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油馓子 馓子的做法和配方

从老家过年回来的好友蓝送我一包麻油馓子,打开一看,炸得焦黄松脆的馓子一把把盘得整整齐齐,浓郁的香味立刻唤醒了我的味觉,是的,就是它!童年百吃不厌的美味!

她送来的馓子细细的,中间还有些许芝麻,一看就知道是地道的淮北馓子,炸得酥脆,放进嘴里一嚼,有一点点的咸,更多的是香。跟我小时候吃的虽然模样上更秀气,但是味道是一样的。

童年时候,故乡的馓子可不是随便什么时候什么人都能吃的,它是一种独特的风俗美食。而我也因为这沾了这风俗的光而比别的孩子多些机会吃。

乡间的土路上,走着几个挎着竹篾篮子的女人和孩子,每个篾篮都用红纸盖着,她们穿着过年或者走亲戚才穿出来的干净衣裳,爱惜地不时掸下裤脚上的浮灰,另一只手一定是高高地把篾篮举起,怕脏了篮子里的东西。

她们这是干什么?“送奶糖!”,里面是什么?馓子!

故乡的风俗”送奶糖”是祝贺新生儿出生十二天,我不知道为什么老家祝贺孩子出生不是满月而是十二天,孩子十二天的时候,要请所有的亲戚,当然外婆家会在孩子出生的当天或者次日就通知到,外婆的“奶糖”要很快送到,而不必等到十二天,那时候农村很穷,产妇生完孩子除了吃鸡蛋就是馓子了。

婴儿十二天的时候,送奶糖的客人人手一个装满馓子的篾篮子,提着到堂屋去,堂屋里也早就清洗了好几口大缸,人们小心地把一把把松脆的馓子放进缸里,然后坐下看看孩子,拉拉家常,等待开席。

开席必定是中午,矮脚的小桌子,小板凳,围了一些因农忙而很少相见的亲戚们,热烈地谈笑着。 第一碗上来的是红糖馓子,一把把红黄色的馓子被水泡的发了胀,跟油炸过的面条一样,中间堆着一勺红砂糖,那年月哪有糖吃啊,轻轻用筷子一搅,转眼间一碗就下了肚。

有了这碗馓子垫了底,赶远路来的亲戚不再笑话腿走得没有劲儿,等待凉菜的时候也变得笃悠悠的。 谈笑声也更大了些。待到热菜上齐吃得差不多的时候,产妇会额头上扎条男式大手绢,带着产后的一点虚弱,抱着新生儿出来给大家见见面。大家会再一次地对孩子的长相和胖瘦进行夸赞,说得最多一句话:“这毛孩吃得好!”

散席后,客人各自提着自己的空篾篮子去跟主人道别,主人一定要在空篮子里放上几个早上新煮染的红鸡蛋,外加一把馓子,这样的回礼是留在家里的孩子们盼望一整天的东西,早就算好回家的时间,有的已经会等在村外了。

我们小时候经常吃到馓子不是因为我们经常有亲戚生小孩,因为母亲是方圆几十里的赤脚医生,专门接生,乡人都很穷,往往娘忙上一天一夜把孩子接生下来连一分钱的报酬都不要,主家过意不去的,就会在孩子十二天的时候来请娘去坐席。那时候坐席跟过年一样,甚至因为有馓子,觉得吃食比过年还丰盛。所以他们把这个当报酬,感谢母亲。 那时候家里也真是没有吃的,连白面都没有,天天馋得不行,算好来请母亲的日子,我上午就不会离开,一定要等人家过来的时候,帮母亲干这干那,人家一看见我就会说:“把闺女带上吧。”看见二姐也在边上转悠,多礼的人家就会说:“这个大的也带着吧。”母亲便推让,说就带个小的吧。有诚意的人家会把我们两个都带上,一般只带上我一个。走的时候我会对眼巴巴的小二姐姐说:“回来馓子归你吃!”这才能稍稍平息她的遗憾。

