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 《寒食帖》 苏东坡黄州寒食帖

追梦《寒食帖》

时间过得很快,时间也很短暂。憧憧往来,然而世间的一切,在《寒食帖》里,都显得如此的不起眼。

自从我来到黄州,已是第三个寒食节。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好惋惜春天将要过去。可是春天依旧过去了,容不得我如何惋惜。

以前只是从文字上读到过这个人的作品,了解过一些有关“乌台诗案”的始末,也知道这件事对他意味着什么。但当我看到他的笔记,看到这篇《寒食帖》,看到帖子下面的火烧痕迹和水迹,以及一篇又一篇长长的题跋时,心中有着一种无法诉说的怜惜与爱慕之情。除了王阳明历经大难,还能保持那份豁达以外,似乎没有哪个文人能做到他这样?达到他这种境界!

说到因言获罪,我想起了洪亮吉。清仁宗亲政以后,为广开言路,洪亮吉冒死上书,指责仁宗为政,没有扭转和珅以来的腐败局面,说他应先效法他爷爷世宗皇帝,而后效法他太爷爷圣祖皇帝。言外之意就是他比不上他的祖辈。仁宗大怒,最后把他发配到边疆。几年以后,京城大旱,仁宗自省,为洪亮吉事下罪己诏,并重新启用洪亮吉。洪亮吉拒绝之后,从此游山玩水,踏遍了清朝疆域,写下了诸多见闻著作。

洪亮吉和他都有着共同的性情。或许这也是文人的性情。在面对生死的时候,他写下了绝命诗。但最后,他还是死里逃生,来到了黄州。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相对于他前半生和后半生的人生遭际,在黄州的几年,或许是他一生中最快乐、最平静的时光,取得文学成就最高的时光。在当地父老的帮助下,他盖起了一座名为“东坡雪堂”的书屋,并自号“东坡”,《念奴娇》、《浪淘沙》、《赤壁赋》都是在这段时间内所写。
苏东坡 《寒食帖》 苏东坡黄州寒食帖

就这样,他在这里一待就是三年。这年春江水漫,大雨似乎就要冲垮家门,小屋仿佛江中的一页舟楫。屋外是冷雨,桌子上是冷食,破破烂烂的灶台内烧着潮湿的芦苇。看到乌鸦衔着坟墓间烧剩的纸,才知道今天是寒食节。君王的门重重深锁,想回去祭奠逝去的父母也在万里之外。尽忠不成,尽孝不能。人生就此找不到出路。他想起了阮籍“穷途而哭”的故事。却发现内心早已心如死灰,连片刻的余情都不曾有,有的只是一片死寂,一片吹不起的死灰。

题外话:

写下这篇墨迹之后的若干年,他被贬到了琼州,也就是现在的海南省。他的好友黄庭坚看到了他的这篇墨迹,便在后面写下了跋文。

几年之后,他去世了,黄庭坚来到了鄂城樊山游玩,在松风阁休息时,黄庭坚想起了他,于是动笔写下了著名的《松风阁诗》,写下了失去朋友的孤独和感伤,也写下了中国文人的心灵之交。



《寒食帖》赏析

旷世神品

【名称】《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

【年代】北宋

【文物原属】原属圆明园收藏

【文物现状】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规格材质】书法帖,长卷,纸本,纵:34厘米,横:119.5厘米。

《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

历代鉴赏家均对《寒食帖》推崇备至,称道这是一篇旷世神品。南宋初年,张浩的侄孙张演在诗稿后另纸题跋中说:“老仙(指苏轼)文笔高妙,灿若霄汉、云霞之丽,山各(指黄庭坚)又发扬蹈历之,可谓绝代之珍矣”。自此,《黄州寒食二首》诗稿被称之为“帖”。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则在帖后题曰:“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清代将《寒食帖》收回内府,并列入《三希堂帖》。乾隆十三年(1748年)四月初八日,乾隆帝亲自题跋于帖后“东坡书豪宕秀逸,为颜、杨后一人。此卷乃谪黄州日所书,后有山谷跋,倾倒至极,所谓无意于佳乃佳……”为彰往事,又特书“雪堂余韵”四字于卷首。

《黄州寒食诗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

因为有诸家的称赏赞誉,世人遂将《寒食帖》与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祭侄稿》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或单称《寒食帖》为“天下第三行书。”还有人将“天下三大行书”作对比说:《兰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风格,《祭侄帖》是至哲贤达的风格,《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它们先后媲美,各领风骚,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书法史上行书的三块里程碑。

此卷同治年间(1862~1874 )为广东人冯氏收藏,遭遇火灾,所以下端留下火灼痕迹。一九二二年为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收藏,约一九四九年归台北收藏家,一九八七年由台北故宫博物院购回。

到了近代,《寒食帖》的命运多舛。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寒食帖》险遭焚毁,旋即流落民间,为冯展云所得,冯死后为盛伯羲密藏,盛死后被完颜朴孙购得,曾于1917年在北京书画展览会上展出过,受到书画收藏界的密切关注。1918年转传到颜韵伯手中。当年12月19日为苏轼生日,颜韵伯作跋记录此事本末。1922年,颜韵伯游览日本东京时,将《寒食帖》高价出售给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1923年9月,日本东京大地震,菊池家遭灾,所藏古代名人字画几乎被毁一空,当时,菊池惺堂冒着生命危险,从烈火中将《寒食帖》抢救出来,一时传为佳话。震灾之后,菊池惺堂将《寒食帖》寄藏于友人内藤虎斋中年年有余。1924年4月,内藤虎应菊池惺堂之请,作跋以记《寒食帖》从中国辗转递藏至日本之大概情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京屡遭美国空军轰炸,《寒食帖》幸而无恙。

