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教案
第一单元总体设计
教学重点
教学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学习比较与辨微的读书方法,让学生了解戏剧基本知识,在体会戏剧台词语言魅力、把握矛盾冲突、评析人物性格及主题等的基础上学会鉴赏戏剧,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设计思路
1、了解戏剧基本知识,掌握鉴赏戏剧的基本方法。
2、了解戏剧语言的基本特点,并能对课文中的一些台词进行鉴赏,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3、学会从人物语言、情节安排、矛盾冲突等方面分析人物形象、探究戏剧主题。
4、学会运用比较与辨微的阅读方法,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从一定的角度对作品进行比较,在比较与辨析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5、能尝试表演戏剧,体味戏剧之美。
课时安排
《威尼斯商人》(节选)(两课时)
《江村小景》(一课时)
《陈毅市长》选场(一课时)
《一厘米》 (两课时)
诵读欣赏(两课时)
单元测试及讲评(三课时)
一 威尼斯商人
(英国 莎士比亚)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威尼斯商人》的故事梗概。
2、理清剧本的思路,把握情节的发展脉络。
3、把握人物关系。
4、培养鉴赏戏剧能力。
二、教学难重点:
重点:把握戏剧冲突,理解戏剧情节在戏剧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体会莎剧富于个性化、生动优美、文采斐然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技巧。
难点:理解剧中的戏剧冲突所反映的社会矛盾,认识夏洛克这一形象的复杂性。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重点:
资料助读,增强感性认识;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积累词语;精读课文,熟悉剧情,把握戏剧冲突。
二、教学步骤和内容:
1、课文导入:
同学们,戏剧是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传统戏曲是民族文化的瑰宝,至今仍熠熠生辉。今天,课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走近戏剧的机会,首先让我们走进在世界话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喜剧世界,领略戏剧的艺术魅力。世界著名的四大吝啬鬼形象是巴尔扎克《守财奴》中的葛朗台、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果戈理《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夏洛克吝啬的表现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走进《威尼斯商人》去寻求答案。
(补充资料:戏剧的基本常识)
1. 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剧本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小小的舞台上,几个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军万马,走几圈就可以表现出跨过了万水千山,变换一个场景和人物,就可以说明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
相隔千万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过幕、场变换集中在舞台上展现。
剧本中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幕”指情节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一幕”可分为几场,“一场”指一幕中发生空间变换或时间隔开的情节。剧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太多,场景也不能过多地转换。
2. 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
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而戏剧则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反映的矛盾冲突更加尖锐突出。因为戏剧这种文学形式是为了集中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所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又因为剧本受篇幅和演出时间的限制,所以对剧情中反映的现实生活必须凝缩在适合舞台演出的矛盾冲突中。
剧本中的矛盾冲突大体分为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演出时从矛盾发生时就应吸引观众,矛盾冲突发展到最激烈的时候称为高潮,这时的剧情也最吸引观众,最扣人心弦。
3. 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剧本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两个方面。
剧本的语言主要是台词。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这部分语言要求写得简练、扼要、明确。这部分内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方括号或圆括号)括起来。
4、戏剧分类:
(1)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不同: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歌舞剧、相声剧。
(2)剧情的繁简和结构不同:多幕剧、独幕剧
(3)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历史剧、现代剧
(4)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5)地域色彩不同:京剧(北京)、沪剧(上海))、豫剧(河南)、吕剧(山东江苏)川剧、汉剧(湖北)、楚剧(湖北江西)、晋剧(山西)、黄梅戏(安徽)等
(6)演出不同:舞台剧、广播剧、电影、电视剧等
2、认识《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全剧剧情简介:鲍西亚,一个富人的女儿,按照她父亲的遗嘱,她得到了三个盒子——一个金盒子,一个银盒子,还有一个铅盒子。其中一个盒子里面装着她的画像,如果哪个男人选择了正确的盒子,那么她将嫁给那个男人。于是,求婚者从世界的四面八方云集到这儿,都希望能得到她……
威尼斯镇上有一个年轻人名叫巴萨尼奥,他下定决心要赢得鲍西亚。但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愿望,他需要三千达克特——这可是一大笔钱。于是,他向好友、富商安东尼奥求助,希望安东尼奥能借给他这笔钱。
然而,由于在海上投入的钱还没收回,安东尼奥手头上暂时也无法拿出这么多钱。于是他被迫向另外一个富有的犹太放债人夏洛克借这笔钱。
安东尼奥和夏洛克都不喜欢对方:对于安东尼奥来说,他看不起放高利贷的,另一方面,他不喜欢夏洛克也因为他是犹太人;对于夏洛克来说,安东尼奥借钱给人从不收利息,这样就损害了他的利益。尽管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夏洛克还是同意借钱给安东尼奥,而且也不收他的利息;但是夏洛克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要求:如果安东尼奥拖欠还款的话,他将会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巴萨尼奥去了贝尔蒙特,他选择了正确的盒子——铅匣,也就是装有伊人肖像的匣子。也赢得了鲍西亚。鲍西亚送给他一枚戒指,安东尼奥发誓将永远把这枚戒指戴着。与此同时,鲍西亚的女仆娜瑞萨也接受了葛来西安诺的求婚,将自己的戒指也送给了他。
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同自己的爱人克里斯汀·罗伦佐私奔了,并且偷走了她父亲的钱和珠宝。
而夏洛克也因为失去自己的女儿和钱财心情烦乱……当他得知安东尼奥在海上的投资全部丧失的消息之后,他决定向安东尼奥讨回借款。
在法庭上,夏洛克要求他和安东尼奥的合同能够履行。鲍西亚和娜瑞萨假扮律师,为安东尼奥辩论,使得夏洛克的计划没有达成。鲍西亚同意夏洛克按照契约规定割下安东尼奥的一磅肉,但是割这一磅肉必须严格按照契约执行,就是不能多割也不能少割,不能流一滴血,也不能因此伤害安东尼奥的性命。夏洛克无法做到,只好认输。这样,鲍西亚巧妙地挽救了安东尼奥的性命。同时,为了证明自己爱人是否专心,她们要求自己的丈夫交出戒指作为偿还。最后,真相大白,安东尼奥重新得到了自己的财产。
3、认识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出生于沃里克郡斯特拉特福镇13岁时家道中落辍学经商,20岁后前往伦敦。先在剧院门前为贵族顾客看马,后逐渐成为剧院的杂役、演员、剧作家和股东。他是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作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共写有37部戏剧,154首14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他的戏剧代表作有《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威尼斯商人》是他早期的作品,是一部喜剧。
莎士比亚的戏剧反映了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初期英国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过程,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他在创作中运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马克思对莎士比亚的创作给予很高的评价,提出艺术创作要“莎士比亚化”。
4、初读课文 读记下列字音字形
恻(cè)隐豁(huò)癖(pǐ)好凛(lǐn)
腌臜(āzā) 庖(páo)代霖(lín)契(qì)约
爵(jué)怜悯(mǐn)一磅(bàng)肉
逞(chěnɡ)诉讼(sònɡ)刽子手(guì)
钧裁:恭请作出决定。
万恶不赦:极端恶毒、罪恶多端而不容赦免。
遍稽群籍:查遍所有的书籍。稽:查考。
折衷是非:判定谁是谁非。折衷,指对争执不决的双方进行判断、裁决。
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 激流中的砥柱山(在三门峡)一样。
5、播放《在法庭上》电影片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理清人物关系,初步感知人物性格。(可学生简述剧情)
明确:这场戏描写了威尼斯法庭审判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之间“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案件的经过,最后夏洛克败诉,并受到应有的惩罚。
附:
剧中人物
鲍西娅——巴萨尼奥的妻子,本场戏中女扮男装,充当律师
安东尼奥——威尼斯商人
巴萨尼奥——安东尼奥的朋友
葛莱西安诺 ——律师的秘书,安东尼奥和巴萨尼奥的朋友
尼莉莎——鲍西娅的侍女,葛莱西安诺 的妻子,本场戏中女扮男装充当鲍西娅的秘书
夏洛克 ——犹太富翁,高利贷者
剧中主要人物关系图
夏洛克(高利贷商人)
借约
安东尼奥(商人)
朋友
巴萨尼奥求婚 鲍西娅
第二课时
一、教学重点:
研读《在法庭上》部分,深入探究戏剧冲突、戏剧语言和戏剧氛围,分析人物形象,总结主题。
二、教学步骤和内容:
(一)在上节课初步阅读基础上思考:课文节选部分中最主要的是哪些人物?
明确:应该是安东尼奥、鲍西娅和夏洛克。
(二)提问:节选部分内容故事发生的地点在什么地方?矛盾的主要双方是谁?
明确:在法庭上,矛盾主要在夏洛克和鲍西娅之间展开。
(三)思考:这矛盾是如何层层发展,进而达到高潮的?
明确:矛盾的发展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公爵、安东尼奥等与夏洛克的直接交锋;第二阶段是的西娅与夏洛克之间的直接交锋。
高潮是第二阶段鲍西娅与夏洛克之间的交锋。
(四)、深入探究
1、戏剧赏析——戏剧冲突
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欣赏剧作,首先要弄清剧情,领会戏剧冲突的设计。
讨论:
(1)戏的上半场,鲍西娅怎样多方劝说夏洛克,给了他妥善解决纠纷的三个台阶,而夏洛克又是如何拒绝的?
(2)戏的下半场,鲍西娅如何按照法律断案,夏洛克又是怎样节节败退的?
(3)这场戏的结局如何?
(附板书):
鲍西娅夏洛克步步得势
以仁慈方式结案照约执行处罚
以三倍于本金的钱偿还只等着执行原约(转折)
请外科医生为他堵住伤口约上没有这一条
不准流一滴血不准超过或不足一磅照约上的三倍数目还 节节败退
不能接受其他赔偿把我的本钱还我
履行原约不打这场官司了
财产充公,性命听公爵发落
戏 剧 冲 突 设 计巧妙
2、戏剧赏析——戏剧语言
戏剧中的对话是展现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发展、刻划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欣赏剧作,要学会品味人物的语言。
讨论:
(1)、鲍西娅的语言中,你最欣赏的是哪几句?为什么?
讨论鲍西娅的形象意义
(2) 提问:戏剧的语言是富有个性化的。请放声朗读文中有关鲍西娅的语言片段,然后说说哪些语句表现了鲍西娅的个性。
(3)提问:鲍西娅是如何制服夏洛克的?
明确:先是劝夏洛克,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敏锐地抓住契约中的漏洞,即“这约上并没有允许你取他的一滴血,只是写明着‘一磅肉”’,惩罚了夏洛克。
(4)你认为鲍西娅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讨论后明确:聪明、机智而又行事果断,善良仁慈,充满着人性的光辉。
鲍西娅是莎翁创造的人文主义妇女的典型形象。她的性格在这场戏的矛盾斗争中得以充分展示。面对矛盾,她表现出人文主义者的果敢、沉着、博学和聪慧。她利用智慧取得了法庭斗争的主动权,并一步步揭露夏洛克的面目,三步棋即给夏洛克以致命的打击。
(5)、夏洛克的语言中,最能体现其性格特点的是哪几句?
明确:夏洛克是一个惟利是图、贪婪残忍、老于世故、能言善辩、复仇心重的邪恶商人。
①能言善辩:
——除非你能够把我这一张契约上的印章骂掉,否则像你这样拉开了喉咙直嚷,不过白白伤了你的肺,何苦来呢?好兄弟,我劝你还是让你的脑子休息一下吧,免得它损坏了,将来无法收拾。
②老于世故:
——您要是问我为什么不愿接受三千块钱,宁肯拿一块腐烂的臭肉,那我可没有什么理由可以回答您,我只能说我欢喜这样,这是不是一个回答?要是我的屋子里有了耗子,我高兴出一万块钱叫人把它们赶掉,谁管得了我?这不是回答您了吗?……所以我不能举什么理由,也不愿举什么理由……
③惟利是图:
——单单拿回我的本钱都不成吗?
——不,把我的生命连着财产一起拿了去吧,我不要你们的宽恕。你们拿掉了支撑房子的柱子,就是拆了我的房子;你们夺去了我的养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
④冷酷狡诈:
——从那破产的家伙身上割下那磅肉来。
——无论你说得多么婉转动听,都没有用。
——要是殿下不准许我的请求,那就是蔑视宪章,我要到京城里去上告,要求撤消贵邦的特权。
⑤质疑:在一般的观念中,夏洛克是一个惟利是图而又凶残的商人,你对他有什么新的看法吗?
明确:在一般观念上,夏洛克是一个反面角色,但是,我们也可以对他给予一定的同情。夏洛克的行为不是偶然的,在当时普遍仇恨犹太人的基督教世界中,夏洛克的复仇行动具有一定的民族复仇意义。如果说夏洛克缺乏宽恕精神,那么当时的基督教也不曾对他给予多少理解。从安东尼奥对夏洛克的态度来看,就是相当刻薄和不宽容的。当然,夏洛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在我们对他进行客观描述的时候,也要考虑到他毕竟是一个戏剧人物,他注定要成为一个反面角色。因此,对他的同情和理解应该是有限度的。
要求学生在质疑的时候,既要注意当时的社会背景,又要注意戏剧所给定的环境。
(6)其他人物:如你对莎翁笔下的“商人王子”安东尼奥作何评价?
明确:安东尼奥是从事海外贸易的年轻商人,他借钱给人不要利息,引起高利贷者夏洛克的仇恨。他甘愿冒着割肉的危险向夏洛克借钱帮朋友巴萨尼奥。他即将受到可怕的刑罚,却始终“默忍”“迎受”,继而要求“爽爽快快”地就刑,为了友谊”从容就死”“死而无怨”,他是一个慷慨大方、见义勇为、重义轻利的人。
但是,在尖锐的斗争面前,他又显得很懦弱,缺乏战斗精神,表现出了软弱、妥协的一面。如“我是羊群里一头不中用的病羊,死是我的应分;最软弱的果子最先落到地上,让我也就这样结束了我的一生吧。巴萨尼奥,我只要你活下去,将来替我写一篇墓志铭,那你就是做了再好不过的事”。
3、戏剧赏析——戏剧氛围
欣赏剧作,还要注意感受戏剧氛围→
(附板书):
悲 → 喜
抑 → 扬
喜 剧 氛 围热烈
(五)课堂小结:
戏剧冲突的设计巧妙
人物语言精彩
戏剧氛围热烈
(六)课文总结:
本文的主题:
通过威尼斯法庭审理夏洛克诉讼的场面,揭露了高利贷者自私自利冷酷无情的丑恶嘴脸,鞭挞了资本主义社会法律虚伪的本质,赞美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鲍西娅一举击败夏洛克的勇气和智谋。
莎士比亚的语言是诗剧的语言,既个性化而又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精练优美、富有诗意。研究英国文学的评论家认为,莎士比亚戏剧是英语的“魔术师”“大胆的创新者”,他“如饥似渴地用刚从说话人口上热腾腾地摘来的各种新鲜词汇和形象”,同时他本人也大胆创造新的表现方式,在他的剧作中,妙言佳句比比皆是。品味莎剧语言,犹如品味琼浆玉液,让人沉醉,使人入迷。
本节课着重研习了《威尼斯商人》的戏剧冲突。通过学习《威尼斯商人》,同学们初步了解了话剧艺术的特点,了解了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在话剧中是如何表现的,这对我们今后学 习、欣赏话剧艺术有很大的帮助。
这场戏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却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结构严谨完整。简洁紧凑得就象一出独幕剧一样。每一个登场人物都有自己的面貌和个性。作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划人物性格,随着事件的变化,人物的思想也在变化,这是这场戏描绘人物性格的特点。这些都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不难看到这位被雨果誉为“戏剧界的神人”的莎士比亚。确实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个高峰。我们应在有限的课外时间里,多多阅读他的作品,学习他的语言,这既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很好的积累。
(七)课后作业:
1、 仿写句子,学习语言表达技巧。
请仿照下面这个句子,以所给的词语开头,说一段话。
例句: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它有超乎一切的无上威力,比皇冠更足以显出一个帝王的高贵。
仿句:承诺
2、自选角度,自选内容,写一篇有关本文的评论。角度应小,内容应精当,切忌泛泛空谈。可以评论戏剧个性化的语言,也可以评论其中某个人物,还可以评析剧本所运用的戏剧技巧。
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发表独到的见解。如“夏洛克——法庭阴谋的牺牲品”、“鲍西娅——巧舌如簧的诡辩者”,只要言之成理则可。
扬中树人 李梅
二 江村小景
田汉
教学目标:
1、在感知情节的基础上,结合背景理解剧本主题思想。
2、学习作者运用误会、巧合等手法布局谋篇的写法。
3、体会作者精练通俗、思想内涵丰富的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精练通俗、思想内涵丰富的语言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运用误会、巧合等手法布局谋篇的写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学习目标
二.作者、背景简介(见课件)
三.题目解说
四.速读课文,概述故事情节
本文据说是作者根据激烈的内战中一件真实的故事写成的,以反对内战、控诉战争为主题的作品。
龙潭江边某农家妇有二子一女,长子出外从军,多年不归,次子参加了国民革命军。一天长子意外回家,母亲担心他被捕,急忙出去为他借便衣。恰巧这时他妹妹买东西回来,哥哥不知道这是自己妹妹,便调戏她。妹妹大声呼救,弟弟回来刚好看到这一情景,十分愤怒。弟兄俩发生冲突,格斗中用手枪互击,母亲借衣服回来,兄弟俩都已死去。
五.理清结构及人物性格
(1)第一部分(开头到“女提篮下,老母依旧在做活”)写母女对白,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必要的铺垫和交代,同时也表现那个年代普通百姓的生活。这一部分是情节的开端,通过母女对白为后面的情节展开做必要的交代和铺垫。先由女儿要进城读书引出二哥这个人物然后再由母亲对女儿命运的慨叹引出大哥这个人物,几声枪响很自然地交代了孙传芳要过江来打仗的背景,女儿“大哥要是回来了,不知道认不认得家里”的联想,表达了妹妹对哥哥的思念,也是后文情节的暗示。这一部分内容可以说无一处闲笔,人物的每一句台词都和下文的情节有着紧密的联系,都是必不可少的交代和铺垫。
在这一部分也表现了几个人物的不同性格。女儿的性格最为鲜明,显然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憧憬和希望的女孩子。在母亲的劝导下,她要读书的决心还是毫不动摇,表现出了对新生活的追求的执着。母亲的形象则代表了当时更为普通的广大群众。她的最大理想是让儿子“积攒几个钱,将来娶一房亲,也好接续香烟后代,”是自己死了能有儿子给自己送终。这样的理想,是最基本的理想,也是当时的老百姓只能有的理想。可那样的时代,使他这样的理想最后也彻底破灭了。而俩儿子的性格在这一部分都是暗写的。但从母女对白中可以看出俩儿子的性格不同。二儿子比较本分老实,顾惜家庭,关爱妹妹,这样老实的青年投身行伍更多地不是理想的追求所致而是生活的窘迫所逼。老大则是另一类人,他天性不够安分,向往外面的世界,可是在生活中胡乱冲撞的他没有能够找到自己希望的东西而是被不幸的经历扭曲了自己的灵魂,这有他自身的原因,更多的则是社会的原因和责任。当然这一部分对他只是一个交代和暗示,更多的则是在下一层次中加以表现,但这一部分极为简略的交代已经为后面的情节的表现打下了基础。这一部分是以喜写悲,愈见愈悲。
第二部分(“已而闻叩门声”到“匆匆下”)写长子回家,母子相逢,长子叙述在外的经历。
这一部分主要通过母子对话交代长子的经历同时表现长子的性格。在这个家庭中长子的命运最为不幸,他一无所有,更可怕的是这样的经历扭曲了他的灵魂,使他不分好坏,没有是非,而且养成了一身的土匪习气和兵痞气,他的经历不仅塑造了他的性格,酿造了兄弟残杀的悲剧,也是社会混乱的一个缩影。而他的性格就注定了他的悲剧。即使不死在弟弟的枪口也很快会莫名其妙地死在不知什么地方的战场上。作者对战争的控诉是深刻的,不单单是说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而且表现了战争对人的灵魂的扭曲,这才是最可怕的。
第三部分(长子“在室内四望”到最后)写兄弟互相残杀。这一部分是情节的高潮。先写长子对妹妹的调戏,然后写兄弟之间的冲突,最后写母亲的哭诉。值得注意的是兄弟之间的对骂——“孙传房的狗”“蒋介石的狗”,可见双方的矛盾已经不再是因为欺侮妹妹而是将矛盾转移到各自参与的战争集团之间的矛盾。在这一场戏里,长子的性格得到更为鲜明的表现,他称呼妹妹为“花姑娘”,这些语言一方面表现了长子的流氓习气,一方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矛盾的激化。可以说,如果不是长子的流氓语言就不会有兄弟互相残杀的悲剧。母亲的哭诉,则揭示了剧本的主题:老百姓的最基本的希望都无法满足,这样的年代,老百姓是没有什么活路的。在结构上这个层次又呼应第一部分。
这一部分,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巧合手法,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刚巧在女儿出去时,长子回家,刚巧在母亲出去借便服时女儿回来,刚巧在长子对妹妹非礼时次子回来,而又刚巧在次子对长子开枪的瞬间目前才赶到家,这样的安排,如果有一个错位,悲剧就不可能发生。
六.主题:这幕独幕剧通过一个家庭中兄弟互相残杀的故事,抨击了兵祸战乱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得灾难,控诉了战争的罪行。
七.讨论
1、你怎样理解作者塑造的长子和次子这两个人物形象?
