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飞鸟冰河
这是我最爱的动作片之一,必须刷一个存在感。
《精武英雄》是那个年代少有的有境界的动作片,是李连杰自组正东电影后的野心之作,试图向着徐克的黄飞鸿看齐,以武入哲。虽然最后还是略逊一筹,但写实的动作风格,沉稳大气的人物,明暗交错的线索,还是让人难忘。李连杰扮演的陈真,有勇有谋,不排斥现代文化,以理服人,中国的动作片派系里,这种人物极为罕见。精武的题材很多,但像这样拍出“英雄”气概的,非常少。
(这张剧照算是全片点睛,姿势角度都充分说明,陈真就是真正的“精武英雄)
本片翻拍自一代动作偶像李小龙的经典《精武门》,总制片人——韩三平,陈嘉上导演,袁和平动作指导,集合了钱小豪、仓田保昭、周比利等实力派动作明星,配角上也有秦沛、蔡少芬(牛夫人呀呀呀呀),扮演光子的日本演员中山忍是日本当红明星中山美穗的妹妹(不过这妹子虽然很萌,但一直没红起来,很可惜)。从阵容上可以看到其野心可见一斑。这也是李连杰自组正东之后,试图摆脱香港电影圈明暗的控制,自己打出一片天的尝试。请注意这片子的制片人和监制名叫李阳中,这是李连杰在北京什刹海武校上学之前的名字,是他的本名。也就是说,这片子他自己是制片人,又是监制,又是主演,甚至在创作上,他也投入良多。有个花絮,是开拍之后一直无法确定动作风格,搞得袁和平袁八爷也很烦。忽然有一次一个NG的动作,李连杰说很好,那是一个武行破窗而出,动作不利索,被窗框卡了一下迅速应变站稳的镜头。袁八爷一下就明白了,说原来你要的是这种写实啊,于是才有了全片精彩激烈的动作场面。
先说动作,确认了全片写实的动作风格之后,袁和平为几位主角设计了风格鲜明。各自差异的武术套路。而演员也都是一时翘楚:李连杰扮演的陈真是主角,又是脱胎自小龙哥的陈真,那简洁利索,以武入哲的截拳道风格自然就是他的。
(拳击的起手,不管什么拳,打得赢你才是好拳)
钱小豪扮演的霍廷恩,是霍元甲迷踪拳的传人,套路风格明显,刚柔相济(可惜酒色过度打不动),虽然有些拘泥,但最后把家传的迷踪拳教给陈真,表明他也不再固步自封,同时气头过去之后依旧是陈真的好兄弟。
(难得见到钱小豪演正面角色,颇有人情味。《太极张三丰》里他可是心狠手辣)
从邵氏片时代就在香港电影圈沉浮的老动作明星仓田保昭,和李小龙合作过,他扮演的黑龙会总教头船越文夫是空手道大师,心怀正义的老派武术家,深谙武功之道,但又是在政治和阴谋中沉浮几十年不倒的家伙,因此不动声色、声东击西,下手狠辣是他的老狐狸招牌,在和陈真较量时号称要活动身体那几下深得中国兵法示弱以敌的精髓。
(叹息霍元甲之死,英雄相惜)
号称“机器人”的藤田刚由香港的泰拳拳王、金腰带获得者周比利扮演(说起来这片子里真正最能打的也就是他了,擂台上打出来的真拳王),所以动作刚猛无匹,极为凶狠。
(面对两人,拿着东亚病夫的牌子拉仇恨,藤田刚嚣张至极,但他真有嚣张的本钱。)
还有一个和霍元甲比武的日本武馆馆主芥川龙一,是台湾演员楼学贤,这人是模特出身,身材架势都非常好,虽然不知道有否功夫底子,但起手式很有气势(我看过他演的武松,一身肌肉勾引潘金莲……额跑题了)。
(芥川龙一虽然嚣张愚蠢,但还有武者的自尊)
所以在不同风格的武术交融下,全片的打斗没有浪费的,每一场都非常精彩。一场一场说。
第一场打斗是在日本的学校课堂,当地黑龙会的混混去学校闹事,被陈真用擒拿手关节技打的落花流水。陈真的动作非常小,但非常狠,基本是中招之后就失去反抗能力了,一看就是无数贴身实战锻炼出的身手,立刻让船越文夫刮目相看。从一开始就为片子定下了写实的基调。若干年后我看谍影重重,伯恩在日内瓦的公园内击倒两名警察,也是同样的风格,简洁利落,一击倒地。
