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程氏养生经 百年程氏养生经冶近视

程氏针灸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发展的过程当中积累了很多的经验。程氏针灸第三代传承人中国科学院程红峰主任,程氏针灸第四代传承人、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程凯博士

百会穴,意为百脉于此交会。百脉之会,百病所主,故百会穴的治症颇多,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是人体当中阳气最聚集的地方。

百会标准的取穴的方法是这样的,如果从前发髻的正中点到后发髻正中点之间,画一条弧线的话叫前五后七,就是前面的十二分之五,后面的十二分之七。

简单的方法是从正中间往上,大约找到头部正中点,最高点这个位置的时候,会摸到头顶上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凹陷,这就是百会穴。

点揉法:如果已经有了脱发迹象或者想保养好的头发的时候,就要采用点揉法。

把尺梳先点到前发髻这个位置,点住了以后,用力向下按,按住坚持5秒钟,然后揉5下,这叫先点后揉,揉就是局部揉,不要移动。

梅花针:梅花针是古代针具的一种特殊的镇具,用扣刺的方法,它不需要刺入皮肤,可用最轻的刺激来解决问题。

一般用浅刺法,就是挨到皮肤,等于这个针挂在皮肤上,似掉非掉,不扎到皮肤里去。

在治疗近视眼方面,除了取百会外,还有颈部的夹脊穴、手部的合谷穴这些地方。先扣刺手部的合谷穴,再以百会到前顶、后顶为半径作圆扣刺,颈部的夹脊穴是从上边平风池穴,下边从平大椎穴,这两侧的两条经,一边敲一边抹药,通过刺激把药渗进去,

对于痰盛之体,可用梅花针扣刺她身体的穴位,以百会穴为主,就是头顶督脉这条线,到颈部的夹脊两侧,然后一直到(华佗夹脊穴),就是脊柱两侧这个地方一直扣刺下来。

印堂穴位于前额部,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交点处。印堂这个位置如果饱满,就代表了先天的肾气充足,髓海比较茂盛。

主治疾病:1、头痛,头晕 2、鼻炎,目赤肿痛,三叉神经痛。头痛、前头痛、失眠、高血压、鼻塞、流鼻水、鼻炎、鼻部疾病、目眩、眼部疾病等。

印堂的颜色能够反应身体上存在的一些疾患。印堂主肾,若印堂发黑,晦暗,枯涩,则暗示着有肾衰的现象。如果印堂往上、前额位置有两条向上的红线,这说明有血压升高的迹象,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好伤心神,晚上失眠,这种情况也可能表现在印堂发红。这就是肾气虚,然后肾阴虚有热的一种表现,反映在心神的这个位置,肯定睡眠也有问题。

健康的身体可以表现在印堂饱满、光亮、润泽。日常可采取一些按揉印堂穴的方法作为保健。

锨针治疗:有一种针叫做锨针,这种针很短,刺入皮肤的时候,疼痛感很轻。

说到鼻炎,很多人都有,治疗鼻炎,一般我们会选择迎香穴。



每年入冬的时候开始,每天按压三次,每次两到三分钟,一直到第二年的初夏。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感冒次数,即使感冒,症状也很轻,很快就会痊愈。

如果坚持不了,那么一旦感觉有感冒苗头的时候,就开始按,基本都可以止住,一年下来基本也不怎么感冒。

如果能坚持,一年365天每天都按压更好。如果能坚持两年以上的话,各种慢性鼻炎都可以治好。

按压方法:用两手的食指按住鼻翼两侧的迎香穴,并且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各搓摩36次,会有酸胀感向额面放射。

功效:经常按摩可以祛头面之风,散巅顶之寒,从而增强抵抗病菌的能力。经常揉搓迎香穴可以促进鼻周围的血液循环,使气血畅通,外邪不容易侵入体内,对抗病菌侵入。

膻中穴位于人体两侧乳头之间,胸部正中线上,这里是人体内气所会聚的重要部位。

怎么揉膻中呢?我们可以将掌根置于胸前膻中穴的位置,稍用力按下,轻轻揉动5-10分钟,有助于调畅人体气机,缓解胸闷气短症状。

除了用掌根按揉之外,我们还可以双手合十,将双掌大鱼际置于膻中穴上,上下擦动,以胸部局部发热发胀为度。

注意:此处我们双手合十,以双掌的大鱼际摩擦按揉膻中穴,还有另一层的含义在里面。

在中医的针灸经络理论里面,手太阴肺经的循行是经过手的大鱼际而到达大拇指的。

所以我们在做此动作的时候的同时,我们还相当于揉按了大鱼际,刺激、调整了肺的功能,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宽胸理气,纾解我们胸闷、气短等症状。



【固表止汗——玉屏风散】

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形;表虚汗多易感冒,固卫敛汗效特灵。

黄芪6g 防风6g 白术12g 姜三片 水煎服 日二次

艾灸的用量?