【参考】长子和次子虽在性格上有差异,但他们都是军阀混战的牺牲品,都被那个特定时代扭曲了灵魂。长子身上染上了严重的兵痞气和流氓气,品行恶劣,是非不分;次子要善良些,他关心妹妹的前途,知道孝敬母亲。但是作者塑造这两个形象,是把他们作为同类形象对待的,在写出两者的不同之中更多的是强调两者本质上的相同,通过两者的互补,表现连年内战对人的扭曲,从而深层次揭露内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在这一点上,次子和长子是一致的。从他答应妹妹要带她去南京读书可以看出,他也把前途寄托在自己投靠的军阀身上;从最后他和长子的对骂和冲突中可以看出,他也是站在自己投靠的主子的立场上判断是非的。所以说,这两个人物不是对比关系,只是一种互补关系。
2、你对母女俩的理想是怎样理解的?
【参考】独幕剧在突出两个儿子之间的冲突和矛盾的同时,对母女的生活追求也进行了一定的表现。女儿的理想是读书,而且是进城读书。她不满足于母亲为自己设计的“找一家好一点的婆家,也就可以快活地过一辈子了”的生活。她的理想很明确,进城不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做工,是为了读书,是为了寻找新的生活。可见这是一个有理想有志气的女孩子。但在剧终时她答应母亲不再离开,在当时的情况下,她只能这样;而且两个哥哥死了,她也失去了进城读书的条件。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她的理想种子仍深藏在心中,一旦条件具备,就会付诸行动。当然,如果永远没有适宜的条件,也必然会在心中泯灭。母亲的理想,一是儿子娶一房亲,接续香火后代,二是自己死的时候有儿子为她送终。这是那个时代的中国普通老百姓最有代表性的理想。不求发财,不求富贵,只求香火延续,有人送终。可是,即使这样毫不过分的理想,最终也破灭了。写母女理想的破灭,也是独幕剧表现主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3、情节中有许多巧合,你觉得这样安排情节合理吗?
【参考】这个独幕剧中,情节安排的确有许多巧合。如:妹妹刚出去,长子就回到家里;妈妈刚出去,妹妹就回到家里;长子刚要调戏妹妹,妹妹求救时,次子就回到家里;而妈妈又刚巧是在兄弟两个相互枪杀之后才回到家里。这些巧合可信吗?从一般的生活看,这样巧的事似乎的确不是太多。但艺术的真实不同于生活的真实。艺术的真实,强调的是在事理发展的逻辑上能够成立。而戏剧艺术由于舞台的限制等原因,要追求结构的紧凑和矛盾冲突的激烈,容许情节超越常规地发展,甚至是夸张的发展。所以些巧合都是可以成立的。此外,从人物的经历和性格的角度理解,作为一个长期四处流浪、有着复杂经历的兵痞,他的行为常常会不同于正常的人。从剧本中不难看出,他品行恶劣,是非不分,流氓成性。所以当他一个人在家时,来了一个陌生的女孩子,进行调戏是完全可能的。
扬中树人 乔玉
三 陈毅市长
沙叶新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陈毅市长>选场》的矛盾冲突。
2、学习剧作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二)过程与方法
1、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剧本,尝试进行舞台表演。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运用图片、视频素材等多种手段进行辅助教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陈毅市长政治家的胸怀和人格魅力。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把握剧情的矛盾冲突,欣赏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二)难点
理解两人之间矛盾冲突的转化过程;咀嚼其中蕴涵丰富的语句。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一)课前充分预习,解决生字词。
(二)熟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一)由《梅岭三章》导入,同学们畅言对陈毅的印象,讲述小故事,突出其睿智、风趣、豪爽的性格特点(主要是上马制军方面)。
(二)师补充:陈毅在上海任市长期间与化学家齐仰之先生之间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即下马制民。
二、作者、作品简介
沙叶新,当代剧作家,现任上海人民艺术学院校长。
代表作品:《宋庆龄》获1986年“十月奖”
《尊严》获1998年文化部优秀剧目奖
《耶酥 孔子 披头士列侬》获1989年加拿大“舞台奇迹与里程碑”称号
《陈毅市长》获1980年话剧创作一等奖
三、全剧简介。
《陈毅市长》是十场话剧剧本。第一场以陈毅同志在率领解放军进入上海之前的一次讲演作为开端,提出了"到了上海之后,究竟是上海把我陈毅染黑了,还是我陈毅把上海染成红彤彤的"问题。然后以此作为全剧动作的贯穿线,在充满生活气息的、有典型意义的场面里,展开了一系列思想矛盾冲突。中间八场戏,写了陈毅同志怎样依靠工人阶级,教育资本家,恢复和发展生产;怎样团结知识分子,发展文化和科学事业;怎样整顿包括自己在内的政府和党的作风,等等,通过描写陈毅一些日常生活和工作片段,通过他与各种各样的人物的接触以及发生的冲突,多侧面的展示了陈毅鲜明、生动的性格特征。
前一场陈毅视察百货商店,发现盘尼西林短缺,不法商贩趁机抬价,百姓无力购买。于是陈毅决定要办药厂,从而引出“夜访齐仰之”这场戏。
四、剧情分析
(一)一张字条——“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
这张字条表明了宅主人鲜明的个性:非常珍惜时间,不尚空谈,潜心科研。
这张字条在本文矛盾冲突中贯穿始终,开场时“醒目”,终场时被“撕得粉碎”,使结构显得紧凑而有层次。
(二)两个人物——这场戏成功地塑造了两个个性鲜明的人物。
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性格——幽默诙谐谈吐——妙语连珠
作风——平易近人工作——尊重人才
爱国科学家齐仰之:态度:先:固执、急躁、清高
后:热情、诚恳、随和
戏中的两个人物的“不打不相识”,尤其是齐仰之态度的转变反衬出了陈毅市长的光辉形象。
(三)三次冲突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作者在本文安排了三个回合的矛盾冲突,使情节曲折起伏,引人入胜,三个回合步步为营,层层推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1、第一次冲突——突破不接待防线: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一开始就碰出火花:
来访者——礼贤下士,做思想工作,性格直率、自信、泼辣
室主人——与政治绝缘,脾气急躁、固执
结果:突破成功
成功原因:“决不多加打扰”
2、第二次冲突——突破“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防线
来访者——有备而来 主动
室主人—— 接待来宾 被动
结果:突破成功
成功原因:巧用激将法“有一门化学,齐先生也许一窍不通”
3、第三次冲突——突破“与政治绝缘”的最后防线
来访者——知己知彼,论辩有力
室主人——产生感慨共鸣,接受邀请
结果:突破成功
成功原因:激起齐仰之的爱国热情,在情感上引起共鸣
(四)四个特点
1、完整的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清晰的结构——以字条的“醒目”与被撕反映冲突的引发与解决
3、个性化的语言
陈毅用什么方法来说服齐仰之——他先引用孟子的话,既而借用齐仰之自己的话,最后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说服了这位特殊的化学家。
同学可品味一些内涵丰富的语句——“酸性”,这里指迂腐,不适应新时代;“化学变化”,指的是齐仰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我们不仅会为陈毅的博学、坦诚与热情所折服,也能为齐仰之的质朴、求真与自省所感动。
找出最能表现(陈毅)个性的语言。说说好在哪里?表现了人物什么思想性格?
陈毅:直率、幽默、英睿、坚毅顽强、坦诚爽朗
问题探究:
作者如何增强语言(人物台词)的表现力?
(1)恰当使用修辞手法。
(2)注意人物的身份、学识。
(3)注意根据人物性格设计语言,人物语言体现性格。
(4)注意前后照应。
(5)有广博的知识,掌握丰富的语汇。
4、陪衬的手法——以齐先生的转变衬陈毅市长的睿智。
五、联想、演练
学生读全文,选取精彩片段,揣摩人物性格、心理,登台表演,其他同学评议。
六、布置作业
(一)陈毅说自己为请齐仰之出山,才亲顾茅庐,“如一顾不成,我愿三顾”,言下之意,是把齐仰之当成()式的人物来尊重,这里用了()的典故。这样说,一来显示了陈毅的( );二来显示了他对齐的( )。
(二)P36:“先生此言差矣。”一段台词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三) 何谓“共产党人的革命化学” ?
(四)陈毅为何能礼贤下士?齐仰之为何能欣然从命?
参考答案:
(一)诸葛亮三顾茅庐尊重人才、自身修养尊重
(二)以齐仰之遭冷遇为例说明“社会若不起革命变化,实验室里也无法进行化学变化”的道理。
(三)是说社会变化之学而非科学技术之学。把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传统压迫的旧中国变化成为民主、自由、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四)陈毅深知新中国的建设离不开懂得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因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诚意相邀。
齐仰之是一位爱国科学家,同时又被陈毅的诚意、尊重知识分子、风趣睿智的谈吐等崇高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主备人:董红年
四 一厘米
毕淑敏
教学目标:1、分析“以小见大”的写法,理解本文深刻的主题。
2、分析情节曲折的具体表现,掌握烘托、对比手法的作用。
3、结合语言的鉴赏来分析人物形象。
4、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诚信”的意识。
教学重点:1、分析情节曲折的具体表现,掌握烘托、对比手法的作用。
2、分析“以小见大”的写法,理解本文深刻的主题。
教学难点:烘托、对比手法的区别,对诚信的认识。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结合语言的鉴赏来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大学副校长韦穗在政协会上递交大会发言,呼吁将对母亲的教育列入基本国策。她说:“我国面临的人口素质危机,与母亲素质不高有很大关系。”一个素质不高的母亲会教孩子什么呢?
二、新授。
(一)、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比画字形。
惩(chéng)罚皲(jūn)裂
吝(lìn)惜捺(nà)
挑剔(tì)允(yǔn)诺
逻辑(jí)矜(jīn)持
吮(shǔn)磕(kē)头
骄横(hèng)顷(qǐng)刻
哄(hōng)笑脱臼(jiù)
兀(wù)自狡黠(xiá)
内疚(jiù)反驳(bó)
2、简介作者:
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1980年转业,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获各种文学奖30余次。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师大文学硕士。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代表作《昆仑殇》《补天石》,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她的作品最突出的特点有三个。第一:正常而不烦琐;第二:优美而不浮躁;第三:深刻而不偏激。
(二)、学生浏览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基本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情节发展的过程。
张师傅送票→公交车上为小也买票→公园门口因买票引发矛盾→小也对妈妈的误会加深→陶影投书报社→矛盾解决。
2、本文的矛盾有以下几组:陶影与“红衣青年”的矛盾、陶影和小也的矛盾、陶影和丈夫的矛盾。你能说说最主要的矛盾是什么吗?你的理由是什么?
答:最主要的矛盾是陶影和小也的矛盾。依据是:陶影和“红衣青年”的矛盾焦点是为了维护自己在儿子心中的形象;文章结尾,陶影请求那两位爷爷对小也说一句:“妈妈没有错。”这也是为了给儿子“诚实”的印象;文章的主题是在陶影和小也的矛盾中得到凸现的。
(三)、再次浏览课文,回答下列问题,分析陶影的形象。
1、你所了解的陶影是怎样的人?你的依据是什么?
(1)含辛茹苦、任劳任怨
——一天班上下来,累得不想动弹,真想凑合凑合算了。
——(掏了张纸币)买一根冰棍就成了,妈不吃。
(2)执著、认真
——(轻松但是极坚决)他不够1、1米的。不够!
——我不知道国际米尺是什么造的,可我知道我的儿子是没有那么高,我知道我们没有逃票。
(3)竭力维护人格尊严,立场坚定
——这件事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
——(执拗地)如果再没有音讯,我就直接去找!
——(郑重地)小也,你离两位爷爷再近点,我什么都不图,只请两位爷爷把那天的事同孩子讲清楚,告诉孩子:妈妈没有错!……
2、陶影的台词中哪一句使你难忘,为什么?
答:言之有理即可。
三、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一、三。
2、思考本文的主题。
3、找出文中的对比,思考其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题。
2、分析“以小见大”的写法,烘托、对比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检查、交流作业:为什么陶影和小也都这么重视小也是否达到1.1米的问题?有人觉得老奶奶为小也量身高的情节是多余的,完全可以省略。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儿子重视自己的身高,起初是为了证明自己长大了,后来是对妈妈的诚实有了怀疑;陶影重视此问题,是为了讨回失去的尊严,是为了在儿子眼里塑造一个完美的妈妈的形象。
老奶奶为小也量身高的情节必不可省。因为这样就使陶影和查票小伙子的矛盾转化为陶影和小也的矛盾,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陶影不能不把这个问题弄个水落石出。
二、讨论、交流:关于本文的主题有以下两种理解,你赞同哪一个,为什么?
A、有人认为本文的主题是教育,是对下一代的精神塑造。
B、有人认为本文的主题是对人的尊严的赞颂。
答:赞同A。因为陶影在《妈妈无小事》中说:“当人们在无边的琐碎中,朦胧了自己的价值观,我们的孩子被忽略之时,我希望有小也妈妈那样的女人,站在土地上,温暖严格地呵护着自己的孩子。无论父母怎样卑微,依旧含辛茹苦地培育着人类的良知和勇敢。”
赞同B。无论是从情节的发展看,还是从人物的性格看,都表现了陶影对尊严的追求。
三、浏览课文,交流下列问题:
1、找出在公园门口的矛盾冲突中,作者写围观群众的反应和当时气氛的短语或句子,分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围观的人议论纷纷”“四周一时变得非常安静,有人轻微地咳嗽”“众人‘呀’了一声”“众人哄笑”“众人嬉笑”等围观群众的反应和语音,烘托了使陶影陷入尴尬境地的气氛,强化了双方的矛盾冲突和陶影的情绪。
2、本文用了对比的手法,你能找出两组并分析它的作用吗?
答:作品把公园卖票的红衣青年和陶影以及公交车上卖票的司机进行对比,突出了红衣青年的胡搅蛮缠,不讲道理。陶影和丈夫对这件“小事”的不同态度也是一组对比,很有力地表现了陶影对人格追求,对人的尊严的追求的执着。对比,不仅有助于人物性格的表现和情节的展开,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四、总结写作特点:
1、以小见大
这是一篇很典型的以小见大的作品。作者所写的实在是一件小事:一个妈妈带孩子去公园,因为公园门口的尺度不准确而被误会是逃票,而那高度就是相差了一厘米。这在许多关注那些天下大事的人的眼里,这的确是一件小事。可这在一位母亲的眼中却是一件不能含糊的大事。作者通过这样一件小事,一个小故事写出了一个大主题:如何让一个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灵,或者说一个人应该怎样看待尊严的问题。这样的主题,在我们今天这个物质逐渐丰富、精神逐渐贫乏的社会有着振聋发聩的意义。难怪日本、英国等国家很看重这样一篇不“大”的作品。
2、情节曲折
在去公园的公交车上,先写了买票的一个波折。这个波折是陶影和儿子小也之间的矛盾。儿子身高不够,但是坚持要买票,陶影起先不同意,后来还是买了两张票。在公园门口,陶影因为儿子的身高和红衣青年发生矛盾。离开公园后,量身高的老奶奶好心帮了倒忙,使母子矛盾更加突出。受了气的陶影得不到丈夫的支持,又多了一重矛盾。人民来信寄出去,却迟迟没有回音,失望中公园管理人员却找上了门。管理处的人提出了几个处理方案,陶影都不答应,最后的要求却是“告诉孩子:妈妈没有错!”这样的情节安排,不仅本身就具有一种艺术魅力,更重要的是,使主题在情节中得到凸现。
3、烘托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
作品还成功地运用了烘托、对比的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在公园门口的矛盾冲突中,作者写出“围观的人议论纷纷”“四周一时变得非常安静,有人轻微地咳嗽”“众人‘呀’了一声”“众人哄笑”“众人嬉笑”等围观群众的反应和语音,渲染了使陶影陷入尴尬的气氛,强化了双方的矛盾冲突和陶影的情绪。作品还把公园卖票的红衣青年和陶影以及公交车工卖票的司机进行对比,突出了红衣青年的胡搅蛮缠,不讲道理。陶影和丈夫对这件“小事”的不同态度也是一组对比,很有力地表现了陶影对人格追求,对人的尊严的追求的执着。另外,读者对事实真相十分清楚,但作品里的主人公却难以澄清,这也是一种悬念手法的运用。这些手法的运用,不仅有助于人物性格的表现和情节的展开,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从人物关系看,儿子小也的行为和思想也对陶影这一形象起到了很好的侧面表现作用。
五、拓展:
1、本文给了你哪些启发。
2、比较陶影和你的家庭教育,说说你的母亲对你进行教育的特点。
3、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原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诚信”的看法。(不少于80字)
材料: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求我们说实话,办实事,表里如一,不弄虚作假;还要讲信用,作出承诺后一定要兑现。我们要努力做个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虚假失信为耻的人。
六、板书设计
一厘米
毕淑敏
公共汽车——少也买票——责任感
公园门口——多也不买——正义感在孩子面前做完美母亲
陶影家里——给也不要——价值观
扬中树人:王丽凤
诵读欣赏 行路难
李白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内容,积累名句。
2、感知诗中塑造的艺术形象,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立志报国以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重点:感知诗中塑造的艺术形象,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回顾关于李白的文学常识
资料: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二、写作背景
李白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即使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杨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召供奉翰林,本想干一番大事业,但因得罪权贵,不到三年便被玄宗赐金还山。这首《行路难》可能就是离京时所作。
三、解题:《行路难》作于天宝三年(774年),共三首,这是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四、研读赏析
1、前四句写京城友人为李白饯行。宴席的档次很高,从哪里可以看出?
