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永女书的起源 江永女书大酒店

广西 贺州 董全吉

我在《董姓的图腾与千里草》一文论及仓颉造字:我国战国之前的典籍从未提及仓颉,最早提及的是战国的荀卿提及仓颉造字的故事。说到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他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绳子打的结代表每个数目。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叫仓颉管。仓颉又犯愁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便想造出一种简单易记的符号,用来表达思想,传授经验,记载历史。他给这些符号取了名字,称为“字”。这些字都是依照万物的形态造出来的。比如“日”字,是照着太阳红圆的模样绘的;“月”字,是仿照着月牙儿的形态描的;“人”字,是端详着人的侧影画的……仓颉创造出了我们今天用的所有汉字,并将它们传授给了后人。于是编造了故事:黄帝召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骡’字,都有四条腿吧?,而牛也有四条腿,你造出来的'牛’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只剩下一条尾巴呢?”,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你可不能骄傲自大啊!从此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还行拿去征求人们的意见,一点也不敢粗心。因为有了文字,民智日开,民德日离,欺伪狡诈、争夺杀戮由此而生,天下从此永无太平日子,连鬼也不得安宁,所以鬼要哭了”。

然而,“重”字是人背着一捆沉甸甸的东西,人+东,东是一条树枝穿插过一捆柴火,而董字则是人背着沉甸甸的一捆东西(可以燃烧的柴草),放在人聚居的地方。因此,董、重、东通用。东:《韩非子·说疑》作“董不识”,董,《说文》但作“原字为花的上部下加童”,段注:“古童重通用”。 原字为花的上部下加童,不就是“蕫”。蕫dǒng,古同“董”,所以,古时候:“蕫、董、东、重、童”通用。我在《“董”字新释义》等文章进行了论述。而后人以背着的东西沉重,那两座山叠起来不是更加重的比喻故事,却忽略最早是人背着一捆东西?

仓颉造字这一故事,明显属于后人编撰,也就是文字基本固定时期的战国时候编撰,一是仓颉远古属于一个部落,只是后来黄帝统一各大部落形成部落大联盟,仓颉部落也属于黄帝大部落管理之下;二是古代早就进行结绳记事与堆石记事,早已不在仓颉时期;第三不是结绳记事就直接到了象形文字的过渡,而是结绳记事,到陶文符号,才进入象形文字;而象形文字在各部落已经使用,抛弃陶文的难以记忆的缺陷,仓颉只是在搜集民间文字进行整理。而最为露出破绽的是“重”字的比喻,就看出他对文字的演变知识的缺乏。

汉字从“堆石记事”到“结绳记事”,再到“符号刻记”,进而演变成为象形的远古文字。燧人氏的刻记符号属于密码性质的文字,只能在少数人中间流传,局外人根本无法破译,因此很难普及。后来部落间便发明了图画文字,用简单的画面来表现具体事物,如画一个山形代表“山”,画几个水波代表“水”,画一个圆形代表“太阳”,画半个圆代表“月亮”等等,这种文字不用专门的学习和记忆便可掌握。而仓颉部落在黄帝之前就已经流行了象形文字,黄帝之后,仓颉到各地各部落搜集象形文字,但是,各地部落依然保存其部落的文字。 “声、形、象、数、理”是汉字的五种基本造字方法,从 “符号刻记→陶文→甲骨文(商) → 金文(周) → 小篆(秦) → 隶书(汉) →(魏晋) 草书→楷书 → 行书” 演变,称为 “汉字七体”。

到了黄帝之后至殷商时期,汉字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已经普遍地、熟练地掌握在甲骨上刻字的方法,后人称这种文字为甲骨卜辞或甲骨文。甲骨文是在一千余年的时间里逐步发展形成的,它一千多年之前的文字之间既有连续性又有创新性,最明显的变化是简化了笔画,是向着纯符号方向发展的。包容了象形、指事、会意、假借、形声和假借诸方法,但字形尚未完全统一。如其中有一部分字仍保留着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有的一个字有多种写法甚至有正写、反写、倒写等。《说文解字序》中记载:“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他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甲骨文大部分也是象形字或会意字,形声字只占20%左右。甲骨文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比划不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商代金文多为象形字以及由象形字合成的会意字。大篆是古字向小篆过渡的一种汉字字体。据传为周朝周宣王的史官史籀所创,故又称籀文、籀篆、籀书等。小篆是由大篆简化而成。相传小篆是战国时期秦国宰相李斯负责整理出来。秦国以外的国家所用的文字统称为“六国文字”。六国文字属于古字范畴,图画性强,形状不定,难以识别。

最早的甲骨文随着殷亡而消逝,金文起而代之,成为周代书体的主流,因铸刻于钟鼎之上,有时也称为钟鼎文。金文起于商代,盛行于周代,是由甲骨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字。因铸刻于钟鼎之上,有时也称为钟鼎文。据统计,金文约有三千零五字,其中可知有一千八百零四字,较甲骨文略多。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启秦代小篆,大体较甲骨文更能保存书写原迹。商末之金文亦与甲骨文一致。此种金文至周代而鼎盛,绪延至秦汉。但商代器物和铭文皆少,秦汉以已至末流。篆体,又称为“篆书”,是小篆、大篆的合称,因为习惯上把籀文称为大篆,故后人常把“篆文”。 小篆专指小篆,又称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变而来的一种字体,产生于战国后期的秦国,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战国时代,列国割据,各国文字没有统一,字体相当复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于秦始皇便以秦国的文字篆体,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

甲骨文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而商代金文多为象形字以及由象形字合成的会意字。我在《从文字论“董”姓部落与江永“女书”》一文论述:“好、尾、步、离、中”等字与甲骨文相似,是不同的甲骨文书写;“寿、齐”等字不像甲骨文、也不像金文;“火、春、妹、东、必 ”等字近似金文的;极少部分字如“男、意”等字近似篆文与隶书。

祝融部落重、黎分化,祝融部落重支系的解体,后又与重黎的分支黎部落中的犬封氏(盘瓠)与蚩尤氏共同开创了屈家岭文化和大溪文化。形成了古三苗国大联盟,雄据江南(见下文论述)。我在《江永女书与广西钟山方言是古文明的活化石》一文论述了:由湖南彭头山遗址陶文谱系,发展至大溪文化的陶文,是构成湖南江永县(与广西贺州分界)千家峒“瑶族女书”遗存的直接源头。而后,夏末商初得以固定。因此,我认为,江永女书殷商时期的文字。为何如此呢?这要从祝融重黎与苗蛮的历史演变进行论述。

1、南海盘古乃天地万物之祖

我在《重新分析燧人氏》一文论及:人类首先在哪繁殖繁衍呢?有的人认为南方在海水之中,只有在高地,故《三海经》的昆仑山之一玉昆仑(今甘肃祁连山),人类属于从此繁衍?其实,山海经的古昆仑,是语言流传,无法否认山海经也有属于南方的记载。

《遁甲开山图》:“石楼山在琅玡,昔有巢氏治此山南。”;项峻《始学编》说:“上古皆穴处,有圣人出,教之巢居,今南方巢居,北方穴处,古之遗迹也。”《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项峻始学篇》:“上古穴处,有圣人教之巢居,号大巢氏。”认为巢居开始于南方。《林邑记》也说:“苍梧已南,有文郎野人,居无屋宅,依树上住宿,食生肉,采香以为业,与人交易,若上皇之人。”(《太平御览》卷一七二引)周去非说; “深广之民,结栅以居,上设茅屋,下豢牛豕。 其所以然者,盖地多虎狼,不如是,人畜皆不得安,乃上古巢居之意欤!”《庄子.盗跖》:“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晋张华《博物志.杂说上》:“昔有巢氏有臣而贵,任之专国主断,已而夺之。臣怒而生变,有巢以亡。”《岭外代答》卷四)这都说明巢居起源于南方。王大有先生也承认有巢氏先为南方,人类也先巢居南方,历史学家也论证赤道周边最适合动植物繁殖,是动物生长生活的地方!难道玉昆仑仅仅因为高地的就属于人类先繁衍地?

《水经注·河水》说“东海方丈,亦有昆仑之称”。 《水经注》云:“苍梧之野,峰秀数邵之间,罗岩九峰,各导一溪、岫壑负阻,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九嶷山。”九嶷山,又名苍梧山。 与《楚辞》中的昆仑相呼应,最早以苍梧为神山,是古“昆仑”,又称“昆吾”即与“苍梧”、“苍龙”音义同转。《集韵》“昆仑,天形”;清代毕源注《山海经》“昆仑者,高山都得名之”。这是以龙祭日于高山得名,《海外北经》记有“钟山之神曰烛阴,视为昼,冥为夜,吹为冬,呼为夏,身长千里……居钟山下”,这烛阴即烛龙,钟山何处?《淮南子》云“钟山,昆仑也”;吕思勉、童书业《上古史辨》(七册)考“烛阴”之“钟山,作苍梧之崇山”。 九嶷苍梧山也是众帝祭天的神山,“有众帝之台,帝尧台,帝丹朱台,帝舜台”(《海内南经》),即“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又有“帝药八斋”,“有巫山,十巫从此升降”,有“昆仑稻,百谷自生,冬夏播种,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的热带景观(《海内经》)。这就难怪《楚辞》记载的昆仑—苍梧—钟山连为一体了,《楚辞》中多记有“乘龙”而上的昆仑,庄忌《哀时命》“愿至昆仑之悬圃兮,采钟山之玉英”;屈原《离骚》云“朝发韧于苍梧兮,夕余至于悬圃”,“朝吾将济亍白水兮,登阆风而羁马”。这苍梧之“钟山”、“阆风”、“悬圃”,就是登昆仑为神祀天的圣地。

2013年《道县乐福堂乡福岩洞发现晚更新世古人类遗址》:2011年9-10月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道县福岩洞内发掘出土5枚古人类牙齿化石总体形态特征与现代人(Homo sapiens)接近;道县玉蟾岩洞里出土的几颗14000前的古栽培稻谷粒,打破了世界上唯印度拥有4000年悠久稻作文化的神话。现代科学证明:在古史三百万年以前,地质年代属于新生代第三纪的上新世。考古年代为使用天然木石时代。人类族源属于南方古猿。道县地处湖南、广西和广东接壤地带,南岭北麓,湘江支流潇水自南向北穿经而过。该区域处于华南板块腹地,北亚热带南部,上古生界灰岩地层广泛发育,受新生代构造抬升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区内发育多处岩溶洞穴;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考古界专家在河北省武安市磁山遗址内“一万年前就有5万公斤黍子和粟的储存量,这足以证明中华农耕文明的发达程度。”,“动物学家对遗址内家犬、家猪和家鸡等动物骨骸科学鉴定,证明8000年前磁山人就已经开始驯养家畜家禽,这推翻了'家鸡起源于四千年前的印度’的说法”。

