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需温故而知新。年前从茶庄借得詹英佩写的《普洱茶原产地》,阅读过程中为方便日后复习,决定在微博中(@扁豆卓嘎)摘录部分重要章节。每日晚饭后,边品茶,边研读,自觉乐在其中。
今日,老公又赴茶庄,换来另两本:《勐海茶事》(作者:门图),《云南普洱茶》(主编:周红杰)。心想,毕竟微博限字140,且并非连续发布,故将这些书摘集中黏贴到这里,一目了然。
以下,插入有关微博条目:(图片均来自网络)
下午在茶城(大宁)小店里喝茶聊天,临走时借来店家的《普洱茶原产地——西双版纳》。既喝了这茶,多了解一些相关知识也是必须的。
普洱茶历史上有两个重要发展阶段,一是车里宣慰司阶段;二是普洱府阶段。两个阶段的转折点是改土归流。车里宣慰司阶段是普洱茶形成的阶段,标志产品“紧团茶”;普洱府阶段是普洱茶走向辉煌的阶段,标志产品“七七子饼茶”。研究探讨普洱茶历史文化,两个阶段都须关注,缺一不可。
西双版纳过去称勐泐(发音lè)、车里,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方,是云南的历史茶区,现存有清代以前的古茶园5万多亩。从史料和现存的古茶园可知,茶叶在明代已是西双版纳的主要产业,10多个大茶山已经形成。明代车里宣慰司时,普洱茶一词正式出现,明万历末年已经是“士庶皆用”了。
西双版纳的原住民族至少在1400多年前已开始人工种茶,云南种茶的先民濮人(布朗族)在西双版纳山区定居已有1400多年(老曼峨、章朗有碑记)。唐代南诏国后期哈尼族、拉祜族、基诺族、彝族迁入西双版纳,这些在无量山、哀牢山腹地的思茅、景东、临沧一带已种过茶的民族迁入后继续种茶。
中国最早懂得中查到民族汇居在西双版纳,他们和睦相处、共生共息一千多年,到明末清初车里宣慰司已建成15个大茶山(澜沧江以东6个:倚邦、攸乐、莽枝、革登、蛮砖、易武;澜沧江以西9个:南糯、勐宋、帕沙、贺开、布朗山、巴达、曼糯、小勐宋、景迈),茶园超过10万亩。(如图)
明隆庆4年(1570年)车里宣尉刀应勐为分摊贡赋,将所管地域划分为12个小区域,于是又称“西双版纳”(傣语)。西双在傣语里为12,版纳多译为小行政区。澜沧江流经车里,将其一分为二,东岸的山脉为无量山余脉,西岸的为横断山余脉,无量山/哀牢山/横断山是世界茶树原生地的中心地带。
从《清实录》《清国史》可知,顺治18年(1661年)应西藏达赖喇嘛请求,吴三桂在北胜州(今丽江永胜县)开茶马互市当年交易茶叶6万担,其中一半确切的为云南茶,1661年云南能提供3万担茶的地方除了车里宣慰司,其他地方是没有的。清雍正年政府置建普洱府与10万亩大茶园有直接关系。
笔者几年来对西双版纳澜沧江两岸的古茶山、古茶园、古村寨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考察走访,特别对边境线上所有有古茶园的村寨作了细查,惊人地发现境内一侧有大面积古茶园,而境外一侧则不见古茶树。一样的山脉,一样的土壤,一样的民族为何国境线两侧会有完全不同的情形呢?