是根据病情和体质来决定的,如果身体比较健康,只作为保健,那么灸四分之一就够了。

但是,如果有病症,或者身体比较虚弱的,比如大病初愈,那么灸的量可以适当地延长。随着年龄的增长,比如60岁,70岁,根据情况也可以适当延长。

什么时候灸?

夏秋之交。从秋分那天开始,每天坚持上午半根儿,下午半根儿,每天坚持,一直坚持到冬天结束。

什么人群适合用灸?

绝大多数人都适合。中年人、老年人、特别是有慢性、虚寒性病症的人。如经常胃里不舒服、消化不好、不欲饮食、脸色萎黄、睡眠不好、怕冷、痛经、腰酸腿软、关节疼痛的人都特别适合。

什么人群不适合用灸?

1、身体中有新长的肿物,比如肿瘤、疮疡,或者莫名起了一些红肿、热痛的东西,这时候用灸如果不遵医嘱,反而可能助长邪气、热毒。

2、腹部刚刚做完手术的人,不能灸关元穴,因为伤口还没有愈合、拆线。但是如果是术后伤口已经长好,要调养身体,要慢慢恢复,是可以用灸的。

3、最后注意,孕妇不能用灸。

中脘穴:脘指的是胃,中脘即胃的正中间。具体位置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中脘叫后天之本,这个位置是六腑,人体的五脏六腑,还有胃,它们的精气都会汇聚到中脘这个位置。取穴从胸骨向下去找,找到两乳之间偏下的位置,会感觉到这个骨头变软,这个位置胸骨丙的末端变粗的位置到肚脐的中间,取它的中点。



主治疾病:具有健脾和胃、補中益气之功。主要治疗脾胃的问题,大多数胃病都能治疗。脾胃的问题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情况是虚,就是脾胃功能差,另外一种情况是脾胃堵塞,其实现代人很多时候是吃得太多太好,结果造成了脾胃功能消化功能被阻滞,中医里边认为叫做脾肠不足,引发胃胀,打嗝,气不顺等症状。

常用的方法是按揉法或摩揉法,揉中脘穴。

对于常见的脾胃功能差,不运化,导致不欲饮食,同时还因生气引发胁肋胀满,这里面涉及两个脏腑,一是脾胃,二是肝,脾胃是主导消化功能的一个脏腑,生气伤肝,平时肝对于脾胃起到管理的作用,若肝火太旺,便加强了对于脾胃的管理,脾胃功能就变得比较差,所以一方面要让脾胃功能健运起来,另外一方面还要舒肝气。可用灸中脘的方法来提升脾胃的消化功能,运化功能,但这是一个治标的方法。可以中脘穴与章门穴配合按摩,可起到治本作用。

章门穴位于肋骨的下缘,这个穴位叫做五脏汇聚的位置。主治疾病包括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呕吐,神疲肢倦,胸胁痛,黄疸,痞块,小儿疳积,腰脊痛。在乳房的下面两肋间有一个穴位期门穴,是肝经的穴位,管情绪。在做的时候,从中脘这个位置开始捋下来然后往上到肋骨的边缘,然后沿着肋骨捋下来,这样能按摩到这个三个穴位。

若腹胀还伴随着胃痛,则需要按揉梁丘穴。该穴位位于膝盖上,也就是髌骨外侧上缘和髌骨最上面的这个平行线这个垂直线,两者相交的这个位置。并拢三指,按这个穴位,两侧交替五分钟,胃疼就可以得到缓解。

对于成年人的脾肠不足,积食,还可食用焦三鲜来保证消化道通畅。焦三鲜用的是麦芽、山楂、神曲这三样东西,然后把它炒焦。这个三样分管成年人不同的积滞,也就是说哪样东西吃多了,就吃那一样东西来消化。吃肉吃多了可食用山楂。山楂是专门消肉食的,比如你自己买点山楂以后,回来以后把它晒干了,切成片,然后把它炒一到微焦就可以。如果碳水化合物吃多了,比如土豆、红薯、山药这类东西都是碳水化合物,就可以用炒麦芽。如果是吃面吃多了,比如馒头、包子,这些吃多了。就用神曲。这三样东西一块买或单买都行。

对于脾胃功能不好,还有肝气瘀滞的情况,尤其是有更年期的早期表现,除了上述所言中脘穴和章门穴、期门穴配合按揉外,可用一味药叫木香顺气跅,这个药有木香,有青皮、陈皮,都是舒肝理气的,所以如果有胁肋胀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食用,