从湖南九嶷山旁边道县的14000前的种子保存,超越北方的以前历史考古发现,人类始于南方洞庭湖一带已经基本形成。那九嶷山的古昆仑早于玉昆仑也就不足为奇。玉昆仑在新疆西藏之间,西接帕米尔高原,东延入青海境内。神话传说,昆仑山上有瑶池﹑阆苑﹑增城﹑县圃等仙境。那就是在迁徙之后,不是迁徙之前。传说天地是由盘古用斧开的,这一故事到了北魏,经郦道元传入北方。从此,盘古由流传于南方少数民族的神话,而发展成为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共同的老祖宗。从南方桂林、南海等地保留盘古庙最后形成个氏族部落认可,都证明人类始于南方。《广博物志》卷九行《五运历年纪》:“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盘古氏泣为江河,气为风,目瞳为电。古说:盘古氏喜为睛,怒为阴。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有盘古祠,今人祝祀,南海有盘古国,今人皆以盘古为姓。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也,而生物始于盘古。

2、南方燧人氏与祝融

王大有先生研究:“伏羲氏于公元前7724年取代燧人氏政权,成为各地氏族联盟集团公认的领袖。女娲氏与伏羲氏同属于伏羲族团,为两个世代联姻的族系。两族相互交替,共同执政,形成了伏羲女娲政权…… 伏羲女娲政权是当时中国最大的一个氏族联盟集团,共有大小部落一百多个”,那么,祝融部落不是伏羲女娲部落大联盟之下的小联盟?那小联盟没有姓?只有大联盟有风姓?因此,我完全可以说:风姓只是大联盟的姓,也有小部落联盟的姓。

现在普遍以此记载:“燧人氏,又称“燧人”,三皇之首,河南商丘人,他在今河南商丘一带钻木取火,教人熟食,是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商丘因此被誉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燧人氏死后葬于今天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处,建有燧皇陵”。我认为黄帝不属于仅仅一个黄帝,燧人氏也不是仅仅一个燧人氏?那最早的燧人氏还是在祝融部落。史上记载的商丘燧人氏仅仅为最后或其中之一而已。却不记载最早的燧人氏在南方?史书上说,燧人氏出生在江南洞庭湖中的一个称作湘山的仙岛上,他生而知天文,识地理,精通许多高深的学问,人们都尊称他为圣人。传说燧人氏所建村庄的遗址就在今湖南常德市澧县车溪乡南岳村一带。《太平御览》记载说:“遂明国有大树名遂,屈盘万顷。后有圣人游日月之处,至于其国,息此树下,有鸟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氏。”,无疑证实燧人氏最早于南方。

燧人氏只是一个代号,不是仅仅指一个人。是祝融部落早期的一个首领称呼。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 接着又发明了“燧石取火”,人们把燧石取火时期称为燧人氏。从而,结束了人类靠天取火的历史,一致推举他为氏族大联盟的首领,为氏族联盟大酋长,称他为“燧皇”。 从传说都把燧人氏发明火归结到祝融,就得出真正的燧人氏只是一个世代的称呼,发明火的依然是祝融部落。祝融氏,乃古代掌管用火的部落,以火的形象特征而称呼火的一个部落,并以称呼首领的代称。在华夏、东夷、南蛮一些部落中都设有祝融氏掌火这一个职务,只有火正。在人类蒙昧时代,这个火种被视为神的赐予,由专人看守,保持火种长年不息。这个看护火的老人,便被人们无比的尊敬。火既被看作神明之物,还须要经常去祭祀它,一于是便由这位看火的老人负责祭祀,作为祭司。祝融教会人用火,证明祝融部落形成于燧人氏时期,燧人氏是祝融部落的杰出代表,是人们称呼的氏族联盟大酋长。我在《祝融八姓与祝融文化》一文论及:1942年9月,长沙子弹库楚墓被盗掘,出土发现一件迄今中国最早的文字资料的楚帛书。 帛书说:“……有 伏羲、女娲 结为夫妇,并生有4子。……”这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完整形态的有关女娲的记录依据。帛书中有楚人先祖“女童”的记载。而伏羲生有四子羲、和、重、黎。有的说是重,该、修、熙。《山海经·大荒南经》:“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应作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楚辞·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王逸注:“羲和,日御也。”洪兴祖补注:“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那怎么会出现伏羲与帝喾的不同年代呢?因为,既然古代的事件以传说形式流传,何况是一个部落的称呼,难免会认为是同一个人,其实是部落。《书·吕刑》:“乃命重、黎。”《传》曰:“重即羲,黎即和”。那伏羲四子不是两子吗?而归结的也是祝融部落的重黎,是属于祝融部落联盟的两大支系。证明祝融部落属于伏羲时期的重要力量。

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及东方神话之父袁珂所著《中国神话传说》:女娲氏;一位美丽的女神,身材象蛇一样苗条。人们流传说:女娲和伏羲同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女娲抟土造人,使盘古大帝开创的世界不再沉寂。早年伏羲女娲为避洪水,从榆中迁甘肃东部麦积山、陕西眉县太白山,再迁陕西宝鸡陈仓,再沿秦岭迁陕西临潼骊山、华山。祝融氏部落联盟从湖南沿着岭南五岭到九嶷山不远的广西甄皮岩一带,迁移到贵州,并进入四川省的广元、巴中一带,北移,后来定居今宝鸡市岐山县一带,因境内有太白山(古称其地为太白,与今太白县无关)。传说伏羲“人皇九首”,实为伏羲东迁后有九大胞族,也就是大部落联盟之下有九个比较大的部落联盟组成,被称为“九风”,“九英”,“九凤”,“九首人面鸟身”。 祝融氏和伏羲氏同属于燧人氏的后裔,那不也是伏羲氏从祝融部落分化而来。那燧人氏不是单指一个人,是指一个部落首领的名称,且随着迁移而分化。而最早的燧人氏在祝融部落中。因最早活动伏羲女娲大部落首领活动中心以南,故称南方。

江永女书的起源 江永女书大酒店
帛书说:女娲是虘(举干)氏之子与伏羲不是同一氏族。女娲《帛书》作女(音施),读作“析”、 伏羲大部落中的“羲、和、重、黎”皆为氏族,是伏羲女娲部落联盟比较器重的分部落首领,是太阳神管理下的大部落;《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火正曰祝融”下孔疏引贾逵曰:“夏阳气明朗。祝,甚也;融,明也;亦以夏气为之名耳。”这种名为祝融的夏气即是融风,《左传·昭公十八年》载:“夏五月,火始昏见。丙子,风。梓慎曰:'是谓融风,火之始也。”’融风又称协风,是古人开始春耕的信号。女娲后来继续东迁,到了河南济源王屋山,发生了日全食,一片突然到来的黑暗中,民众以为天塌陷下来,女娲作为氏族首领,责无旁贷亲临王屋山顶,设坛祭天,等到日食解除,天光大开,民众以为他们的这位氏族首领把天补上了。女娲时代,随着人类的繁衍增多,社会开始动荡了。两个英雄人物,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在不周山大战,结果共工氏因为大败而怒撞不周山,引起女娲用五彩石补天的动人故事。之后组织氏族成员用火攻水,祝融部落也就登上了酋长的位置,伏羲、女娲建立大伏羲氏部落联盟以后,祝融氏族群北移,后来定居在太白,以致管理中心迁移到祝融部落居住的太白山一带。赤禅(女)、洛枪(男)、附前(男)、洛前(男)、皆号祝融氏。祝融氏前后共历四任帝,执政一百年。这也就成为东西方太阳神的部落的分开管理火种、祭祀等。

时间虽然变化,但是部落名称依然。故祝融历经不同时期,依然没有改变。《礼记·月令》和《吕氏春秋》说:“炎帝是南方和夏季的帝,祝融是南方和夏季的神。所谓“其帝炎帝,其神祝融”,高诱注:“炎帝,以火德王天下,是为炎帝,号曰神农,死托祀于南方,为火德之帝。祝融,老童之子吴回也,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官之神。”楚帛书有:“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降,奠三天。”(奠,安定,建立。三天,指日、月、星。意为炎帝命祝融遣四神降于人间,安定日月星辰,建立四极以承天覆。)《山海经·海外南经》说:“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郭亚注释“火神也”。据罗泌《路史·前纪》卷八中说:“祝诵氏,一曰祝龢,是为祝融氏……以火施化,号赤帝,故后世火官因以为谓。”《左 传·昭公二十九年》曰:“火正曰祝融”,火正,就是掌管火的官员。《汉书·五行志上》一书说:“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因为祝融是火神,他的威力也被应用到战争中去了。《墨子·非攻下》记载如下:“(成汤伐夏),天命融(祝融)隆(降)火干厘夏城之闲,西北之隅。”降火助战,这可能是 首次把火战使用于战争中。这也是祝融部落首领成为炎帝的记载,也记载吴回属于祝融部落的人员。

女娲补天的传说,明确说明,祝融早于炎黄帝,更不用说早于少昊和颛顼了。为何又作为“黄帝生二子,长子少昊,次子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称。称生卷章。卷章(老童)生二子;长子重黎,次子吴回”。其实,是因为在颛顼时期,作为伯侯就列为是其子孙而已,少昊是在黄帝之后建立了政权,也就列为其儿子了?而祝融其实是一个部落联盟的代称。因此,说祝融属于炎帝的姜姓或黄帝的姬姓都是错误的。

上文论及既然伏羲氏从祝融部落分化而来。同时,燧人氏是炎帝的祖先,也是诸羌戎族的共同祖先。华胥氏是第一个引种莱麦的女性,是燧人氏的后裔,因莱麦种植的贡献而成为一位杰出的女首领。相传华胥踩雷神脚印,有感而受孕,生伏羲,华胥氏出生于陕西蓝田,典籍中均记载着一个叫华胥氏的氏族女首领及其儿女伏羲、女娲的故事,其实,准确地说是把华胥首领管理下的伏羲、女娲两大部落。华夏之“华”,源自华胥氏之“华”。“华”即莱,源自华胥氏引种莱麦。伏羲祖燧人与华胥,又依华山华县而居,在华山立中天表木,以此地为天地之中,故又名“中华”。 炎帝族又名华夏族:炎帝后裔夸父,以狙猴——“夔”为图腾“夔”又名夏,故又称华夏。既然,华夏与燧人氏、炎帝后裔有关,那不也源出于祝融部落息息相关吗?传统服饰为长袍,华服,后来发展成为具有长袍特点的汉服,也与华胥作为首领时期的服饰有关。