西双版纳在唐代属南诏国“银生节度”范围,六大茶山的茶运至西番实际就是南诏国南部的茶运到南诏国北部,根本不用去大渡河以北的大唐去买茶。唐代南诏国与吐蕃关系较好,战少和多,西番还有一部分属于吐蕃,吐蕃不产茶,吐蕃的西番人自然与南诏国的西番人一样喝银生节度自产的茶。
“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这是唐人樊绰864年在《蛮书》中有关云南茶的记载。普洱思茅(地处无量山腹地,大理、元江、西双版纳三地结合部,傣、哈尼、彝居住交汇部)缺少一个长治久安的社会环境,战事动乱多,归属地不定,不利发展。
五百年前,云南某一地区出现大规模种茶(万亩以上)这种行为,一定是得到了当地统治者的指令和认可(因为土地是大土司、大头人的)。当地的主体强势民族建立政权组织来管理,并有长久安宁的社会环境。普洱思茅历史上欠缺这样的条件,而这正是它与西双版纳(车里/勐泐)最大的不同点。
西双版纳一千多年来一直以傣族为主体民族和统治民族,自帕雅真宋淳熙七年(1180年)入主统一勐泐后,西双版纳便没有了部落割据现象,傣族从未与被统治的其他民族发生过大的冲突,居住各民族很少迁移,他们按勐泐王的指令,大力发展茶叶,世代种茶,几百年后,几万亩茶园自然形成。
普洱思茅历史上唯一较为安稳的时期是明代划归车里宣慰司管辖的时期(1384~1628年)。之后普洱才有了今天的地名,茶业也出现新景观,使普洱迅速成为茶叶集散地、交易地、深加工地(制紧团茶)。因车里地区尤其澜沧江东岸的茶送往大理、丽江、西番必须经过景东,而普洱离景东最近。
1825年阮福的《普洱茶记》以及一些清朝中后期的书都说“普洱不产茶”,他们反映的是那时普洱地方茶叶的情况。当时的普洱已从车里宣慰司辖地中划出,改土归流后,尽管少数民族抵制抗争并大量南迁,流官们仍热衷于开水田,并未积极推动种茶,到清中期,明代或更早种的茶园早已毁完。
谢肇淛(音zhè)在明万历末年(1620年)写的《滇略》证明普洱地方在那年已有人在做紧团茶,“士庶所用,皆普茶叶,蒸而成团”,做团茶,原料要先蒸软,而蒸必用铁锅/铜锅,澜沧江西岸山区人家少有,只有东岸的普洱、思茅、六大茶山一带的人在做。再往前推,《泐史》中已有更早的记载。
1200多年前茶圣陆羽的《茶经》却丝毫未提云南的茶以及“南诏嘉木五人合抱”。因天宝战争以及引发的安史之乱,致南诏国与大唐断交(752~794年),而陆羽写《茶经》的时间大约在760~780年,他没能进入南诏地,不知道银生节度诸山都产茶,更不知道蒙舍蛮早已懂得用茶与椒姜桂和烹而饮。
七子饼茶的起源和得名时间并不遥远,是大清盛世普洱府成立后的事。茶做成饼状,并不是云南人的发明,中原内地唐代已有之。用晒青毛茶为原料,不碾不磨,压紧成饼,显其条索,这是云南饼茶与内地饼茶在原料处理上的区别,每饼重七两,七饼为一筒这是云南独有的计量方法和包装规格。
雍正七年(1729年)清政府对西双版纳进行改土归流,置建普洱府。清政府为垄断云南最大产茶区的经营,在思茅设立总茶店,但并不能解决茶农与茶商与官府间的矛盾,直接影响西双版纳的安宁。1733年尹继善任云贵总督,首先整顿茶叶,撤销思茅总茶店,决定将云南茶叶纳入国家法律管理。
雍正十三年(1735年)朝廷在尹继善上疏后次年正式颁布云南茶法,规定买卖云南茶叶需持“茶引”,每年签发茶引三千,每引购茶一百斤。还特别规定交易之茶需为圆饼状,每饼重七两,七饼一筒,每筒49两,每筒征税银1分,每张茶引可买32筒(合老秤约一百斤),上税银三钱二分,永为定制。