《寒食帖》流失海外,一直使华夏子孙耿耿于怀。第二次世界大战刚一结束,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私嘱友人在日本访觅《寒食帖》,当知下落后,即以重金购回,并题跋于帖后,略述其流失日本以及从日本回归中国的大致过程,千年国宝赖王世杰先生之力回归祖国,至今仍珍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十数年后,在台北的一次书画展中展出了一幅长达7.3米的《寒食帖》卷轴复制品,轰动一时,见者无不称奇。据说此种复制品只有10件,大部分被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国家博物馆珍藏,有两件则下落不明。1975年前后,日本友人著名的“东坡迷”山上次郎花巨资买下了台北展厅中的最后一幅复制品。1985年11月2日,山上次郎率日本“东坡参观访问团”来到黄州东坡赤壁,出于对苏轼的景仰,也出于对东坡赤壁的钟情,山上次郎慨然将其高价购到的最后一幅《寒食帖》卷轴复制品捐赠给东坡赤壁管理处,这幅复制作品因而成为在中国大陆的唯一珍品。1995年,又经山上次郎倡议,在东坡赤壁修建了“中日友好之舍”,首次公开展出了该《寒食帖》卷轴复制品。

1995年4月6日,为弘扬中国书法艺术,台湾邮政部门发行了专346《寒食帖》邮票一套4枚,横式四连张印刷,邮票全张4套,边纸上则印有黄庭坚的《寒食诗跋》。就在同年底,黄州市中兴实业集团公司也推出两枚“黄州赤壁”企业拜年卡,其中第2枚(编号1996鄂(BK)——0003)主图即为《寒食帖》(部分)。这两种精美的邮品一问世,即成为海内外集邮、书法爱好者竞相购藏的目标,大陆和台湾同时发行《寒食帖》邮票(品),是不谋而合,也是必然。因为海峡两岸同根同文,只有一个才情卓著、雄视百代的苏东坡!

苏轼为我国文学史上的大名家,在书法史上更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共誉为「宋四大家」。寒食帖是东坡居士的书法代表作,凡16行,共120字,以行书起笔,由规律的字形、笔调逐渐转化成潇洒奔逸,用笔心手相应,意随笔到,充分流露出豪迈不羁的气概与洒脱聪颖的才华,历代鉴赏家均推崇备至,咸认为旷世极品。寒食诗系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诗中隐藏着当年生活凄苦,心情郁勃的感伤。但他能将抑郁之气,转而寄托于艺术之上,终于成就了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与书法名迹。

寒食帖所书2首诗文:

(1)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

臥聞海棠花,泥汙燕支雪。

闇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

(2)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

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襄。

空庖煮寒菜,破龜燒濕葦。

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

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

也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

内容简介

《寒食帖》是蘇軾行書的代表作。蘇軾在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在寫下了首遣興的詩作,表達了他的人生之歎。詩意蒼涼,表達了蘇軾惆悵孤獨的心情。此詩的書法也正是在這種心情之中,下筆而出的。

導讀者蔣勳老師認為《寒食帖》不能單一看某一個字,整個篇章,一起看布局,才感受得到交響曲樂章龐大壯闊的配置,感受到創作者行走於文學與書法之間驚人豐富的魅力。蘇東坡嘲笑自己的書法是「石壓蝦蟆體」,而一般他的字會被解讀成「豪放」。閱讀《寒食帖》上的字,則會發現其實豪放的大架構裏不失細節的溫柔婉約。《寒食帖》最後一句「也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蔣老師把這幾個字,形容成像詩人的表情,愁鬱、荒涼、困頓,像最頑強的生命,像冬寒禿枝,看似頹敗,卻在內裏蘊含隱匿發枝發葉的生命力。

而在歷史的騷動裏,《寒食帖》經歷了各種的劫難,重疊著許多時代的記憶:上面留下了黃庭堅、董其昌、乾隆、納蘭容若等人的墨跡與印章,以及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和關東大地震東京大火在《寒食帖》留下各種時間的痕跡。

從《寒食帖》,可以了解蘇東坡如何在自我調侃、自我嘲笑裏完成一種毀譽之外的豁達。豁達指的是生命本質的了悟,了悟之後,下筆為文學,下筆為書法,都有不同境界的領悟。

赏 鉴

《寒食帖》全称《黄州寒食诗帖》,书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69年)。纸本,行书,纵37.4cm  横734cm,系两首五言十二名诗,共17行,129字。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苏洵长子。北宋嘉佑二年(1057)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谪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谪贬惠州、儋州(海南岛),最后北还,病死常州,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与黄庭坚号称苏黄;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而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大家。

书法释文

一曰:

“自我来黃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少年子,病起须已白。”

二曰: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译文诠释

自从我来到黄州,已经度过三次寒食节了。每年都惋惜着春天残落,却无奈春光离去并不需要人的悼惜。今年的春雨绵绵不绝,接连两个月如同秋天萧瑟的春寒,天气令人郁闷。在愁卧中听说海棠花谢了,雨后凋落的花瓣在污泥上显得残红狼藉。美丽的花经过雨水摧残凋谢,就像是被有力者在半夜背负而去,叫人无力可施。这和患病的少年,病后起来头发已经衰白又有何异呢?