3、伏羲、炎帝与蚩尤的部落变化

3.1、蚩尤部落的前身九黎

伏羲时代的历史将伏羲记载为女羲、女牺、女戏、女希。伏羲生有四子羲、和、重、黎。伏羲命四子去四个不同方位测天,各自提出自己的数据来制定历法,经过一千多年才完成上元太初历并颁布实行。伏羲母亲是母系氏族的一位女子,这个氏族部落居于华胥之渚,后人分不清称呼就以地取氏故称华胥氏;部落迁徙分化。后来华胥族裔东迁,推广莱麦种植,东夷地区便有“莱夷”氏族。另伏羲母亲华胥氏是从婼(又嫟)氏族分离出来,婼氏族长于桑蚕一业,华胥氏去雷泽时,还没有从该氏族中分化出来;去雷泽是寻找莱麦、牧草和桑蚕。从女娲“造人”之后,嫟与婼是女系,来源于桑若。桑若在上古东夷人称桑、扶桑、穹桑;中原河洛(雒)地区称建木、扶木、婼木、表木;西羌称若木、榑木、榆木;北狄称扶余等。嫟属于以桑蚕经济为特色。也验证了扶桑,太阳神木。与重黎的太阳神密切关联。之后,在炎帝神农氏时期,结合祝融部落的东迁,融合成为一支大的部落,蚩尤一度成为部落的首领。

蚩尤作为部落联盟首领,东夷人方阳夷、风夷中的黑蛇支。这一支本作儵(音速即黑蛇或玄蛇),也和修、攸、即帝修、帝尤、帝攸或帝儵。同时又是女娲黑虎族——苗裔。是黑蛇黑虎部族。古代“阚”即虎,尤阚合文又作虎儵(音速或育),黑蛇,黑虎部族又作虓(音哮),这就是九黎族的来历。九既是蛇,又数九,因之又名九黎氏、九黎族。蚩尤发展了伏羲上元初历,在多水地区建立天文中心,在居邑筑城(干打垒),有城、有廓有祭祀中心。内城为京,外城为邑。有宫有郊,有台有坛,有圜有潬(善)。蚩尤还发展了耕稻作,发展渔业。畎夷在沉积平原的沙壤土上耕作,发展为九黎八十一兄弟氏族联盟。黎者,黍稻犁耕,遍布九夷,故名九黎。蚩尤在北方建立的黎国(冀国)是三苗九夷的统一联盟国。

《说文》:“亥为豕,与豕同。”段注:“二篆之古文,实一字也。”《论衡·物势篇》:“亥,豕也。”《吕览·察传篇》记有“三豕”即“己亥”之故事,均可为证。《古本竹书纪年》及《山海经·大荒东经》并作“王亥”。《史记·律书》: “亥者,该也。言阳气藏于下,故该也。”《释名·释天》:“亥,核也,收藏万物”,与杜注“蓐收”义同。亥与豕古本一字,豕、耆、黎、夷,段玉裁并系于十五部,故例得通转。所以说,蓐收和黎也是一神之分化。又因为亥与豕古字同,所以西方神(兽)除了大家都知道的西宫白虎外,还有封豕。《管子·五行》:“昔者黄帝……得奢龙而辩于东方,得祝融而辩于南方,得大封而辩于西方,得后土而辩于北方。”奢龙即东宫苍龙,大封即伯封”。由于炎帝神农氏时期,祝融部落与东部原部落的融合,重黎部落成为一支主要的力量,蚩尤部落联盟与祝融部落产生密切的关系。

蚩尤大部落管理下的盘瓠氏是燧人氏的一支,在祝融部落从广西一带迁徙后,停留湖南的祝融部落的另一部分也逐渐向东、向北迁徙。最后,又与炎帝长琴带领的祝融部落汇合,与后来的炎帝的大部落开始分离。这东移的部分当时过着半牧半农的生活,是以“葫芦”为主要粮食,并最早发现培育葫芦的族人,就被众人尊称为瓠民。专门培育葫芦的氏族又被称为瓠氏。葫芦又名“瓜瓞”《诗·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瓠民发现瓠不仅可食,还可作器物用。巨瓠剖之为舟作船,名盘瓠舟、天盘舟;小瓠剖之为盘、为瓢为勺;自蒂开口,为“瓶”,为“壶”,用以盛水;自蒂上下截半,为葫芦罐,或上段为盖覆之以扣如“盖天”;下段为“盆”,为“碗”,为“钵”,为“盘”,因而名盘瓠、槃瓠。后来,有了陶器的发明,其各种形状皆源于瓠器。也因此在瑶族,把盘瓠称作祝融部落的吴回的族兄弟。因此,我在一些论述中,把原来迁徙的成为老,而老、耆、黎、夷,豕通转,祝融部落开始畜牧业的养殖,九黎,九代表多部落,八十一兄弟也是代表多部落,可见一斑。九黎族的首领叫蚩尤,兽身人言,铜头铁脖子,头上有角,耳上生毛硬如剑戟,能吃砂石,以某种猛兽为图腾的氏族。他有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个氏族,是勇悍善战的强大氏族部落。

《山海径》:“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讠天)天)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江水,生共工,共工生后土。……”《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成都载天。有人洱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 《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深饮,饮于渭河,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这种“承袭”和“世”,不是父亲子相传的世系关系,而是母系时代的代系关系。《山海内经》曰:“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妖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而相传炎帝神农氏历经临魁、承、明、直、厘、哀、榆罔“凡八代”。《帝王世纪》载:历经神农、承、临、明、直、来、衰、榆罔“凡八代”。这证实是炎帝分为两个阶段,而王大有把他命名为:炎帝魁隗氏、炎帝神农氏;而每一阶段都出现多代的首领。如《国语.鲁语》:“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之以为稷”(因为烈山或历山在湖北随县境内,东汉学者郑玄注:“厉山氏,炎帝也”);也出现战国屈原《远游》:“指炎神(炎帝)而直驰兮,吾将往乎南嶷;览方外之荒忽兮,沛网象而自浮。祝融戒而还衡兮,腾告鸾鸟迎宓妃;张咸池奏承云兮,二女御九韶歌。”这“嶷”指湖南的九嶷山,“祝融”南岳、“衡”山、“二女”传说都在湖南。《山海经.海内经》:“炎帝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生鼓、延始为钟,为乐风”,其实炎帝不是仅仅指一个人,仅仅属于部落酋长的称呼。那也证明,祝融部落也是炎帝之一。

炎帝氏族谱系“红崖丹书”,并由王大有先生破译。“丹书”是由四川邛崃,珙县进入贵州的共工氏后裔书写的共工氏族谱。 “红崖丹书”,记载了炎帝系族谱和各时代的主要社会发明,证实《山海经》所载炎帝世系可靠无误。炎帝又名赤帝,其佐为祝融,死托祀于南方炎火之地,为火德之帝。

伏羲女娲大部落联盟后期,势力最强的要属南方的几大部落,魁隗(男)嫁到赤水氏部落并当上大酋长,又被推举为男方各部落氏族联盟的大酋长,大伏羲氏族因洪水之难和氏族内部的纷争原本已经衰落,在争斗中,魁隗“以火德王天下”,把 “赤”字改“炎”字,后人称之炎帝。炎帝魁隗氏第五任大部落联盟酋长属于祝融部落的人员,主要活动在陕西、甘肃、宁夏一带。中原地区的大伏羲氏族各部落虽然臣服于炎帝政权,但他们除了不公开称帝外,其余完全自行管理,炎帝政权对他们没有丝毫的控制。祝融即位之初曾试图向中原地区扩张,但此时氏族内部出现了纷争,炎帝族的几大支脉都想争夺,祝融便打消了东进的念头。祝融死后,祝融部落的长琴即位称帝,共工不服,率本部族众征讨,双方进行了一场恶战,长琴被迫放弃酋长职位,带领着祝融氏一支离开部落中心区。长琴率领部落部分迁徙在山西安邑一带、豫中的嵩山地区(包括今新郑、新密、登封、郑州一带)。最后,迁徙于河南昆吾(今河南濮阳市)、滑县一带,山东濮城、菏泽、定陶等地、山西南部的鬷川(闻喜)、翼城、曲沃、绛县、垣曲、左邑、桐乡、襄汾、新田(山西侯马)等地以及山东、江苏、浙江等地。保持打猎、打仗的优势。并与第一次迁移的部落融合,成为大的联盟。

祝融部落立居河南昆仑虚(濮阳)、河南许昌一带后,逐步与东部的部落融合,带着先进的战争工具、动物的驯养,进入燧人氏之时迁徙的老部落范围之内。这两大新老部落内部斗争,蚩尤部落大联盟与炎帝的斗争,最后演变成为西北的轩辕氏乘虚而入,与蚩尤的战争,最后统一各部落。 于是,祝融(董姓部落联盟)、赤帝、炎帝、神农氏、蚩尤就变成统一起来。也就有了蚩尤是炎帝后;赤帝、炎帝与神农氏在史书的混同;九黎、蚩尤、九夷、与炎帝、祝融的混同,包括居住地点的混合。

炎帝神农氏大部落后来分为东西二部,西部为炎帝本部以华山为中心,再西还有诸氏、槐氏、磈氏、隗氏等。东部为神农本部,在太行山南麓与共工,祝融氏相邻。后在博山、历山发展,先都陈留,称霸于三苗、九黎。以后,与九黎族发生了长时期的冲突,又被蚩尤驱逐出境。灭其八个“假太阳”、“假月亮”蔑称神农氏为黑乌鸦,因为真正管理火、祭祀、战争的祝融部落与九黎部落融合,后战败的神农又退回陈留。至神农榆罔,又值天灾,不得不从陈留再西退,复又与共工,夸父诸炎帝裔族冲突,榆罔取胜,占据伊川常羊山共工领地,都空桑,共工、夸父后又联合蚩尤收复失地。榆罔北上求天鼋氏(轩辕氏)挥师南下。时蚩尤暴虐无道,兼并诸侯,当时的天下共主发明农耕和医药的“炎帝神农氏”已经衰落,酋长们互相攻击,战乱不已,生灵涂炭,神农氏无可奈何,求助于黄帝。周朝《逸周书·尝麦解》,记载:“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 “九隅无遗”是说蚩尤驱逐赤帝(即炎帝)经过涿鹿、阪泉之战。炎帝向黄帝求援,双方在涿鹿大战一场。《山海经。大荒北经》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拼音:pí xiū)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依附杀蚩尤”。黄帝取得了胜利。最后黄帝代神农氏,昔日炎帝在洛水上游祁村湾卢氏城。

