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长乐喜筵琴江满族村2013.5.28 长乐琴江村

离开九头马接近中午,走出岐阳村搭上恰好经过的出租车去长乐市内的国惠大酒店,参加一场当地的婚礼。



途径吴航路。一直以为吴航是不锈钢公司的名称,原来吴航是一个地区名字,小拓展了一下地理知识



会堂路,长乐人民会堂


长乐市区的房产近几年发展也非常快,楼盘林立,楼宇密集,楼盘均价由前些年的2、3千一下攀升到上万、1万多,最中心的高档楼盘(会堂路西侧)达到3万每平米,在这样一个我以为偏远的地方听着有点令人咋舌。据说长乐当地生意人很多,都很有钱,所以房产也有市场。想来因为是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日照充足,当地的建筑应该只有遮阳要求,所以楼与楼之间的间距很小,楼层也非常高。福州的抗震设防等级7度,很多建筑非常的高瘦看去体型很不利抗震。这也是我一直疑惑的地方,有待查阅相关资料。

传说中长乐的婚礼与我曾经参加和听说的婚礼都不一样,不但不用送礼金,反而还会分到钱。对此,我充满向往(不送礼金反而还分钱的喜筵发源地是在福州长乐的金峰,网上的帖子都说的很有趣)



因为在酒店举行,这场婚礼也就显得很普通了。中午12点入座,婚礼司仪的开场白居然是在一阵吃喝以后才开始,司仪的主持也很程式化。后来的大婶喜妈发言倒是很有喜感:喜妈有个破锣大嗓门,经过扩音器后,震耳发聩啊,还来了一段福州话,鸟语,一个字也没听懂!好在喜妈报嫁妆是用的普通话:上海住宅房产一套、店面房产500平(没说上海的还是哪里的,干嘛不说说清楚?!)、公司股份100万、现金100万、宝马325一架。

我内心一阵疯狂感慨:有个有钱的爹真好,哈



长乐市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地处闽江南岸最下游的闽江口,海产丰富,所以喜酒桌上以海鲜为主,新鲜好吃但没很大特色:我眼前的这碗是薏米小象蚌羹,绿绿的汤汁不懂是什么。不便拍照,我只依稀记得有:白灼斑节虾、炭烧肉、鲍鱼、坛蒸八鲜、福州鱼丸肉燕、太平燕煮蛋、白灼龙虾、东星斑、鱼翅什么羹(忘记了)、白灼花螺、咸汤白丸子。。。邻座胸口戴胸花的老大爷大概是新娘家关系密切的亲戚,时不时举起小酒杯用福州话招呼大家喝酒吃菜,他不知道我这蹭喝喜酒的人一个字也听不懂,他每次举杯,我也都举杯喝一口玉米汁应一下,听不懂反正知道就是让多吃多喝。

1点半左右酒席结束,妈的,好失望,没发传说中的钱,私下分析了没发钱的各种原因,想想都要笑,估计大家都失望。客人们拎着“喜包”三三两两的散去,因为好奇喜包里装的什么,我也拎了一包,后来到琴江满族村打开,是一包各种橄榄蜜饯,还是福州老牌子:赛园。第一次看见喜酒不发喜糖发蜜饯的。