现在回想起来这些事情,不是馓子的美味,而是母亲迥异他人的艰辛。她是外婆的独女,上学,教书,然后下放回老家,教鞭变成了牛鞭,成立医疗合作社,她又兼职学习接生。外婆一辈子孱弱,外公走得早,种田的劳力只有她一个人,这么多的孩子,指望不上做教师的父亲。母亲起早贪黑在地里忙,还要给人接生。好几个大村子,远的走几个小时,人家来请了,不去不行。不管手上在忙什么活,人家来了一定是立刻拿上接生包就走的。记忆最深的是新汴河过帆船时有船娘子临盆,母亲被请上船接生,娘回来跟我们讲笑话一样说,接生完孩子,船家男人从河里提水上来烧,说给母亲打个鸡蛋垫垫饥,月黑风高,提上来的河水往盆里一倒,几个屎蛋蛋漂在盆里,男人见惯不怪,倒掉重新提水,娘是吓得连手不洗了,赶紧下船回家。

我最害怕冬天,故乡极冷,经常下雪,寒冷的冬夜,远近的狗一声声狂叫,有人咚咚砸我家的门,说是哪个村子的,要生了。母亲立刻穿衣起床,收拾出门。那时候我跟着母亲睡,天寒地冻,剩下我一个人的被子又冰又冷,我哭着不让母亲走,下床去拽她,哪里拽得住?只听得外面雪深处鞋子踩进去的唧唧呱啦的声音和母亲对产妇家人的一些询问声渐渐远去,伴随着稀稀拉拉的犬吠声。等母亲筋疲力尽地回来,经常是次日早上或已近中午,又一大堆的活儿在等着母亲了。

现在母亲老了,医疗条件也好了,母亲不再为人接生,常年超出极限的劳动和风寒,让她的关节严重变形疼痛,走路一拖一拖的,然而她面容上的笑意从未改变过。走在街上,偶尔遇到附近庄子上的人,人家打招呼她不认识,于是那人就会说:“我南庄的,老大难产,你在我家守了两天,后面几个孩子都是你拾的呢。”母亲这才恍然。

渐渐老去的不仅是母亲,还有馓子,习俗渐渐被时代更迭,馓子也淡出了我们的视线。

今天好友的麻油馓子重新勾起了我童年的记忆,也更思念我亲爱的母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59678.html

更多阅读

酸梅汤的做法和功效 自制酸梅汤的做法

酸梅汤的做法和功效——简介 酸梅汤的主要原料是乌梅,为药食兼之的中药,中医认为它性平味酸,具有生津止渴、开胃涩肠、消炎止痢的功效,适宜虚热口渴,胃呆食少,胃酸缺乏及萎缩性胃炎胃酸过少者,消化不良,慢性痢疾肠炎等患者食用,同时还适宜孕

串串香的做法? 串串香的做法及配方

其实串串香的制作其实并不复杂,主要是串串香配方加炒料和调汤。现在把我的经验的分享给大家,一起学学。串串香的做法?——工具/原料竹签、素菜类 (叶片撕成大块易穿)、荤菜类(小火腿,肉丸等)串串香的做法?——步骤/方法串串香的做法? 1、炒料

石锅鱼的做法与配方 石锅鱼的做法与配料

石锅鱼的做法与配方——简介 当年的马帮,在行径高原时,就已经懂得用火将石头加热炙烤食物的方法。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炙烤用的石头也逐渐演变成了石锅,同时烹调的方法也变得更加的多样。有用炭火直接加温烧热石锅,然后放入汤料和主

酸辣粉的做法及配方大全 自制酸辣粉的做法

酸辣粉的做法及配方大全——简介“酸辣粉”是重庆、四川城乡间广为流传的传统名小吃,由于价廉物美,长期以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其特点是“麻、辣、鲜、香、酸且油而不腻”!素有“天下第一粉”之美名。下面是重庆酸辣粉的做法及配方大全

麻辣鱼火锅的做法 水煮鱼的做法和步骤

麻辣鱼火锅的做法——简介下面分享下麻辣火锅鱼的做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麻辣鱼火锅的做法——食材草鱼 不知麻辣鱼火锅的做法——方法/步骤麻辣鱼火锅的做法 1、

声明:《麻油馓子 馓子的做法和配方》为网友留得枯荷听雨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