【参考】金樽、玉盘——形容餐具华贵
清酒、珍馐——形容酒肴珍奇
斗十千、直万钱——形容酒菜价格高
2、面对美酒佳肴,李白为什么却难以下咽,想要舞剑助兴,却又茫然不知所措?
【参考】因为其内心苦闷,所以有这样的动作神态。
3、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想像离开长安后渡过黄河与攀登太行山的情景。这两句有什么象征意义?
【参考】实际上是以山川的险阻比喻世路的艰难。
4、虽然世路艰难,但生性豪爽的李白却并未对前途丧失信心。接着两句引用两个典故——“垂钓碧溪”“乘舟梦日”——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
5、姜尚、伊尹的经历,又激起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但当他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中来的时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艰难。瞻望未来,只觉前路崎岖,歧路甚多,不知出路在何方。“行路……安在”这几句在句式和修辞上有怎样的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参考】这四句节奏短促,反复感叹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表现出进退失据而又不甘自弃,继续探索寻求出路的复杂心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再一次困扰着诗人的心。
6、诗歌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参考】李白毕竟是盛唐的大诗人,在仕途遭受重大挫折、心情极为苦闷之时,仍然表现出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自信心。他暗用典故,表示相信终有一天将乘长风破万里浪,渡过大海,直达理想彼岸。最后两句充满对未来的憧憬,是鼓舞人心的名句。
五、归纳总结:
1、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抒写世路艰险、功业难建的苦闷心情,苦闷中不乏追求,失意中仍怀希望。
2、本诗是如何体现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
【参考】巧用典故,夸张的描写,形象的比喻,跳跃式的结构,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诗风。
六、作业布置
拓展延伸:你一定在学习上遇到不少挫折,学了本诗后,面对中考,你有何感悟?请你告诉老师、同学或父母,好吗?建议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作一次心与心的沟通。
扬中树人李洁
诵读欣赏 饮酒
陶渊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了解酒与中国诗人的不解之缘;能体会到诗歌的音韵美;能在诗歌鉴赏方面有一定提高。
2、 过程与方法:读读、议议、唱唱、背背。
3、情感与态度:在多样的形式中能逐步体会到陶渊明诗歌情景交融中蕴含的理趣,感受平凡生活的和谐恬静,培养学生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能一定程度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绪。
教学重难点:体会陶渊明诗歌中蕴含的理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我国古代比较著名的酒诗人有哪些?(介绍有关陶渊明喝酒的传说,激趣)
二、说一说“饮酒”
古人喜相逢也罢,悲离别也罢,问苍天感“人生几何”之时,怀才情伤君主不识之际,总爱一两杯淡酒寄托情感。(课件展示历代有代表性的“酒诗”)酒与中国人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酒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十分显著的。中国是诗的故乡,诗人离不开酒,诗中不能没有酒,从历代诗人雅士所留传的浩瀚的酒诗酒词中,无不使人们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酒文化以及诗人那种炽烈的情感,从而引起共鸣。那么作为酒诗人之一的陶渊明的《饮酒》到底想缘什么情言什么志呢?
三、回顾关于陶渊明的相关文学常识(见课件)
诗题是《饮酒》,而内容却未提一字“酒”,为什么?
【参考】因为诗歌内容与饮酒并没有关系,而是酒后抒怀。这类《饮酒》诗共20首,都是酒后抒怀,抒写自己的志趣。
四、读一读《饮酒》(听朗诵),疏通字词含义
五、品一品《饮酒》
1、你能不能找到诗歌中最富有表现力的一个词语,即“诗眼”来概括本诗的情感?
【参考】悠然
2、按理说每天带月荷锄归的劳作生涯单调、枯燥和疲乏,陶渊明为什么却如此“悠然”?
【参考】因为田园风景的幽美淡适与官场生活的庸俗、黑暗、不自由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3、你认为诗中哪些诗句能表现诗人的“悠然”之情?
【参考】学生自主回答,参考分析见课件
六、悟一悟《饮酒》
一首好诗,不仅要写出美景、缘现美情,更要表达对宇宙人生的领悟。这称为诗歌内容三美:意境美、情感美、理之趣。那么,你从本诗中领悟到哪些理趣?请从原诗中细细探究。
【参考】其一:心远地自偏,心静自然凉的相对哲学。
其二:生活越简单质朴,快乐越充盈真切。
其三:飞鸟翩然归林,我悠然望山,万物各得其所,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其四:美妙的感受往往找不到最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只有心领神会。(结尾有人认为是留给读者一个思考和品味的余地,也有人认为是迫于当时严酷的政治,不便明说。)
七、总结
这首诗记结庐之事,写田园之景,抒隐居之情,以纯朴自然的艺术风格表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八、唱一唱《饮酒》(这首田园诗悠然自得,最好配一支舒缓轻松典雅的曲子。如《又见炊烟》等歌咏农家乡村的歌曲)
九、背一背《饮酒》(默写时尤其注意关键字“喧”“欲辨”)
十、作业布置
思考探究:结合诗作的学习,我们评评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参考】①陶渊明弃官归隐,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和高洁的人格。
②弃官归隐,洁身自好,独善其身,在当时来说,是对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因此,有其积极意义。
③但是,要改造社会,要清除污秽,不能单靠“归隐”与“独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从这点来说,陶渊明的退隐思想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扬中树人 李洁
第二单元总体设计
1、本单元主要目标:
学会“迅速捕捉阅读信息”。经过近九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应当具备运用较快的速度阅读,并掌握基本信息的能力,能在单位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提高阅读效率。既能精读,也会“浏览”,一目三行、一目五行直至一目十行,披沙拣金,逐步培养出快速阅读的能力,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节奏。
2、设计思路:
了解不同文体的基本特点,能根据小说、散文、通讯、报告文学、传记等不同的特点收集信息、进行筛选分析,作出归纳。本单元课文篇幅都比较长,信息量大,要求读后能说出基本情节或文章梗概。读小说《热爱生命》,要了解基本情节、环境,归纳人物的性格特点;读散文《藤野先生》、《生命与和平相爱》,要了解文章的主题和线索,了解表现手法;读传记《享受生活》,要掌握人物的基本情况、主要事迹、主要成就和社会评价。
3、课时安排建议:
第五课3课时,第六课、第七课、第八课各2课时,“综合学习与探究”4课时(含作文2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共计14课时。精读;第五、六、八课。略读;第七课。
五 藤 野 先 生
鲁 迅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二、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思想变化的原因,学习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
2、语言的感情色彩和修饰词语的准确运用。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理清文章的段落结构。
2、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学习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品读欣赏课文第一部分(1—3段)。
一、导入新课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
1、由学生介绍鲁迅其人及作品
2、注释告诉我们几层意思:
(1)交代了文章的出处。
(2)说明了文章的体裁——散文。
(3)介绍了文章的写作年代、作者生活的背景和所写的对象
3介绍时代背景。
三、快速阅读全文,要求:
1、扫清字词障碍。
2、考虑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记叙的线索是什么,变换了几个地点,记叙了哪几件主要事情,表达了作者怎样情感,赞扬了藤野先生哪些高贵品质,怎样来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说说各部分的大意。
四、跟踪反馈
1、补充注释。
(1)绯(fēi)红:鲜红。
(2)宛如:好像。
(3)会馆:旧时同乡或同业在京城、省会或大商埠设立的寄寓和机构。
(4)遗民:①留下的在国外的人;②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
(5)流言:流传的毫无根据的坏话。
(6)陌(mò)生:不熟悉。
(7)畸(jī)形:不正常的形状。
(8)不逊(xùn):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
(9)匿名(nì):不具名或隐藏真名。
(10)疑惑:心里不明白,不相信。
(11)杳(yǎo):远得不见踪影;无影无声。
(12)瞥(piē)见:很快地看一下。
(13)精通:深刻了解,非常懂得。
(14)喝(hè)彩:大声叫好。
(15)决意:拿定主意,。
(16)发髻(jì):挽束在头顶或脑后的头发。
(17)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他的名字叫。
2提示(1)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
(2)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3)变换了三个地点:①“我”在东京;②“我”在仙台;③“我”离开仙台后。
(4)与藤野先生相处写了他四个典型事例,赞扬他认真负责、正直热情、严谨求实的精神。还写了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5)段落层次的划分以“我”活动地点的变换为标志。
可分成三个部分(全文共有38段):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以及转到仙台求学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4—36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结识藤野先生,受先生教益,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以及“我”弃医学文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以
及先生的崇精神品德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五、品读欣赏课文的第一部分。
学生朗读后思考:作者是怎样抓住主要特征来描写清国留学生的形象?比喻和反语修辞手法的作用是什么?“无非”、“实在”对表达句子意思有什么作用?
讨论后明确:
1作者抓住清国留学生的主要特征——将长辫盘在头顶,来描写他们的不男不女、不伦不类的丑恶形象。
2用两个贴切的比喻,“形成一座富士山”和“宛如小姑娘的发髻”,加上“油光可鉴”,生动形象地描绘与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奇特打扮。“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实在”是“的确”的意思,“标致”是“漂亮”的意思,用“实在”修饰“标致”,说思想腐朽的清国留学生“的确漂亮”,这是反语,强有力地讽刺了这些顽固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遗少”,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极端憎恶的感情。
3“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东京“清国留学生”的恶浊生活的憎恶、失望和不满。这群人生活空虚、无聊,不是去逛上野公园,就是在会馆里学跳舞。第3段是过渡段,承上启下,由记叙在东京的所见所感转到记叙在仙台的见闻和感受。
第一部分内容看似与写藤野先生无关,实际上从侧面反映了鲁迅不愿与清国留学生同流合污的爱国主义思想。他离开了东京,前往仙台,这为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埋下了伏笔。
段意:写“我”在见到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的所见所感,以及离开东京到仙台求学的原因。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这一部分课文,复习品读欣赏的内容。
2预习课文第二部分。该部分可分几个大层次?各层次写了些什么内容?概括各层层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品读欣赏课文的主体部分——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作业,复习第一部分品读的内容要点。
二、在课后预习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划分第二部分的层次。
第一层(第4、5段)写到仙台的途中所见所闻和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
第二层(6—23段)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并通过写藤野先生四个典型事例赞扬他的高贵品质。
第三层(24—31段)写匿名信和看电影,激发作者的爱国热情。
第四层(32—35段)写作者离开仙台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
三、品读欣赏课文第二部分第一层次的内容。
学生默读第4、5两段,思考下列问题:从东京到仙台途中,要写的内容是很多的,作者为什么只写“日暮里”和“水户”两个地方?用意何在?“大概”对表达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作用?鲁迅到仙台后,受到了哪些优待?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居然”对表达句子意思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后明确:
1、因为“日暮里”中“日暮”会使作用自然想到“日暮途穷”之意,从而触发他对社会黑暗的忧愤之情,所以记得;“水户”则是反抗清朝至死不渝的朱舜水客死的地方,作者这时也正身居异国他乡,对这样一位具有民族气节的学者自然会产生仰慕之情,因而也记得。这样写是为了表达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2、“大概是物以希以贵罢。”“大概”有猜测、估计之意,表示似有此事,又不能完全肯定。它与句末的“罢”合用,更加强了不敢肯定的语气。“物以希为贵”从字面上看是仙台“还没有中国学生”,鲁迅当算第一个。但这不是受优待的根本原因。作者用“大概”一词诙谐而含蓄地猜测其根本原因大概是出于日本人民的善良心地和对中国留学生的友好之情。
3、受到的优待是“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这段生活情况的描写反映了中日人民的友好情谊,又隐约让人感受到弱国国民的辛酸,这是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反映。
4、“居然睡安隐了。”“居然”表示出乎意料之外,竟没有想到的意思。该词前面写的内容是说明这个客店的居住条件差,蚊虫多,晚上难以安睡,而作者采用了防护措施,竟出乎意料之外地睡得安稳,表达了作者以不好的生活环境并不在意,这种态度说明作者的生活上的刻苦精神,用“居然”一词,还加强了整个句子的幽默感。
板书第一层次层意:写“我”到仙台途中的所见和在仙台受到的优待,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四、品读欣赏课文第二部分的第二层次内容。
学生快速诵读课文的第6—23段,并思考下列问题;作者抓住了哪些特征来描写藤野先生?这些描写揭示了藤野先生的什么品质?作者着重写了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这些事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
学生边复述课文内容,边回答上述问题。教师提示:
1、写藤野先生,作者抓住了他的外貌特征(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声调(缓慢而有顿挫)等方面的主要特征,表现先生的严于治学和生活检朴的崇高品德。
2、作者在跟藤野先生的交往中,着重选写了他的四个典型事例。从四个方面来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
(1)写藤野先生检查并从头到末地修改“我”抄的讲义。表现了先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2)写藤野先生指出“我”绘的解剖图中的错误。表现了先生热情关心,严格要求的工作作风。
(3)写藤野先生为“我”不信鬼神,敢于解剖尸体而感到高兴和放心。表现了先生的正直无私,直挚诚恳的工作精神。
(4)写先生向“我”询问,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表现了先生的探索研究,实事求是的精神。
这四件事,(1)(2)两件是详写,(3)(4)两件是略写。通过这四个典型事例的记叙,赞颂了藤野先生认真负责、从严治学、热情关怀、正直诚恳、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这些也就是藤野先生为什么要满腔热情地教育鲁迅的原因。
板书第二层次层意:记与藤野先生相识和相处中的几件事,赞扬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五、品读欣赏课文第二部分第三层次内容。
指导学生结合文中有关注释,仔细阅读课文的第24—31段,并思考下列问题:这一层次写了几件事?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为什么又要离开仙台,并弃医学文?
讨论提示:
1、写了“匿名信”和“看电影”这两件事。匿名信事件使作者深感弱国弱民倍受歧视的悲哀,激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拯救民族、富国强民的斗争精神。“看电影事件”更深深地刺激了鲁迅。他极为沉痛而愤慨地写道:“中国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用这样的反语来表达作者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伤,思想上所受到的极大的震动,以及改变的志向,弃医学文的决心。他深感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上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鲁迅的这种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精神,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充发体现。
2“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来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地是这样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长期统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
上述两件事,尤其是后一件事情是鲁迅决心离开仙台,弃医学文的根本原因。同时,也给下文写与藤野先生的惜别作了铺垫。
板书第三层次层意:写作者离开仙台,弃医学文的原因,充分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思想。
六、品读欣赏课文第二部分第四层次内容。
学生阅读32—35段,考虑作者是怎样描写“我”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的深厚情谊的。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要点:藤野先生听说“我”不学医,并要离开仙台,甚感“悲哀”、“凄然”,他“叹息”,并赠照题词“惜别”,还希望“我”回赠照片,并常来信告诉他状况。这些记叙和描写将“我”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的深情生动具体地反映出来。先生对鲁迅这种毫无民族偏见的深情,鲁迅是终生难忘的。
板书第四层次层意:写作者离开仙台时,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的深情。
总结:课文第二部分(4—35段)是全文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的意思,同学们可根据研习各个层次的内容及层意来进行归纳。
七、布置作业。
1朗读这一部分,复习这一节课的内容。
2预习课文的第三部分(36—38段),考虑这部分写了些什么内容,怎样写的,说明了什么问题。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品读欣赏课文的第三部分。总结全文内容及写作特点。指导完成课文后全部练习。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作业。
二、请学生朗读36—38段,思考下列问题:
这部分的三段,各写的是什么内容?怎样写的?说明了些什么?