希望能有机会参加一次长乐金峰真正的农村喜筵:结婚、寿宴、白喜什么的都行

下午2点,烈日当头,赶到长乐市航城街道-有着民情风俗独特、功戴青史的福清市唯一的少数民族满族村。

琴江满族村位于长乐北部闽江下游南岸,村域总面积0.6平方公里,总户数157户,共有418人,福建是当前我国江南地区最集中的旗人聚居地。琴江原为清“福州三江口水师旗营”,是当年清代全国四大八旗水师之一,也是目前我国东南沿海仅存完整清代水师城堡,迄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它既有军事历史背景,又具民族文化特色,文化底蕴浓厚,水陆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已成为中华八旗文化的“活化石”。琴江有史以来至清均属闽县管辖。清雍正七年(1729),镇闽将军阿尔赛奏请朝廷从老四旗中抽调513名官兵携眷进驻琴江,围地筑城,建立福州三江口水师旗营,是当时全国沿海四大水师旗营之一,故又称“旗人八卦城”。旗兵皆世袭,一律携带眷属,最盛时聚居3000多人。辛亥革命后,水师旗营逐渐成为一个居民村落,琴江隶属闽侯县江左里。1934年,江左里等6里划归长乐县,翌年,编查保甲,琴江属洋屿保。新中国成立后,长乐县第四区(营前)洋屿乡,1958年改成城关公社洋屿大队,琴江属之。鉴于琴江旗人辛亥革命前一贯保持旗籍,一直享受清朝廷给予同族的特殊优待,明显保留“旗下话”(满话)和满族习惯的事实,1979年长乐县批准正式成立琴江满族大队,是福建省唯一满族大队,属航城公社。1984年起改为琴江满族村。


八旗广场,八根古旧木质旗杆,想来是当初悬挂: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



村口古榕。南方农村都有村口一巨树,应该有风俗说法



空无一人的巷道,只偶有居民和修路工人出入



















满族村一处民宅深处赫立一座小巧精致的凉亭。因为多数房子都大门紧锁,人去楼空,不能看到。我所见到的满族村的房子大多都没有过于精美的雕刻细作,这座小凉亭是个例外。


福州长乐喜筵琴江满族村2013.5.28 长乐琴江村















去年7月和这次,我只在长乐看到以人物为主题的柱础,或许是我走的看的还少





这里的屏扇雕花形式显然简化











旗人街家家户户都保留有六离门,一人高小门上的小窗是为了方便旗人兵眷不出门观看街景


六离门












1729年岁末,老四旗513名官兵奉旨携家眷进驻琴江,他们祖上都是跟着努尔哈赤起兵的,后随康亲王入闽平定耿精忠之乱始定居长乐。琴江村是个兵营,按太极八卦格局建成,最适合巷战。兵营有城墙包围,成椭圆形,坐南朝北,北临闽江。每位官兵都有一套一进房子,房子建得极齐整,但路网非常复杂,生人进去根本出不来。
琴江村的建筑格局至今保存完好,村中还保留着275年前建的一段兵营老墙、当年官兵住的老宅子、太极路网和当年水兵营的司令部---将军行辕。该行辕是供清驻闽福州将军每年视察水师操演用的,平时为旗营官员办公地方。行辕门前照壁、古井保留完好。

“公衙门”,福州将军行辕,没有任何装饰性的精雕细作,古时行使行政机关只能

清初福州将军行辕遗址,民国初时仍为前后三进,前为大堂,两边厢房是办事人员办公处所,后部分改为官学教室,现存中进为将军行署寓所,后进是厨房衙设勤杂人员住所。将军每年春秋两季都要带随从人员到旗营住上数日检阅陆战、水操。大堂前即为过去大门,面对大街。



当年八旗水师办公议事的场景壁画,依旧鲜艳生动









楼梯、扶栏,一应简化



高低不同的桩子。估计是按当时八旗水师训练功能后作的,百年前如果真存在这些训练桩,也应该是木桩



估计这是修复了的八旗水师操练广场







满族村村口,右侧灰砖房子是航城街道琴江满族村经济合作社、村委会、村支部、民兵营之类的村办用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62718.html

更多阅读

司空曙《江村即事》 江村即事的诗意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司空曙《江村即事》《江村即事》是唐代诗人司空曙的作品。此诗叙写一位垂钓者在深夜归来连船也顾不得系就上岸就寝之事,描绘了江村宁静优美的景色,表现了钓者悠

门头沟区雁翅镇的淤白村——白瀑寺 门头沟雁翅镇黄土贵村

深山藏古寺——白瀑寺白瀑寺位于门头沟区田庄办事处淤白村北的金城山下。在雁翅群山环抱中,始建于辽乾统初年,昌平、玉河、矾山、怀来四县信徒集资而建,初名白瀑院,后改“白瀑寿峰禅寺”,通称白瀑寺。现在该寺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声明:《福州长乐喜筵琴江满族村2013.5.28 长乐琴江村》为网友活得潇潇洒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