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六道轮回图 藏传佛教十八层地狱



生死轮回图系藏传佛教图式和生死流转,又称六道轮回,是佛教因缘生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信仰佛教的第一步就是深信六道轮回和因果相续,因缘生法,从而产生怖畏心和出离心。这是促进学佛的善士修行的最基本的动力,不了解六道轮回,就无从了解十二因缘;不了解十二因缘,就无法解开生死轮回的环子而得到解脱。



藏传佛教六道轮回图 藏传佛教十八层地狱
有个别信士学佛多年还在原地打转,追求神通和旁门左道,对于修行不能精进,不能吃苦,究其原因即在于此。佛教认为,人及众生并非仅有一次生死,而是有前世、后世乃至生生世世,绝大多数皆在生死中流转,依众生所具善恶之业的多少,而轮回于六道。这六道是(1)天道;(2)人道;(3)阿修罗道;(4)畜生道;(5)饿鬼道;(6)地狱道。此六道中,前三道为善道,后三道为恶道,又称“三恶道”、“三涂”。初学佛的人无论大乘小乘,皆从畏惧流转三恶道受无穷苦而初发出离心,之后,学修大乘之人才有可能发菩提心,入菩萨行。没有出离心作基础,发菩提心就是空中楼阁,毫无意义。比如人类,生来不会飞,如果没有对升空的向往,没有对鸟儿自由飞翔的羡慕与模仿,就永远不可能发明创造飞机,修行亦然。一个人自己乐于享受人间的五欲,不能自拔,也不想自拔,对于三恶道。三善道,将信将疑,怎么会自度度他,救度众生脱离苦海呢?



所以,尽管有个别人,对小乘存有成见,但对修行人必须具备出离心则不能提出异议。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了众生在生死中流转,又怎样能获得觉悟和出离呢?我们此处不做纯理论上的论述,而是结合一幅藏传佛教的《生死流转图》(又称《六道轮回图》)来诠释此理。



藏传佛教的《生死流转图》为艺术表现题材之一,藏语称“斯贝廓罗”。是佛教四谛教理的象征,是阐述藏传佛教基本理论的一个代表性图案。生死轮回图作为佛教教理示意图,画在佛教寺院的墙壁上,来源于佛经律藏。藏传佛教十分重视形象思维,众多的藏传佛教寺庙都以唐卡画、壁画、酥油花、剪堆(又称堆绣)来解释佛理,而《生死流转图》往往是被画在各寺庙的大经堂的外壁上,是不可或缺的图画之一。



《生死流转图》的结构严谨,寓意深刻,画面上一个棕色的凶恶的魔王抱着巨大的轮,巨牙獠齿衔着轮的上部,象征着轮回中的六道众生都逃不脱死亡魔的控制,整个构图呈圆轮图式,内外共分四道圆层。



圆轮中心部分以猪、蛇、鸡分别代表产生轮回的痴、嗔、贪“三毒”;即鸡代表贪,蛇代表嗔,猪代表痴。第二圈为黑白两色色段,分别象征善恶二道:三恶趣和三善趣,即善恶六道为上下两部六段构图,具体图写六道轮回。为“三毒”束缚的人如进黑道,仿佛头朝地脚朝天倒着行进在漫漫黑夜。而向佛向善的努力摆脱“三毒”的人,道路平坦,少有痛苦而充满阳光;第三圈示明转生之所的六道,分别是天界,人间,阿修罗,饿鬼,旁生,地狱;上部三段分别描绘三善趣中的天界、人界和阿修罗界;下部三段分别描绘三恶趣中的饿鬼、地狱和畜生界。有的将阿修罗合并到畜生道,分为五道,称五分轮回图。



最外圈第四层以顺时针的十二格图象说明生命轮回过程的十二因缘。分别绘以盲妇、陶匠、猴子、船、空宅、接吻、眼穿之箭、饮酒、采果、孕妇、临产、老人和死尸等12个寓意深刻的图像,依次象征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和老死等十二因缘之义理。该图以唐卡形式广为供奉,一般认为参悟此图后能见性明心,了空悟断,得真趣而使心平气和并终脱轮回之苦,得永恒受用之福地。



【六道】

佛教世界观用语。指凡俗众生因善恶业因而流转轮回的六种世界。又称六趣。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其中,地狱、畜生、饿鬼称三恶道,或三涂。阿修罗、人、天称三善道。六道中若不含阿修罗,则为五道,或五趣。

(1)天道:即天界。天道分布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之中。欲界因有男女情欲,故名欲界。色界,没有男女情欲,唯色相庄严,故名色界。无色界,无有形相,唯精神心识存在,故称无色界。众生行上品十善、修四禅定、四空定,即可生于天界。

