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岛海派森林纯天然植物涂料之旅第二站:中国古代“桐油”在生

在上一站我们知道,桐油是中国古代“油漆”中的重要辅料,除了用来配置大漆外,桐油还有更为广泛的应用。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海派森林实木工作室,了解与古代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桐油”。

桐油又称“桐子油”、“木桐油”。

是中国特产油料树木-油桐种子所榨取的油脂。


油桐属大戟科,油桐属,原产于中国,栽培历史悠久,一千多年前就有记载.


“栽桑种桐,子孙不穷。”过去很多乡村都流传这样的民谣.油桐与桑树一样,自古以来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


中国人对油桐的认识可谓历史悠久.唐代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就曾经提到“樱子桐生山中,树似梧”。

北宋陈翥著有《桐谱》一书,有了更为详细的记载:“实大而圆,可以取油为用。今山家多种为林,盖取子以货之也。”说明当时我国各地已经开始大规模种植桐树,并有了以桐油子为交易的商业活动。

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曾作有咏桐诗一首:“疏雨已过桐叶凉,晚风满院桐花香。小披衫葛不知暑,自扫清阴上竹床。”表现了油桐树在百姓生活中的写照。



世界上种植的油桐有6种,以原产我国的三年桐和千年桐最为普遍。油桐属大戟科,三年桐学名油桐,长得快,结果早,产量高,盛果期可达20年~30年。千年桐学名木油桐,因果皮有皱纹,又称龟背桐,寓意长命百岁。千年桐比三年桐高大,有10多米,树龄较长。

油桐种子榨出的油叫桐油;木油桐种子榨出的油叫木油,质量稍逊。


中国何时开始使用桐油,难以考证。据说桐油的最早使用是在战国时期,当时制作彩漆时需要加入桐油和颜料,但并无确切记载。根据考古资料和文献显示,桐油的广泛使用是在隋唐时期,《唐语林政事》中有“勘每船板、钉、油、灰多少而给之”的记述,表明桐油当时在造船业的应用。另据《川杨河古船发掘简报》中记载,隋唐古船“外涂桐油,缝隙和缝隙皆填“油灰”,而且“铁钉帽亦用油灰封固”。这里的“油灰”指的是桐油与石灰的混合物。



明朝王象晋所著《群芳谱》中“取子作桐油,入漆及油器物,舱船为时人需要.”说明当时桐油的主要用途一是做油漆使用,二是直接涂饰器物,三是造船之用。在清代众多书报中,有关“桐油功用日宏,种植者亦渐众”的记载很多,表明桐油已经被广泛使用,种植桐树也开始大规模出现了。1934李昌隆在《中国桐油贸易概论》中写道:“中国普通用桐油最多者为油漆船只各部,咸利用桐油以避水族附粘船身及做防腐防水之用;又有涂于木器上,以免水汽之侵入,大气之侵浊;制造油布、油纸、油伞,以供夏日防雨之器具;制造黑墨以供写字之用;且有用以充做燃料,为夜间燃灯之用也。”

与国外相比,中国古代桐油的应用主要在生活领域。


直到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游历中国,接触到了渔民使用桐油,他在游记中写道:“中国木油(即桐油)可与石灰碎麻混合,填塞船缝”。并首先向欧洲人介绍了桐油及用途。1516年,葡萄牙人与中国通商,第一次将桐油作为商品输出到国外,在以后的欧美工业革命进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桐油的用途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被广泛应用在油漆油墨、机械化工、电力能源、医药卫生等等重要领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植物油性原料。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巴拉圭、前苏联等40多个国家先后从中国引种,但大多数都没有成功,在国际市场上,我国桐油产量占比重在70%以上。1935年中国桐油出口总额122万担,价值4158万两(银元),在当时民族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云南省是中国桐油的重要产区,年产量现居全国第六位,以昭通地区和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为主产区。中国桐油几个重要产区是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河南大别山区,四川盆地,湖南湖北两省也是重要产区.

在四川有许多关于藤甲兵的传说,这里的藤甲就是桐油藤甲,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特有的防护装备。三国里也有诸葛亮采用火攻,大破藤甲军的记载。

据说,桐油藤甲要用桐油浸泡七七四十九天,极其坚韧,刀枪不入。


自古桐油是将采摘的桐树果实经机械压榨成植物油,在桐油产区的一些小型作坊除了动力方面进行了更新,依然保留着传统的压榨工艺。


现代,随着化工技术的提高,大中型厂家普遍采用侵出法制作桐油。


古人很早以前就发现了桐油的药用价值。

古籍考证

出自《日华子本草》。《纲目》:"桐油吐人,得酒即解。"

药用部位

种子所榨出的油。

性味归经

甘辛,寒,有毒。

功效主治

探吐风痰,外用治疥癣,臁疮,汤火伤,冻疮皲裂。治化脓性炎症,阑尾炎,胆囊炎,扁桃体炎。

用法用量

外用:涂擦、调敷或探吐。

相关选方

1、治血风臁疮:一胡粉(煅过,研)、桐油调作隔纸膏贴之。二船上陈桐油石灰(煅过)、人发(拌桐油炙干)。为末,仍以桐油调作膏,涂纸上,刺孔贴之。(《简便单方》)