讨论后归纳:
1、第36段,写“我”没有给藤野先生寄照片和通信的原因。对“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也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这句话怎么理解?作者对中国辛亥革命后,依然是黑暗混乱的局面感到失望和不满,而又不愿意将这种情绪带给他敬爱的老师,对良师的期望无以告慰,用一个“竟”字将自己的这种无限遗憾和内疚之情表达出来。文字的笔调是十分含蓄压抑的。尽管如此,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深沉的怀念之情还是充分地显示出来。
2、第37段,写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感激之情以及对他的崇高评价。作者为什么说藤野先生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教师之一?因为藤野先生品格高尚,尤其是他毫无民族偏见——他对“我”的热心期望,“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大而言之,是为学术……”。这种精神与品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怎能不感到伟大呢?怎能不感激他呢?又怎能不从中受到鼓舞、激励呢?一个“最”字分量极重,真挚地表达了作者的崇敬、感激和怀念之情。
第38段,写把对藤野先生的崇敬和怀念化作斗争的勇气和力量。如何化怀念为力量?作者为了怀念藤野先生,一是装订收藏他改正的讲义(即讲稿)来作为“永久的纪念”,但因丢失,非常惋惜;二是把藤野先生的赠照挂在书桌对面的东墙上,时时可以看到,以此来激励自己,增强自己的斗争勇气和力量,用自己战斗的笔“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这里的“正人君子”是反语,意在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反动御用文人。作者用这种“韧”的战斗精神和坚持继续战斗的行动,来表达自己对藤野先生的仰慕、怀念之情。
4“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似乎”表明并未真地出现,不过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但鼓舞的力量是巨大的,从而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之情。
总结:请同学们依据第三部分研习的内容归纳该部分的意思。
板书第三部分的意思:深切怀念藤野先生,继续进行顽强战斗。
指导学生朗读这一部分,体会作者深切怀念藤野先生的真挚情感。
三、总结全文,请学生归纳中心思想,概括本文写作特点。
1脉落分明,记叙有序,按照表现人物品质的需要组织材料。
2抓住特征和选取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来描绘人物。
四、布置作业。
写作(或说话)练习:
1、夜深入静之时,面对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20年了,鲁迅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象,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
2、结合课文,试谈谈你对鲁迅弃医从文、爱国主义思想的认识。
六 生命与和平相爱
铁凝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的结构。
2、 学习逐步深入地描写人物的写法。
二. 学习重点、难点:
通过一个人一个家庭描写一个民族的精神的写法
三.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人类只有两个民族至今完整地保存了自己的文化和语言”,这是哪两个民族呢?(犹太人和中国人)犹太人是一个曾遭受“迫害”“杀戮”的民族,为什么今天仍能生机勃勃,让我们从《生命与和平相爱》寻找答案吧。
2. 检查预习:
(1)根据拼音写汉字:
杀lù( ) xián()熟 kǎnkǎn()而谈 华yì( )深ān( ) qiè()而不舍
(2)解释下列词语:
流离失所:执著:煞有介事:
3. 出示学习目标:
4.这篇文章似乎是一篇人物印象记,但作者为什么要命题为“生命与和平相爱”呢?在分析文章寻求答案之前,首先让我们来读一读“预习提示”。(学生齐读“预习提示”)“预习提示”给了我们学习课文的两方面的提示:
①“写了一个人,一个家庭,表现了一个民族”。这是本文立意上的特色。我们分析文章时,要思考:文章小中见大,写戴维及其家庭,表现了犹太民族的哪些优秀精神?
②“由戴维的语言才能写到他多方面的才能,写到犹太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写到他的家庭背景,成长历程,逐步深入地描写刻画人物。”这是本文布局谋篇上的特点,它能帮助我们了解文章的脉络结构,全文的主体实际上就是由两大部分内容组成的:介绍戴维的才能和探寻戴维才能形成的根源。
4. 略读全文,思考:
(1) 这篇散文刻画的是谁?
(2) 表现的是哪个民族?
5. 细读课文,找出文中清晰地体现作者思路的句子并说明其作用。(小组讨论,教师点拨)
①第一段:“生活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他们以自己在各个方面的出色表现,向人类证明着这个民族生机勃勃的巨大创造力。”——全文的出发点。
② 第六段:“然而汉语并不是他的专业。”——承上启下,转入表现戴维的各种才能。
③“这个对语言有着特殊敏感、对一切新鲜事情性质盎然的青年,尚不满28岁,何以具备一旦向往,便锲而不舍的气概与能力?”——承上启下,转入对戴维才能形成根源的探询。
6. 划分课文段落:
第一段:(1)引出戴维其人。
第二段:(2-6)展现戴维的才能。
第三段:(7-18)探询戴维才能形成的根源。
7. 研读课文:
⑴阅读第1段,思考:课文开头为什么从犹太民族被“迫害”“杀戮”历史写起?
⑵阅读2—6段,思考:课文从那些方面充分展现戴维的才能的?(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归纳)
(3)讨论:以上的这些事例除了表现了戴维的语言才能外,还表现了他的哪些才能?
(4)小结这一部分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的
1.认识戴维的优秀才能的优秀的民族根源.
2.理解写人物与写家庭、写民族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
体味语言凝重的特点和丰富的内涵
三.教学过程:
1.阅读第七、八段,完成:
①归纳各段所写的内容:第七段:写犹太民族的智慧和文化。第八段:写犹太民族四千年历史的特点。
②从马克思、爱因斯坦写到弗洛伊德、卡夫卡,并引用道格拉斯·史蒂文森的话有何作用?
③第八段所展示的犹太民族四千年历史有何的特点及作用?
2.阅读第8—9段,思考:
(1)戴维为什么能够取得这么出色的成就?(小组讨论交流发言)
(2)戴维家是个什么样的家庭呢?从文中找到相关的描述。
3.读课文第10—11段,说到犹太人的家庭教育,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几乎每个犹太家庭的孩子都要回答这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将带什么东西逃跑呢?”要是孩子回答是钱或钻石,母亲将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呢?”要是孩子回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1)这个故事发生在几乎每一个犹太家庭中,我想,戴维的父母在小时候也一定讲过同一个或者类似的故事,一个家庭良好的氛围和教育能够造就一个杰出的人才,那么是什么造就了一个民族的众多杰出人才呢?
(2)作者在哪里发现了犹太的民族精神?
(3)在文章中寻找最能概括犹太民族精神的句子。(讨论交流)
4.阅读第12—14段,思考:作者在犹太会堂中找到了犹太的民族精神,找到了戴维何以如此出色的原因,为什么还有后面的几段文字呢?(小组讨论交流)
5. 作者为什么愿意相信戴维小时候的愿望与生命、和平有关?
6. 在14段中,作者连用5个因为,有什么好处?
7. 小结:
从板书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祖先的辉煌和有千百年来的屈辱史的犹太人具备了热爱生命与和平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孕育了犹太家庭和谐的气氛,而这种气氛又造就了杰出的犹太人。作者在写作时将这个探究的过程倒过来写,个人——家庭——民族。这种写作的手法叫做:以小见大。
四.拓展延伸:
犹太人何以具备这样的民族精神呢?自由发表意见。
五.作业:
1.分别从9—12段,13—16段,17—18段中找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小时候“愿望”对戴维影响的句子。
2. 第十二段中的“这种古老的、然而人类永远需要的声音”指什么?
3. 总结写戴维与表现犹太民族的关系。
附板书设计:
生命与和平相爱
铁凝
戴维:杰出的语言才能,优秀的犹太青年 |
戴维的家庭:和谐的家庭氛围,爱而不溺的教育 |
达尔文
爱因斯坦
犹太民族精神:热爱生命,祈祷和平 |
七 热爱生命
杰克 伦敦
一、教学目标
1. 把握小说富有传奇色彩的情节结构。
2.体会小说细腻的心理描写和逼真的细节描写。
3.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及其象征意味。
二、教学重点 诵读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体会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体会小说的象征意义。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杰克·伦敦“善于刻画毅力坚强的人们”(高尔基语),描写细致是课文的突出特点。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体会主人公的心路历程。
2.研讨探究法在主人公身上寄寓着作者的人格理想和美学追求,引导学生研讨探究,理解小说的象征意味,激发积极有为的人生理想。
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以一首诗——《热爱生命》导入新课
(二)、杰克·伦敦简介
杰克·伦敦(1876~1916)美国小说家,生于加利福尼亚旧金山一个破产农民家庭。他从幼年起就不得不出卖体力养活自己。他当过牧童、报童、童工、工人、水手。杰克·伦敦从1900年起连续发表了许多短篇小说,通称为“北方故事”。杰克·伦敦在不长的十几年创作生涯中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150多篇中短篇小说和大量文学报告集、散文集和论文。其中比较优秀的还有《荒野的呼唤》(1903)、《白牙》(1906)、《天大亮》(1910)、《月谷》(1913)、《墨西哥人》(1913),和受到列宁赞赏的《热爱生命》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 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小说情节结构,疏解下列字词。
嶝岩(chán):高而险的山岩。 踉跄(liàngqiàng):走路不稳。 辗转(zhǎnzhuǎn):①(身体)翻来覆去。②经过许多人的手或经过许多地方。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吹毛求疵(cī):故意挑毛病,找差错。 疵,缺点、毛病。 骸骨(hái)鲦鱼(tiáo) 窒息(zhì)
2、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的故事情节。[饥饿觅食(狼嚎、恐惧、矛盾)——产生幻觉(遇大船、激动、麻木) —— 遇病狼(冷静、沉着)——与狼决斗(超越极限)—— 战胜病狼]
教师概括小说情节:
《热爱生命》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被朋友抛弃了,他独自跋涉在广袤的荒原上。冬天逼近了,寒风夹着雪花向他袭来,他已经没有一点食物了,而且他的腿受了伤,鞋子破了,脚在流血。他只能歪歪斜斜地蹒跚在布满沼泽、丘陵、小溪的荒原上,非常艰难地前行着。就在他的身体非常虚弱的时候,他遇到了一匹病狼。他发现这匹病狼跟在他的身后。舔着他的血迹尾随着他。就这样,两个濒临死亡的生灵拖着垂死的躯壳在荒原上互相猎取对方。为了活着回去、为了战胜这匹令他作呕的病狼.最终在人与狼的战斗中人获得了胜利,他咬死了狼,喝了狼的血。最终他获救了,使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2.学生自由诵读全文,思考:小说的主人公在茫茫荒原上面临着哪些生死考验?他为什么能超越极限、战胜病狼而顽强地生存下来?
学生筛选、概括,教师点拨:
主人公所面临的生死考验有饥饿、恶劣的天气(“接下来是几天可怕的雨雪”)、个人体力的极度虚弱、伤病以及野兽的威胁(“这地方的狼很多”)等。他之所以能战胜这些并顽强地生存下来,是因为他坚韧顽强,不畏艰难险阻。他虽然身体衰弱无比。并且时常处于昏迷之中,却有着惊人的意志力。在这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至死搏斗中,人的伟大与坚强也最鲜明地体现了出来。作品所要弘扬的正是这样—种硬汉精神。
3.学生重点研读小说最为精彩的场面也是高潮部分:人和狼最后的格斗。体会主人公坚毅顽强、勇敢拼搏的生命意志。
探究:小说的象征意味非常浓厚,这是西方许多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请揣摩文中显著的象征物“狼”的隐喻。
学生合作探讨,教师明确:
杰克·伦敦“为生存而拼搏”并获得成功,他喜欢用”狼”自比,小说中的场景构设无疑是他对社会进化论思想的体现。艰难爬行的主人公和一直尾随其后的饥饿不堪、奄奄一息的狼所面临的选择是简单而清晰的:要么战胜对方生存下去,要么被对方战胜,沦为牺牲品。主人公以他坚毅勇敢的性格和顽强不屈的生命意志,在同狼的最后搏斗中取胜,成为真正的“强者”。小说启示人们,生命是神奇而宝贵的,只有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才能让生命光芒四射。
文中的“狼”可以看作险恶的自然环境与自然力量的一种隐喻。
4.学生联系《荒岛余生》(笛福)中鲁滨孙荒岛求生的经历,深入领会小说的深刻意蕴(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主题及情感)。
这是一支弘扬生命的赞歌,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对生命的珍爱,感受到生命本身那巨大的潜能,这种能量让你不管面对什么,哪怕是吞噬你的荒野,野兽,折磨你的饥饿,疾病,你都能勇敢的战胜它们。生命永远与我们同在!
(四)、研读,体验延伸
1.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这篇小说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故事情节的传奇性与具体细节的逼真性的高度统一,可以说是这篇小说的最大特色。一方面,这篇小说的整个故事情节都带有传奇色彩。作者将主人公安置到一个困苦险恶到极点的生存环境中,让其经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考验;另一方面,这又是一篇极为逼真的小说,我们在紧张曲折的故事情节中很难找到人为编造的痕迹,作者准确地描摹了主人公在特定境遇中的心理感受与意识活动.非常逼真地展示了一个疲惫、衰弱的人在荒原上的艰难求生过程,其“真实性”可谓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2、主人公为什么连个名字也没有?
在自然面前,社会赋予他的一切特性都失效了,,只有“活着”才是生命的最终意义.因此,这个人已不仅仅是一个普通人,而是作为一种思想的象征物.而狼可以看作是险恶的自然环境和自然力量的的一种隐喻
3、小说有大量细腻的心理描写、逼真的细节描写以及环境描写,这是其一大特色,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加以分析体会。
(五)、课后巩固延伸
1、 读完这篇小说,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试谈一谈。
2、 话题讨论:
生命极其珍贵而伟大
生命极其脆弱
生命因抗争而尊贵
生命因信念而极其顽强、坚韧
战胜生命绝望的力量在于生命本身
3、读《热爱生命》这篇小说,写一篇读后感。
教案设计:张桂兰
八 享受生活
海伦·凯勒
一、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2、感受海伦·凯勒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把握作品的内在意蕴及其深刻的主题,从中得到一定的人生启迪,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3、学会在叙述中恰当地穿插议论和抒情。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1、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感悟人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笑对人生的风雨。
难点:1、把握作品的内在意蕴及其深刻的主题,从中得到一定的人生启迪,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2、把握人与环境抗争时所折射出来的伟大的力量与意志,珍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三、教学方法
1、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课前让学生查阅资料,课上对文本进行阅读,合作探究,课后进一步自主合作探究。此外,本文篇幅较长,可采用批注式阅读课文。
2、按课文顺序选择几段有代表性的文字,指导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技巧进行综合分析。
四、课时安排 二课时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播放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最感人节目《千手观音》片段,突出演员的特殊性——一群聋哑舞者,介绍领舞邰丽华的相关事迹,自由谈论感受。
2、由此引出本文作者——海伦·凯勒。结合预习,学生介绍海伦的有关事迹,要求用简洁的语言表述。
(学生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海伦·凯勒的资料。教师明确并提供有关海伦·凯勒的资料,使学生有经久不忘的印象。)
明确:海伦·凯勒,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幼时患病,丧失视觉、听觉和说话能力。七岁时,安妮·沙利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在沙利文帮助之下,她进入大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大学期间,写了《我生命的故事》,讲述她如何战胜病残,给成千上万的残疾人和正常人带来鼓舞。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后又写了许多文字和几部自传性小说,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后来凯勒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到全球各地发表演说,为盲人聋哑人筹集资金。二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们崇敬,成为全人类的精神楷模。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3、 结合课文注解①,初步了解《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主要内容。
(二)迅速阅读,感知内容
1、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在预习的基础上速读课文,粗通大意。
感受海伦·凯勒的人格美。
2、让学生划分本文结构,归纳段落大意。
学生回答:第一段(1)开宗明义地讲述自己的乐趣是丰富多彩的。
第二段(2——30)具体写了“我”的丰富多彩的趣事以及从中感受得到的乐趣。
第三段(31——32)告诉我们要学会满足,忘我就是快乐。
3、用一句话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写了海伦·凯勒健康达观的生活和丰富多彩的乐趣。
4、文章到底描写了作者的哪些乐趣?
明确:田野漫步和户外活动,具体包括划船、游泳、乘船远航、骑双人自行车兜风、亲近树木花草、和狗交朋友、编织、看书、下棋、玩纸牌游戏、和孩子们嬉戏、参观博物馆和艺术馆、看歌剧等。
5、作者从这些事中感受到了怎样的乐趣呢?试用原文的词句来回答。
提示: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创设了“物”、“我”之间完美融合与统一的境界,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趣。
学生圈划批注阅读后明确:
划船——心旷神怡
乘船远航——奇妙、有趣极了、不能忘怀
幽静乡村——迷人可爱、回味无穷、尽情享受
骑自行车兜风——惬意、飘飘然而心旷神怡
和孩子们嬉戏——快乐不过,时间也过得很快
参观博物馆和艺术馆——灵魂充满了喜悦
看歌剧——比读剧本要有趣味得多、身临其境、不能忘怀、高兴得几乎跳起来
(三)品味文章的写法
1、本文在记写各种乐趣中穿插了大量的景物和环境描写,非常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声形色味。其实我们知道作者生活在黑暗与寂静中,对声音、色彩无记忆、无感觉,她全凭触觉来感知世界,感知的范围窄小得很,对活生生的感性世界的了解少得很,那么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篇文章的呢?
回答: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从丰富的想象的背后,我们看到作者的一颗对生活无比热爱的火热的心。
2、在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后,本文显得特别精致,那么是否意味着本文的语言也是异常地精巧别致呢?
教师提示:散文要想表达它的神韵,无论使用怎样的手法、多少的技巧,必然还得依赖作者至性真情的流露,因此说“修辞立其诚”是写好文章的要诀。特别是海伦·凯勒,由于她自身的人格魅力,根本无须用太多的写作技巧,她的故事、她发自内心的召唤,已经具有这种力量,因此,从审美角度来看,本文具有独特的朴素美。
学生思考讨论后交流:本文的语言尽管有的细腻形象,有的热切感人,但总体上的风格还是朴实的。与作者真挚的内心活动相适应的是,文章多采用白描手法,直白地写自己的内心世界,语言显得朴素、真挚,虽然全篇都是家常话语,但用到本文中,却具有感染人、鼓舞人的神奇力量。
3、结合原文语句来谈语言的朴素美。
(四)感悟思想境界
1、讨论:在海伦·凯勒朴素的语言美背后,到底蕴藏着她怎样的精神境界和追求呢?