春天江水高涨将要浸入门内,雨势袭来没有停止的迹象 小屋子像一叶渔舟,飘流在苍茫烟水中厨房里空荡荡的,只好煮些蔬菜,在破灶里用湿芦苇烧着,本来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时候,看见乌鸦衔着纸钱,才想到今天是寒食节 想回去报效朝廷,无奈国君门深九重,可望而不可及;想回故乡,但是祖坟却远隔万里 本来也想学阮籍作途穷之哭,但心却如死灰不能复燃。

法帖背景

元丰三年(1080)二月,苏轼四十五岁,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愁潦倒,第三年四月,也就是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作此两首寒食诗,书写此卷的时间大约在翌年,或元丰七年离开黄州以后。元符三年(1100)是卷收藏者蜀州张氏取之邀黄庭坚观赏,并书一则题跋,与原迹可谓互为辉映。

《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

题跋史评

黄庭坚在此诗后跋题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

董其昌也有跋语赞云:“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

此卷用笔或清俊劲爽,或沉着顿挫,字体由小渐大,由细渐粗,有一种徐起渐快,突然终止的节奏。黄庭坚跋盛赞此卷于诗胜过李白,于书兼有唐、五代诸家之长。苏轼曾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又说:「天真烂漫是吾师。」实为此卷的写照。

诗品鉴赏

品其诗,苍劲沉郁,饱含着生活凄苦,心境悲凉的感伤,富有强烈的感染力;论其书,笔酣墨饱,神充气足,恣肆跌宕,飞扬飘洒,巧妙地将诗情、画意、书境三者融为一体,毕现苏轼“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自出新意,不践古人”的精髓。

诗稿诞生后,几经周转,传到了河南永安县令张浩之手。由于张浩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相熟识,元符三年(1100年)七月,张浩携诗稿到四川眉州青神县谒见黄庭坚。黄庭坚一见诗稿,十分倾倒,又思及当时远谪海南的师友,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被谪贬在惠州的苏轼责授琼州别驾。激动之情难以自禁,于是欣然命笔,题跋于诗稿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黄庭坚论语精当,书法妙绝,气酣而笔健,叹为观止,与苏诗苏字并列可谓珠联璧合。

书法鉴赏

苏轼,排在宋朝四大书法家的首位,其书法以楷、行为主。其楷书主要是以唐颜真卿为取法对象,得浑厚雄强之势,但用笔有晋人法意,楷中带行,结字平扁,如石压蟾蜍,变化丰富,个鲜明。其行书以颜书为底,上朔二王,写得雄秀兼备,古朴多姿。苏轼的书法,是典型的文人书风,他的书法,是构建在其广博而精深的文学基础之上的,苏轼在其论书绝句中写道"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其极具个性的书法对后世影响极大,宋以后,学颜的都学苏字,而写二王的,也没法绕过苏字。

《寒食帖》有天下第三行书的美名,其艺术水平也是相当高的。开篇之始,书写平缓,字体端正,其后由于感情的变化而使作品的用笔、结字急剧变化,字越写越大,笔势也越来越急促,最精彩的是中段,感情象火山喷发一样不可抑制,最后又复归平缓。苏轼写这件作品时,由于被贬职流放,正是处于人生的低潮。“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途)穷,死灰吹不起!”读其文句,感其心境,观者莫不为之动容,书为心画,此言不虚也。

历代鉴赏家均对《寒食帖》推崇备至,称道这是一篇旷世神品。南宋初年,张浩的侄孙张演在诗稿后另纸题跋中说:“老仙(指苏轼)文笔高妙,灿若霄汉、云霞之丽,山谷(指黄庭坚)又发扬蹈历之,可谓绝代之珍矣”。自此,《黄州寒食二首》诗稿被称之为“帖”。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则在帖后题曰:“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清代将《寒食帖》收回内府,并列入《三希堂帖》。乾隆十三年(1748年)四月初八日,乾隆帝亲自题跋于帖后“东坡书豪宕秀逸,为颜、杨后一人。此卷乃谪黄州日所书,后有山谷跋,倾倒至极,所谓无意于佳乃佳……”为彰往事,又特书“雪堂余韵”四字于卷首。

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 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诗中阴霾的意象如小屋、空庖、乌衔纸、 坟墓……渲染出一种沉郁、凄怆的意境。表达出了作者时运不济谪居黄州的灰暗烦闷的心境。从文中“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可以想见他窘迫的生活。这两首诗放在苏轼三千多首诗词中,并非是其上乘之作。而当作者换用另一种艺术形式——书法表达出来的时候,那淋漓多姿、意蕴丰厚的书法意象酿造出来的悲凉意境,遂使《黄州寒食诗帖》成为千古名作。

《黄州寒食诗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

因为有诸家的称赏赞誉,世人遂将《寒食帖》与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祭侄稿》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或单称《寒食帖》为“天下第三行书。”还有人将“天下三大行书”作对比说:《兰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风格,《祭侄帖》是至哲贤达的风格,《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它们先后媲美,各领风骚,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书法史上行书的三块里程碑。

法帖轶事

此卷同治年间(1862~1874 )为广东人冯氏收藏,遭遇火灾,所以下端留下火灼痕迹。1922年为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收藏,约1949年归台北收藏家,1987年由台北故宫博物院购回。

