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孩和美国女孩的不同回答。这就是差距所有父母都看看吧 实物和图片差距回答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来自书里的故事,也许会比真实故事更能触动你。如果你读过后,有自己的一些体会,也可以一起交流。
发展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饶有意味的故事,名字叫做“小熊抓鱼”:
有一只小熊,看她的妈妈和爸爸抓鱼,她很想自己去学习如何抓鱼。她尝试了一下,但是没有抓到任何鱼,于是对自己说:不要想了,我再也不想抓什么鱼了。
心理学家同时让一个5岁的美国小孩,和一个5岁的中国小孩来读这个故事。读完后,有了这样对比鲜明的两段对话:
和5岁美国小女孩的对话是这样的:
孩子:她不该放弃的,因为那样她就……嗯……不会。还有……她可以吃妈妈爸爸抓的鱼,等她长大点她就会了。
询问者:爸爸妈妈都抓了一条鱼。要知道他们也很大了,也许他们自己也要吃鱼呀。你说小熊该怎么办呢?
孩子:她可以,嗯,可以找些其他的东西来练习一下。
询问者:其他的什么呢?
孩子:比如小溪。
询问者:什么?
孩子:一条有鱼的小溪。
询问者:你喜欢小熊吗?
孩子:喜欢。
询问者:为什么喜欢她呢?
孩子:因为她毛茸茸的很可爱。
和五岁中国女孩的对话是这样的:
孩子:爸爸妈妈把鱼分成几块,他们一起吃。
询问者:但是,熊爸爸和熊妈妈个子那么大,他们每个就抓到了一条鱼。嗯,也许他们不能分给小熊呀。那她怎么办呀?
孩子:妈妈吃小的,给小熊大的吧。
询问者:你喜欢小熊不?
孩子:不。
询问者:为什么呢?
孩子:她做事情半途而废,她三心二意。
询问者:三心二意有什么不对呢?
孩子:你一会儿做这个,一会儿又做别的,一点都不认真。那你就学不好,那样是不对的。
这两段对话的区别在哪里呢?
其实故事里的小熊,我们可以替代为孩子。孩子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他们看待小熊的态度,就是他们自己内心的投射。
首先,没有鱼吃的时候,美国小女孩首先的反应是:小熊(自己)再想想其他的办法。
中国小女孩的反应则是坚定的:有爸爸妈妈在,把他们的给小熊(自己)吃。这也清晰折射出中国小女孩的家庭里,以孩子为中心、孩子不独立、依赖父母的教养情况。
其次,美国小女孩认为:小熊(我)的尝试是有价值的,尽管小熊(我)后来失败了。对于失败较为宽容:等它(我)长大点就会了。
中国小女孩则认为:小熊(我)不够努力,它(我)放弃了。这是不好的行为,不能被(父母)接受。
所以,当最后询问者问:喜欢小熊吗?
美国小女孩回答:喜欢。没有因为小熊的放弃而否定它的可爱。
中国小女孩回答:不喜欢。就像她的父母面对她不可接受的行为时,予以情感撤离、否定等做法是一样的。
没错,我们对失败总是很苛刻。比如学习这件事,中国父母过于在乎成绩、只在乎成绩所造成的结果是,在我们的孩子眼里,学习不仅仅是单纯的喜欢,兴趣,或者处于个人想要学习的动机,而是一种道德层面的意味。只有努力学习,才是好的,才能被大人接受,同时也才是值得夸耀的,否则就不值得被爱。
早有心理学家指出:美国儿童表现出成就动机的同时一般也比较能容忍失败。相反,中国儿童有很强的成就动机,但他们往往很害怕失败。
也有人会说,这样好强一点儿不好吗?害怕失败不是会更容易成功吗?