提示:抓住文中主要的事物、语句来透视她的思想感情。最好一边读一边将自己感受较深的地方画出来,并加上几句批注,由此过渡到简要分析。
学生在原先作业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批注阅读,并分组进行研讨。
2、请学生先个人感悟体会,后小组合作探究。
(1)对生活无比的热爱、乐观的态度和积极进取的追求精神,在追求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2)对一切生物的热爱(同情、视为朋友),对周围的人怀着极其真挚的友爱,善良、博爱;
(3)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对乡村生活的眷念和羡慕;
(4)对现代城市文明的批判和反思;
(5)对剥削者的嘲讽,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6)无论什么环境都要不断努力,学会满足,时刻谨记忘我就是快乐。
学生交流各自的感悟。
3、从海伦·凯勒的思想境界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试结合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和你的生活实际来谈谈你的启发。
教师引导: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勇敢寓于灵魂之中,而不是一副强壮的躯体”,这正是对海伦·凯勒的真实写照。海伦凭着一颗坚强的心,最终在逆境中崛起,真是身残志不残。而我们当代中学生呢,有着敏锐的耳朵,有着明亮的眼睛,有着健全的体格,有着良好的学习条件,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奋斗呢?不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呢?不去创造自己的美好人生呢?我们应当从海伦·凯勒的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去做一个大写特写的真正的人,去做一个傲然立于历史的真心英雄。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1)要正确对待困难。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困难,遇到困难时,不要害怕退缩,而要想方设法地克服困难,战胜了困难,也就赢得了人生。
(2)要尽力地完成每一件事。做一件事坚持一天两天很容易,但天天做到却很难,因为这不仅需要恒心,还需要坚忍不拔的的毅力;而要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更是难上加难,因为这不仅要做到上述两点,还要有做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如果我们能办到这些,就能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得到进步与提高。
(3)要有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海伦在巨大的打击以及困难面前,不是怨天尤人,而是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去面对,使自己得到信心。
4、小结:21世纪是属于我们当代青少年的世纪,只要我们本着海伦·凯勒的告诫“Darkness would make him moreappreciative of sight ;silence would teach him the joys of sound”(黑暗将使他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使他更加喜爱声音),那我们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人生理想。
学生听教师小结,感悟海伦·凯勒英文原文的深刻含义。
(五)本课小结
本文是美国聋哑女作家海伦·凯勒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对“我”的丰富多彩的趣事以及“我”从中感受得到的乐趣的具体描述,表现了作者积极乐观进取的精神,告诉我们要学会满足,忘我就是快乐;启示我们要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不幸,要时刻对生活充满希望,要有一颗永远拼搏的心,要学会发现生活中的一切有意义的和美的东西。
教案设计:江燕
诵读欣赏 老人与海
海明威
一、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老人的顽强与睿智。
2、欣赏与鲨鱼搏斗的场面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
3、在阅读中“迅速捕捉阅读信息”。
二、教学重点
1、 老人的顽强与睿智。
2、与鲨鱼搏斗的场面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
三、教学设计
通过诵读,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鲨鱼这种凶猛的动物,在人们都是“嗜血成性”的水下魔王,人们谈“鲨”色变。可在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一位老人与几十条鲨鱼作战。是什么促使老人与之战斗?是精神!是顽强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上永远不可战胜者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硬汉”形象之一。老人所说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便是海明威“硬汉精神”的一种标志,这似乎成了一句至理名言。
(二)出示“欣赏文学作品的一般要求”及“教学目标”
(三)交流积累、整体感知
1、谈谈自己对海明威的印象或感受。
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后来去加拿大多伦多市星报任记者。1921年重返巴黎,结识美国女作家斯坦因、青年作家安德森和诗人庞德等。1923年发表处女作《三个短篇小说和十首诗》,随后游历欧洲各国。1926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初获成功,被斯坦因称为“迷惘的一代。1929年,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长篇巨著《永别了,武器》的问世给作家带来了声誉。30年代初,海明威到非洲旅行和狩猎。1935年写成《非洲的青山》和一些短篇小说。1937年发表了描写美国与古巴之间海上走私活动的小说《有的和无的》。西班牙内战期间,他3次以记者身份亲临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以美国人参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他曾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斗争。1941年偕夫人玛莎访问中国,支持我国抗日战争。后又以战地记者身份重赴欧洲,并多次参加战斗。战后客居古巴,潜心写作。1952年,《老人与海》问世,深受好评,翌年获普利策奖。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卡斯特罗掌权后,他离开古巴返美定居。因身上多处旧伤,百病缠身,精神忧郁,1961年7月2日用猎枪自杀。海明威去世后发表的遗作,主要有:《海流中的岛屿》(1970)和《伊甸园》(1986)。他那独特的风格和塑造的“硬汉”形象对现代欧美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2、了解《老人与海》的故事梗概。
渔民桑提阿果老了,运气也糟透了。84天以来,他天天出海,却又天天空船而归,连他的帆看上去都像是一面“标志着老打败仗的旗子”。他的老伴死了,以前跟他打鱼的小孩曼诺林也在父母的强迫下,到其他船帮忙去了。但曼诺林很尊重老人,每见老头回来,总要走下岸去,帮他收拾钓丝、鱼钩、鱼叉什么的。
老人的陋屋空空如也,老人与小孩说着晚上的饭菜(其实并不存在),谈着喜爱的棒球队,将对话日复一日继续下去。曼诺林照顾着老人,为他买来便餐,准备好明日用的鱼饵。老人睡了,他不再像年轻时那样老梦见狂风巨浪、大鱼、搏斗之类的事,而是梦见异域他乡和沙滩上的顽皮可爱的狮子。
这是老人没打到鱼以来的第85天出海了。天气晴朗,海面平静。他向远海划去,决心冲破霉运,捕一条大鱼。他一面划船,一面与大海、鱼、海鸟交谈,自孩子曼诺林离开他以后,他便养成了这种自言自语的习惯。
他感到钓竿动了。他觉得在下面100寻深处,一条马林鱼正吃着钩尖上的沙丁鱼。他拉拉钓丝,知道鱼很大。鱼很聪明,上钩后并不惊惶失措猛拉猛扯,它只是拉着小船向浩渺的海面缓缓游去。整个白天在奇怪的旅行中度过了。老人拉着钓丝的肩酸痛异常。此时,他多渴望孩子仍旧留在他身边,那就能搭一把手了。同时,他对鱼也产生了奇怪的感情,他欣赏鱼的勇气和聪明。夜里,老人很疲乏,他希望自己能睡上一会儿。第二天,老人除了深深的疲惫外,左手又开始抽筋,而且痛得厉害。他终于看见了浮出海面的鱼,它比小船还长,非常漂亮。午后,抽筋停止了,老人吃了点生鱼,为即将到来的抗衡积蓄能量。夜里,老人的手在鱼的又拉又跳中,皮开肉绽,鲜血淋漓。
第三天,鱼开始打转儿,这是较量即将结束的迹象。鱼露出水面,老人努力将它拽近些,再拽近些。他忍住一切疼痛,使出全身力气,将鱼叉干净利落地扎进鱼腰。大鱼很快在挣扎中死去,老人将它捆在船边,开始返航。
可是,老人的麻烦并未结束。死鱼的血招来了鲨鱼。它们循着航线游来,大口大口地咬掉鱼肉。老人成功地杀死了一条鲨鱼,但鲨鱼下沉时也带走了鱼叉,不得已,老人只好凑合着用刀子、棍子、船舵与鲨鱼们搏斗。当半夜小船驶进港时,昼夜的搏斗已使老人筋疲力竭了。那条大鱼也已残缺不全,它的美丽和它那贵重的鱼肉都已不复存在。
老人悲哀而寂寞地放下桅杆,收拾起损坏了渔具,神情恍惚、踉踉跄跄地走回自己的陋屋。他已疲惫不堪,趴着身子便沉沉睡去。
孩子曼诺林先是为老人的遭遇哭泣,然后给他送来热咖啡,他表示无论父母怎么反对,他也要跟老头儿一起打鱼。
大鱼只剩下一根粗大的鱼骨,被扔在垃圾堆里。茅棚里,喝过咖啡的老头儿又睡着了,他正梦见狮子。孩子曼诺林陪在他的身边。
(四)诵读欣赏节选文段
1、有感情诵读节选文段。
2、找出文中搏斗场面的描写和心理活动的描写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感受与自然搏斗、与困境抗争的老人形象。
4、《老人与海》描述了一个发生在茫茫大海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人们认为它确实是一部好书,一本让人受益终身的好书,因为它给予人们太多太多的人生启示。那么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呢?
(五)诵读品味推荐片段
【示例一】老人筋疲力尽地回到岸上,什么都没有得到,相反,连渔网、鱼叉都没有了。是的,他的确输了,可是同时他也赢了,因为精神是世上唯一无法战胜的!即便一无所获,仍坚持不懈地为自己的目标奋斗,这不正是《老人与海》想要给人们的启示吗?一个人一旦有了这样的精神,他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勇敢的人,不可战胜的人!
【示例二】人生谁能没有失败?就像人学走路,也得有过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人才能学会走路。失败可以毁灭一个人,也可以造就一个,有人因为害怕失败不敢追求成功,这就是弱者。那么作为一位强者,就不应该面对失败而消沉悲观,就不应该因为沮丧而停止追求!
【示例三】做人应该这样,不要一副贪生怕死的样子,要对自己有信心。即便我们遇到重重困难,也绝不应该让它们给打倒,应该勇敢地去消灭它。人无论怎样,最怕的就是没有信心。信心好比是汽车的马达,是人前进的动力。如果你做一件事有了信心,你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这本书中主人公充满信心、锲而不舍的精神,正是我们所要取的。
1、《老人与海》有博大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语言艺术,请你浏览选取的三个片段,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段,有感情朗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或喜欢的理由。
2、“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结合《老人与海》的故事说说你对“失败 ”的认识。
明确:这是老人的内心独白,也是一个强者直面人生的宣言。老人战胜了大海,捕获了大鱼,杀死了鲨鱼,虽然最后只剩下了一副鱼骨架,从一个渔夫的角度,从人的与自然的角度看,他似乎是一个失败者,白干了一场;但是,从精神上看,他是一位胜利者,因为他的意志仍旧是那样顽强,根本就没有被打垮。
(六)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桑地亚哥老人是海明威塑造的一条“硬汉”形象,他的人生信条就是“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不乏这种坚定的信念,敢于挑战生活、战胜自我的强者。你能列举这样的典型事例吗?
明确:①巴蜀汉子金家贵走马上任47医院院长不到一年,医院面貌便令人刮目相看。医院向社会招聘药师、技师和合同制护士。消息一出,打招呼的、递条子的、送票子的、求情说情的络绎不绝,把金家贵层层围住。经过深思熟虑,金家贵写了一份招聘方案,主张实行招聘条件、程序、结果“三公开”,成立招聘评审委员会,对应招人员进行严格的筛选、考核。为了不给搞不正之风的人留空子,他还提出“公布招聘结果不过夜”的办法。结果,招聘一结束,金家贵得罪了一批人。一些事先给金家贵打过招呼的领导和亲友,气得骂他“死脑筋”,说他不给自己留后路。金家贵却坦然地说:“我给自己留后路,谁给医院找出路呀?”
②一名在美国的中国女留学生,饱受了房东在肉体、精神上非人的折磨,为替自己讨回公道,她在十年内上告了无数次,最终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打赢了这场官司。我记得在最后,这名女留学生只要求房东诚恳地对她说一句:“对不起”,她当着所有法官的面将那张给予她赔偿的支票撕得粉碎。当时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10的努力,要为寻求正义!
③一名美国战士,在被枪决之前,向众人竖起了两个手指,展示在人们眼前的是代表单词victory的字头“V”,那是美国人民表示胜利的方式,他以此来表示自己无法用声音来传达的那句“正义战胜一切”,刽子手见状,残酷地砍下了他的手指,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这名美国战士又举起了自己的双臂——那是一个巨大的“V”字,仿佛不断地向空中延伸、延伸、再延伸……这是怎样的震撼力啊!
(七)读后抒怀、记下收获
《老人与海》可以说是一部寓言色彩很浓的小说,书中人物少,情节简单,但寓义丰富而深刻。阅读它可以领悟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尤其是懂得如何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请写一篇读后感,记下自己读书的收获。
教案设计:江燕
综合学习与探究 作文安排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迅速捕捉阅读信息”。经过近九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应当具备运用较快的速度阅读,并掌握基本信息的能力,能在单位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提高阅读效率。能做到一目三行、一目五行直至一目十行,披沙拣金,逐步培养出快速阅读的能力,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节奏。
2、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定位,人文素养的提升。结合本单元所学内容以及对生命的认识,分析各课中主人公的生活信念。
学习过程:
1、简单了解何为速读法,以及如何快速捕捉文章信息。
2、阅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选段,并按要求有效筛选信息,以培养自己迅速捕捉信息的能力。
3、归纳总结本单元所学课文,注意作者或人物的活动,思考他们在找寻什么?他们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并完成相关问题。
4、赏析:抓住文章语段进行熟读深思,进一步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的意图。
对《生命与和平相爱》一课中第十一小节进行赏析。同时注意思考如下问题:结合你所了解的犹太民族的苦难想想犹太人为什么那样重视文化教育?联系文章的主题,思考这段话对读者理解全文有那些作用?
5、合所学课文思考:海伦.凯勒为什么于重度残疾中却能体会到生之快乐?《热爱生命》中的淘金者为什么只要一息尚存仍能坚持到底?畏惧死亡是人之天性,但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6、 “生命、生存、生活”为话题作即兴演讲。要求:能由感而发,以情动人。
布置作业:
1、对《藤野先生》一文中的38小节进行赏析。注意思考如下问题:本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不再学医的鲁迅为什么对藤野先生还是那么敬重?为什么看到先生的照片便会产生巨大的力量?
2、运用速读法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剩余选段。
设计者:张桂兰
作文安排:
本单元写作活动考虑让学生写一篇叙事散文或随笔,题目可以在“综合与探究”所提供的作文题中选择,可以自由命题,也可以安排自由作文,要求能自由地、有条理地叙述事实,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见解。
备选题目:
1、你想到过吗?我们每天享用的一切,无一不是自然的赐予。请写一篇题为“感谢你的恩赐”的文章,向万物表示感激。
提示:世界为我们而存在。你每天喝的水,吃下的粮食、蔬菜与水果等,你每天用的纸和笔,你用的电,甚至你的呼吸,都是自然的赐予。人在享受自然的同时,应当对自然有怎样的回报?
2、课外速读一部长篇或中篇小说(每分钟阅读量不少于300字)读后用300字左右写出故事的梗概,并写出100字左右的简短评论文字。
3、有一年,一个国际组织征集儿童睿语,从不计其数的应征稿中选出一句最令人惊叹的话,这句话的作者是一位6岁的西班牙儿童,他们的话是——“人们到处生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对生活一定有许多新的感悟,以“人们到处生活”为话题作文。
专题 系统思想和统筹方法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的大致内容。
2. 认识科学的思考方法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以及日常生活方面所起的作用。
3. 养成关注和不断改进自己思想方法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统筹方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的系统思想和统筹方法的知识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三、教学步骤:
感悟于实例:(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的了解,初步感悟系统思想和统筹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抽象于事理:(在初步了解系统思想和统筹方法的基础上,能够总结并了解这种科学方法。并学会用图表的方法抽象的表达一种统筹方法。)
运用于实践: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在日常生活中改进自己思想方法的习惯。
四、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了解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的大致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一道关于统筹方面的题目导入,引起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学们,我们首先来看一道题目,运用你们的智慧,以最快的速度告诉我答案:一个饼有两面,煎熟一面饼要花1分钟的时间,总共有2个煎锅、3个饼,请问最快用几分钟可以煎熟这3个饼?(多媒体投影)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可以叫不同答案的学生说出他的理由,最后教师公布答案)
明确:对了,答案是3分钟。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劳动中,或是工业、农业以及各行各业工作过程中,无一不想节省时间、提高效益。如何才能少费时、少费事、多干活、干好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可以使我们在工作学习中事半功倍的系统思想和统筹方法。
二、检查预习:
课前,我们要求大家从生活中、图书中去找有关统筹方法的事例,相信大家都已经准备好了,现在请你们介绍一下你在生活中发现的事例。
(让学生举例,教师点评)
三、结合课文,初步了解系统思想和统筹方法。
(可在学生提到田忌赛马的时候,教师转到课本中)好,刚才有同学提到了我们古代田忌赛马的故事,我们课本中也举了这个例子,大家一起来看看。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骝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学习《田忌赛马》,因《田忌赛马》较简单,可由学生翻译、讲解。教师做适当点拨以及对重点字词的强调:数:屡次;重射:下很大的赌注赌输赢;临质:将要比赛的时候;辈:类;然之:以之为然)
(也可结合课本中的其他例子或学生举的有价值的例子加以分析,让学深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对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的初步体会。)
其实统筹方法不仅在古代王宫中的赛马赌博中运用,在更早的时候,我国古代人民已经把它运用于农业水利上了,并且取得了伟大的成效。下面大家来看看我们课本中有关都江堰工程的参考资料,并且思考一下问题:都江堰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各自的作用又是什么?为什么它会有这么大的成效?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教师请学生回答问题)
明确:都江堰由鱼嘴分水堤、飞砂堰溢洪道、宝瓶口饮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密布在成都平原上的灌溉渠系组成。鱼嘴分水堤:将岷江分为东西二流,起到自动分流的作用;飞砂堰溢洪道:当内江水量超过所需限度时,多余的水可以从飞砂堰溢洪道自动穿过江心洲,泄入外江正流,起到溢洪排沙的作用;宝瓶口饮水口:内江通过宝瓶口,经过下段仰天窝等节制闸,一而二,二而四,一分再分,缓缓流入农田灌渠,起到自动灌溉的作用。而更伟大的是这三个工程相辅相成,相互配合,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整体优势,使都江堰成为我国发挥整体优势的千古绝唱。
四、小结:
这些古代的运用事例,实际上包含着一些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这就是系统思想和统筹方法。巧妙地统筹,增加了时间,扩大了空间,节约了资源。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在今天,智慧更有力量。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在了解具体事例的基础上,能够总结并了解这种科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最充分地节约时间和利用时间,最充分地利用资源和开发资源,这是所有成功者的诀窍。
二、问题讨论:
(一)、上节课我们举了很多的例子,每个例子都告诉我们需要用我们的智慧去统筹它,这样我们才会更有效的去做一件事,那么,什么是统筹方法呢?(让学生结合《统筹方法》一文,给统筹方法下一个定义。)
(学生回答: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统筹方法,是巧妙地利用时间和利用资源的艺术。统筹方法,是合理安排、提高效率的一种方法。勤奋增加了时间,统筹则节约了时间,
(二)、我们这篇文章中也举了一个例子,是什么例子?
(学生齐答:烧水泡茶)
好,我们首先来看看 “烧水泡茶”的例子,要完成这几项工作,可以有以下几种程序:
1.洗好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等待水开;水开后,再洗茶杯,准备茶叶,冲水泡茶。
2.先洗好水壶,洗好茶杯,放好茶叶,一切就绪,再放水烧水,水开后再冲水饮茶。
3.洗净开水壶,灌水烧水;烧水过程中,洗茶杯,放茶叶,水开后泡茶喝。
如果在烧水等待水开的过程中,做好洗杯子放茶叶等等准备工作,就可以节约时间。
我们可以用这样的一个图来表示:
我们采取第三种方法,进行统筹安排,这样我们就可以节约四分钟,虽然看起来是“小题大做”,但在工作环节太多的时候,这样做就非常有必要了。
(三)、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田忌赛马”这个故事,我们刚才已经了解了怎么用图表的方式来做一件事的统筹安排,现在老师就请你们自己动手为田忌赛马用图表做一个统筹安排。
(给学生五分钟时间来完成,教师可以选取较好的图表在大屏幕上展示。)
同学们做得都不错,其实刚开始的时候,田忌与齐王赛马处于劣势,田忌用中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输!用下等马对中等马,输!用上等马对下等马,赢!那么最后还是输。田忌采用了孙膑的建议就不同了,田忌用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输!用上等马对中等马,赢!用中等马对下等马,赢!
