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粽子
2015-06-1118:51博尔塔拉新闻网字号:母亲的粽子
文/何龙飞
端午节临近,街上卖的粽子多起来了,人们也在纷纷煮、吃粽子。看着人们吃粽子的爽劲,闻着粽子散发出的清香,我垂涎欲滴,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母亲的粽子。
自记事起,我就知道母亲会包粽子。端午节前夕,母亲会摘来巴掌宽的粽叶晒干,一叠叠地放于土墙缝里。与此同时,加工、浸泡糯米,做好包粽子的准备。
端午节那天,母亲可谓忙乎了:早上一起床,就开始泡、洗、刷粽叶,直到干净为止。麻线是必不可少的。母亲谙得此理,把搓好的麻线绑于桌子脚上部。一切准备妥当后,母亲把粽叶挽成上大下小的圆柱状,而且底部要封闭,以防漏米。糯米加进去后,还得用筷子插糯米,再用手按紧糯米。顺着手势,将粽叶折叠后,就算包住了糯米。这时,麻线派上了用场,在粽子上部左右、上下一挽,再一拉紧,打扣,粽子就系于麻线上了。如此反复,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一大串粽子就吊于桌子脚上,十分诱人,十分可爱。要是嫌少,母亲就继续包。恰到好处后,母亲才住手,伸个懒腰,解解疲乏。望着串串粽子,母亲心里倍感畅然:过节嘛,吃吃粽子,在粮食吃紧的岁月也算是打牙祭啦,既犒劳了肠胃,又纪念了伟大诗人屈原,是件值得的事。
我和弟弟也是如此,兴奋得要命,想到香甜可口的粽子,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母亲很是懂得我们的心思,自觉地加快了手脚,把柴火烧得旺旺,把粽子煮得香味扑鼻。半小时左右的功夫,粽子就煮熟了。“快哟,趁热打铁趁热吃!”见我们饿得慌,母亲赶紧“发号施令”,端来糖罐,把糖舀进碗里,再捞起锅里的粽子,用菜刀割断麻线,一砣一砣的粽子就上桌了。于是,一家四口拨开麻线、牵开粽叶,糯粽就滑进糖碗里。筷子一夹,糯粽就进了嘴里,潇洒了嗅觉和味觉,甜透了心灵。就这样,一家人吃着粽子当顿,当作午餐,当做最好的过节方式。
除去自家吃外,还剩一些粽子。母亲是个孝道的人,想到了外婆,想到了应该给她老人家送粽子。尽管要跋涉四十里山路,母亲就抖抖精神,给自己打打气,用小背篼背着粽子上路了。自然,外婆、舅舅感激不已,除临别时送一段路程外,还回赠些当地的土特产,不能不令母亲潸然泪下。
后来,随着粮食的充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母亲的粽子不仅包得紧凑、扎实、好看,而且还包出了新花样:在亲戚家吃到了腊肉粽子后,母亲就如法炮制;到餐馆里吃到花生米粽子后,母亲也包出了花生粽;我们拿回去的礼品盒里有豆沙粽,母亲心灵手巧,不费吹灰之力就包成了豆沙粽。每每吃到母亲的各式粽子,我们的馋劲就甭提了,分外开怀,分外快乐,连声赞叹母亲的“好手艺”、“好操持”。
“没啥子,只要大家开心就行,只要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就行!”母亲格外谦逊,也无限慨叹。刹那间,母亲回忆起了过去吃白粽当顿的艰苦岁月,语气变得伤感起来。我们也触景生情,加盟到忆苦思甜中。
“好了,现在的端午节吃肉粽了,真幸福啊!大家都要珍惜幸福的好生活!”还是母亲的提醒,让我们都收回了放飞的思绪,认真品味粽子里的母爱,认真品味红红火火的大好日子。
吃着母亲的粽子,我们长大成人,考上学校,踏上工作岗位。我恋爱时,母亲亲自托人去说媒,亲自物色人选,亲自走路来约我去相亲,操碎了心。到了端午节,母亲特地多包了些粽子,嘱咐我送给岳父家,而且要送三年。正是这些细心和诚心、爱心,我和妻才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才让我兑现了连续送三年粽子的承诺。有了女儿后,每次忆及恋爱时的那些往事,我都会感激母亲的操劳和用心,感激母亲散发芬芳、充满深情厚意的粽子。然而,因为工作关系或时间“打逗”,我们没在端午节回去吃母亲包的粽子,只是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母亲,叫她多吃几个粽子,以安慰她思念儿子的心灵。
而今,又是一年端午节。虽然龙船赛得精彩,虽然艾草洗得清爽,虽然火锅吃得带劲,虽然佳肴盛得琳琅,虽然超市、街边卖的粽子多多,虽然把吃粽子当作“过节尝新”,但我们会在畅爽之余,情不自禁地忆起母亲包粽子当顿吃的情景,忆起串串饱含母爱的粽子。不经意间,我们对母亲的感恩情愫愈加浓烈,对母亲的祝福和祈祷愈加虔诚。
(作者:重庆涪陵区马武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刘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