我在《祝融、炎帝、神农、九黎与老童的关系》论述:从古籍中,还可以找到蚩尤与炎帝同族而不同时的征据。如南宋罗泌《路史·后纪四》:“蚩尤姜姓,炎帝后裔也。”《遁甲开山图》:“蚩尤者,炎帝之后,与少昊治西方之金。”如此可以很好地解释两次大战的关系:先是黄帝与炎帝部族大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而胜之。蚩尤是炎帝族的后代,为了替炎帝报仇而与黄帝大战于涿鹿,战败之后,首领被擒杀而死,但蚩尤族的部分人则归顺了黄帝成为在臣。所以炎帝与蚩尤可以同族而不同时,与黄帝的大战就可能有进行了两次,如《史记》所记。

《续夷坚志》:“华州界有蚩尤城。古老言蚩尤阚姓,故又谓之阚蚩尤城,城旁阚氏尚多。”按:华州在今山东费县,东北六十里是古九黎部族活动之地。蚩尤确为中国上古重要历史人物,蚩尤是苗族的一位大祖神,是九称部落联盟的重要首领,他所代表的九黎部落,活动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中原地区,蚩尤可能是炎帝的后代,而炎帝与黄帝乃是同胞“兄弟”。炎帝与蚩尤曾先后同黄帝大战于河北涿鹿阪泉一带,大战之后,蚩尤族一部向南方迁徙,而许多人则留在北方,逐渐与黄帝族融合为一。前引《遁甲开山图》:“蚩尤者,炎帝之后,与少昊治西方之金”的 记载。《尚书·尧典》说舜“窜三苗于三危”。《孟子·万章》:“杀三苗于三危”。《地道记》曰:“陇西郡首阳有三危,三苗所处。”“鸟鼠同穴西有三危山, 三苗所处是也。”西羌、西戎,似皆与苗民有关。犬戎是以犬为图腾的,苗民中亦有盘瓠犬为重要图腾者。《后汉书·西羌 传》:“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由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铜器是甘肃东乡县出土的。而古西域中亚一带早在五千年前已发现了铜器。这也许同苗民祖先有关。《山海 经·大荒北经》:“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神异经·西荒经》:“西北荒中有人,面目手足皆人形,而胳下有翼,不能飞,为人饕餮,淫逸无理,名曰苗民。”这些记载较简,有正统思相的偏见,并不精确,更不全面,但却反映了苗民流向西北的历史事实,这是不可能凭空捏造的。

三苗的大部迁往西南,经过了多次的战斗与转移。《五帝本纪》汉代郑玄注曰:有苗,九黎之后,颛顼代少昊诛九黎,分流其子孙为三苗国。高辛之衰又复九黎之德,尧兴又诛之,尧未在朝,舜臣又窜之。后禹嗣位,又在洞庭逆合,禹又诛之。可见经过颛顼、尧、舜、禹的多次征伐,一步步把三苗赶到西南山蛮荒之地。其路线把苗族口碑、习俗资料与古文献对照研究,发现二者相当吻合。

3.2、帝喾高辛氏分化了祝融部落为重、黎。

山海经。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枢也。吴姖天门,日月所入。有神,人面无臂,两足反属于头山,名曰嘘。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郭璞云:“世本云:'老童娶于根水氏谓之骄福,产重及黎。’”郝懿行云:“大戴礼帝系篇云:'老童娶于竭水氏之子,谓之高緺氏,产重黎及吴回。’史记楚世家云:'卷章生重黎。’徐广注引世本云:'老童生重黎及吴回。’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人名曰吴回,奇左,是无右臂。” 是说:有个人名叫吴回,只剩下左臂膀,珂案:王念孙校改经文“奇左”为“奇厷”,恐非。郭璞云:“即奇肱也。吴回,祝融弟,亦为火正也。”大戴礼帝系篇云:'老童产重黎及吴回。帝喾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是皆以重黎为一人,吴回为一人。则以重黎为二人,似黎即吴回。吕氏春秋(孟夏篇)又云:'吴国回禄之神托于灶。’,王符、高诱并以黎即吴回,与此经义合。重、黎相继为火官,故皆名祝融矣。”

从重黎与吴回的紊乱描述中,以及结合吴回与盘瓠同族,吴回是重黎的弟弟,其实是重部落重新安排的首领,那么,黎,就是在帝喾高辛氏时期开始拆分的,尽管伏羲时期,就有两大重黎联盟即祝融部落联盟。但是,祝融长琴之后又汇合,壮大之后被帝喾高辛氏强行拆分的。九黎,黎都是一个称呼。

4、祝融火神吴回与瑶族祖先盘瓠

《祝融、蚩尤、三苗种族概念关系发微》一文作者研究指出:祝融、蚩尤、三苗为三个意义部分重合的兼容性种族概念:“祝融”为该部落集团及其首领最早称谓,“祝融”别称“蚩尤”则为祝融八姓支族东迁后与原先居住的部落形成的新东夷部族集团以后称谓,“三苗”为“祝融”与“蚩尤”融合形成的新东夷部族集团支族南迁后别称”。

4.1、祝融吴回、帝吴(有虞氏)、帝舜(有虞氏)的传承

由于祝融部落的迁徙,并且与炎帝神农氏大联盟的分离,历史学家至今无法真正弄清楚鬼方,何为鬼方?出于那个时期的称呼?至今众说纷纭。但都无法否认与祝融部落有密切关系一说?何也?就因为没有从祝融部落的迁徙中寻找答案,也就无法理顺蚩尤大酋长与祝融的关系,也无法理顺祝融部落的后来出现的酋长老童与蚩尤部落的关联;更加无法解答重黎,一会说一人重黎,一会说重与黎,包括吴回与盘瓠的部落关系;在祝融部落迁徙的断层之间,蚩尤作为反抗炎帝的中坚力量,没有阐述,割裂了蚩尤部落联盟包含祝融部落这一过程,并且忽略了祝融部落新迁徙部落与老部落的内部争斗,以及无法理顺后来的分分合合的瓜葛。昆仑虚如何成为祝融部落的早先居住地?难道舜帝,真的姓姚?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虞舜。

难道就如《大戴礼记.帝系》载:“颛顼娶于滕氏,滕氏奔之子,谓之女禄氏,产老童。老童娶于竭水氏,竭水氏之子,谓之高氏,产重黎及吴回。吴回氏产陆终。陆终氏娶于鬼方氏,鬼方氏之妹,谓之女馈氏,产大子,孕而不粥,三年,启其左胁,六人出焉。其一日樊,是为昆吾;其二日惠连,是为参胡;其三日籛,是为彭祖;其四日莱言,是为云刽人;其五日安,是为曹姓;其六日季连,是为芈姓。“昆吾者,卫氏也;参胡者,韩氏也;彭祖者,彭氏也;云刽人者,郑氏也;曹姓者,部氏也;季连者,楚氏也。”我不苟同“孕而不粥,三年”,也不赞同一些史学家把这成为剖腹产子的先河的论述,而我是基于如下认识:祝融部落与帝喾大部落联盟的长期争斗,不愿自己部落被他人插足领导被分化瓦解而进行的斗争,最终经过三年(三代表久,多的意思)而被六人分管分化祝融部落,后人以地为氏称呼,形成祝融六姓,最后有形成八姓(即八个小部落)?因此,王大有把重氏族分化为老(耆)童、大章、重氏、薰氏、句芒、东氏、中氏、仲氏、榆氏、程氏、温氏、苏氏、芈氏十三个分支,我认为是不确切的,起码先与祝融八姓的传说有矛盾。

《汉书?五行志上》一书说:“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正因为祝融是火神,他的威力也被应用到两军对垒的战争中去了。《墨子?非攻下》记载如下:“(成汤伐夏),天命融(祝融)隆(降)火干厘夏城之闲,西北之隅。”降火助战,这可能是首次把火战使用于战争中的吧。祝融有一弟叫吴回,又称回禄,也是官司“火正”。

吴回征战有功,在帝尧陶唐氏(姞姓)之后被推举为“华夏部落联盟首领”,称为“帝虞”、“帝吴”、“大吴”、“天吴”。上博楚简《容成氏》两次出现的“又吴迵”应当读为“有虞迵”,即帝吴;《容成氏》还说明,有虞氏和陶唐氏一起形成了“唐虞联盟”时期,互相交替担任华夏部落联盟首领。如:帝尧(陶唐氏)、帝吴(有虞氏)、帝丹朱(陶唐氏)、帝舜(有虞氏)。汉阳纱帽山商代遗址中出土一件陶拍,陶拍的背部鼻状握手上刻有一十分怪异的图案:图下部是一个“人面鸟身”的人形,上部是两个“回形”雷电纹;人与两雷电纹间有一矢由上射至头顶。这个图案被解释为“雷神”,应该就是吴回屈原《天问》记载“吴获迄古,南岳是止。” 吴就是吴回。这里述说的是吴回南征三苗,意思是吴回一直到了南岳才终止南征,获取了迄古未有的功绩。苗族传说中的“雷老五”就是指的吴回。《后汉书·南蛮传》:“昔高辛氏有(获取)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赐黄金千镒、邑万家、又妻以少女……盘瓠遂衔人头造阙下,群臣怪而诊之,乃吴将军首也。”盘瓠是吴回的同族兄弟,而吴将军就是封地在苍梧山吴回后裔。《淮南子·地形训》:焚桐在昆仑阊阖之中。焚桐,梧桐树被火烧之后是上好的琴材,称为“焦桐”。此树在焚烧仍然能够复生发芽,被称为“不死树”,火凤凰重生的传说因此而起。梧桐,用来纪念那个伟大的火神“吴同”而被称为“梧桐”、“苍梧”。吴楚之地流传几千年的“凤凰不落无宝之地”、“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火凤凰”等传说也是因纪念火神“吴回”而来。

商及周初的鬼族,按王国维先生考证当是畏族,与媿、隗等姓相通,是汉代隶定时写为鬼,鬼方即畏方,是一个分布很广的族群,鬼戎的“戎”是周人加的蔑称,其它如薰育、熏鬻、昆夷(夷也是诸夏所加)、绵夷、串夷、畎戎、大戎、猃狁,实际上是同一称呼不同时期不同的译写,王国维先生指出这些不同称谓:“余谓皆畏与鬼之阳声……故鬼方、昆夷、薰育、猃狁,自系一语之变,亦即一族之称。”。

4.2、祝融吴回与瑶族先祖盘瓠的关系

吴回却是重黎的兄弟,其实,是重黎不服帝喾,而启用吴回管理祝融部落。从瑶族记载:这吴回与盘瓠同族,岂不是瑶族的先祖与重黎两大支系的祝融联盟之内,且记载雷神吴回(也叫吴雷),那也证实上文说论及的三苗九黎与祝融部落是同在一部落。帝喾沿袭黄帝实行以夷制夷,分而治之的政策。