(2)人道:即人类。因人道苦乐参半,善于分辨事物的前因后果,易于知苦断集,明理去惑,转凡成圣,故《大智度论》卷四说,佛之三十二相要在人道中培植。众生修五戒及中品十善即可生于人道。

(3)阿修罗:属于非天道的一种大力鬼神。具有神通和威力而无德,性多嗔恚,统率夜叉、罗刹等,以阿修罗为首,故称阿修罗道。众生作下品十善即可生阿修罗道。

(4)畜生道:即牛、羊、猪、马及一切虫、鱼、禽、兽等动物。众生若造下品十恶业则堕畜生道。

(5)饿鬼道:即孤贫潦倒受苦之鬼。经常处于饥饿中,到处游行,求食不得。相传有历千百年不闻浆水食物之声音,而常受饿渴痛苦者,故名饿鬼。众生若造中品十恶业,则堕饿鬼道。

(6)地狱道:即地狱受苦之处。有八寒、八热、无间等名。众生若造上品十恶及五逆罪,则堕地狱。



此六道,若加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四界,即天台宗所说之十界。十界之中,六道是迷界凡夫所住,故又称六凡。声闻等四界是圣者所住,故称四圣。

六道轮回图,也叫因果报应图或是生死轮回图,如果你在西藏的话,无论参拜哪个教派的寺庙,大多都“逃”不过这幅著名的六道轮回图。对佛法不了解的人,只会好奇心驱使的多欣赏两眼这六道轮回图,而更多的人则是匆匆一瞥,错过了六道轮回图这幅。

我们如何看六道轮回图,从而更多地了解佛教教义中众生生死轮回、受苦及脱苦的教法。

六道轮回图,通常被巨大而有着狰狞面孔的魔鬼阎罗法王四掌支撑着,象征把整个世界都控制在掌中的无明。轮回图分为三至四个圆圈:在最内圈的轮心,画有鸽、蛇、猪,分别代表着佛教中的三毒——贪(欲)、嗔(恶)、(愚)痴,它们象征众生轮回之苦的根源。佛教认为,人生有诸多恶业因,其中尤以“三毒”为最,成为产生诸恶业的根本,故又称为“三不善根”,列为“根本烦恼”之首。



比圆心略大一圈的画面通常半边是黑,另半边是白,是有关生、死及中阴的教法图示。在黑的半边环中,有三个小图形,代表了将投入畜牲、饿鬼及地狱道的中阴身。这半环,开示说众生因贪、瞋、痴三种烦恼驱使(即内圈的鸽、蛇及猪所表)造作黑业或不善业,便会在死后感召黑业果而投生于畜牲、饿鬼及地狱道中。图中的畜牲、饿鬼及地狱众生的头部都向下,表示这三种生命形式是痛苦的下道转生。另半边白色,内有三个头部向上的图像,代表将生于天道、阿修罗道及人道这三种生命形式的中阴身。这半边环,开示说众生因造作白业(以白背色所表),将感召业果而于死后受生于天界、阿修罗界或人间。这三种生命形式比前述的三恶道较为少苦,故称为「三上道」或「三善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59855.html

更多阅读

二十八星宿解读 二十八星宿图

二十八星宿解读角宿诚恳合谐,福缘深厚,平易近人不拘小节,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擅长决策,有条不紊。若是太过自我,容易自寻烦恼,而刚复自

大足石刻——六道轮回图 东莞到大足石刻旅游

六道轮回图南宋建造,高7.80、宽4.80、深2.60米。所谓六道就是“三善道”:“天道”“阿修罗道”“人道”和“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图中挺立无常大鬼(高5.20米),横眉怒目,据说因为大足石刻是密宗佛教的道场,而密宗佛

十九层地狱的故事 人死后去阴间的全过程

一个蒙古大夫治好了很多人的病,但同时也治死了几个人。治死的几个人死而不甘,到阴曹地府时向阎王爷告状,说他们是被蒙古大夫害死的。阎王爷就将蒙古大夫下到了十八层地狱。蒙古大夫在阎王面前连呼冤枉,说自己治好了很多人,只治死了几个

详细教你注册网易博客图解及视频 十八层地狱详细图解

一、首先注册网易邮箱 (如有163或126邮箱,可跳过此步)网易旗下有两个免费邮箱(163.com、126.com),以163.com为例,注册网易邮箱的步骤如下:1、进入主页,如www.hao123.com2、在主页中找到邮箱——163邮箱。如下图:3、点击“163邮箱”,进入163邮箱

声明:《藏传佛教六道轮回图 藏传佛教十八层地狱》为网友为你奋斗致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