(轻松擒拿,分筋错骨,陈真收拾这种小混混太大材小用了,一下就引起船越先生的注意)
第二场打斗是让人热血沸腾的虹口道场踢馆,这场曾经被李小龙演绎成经典的片段,李连杰换了一种方式来演绎,不是小龙哥那种怒发冲冠横扫一切的风格,而是冷静中带着不屑,居高临下碾压的气势。从开场穿着鞋进道场就气势逼人,面对日本武士的围攻,充分彰显了截拳道中“无法为有法、后发先至”的思路,简洁快速半路截击,打的日本人满地滚。后来与馆主的正式比武,一直冷静观察对方的招式,不着急痛下杀手,而是不断撩拨,小动作打击各种脆弱之处,让敌人失去理智,最后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彻底完爆了对手:“我师父不是你打死的,你压根不是他的对手”,说完这话轻轻地系好鞋带,转身走出武馆,留下一群咬牙切齿的日本人,太痛快了。
(踢馆一场,用截拳道痛殴众浪人,真是秋风扫落叶一般)
第三场打斗是同门的较量,心生嫉妒的霍廷恩借日本姑娘光子的事情向陈真挑战。两人是一起长大的师兄弟,可以说知根知底。但陈真出国学习的眼界帮了他,还是不拘泥于成法套路的打法,面对霍廷恩气派十足的起手式,开始他也用同门拳法应对,但霍廷恩显然熟悉这套打法,占据了上风。陈真立刻变换战术,用中西结合的拳法应对,一上手拳击的跳步就让霍廷恩迷惑不解,随后过程中处处随手应变,尤其是被勾倒之后借势反踢,着实精彩。这段在片中有重要的潜台词,象征着不拘泥守旧,放眼看世界,学习外国长处的精武精神,战胜了固步自封的传统武术思维。
(精武门下,兄弟之战)
第四场打斗是陈真对船越文夫,这场打斗从场面上没有最后一场激烈,但却是全片动作的核心所在,是两位真正领悟武术精神的武者对决,斗心理斗应变斗拳术斗谋略,然而双方又都堂堂正正,不下杀手,不纠缠输赢,相互弥补,互相承认对方的长处,充分体现了“精武”的精神所在,任何看过这段打斗的人,都觉得酣畅淋漓,因为这不仅仅是打斗,还是说拳理。文武相济,智武合一,光明正大,这是中国人和日本人共同认同的武者形象。
(全片的核心,武者之战)
(船越先生最后这话,是真正体现他武功修为的地方,也是给陈真的毕业证书)
最后一场打斗是全片的高峰,面对泰拳风格,机器人T800一般凶狠的藤田刚,陈真算是用尽了浑身解数。其实从对抗的实力来说,陈真不如藤田刚,军人用的是杀人术,不是武术,单以胜败而论,显然更注重身体素质和杀人效率的军人格斗术要强于修身和较量层面上的武术。所以从开始霍廷恩和陈真就被打的落花流水。陈真不断变换战术,还是用了和片头相似的战术风格,避实就虚,专挑对方最薄弱的关节下手,喉结、腋下、肘关节、膝关节……摔抱擒拿,最后用这种近乎游击战术的打法击败了对手。在藤田刚拔刀相向的时候,抽出皮带,就像当年李小龙挥动双节棍一般痛击对手,最后反制对方,一刀封喉。
(经典一幕,武者与杀神的决战)
不正面对抗,灵活对敌,这是中国传统兵法的思维,也是李小龙“用手指指向月亮,却不要只看到手指,忘了月亮”的截拳道武术思维。在此之后,很少再见到能把中国武术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精神表现的如此充分的作品了。精武英雄,莫过于此。