到了近代,《寒食帖》的命运多舛。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寒食帖》险遭焚毁,旋即流落民间,为冯展云所得,冯死后为盛伯羲密藏,盛死后被完颜朴孙购得,曾于1917年在北京书画展览会上展出过,受到书画收藏界的密切关注。1918年转传到颜韵伯手中。当年12月19日为苏轼生日,颜韵伯作跋记录此事本末。1922年,颜韵伯游览日本东京时,将《寒食帖》高价出售给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1923年9月,日本东京大地震,菊池家遭灾,所藏古代名人字画几乎被毁一空,当时,菊池惺堂冒着生命危险,从烈火中将《寒食帖》抢救出来,一时传为佳话。震灾之后,菊池惺堂将《寒食帖》寄藏于友人内藤虎斋中年年有余。1924年4月,内藤虎应菊池惺堂之请,作跋以记《寒食帖》从中国辗转递藏至日本之大概情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京屡遭美国空军轰炸,《寒食帖》幸而无恙。

《寒食帖》流失海外一直使华夏子孙耿耿于怀。第二次世界大战刚一结束,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私嘱友人在日本访觅《寒食帖》,当知下落后,即以重金购回,并题跋于帖后,略述其流失日本以及从日本回归中国的大致过程,千年国宝赖王世杰先生之力回归祖国,至今仍珍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十数年后,在台北的一次书画展中展出了一幅长达7.3米的《寒食帖》卷轴复制品,轰动一时,见者无不称奇。据说此种复制品只有10件,大部分被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国家博物馆珍藏,有两件则下落不明。1975年前后,日本友人著名的“东坡迷”山上次郎花巨资买下了台北展厅中的最后一幅复制品。1985年11月2日,山上次郎率日本“东坡参观访问团”来到黄州东坡赤壁,出于对苏轼的景仰,也出于对东坡赤壁的钟情,山上次郎慨然将其高价购到的最后一幅《寒食帖》卷轴复制品捐赠给东坡赤壁管理处,这幅复制作品因而成为在中国大陆的唯一珍品。1995年,又经山上次郎倡议,在东坡赤壁修建了“中日友好之舍”,首次公开展出了该《寒食帖》卷轴复制品。

核心提要

黄庭坚向苏轼询问对自己书艺的看法,惯于诙谐的苏东坡随口说道 “君书如枯枝挂蛇”。东坡将同样的问题询问黄庭坚,黄山谷略加思索,便说“老师的字是石压蛤蟆”。二人相对大笑。看似戏谑嘲讽,却形象地表露出苏字的丰腴厚重,黄字的舒展挺健。

书法史有这样一段逸闻,宋代四大名书法家之一的黄庭坚自信行草书超迈古今,不让时贤。一日突然心血来潮,向苏轼询问对自己书艺的看法,惯于诙谐的苏东坡随口说道 “君书如枯枝挂蛇”。日后,东坡又将同样的问题询问黄庭坚,黄山谷略加思索便说“老师的字是石压蛤蟆”。

看似戏谑嘲讽,却形象地表露出苏字的丰腴厚重,黄字的舒展挺健。世间还真有这样一个字卷,记录着一位天才艺术家的凄惶心境,同时又呈现两位旷世妙手的深厚交谊与高超书艺。它身世离奇、命途多舛,历经劫火而神明不灭,辗转东瀛最后栖身台湾,它就是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天下第三行书”之誉的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命与时乖,几乎成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共同宿命。苏轼的天纵豪情与他的时代更是格格不入,元丰三年的一场 “乌台诗案”,令这位浪漫主义大师同时遭遇仕途与生活上的冰点。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之后,终日郁郁、穷愁潦倒。而就在这一时期,他的艺术才能却登上了超越古今的巅峰。《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这些脍炙人口、光照万古的名篇都诞生在这里。就在他被贬第三年四月,也就是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在寒食节的当天,苏轼写下了两首五言古诗。诗境苍劲沉郁,宣泄的全是生活凄苦、心境悲凉的感伤。不久,他将这两首诗写成横卷,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他似乎能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结字时大时小、或疏或密,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就是这样有感而出的无心创作,在有意与无意之间,将汉字的魅力投射出旷古未见的灵光。一件风神绝代,光照华夏的不朽名作,就在这宦海沉浮的不堪境遇中奇迹诞生了。元符三年,得到这个诗卷的张浩到四川眉州青神县谒见黄庭坚。黄庭坚一见诗卷,不禁为之倾倒,当时的苏轼已经远谪海南,开始他生命的最后旅程。海天阻隔、感怀师友,悲愤怜悯一时倾注笔端,他纵情挥洒,写下了一段精彩的跋文:“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书法气酣笔健、纵横恣肆,与苏字堪称珠联璧合,无疑是并世无二的绝妙佳品了。

此卷流传后世,历代鉴赏家均对其推崇备至,并将其与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合称“天下三大行书”。明代董其昌帖后题曰:“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清代将《寒食帖》收入内府,并列入《三希堂帖》。乾隆十三年(1748年)四月初八日,乾隆帝亲自题跋于帖后“东坡书豪宕秀逸,为颜、杨后一人。此卷乃谪黄州日所书,后有山谷跋,倾倒至极,所谓无意于佳乃佳……”为彰往事,又特书“雪堂余韵”四字于卷首。

进入近代,《黄州寒食帖》的命运变得坎坷离奇。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寒食帖》险遭焚毁,旋即流落民间,为冯展云所得。后又辗转东瀛,为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所得。1923年9月,日本东京大地震,菊池家遭灾,所藏古代名人字画几乎被毁一空,当时,菊池惺堂冒着生命危险,从烈火中将《寒食帖》救出,一时传为佳话。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京屡遭美国空军轰炸,《寒食帖》幸而无恙。

