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大侠霍元甲一套迷踪拳打得洋武士们闻风丧胆,迷踪拳一举名扬天下。
其实燕青打任原,霍元甲打擂异曲同工。
迷踪拳是一个古老的拳种。据史料记载,它出自少林,最早为达摩所创。相传,宋代的周侗精习此艺,其弟子林冲、卢俊义、岳飞、也是习练此拳的高手。燕青是卢俊义的徒弟,把迷踪拳发扬光大,据说形成现在迷踪拳主形。岳飞创立六合拳、六合枪。至今迷踪拳有六合刀。所以,这几种拳法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
燕青拳法特点鲜明,架势较小,腿法实出,拳腿相随,快慢具理,守中寓发,伸屈待机,虚实相辅,变化灵活,难以捉摸的风格特点。拳法中徒手、器械、单练、对练俱有。主要有迷踪拳架子、弹腿、迷踪拳一至六路、迷踪艺、十八翻、连手拳、五虎拳、大进拳、十八钩、八折、八打、挤不靠、四打、单刀、双刀、双剑、双钩、双抢、扑刀、行者棒、大枪、双拐、单拐等套路计百余种。
燕青拳已形成它独有的特征,百种套路之多和功法、攻防涵义,(摔、打、祛病、养生)均蕴涵着千百年相传的文化底蕴,其沉厚印象与内蓄的质感,被历代习武者所器重燕青拳具有的文化内涵、基本特征传承广泛,其功法教寓其他拳种之根本,演示不失外家拳的俏丽,也包孕着中正柔婉蓄气整力。燕青拳能强化人的体魄,培养人的顽强品格,强化民族精神,传播人类文化,丰富、完善人类的科学养身之道。燕青拳具有浑雄沉穆、巧拙相生,方中走圆,劲蓄、内敛的风格,
迷踪拳传入沧州青县,在清代乾隆年间。当时的山东泰安人孙通曾在嵩山少林寺苦习树年,迷踪拳艺炉火纯青,被人尊为“万能手”。孙通因犯命案去东北避难,途中,在青县和静海县交界的大屯村和静海县小南河村分别传下迷踪拳。此后迷踪拳分两个渠道传入青县,在青县又分两支广泛流传。沧州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东临渤海,西近太行,南接齐鲁,北倚京津,号称京津南大门。近代霍元甲、姜容樵、郭锡山、陈凤歧等任务的事迹被世人传为佳话,为武术界和世人所瞩目钟爱。
燕青拳富有观赏性、难以掌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武术活动阶段性走入低谷,颇有造诣的拳师相继谢世,年轻武师凤毛麟角,拳械流失,传承堪忧。发掘、拯救、保护这一优秀非物质文化资源,对于激活该拳种培训、表演、交流探讨、竞赛等活动,以及器械、服饰生产,节庆、会展、旅游观光、出版发行、影像拍摄多种相关产业和市场管理运作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