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历史典故:纸上谈兵](http://img.aihuau.com/images/31101031/31101344t0105937590b30265c6.jpg)
吴双江
前面聊过,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是史记里廉颇与蔺相如列传中的四个典故之一。廉颇与蔺相如对赵国作了贡献,赵国強大起来了。秦国虽然未再提和氏壁的事,但对赵仍虎视眈眈,多次挑衅。秦、赵曾在长平这个地方对峙。史记这样记载: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罢了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仍任命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将。结果40万赵军全部葬送在这位纸上谈兵将军赵括手里,使赵国元气大伤。后来又不得不把廉颇请回来主持朝政,但好景不长,廉颇又一次被罢官,这一次廉颇没有忍气吞声,而是率部哗变投奔魏国。过几年,赵国被秦国打得焦头烂额,又派使者去请廉颇回来。可是,赵王派去的使者被廉颇的仇人郭开截在半路。并用重金收买使者,让使者在赵王面前说廉颇的坏话,于是使者回去向赵王禀报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这便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出处了。赵王一听,认为廉颇不可再用。后来楚国又把老将军请去,但已不能上前线,并带着终生遗憾客死他乡。【历史上的今天】
学点清史(连载)八十六、立宪运动2014-03-11 11:53:43
为什么会春眠不知晓?2011-03-11 09: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