值得一提的是,《黄州寒食帖》流失海外数十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赖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先生倾力寻访,并以重金购回。如今,这件神明护佑的灵物,完好的珍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因为异常珍贵,公开展示极少,多次赴台都没有亲炙的机缘,但心里一直惦记着、梦想着:在未来某年的寒食前后,头上正飘着蒙蒙细雨,在台北故宫拾级而上,那里正展示着《黄州寒食诗帖》……

浅析苏轼《黄州寒食帖》

清人王澍在《论书剩语》中曾说:“古人稿书最佳,以其意不在书,天机自动,往往多入神解。如右军《兰亭》,鲁公《三稿》,天真烂然,莫可名貌,有意为之,多不能至。”其实并非以上四帖如此,苏轼的《黄州寒食帖》亦然。黄庭坚在其题跋中曾说:“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及此也。”盖诸帖赢得天下美誉之所在,如上文所说:“以其意不在书”,用苏轼的话说便是:“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

苏轼作为北宋书法革新运动的中坚人物,在对书法的认识、理解与创作上,有着异于常人的观点。比如:他在29岁时曾对王羲之拔笔的故事提出质疑:“仆以为知书不在于笔牢,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 …不然,则天下有力者,莫不能书也。”(《东坡集》)在执笔上,苏轼也和别人不同,史载为“单钩”法,即以拇、食、中三指执笔,笔杆倾斜。此举在当时就遭到了非议,然苏轼却依然我行我素,坚持己见,并于此津津乐道:“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苏轼在自己的一生中,以其独到的见解,努力地发展着自己的风格,最终使它赢得了世人的认可,不仅倡导了一场伟大的书法变革,而且还创作出了流传千古的“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帖》。

《黄州寒食帖》作于元丰五年,即1082年,苏轼被贬谪黄州的第三年。此时的苏轼,“幅巾芒屩,与田父野老相从溪谷之间。”生活极其清苦。诗中自叙了这种生活状态,并表达出因寒食节与苦雨而感到眼前的一切萧瑟难耐,暗藏着自己来黄州后的抑郁心绪。始则漫声细诉,娓娓道来,继而感情的闸门渐开而不可遏止,一任自然,于“乌衔纸”处到达宣泄的顶峰,至末又渐次收敛,全诗在一派肃杀的气氛中结束。此帖中书法与诗相得益彰,其书“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无间心手,忘怀楷则。”(孙过庭《书谱》)笔致自然沉着,点画粗壮丰满,字体真行相间,上下左右松紧欹侧,错落有致,浑然一体。字形忽大忽小,各随其意,极尽姿态。用笔“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孙过庭《书谱》)节奏上有快有慢,布局上疏密有度,不愧为苏轼的神来之作。

笔者临习此帖多年,颇有一些心得体会,今择其概要,简述如下,以求教于诸方家:

一、风格

1、 率意自然

这种风格的形成,主要源于禅宗思想。苏轼谪居黄州期间,常与参寥等师往来。禅宗强调“本心”,并且高僧慧海在《大珠禅师语录》中阐述“解脱”时说:“本自无缚,不用求解,直用直行,事无事事。”因此,这种思想使得苏轼意识到,应当尊重自己的内心感受,摒除一切外在的清规戒律,只要放开手脚,随心所欲就行了。所以,他提出:“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他的这种“意造”,实则为主观所为,即:在点画上,不求平直匀称,而是加以提按顿挫之意;在结体上,参以隶意,使字体趋于扁形,并增加欹侧变化;在章法上,“凡字体大小长短,皆随其形… …行间错落,疏密有致”。(梁巘《承晋斋积闻录》)他知道,若像唐代书家那样亦步亦趋的钻在“法度”的象牙塔中不能自拔,必然会使作品失去自然率真之意,而书法的功用就在于它是一个抒情达性的载体。

在此帖中,前面工整,中后部大小相间,奔放自然,加之几个长竖的出现,使得全帖疏密有致,不时透出疏朗的气息,体现出此时感情的一任自然,突破了法度的障蔽,进入到一种无拘无碍的书写状态之中,正所谓“心忘其手手忘笔,笔自落纸非我使。”(东坡《小篆般若心经赞》)

2、 含蓄内敛

黄庭坚在其《山谷题跋》中曾说:“余谓东坡书,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终莫能及尔。”而苏轼书作中“含蓄内敛”的艺术风格想必与此不无关系。因为苏轼曾反复强调读书的重要,认为只有这样书法才能上境界。另外,他的这种艺术风格,无疑也是对宋初媚弱书风的一次变革。

如帖中“头已”二字,笔画的起笔处不露痕迹,隐含在笔画之中,有篆籀之意,格调高古,并且在收笔时均有回锋动作。再如帖中第二行中之“欲”字,第三行之“秋”字,在笔画的衔接处均作回环萦绕之动作,这样,气势内敛,中气十足,浑厚稳健,有喷薄欲发之势。清末书法家陈介祺在《习字诀》中谈到:“能缩而更胜于伸,愈收愈足,愈敛愈妙。”其言可作此处最好之注脚。

3、 沉郁顿挫

“乌台诗案”使苏轼横遭一劫。在谪居黄州的几年中,如前文所言“幅巾芒屩,与田父野老相从溪谷之间。”生活清苦自不待言,而作此书之时,恰逢寒食节,又偏遭“苦雨”,满目萧瑟,使诗人顿觉人生之无奈与凄凉。这种痛苦压抑的心绪不免流露于笔端,因此,以前的秀劲书风被一扫殆尽,展现出一种沉郁顿挫的悲怆书风。