那我们再来看看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个美国人和一个中国人同时炒股,不久后他们都赔了个精光,中国人的妻子无论怎样安慰他,他仍然站在楼顶想自杀,美国人的女友因男友的赔本而甩了他,可财色两失的美国人,却去救那个想自杀的中国人。他说:“该自杀的应该是我,你至少还有爱你的女人。”
这个故事里的中国人,就是一个很想成功、特别害怕失败的典型例子。
对失败容忍度过低、过于苛刻的结果有两个,要么干脆不去尝试,要么尝试失败后,无法承受后果,从而一蹶不振。
故事里的中国人,显然属于后者。他自信心和自尊心都不健全,目标感的建构也是有问题的。因为一个拥有良好自信与自尊的人,是不会因为一件事情或一次成败就全盘否定自己的人生。可惜,不仅仅是故事里的这一个中国人,我们更多的父母们,正在前仆后继地把我们的宝贝小人儿打造成和故事里一样的人。
我肯定下面这两个情景是我们极为熟悉的:
一个孩子期末考试得了第一名。满分试卷拿回家后,家长大加赞许。
一个孩子期末考试没有及格。试卷拿回家后,家长单打不过瘾,恨不得来个混合双打。然后无一例外地会说: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怎么能考那么好!
大多数中国孩子都有过的一个公敌,那就是别人家孩子。所有熟悉上面两个场景的孩子——无论是那个满分的,还是不及格的孩子,都会得出一个同样的结论:
要得到我父母的肯定和接受,只能考高分。再深入推论就是:我只能表现好,表现不好是不被接受的;失败的我自己是不能被接受的。这样的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内心里有一个严厉冷漠的声音,尤其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这个声音会更加响亮。而这往往是让人自卑甚至绝望的根源。
与有条件的爱相对,无条件的爱,首先要勇于接纳失败。
一个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孩子,他把分数告诉了父母。父亲并没有当一回事,并且开个玩笑说:比爸爸当年强啊!妈妈则摸摸孩子的头,温柔而坚定地说:“比上次考的至少有进步呢。相信你下次一定会比这一次考得更好。快洗手,我做了你喜欢吃的菜。”
如此的温暖,就像是给孩子吃了一颗定心丸。它会让孩子知道,遇到问题或困难的时候,父母的爱不多不少,一直在。无论顺境逆境,都不是要命的事情,只不过是人生经历的一种。即便是走入绝境,生命早期这样满满的爱,也会成为指引孩子的那盏长明灯。
好了,今天的故事分享完了。我很想知道,你会是哪种父母呢?
Tip:最后,如果大家对这个故事感兴趣,也可以跟自己家里的孩子读一读小熊抓鱼的故事,看看你的孩子会怎样回答你呢?如果你这样尝试了,跟我分享一下你们的结果吧。
推荐阅读:当穷养的男孩遇到富养的女孩,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更多阅读
转载 这条路我们走的太匆忙。 这条路上我们一起走
原文地址:这条路我们走的太匆忙。作者:Amiy。情绪一直都处在低潮期 又莫名其妙的想起以前的很多很多事这些年我到底是在怎么过爱我的我总是在错过以后眼里才看得见他们,不爱的却一直都在我身边
中国动画片与美国动画片的区别 raz中国和raz美国区别
在21世纪,动画片并不只是给小朋友们看的,也很受青年朋友们欢迎。现在市场上的动画片层出不穷,有些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有些却无人问津。为什么同样是动画片却差别这么大。在市场上,美国的动画片总是很受欢迎,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子。相
不管你信不信今天的中国正在重复美国昨天的故事 关于昨天的故事
曾经有人这么跟我说,想了解未来中国的经济,那只需要按照这个逻辑来看:现在的中国是五年前的香港,十年前的美国,因此中国未来的十年就是现在的美国。那么,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呢? 中国和美国其实是一对好基友。美国走过的道路,中国都一步一
中国护照与美国护照的相关知识 在美国更新中国护照
有人曾和我说,有一位网友在新浪微博上发文称中美护照存在差异:“在美国护照中有这样一句话:不管你身处何方,美国政府都是你强大的后盾”。而在中国护照中有只有这样一句话:“请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并尊重那里的风俗习惯。”一天之内,该条微
一位中国男子在美国申请的政治庇护案! 马蓉申请美国政治庇护
0 (原创)一位中国男子在美国申请的政治庇护案!2013-01-18 中国男子朱华州(译音,Zhou Hua Zhu),祖籍中国福州,自偷渡到美国后,曾於1998年以宗教迫害为由申请政庇被拒,之后一直留在美国,并在美结婚成家,於2002年,2003年以及2009年分别诞下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