田忌 (0:3) 齐王田忌 (2∶1) 齐王
(1)上等马————上等马(1) 下等马————上等马
(0∶1)(0:1)
(2) 中等马————中等马(2)上等马————中等马
(0∶1)(1:0)
(3)下等马————下等马(3) 中等马————下等马
(0:1)(1:0)
(四)、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系统思想和统筹方法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从“田忌赛马”可以看出“一个事物系统与别个事物系统的对应联系”,从《都江堰工程》可以看出“一个事物(或系统)的各个部分的有机组成。”其实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还有其他的表现方式,例如:
“一个事物与同其有直接、间接联系的事物所组成的事物链。”
“几个事物系统的优劣对比。”
这两个表现方式就和我们课文中的例子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家看看和那两个例子有着联系。
(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是“统筹炼钢”和《阿波罗登月计划》。
我们首先来看看“统筹炼钢”,大家用我们刚才所学的方法,先来画出它本来抽象的过程,在画一画你认为最佳的方案。
(学生思考)
教师明确:
1.建造轧钢生产线建造大型水电站生产(费时费力)
2. 建造轧钢生产线
(省时省力)
建造大型水电站
三、小结。
巧妙地搭配时间,是时间统筹,巧妙地搭配空间,是空间统筹,巧妙地搭配事物,是事物统筹。今天我们这堂课知道了什么是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并能够通过列图表的方法来对具体事例进行抽象,从而找出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这也为我们今后在日常生活中更有效的解决问题打下了基础。
四、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预习一下课本中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在日常生活中改进自己思想方法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流水匆匆,岁月无情。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财富。失去了时间,就失去了一切。古往今来,一切成功的人,都是善于利用时间的人。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从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中已经初步了解了系统思想和统筹方法,而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它帮助去统筹时间、节约时间、增加效率。
二、问题讨论。
(一)、同学们,上节课我留给大家的作业,相信大家都认真完成了,我们首先来看一下预习情况。我们来看看有关“几个事物系统优劣对比”的例子,请大家快速的看《阿波罗登月计划》这篇文章,然后请用图表的形式画出三种方案的优劣对比图。
(学生看书,画图)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在大屏幕上投影,并做出评价)
方案 | 技术因素 | 难易程度 | 费用 | 进度 | 综合评价(强弱项比值) |
一 | 最佳 | 难 | 高 | 慢 | 1:3 |
二 | 最差 | 难 | 高 | 慢 | 0:4 |
三 | 次佳 | 易 | 低 | 快 | 3:1 |
综合分析后的结论是:第三个方案最能确保在短期内,最精确的完成阿波罗计划的全部目标。所以采用第三方案。
我们从上面两个例子就可以看出,无论在工业、农业,还是军事、科技领域,只要我们充分的发挥我们的智慧,运用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的理论去思考问题,我们就能找出更有效的方法,节约时间、节约资源。
(二)、其实不仅在一些大的领域运用到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事情只要我们运用了这种方法去思考问题,那么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并且节约我们很多的时间。
下面,我就请大家思考一下这样的问题,大家思考一下,然后用列图表的形式来作出最好的方案。
(多媒体投影题目)
1、假设某个星期天一群同学到你家里来,大家自己动手包饺子吃。请你安排好从准备到煮熟各个环节的工作,并仿照《统筹方法》一文,用几个关键词和图形,描绘整个过程。
(让学生思考并在纸上画出图形,教师可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在大屏幕上进行投影)
(三)、我们这堂课举了一个书上的例子,也举了生活中的例子。下面请你们找一找你们所了解的有关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的例子,然后自己分析,用我们所学的理论作指导,找出最有效的办法来筹划问题。
(学生思考,分析问题)
三、小结
通过这三堂课的学习,我们从实际的例子中感受到了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我们也初步了解了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的科学原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把理论运用于实践,让理论指导我们实践,这样我们才会用最有效的办法去解决问题,我们才会后的最大的成功。
翠岗中学初三备课组刘家毅 王峰
第三单元总体设计
一、教学目标及重点
1、在读书中培养发现意识,在文本阅读中学会质疑,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
2、透过文字去研究文章的内涵,发现渗透在文章中的作者思想,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
3、通过对作者、作品及时代背景、社会背景的全面了解,解读文本,了解微言大义,了解曲折的表现手法;同时提高自我认识能力,辨识能力。
4、了解世间百态,了解普遍人的生活,从看似平常的生活中感悟人生,热爱生活。
二、设计思路
《新课程标准》提出:“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节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本单元学习的是小说和散文。
《送行》幽默风趣,通过对繁文缛节的厌倦,表达了对真情的渴望。不只单纯地为幽默而风趣。含蓄地通过对勒罗受雇扮演“送行者”情节,表达了人与人之间需要真情实感的观点。
《给我的孩子们》是内涵丰富的名作,所包含的主题意义重大。通过从心灵上对孩子们健康的翔真情地赞扬了孩子们的率真自然的天性,同时抒发了自己想回到童年的感情。
《台阶》作为一篇文学作品所承载的主题将会给我们带来重新认识生活、认识人生以重要的诫启迪。让我们通过一个农民的追求,正确认识中国农村的状况,关注农民问题。
《呼兰河传》通过写童年的“我”与祖父在蜂蝶飞舞的后园的一段生活,给我们重新认识人生,认识自己的童年以启发。
“诵读欣赏”选取冰心的《往事》一文,意在让读者体会人世间伟大的母女情。
本单元总体上宜采用自读、质疑、讨论、拓展和学习方式。通过品读、欣赏美文,积累丰满语言材料,提高语言表达的技巧和能力。采用开放式的学习方法,根据不同主题收信、朗诵、评价与课文相关联的中外散文名篇,互动起来,激发兴趣,开阔视野,增加阅读积累。“阅读是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珍视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深入观察生活的基础上,学习深入思考自然、社会现象,思考生命、生活的意义,提高精神品位。利用课堂讨论形式,提高思维和口语交际能力。
三、课时安排
《送行》………………2课时《给我的孩子们》…………2课时
《台阶》………………1课时《呼兰河传》………………1课时
综合性学习与探究……2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
九送 行
比尔博姆
教学目标:
1、积累生字词,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3、在阅读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本文主旨。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在阅读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本文主旨,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取生活哲理。
教学内容和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我国从古至今一直有着丰富的送行文化,请同学们背诵古诗中有关送行的诗,然后激疑:这些千古传诵的送行诗写得多么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啊,然而课文却把送行写成十分尴尬的滑稽场面,这样写真实吗?
——这一问题一定会引起同学们强烈的兴趣,这样顺势导入课文学习。
二、预习交流
1.同学们交流本课生字词,然后教师投影一些生字词,与同学们相互交流。
2.交流有关文学常识,教师加以补充。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分小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并思考下列问题:
(1)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中写了哪些人,他们的送行有什么不同?
(2)你从两种不同的送行中体会到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3)在阅读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问题请提出来。
2.指名学生评价朗读,并展示朗读。
3.学生回答思考题(1),教师板书。
4.学生结合课后练习四分小组讨论思考题(2),发现共同之处,初步体会本文主旨
5.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总目标,“疑为学之始”,意在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由此引出学生对思考题(2)的回答与讨论。
(1)通过阅读让学生积极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让同学们共同解决。
(2)让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
(3)分小组选择一类题,由其它组进行讨论,教师巡视,做适当的启发、点拨。
(4)最后交流讨论结果。
四、小结本节课内容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继续发现问题,同桌之间讨论。
2.预习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文章主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铺垫的写法,并体会其作用。
2.品味文章对勒罗为人送行角色的刻画,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3.通过品味语言了解幽默的内涵及作用,学会从中提取生活哲理.。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1、2。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3。
一、复习导入
思考:
(1)全文都写了谁的送行?送行对象分别是谁?
(2)这两种送行在送别目的、送别场面、效果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回答,引出新课的学习。)
二、文章写真正的送行者反而尴尬,扮演的送行者却能动真情,找出文中刻画勒罗为人送行的细节的句子,体会勒罗为什么能成功?
(1)学生仔细阅读勒罗为人送行的段落,勾画出描写送行细节的句子。
(2)仔细品味这些句子,体会勒罗表达的是不是真情实感?
(3)讨论勒罗的成功说明了什么?深入品味文章主旨
(学生讨论解决以上问题,教师补充板书。)
三、从文章结构设疑,学习本文铺垫的写法及作用。
设疑:全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写送行活动中虚应故事的尴尬,第二部分写勒罗送行的精彩演出。这两部分的关系是什么?能不能把第一部分删去?为什么?
(学生展开讨论,明确铺垫的手法及作用。)
四、学习本文幽默的手法——不动声色。
(1)通过语言品味本文的幽默,找出你认为幽默的语言加以体会。
(2)除了语言,你觉得本文还有哪些地方写得很幽默,说出来共同品味。
(3)试想:这种幽默的写法有什么效果?
学生体会幽默的内涵及表达效果,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幽默,并从中感悟生活哲理。
想一想:你的生活中有哪些有趣、幽默的事物,你从中体会到怎样的生活哲理?
五、小结本文内容。
六、作业:
1.选择性地完成《同步导学》。
2.课外收集幽默性的散文,在同学之间交流。
板书设计:
送行 |
违反人之常情 却有良好效果 |
有良好愿望 却事与愿违 |
局促不安
我们送行远行的朋友说多余的话
(真情)强作欢颜
感人的表情
勒罗送行陌生的小姐给予最好的忠告
(受雇)热切地说
新华中学初三语文组
十 给我的孩子们
丰子恺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写这篇课文的意图:珍爱童心,用漫画的艺术形式来“挽留”童心,呼唤童心。理解文中作者对孩子们的感情。
2、指导学生把握关键词语及内涵丰富的句子,进入父亲这一角色,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继续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认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体会父亲对孩子们童心的满腔挚爱。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反思成人的行为的写作意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儿童时代,看着大人们见多识广、样样都能干,特别是看着大人们有说了算的能耐时,都羡慕得不得了。可你们知道吗?我们大人们也有羡慕你们小孩的时候,我就有过这种感觉,每当我有心烦意乱的时候,我十分羡慕儿童的无忧无虑;每当看着大人世故圆滑、溜须拍马的嘴脸的时候,我十分向往小孩间的纯洁真诚。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画家丰子恺写他对他的孩子童真、童趣的无限憧憬和羡慕的散文《给我的孩子们(节选)》。
丰子恺简介:
丰子恺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音乐教育家。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名仁,又名婴行。自幼爱好美术。精通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著有《音乐入门》、《缘缘堂随笔》、《丰子恺书法》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全文,边读边完成下列任务:
①圈划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结合上下文思考其意思;
②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用一句话来概括丰子恺本文的意思;
③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并向大家提出来,我们共同来讨论。
三、检查学生初读课文完成任务情况:
1、学习下列生字
①憧憬:向往。
②龌龊:不干净,脏。
③考妣:(死去的)父亲和母亲。
④戋刂(chǎn)袜:只穿着袜子着地,戋刂,只,光着。
⑤鞠躬尽瘁:小心谨慎,贡献出全精力。
2、同学通过阅读本文,产生了什么疑问,发现了什么问题?请提出来,我们共同来讨论解决。
四、挑生分段朗读课文,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把同学提出的问题分类,交给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启发、点拨,引导学生从联系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中寻找依据,解决问题)
五、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同学们能不能从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两个词来概括作者通过本文要表达的主要感情?为什么说“憧憬、悲哀”这两个词可以概括作者在本文中所表达的主要情感?
(憧憬、悲哀。因为作者在本文写孩子们童真、童趣,表达的就是对儿童率真、自然的天性的向往和赞扬;写大人们对孩子的种种干涉,表现的就是对人生不可避免的逐步丧失率真、自然的天性的极大的悲哀)
2、课文通过写孩子们的什么事来表现儿童的童真、童趣?这些事都表现孩子们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直率、自然、热情、富有想像力)
3、本文除了写表现孩子们率真、自然的童真、童趣外,还写了大人们什么?请认真研读课文。
4、孩子们拥有这么好的童心,大人们能理解吗?运用文中的事例来谈谈。
明确:6-9段归纳爸爸妈妈抹煞孩子童心的几件事,可以看出我们不能理解孩子的童心,如:慢慢破坏阿宝的杰作;我呵斥孩子聪明的学习我裁纸;我不准软软弄我的毛笔等等都扼杀了孩子的天性。
5、对大人们的行为反思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态度?文中哪些语言可以反映出来?
明确:父亲是一位具有反思意识,又特别富有爱心的人,同时也对成年人丧失童心童趣真心真性情而痛心,为人的不得已的成长感到无奈。
“愧死”,“摧残”,“不安心得很”,“野蛮”,“最不安心”
六、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积累词语,谈谈对课文精美语句的欣赏。学生交流最精彩的语句。
七、质疑,加深理解
1、介绍质疑的方法:词与句
(1)对于词与句的质疑可从三方面着手:
a表达了什么意思
b.是怎样表达的
c.表达效果怎样
(2)质疑角度
词:辨析词义,表达作用;替换增删,前后照应;词序,感情色彩
句:句子含义,修辞手法;前后照应,思想感情;结构关系
2、再读课文,提出问题,交流讨论
八、总结全文
童年是一生的黄金时代,童心,纯真,创造力是我们所拥有的财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东西渐渐离我们远去,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抓住它,因为“童心不泯”是一种境界,值得我们去追求。
九、作业
1、写一篇《童年趣事》,要求300字以上,叙事完整
2、查阅丰子恺的生平资料有关知识
新华中学初三语文组
十一 台阶
李森祥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2、 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九亿农民。关心国事就不能不了解一下中国广大的农村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今天,我们所学的《台阶》就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为我们展现了父辈们现实的生活画卷和深沉的精神世界。
作者简介:
李森祥(1956一):衢州人。1975年入伍,曾在嘉兴军分区某部工作,少校。1991年调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任专业作家。1986年《烟雨楼》杂志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后迅速成长。近年来发表小说颇多。
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小学老师》被《小说月报》等选载,获1991年《小说月报》第四届百花奖、1990—1992浙江省优秀文学奖。
二、诵读感知,整体把握
1.出示投影检查学生的字词预习情况。
(1)注音
凹凼(dàng) 揩(kāi) 黏(nián) 尴尬(gān gà)
硌(gè) 烦躁(zào)
(2)释义
揩:擦、抹。
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
烦躁:烦闷急躁。
微不足道: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
大庭广众:人很多的公共场合。
2.学生通感全文,指名学生简要讲述故事情节。
3.教师提示阅读要点: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父亲渴望受人尊重。
(2)父亲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一砖一瓦的捡,一角钱一角钱的攒,终于盖起了新屋。
(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了?
父亲坐在新台阶上感到十分不自在,他衰老了,累垮了。
(4)故事的叙述线索是什么?(台阶)“文眼”是什么?(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4、 学生速读全文,就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分析评价和心得体会。
教师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交流中不太准确的理解,一般不予纠正,留待深入理解课文时解决。
学生的感知可能有:
(1)小说以农民的儿子为故事叙述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2)课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安排材料的详略。“台阶”是全文的焦点,显豁突出。
(3)文中着力塑造了父亲这一非常要强又老实厚道的农民形象。
(4)课文的关键句是“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父亲对高台阶新屋的追求,深层地说是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5)新台阶砌好后放鞭时,父亲喜悦的神情描写是非常个性的,很有特色。
5.合作研讨。
学生小组内研讨以下问题,然后把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
(1)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2)“新台阶砌好了”,为什么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了?
(3)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
(4)“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一处描写表现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不作心理描写?
(5)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父亲放鞭炮时的神情有什么特色?
(6)为什么“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7)从父亲苦干大半辈子盖起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生活经历,你受到怎样的启示?你是如何看待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
教师点拨、明确:
(1)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人家高的有十几级,自家台阶只有三级,被人小看,“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想有地位而没有地位,所以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
(2)台阶低,意味着经济地位低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
(3)这篇小说题为“台阶”,先在老屋的台阶上做文章有多方面作用。
第一,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后面写造新屋的时候托石板闪了腰,前后就形成对比。
第二,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
第三,写“我”在台阶上跳来跳去,表明那时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长大成人了”,说明准备盖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写小孩能连跳三级,可见台阶之低。写父亲在台阶的坐姿,又是写台阶之低。
第四,写父亲的脚板,写出了父亲终年辛劳的形象,也说明家庭的贫困。
(4)这篇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他向往,他在谋画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5)文章的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则要详写。
父亲的神情很有特色。他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他一辈子老实厚道低眉顺眼,高兴起来也自有他高兴的样子。作者微妙地写他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异乎平日而又与众不同的样子,他手足无措,想挺胸挺不直,笑也是尴尬的笑。这副喜悦的样子是非常个性化的。
(6)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7)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父亲又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九级台阶砌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
6.研读赏析
(1)哪些情节最能表现父亲的形象?父亲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立下造屋目标,并为之付出长期艰辛的劳动——勤劳、顽强
建成新屋后的喜悦、局促、不自在——淳朴、善良、谦卑
建成新屋累垮身体,不服老——倔强
(2)教师引导分析父亲形象的意蕴。
A:从人类需要层次论的角度:人都有获得社会和他人尊重的需要,提高地位,赢得尊重,是父亲最大的心愿。
造新屋,当然首先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但是,建筑物,无论大小,都具有人文性。“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这篇小说着眼在台阶,写父亲对台阶的要求,就是对地位的要求,就是对尊重的要求。
人的需要总是在自己视野的范围里,由比较而产生的。父亲看别人家高高的台阶,目光那么专注,他羡慕那个气派,他感叹“我们家的台阶低!”尊重的需要使他产生希望和理想。
人的需要是建立在现实可能性的基础上的。父亲以他的力量,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可谓理想远大。他的血管里有民族特质中拼命硬干、坚韧不拔的精神。
B: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角度:父亲创业之所以如此艰难,根源在于生产力水平低下。
这篇小说固然讴歌了父亲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但是更有一种凄楚、辛酸的情感笼罩全篇。
父亲造的新屋,规格并不很高,不过是屋基高些,台阶从三级增至九级。但是他为此付出了大半辈子的辛劳。年轻时,三百来斤的石板一下子能背三趟,也没觉得花了太大的气力。新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体也垮了。
小说告诉我们,父亲创业的艰难困苦,根源在于农村经济极端落后。小说深沉地响着时代对先进的生产力的呼唤。
(3)变换人称练习。
请学生速读全文,试用第三人称说说小说的故事梗概。
教师示例:
××家的老屋只有三级台阶,他眼看人家台阶高,受人尊重,决心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可是凭他的经济条件,要造这样的新屋得准备大半辈子。他想聚沙可以成塔,凭自己一身力气,干他十年二十年,总有一天可以造成新屋。他苦干了大半辈子,一砖一瓦地捡,一角钱一角钱地攒,终于盖起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屋造好了,人却老了,身子也垮了。
三、说话延伸
请学生从家居住房变化的角度,谈谈自己对社会发展引发的人们思想观念(如按揭买房)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的独特的体察和感悟。
四、课堂小结
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韧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撑托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
五、课堂练习
1、“感悟亲情”练习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父亲和母亲,作一次肖像描写。然后,向父母征要他们结婚或年轻时的照片,作一次肖像描写。把两次肖像作一个比较,以书面形式发表随感。
2、结合篇目特点,为学生推荐关于亲情的感人文章或电影(如:《背着爸爸上学》《世上只有妈妈好》等),鼓励学生利用校园网,建立校园亲情主题网页
新华中学初三语文组
十二 呼兰河传 (节选)
萧红
教学目标:
1、鉴赏语言,学习用鲜活的语言描摹事物。
2、体会文中生机盎然的天伦之乐和天真烂漫的童趣。
教学重点:
学习平实贴切的景物描写,体会“我”眼里祖父的形象。
教学难点:
体会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特征。
简要介绍作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童年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是难忘的记忆。许多作家在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生活时,总是感慨良多,女作家萧红在她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里,为我们展示了她充满欢乐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童年生活中去看一看吧!(板书标题、作者)
二、指导自读。
(一)简介作者作品。
1.作者萧红(1911~1942),黑龙江省呼兰县人,现代女作家。她出生于一个旧式家庭,年纪轻轻便品尝了许多人生辛酸,但也培养了她的反抗意识,她是作为一个旧世界的叛逆者走进文坛的。她的创作力求写真,以绘出生活本来的色彩和道出生活的实感为限,这样,她状人写景,抒情写性,虽不着意敷彩设色,又在那上面染上了折光于生活的浓淡不等的色彩和明暗不同的色泽,将美丽鲜活和质朴无华统一起来,创造了一种介乎小说和散文诗之间的新的小说文体。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生死场》,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2.作品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课文节选部分是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
(二)指名朗读课文,布置学生思考:
1.课文里哪些语句是反映“我”的天真烂漫的?