帝喾,也就是颛顼的重臣高辛氏大酋长姜喾美(又称俊、姜俊),十五岁时,因辅佐颛顼帝有功,被封于高辛(今商丘市南高辛〕。三十岁时,代颛顼为帝,都于亳。因他兴起于高辛,史称之为高辛氏。率领本部族人东征,击败共工氏,旋即被各部落联合推举为帝。后颛顼高阳氏,成了偏居北方一隅(另说法:颛顼死后,侄子高辛即玄嚣的孙子继位,即帝喾)。封有辛地方(今河南),实住帝丘(今濮阳),帝俊即高辛氏帝喾,《左传·文公十八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这只是用图腾表示,也就是八大部落。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曰:“火正曰祝融”,火正,就是掌管火的官员。《汉书·五行志上》一书说:“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因为祝融是火神,他的威力也被应用到战争中去了。五正之制:以勾芒氏(即重氏)为木正,以祝融氏(重黎氏)为火正,以蓐收氏为金正,以玄冥氏为水正,以后土氏为土正。勾芒氏专事天文历法,主祭东方和春季之神;祝融氏主事农业,主祭南方和夏季之神;蓐收氏为少昊氏古老的一支,主管刑罚,主祭西方和秋季之神;玄冥氏,主事水利,主祭北方和冬季之神;后土氏,女娲氏的一个主要支部,地位高于前四者,可以说是统管。祝融部落以善于取火用火而著称,所以,其首领就被五帝之一的帝喾任命为掌管火的长官“火正”火正的职责为取火、出火、纳火、改火和保留火种,被尊为火神。《史记.楚世家》载:“重黎(祝融的另外称呼)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

这一时期也是父系氏族的发展时期,入赘婚的开始盛行,也是祝融氏被分化的时期。一个善于征战的祝融部落,喾举兵伐共工。先命火正重攻,不克,复命木正黎佐重,又不克,证明祝融部落对帝喾高辛大部落酋长的不满,也对酋长入赘霸占祝融部落的管理权的不满。结果,帝喾(帝俊)派遣重黎镇压共工没有尽力,产生抵触情绪,大怒,以此重黎召回论罪处斩,换掉了部落首领?又命重、黎弟吴回用围而不攻,困而以耗之计,又断共工水源,终于攻下共工居地共头山,破涅都。喾使吴回复居“火正”, 吴回征战有功,称为“帝虞”、“帝吴”、“大吴”、“天吴”。上博楚简《容成氏》两次出现的“又吴迵”应当读为“有虞迵”即帝吴;那我认为,这吴回是不是祝融部落的人还是外部落进入祝融部落,仅仅以官职命名呢?仍为祝融之官。不然何以有:祝融有一弟叫吴回,又称回禄,也是官司“火正”。只是名声没有祝融大,人们把火灾称为“祝融之患”,成为贬义呢?

帝喾高辛氏也在分化九黎部落,而说盘瓠是祝融部落吴回的族兄弟,盘瓠是吴回的同族兄弟,帝喾高辛氏也在进行内部分化。盘瓠居住昆吾,也就是昆仑虚,也正为祝融部落的地方,一样证明九黎与祝融的关系密切。在典籍《周易·说卦》中注释:“艮为狗,正西昆仑狗国”。因此,史籍《玄中记》中所记载的“帝之狗”,实际上是指女婿盘瓠来自祝融部落居住的昆仑虚。吴将军是吴地的首领或是封稀氏。这其实不是真正的氏,后人以该部落养殖业发达而以饲养的动物命名而已,实则依然为祝融部落。封稀氏又称稀韦氏、豕韦氏、室韦氏,风即东夷中的风夷,稀、风两放合婚的子裔为防风氏,防姓又为方夷。稀、南楚叫猪为稀,封,古文为大,封稀即以大猪为图腾以养猪为生的一个氏族。防风有凿齿之俗(古称凿齿民)。当时,防王政权是与高辛氏并立的两个政权。为何为两个政权?那就是祝融部落与中央部落形成势均力敌的局面。从祝融八姓的昆吾,有豕韦氏就证明是祝融部落的不同称呼。而吴将军就是封地在苍梧山吴回后裔。这岂不证明,吴回不仅仅是一个人,后继任者依然为吴回。防王文化也就是祝融文化已是极为发达的良渚玉器文化。出现图腾的变化,有以封?和阳鸟凤凰为主。太湖地区的防王向北方发展或者是“问鼎中原”,当时就有了“防王作乱,数侵边境”之事,此时,高辛氏已迁都舞阳,被防王追击,又再迁淮阳宛丘,防王在舞阳建吴城。于是又才有高辛氏募天下,以千金、万金和家女换防王吴将军首级之说。这吴回在历史上是赫赫有名的,只是部落首领以吴回称呼,就不是仅仅一个吴回了。

而盘瓠追溯到蚩尤兵败时,畎夷为蚩尤通风报信,并掩护蚩尤撤退,因而被祝融重黎的黎一支(即苗族人)视为救命恩人。后成为高辛氏的外戚。成为濮水的侯伯,被壮、瑶各族尊为中兴先祖的“布洛陀”、“布伯”。 传说“时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盘瓠”高辛氏女嫁盘瓠(五色犬),而繁衍后代(苗、瑶、畲、壮)。后来文献或传说中的畎夷、犬封、犬戎、狗王、犬王、狗明王、盘王、狗皇、高皇、盘瓠王等都为盘古氏,盘瓠之后裔。《后汉书·南蛮传》、 晋干宝 《搜神记》等书记载,远古帝喾 ( 高辛氏 )时,有老妇得耳疾,挑之,得物大如茧。妇人盛于瓠中,覆之以盘,顷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盘瓠 。

为何高辛氏女嫁盘瓠?当时,还出于入赘婚阶段,要说嫁,也只是盘瓠入赘。而瑶族记载:这吴回与盘瓠同族,那三苗九黎与祝融部落是同在一部落。为何同族,盘瓠却把吴将军杀死呢?可见,重、黎不满帝喾高辛氏对祝融九黎部落的排挤,吴回也一样不满意帝喾高辛氏对本部落的打压。只得启用内部分化,唆使盘瓠内斗。当时,太湖地区的防王向北方发展或者是“问鼎中原”,当时就有了“防王作乱,数侵边境”之事,就有了《后汉书.南蛮传》:“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购黄金千镒,邑万家,又妻以少女......盘瓠遂衔人头造阙下,群臣怪而诊之,乃吴将军首也。”盘瓠咬下吴将军首级而归,那真正的是吴回部落被镇压下去。在濮水的盘瓠氏应征,带领獒犬、潜入吴台防王吴将军大营诈降,乘防王大醉,獒犬取防王头,献与高辛,高辛以其第三女配盘瓠,封定界侯,封地在大茅山。后“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盘瓠”。 史籍《玄中记》载:“高辛时,犬戎为乱,帝之狗曰盘瓠,去三月而杀犬戎,以其首来,帝以女妻之,不可教训,浮之会稽(浙江)东海中,得地三百里,封之,生男为狗,女为美人,是为犬封氏。”高辛以其第三女配盘瓠,封定界侯,封地在大茅山,开始垦荒岭南。后来从会稽又向西南发展,又进入长江中游的湖北、湖南、江西而汇集于长沙武陵地区,传说“盘瓠负帝女入南山”缘于此。

由于畎夷布洛陀助高辛氏建奇功,因此,到南方后被免除徭役赋税,族众自称为“勉(免)”“莫徭”、“没徭”,其居地名瑶山(今浙江余杭良诸徭山),而畲族盘氏与蓝氏、雷氏、钟氏则为四著姓。据《盘氏宗谱》和神话相传:其始祖龙麒卫国有功,高辛帝赐配第三公主,生三男一女。帝赐长子“盘装”就姓盘,名自能,受封南阳郡“立国侯”;次子“篮装”就姓蓝,名光辉,受封汝南郡“护国侯”;三子“雷公云头响得好,朱笔取姓便姓雷”,名巨佑,受封冯翊郡“武骑侯”;一女名淑玉,招婿姓钟,名志琛,受封颍川郡“国勇侯”。盘瓠死后,“其后滋蔓,号曰蛮夷”,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沅水》:“盘瓠死,因自相夫妻,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裁制皆有尾。其母白帝,赐以名山,其后滋蔓,车曰蛮夷。武陵郡夷即盘瓠之种落也”;《玄中记》作“盘护”。后盘瓠助帝喾取犬戎吴将军头, 帝喾以少女妻之。负而走入南山 ,生六男六女,自相配偶。其后子孙繁衍。这个故事在我国南方瑶、苗、黎族民族中也广为流传,据说那时原人民都非常虔诚地祭祠盘王。后“盘瓠”音转为“盘古”,成为中华民族的祖先。

裔民称徭民、“摇民”。 巴南、桂北的瑶族盘氏,称盘瑶,与冉氏、元氏、巴氏、李氏、田氏为瑶族六著姓。

吴回,生陆终,是祝融部落也就换了首领,由陆终取代。为了最终解决祝融部落的危害,最后,经过长期的争斗,祝融部落至于被瓦解为八大部落,祝融部落从此难以与中央部落联盟对抗。《大戴礼记·帝系》:“老童娶于竭水氏,竭水氏之子谓之高緺氏,产重黎及吴回。吴回氏产陆终。陆终氏娶于鬼方氏,鬼方氏之妹谓之女隤,氏产六子;孕而不粥,三年,启其左胁,六人出焉。其一曰樊,是为昆吾;其二曰惠连,是为参胡;其三曰籛,是为彭祖;其四曰莱言,是为郐人;其五曰安,是为曹姓;其六曰季连,是为芈姓。”《世本·帝系》:“吴回产陆终,陆终娶鬼方氏之妹,谓之女隤,是生六子。孕三年,启其左胁,三人出焉;破其右胁,三人出焉。其一曰樊,是为昆吾,昆吾者,卫是也;二曰惠连,是为参胡,参胡者,韩是也;三曰籛铿,是为彭祖,彭祖者,彭城是也;四曰求言,是为郐人,郐人者,郑是也;其五曰晏安,是为曹姓,曹姓者,邾是也;六曰季连,是为芈姓,芈姓者,楚是也。”从这判断,陆终娶鬼方氏之妹聩氏,生六子,得八姓。这鬼方是那里啊?这也是祝融部落的分部落,同姓不婚,在那时已经形成,“陆终氏娶于鬼方氏”,怎么会呢?再者,当时刚进入入赘婚,那陆终也只是安排在祝融部落的首领,其入赘祝融部落也行为可能。既然,陆终仍按祝融部落的信奉巫教,杂拜鬼神。经过多年的内部争斗,也就有“三年,启其左胁”,让祝融部落感受如身体般的痛苦;这就是帝喾高辛氏击退犬戎之后 ,他并没有趁机穷追猛打,将精力转向内政,处理民族问题。喾四妃是帝喾氏族在迁移中,不同氏族与不同联姻的顺序,不是同一个帝喾拥有四妃。于是,帝喾高辛氏就把重黎部落的强大支系重分化了六大部落,最后在分化为八大部落,而人们误认为是重、黎两大支系的分化。故祝融部落在这时候被全部分化了,并不是祝融部落的自由大发展时期的说法。而这祝融部落,也就是祝融的重的大的支系,分化成为八大部落,重黎的黎支系,依然是九黎的后裔,也就是蚩尤、盘瓠的后裔。从此,也验证了为何吴回与盘瓠是同族的说法。