在文戏方面,《精武英雄》的套路并不算新奇,比如中国英雄和日本美女的爱情,罗密欧朱丽叶的故事架构,为这个男儿热血的片子平添了几分儿女情长和悲剧色彩。但这个设定却是当时乃至现在中日双方交往的尴尬缩影。日本在辛亥革命时为中国多方出力,资金、军火、培训……全力支持,在片子里也提到了这一点,孙文是日本人的老朋友,那段历史功过如何众说纷纭,但不容置疑的是日本人的确是提供了很多帮助。而后来日本对中国的野心却又让双方始终无法真正合作,以大使为代表的文官和以藤田刚为代表的军人意见相左,其实就是当时日本军部和内阁相互对抗的真实写照。这多年来中日双方恩怨纠缠,一直是放不开的冤家,可惜可叹。
(面对大使”不能用暴力解决“的言辞,军方只是冷然一笑。不过当时日本文官忌惮的是英美介入,并不是真有那么高的节操)
这个片子里真正算是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对于日本人摆脱脸谱化的描述。陈真从开片就到日本留学,不但学武还学文,真正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片中有一段是他向师弟们介绍日本空手道的侧踢,简洁有效威力巨大)。也正是他在国外学了化学等科学技术,不避讳中国人的传统,回国后力主开棺验尸,查出了霍元甲中毒的真相,究根揭底,这是日本人对中国人的帮助(近代中国人到日本留学的风潮不用多说了)。日本姑娘光子美丽温柔善良,为了陈真牺牲自己的声誉,无悔追随,却又为了不让陈真两难独自离去,留下一段真正美好的爱情。
而全片中武术修为最高的,也是一个日本人,黑龙会总教头船越文夫先生,从片头他就告诉弟子“暴力不能解决问题”,说起霍元甲去世之后又慨叹“可惜没机会较量一次”,惺惺相惜。后面又反对藤田刚的行动,不肯为了军部的威风而出战。与陈真的私下约战,与其说是较量,不如说是传艺,代替去世的霍元甲检验陈真留学的成色。经历了船越文夫先生这一战,陈真才算是真正毕业,给了送他出国的师父一个交代。可以说这个日本人的光彩甚至超过了真正的主角陈真,和霍元甲一样,是陈真的师父(隐喻日本对于中国的帮助和指导,不要不服,那个年代太多人去日本留学救国)。放眼过去和现在的片子,有几个敢这么做的?说日本人好,小白骂死不说,剧本怕是也通不过吧?
所以这片子的角色设定,上下透着一股大气。有强大的对手又如何?只有学习之,超越之,才能显示自己更是强中手。难道手撕鬼子就真牛逼了?那么容易就被撕成两半的对手,可是和我们打了十几年,几乎侵占了大半个中国的人。如果说敌人那么弱,那么被如此弱的敌人打到差点亡国的我们,又是什么角色呢?
(美丽多情的光子,当年可是迷了她一阵)
总之,《精武英雄》这片子,堪称经典,足以传世,虽然布景、情节还不够精致,但对一部动作片来说,瑕不掩瑜。唯一可惜的是,结尾有些流于形式,“中国哪里日本人最多?东三省?那我们就去那里打个痛快。”拜托,道场里日本兵端着三八大盖一出来,大家还不是要乖乖站着?前面都挺好,为何这里就不能再大气一点呢?“光能打拳不行,我们还要会打枪,要发动更多的人起来抗日,光靠我们自己单枪匹马拯救不了整个国家”,若是最后能有这样的台词,那这片子就没有遗憾了。这段台词我是根据类似的片子《神鞭》(冯骥才先生的名作)编的,那也是一部好片子。
多年后,不管是甄子丹的《精武风云》、还是李连杰自己的《霍元甲》,尽管资金、人力上都要好于这部片子,但没有了内里对“精武”的真正理解,没有了仓田保昭这种老戏骨,再多花哨的场面也难掩空虚,可惜。形势比人强,这个年代已经不是当初“万里长城永不倒”的年代,不需要平民有尚武精神,用不上霍元甲,更容不下黄飞鸿。如今是再无“精武”,只有《英雄》了。
(李连杰这厮真是pose之王,任何一个架势,头颈肩背腰,永远端正挺直,从容大气,无人能比。英雄风范油然而生。可惜后继无人,再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