2.在“我”的眼里,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3.课文对景物的描写,充满了童趣,试举例体会。
(三)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四)检查自读效果。
1.课文里哪些语句是反映“我”的天真烂漫的?
提示:如:“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小孩子喜好模仿的天性,祖父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了,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自认为是正确的,因而充满自信,因祖父的笑而觉得受了莫大的委屈,对祖父 也就不那么亲近了,很容易受情绪影响。)
“祖父虽然教我,我看了也并不细看,也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抬头看见了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去吃黄瓜去了。”
“委屈”,一下子就忘记得一干二净了。
(在事实面前也只是马马虎虎承认错误,注意力极易分散。)
2.在“我”的眼里,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提示:可以从以下语句体会祖父的形象:
“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
“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
“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
“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
归纳:从以上语句可以看出,祖父在“我”的眼里,是个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对“我”非常宽容、慈爱、谆谆教诲、平易近人的人。
3.体会课文中充满童趣的景物描写。
提示:如:“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用儿童的眼光来观察,辨别颜色、形状、声响,呈现出来的是景物的本来面目,因而平实贴切,充满孩子的欢愉和真挚。类似的句子很多,可引导学生自己细心体会。)
三、布置作业。
写一段回忆童年的文字,要注意用儿童的口吻表现生活。
新华中学初三语文组
第三单元综合实践活动
新华中学初三语文组
一、设计思路
通过品读、欣赏美文,积累丰满语言材料,提高语言表达的技巧和能力。采用开放式的学习方法,根据不同主题收信、朗诵、评价与课文相关联的中外散文名篇,互动起来,激发兴趣,开阔视野,增加阅读积累。“阅读是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珍视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深入观察生活的基础上,学习深入思考自然、社会现象,思考生命、生活的意义,提高精神品位。利用课堂讨论形式,提高思维和口语交际能力。
二、活动目标
1、在读书中培养发现意识,在文本阅读中学会质疑,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
2、透过文字去研究文章的内涵,发现渗透在文章中的作者思想,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
3、通过对作者、作品及时代背景、社会背景的全面了解,解读文本,了解微言大义,了解曲折的表现手法;同时提高自我认识能力,辨识能力。
4、了解世间百态,了解普遍人的生活,从看似平常的生活中感悟人生,热爱生活。
三、活动时间
2课时
四、活动过程
第 一 课 时
质疑•释疑
步骤 | 教 师 组 织 | 学 生 活 动 |
1 | “学贵质疑”,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不经思考,文中蕴涵的深刻内容就会被忽略。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此,在阅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读下面的文章,提出一些疑问,与同学交流探讨。 山泉 演奏《二泉映月》,有一种心灵沐浴冲游泳的感觉。琴弓的马尾吃住了弦,像是把山里的玉石解开了一个缝儿,泉儿呢,顺着左手指头尖儿款款地流出来。跌扑回还,绕在身边。心里所有的浮躁、郁闷、烦琐,都被淙淙流泉冲走了。身上清爽得很,干净得很。舌根也甜润润湿漉漉。说来真得感谢盲人音乐家阿炳,他用一把胡琴,教会了我们听泉,让我们知道,感觉山中清泉,应该打通生命所有孔窍,只凭眼睛直观是不够的。是啊,古人说刑天舞干戚,以乳为目,以脐为口,就是说人的浑身上下都生着精明的感官,人本来就是精灵剔透的灵长目,我们和炳哥的差别就在于不懂得让心灵长出眼睛看宇宙,让耳朵生出触须抚摸自然,从这个角度说,也许我们才是真正的“盲人”。还有,我们没有化清流为音乐的神力,在盲人音乐家阿炳这里,泉水是灵感的婴儿。他一下子就捕捉住了稍纵即逝的灵感,再加进自己的天分,才情与生命感悟,人间就流淌出了不朽的经典,音乐的清泉《二泉映月》。 “二泉”从前只是伴穷道士沿街卖艺的一支曲子,如果不是遇到杨荫浏先生,那音乐的“泉水”不知会在哪儿幽咽断流了。我在音乐学院学琴的时候,老先生杨荫浏的学养和人品极为师生尊崇。杨荫浏和阿炳(华彦炳)之间的理解与默契,是人间知音的绝唱,俞伯牙与钟子期也不能相比。换句话,琴师俞伯牙倘若遇到杨荫浏,就大可不必因世无知音摔碎瑶琴了。杨荫浏是建国初期为抢救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寻访阿炳的。背着笨重的录音机,他和阿炳谈心,谈艺,谈琴。用那时候流行的“履带”般的录音机带,录下了阿炳的曲子。这首曲子无题,阿炳让杨先生取个题目,杨先生思忖了片刻说,就叫《二泉映月》吧。 可以想像这时候阿炳是多么感动和惊奇,他那深陷的眼窝红了,几乎要流出“泉水”了。面前这位先生不仅听懂了他,把他的琴声录下来,让他的音乐永远活着,而且一语点睛,戳动了他的心泉之门。是呵是呵,这娓娓动听的音乐,不是映月的天下第二泉又是什么?泉水一冲出深山罅隙,月光就扑了过来。一轮梨花变成了液体。揉碎了月光,丁丁冬冬唱着歌,奔跑跳跃在惠山的绿竹林青草地。忽然从高高的石崖向上“蹦极”,珠王四溅;忽然在花丛潜伏蛇行,若断还连,幽幽咽咽的;忽然又有光滑的鹅卵在溪床上跳着轻盈的舞步,带着小鱼,携着蝌蚪,跑向山外的世界……音乐在胡琴的三个把位回还,如曲水流觞。装饰音和滑音机智乖巧有力,似鱼嬉水草。拌弓细碎流畅,清流里有诉不尽的柔情。《二泉映月》是回旋曲式,让人把醉人醴泉回味品咂个够。更要紧的是,杨先生听着盲人音乐家心泉的律动,深深感觉到了阿炳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也听到了涌动的泉水里,有一点儿淡的哀伤。 阿炳和杨荫浏都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可映月的二泉还奔涌在我们的生命和生活中,记得,首美妙绝伦的乐曲使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由衷倾倒,他说过,二泉映月应当跪下来听。是的,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也许,惟有双膝跪倒,才可以聊表心中的虔敬和感激。我们感激创造美的阿炳和发现美的杨荫浏。阿炳开掘出了他心中独一无二的音乐美,杨荫浏牵着“泉水”的手,出了山。 ①阿炳“化清流为音乐的神力”具体表现在哪里? 他能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再加进自己的天分,才情与生命感悟。 ②“杨先生听着盲人音乐家心泉的律动,深深感觉到了阿炳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也听到了涌动的泉水里,有一点儿淡的哀伤。”阿炳既然热爱生命和自然,那么他的“哀伤”又是什么呢? A.阿炳是个盲人,但他凭着心灵的感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懂得了生命的可贵,因此对生活充满着一种激情.而在他心灵深处,感到自己看不到光明乃人生的一大遗憾,不免生出淡淡的“哀伤”。 B.阿炳是个热爱自然和生命的人,但他不是生活在空中楼阁,他也不能感受到人生曲折,他能感受到美好生活的背后有着令人伤感的阴影。他懂得快乐和忧愁,这正说明他有着健康完美的人生。 ③怎样理解“惟有双膝跪倒,才可以聊表心中的虔诚和感激”这句话的含义? A.《二泉映月》自身的艺术魅力,只有跪着听,才能欣赏出其中的美. B.只有怀着虔敬的心才能感悟出阿炳生活虽对他不公,但仍然充满着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的精神境界。 C.只有怀着感激的心,才能感悟杨荫浏先生发现美、传播美的博大胸怀。 | 阅读、质疑、交流、评价 |
2 | 体会人性人情之美 文学是人学,文学离不开人性,文学要传达人类的情感,文学作品中往往蕴涵着作为文学艺术范畴的人性美和人情美。结合本单元课文,说说你对人性美和人情美的理解。 A.人性是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情感和理性。人性美是人在交往或自我实现中表现出来的善良、同情、正义等善性的心理和情感,它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显示出来的真、善、美。如《台阶》中的父亲吃苦耐劳、无怨无悔,表现出一个淳朴农民身上的美好的品德。《呼兰河传》中萧红健康而充满活力的童年生活,体会出生命的美;她祖父的那份慈爱和宽容体现出人性的善良。 B.人情就是指人的情感。人情美也是人性美的一种体现。它主要反映出人的情感需求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如《送行》中勒罗懂得旅行者的情感需要,诚心诚意地扮演好送行者的角色,倾注自己的真情,让我们体会到人对于真情的渴望。丰子恺赞美孩子的热情率真,而对成人世界感到悲哀,这也表现出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 阅读、讨论、交流 |
3 | 挖掘“微言”之“大义” ①我们感谢他光临做客,惋惜他即将离去,两种情感都溢于言表,这实在是一次完美的送别了。《送行》 ——主人欢迎客人的到来,对客人的离别感到不舍,感情真挚,气氛和谐自然,礼数周到。 ②孩子们!你们果真报怨我,我倒欢喜;到你们的报怨变成感谢的时候,我的悲哀来了!《给我的孩子》 ——孩子如果知道“报怨”,说明他们还是率真的孩子;而当他们知道感激父母的管束时,说明他们已经懂得了世事,已经失去了天真无邪的童年了。 ③父亲说洗一次干净的脚,觉得这脚轻飘飘地没着落,踏在最硬实在青石板上也像踩在棉花上似的。《台阶》 ——父亲没有穿鞋,脚上裂着的干沟里嵌满泥沙,难得洗干净一次反而不习惯了。这一描写从侧面表现出父亲的勤劳和贫困。 ④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呼兰河传》 ——写出孩子对太阳的崇敬。在她的眼里,有了阳光,园子变得更神奇,她也就有了更多的欢乐。 | 理解、交流 |
4 | 回忆童年的美好,理解成人的“无奈” ①童年是首很动听的歌,待它从你耳畔轻轻滑过,你便会开始珍惜,甚至渴望再回到那如梦的童年。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如此留恋你的童年。 ②童年是这样美好,人们往往都把自己的童年当作最美的回忆,那么人又为什么不能永葆一份童真呢?你能理解他们的“苦衷”吗? | 畅所欲言 |
第二课时
练笔园地·妙笔生花
步骤 | 教 师 组 织 | 学 生 活 动 |
1 | 与长辈做心灵的沟通 孩子时代,你依恋着父母,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保护伞;现在长大些了,你却想摆脱父母的约束,甚至连话也不多说了,你真的就没有话和父母说了吗?在老师面前,你也许规规矩矩,那是对老师的尊重但你是否想过要和老师交流呢?如果觉得不好当面跟长辈说话,那么就写一则日记,对父母或老师说说心里话。 | 写作、交流 |
2 | 表现美好的人性 人生是一个大舞台,人类在这个舞台上演绎着大大小小的故事。其中有些故事会震憾你的心灵,让你感受到美好的人性。这些故事或者通过媒介传到你的耳朵中,或者就发生在你的眼前。选择你记忆中最感人的一个故事,以“美丽的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 美丽的心灵 一天下午放学时,刮起了大风,我骑着自行车埋头向前猛冲,一心只想早些回家,谁知那自行车好像生了气似的,害得我摔了一交。 我的腿撞在了凉冰冰的肮脏的地面上,被笨重的自行车压着,脱了一层皮,鲜血从膝盖上缓慢地滑落下来。我一手吃力地撑住地面,一手捂着血淋淋的膝盖,可是鲜血还是不停地向下流动。我感到膝盖很疼,心理异常着急,便哇哇大哭起来。这时,路边走来一位年轻的叔叔。他看到这一状况,连忙跑过来,嘴里还说:“你有什么困难吗?”他掀开压在我身上的那辆自行车,从兜里掏出自己干净的手帕,一圈圈帮我包扎好腿上的伤口。他问了问我的家庭情况,我依依作了回答。叔叔把我背起来,小跑步把我送到医院。来到医院,他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可他顾不得歇息,又连忙背我去挂号。等了大约一刻钟,好不容易轮到我们了。叔叔从兜里掏出自己的零用钱,填好表格,急急忙忙把我送到急诊室。医生把叔叔的白手帕小心翼翼地取下来,用白纱布给我包扎好。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叔叔见医生包扎完了,就来到挂号处,给我的家人打电话。不一会儿,爸爸妈妈就赶到了。他们热泪盈眶,送礼品给叔叔。叔叔谦虚地说:“没事儿,这些事是我应该做的,这礼品我不能收!” 我十分感激叔叔,因为他有一颗助人为乐的心。 | 写作实践 |
第三单元诵读欣赏
新华中学初三语文组
【原文】
往事(之七)
冰心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 ——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评析】
《往事》之七,是这组散文中的佳作。它清新绚丽,跌宕多姿,富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而这一切,均源于灵巧的艺术构思。
文章的开头乍看起来,仿佛只是客观的记事,但在淡淡的叙述中,点染出色彩,流溢着芬芳,显露出高洁的情致。紧接着透过历史的空间,“作年之久”,表现出两缸莲花又是宁静的生活中跃出的一朵浪花。新奇,引人关注,为后文作了铺垫,是巧妙的伏笔。同时超越地域的阻隔,与故乡园院的红莲联系起来。映出月夜乘凉,祖孙亲切交谈的场景,不仅蕴含着祖辈对女性重视,也加深了对红莲命运的关注。
全文的中心,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夜雨后两缸莲花的情状。白莲在繁杂的雨点摧残下凋零了,洁白的花瓣飘散在水面上,那小小的莲蓬和淡黄色的花须孤零零地留在梗上,随风摇曳,显得那样凄清、冷落,这里明显地沉浸着作者怜惜的情感,有以作为红莲的对比。那朵初开的、亭亭玉立的红莲,是高雅、清芬、瑰丽的形象,可以说是审美主体的象征。在大雷雨中,在毫无遮蔽的天空之下,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这自然界的雷声雨点,无疑也是黑暗、动荡时代的风雨,它摧残着娇嫩的花朵,侵袭着美好、纯洁的心灵。在风雨飘摇之中,一个大荷叶,倾侧下来,覆盖着开满的红莲。尽管雨势并不减退,而左右欹斜的红莲又稳静地玉立着,狂暴的雨点,只能在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这里的倾侧、覆盖,透露出一种崇高、感人的美。荷叶勇敢地抗击自界的风雨,无私地交织在一起,寄托着作者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对坚强的力量、英勇无畏的精神、扶持新生、美好事物的行动的赞颂。文章的主题自然地得到了升华。
【活动目标】
1、用普通话反复诵读,音量适中,感情充沛,节奏感强,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2、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感悟、背诵。
3、启发学生想象和联想,使其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去品味散文的意境和蕴涵。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步骤 | 教 师 组 织 | 学 生 活 动 | |
激 情 · 导 入 | 1 | 你知道冰心与她母亲有多亲密吗?她的作品为什么大都以“母爱”和“童年”为主题? | 各抒己见 |
2 | 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冰心是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女作家,她的散文清新脱俗、感情真挚,令人心醉。她最擅长对片断情思的深切抒写,而这些往往是从对生活最细微处的寻觅、感受中产生的,然后通过充满感情色彩的文字表达出来。欣赏《往事》(之七),你会体会到她散文艺术的这个特点。 | 聆听、理解 | |
调 动 积 累 · 资 讯 共 享 | 1 | 交流作者信息 文坛巨匠——冰心 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民进成员。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中文系。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任大学学生会文书,北京女学界联合会宣传股成员。1923年赴美留学,获威祺利女子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曾任教燕京大学、北平女子大学、清华大学、昆明呈贡简易师院。1940年迁居重庆,出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第三届理事。1946年赴日本东方学会、东京大学文学部讲学,任该校第一位外籍女教授。1951年由日本回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二、三届理事及书记处书记、顾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第二、三、四届委员及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全国第一、二、三、四、五届人大代表,全车第五、六、七届政协常委及第八届政协委员,全国少年儿童福利基金会副会长,中国妇女联合会常委。191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重要著作有诗集《春水》、《繁星》,散文集《寄小读者》、《往事》,小说集《超人》等。 | 交流、识记 |
2 | 了解《往事》概略 《往事》是冰心1922年7月间相继写成的,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3卷第10期。作者用了一个副标题“生命历史中的几页画图”,准确地概括了这组散文的内容。冰心曾说:“《往事》那就是放大的《繁星》和《春水》。”我们不妨把这句自白,作为理解、鉴赏这个散文系列的一把钥匙。《往事》用曼妙的文笔,抒写她对童年和少年时代甜美生活的回忆。冰心在《往事》总标题下,接连写了二十则,内容丰富多彩。在艺术表现上,作者从细处落笔,撷取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凝结在美的意境之中,引发出诗的情思,在行云流水般的倾吐中,闪射出智慧的光华。 | 聆听、识记 | |
诵 读 文 本 · 整 体 感 知 | 1 | 略述悠悠往事 放声把课文诵读一遍,简要说说这篇散文所叙述的往事。 【明确】因为父亲的朋友送来了两缸莲花,便想起了故乡的红莲,由此想起九年前祖父的话。半夜风雨急骤,担心莲花不耐摧残,故生烦闷之情。母亲召唤,坐到母亲身边,见绿荷神奇倾倒,为红莲挡住雨点,顿觉心绪安宁。同时深受感动,以莲自比,赞美母爱。 | 诵读、理解 |
2 | 体会作者深情 作者以饱蘸常情的笔触,描绘夜雨后两缸莲花的情状。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并以莲自比,表达内心的情感。结合课文,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点拨】看到风雨中的荷叶勇敢地呵护红莲,作者联想到女儿对母亲的依恋,母亲对女儿的呵护。这一幅“荷叶护莲图”深深地感动了作者,作者在心底里呼唤母亲的呵护,并非不想独立于世,而是因为母爱永远是最伟大的力量源泉。 | 讨论、交流 | |
精 读 课 文 · 品 析 赏 鉴 | 1 | 欣赏作品灵巧的艺术构思 《往事》之七,是《往事》这组散文中的佳作。它清闲绚丽,跌宕多姿,富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而这一切,均源于灵巧的艺术构思。再次诵读课文,看看作者的“艺术构思”“灵巧”在什么地方? 【明确】文章的开头,乍看起来仿佛只是客观的记事,但在淡淡的叙述中,点染出色彩,洋溢芬芳,显露出高洁的情致。紧接着透过历史的空间——“八年之久”,表现出两缸红莲又是宁静生活中跃出的一朵浪花。新奇,引人关注,为后文作了铺垫,是巧妙的伏笔。同时超越地域的阻隔,与故乡园院里的红莲联系起来,映出月夜乘凉,祖孙亲切交谈的场景,不仅蕴含着祖辈对女性的重视,也加深了对红莲命运的关注。 | 聆听、感悟 |
2 | 品读句子的深刻含义 ①仍是不适意! 【点拨】可以对作者的“不适意”作一些猜测:也许是烦闷的雷雨,也许是因为白莲的败落,也许是想到脆弱的生命终究敌不过雷雨,也许是想到仅存的美丽的红莲也会凋谢……总之,作者流露出一种怜惜和担心之情。 ②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明确】作者原来担心红莲的命运,所以“心绪”不宁;现在看到红莲被除数荷叶呵护着,不会被繁密的雨点打着,便放心了。 ③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明确】“心中的雨点”与“自然界的雨点”相对照,是指人生中遇到的挫折。“除了你”强调母爱的伟大,表达作者对母爱的依恋和赞美。 | 讨论、交流 | |
联 系 生 活 · 拓展 延 伸 | 1 | 描述你心中的母爱 母爱,是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人们赋予它太多的诠释,也赋予它太多的内涵。有人说母爱就像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文雅清淡;有人说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闲自然;有人说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那么你心中的母爱又是怎样的呢? | 各抒己见 |