由于由于平地已为防风氏(祝融部落的重分支)开发占领,故畎夷盘瓠氏只有去开辟山野丘陵地。盘瓠后裔向南发展的一支,在广东潮州建有高皇尞村寨,有盘瓠庙,这一支为后来的畲族,另一支是壮族。有关盘王瓠传说的剪纸,至今在苗、徭、壮各族中广为流传。

同时,祝融部落虽然分化,人们有时候依然称呼为祝融氏,重、黎、重黎、童、有邰氏、有绒氏、邹屠氏、防风氏、娵訾氏、陈丰氏、高辛氏等古文字和族徽铭的金文,甲骨文中已屡见不鲜。虽然,盘瓠造成祝融部落重、黎的分裂,也引发祝融部落重支系的解体,但长期的同一部落联盟,有逐步融合起来,也就有了犬封氏(盘瓠)与蚩尤氏、祝融氏共同开创了屈家岭文化和大溪文化。形成了古三苗国大联盟,雄据江南。到尧、舜、禹时期,成为对中央部落联盟形成个很大的威胁,这才引发了尧、舜、禹时代的对苗、夷、濮、越的大规模战争。

4.3、重、黎两大支系在南方的壮大

祝融部落确切说是重部落的最强大小部落为最先居住的地方昆仑虚,那支才是最有战斗力的。这一支在濮阳,难道他居住的帝丘都封给他人吗?他也不知道入赘到哪地方去?也只是在祝融部落的昆仑小部落。故有封有辛地方(今河南),实住帝丘(今濮阳),未后来的鬼方留下伏笔。

婚姻习俗改变,必然导致母系氏族旧传统的抵触与反对。吴回死后,而陆终也是为了部落的教化而进入祝融部落入赘婚的,当时部落依然为母姓,这样,就发生了蔑视的称呼“鬼方氏之妹谓之女隗”,陆终入赘祝融部落,成为安排的首领,同样对父系的横蛮出现多年抗争,“陆终氏娶于鬼方氏之妹,谓之女隤,生六子,孕而不育。三年,启其左胁,三人出焉;启其右胁,三人出焉。”。这样的理解,也就完全通顺了。由于祝融部落的分化,以地名或养殖的动物进行新的划分。而由于祝融部落从古以来一直从事火的祭祀,那祭祀的场合,是头戴物品的,像鬼?或另有巫术?疑惑妖术?在祝融某支系存在?从“鬼方常与昆戎、洛泉、昆夷、绲夷、串夷等混用”。以及“鬼方的称呼在商朝称鬼方;西周称昆夷、玁狁”可知,后来也就把昆吾部落,居住昆仑虚的昆夷、昆戎等以及季连之苗裔曰鬻熊 “见于商周间者,曰鬼方、曰昆夷、曰獯鬻;其在宗周之际,则曰严狁;入春秋后则始谓之戎,继曰狄;战国以降,又称之曰胡、曰匈奴。”了。

王国维《鬼方昆夷严狁考》有:“见于商周间者,曰鬼方、曰昆夷、曰獯鬻;其在宗周之际,则曰严狁;入春秋后则始谓之戎,继曰狄;战国以降,又称之曰胡、曰匈奴。”

这为何祝融八姓分崩离析了呢?从舜帝开始,已经进入女嫁男婚的阶段,只有被驱赶的不符合要求的教化的人与部落被驱逐,尧发兵征讨,战于丹水之浦。三苗部分人众被流放到西北的三危山。一般认为三危是地名,即现在的甘肃敦煌一带。崇山在今湖南大庸市西南,此地属武陵山区,行政建置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三苗之中的大部又面临舜的军事挤压而被迫离开三危,向东南,渡西汉水,翻过终年积雪叠山以东的西秦岭(今徽(县)、成(县)盆地),再渡过嘉陵江上游而进入汉水流域。在虞舜时代,舜采取感化和分化两手,两大集团决定性的一仗是禹伐三苗,禹与三苗进行了一场历时七十天的大战。禹继位后,三苗仍为心腹之患,禹对三苗又进行了大规模的征讨,《墨子·非攻下》书中记载的前面是说天变(天崩地裂的大地震),后面是说射中了苗师首领,苗师大败,九黎原属东夷集团,相传共有九部: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合称九黎或九夷,每个部落有九个氏族,共有八十一个氏族。向南逃亡的蚩尤氏族分作两支:一支自兖州地区南下,落脚于扬州地区,以大茅山为灵山与南方太湖地区居民隔江而居成为扬州苗民。另一支自兖州豫州南下,进入荆州地区,炎帝祝融和三苗九黎就在这一带住下来。从此三苗一蹶不振。

而楚之先祖为居火正的祝融,从帝喾起出现了祝融六姓或八姓的四处流落、分崩离析的局面。芈姓季连部,就在这一背景下离开故地新郑一带,辗转至丹淅、荆山的汉水流域一带。史籍《史记·楚世家》索隐:“芈,羊声也。”在典籍《说文解字》中解释芈为,“羊鸣也。从羊,象声气上出。与牟同意。绵婢切。芈姓的图腾是羊,羊即羌,在典籍《说文解字》中注释:“羌,西戎,羊种也……西方羌从羊。”可见,季连的母亲来自西方羌部落集团。《世本》宋衷注等的考定,“鬼方即西方之羌”。也就不足为奇。其后并以母姓为姓,既说明季连其时仍带有母权制的遗风。

5、黄帝之后,对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的长期争斗

黄帝把有战功的人材、氏族团结起来,巩固了姬姜联盟,又进一步分流那些不合作的氏族部落。首先使东夷族三苗九黎联盟分化,再把东夷少昊部分化,再分化蚩尤部,恶者北迁,善者留原地,为邹屠氏;……黄帝时代就出现了“九黎乱德”。于是发生了空前未有的民族大动荡、大分化、大抗争、大融合、大迁移。是时东夷九族一分为三:东北九夷、东九夷、南九夷。东北九夷和南九夷均不愿接受少昊清喾管制,更不愿屈服于黄帝,只有东九夷接受黄帝和少昊清的统治。《史记》记载:黄帝东征到达过东海,蹬上过丸山(今山东潍坊市西南);西征到达过崆峒(今甘肃定西市岷县西),蹬上过鸡头山;南征越过长江,蹬上过熊山和湘山(在今湖南境内);北征驱逐荤粥(匈奴),大会诸侯于釜山(今河北张家口市涿鹿县保岱镇窑子头村);“五十二战而天下咸服”。黄帝封禅泰山,实行以夷制夷,分而治之的政策。凡是顺从的族国留在原居地成为属族,不服从的,东西南北分流,远徙他方。又使降者的首领为命官去统治原来的属民。少昊部落首领下的部落常羲、羲和(属于太阳神)也就是祝融部落的重、黎其裔民的一支又西迁至甘、陕、南下云贵,其中一支为今四川凉山彝族和云南彝族之先民,又有一支南下海南为今黎族之先民。

黄帝、尧、舜、禹为领袖的北方部落联盟,推行教化之名,行掠夺财富之实。不愿实行母系氏族后期的入赘婚,进而采取横蛮抢夺。与南方苗蛮集团的三苗部落进行了长期战争。开始,尧在丹水(今陕、豫、鄂境之丹江流域) 打败三苗,三苗不服。舜时,亲征三苗,一直打到今洞庭湖一带。

5.1、母系氏族在湖南、广西交界处存在的原因

那么舜帝不是姓重黎的重(即董、童通用)吗?我认为以母系氏族部落命名姓?舜帝叫虞舜。名重华,字都君;根据史料研究,河南濮阳的诸冯应是舜帝的出生地。

传说唐尧时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都是古人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概括。唐侯尧联合东夷民族有穹氏后羿,击杀了十日氏族,帝挚不能制止,这就是羿射十日之传说。十日出,一日真,九日假,是大旱之意。采用的是夸张、借代和“神化”的手法,以图腾、徽铭、符号等表述形式加以记录,更换部落首领,或采取入赘婚进行带领部落。(如《山海经》)。这种“神化”的记录是真实的。尧复与羿征服九夷各族,后羿为射正,随后羿又追杀南逃之蚩尤余众,诛凿齿,服修蛇,夷族各族皆归降。封羲和氏伯叔六人为四岳,封契为司马,后稷为田畴农正,夔为乐正,皋陶(要)为大理,共工为工正,垂为工师,伯夷为秩序,伯益掌鸥禽。鲧为水正,分天下为九州,即冀、兖、青、徐、荆、豫、雍、梁,各置州牧,统管州内各氏族。尧在位,天下洪水汤汤,用鲧治水,九年无功而返,又启用禹,使洪水得以治理。鲧用堵截的办法治水,一点成绩也没有,最后在羽山将其处死。

《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可以推断,既然祝融部落的把禹的部落首领鲧杀死,起死回生,《开筮》曰:“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初学记》卷二十二引《归藏》曰:“大副之吴刀,是用出禹。”,先以鲧治水无功为由,殛鲧予潬渊。将鲧族从嵩山流放至东海羽山,永不还朝。流共工于燕山密云湖北燕之地,也不准再进中原。此后,天下诸侯再无一人敢言尧禅于舜为非者。从此夷夏联盟进一步解体,鲧氏族被迁东夷少昊修熙故地后,禹守丧三年,继续治水。

《归藏·启 筮书》曰:“鲧殛死,三岁不腐,副之以吴刀,是用出禹。”而禹帝部落的鲧被祝融部落征战而死,从此,祝融部落与祝融部落融合的九黎部落,被禹帝讨伐,被禹帝厌恶的祭祀,称为鬼方、夷蛮,纷纷迁移。