2、治慢性溃疡:桐油、鲜桑白皮适量。捣烂,敷于创面,干后再换,直至痊愈为止。(《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3、治脚肚风疮如癞:桐油、人乳等分。扫数次。(《濒湖集简方》)

4、治酒齄赤鼻:桐油入黄丹、雄黄敷之。(《摘元方》)

5、治冻疮皲裂:桐油一碗,发一握。熬化瓶收,每以温水洗令软,敷之。(《救急方》)

生桐油也是可以直接涂刷器物的,但由于成膜时间长,薄膜缺乏韧性,光泽也差,一般主要用在医药和化工上。

桐油作为涂料使用时,需要将生桐油加工成熟桐油。

熟桐油又称光油,是由生桐油加工而成,结膜后有较好的硬度和光泽。

熟桐油的熬制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古人最初是用用生桐油来涂擦物品的,但生桐油所形成的膜会出现剥落与滴落的现象,剥落是因为强度不够,滴落是因为桐油长时间不干,因此必须对生桐油进行固化和催干。固化是为了增强桐油自身的强度和硬度,起到保护木质作用;催干是为了加快桐油的凝固,处使桐油快干。就就要在桐油的熬制过程中加入两味中药:土子和佗生,它们形如石子,非常坚硬,可做清热解毒用。事先要将这两味药敲碎至粉末状,在适宜的温度,分别加入。

通常熬制熟桐油时,工匠们会在室外砌一只炉缸,上面放一个大铁锅,用柴烧火;先将石子放在锅中炒,以驱除石子中水分;石子炒热后,倒入生桐油。当温度升到180度左右时,桐油中水分已经基本蒸发。此时,可以看到桐油翻起油花。当加热到260度后,即按比例加入土子和佗生(一般比例为10:4:5),使之与桐油发生强烈化学反应而生成土参。此时,桐油面上泛起一层白色的泡沫,并冒出很浓的黄烟,须用木棒不停地搅拌,使土参的泡沫迅速与桐油紧密结合。当烟色由黄转黑时,锅中桐油已经降到240~250度。古人没有温度计,全凭经验判断。可取一点熟桐油,放在铁皮上冷却,用食指蘸一点桐油与拇指接触再张开,桐油被拉成丝状,能拉到2厘米长,则说明桐油已经熬好,要迅速将锅从炉火上移开,待自然冷却后便可以使用了。


学习岛海派森林纯天然植物涂料之旅第二站:中国古代“桐油”在生

在中国古代,桐油使用相当广泛,遍及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大到城墙宫殿,小到米桶油灯。。。

下面让我们一起寻觅至今仍能见到的古人遗留下来的关于种种桐油的印记

古代几乎所有的宫殿都要使用大量的桐油来处理木材和夯实地基


寺庙木材也要经过桐油侵泡防腐

历经风雨而千年不到的悬空寺

桐油、糯米、石灰、青砖打造起来的古城

故宫里铺的地砖被称为“金砖”,也要用桐油浸泡

博物馆中桐油漆过的万安罗盘依旧如新

现在沿海地区,桐油在渔船上仍然被广泛应用

记忆中的江南,一把桐油纸伞,一缕烟雨情

对传统的执着,难得一见的客家桐油斗笠


永远成为记忆的桐油灯

已经成为文化传承的桐油作坊


这一切表明桐油早已不像以前那样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对于很多人,桐油即熟悉而又陌生。

由于近代石化类油漆的大规模使用,桐油曾一度在百姓家居生活中消失殆尽,以至于现代很多年轻人不知桐油为何物,更不清楚桐油有生熟之分。

近年,随着人们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桐油这一古老的植物涂料又重新被人们所重视,开始在室内外家居防水防腐方面从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59586.html

更多阅读

欧洲深度游-瑞士8日之旅 法国瑞士深度游

有世界公园之称的瑞士,风光旖旎柔美。你可在瑞士乘坐火车,沿途欣赏每个小镇不同的冬日景致,感受童话般的风景。从小我们就幻想着自己是王子公主,去瑞士旅游吧,体验一下王子公主的生活世界。欧洲深度游-瑞士8日之旅——第一天:北京-苏黎

宠物小精灵世界之旅攻略 冒险王单机

宠物小精灵世界之旅攻略——简介《宠物小精灵世界之旅第一章:放飞梦想》游戏中主人公是一位失忆的少年,身份不明,在平原中被塔儿救起.因为在大木博士那里得到了精灵,又没有任何人的约束,所以踏上了“精灵战争”的舞台。不知不觉中主人

2014北京春天求医梦幻之旅——下 北京求医

2014北京春天求医梦幻之旅下篇作者:李柯杉北京海华医院——梦开始的地方我们旅游了北京最著名的景点,带上言犹未尽的好心情与有些疲惫的身子向北京海华医院进军。张叔叔给北京海华医院的医生打电话说大约4:30左右我们会到。全权在

声明:《学习岛海派森林纯天然植物涂料之旅第二站:中国古代“桐油”在生》为网友花與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