夙夜无已。从早一直忙到晚。
上慎旃哉,凡事要谨慎小心,
犹来!无止!”早回!别留在外乡!”
陟彼屺兮,登临到那秃山顶,
瞻望母兮。远远眺望我母亲。
母曰:“嗟!似听母亲说:“唉!
予季行役,我幼子在服兵役,
夙夜无寐。从早到晚不得眠。
上慎旃哉,凡事要小心谨慎,
犹来!无弃!”快回!别死在外乡!”
陟彼冈兮,登临到那高岗上,
瞻望兄兮。远远眺望我兄长。
兄曰:“嗟!似听哥哥说:“唉!
予弟行役,我弟正在服兵役,
夙夜必偕。从早到晚都辛劳。
上慎旃哉,凡事要谨慎小心,
犹来!无死!”早回!别葬在异乡!”
解读赏析:
周朝时期的魏国地处山西运城市南部的芮城县一带,土地贫瘠,统治者又向人民征收双重税,而且各诸侯国之间弱肉强食,连年征战,致使老百姓如牛负重、苦不堪言。公元前661年(周惠王十六年)魏国被晋献公所灭。其民间歌谣《魏风》多为反对兼并战争和强制性徭役,以及反对贪官污吏而富于战斗性。
《陟岵》是一篇劳动人民反对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的反战诗篇。主人公是被强征到远方去长期服兵役的壮丁,他在异乡日夜想念父母、亲人和故乡,同时担心忧虑自己是否能生还故里,深怕死在他乡而与父母生离死别。这种“古来征战几人回”的绝望的痛苦心情反映出人民对统治者发动的非正义战争极为反感和不满。
全诗采取宛转曲达和虚实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以第一人称的抒情主体,叙述自己登高望远、思亲恋土,眺望家乡和父母兄长,然后虚写耳边好像听见父母和哥哥对自己反复叮咛凡事要小心谨慎,要及早回家,别死在异乡。这种把自己的意愿写成对方的要求和希望的写法,不直接写自己想念父母,而是写好像听到父母的殷切叮咛和期盼,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和父母的无法压抑的互相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能否生还故土的深沉忧虑和对非正义战争的控诉。
《陟岵》的这种以委婉曲达和表现手法抒写两地的亲人互相思念的诗,对后来的诗坛也有深远影响。例如晚唐诗人李商隐(约813~约858)的《夜雨寄北》,诗云: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人自己想家,却先写妻子思念他,问他何时回家。回头再写自己在四川巴山的雨夜思念妻子的情景。不写相思之苦,却设想将来相会,在西窗烛下闲话离别相思之情,以直率的方式表达了曲折的心思,创造出含蓄有味的艺术效果。
又如盛唐诗人高适(702?~765)的《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诗人远离家人,在除夕之夜身居寒灯只影旅舍之中,“人逢佳节倍思亲”,但他不写自己想念留守家中的亲人,却反过来写“故乡今夜思千里”,意思是“故乡的亲人在这除夕之夜一定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
还有杜甫(712~770)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不写自己思念妻子,而是写妻子思念丈夫。其实是反映出双方都在互相思念。可见,这种把深挚的情思,用“对写法”来表达,更能抒写得婉转含蓄和精炼概括,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
(09.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