2 | 欣赏《往事》中的佳作 往事(之九) 只在夜半忽然醒了的时候,半意识的状态之中,那种心情,我相信是和初生的婴儿一样的。——每一种东西,每一件事情,都渐渐的,清澈的,侵入光明的意识界里。 一个冬夜,只觉得心灵从渺冥黑暗中渐渐的清醒了来。 雪白的墙上,哪来些粉霞的颜色,那光辉还不住的跳动——是月夜么?比它清明。是朝阳么?比它稳定。欠身看时,却是薄帘外熊熊的炉火。是谁临睡时将它添得这样旺! 这时忽然了解是一夜的正中。我另到一个世界里去了,澄澈清明,不可描画;白日的事,一些儿也想不起来了,我只静静的…… 回过头来,床边小几上的那盆牡丹,在微光中晕红着脸,好像浅笑着对我说,“睡人呵!我守着你多时了。”水仙却在光影外,自领略她凌波微步的仙趣,又好像和倚在她旁边的梅花对语。 看守我的安琪儿呵!在我无知的浓睡之中,都将你们辜负了! 火光仍是漾着,我仍是静着——我意识的界限,却不只牡丹,不止梅花,渐渐的扩大起来了。但那时神清若水,一切的事,都像剔透玲珑的石子般,浸在水里,历历可数。 一会儿渐渐的又沉到无意识界中去了——我感谢睡神,他用梦的帘儿,将光雾般的一夜,和尘嚣的白日分开了,使我能完全的留一个清绝的记忆! 【赏鉴】 《往事》之九是一篇别致的散文,仿如晨曦下的露珠,那样清新;薄雾中的鲜花,具有朦胧的美。这艺术上的灵性,源于表现手法的特异。 在本文中,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种种花卉以人的特点,不同的性格:牡丹在微光中晕红着脸,浅笑着;水仙在光影之外,领略凌波微步的仙趣;梅花和旁边的水仙对话。作者形象地勾勒出三种不同品性的花的自然神态,生动地表现出它们各自的美的风姿,仿佛能听到花的轻柔的话语,闻到花的清香。文章具有鲜活的灵气。 作者通过意识的流动,创造出温馨、甜美、朦胧的意境,借以寄寓深邃的人生哲理,理想的人际环境,高洁的人格追求。表达出对为了别人的幸福、安宁,而默默地奉献的人的由衷赞美。而这一切,都隐藏在情景交融的意象之中,命意清晰,意味隽永。 | 诵读、欣赏、感悟 |
第四单元总体设计
教学目标及重点:
1、了解我国古代文化中关于纳谏除蔽、舍生取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方面的道理,古为今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军事谋略,学习古人克敌制胜的智慧和敢于斗争、克服困难的精神。
2、掌握设喻、对比等论述道理的方法,提高讲道理、发议论的能力。学习欣赏文言文精彩简练、生动传神的叙述方式。
4、掌握古代汉语常用实词的意义和常见虚词的意义与用法,掌握部分句式特点,不断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5、熟读、背诵本单元文言文,能欣赏并背诵《山坡羊·潼关怀古》。
设计思路:
学习本单元课文,要求我们了解各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走近作者,走近作品塑造的人物,走近经典的世界。这六篇古诗文都是经典篇目,反映了古代文化内容的博大精深。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原文,并通过反复诵读,感悟文中所阐述的道理和所表达的感情,探究文章的写作特色,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掌握文中常用实词的意义与用法,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课时安排:
《曹刿论战》2课时
《邹忌讽齐王纳谏》 2课时
《孟子》二章3课时
《愚公移山》2课时
《出师表》3课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课时
综合学习与探究4课时
诵读欣赏1课时
共计18课时
十三 曹刿论战
《左传》
教学目标
1、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2、学习本文剪裁详略得当的方法。
3、借助文中简洁的语言及动作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抓住“论”为中心组织材料栽剪得当的写法;
2、运用对话简洁传神地刻画人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古今中外,军事家纵横捭阖、层出不穷,孙子、孙膑、曹操、诸葛亮、拿破仑、毛泽东……这些名字,我们耳熟能详。可今天,我们要走近一名普通而又不平凡的老百姓——曹刿,他不是国君,却创造了军事史上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他不是军中大将,却有着主动请缨亲临沙场指挥的风范……他无愧于“平民军事家”的称号。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关于左传
本文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论战”的意思是曹刿论作战的道理,所以文章的重点不在记叙战斗情况,而在记叙曹刿“论”战略、战术。
《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我国较早的一本史学著作和文学著作,相传为左丘明所著。书中保存了大量史料,文字优美,叙事说明,有很重要的史学和文学价值。《左传》长于写战争,雄辩地显示了战争胜负的必然性,语言简练、精严贴切。
2、背景资料
春秋时期,齐鲁两国邻国。齐国占有今山东中部地区,是较强大的诸候国;鲁国在今山东南部,是较弱小的诸候国。齐襄公荒淫暴虐,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前685年齐国发生内战,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的公子小白都抢先赶回了齐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将要抵达边境地的时候,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了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护送公子纠的鲁国军队。。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公子纠被逼死。当时齐桓公刚当上国君,很想显示自已的威风,建立威信,便又以鲁国曾帮助公子纠为借口,于公元前684年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鲁之长勺。
3、指导学生积累生词
4、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准字音并思考: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选几位同学概述课文大意。
明确: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曹刿请见庄公,询问备战情况,随同庄公参战,大获全胜,曹刿为鲁庄公释疑解惑。通过人物的对话及动作描写,着力刻画了一个深谋远虑、有着高超的战略思想及卓越的军事才能的“平民军事家”——曹刿。
5、梳理结构
课文的三个自然段分别对应了战争的哪三个阶段?各自论了什么?
【点拨】文章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录了曹刿与庄公在战前、战中、战后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讨论,即
第一段:战前(论战前的准备)
第二段:战中(叙战争的过程)
第三段:战后(论战胜的原因)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师生共同研习第一段
1.学生齐读第一段。
2.学生讨论交流本段中的难词难句,教师适时点拨,解答学生疑问。
3.选一学生翻译第一段,其余同学评点,指出错误、不足。
教师提示本段中的重点字词。
4.内容梳理
(1)提问:“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可以看出曹刿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曹刿身份卑微,却能关心国家大事,为国事深谋远虑。
(2)提问:鲁庄公认为战前需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曹刿是如何评价的?
明确: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3)提问: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明确:鲁庄公借小惠赢得近臣的拥护,借小信赢得神灵的保护,这两点都被曹刿否定。在曹刿的启发下,庄公终于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5.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背诵课文。
四、布置作业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如巨鹿之战、马陵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城濮之战等。请收集一些这方面的文章阅读。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研读课文第二段。
(1)选一学生翻译第二段,其余同学评点。
教师强调:鼓,击鼓进军,名词活用作动词。
(2)提问:曹刿是如何帮助庄公选择战机的呢?
明确: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急于出战;鲁军刚刚获胜,庄公又急于追击。曹刿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变化作出正确的判断。
(3)学生根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2.研读课文第三段。
(1)选一学生翻译课文。其余同学评点。
教师强调: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文言文翻译。须补出必要的成分,保持句意完整。
(2)提问:本段写曹刿沦述战胜齐国的原因,曹刿的解释分哪几层意思?
明确:分两层意思,一讲攻击的最佳时机,“彼竭我盈”高度概括了最佳战机;二讲追击的条件,我们可以概括为“辙乱旗靡”。这两层都表现了他考虑周全、行动谨慎。
(3)学生齐读第三段,背诵。
3、内容小结
三、品读课文,鉴赏《左传》的艺术特色
1.关于人物塑造
(1)关于曹刿
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2)关于鲁庄公
课文集中体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
但鲁庄公不是一个昏君。鲁庄公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自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综上,可以得出鲁庄公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
(3)关于比照映衬
作者巧妙地运用比照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宗国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庄公的对比中,以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持重,一个出身下层而深谋远虑的谋士形象跃然纸上。
2.关于详略
课文剪裁详略得当。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等则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四、课堂小结
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生动刻画了曹刿作为卓越军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语言简练,情节详略得当,充分代表了《左传》的艺术成就,是《左传》中的名篇。
五、作业
扬州市第一中学 薛仕秋
十四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宾语前置的句式特点。
2.了解《战国策》。
能力目标:1.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德育目标: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1、理读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古代纳谏除蔽、修明政治的道理。
教学难点
反复诵读,体会邹忌进谏的技巧。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说话要看对象,提意见更要看对象,如果提意见的对象是手握生杀大权的君王,弄不好就会招来杀生之祸。今天我们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来看看邹忌是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规劝齐威王的。
二、解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题目“邹忌讽齐王纳谏”,“讽”是什么意思?(今义:讽刺。古义:讽谏,委婉地规劝。)“纳”呢?(采纳、接受。)邹忌规劝谁?(齐王。)谁接受谏言?(齐王。)所以这个题目是一个“兼语句”。“齐王”既作“邹忌讽齐王”的宾语,又作“齐王纳谏”的主语。
三、资料简介:
1、《战国策》简介:
《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短长》等,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为《战国策》。共33篇,分国别编辑,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叙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读这本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
2、邹忌简介:
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
3、齐威王简介: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只知道喝酒、听音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
四、朗读课文,把握文意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在生字、多音字、通假字下作记号。
2.课文主要叙述了什么事?
文章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五、译读课文,理解文意。
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如有疑难问题,同桌之间讨论解决。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1.研习第一自然段
⑴选一学生翻译第一段,其余同学评点,指出错误、不足。教师强调重点字词。
⑵这段写了什么?
邹忌与徐公比美,他从妻、妾、客人的赞美奉承中悟出客观事实受到歪曲的原因。---自己地位特殊,很难听到真实的意见。
这比美悟出的道理为邹忌讽谏齐王埋下了伏笔。
2.研习第二自然段
⑴选一学生翻译第二段,其余同学评点,指出错误、不足。教师强调重点字词。
⑵提问:在本段中,邹忌是如何讽谏齐王的?
明确:以家事喻国事的办法。以“臣之妻私臣”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相比;以“臣之妾畏臣”与“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相比;以“臣之客欲有求于臣”与“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相比,劝说齐王除蔽纳谏。
3.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⑴选一学生翻译第三、四段,其余同学评点,指出错误、不足。教师强调重点字词。
⑵提问:邹忌讽谏的效果如何?他是怎样取得这样的效果的?
明确:王曰:“善”则是对邹忌一席话的肯定和赞赏。由于邹忌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由家事到国事,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去规劝齐王;设喻巧妙,推认自然。入情入理,态度诚恳,所以齐王正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⑶提问:齐王是怎样纳谏的?臣民是怎样进谏的?齐王纳谏的结果如何?
明确:①齐王下令按进谏的方式,分三等悬赏群臣吏民。②臣民进谏分三个阶段,发生了三次变化。这三变生动地反映了这一重大举措的正确性。③结果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邹忌讽谏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个别抽查或集体齐背。
二、品读课文,鉴赏写作技巧之妙
《邹忌讽齐王纳涑》一文被人称赞的应为结构上的“三叠法”了:三问,三答,三思(与徐公比美);三比(由已推王);三赏(齐王纳谏);三变(结果)。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形成一种奇特的篇章结构。
“三问”“三答”见性情
1、品味邹忌的三问:
问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问妾:“吾孰与徐公美?”
问客:“吾与徐公孰美?”
[提示]“三问”内容一样,都是询问对方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可是细细体味就会发现,发问的对象、心境、时间不一样,问话里所包含的感情色彩、口吻语气也就有所不同。
[明确]第一问的语气应充满自信,且自鸣得意的。问话脱口而出,喜形于色,对妻子充满了亲昵无间的感情;
第二问应带有疑虑,并且急于知道结果,语气是严肃、疑虑、急切的。
第三问是邹忌与客人闲聊时的发问,语气比较平淡随意。
2、品味妻、妾、客三答:
妻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妾答:“徐公何能及君也?”
客答:“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确] 妻的回答用了反问句兼感叹句,而且还有“君美甚”的强调,这是发自内心的热烈赞美。
妾的回答和妻相比少了一句“君美甚”,简单重复一句“徐公何能及君也”,有一点言不由衷,出于敬畏丈夫而不得不说;感情色彩是讨好,口气有点勉强。
客的回答是陈述语气。他是有事拜访,有求于邹忌,所以回答总得让对方满意,从他的语气中能体会到,客的回答较为平淡,比不上妻妾那样中肯有力。
“三思”“三比”见智慧
1、品味邹忌的三思: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明确]前面两次反思均以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比较为事实基础,得出“自愧不如”而且“弗如远甚”的结论。
第三次邹忌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经过一番艰难而深刻的思考,他终于明白,妻、妾、客人认为他比徐公美的真实原因:妻偏爱他,妾敬畏他,客有求于他。妻、妾、客出于各自的感情和心思都蒙骗了他。邹忌经过一而再,再而三的思考,才终于发现这一点。
2、品味邹忌的三比:
[明确]三次类比联想,表明齐王遇到的情况和自己的处境非常相似,最后有力地推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邹忌注意了进谏艺术,这种迂迥曲折、委婉含蓄而又情趣别致的说理方式当然容易为齐王所接受,说得齐王心花怒放,大呼叫“善”。
“三赏”“三变”见胸怀
[思考]中国历史上不乏忠臣进谏的故事,但他们的命运却各不相同:比干劝谏商纣王不要沉湎于酒色而被挖心,蹇叔劝谏秦穆公不要出兵伐郑而被嘲讽羞辱,屈原劝谏楚怀王连齐抗秦而被放逐,伍子胥劝谏吴王夫差除掉勾践而身为戮没,但邹忌劝谏齐威王却收到了成效。这是什么原因呢?仅仅因为有较高的劝说技巧吗?
[学生讨论,明确]唐代魏征没有讽谏艺术,每每获得成功。看来劝谏能否成功。其决定因素在于谏对象——王。邹忌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齐威王的英明。
[过渡]课文除了刻绘主人公邹忌这个形象之外,还通过“三赏”“三变”的情节展开刻画了贵为君王的齐王难能可贵的品格——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坦诚大度,治国有方。
1、“三赏”: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明确]悬赏纳谏,不惧“面刺”、“谤讥”而广开言路,显示了齐王的宽宏大量和治国心彻。
2、“三变”
[过渡]如果说“三赏”是直接体现齐王的胸怀气魄的话,那么“三变”的描写就是间接表现齐王的气度品格。紧随“三赏”之后,文章又写了“三变”(三种进谏的情况及结果)。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明确]这些“三谏”情况描写,无一不是齐王谦逊礼贤,善纳忠言的结果,也从一个侧面凸现了齐王的智慧谋略和宽宏大量。
三、归纳人物形象
邹忌:
足智多谋,精于辞令,深谙君王心理的谋士,从日常生活想到国家大事,忠于职守,勤于王事。在别人的称赞中没有得意忘形,而是仔细思考,实事求是,头脑冷静,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考虑成熟,立即进谏,胸怀坦荡。从耐人寻味的小事中总结道理,打动齐王,以自己之受蔽推论到齐王受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齐威王:
开明君主,勇于听取不同意见,闻过则喜,并马上付诸实施。能根据人人们的建议和批评兴利除弊,进行改革。
四、拓展:《邹忌讽齐王纳谏》给你什么启示?
学生明确:作为领导,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偏听偏信;作为群众,提建议要讲究方式方法,既不冒犯对方,又要保护自己的尊严不受侵犯;作为普通人,要善于接受别人的建议。
五、课堂小结
《邹忌讽齐王纳涑》对话精彩,结构精巧,邹忌的睿智,齐威王的英明等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邹忌的讽谏艺术,对于当代人际交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评价自己,积极接受他人建议,善于向他人推销自己。
扬州市第一中学 薛仕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