如帖中“烧”字,一种节奏感贯穿始终。字中几乎每一笔的起收笔处都有清晰的顿笔痕迹,尤以“几”部为显。这种顿挫的用笔保留了笔画形态在快速书写时的一种完整性,同时也改变了书写的节奏。又如“煮寒菜”之“寒”字,中间三横排奡迭出,捺画直挺而下,虽有“画字”之嫌,但其铿锵之势,颇为有力,震荡心魂。再如“舟”字,笔画无论长短斜直,起收笔处均有停顿,更增加了书作中的抑郁之气。

二、笔法

1、 偃笔

苏轼的执笔,李之仪说是“握笔近下”,黄庭坚还说又“腕著而笔卧”,总之,其法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执钢笔,笔杆是倾斜的。其下笔时手腕离纸较近,加上苏轼写字时手腕又不大提起,故常有“偃笔”出现。“偃笔”的结果是侧锋的大量出现,这与古人所讲的“笔笔中锋”有相违之处,而“腕著”的结果是字体右下部空间的大大减少,使字体呈一种上扬之势,这又与人们观念中的平正大有不合之处。于是,有许多人对此持不同意见。作为学生的黄庭坚站出来反对说:“或云东坡作戈多成病笔,又腕著而笔卧,故左秀而右枯,此又见其管中窥豹不识大体,殊不知西施捧心而颦,虽其病处,乃自成妍。”即使这样,几百年之后的董其昌仍对此颇有微辞,他在《跋苏轼赤壁赋后》中说:“坡公书多偃笔,亦是一病。”

其实,“偃笔”也并非为过,这与旁人似乎有些困难,但于苏轼来讲,却是“游刃有余”,“浩然听笔之所之”,盖熟则生巧而已。因为有些人即便是用最标准的执笔,也未能写出精彩的作品来,况且“把笔无定法”,我们看重的是写出来的字是否精彩,至于如何执笔,则可略作次之,如一味斤斤计较,似有舍本逐末之嫌。何况“偃笔”所出的效果,也许正是苏轼所追求的。“以貌取人且犹不可,况书乎。”(苏轼《东坡题跋》)

另外,我们还应该清楚地看到,那是一个书法变革的时代,苏轼在探索,况且书法的面貌也并不应是通常人们观念中所认同那一种形态,书法应该是包容的,多姿多彩的。黄庭坚看到了这一点,他说:“今人未解爱敬此书,远付百年,公论自出。”

2、 逆势

逆势即在行笔之中,改变入笔的方向,使势态发生变化,亦即换势。这样,既能增加笔画的方向变化,使字体呈现出多种姿态,又能防止“顺势”之弊,还能形成含蓄内敛的艺术风格。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讲道:“能将此笔正用、侧用、顺用、重用、轻用、虚用、实用,… …浑身都是解数,… …乃为合拍。”

如帖中“苦”字,“古”中长横的起笔没有按照通常顺承衔接的方式入笔,而是从下面逆接,使势态发生了变化,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再如“三寒食”中“寒”字,其首橫亦采用此法。

3、 笔画的多变性

“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孙过庭《书谱》)苏轼在此帖中极尽点画变化只能事。如处理竖钩,就有“州”、“月”、“小”、“雨”等不同之写法;或为颜真卿竖钩之“挫笔”法,如“州”字;或直接翻笔出钩者,如“月”字;或为提笔横出者,如“小”字;或为顺势向左带出者,如“雨”字。此中尤以“州”中处理之法特殊,其右沿线的凹痕极为惹人注意,在本帖中很多地方仍有出现。此法是为了更好的调峰,使笔锋聚拢,点画完整而有力度。又如橫折的处理,有圆转而过者,如“乌”字;有直接方折而下者,如“真”字;有于横处作提按者,如“湿”字;有于折处作提按者,如“但”字等。再如两个“食”字,三个“寒”字等,在写法上、意态上均有所不同。这种同中求变的技巧非娴熟者不能为之,而此中求变的精神亦为后学者勤于用心之处。

然而,世无完美之说,在其作品中依然有一些微瑕之处,正如黄庭坚所说:“《兰亭》虽真、行书之宗,然不必一笔一画为准。譬如周公、孔子,不能无小过;过而不害其聪明睿圣,所以为圣人。不善学者,即圣人之过处而学之,故弊于一曲。”下面,我们就进一步分而述之:

1、鼠尾的出现

帖中“年”、“中”、“苇”、“纸”四字中长竖的出现,确实给作品增色不少,使作品于密中透出疏朗之气。然而,由于苏轼特定的执笔与书写姿势,书写时手腕又不大提得起,加之感情的难以控制,笔锋提得有些太快,使得此四竖画在中后部的处理上有些欠妥,显得过于单薄无力,收笔露锋太多,而呈“鼠尾”之状,犯了书家大忌。

2、挫笔处的脱节

挫笔是为了调整笔锋,使笔锋聚拢,点画有力度。然于帖中“自我来黄州”之“州”、“偷”等字,苏轼书写时却似乎过分的强调了提笔的动作,使凹痕露得太多,显得有些突兀,不大协调。挫笔要有分寸,过分则脱节,气势上似有“断”之嫌。