茶法公布后,有了统一的计量单位,无论加工、收售、税收都方便、有序而透明起来。“双七”是云南茶的身份,是大清帝国户部批给云南茶的商标。清政府将圆饼茶定为云南的法定茶,既有龙团凤饼(汉法)的遗韵,又有蒸而团之的技术,无形中做了一件民族融合、文化交流、技术提升的大事。
清代200多年间普洱茶的生产加工中心在澜沧江以东的六大茶山,交易主要在普洱、思茅,普洱府成立时改土归流尚未推行到西岸的勐海(佛海)。勐海属车里自治范围内,汉人进入阻碍很大。直到清末1910年石屏籍汉人张堂阶仰仗其岳父是缅甸大土司,才得以进勐海建起第一个茶庄--恒春茶庄。
1913年西岸六个版纳才开始进行实质性的改土归流。柯树勋管理期间,社会安宁,政治改革、经济发展并进。1927年这六个版纳划分为车里、佛海、南峤三个县,标志改土归流结束。车佛南山门全开,吸引云南四大商帮石屏帮、玉溪帮、腾冲帮、鹤庆帮云集佛海,使其竞争优势胜于易武(东岸)。
1930年以后,勐海运西藏的茶全部改道由打洛出境经缅甸、印度入藏,比走普洱、大理、芒康、拉萨缩短约一个月路程,云南马帮竞争不过英国人的火车、汽车。1939~1942年勐海(佛海)毫不含糊地是云南省最大的茶叶加工中心和出口基地,易武失去了百年老大的地位。附图:茶引(同治八年)
从云南中国茶叶贸易公司民国期间的档案来看,在佛海建茶厂是当时中国财政部的旨意,一是因为抗战爆发,国家需要外汇、用茶叶可以换取外汇;二是为了西藏的稳定和民族团结,防止英国人、印度人用茶叶来控制西藏(西藏每年需13万担茶);三是为了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经济以巩固边疆。
佛海茶厂在1940~1942年内完成了创建(范和均任厂长)、起步、出击三大战略,它首创大企业带小作坊、带农户的经营模式,冲破了西方殖民地国家对滇茶的封锁,打通了从佛海经缅甸、印度进西藏的商道,东西线全面出击。战乱中几经易主,解放后才与其后称霸的南糯山茶厂并为勐海茶厂。
关于云南人何时开始做发酵茶,有一点可以肯定,李拂一先生(维基百科:http://t.cn/zOVD6ab)在他1939年3月写的《十二版纳志》中已提到,加工紧茶洒水使其发酵的方法80年前云南已有之(干茶上洒水使其发酵与制作红茶不同)。[扁豆按:云南黑茶(后发酵茶)的代表就是紧压茶。]
南糯山在勐海县/隔流沙河与勐宋茶山对望;现存古茶园1万2千亩,在云南所有古茶山中面积居首位。南糯山是哈尼族(史称“乌蛮、和尼、阿卡”与彝、拉祜有族源关系)的聚居地,是唐代以前从青藏高原迁入云南的民族。南糯山是哈尼族到勐海后最早的定居点,800年树龄茶王树就在半坡老寨。
以往介绍勐海茶山的书中,都将帕沙归入南糯山范围。作者经过实地考察,依据帕沙历史面貌及地理位置,将其列为独立茶山。帕沙山是哈尼族在勐海的另一历史定居点,格朗和乡(哈尼语意为幸福、吉祥)内。附近的苏湖曾是格朗和区政府驻地,受汉文化影响早,茶叶加工技术在勐海是一流的。
贺开茶山在勐混镇,东接帕沙,南接布朗山,现有连片古茶园近万亩,是州内古茶园连片面积最大且最具观赏价值。这里是拉祜族聚居地,邦盆老寨的老人还有喝烤罐茶的习惯:将干茶放入陶罐在火塘旁烤热至焦,冲入开水待“滋”声后拂去泡沫,出汤入竹杯。茶汤清香回甘无涩味,不会胃寒。
布朗山是布朗族聚居地(当地土著),汉籍史称“濮人/扑子蛮/蒲蛮”,是云南最早种茶的民族。老曼峨是布朗山最大最古老的布朗族寨,已有1368年历史;当地的青竹茶要在既有茶园又有大龙竹的地方才能喝到,竹筒盛山水煮沸后投茶煮3分钟,倒入竹节杯中,入口甜丝丝的,竹香、茶香久留。