神阙穴,就是人的肚脐。

神阙的意思就是指先天留下的标记。我们知道,脐带是胎儿与母体的系带,胎儿是靠脐带获得营养并排出代谢产物。胎儿出生离开母体后,脐带即被切断,与先天的联系也被切断,所以位于脐窝处的神阙也就成为了我们曾经与先天沟通的标记。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讲,经络是人体的调控系统,那么人体最早的经络将汇聚于神阙,通过脐带接受母体的调控,因此也可以把神阙这个位置理解为先天经络系统的核心位置或标记。

不管哪种解释,都提醒我们:神阙,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是先天与后天的关键联系点,是先天经络系统的核心。

可以说,没有神阙,生命将不复存在,而围绕神阙在腹部进行治疗,就具有特别的临床意义。

隔盐灸治五更泄

中医认为,早晨五六点钟天要明的时候,是阴气最旺盛,阳气最虚弱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如果肾阳虚弱,就会导致肚子疼、肠子咕噜噜直叫,要拉肚子,中医称之为“五更泄”,因为根据古时候的计时方法,五六点钟的时候正好是五更天,所以就这么命名了。

如何治疗?很简单,就是灸肚脐眼。当然,这个灸肚脐眼的方法,就是要在肚脐眼里填满细盐粒,然后在盐上放上艾炷灸。

这个方法虽然有补肾助阳的良好作用,但是,并不是说什么时候都能够用的。中医很早就讲究了时间医学。在《类经图翼》里,提到了这种隔盐灸的方法,在秋、冬、春,三个季节使用都没有问题,但是惟独不能在夏天时候使用。因为夏天按照中医五行的理论,是属火的,而艾灸也是属火的,所以这个时候用的话就容易让人上火。



隔药饼灸的方法

除了隔盐灸能够补肾助阳以外,还一种方法,叫做“隔药饼灸”。

首先,制作药饼。

方法:取丁香、肉桂、甘松、山奈、这四种药,取相同的分量,混合、粉碎为末,然后再在药末中加入适量的面粉,加入适量的水,揉捏作成大约直径2.5cm、厚0.5cm的圆形药饼,晾干。备用。

在我们要灸的时候,就取一个我们做好备用的药饼,然后用针在药饼上刺几个孔。然后将药饼放在肚脐上,再将揉成鸡蛋大小的艾绒团放在药饼上,每次灸3~5壮,这样连灸三至五天,您就可以有明显的身体的感觉了。

大椎穴是督脉的重要穴位,位于颈部大椎的下面。

取穴方法:1、大椎穴位于颈根后,第七颈椎棘突起和第一胸椎棘突起之间,将头稍微往前垂下,不动肩膀只动头颈部,会发现有的突起会动,有的突起不动,会动的突起数为颈椎,取穴时只要找会动突起的最下方即可.

2、低头时,用右手摸到脖子后方最突出的一块骨头,就是第7颈椎,该处下方的空隙处就是大椎穴。

3、坐直后找两肩的中间,即所谓肩井的位置,在两肩的中间划一条线,大椎一定是在这条线之上,不会在这条线之下。

主治疾病:阳虚引起的老寒腿、感冒、怕冷、腰的问题、肾的问题、颈椎问题,都可以通过按揉大椎穴治疗;此外,对于阳气过盛引发的高烧、热感冒等热症,还有耸肩、瞠目等习惯,都可以用到大椎穴治疗。

关于补阳:

介绍一个预防感冒的中药,配合大椎来预防冬季感冒。这几味药是防风、白芷、川芎、苍耳子、荆芥,它们都有这种辛温发散的作用,都是可以解表散寒的。这几味药,每个取五克,把它粉碎了做成末,放在锅里边炒,不用煎煮。

炒热以后,找一个纱布,或缝一个纱布袋,将药包起来,然后趁热贴在自己的大椎穴上,凉了以后,放到锅上再炒一会,再放上去,一般炒三次以上。

适应人群:容易经常感冒的人,比如有的人怕冷,手脚冰凉,到冬天的时候感冒多次出现风一吹就流鼻涕,伤风感冒。

阳气过剩导致身体发热。阳气过剩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外热入侵,而属阳的经脉又有了热毒,两者交织一起,发挥了其病理作用,引发了感冒,发烧,譬如甲型HINI感冒就是热性感冒。

另外,如果喝酒太多,运动太多,身体很强壮,本身就是体内阳气很旺盛,在一些特定的天气,特定的季节或特定的饮食环境下面会造成身体的内在的阳变成一种邪气而发作出来,譬如上火。