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名曰“重华”,字都君。舜有生于姚地(今河南濮阳范县),便以姚为姓,其后子孙便以地为氏,称为姚氏。从此,我们更加相信,司马迁的世代排列基本是按照部落集团首领来作为生?不是真正的父系排列。司马迁比“舜”至少迟生了两千年,其间语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原始的语言和姓氏混乱阶段当然就在西周前部分有误。那重华,为何为重华,生于昆仑虚,是在昆仑部落的地方,也就是祝融部落最强大的聚居地。那么他的名字,重华,本身就是重黎部落的重部落。华为祭祀的华表,属于祭祀的首领。并不是什么黄帝的后裔。而有虞氏呢?上文论及:上博楚简《容成氏》两次出现的“又吴迵”应当读为“有虞迵”,即帝吴。故后人称呼重华为“有虞”。

舜在政治上又有一番大的兴革。对不服从父系氏族风俗教化的进行强行的措施,一方面,他把共工、獾兜、三苗三人分别流放到北、南、西三方。舜称帝时,反舜诸部,鹳兜、三苗、夸父、邹屠、娵訾、毕方、共工、放齐等拥尧长子丹朱在丹江丹朱城称帝,与舜抗衡。舜于是派军征丹朱,诛鹳兜,把他们逐出中原。舜分天下九州为十二州,新增幽,并、营三州。尧未能起用的”八元”、“八恺”,早有贤名,舜使“八元”管土地,使“八恺”管教化;还有“四凶族”, 命契担任司徒,推行教化;命皋陶担任“士”,执掌刑法;三苗的年代,大致与尧舜禹的年代相当。三苗主要分布在洞庭湖(今湖南北部)和彭蠡湖(今江西鄱阳湖)之间,大致范围在今湖北、湖南、江西一带,这一区域大体与考古学上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的分布范围相当。

舜征三苗“道死苍梧”后,禹对三苗进行了更大规模的讨伐。禹在淮扬治水又受到三苗族众阻挠,禹以“三苗数为乱”,故“窜三苗于三危”。后来禹又到洞庭湖地区治水,又迁到当地氏族包括巫支祁的一支的阻挠,经过后羿协助才平息叛乱,得以在荆州顺利治水。三苗被一分为二,一支流放于有北之乡幽州;一支随鹳兜远徙南方。战败的鹳兜、三苗、丹朱到了洞庭湖武陵地区,支庶繁衍,漫布于洞庭彭蠡之间,南达广西,及云南高原。后世的三苗尊鹳兜、畎夷、夸父、蚩尤、羲和、常羲为六祖,丹朱,鹳兜领导苗民建起三苗国。北方联盟与南方苗蛮部落联盟这两大集团决定性的一仗是禹征三苗。《墨子。非攻》详细刻度了这场战争的经过:“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日妊宵出,雨血三朝,龙生于庙,犬哭乎市,夏冰,地坼及泉,五谷变化,民乃大振。高阳乃命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四电诱祗,有神人面鸟身,若瑾以待,搤矢有苗之祥,苗师大乱,后乃遂几(微)。禹既已克有三苗,焉磨为山川,别物上下,卿制大极,而神民不违,天下乃静。则此禹之所以征有三苗也。”当时,三苗地区发生大地震,三苗内部出现分裂,禹乘机发动大规模进攻。战斗十分激烈,互有胜负。三苗领袖不幸被箭射中,苗师大乱,从此,三苗部落逐渐衰亡。《墨子·兼爱》还记录禹也征前的誓言:“济济有众,咸听朕言:非惟小子(按即禹),敢行称乱,蠢兹有苗,用天之罚,若予既率尔群对(邦)诸群(辟),以征有苗。”经过这次摧毁性的打击,三苗后世就此衰微,即所谓“后乃遂几”,三苗之地也纳入了夏王朝的直接控制之下,在河南淅川下王岗(即“丹水之浦”)、湖北宜昌白庙子、随州西花园和黄陂盘龙城等遗址中,佐证了夏文化的影响通过南阳盆地,沿着随枣走廊,达到了长江之滨。最后在南方的争战中,并在进入离贺州不远的湖南九嶷山至广西桂岭一带进行剧烈的战争,无法进入广西腹地却战死。

丹朱死后,葬长沙零陵苍梧山北麓。帝舜三十九年,征三苗,南巡衡山,崩于苍梧之野。死于苍梧之野。《海内经》:“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海内南经》云:“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大荒南经》云:“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史记·五帝本纪》:“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

通过这些长期的战争,舜把共工、獾兜、三苗三人也就是三大部落集团别流放到北、南、西三方;禹以“三苗数为乱”, 后羿射十日,也就是经过消灭很多小部落首领,协助才平息叛乱;一部分归顺于父系氏族,成为三苗国;丹朱无法进入广西腹地却战死;帝舜征三苗,崩于苍梧之野;叔均亦死于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这些旷日持久的战争,通过神话故事记载下来。证明,父系氏族在湖南、两广交界处的战争多次失败。母系氏族在湖南广西一带的崇山峻岭中,保持强大的母系氏族。

到了夏朝,进入了奴隶社会,岭南一带进入奴隶社会相对缓慢一些,也进入到夏末时期,也进入了奴隶社会,三苗所在人员纷纷居住崇山峻岭,躲避把人当做财产的迫害,以致在这个时期,形成了江永女书的固定书写时期。

5.2、母系氏族后期的入赘婚为何居住在高山为多

禹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个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并制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禹还规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区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绥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绥三服,进纳不同的物品或负担不同的劳务。要服,不纳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则根据其习俗进行管理,不强制推行中朝政教。又收取天下的铜,铸成了九鼎,作为天下共主的象征。重视恩威并济,加强教化。

传说西部有个部族叫有扈氏,好战而不愿服夏。禹采取一边用兵征服,一边用德政教化的策略,收到良好效果,使有扈氏终于臣服于夏。东南地区古称“九夷”,即很多个较大的部落,若有不听教化者,要以兵征讨,决不客气。当时,古越部落酋长,总想独霸一方,自称越人各部落之长,不听禹的命令。禹在苗山大会上当众命令将他处死,并暴尸三天。《史记·五帝本纪》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戎”本意指山间谷地,用以指人群,意即居于山间谷地之人,今之所谓“山地民”是也。“西戎”即西方山地民。《尚书·虞书》:“窜三苗于三危”。

宋代瑶族有几个较大的聚居区:一是现湖南省中部的梅山地区,“其地东接潭(长沙一带),南接邵(邵阳一带),其西则辰(沅陵一带),其北则鼎(常德)、澧(澧县)”。在开伐梅山的过程中,瑶族有的向湘南及广西等地迁徒,有的就留在当地逐渐被中原同化。

另一个瑶族的大聚居区,在今湖南南部以及与之紧邻的广西、广东一带广大山区,史称“其山自衡州常宁县属桂阳,郴、连、贺、韶四州,环纡千余里”。瑶族有邓、黄、唐、房、盘诸姓。瑶人“居山谷间,其山自衡州常宁县属于桂阳、郴连贺韶四州,环纡千余里。”(注:《宋史》卷493《蛮夷列传一》。 )这表明:宋代瑶人居于湘、桂、粤交界的南岭山脉两侧,从湖南翻山越岭,即可分道进入两粤之地。而且,这一带地区地界相连,并不受行政区分所限。宋·蔡戡说:“郴州宜章县太平、宜章二乡,有莽山诸峒,邻接连、英、韶州之境。”(注:(宋)蔡戡:《割属宜章、临武两县奏状》,《定斋集》卷1。)就是最好说明。《反汉书·南蛮传》:“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洞庭,实指今洞庭沿岸的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读史方舆纪要》引孔颖达曰:“九嶷即苍梧山也。”苍梧,实指今九嶷山及五岭南北地区,包括今湖南的宁远、蓝山、江华、江永、临武,广西的贺州、桂林、全州以及广东的韶关、连州、连山等地。

嘉靖《广东通志》说, “獞,性质粗悍。自耕而食,又谓之山人。出湖南溪洞,后稍入广西古田等县,佃种荒田,聚种稍多,因逼胁田主,占据乡,逐蔓延广东。其初来,尚以听招名色,佃田纳租,与猺人种类不同,时相仇杀,有司及管田之家,颇赖其力,以悍猺人,及后势众,亦与猺人无异。”

《永宁州志》明确记载,“今之里獞,非其土著也。先是柳庆岁大饥,有奸民者,招诸猺(獞),就栗千计,继而种落蕃衍,逐驱屠居民,雄踞其境”。

这说明,从高辛氏女嫁盘瓠之后,以夷制夷,历经尧舜禹,对南方古三苗国大联盟的持续讨伐。而被驱赶到高山与边远的地方。后又经过“秦瓯之战”,一部分没有受到中原的同化,生活在湖南、广西贺州、粤北连县,依然保留母系氏族后期独有的入赘婚。

6、江永女书得以保存的原因

远古,是风起云涌的战争画卷,高山峻岭,使得被迫在南方居住的祝融部落、蚩尤、祝融部落重支系的解体,而黎支系(即蚩尤、盘瓠后裔)在从高辛氏之后,也无法逃避解体的厄运。促进了犬封氏(盘瓠)与蚩尤氏、祝融氏进一步融合,如当初的祝融部落的重黎部落联盟,形成了古三苗国大联盟,共同开创了屈家岭文化和大溪文化。

6.1、 江永女书与祝融部落的密切关联

从考古发现表明,在湖北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湖北江陵望山1号楚墓及包山2号楚墓中有相当数量的记载卜筮祭祷的竹简,其所反映的祝融八姓中芈姓楚人笃信巫鬼、崇尚卜筮习俗,当与其祖先的身份职掌相关。正是由于祝融八姓的首领世袭祭祀之官,其后裔之国的文化主要表现为以拜日、崇火、尊凤为特征的原始农业文化。重分支部落解体,在夏、商两代曾经形成了昆吾、苏、顾、温、鬷夷、豢龙、彭祖、豕韦、诸稽、邬、郐、路、逼阳、邹、莒、夔越、蛮申、荆等一些重要的诸侯国。《郑语》载史伯称祝融八姓中芈姓的楚人为“荆芈”、“蛮芈”,则亦意味着芈为族姓而荆、蛮均为族号。《竹书纪年》述商代之事时所记族号有“荆”无“楚”,在周代甲骨文中则已经出现了作为族号的“楚”字。可见,作为族号的荆、蛮、楚三者有源流之别、早晚之差。后来,周人或以荆代楚、荆楚混称、荆楚连称,或以蛮代楚、蛮楚混称、蛮楚连称。