布朗山另一大面积古茶区在班章,班章在傣语里为有桂花树飘香的地方。分为老班章/新班章两个寨子,都是哈尼族寨。勐海人所说班章茶一般是指老曼峨、老班章和新班章三个寨子的茶。还有曼新竜(lóng),茶色口味异于老曼峨,汤色明黄,茶香持久;曼糯与缅甸炊烟相望,缅方却无古茶园。
巴达古茶山是西双版纳野生古茶树资源最集中的区域,1962年省茶料所在贺松寨背后的原始森林中发现一棵树龄达1700年的野生大茶树,2004年经考察证实贺松大黑山有原始古茶树群落6000多亩。巴达为布朗语,意为有仙人足迹的地方,居住的主要是布朗族和哈尼族,古茶园最多的是章朗。
勐宋是勐海县最老的古茶区之一,古茶园大多为拉祜族所种,最大最老的古茶树都集中在保塘旧寨。大曼吕盆地有四五千亩新式茶园,这里的土壤不知富含什么元素,勐海茶商评价这里的茶做发酵普洱茶味特好。大益普洱不少原料就购自大曼吕。这几年大曼吕茶在勐海、昆明受热捧,不易买到。
腊卡(那卡)茶产自大曼吕的腊卡寨,历来是勐宋价格最高的茶,其在勐宋的名气可与南糯山、班章茶比肩。当地拉祜族的竹筒茶在清代就闻名遐迩,过去每年都要贡给车里宣慰。民国时期一度停做,80年代勐海茶厂重新发掘,并取名“竹筒香”。腊卡寨海拔高,茶树叶片较小,竹子有特别香味。
勐海勐宋乡,人称“大勐宋”;景洪市的勐宋是村委会名,人称“小勐宋”。这两个勐宋都有古茶山,乡的影响大于村,小勐宋往往被遗漏。正如曼糯位于最北不与其它茶山相连一样,小勐宋独居南隅,现存古茶山面积绝不输于易武/南糯。勐宋(山顶坝子)是哈尼族在景洪市辖区内最大聚居点。
小勐宋的古茶有两个品种,一种苦味极淡,勐宋人称它为甜茶;另一种苦味极强,人称苦茶。小勐宋的苦茶在西双版纳是孤品,只有小勐宋才有,入口时苦得像清热的中药汤,但只要进入喉内,几秒钟后一股回甘便溢满口中,满口生津,苦茶的余味比甜茶还甜。这里的水也是西双版纳最好喝的。
车里宣慰司过去有15个大茶山,今天西双版纳州境内只有14个,因景迈茶山已不属西双版纳管辖,划归了思茅市澜沧县。过去车里宣慰嫁公主时常将土地、山林作为采邑地陪嫁的。景迈茶山是清乾隆中期与孟连土司联姻嫁公主是作为陪嫁的,这段历史在《泐史》和《孟连宣抚史》中都有记载。
景迈茶山现存1万多亩古茶园,为布朗族所种,主要分布在景迈、芒景、芒洪、翁居、翁洼等村寨。这里的布朗族尊叭岩冷为茶祖,认为是叭岩冷带他们教他们种的茶,芒景建有一个很大的寺庙供奉叭岩冷。景迈茶山的茶味柔和,多投些茶汤也不苦涩。景迈的芽尖茶是珍品,毫厚银亮(左下)。
澜沧江以东的古六大茶山,清雍正七年(1729年)以前属车里宣慰司管辖;后普洱府成立,最初由攸乐同知代管,雍正十三年(1735年)攸乐同知撤销,划归思茅厅直到清朝结束。期间,这六大茶山是清政府指定的贡茶和官茶收采地,云南茶法中所规定的七子圆茶(七子饼茶)主要产于易武和倚邦。
江东古六大茶山面积两千多平方公里,分别为:倚邦、易武(漫撒)、攸乐、革登、莽枝、蛮砖。为清代普洱茶主产区,乾隆至咸丰年间是最为鼎盛的时期,茶园超过十万亩,出现过十万多人入山作茶的繁盛景象。清代从曹当斋开始,曹氏家族世袭管理倚邦/革登/莽枝/蛮砖茶山近200年,受褒奖。
倚邦,傣语意为有茶树有水井的地方,明隆庆四年(1570年)车里宣慰司划分十二版纳时,六大茶山和整董合为一个版纳,称茶山版纳,其治所就设在倚邦。直至清光绪末年,倚邦一直是六大茶山的政治中心和行政主管地。改土归流后,六大茶山归入普洱府。倚邦的曼松茶被指定为皇帝的专用茶。
19世纪末,随着清朝衰落和滇西战乱,西双版纳的土地“两乌”被法国人割占,普洱茶内外销路被阻,六大茶山开始衰落,倚邦也随之而落。民国初,六大茶山的加工和交易中心已移向易武。1937年,法国人阻挠,阻断了倚邦茶销路;1942年,攸乐人起义攻入倚邦,战火的摧残使古镇受到重创。