3、竖画收笔处的赘笔

在“病少年”之“年”,“来不已”之“不”等字中,其竖画的收笔处,均有顿笔后继续行笔的痕迹。这似乎为苏轼处理此种笔画时的一个习惯性写法。这种顿笔后继续行笔的写法在米芾的作品中也多有体现。他主要是在反捺的处理上运用此法,但米芾却写的率意十足,而苏轼写的却并未体现出率意,倒似有“画蛇添足”之病,笔画变得拖沓,不干脆,失去沉着痛快之感。

4、捺的横扫直出

全帖中,唯有“欲惜春”之“春”字的捺画是横扫直出,很明显系侧锋所为。写法上虽多率意,但其收笔处的斜截面、轻重变化、弧线变化,却着实有些不大协调,显得特立不群,且与下部“日”的衔接不够连贯,使全字气势散漫,过于愚拙。

5、孤立臃肿的连写

《学古绪言》中评苏轼的字是“藏巧于拙”。此帖中“涂”字虽然是一派拙意,但其三点水中后两点的连带部分写得则过重,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凝重有余而灵动不足,看似“墨猪”,又缺乏呼应,十分孤立。

6、画字之嫌

前面曾谈到“煮寒菜”之“寒”字。横与捺画气势很足,虽在起收笔上有细致的衔接,但在行笔上却显得动作过于简单,缺少一些提按、轻重的变化,表现出来的全为平铺之下,呆板无生气,确有“画字”之嫌。

纵观此帖,虽有微瑕,但瑕不掩玉,苏字中的这些弊端正体现出苏轼书写时的毫无造作,率意而为,而这也正是苏轼“尚意精神”的体现。在写给他弟弟苏辙的《次韵子由论书》诗中,苏轼的一些话可以作为我们这里最好的注脚:“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尝谓不学可。貌妍容有颦,壁美何妨椭。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好之每自讥,不谓子亦颇。… …吾闻古书法,守骏莫如跛。世俗笔苦骄,众中强嵬騀。钟书忽已远,此语与时左。”

2004年6月7日于心远庐

《黄州寒食帖》鉴赏

众所周知,作为上个千年世界千年英雄、我国北宋文坛领军人物的苏东坡,因为“乌台诗案”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被贬到黄州,共在黄州生活了四年零四个月。元丰五年,苏东坡在黄州度过了他贬谪以来的第三个寒食节(每年冬至后的第105天,清明节前的1-3天为寒食节。唐朝以后,清明节与寒食节合而为一)。在春寒浓重的风雨中,他回想起自己已然过去的贬谪生涯,想起远在眉州自己的列祖列宗的寂寥坟冢,看到眼前的破灶、湿苇、空庖、寒菜,以及那衔着烧残的纸钱的乌鸦在阴雨中飞过的情景,感情的堤坝骤然溃决,凝于笔端,流于纸上,使得《黄州寒食帖》横空出世,成为中国历史上继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唐颜真卿《祭侄文稿》之后,最负盛名的“天下第三行书”。

《黄州寒食帖》是苏东坡彼时彼地情感的形化。纵观《黄州寒食帖》,通篇皆称行书神品,使人深感苏东坡运笔全然是“随情而变”。起笔凝重、沉稳,且在凝重、沉稳中,隐藏着作者内心的不安与凄楚;然后,行笔速度加快,字的横竖撇捺初具恣意,使人隐然可见其对春的惋惜之情;与此相衔接的第四、五行,浓墨重力,行笔减缓,字形增大,笔力浑厚而浓重,使人隐然可见其怜花涉己,感慨深重的情感主调;接着,字形又变小,行笔稍显严谨、缠绵,以至于《寒食雨二首》之第一首最后两字,小若蝇虫,显得又是那样的无奈和深沉。行笔至此,笔触伸进了眼前的现实,感情的激流再也难以节制,达到“恣意而行”的高潮,因而字体骤然增大,行笔急促而奔放,工拙与否全然不在话下。整个字形、布局、章法,显露出外张而内敛、自然而灵动、萧疏而顿扬的态势,使人隐然可见其不凡的气度与追寻新的希望的活力。最后两句诗,行笔一转稳重而肥厚,又可见苏东坡沉重无奈的心情,不得不一吟三叹地结束对《黄州寒食帖》的鉴赏,同时,开启那无限阔大深远的想象空间……

行笔恣意自然,不拘一格,是《黄州寒食帖》又一熠熠生辉的艺术特色。因“陈桥兵变”而屹立于世的北宋,一举结束了我国历史上中原乱世争斗的局面,又因“澶渊结盟”而出现辽、宋和平相处的局面,使得北宋自此后承平160多年之久。为了构建息战和平的北宋王朝,北宋统治者十分重视文人。王朝的各个主要岗位,几乎全为文人所占据。一度间,北宋被文人视为“乐园”。所以,在书坛上,文人疏于继唐承晋,而大盛行书。“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便是典型的代表。“宋人尚意”,也是基于北宋这四大书法家而提炼出的北宋书法的时代风格、特色和理念。而苏东坡又是北宋四大家之中最杰出的代表。苏东坡童年、少年时期学习王羲之、王献之;中年为了锻炼笔力而学习颜真卿,同时,兼学徐浩、杨凝式,以及魏晋时期王僧虔浑厚、凝重和朴拙的书法、书风,在此基础上,他大胆地根据自己的意象,进行了书法实践的变革与创新,形成了“丰腴悦怿,圆润有趣”的“苏体”字。苏东坡的楷书,“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一个个胖胖乎乎的,有如吃奶的幼儿的脸蛋,十分有趣。其笔力雄健、浓重,透纸背而可入木三分。苏东坡别离黄州前所书写的《满庭芳·归去来兮》词,便是苏体楷书的代表作之一。苏东坡曾自豪地说:“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苏东坡还说过:“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苏东坡的这种书法艺术主张和书法艺术经验,在《黄州寒食帖》这件作品中体现得最为充分、典型。《黄州寒食帖》一个最为显著的艺术特色就是“情牵笔走,恣意而行”。充分体现了效法、知法、驭法、变法的苏东坡书法作品的书法要领,点、横、撇、捺不仅保留了苏体楷书的基本形态,而且富于变化,频生意趣。只要对《黄州寒食帖》中的“萧瑟”、“海棠”、“汙燕”、“雨势”等字词稍加研析,便可明显地体会到苏东坡行书的这一艺术特色。正因为《黄州寒食帖》是“情牵笔走,恣意而行”之作,故尔,整幅字帖,表达出了“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这一健与美双胜、效法与变法共存、尚意与恣意同辉的艺术特色。

