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风格建筑 苏格兰风格建筑

拜占庭建筑风格

1.历史背景

从公元3世纪下半叶起,罗马帝国开始衰退。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宣布基督教为合法,终止了对基督教的迫害。从此,基督教会从地下走向公开,得以迅速发展,教徒们开始兴建基督教堂。公元330年罗马皇帝迁都君士坦丁堡,使行政和军事中心逐渐远离罗马城。公元391年基督教升格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不久,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块。教会在两地之间的裂痕也随之深化,最终分化为东部的正教和西部的天主教。

从地理位置上讲,基督教发源于东方的巴勒斯坦。为了隐喻对圣地的向往,教堂的主入口(大门)一般设在西头,入门后径直向东即可到达东端的圣坛,同时信徒的身心也在接近东方的圣地。这一形制一直延续至今。

2.希腊十字

基督教的十字标志在东西两个帝国也开始分化,西部的天主教流行拉丁十字,东部的正教流行希腊十字。拉丁十字的四个臂不等长,朝下的那个臂至少比其他三个臂长2倍;而希腊十字的四个臂等长,且都较短。希腊十字的十字交叉点与图形的重心重叠,较好地体现了东罗马帝国的政教合一体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和教会的最高领袖都集中在皇帝一人身上),同时还能较好地表现建筑的宏伟和纪念性。在正教流行的东欧,尤其是在帝国强盛时,这种以希腊十字形及其变种(正八边形,正方形,圆形)为基本平面轮廓的中心式或集中式的构图式样就成为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庭帝国)重要建筑的基本制式。

3. 突出的中央穹隆顶

集中式教堂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央穹隆顶。古罗马的穹隆顶架是在连续的、圆形的厚重墙壁之上。而拜占庭的穹顶则是覆盖在正方形四个角上的四根独立支柱上的。这是一个极为重要技术创新,称为帆拱技术(图1)。

拜占庭风格建筑 苏格兰风格建筑




图1.1,帆拱技术示意图,四个角支起顶部的帆状穹隆顶。2,帆拱之上再建一个小半圆穹顶。3和4,在顶部的小半圆穹顶和帆拱之间加一个鼓座,3的鼓座为八棱柱状,托起的小半球也成八棱状;4的鼓座为园筒形。

其做法是,以方形平面的四个边为基准垂直向上各建一个半圆形券,将这四个半圆形券的支点连成一个水平的圆(F),再将这个圆与四个半圆券之间的四个三角形空间(H)成球面状填实,最后再在上部的水平圆上建穹顶(图1-1)。这个穹顶犹如一个完整的半球沿正方形的四个边被切去四块而成(图1-1,上部),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角来承担。这项技术合理地解决了在方形间上如何覆盖穹顶的问题。后来,又创造了在上部的水平圆之上再设一个较小的半圆穹顶(图1-2,上部),如圣索菲亚大教堂(图2)。更晚一些,又发明了在水平圆和较小的半圆穹顶之间增设一段圆筒形鼓座(图1-3&4),从而大大地突出了穹顶的中心统帅作用。

穹顶向四周各方向都有侧推力,为了抵挡这种侧推力,拜占庭的艺术家采用了多种不同的办法:对着这四个半圆券各砌筑一个半穹隆或筒形拱。在圣索菲亚大教堂主穹隆的东西两侧各设置了一个次级的半穹顶,其外侧又有一些贝壳状的小穹隆。而在南北方向,则采用了大柱墩以及筒形拱与厚厚的扶垛墙来抵挡侧推力。在其他相对次要的建筑里,一个中央穹顶和四个筒形拱的组合也很常见,这样在顶部也可构成一个希腊十字式。





图2.位于土尔其境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Hagia Sophia,公元532-537年)平面布局接近正方形(71*77),主穹隆直径31米,穹隆底部密排着一圈40个窗洞。主厅高达56米,主厅面积7570平米,相当于一个足球场的大小。土尔其人后来将其改为清真寺,并在四角增建了伊斯兰教尖塔。右图为圣索菲亚大教堂的三维模型。

用穹顶代替中央穹顶四面的筒形拱,并且也用鼓座高高举起,就构成了一组五个穹顶,如意大利的圣马可教堂(图3)。如此类推,集中式形制的穹顶可具多种变化和组合方式,如莫斯科的华里西伯拉仁内教堂(图4)。

4.大量使用金色和蓝色以及马赛克镶嵌画

通常,拜占庭教堂的建材主要为砖和灰浆,外表质朴甚至粗糙,可以看到小的格子窗。但是,教堂内部却极为富丽精致,内部以金色和蓝色为主色调,内墙用大理石、马赛克镶嵌画和粉画装修。其中,色彩斑烂的彩色马赛克镶嵌画往往最能吸引人的眼球。



图3.威尼斯圣马可教堂(San Marco,始建于829年,重建于公元1043-1071)。为最优美拜占庭建筑之一,整座教堂的结构呈现出希腊式的十字形设计,顶部有五个圆圆的大穹隆顶,教堂内外装饰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完成。15世纪加入了哥特式的装饰,如尖拱门等;17世纪又加入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如栏杆等。右图为主入口上部的马赛克镶嵌画,大量使用金色和蓝色。





图4.莫斯科克里姆林墙外的华里西伯拉仁内教堂(St Basil’s Chatedral,1555-1561年)。教堂平面呈正八边形,中心塔高47.5米,其余8个较低的塔楼可按大小再分为2组,各组与中心塔构成一个希腊十字。建筑的构图和色彩华美而活泼,洋葱式圆顶是俄罗斯对拜占庭风格的特别贡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59023.html

更多阅读

建筑八 拜占庭风格 拜占庭风格

“拜占庭”原是古希腊的一个城堡,公元395年,显赫一时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2个国家,西罗马的首都仍在当时的罗马,而东罗马则将首都迁至拜占庭,其国家也就顺其迁移被称为拜占庭帝国。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拜占庭建筑是在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

转载:意大利建筑风格:哥特拜占庭罗马式巴洛克式

意大利建筑风格 简介 哥特 拜占庭 罗马式 巴洛克式(一)哥特式建筑(GothicArchitecture)简介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

贝聿铭作品风格影响了世界建筑界 贝聿铭建筑风格

贝聿铭说:要使一种东西持续地散发光彩,就必须汲取到它的精髓,否则就只是一种潮流,稍纵即逝。 在各种各样的潮流中,贝氏坚持自己的风格,坚持自己的设计理念,并不为不为人们接受而修改甚至放弃,“别人接受不接受得了并不重要,重要的自己能接受

十大建筑风格之北美/新古典/新中式 中式古典风格特点

北美建筑风格在中国发展进行的北美风格,更多体现在别墅这种业态上,北美别墅发展成为既简约大气,又集各种建筑精华于一身的独特风格,充分体现了简洁大方、轻松的特点,居住常常具有人性化。北美建筑风格实际上是一种混合风格,不像欧洲建筑

欧洲建筑与装饰风格: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大笨钟, 即议会大厦(Big Ben)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

声明:《拜占庭风格建筑 苏格兰风格建筑》为网友我是不是不够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