攸乐茶山是基诺族聚居地,过去称基诺族为“攸乐人”,一千多年前便开始在补远江(小黑江)两岸种茶。清政府曾对攸乐有过深度开发和建制的设想,但受到傣族上层人士的抵制和反抗,攸乐一带连年发生起义,加之瘴疠流行,官兵大员无法驻扎下去,雍正年间不得不撤销同知,由倚邦监管。
清代200多年间,攸乐山没有茶庄,攸乐人不做七子饼茶,但攸乐人会做竹筒茶和茶膏。攸乐茶膏颜色乌润,内服可治霍乱、嗝食、伤风、咳嗽,外用可消肿化脓。清代攸乐山有茶园万亩以上,茶叶一部分被思茅/普洱商人买去,一部分被倚邦/易武茶商买去做七子饼。道光年间以销至印度/欧洲。
莽枝山在元代就有成片茶园,明末已有商人进入贩茶,康熙初年,莽枝的牛滚塘已是六大茶山北部重要的茶叶集散地。雍正七年(1729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宣布成立普洱府,车里宣慰司让出江东的普腾、勐腊、思茅、勐捧、勐乌、整董六个版纳划归普洱府,六大茶山原属整董,自然归入普洱府。
革登为布朗语(很高的地方),从地名便知曾有布朗族居住。革登茶山在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小,但离孔明山最近,且有一棵特大茶王树,因而在六大茶山中有特殊的地位和傲人的名气。六大茶山的少数名族历代尊孔明为茶祖,认为是孔明教他们种的茶树,他们感恩孔明,将孔明山视作孔明的化身。
蛮砖东接易武,清代有茶园万亩以上,曼庄、曼林、曼迁、八总寨过去都是大茶村,蛮砖茶山茶园多但茶号少,清末民初易武茶号都到蛮砖买原料,蛮砖茶农说:易武七子饼一半是蛮砖茶。蛮砖茶山两大名寨:曼庄和曼林。曼庄茶园最多,曼林的古茶园目前在勐腊县境内的五个茶山中保存最好。
蛮砖茶山的兴衰直接与曼庄村有关,从明末至清末,蛮砖的茶叶集散地和中心大镇就在曼庄。曼庄史称蛮砖,其得名,一说是与诸葛亮到六大茶山时在曼庄埋下一块铁砖,“埋砖”演变成“蛮砖”;另一说,傣语中曼庄是大寨子、中心之村,因曼庄过去是土司头人经常聚集开会商议事务的地方。
易武茶山位于六大茶山的东部,是其中面积最大的茶山,包括易武正山、漫撒茶山、曼腊茶山在内,因面积较大,也有人将易武茶山称为易武茶区。倚邦土千总曹当斋的后人曾回忆:“六大茶山易武占一山半”。易武地名为傣语,意为“美女蛇居住之地”,因当地有个花蛇洞,故名。
易武在唐代属南诏银生节度管辖,元代属车里军民路,明代属车里宣慰司,明隆庆四年(1570年)车里宣慰将其辖地划分为十二个版纳时,易武/倚邦/整董合为一个版纳,称版纳整董(茶山版纳)。清顺治年间,吴三桂将易武/倚邦划入元江府,康熙三年又划回车里宣慰司,改土归流后归入普洱府。
易武划归普洱府后,易武茶山成为普洱府的贡茶收采地。易武是云南著名的古茶区,种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已有濮人(布朗族/佤族/哈尼族等)在易武居住种茶。易武的老茶号全是石屏人创建,至今易武人讲话仍是石屏腔。土司制度衰落为商品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道光年以后茶号/商号大增。
至此,詹英佩的《普洱茶原产地--西双版纳》摘录告一段落。本书主要从各朝典籍来归根溯源“普洱茶”名称的由来,以及云南大叶种茶主产地各大茶山的起源、发展和转归。从中感到,除了先天的自然条件以外,稳定的社会、统一有序的管理也是今天普洱茶主产区形成发展的必要条件。
今天换来两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