布局谋篇,自然天成,是《黄州寒食帖》又一艺术特色。《黄州寒食帖》在布局谋篇、结构章法上,全凭其情、其意而为,亦如天成。整幅《黄州寒食帖》字距紧密,行间有疏有密,间有倚斜。字的线条运动节奏和行距间变化的节奏,相互融合,相互映衬,或抑或扬、或顿或奔、或张或弛,或流畅、或艰涩、或凝重、或箫疏,全然是情牵笔走,恣意而行,显得是如此的和谐,如此的快意,如此的自然。尤其其中的“年年”、“中”、“衔纸”、“头已白”,都可以说是神来之笔,恣意而行,自然天成。你看那“年”字长竖下的一顿;“中”字瘦竖下的大(字),“纸”字的萧疏的飞白,都为整幅《黄州寒食帖》的线条运动和空间结构,发挥了其特有的作用,使得《黄州寒食帖》结构自然天成,变化恣意流动,且透发着强烈的艺术冲击力。也是由于《黄州寒食帖》在布局谋篇、结构章法上“恣意而行,自然天成”,因而更加鲜明畅达地彰现了苏东坡行书所具有的内柔外刚、内敛外张、情牵笔走、恣意而行的艺术风韵。

苏东坡在黄州书写的《黄州寒食帖》是我国自晋唐以来的第三行书,不仅被位居庙堂之高的皇上称为神品,亦被处江湖之远的墨客骚人称为神品,实属华夏之国宝。清咸丰1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放火烧了圆明园。藏于圆明园内的《黄州寒食帖》亦遭火劫,致使其上留有火烤之迹。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黄州寒食帖》真迹流落民间转手收藏。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被日本一名收藏家收藏而流落日本。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大陆移台的知名人士王世杰,以重金将《黄州寒食帖》从日本收藏家手中购回,现珍藏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清光绪16年,四川人杨葆初(寿昌)任黄冈县知县时,特请当时任黄冈县教谕的金石书法家杨守敬(湖北宜都人)收集、整理和鉴定真伪,精选70多件苏东坡书法精品,镌刻成6卷共126块石刻。杨知县将这些石刻镶嵌于一室,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义,将室取名为“景苏园”。《黄州寒食帖》即镌刻于“景苏园”之中。至今,仍完好地珍藏在东坡赤壁的“碑阁”之内。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黄州的收藏家喜得《黄州寒食帖》的水印件,使得《黄州寒食帖》水印件在社会上流传。近年,市委市政府建设了遗爱湖公园,将《黄州寒食帖》镌刻于巨石之上,立于公园园门门首,更加彰显了这一艺术瑰宝的艺术魅力。如今,中国邮政局出版发行《黄州寒食帖》特种邮票,又使得《黄州寒食帖》的艺术影响力,在一个更新更高的层面上彰显。我相信,《黄州寒食帖》在文艺百花园中,将放射出更加璀璨夺目且富有时代光环的艺术光彩,并在当代书坛上发挥重大而深远的艺术影响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60222.html

更多阅读

《细胞分裂5》流程图文攻略 伊苏8全流程图文攻略

《细胞分裂:断罪》是系列第5代作品,由Ubisoft蒙特利尔工作室研发,充分发挥新一代硬件的特色,建构出比以往更为细致拟真的画面,不论是人物、场景、光影乃至于互动性,都有长足的进步。《细胞分裂5》流程图文攻略——步骤/方法《细胞分裂5》

《孝庄秘史》里的“苏茉儿”走进婚姻殿堂 孝庄皇后秘史

《孝庄秘史》里的“苏茉儿”走进婚姻殿堂              ---胡静成为明星史上最牛的婚礼  胡静,机敏灵透、秀质慧心,美丽外表。时面精灵,时而妩媚,时而热烈,时而端庄,时而优雅,时而冷艳,时而天真,时而神秘......1996年考取了

《鲁豫有约》之苏芒专访 鲁豫有约吴孟达专访

——女人看女人苏芒作为中国最畅销的时尚杂志——《时尚芭莎》的主编,她的个人魅力是不可忽视的,在她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中我们不难看出她是一位极具洞察力的女性,也可以说她是为时尚而生的女性。中国音乐学院毕业的苏芒,无论从哪个角度看

声明:《苏东坡 《寒食帖》 苏东坡黄州寒食帖》为网友待春暖花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