濮与楚国邻近,很早就发生了关系,当前828年(西周共和十四年)楚子熊严卒,其长子伯霜立,前822年(周宣王六年)熊霜卒,其三弟仲雪、叔堪(《国语》作叔熊),季徇争立,结果仲雪死,“叔堪亡,避难于濮”。《国语·郑语》说:“叔熊逃难于濮而蛮。百濮部落则直到前523年(周景王二十二年、楚平王六年),“楚子为舟师以伐濮”,此举为楚平王“收南方”。上距蚡冒开始略取濮地已两个世纪,距楚庄王灭庸也将近一个世纪。百濮虽没有形成统一的力量,但部落众多,楚未能完全将他们同化。后世被称为濮僚的族群,当是百越与百濮交融而形成的。

当前民族史界有的认为百越即百濮,百越的通称见于战国,《吕氏春秋·恃君览》说:“扬汉之南,百越之际。”《汉书·地理志》下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大体自今湖南的东部与南部,以东以南都至海,包括江西、浙江、苏南、皖南、福建、广东、广西以至越南北部所分布的众多部落与民族,是族类相近的一个大族系,通称为百越。

古越族主要分布在北起江苏省,南迄越南的近海地带。今天的广西壮族,是典型的岭南古越,分西瓯越和骆越。《反汉书·南蛮传》:“楚师既振,(蛮)然后乃服,自是遂属于楚”。 “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洞庭,实指今洞庭沿岸的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读史方舆纪要》引孔颖达曰:“九嶷即苍梧山也。”苍梧,实指今九嶷山及五岭南北地区,包括今湖南的宁远、蓝山、江华、江永、临武,广西的桂林、全州、贺州以及广东的韶关、连州、连山等地。

6.2、江永女书的保存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先后兼并齐、楚、燕、赵、韩、魏六国,瑶族先民蛮主要分布在秦的南郡、黔中郡、长沙郡、九江郡之内。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又取陆梁为桂林、象群、南海。其中桂林、南海也有部分蛮人。

《淮南子·人间训》记载:“事或为之,适足以败之;或备之,适足以致之。何以知其然也?秦皇挟命录图,见其传曰:“亡秦者,胡也。”因发卒五十万,使蒙公、杨翁子将,筑修城,西属流沙,北击辽水,东结朝鲜,中国内郡輓车而饷之。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乃使尉屠唯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呕君译吁宋。而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雅,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适戍以备之。当此之时,男子不得修农亩,妇人不得剡麻考缕,蠃弱眼格于道,大夫箕会于衢,病者不得养,死者不得葬。于是陈胜起于大泽,奋臂大呼,天下席卷,而至于戏。刘、项兴义兵随,而定若折槁振落,遂失天下。祸在备胡而利越也。欲知筑修城以备亡,不知筑修城之所以亡也,发适戍以备越,而不知难之从中发也。夫鹊先识岁之多风也,去高木而巢扶枝,大人过之则探彀,婴儿过之则挑其卵,知备远难而忘近患。故秦之设备也,鸟鹊之智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于公元前222年派遣大将尉屠雎率军五十万,分五路首次向岭南越族人地区进攻,秦军一路由今江西南康县境一带向东攻取东越、闽越,当年平定,在此地置闽中郡(治福建福州市);有两路取南越,一路由南昌经大庾岭入广东北部,一路由长沙经骑田岭抵番禺,这两路未经什么挫折即取胜;其余两路进攻西瓯,一路由萌渚岭进入广西贺州,一路经越城岭取广西桂林及其以南地区,这两路军队因受到西瓯人的顽强抵抗,尉屠雎战死,加之该地区河道纵横、运粮困难,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在兴安县境内的越城岭(即镡城之岭)和萌渚岭遇到了百越民族的西瓯部落军队英勇顽强地抗击,史称“秦瓯之战”。“秦瓯之战”的主要战场,就在越城岭一带。西瓯人利用复杂的山地和密林,袭扰秦军,杀死秦将尉屠睢,打得秦军“伏尸流血数十万”。由于有越城岭的阻隔,无法运送军粮,秦军无法推进。战争处于胶着状态,秦军“三年不解甲弛弩”,只好占据要道,驻扎在今日漓江上游的大、小溶江之间,建立“秦城”,“兵勒湘南,握其咽喉,临融、漓二水间”。眼见攻不下岭南,秦始皇下令 “以卒凿渠,而通粮道”,派史禄主持灵渠工程。史禄率十万之众,劈山通道,经几载寒暑,终于在公元前214年凿渠成功;同时在萌渚岭沟通了潇水贺江,湖南与广西富川的“潇贺古道”(古富川治所在钟山)。沟通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的交通,解决了运送军粮辎重的困难。《淮南子·人间训》记载:“事或为之,适足以败之;或备之,适足以致之。何以知其然也?秦皇挟命录图,见其传曰:“亡秦者,胡也。”因发卒五十万,使蒙公、杨翁子将,筑修城,西属流沙,北击辽水,东结朝鲜,中国内郡輓车而饷之。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乃使尉屠唯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呕君译吁宋。而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雅,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适戍以备之。当此之时,男子不得修农亩,妇人不得剡麻考缕,蠃弱眼格于道,大夫箕会于衢,病者不得养,死者不得葬。于是陈胜起于大泽,奋臂大呼,天下席卷,而至于戏。刘、项兴义兵随,而定若折槁振落,遂失天下。祸在备胡而利越也。欲知筑修城以备亡,不知筑修城之所以亡也,发适戍以备越,而不知难之从中发也。夫鹊先识岁之多风也,去高木而巢扶枝,大人过之则探彀,婴儿过之则挑其卵,知备远难而忘近患。故秦之设备也,鸟鹊之智也。”

灵渠与“潇贺古道”修筑后,秦始皇竭全国之兵力,强征中原地区人民为兵卒前来与西瓯人交战,西瓯部落寡不敌众,直到公元前219年,秦军做足了准备,再次猛攻。杀死越族人首领译吁宋,西瓯越人推举出新首领,继续抵抗,创造了中国有史可稽的第一场“丛林战”奇迹。但在秦军东西两面夹击下,西瓯越部队最终被歼灭……秦军才战胜了西瓯越族人,岭南越族人地区成为秦朝疆域。 不久,岭南越族人又进行反抗,朝廷派大将任嚣及赵佗率军征讨。任嚣分兵三路,一路由湖南九嶷山进入广西境内,再沿贺江抵广东,在苍梧即今梧州驻留(因“秦瓯之战”,赵佗只有在番禺建都南越国,那是较为安全的,而把主要防卫部署在苍梧,扼守西瓯三江汇集地,避免秦朝时期的灾难,也就不可能部署在广东封开等地)形成古越语言交汇形成粤语,贺州钟山保存古越语较多成分的钟山方言;一路由湖南骑田岭进入粤北连县,再沿连江抵广州;一路由江西大庾岭进入广东南雄、曲江。任嚣、赵佗采取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战略,又能团结当地的越族人,经过多年征战,终于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统一了岭南地区。在“秦瓯之战”之后,秦王朝不仅将原来南征的数十万军队留守岭南,而且还不断增调兵员前来“谪戍以备之”,以扼守各险关要隘,防范当地越人的颠搜活动。同时,秦王朝还派人修扩旧道,开辟新道,使岭南与内地的水路和陆路交通畅通无阻。秦始皇还特批戍守岭南的将士的请求,从中原地区征调了15000 名未婚的青年妇女,前来岭南“以为士卒衣补”。使远在岭南的中原将士安心戍边。秦王朝还不断地把中原人民迁移到岭南“与越杂处”,大部分军队驻扎在苍梧,少量驻扎在番禺等地,防止西瓯的反抗。后赵佗割据岭南,以拒战乱骚扰。南越国共存在92年,历经五代君主。苍梧形成了中原语言与古越语的混合的新的粤语,粤语就这样形成与固定下来。

而江永位于中原、岭南的结合部,位于湘南边陲,北、西、南分别与广西灌阳、恭城、富川交界,东南、东北与江华、道县毗邻,独特的地理优势,使之远离中原纷乱的战争。为保留尧舜禹时期的文化,有了充足的条件。包括语言和文字,如江永女书与贺州钟山方言。然在秦赢政二十六年(前221),王翦戍都庞,请准设营浦县,属长沙郡,县北部为营浦地。汉元鼎六年(前111),在县西南置谢沐县(境内有谢水、沐水,故名),属交州苍梧郡;同时析长沙郡,置零陵郡,营浦改隶荆州零陵郡。远离政治军事中心,又居于崇山峻岭,中原文化的同化减弱,母系氏族后期的入赘婚得以保留。加上92年赵佗割据岭南,岭南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女书固定在女人之间流传创造了便利的环境与条件。

而男性随着受到中原文化、入学仕途的影响比较大,男性逐步不再掌握这些远古的文字。而女性使用瑶歌对唱,交流感情等,抒发对生活的感慨,也慢慢成为仅在女性中保存,形成今日的江永女书。

2014年5月17日2:28荷香月暖(QQ:353159928)作于贺州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58579.html

更多阅读

何新:人类的起源与华夏种族的形成

人类的起源与华夏种族的形成-何新博客一、现代人的起源(一)中国人的起源问题。中华民族是一个晚近的概念,指现在世界上的全体华人。中华民族的前身是华夏种族。4000年前的夏民族与更早的华胥民族,是华夏民族的前身。关于中国人的起源

红26军的起源 红26军团

红二十六军在陇东的起源 【内容摘要】1932 年 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正式 成立,简称红二十六军,是陕北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之一。红二十六军的诞生,标志着陕甘边地区的工农武装割据又向前大大进了一步。本文就红二十六军在陇东的

卤味的起源 开卤菜店的失败案例

我们辛齐味老汤卤味是一家以熟食加工、熟食连锁销售、熟食加盟的专业公司.这里介绍一下卤菜的起源:卤菜最初的形成经历了从秦惠王统治巴蜀(公元前221年)到明代的历史阶段,大约经历了千余年的时间.秦代蜀郡太守李冰率万余民工修建都

殷墟甲骨文-中国文字史的起源与见证 安阳殷墟甲骨文

文字的出现与使用,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重大进步,这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今天我们看到了带有字符性质的夏代陶文和石文,又看到了商代的甲骨文和金文,这些形式文字的出现体现了历史记述的起源与渐进,从而使3千多年后的今天,人们有能力去解惑

六大茶类的起源 中国六大茶类

六大茶类的起源,你知道吗?2014-08-17更多精彩在这中国茶网茶树的起源至今已有6000万年至7000万年的漫长历史了。我国的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自从四五千年前我国发现茶树并利用茶叶后,饮茶习惯和茶叶生产技

声明:《江永女书的起源 江永女书大酒店》为网友獨垍擁菢箛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