除了热症外,阳气过剩还能引起一些不易察觉的习惯,譬如瞋目,晚上睡觉难以完全合眼,平时不自觉耸肩等,都是阳气瘀滞的表现。

对待瞋目这种问题,可对大椎穴刺络拔罐、配合睛明穴、申脉穴、至阴穴共同治疗。由于判断是阳跷脉的病,还要判断是整个督脉和膀胱经的,这都是人体的背部的巡行经络的经脉,所以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一般会选择经脉的首尾进行治疗。

首指睛明穴,位于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尾是申脉穴,位于脚踝的外缘。先用三棱针在大椎穴上点刺出血,然后上面扎一个罐,把这个血拔出来,这是泻热的一个方法,然后扎针申脉、睛明,最后到至阴。

一般人更容易遇上发热感冒高烧,但又不愿意上医院,可在大椎上用天灸的方法。天炙就是用一些对皮肤刺激比较敏感的中药,还有温阳的一些中药加在一起,做成天灸膏,然后把它贴在穴位区的皮肤表面,那么过一段时间以后它会起泡,化脓,用这种方法造成对穴位的一种刺激,这种刺激本身就是一种泻热的刺激的方法。

冬天一定要带围脖,特别是老年人。

【风池穴的按摩方法:】

双手十指自然开张,紧贴枕后部,以两手的大拇指按压双侧风池穴,适当用力上下推压,稍感酸胀。每次按压不少于32下,多多益善,以自感穴位处发热为度。

按风池有什么好处呢,主要有以下几种:

1、常按风池穴可以缓解头痛

2、常按风池穴可以预防高血压、

风府是督脉的穴位,位于脑后发际正中上一寸处。这个穴位的深部就是延髓的所在地,延髓是呼吸、心跳等生命中枢汇聚的地方,刺激这个地方,就可以改变呼吸与心跳,就可以改变生命的基本体征。如果拿掉这个地方,呼吸、心跳就会停止,生命也就随之停止。所以,这样一个特定穴位所在地的现代涵义就正好印证了我们对“风府”的上述解释。证明我们对“风府”的解释,具有古代与现代两方面的根据。

人身体上有一口井,一眼泉。井指的是肩井穴。泉指的是涌泉穴。

涌泉,形容肾里边的精气。肾经,从涌泉,这个泉眼的位置像泉水一样咕嘟咕嘟冒出来。涌泉穴的好处多,

主管五个方面:骨、耳、水、气、精和生殖功能。

骨:老年人骨关节的问题,骨头劳损,怕冷。

耳:老年人事物昏花,老花眼,或者眼睛干涩,视力下降,耳朵,耳鸣、耳聋。

水:泌尿系统的疾病。老年人的小便频。

气:说话轻飘飘的,无丹田之气。

精:烦燥,失眠,多梦。

刺激涌泉穴的方法:

1.擦涌泉

2.掐涌泉

3.泡脚(一桶二石三撒花)

看舌头判断脾虚症的方法:

舌头比较厚,肥大,颜色显得比较淡,血色不充足;

严重的脾虚症的表现:舌头的两边还会有明显的牙齿的痕迹,我们叫做齿痕;如果再严重一些的人,还会有厚厚的白腻的舌苔。



脾虚者的保健方法:按摩大包穴。

方法:首先把双拳相握,然后手叉腰,顶到腋窝下,与乳房相对,乳头相平的位置。以这儿为支点转肩。顺时针转,逆时针转都可以。



四肢的末端血液循环不好,就容易发凉,导致感冒,女性出现宫寒的症状,譬如月经不调,子宫供血出现一些问题,这些症状都属于肾阳虚的表现,而通过使用肾俞穴,可以保护好肾的作用。

取穴方法:取定穴位时,通常采用俯卧姿势,肾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可用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收腹,吸气,挺拔一点,然后摸到两胁,再摸到肋骨的下缘,摁的时候稍微有一点胀,还有一点弹动的感觉,因为肋弓是硬的,在这儿形成了一个软骨,这个位置是人体五脏会聚的地方,叫做章门。从这儿水平向后划到腰部正中间,正中间往旁边大约有两指宽,然后摁到腰部,取肾俞穴的时候,叫入巡膢,肾俞在腰两旁肌肉凸起的高处。

主治疾病: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腰痛、肾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耳鸣、精力减退等。

护肾三部曲:

第一部叫擦肾俞。首先把手搓热,搓手的时候本身就是温了你的阳气,使手脚温热。搓热了以后,把它放到肾俞穴上,将掌心相对向内侧斜45度角,用力搓,速度要快。搓的时候两手往正中间搓。搓2到3分钟,可休息一会,再接着搓。每天做三到五次,对这个地方进行热刺激。

第二部涉及另外一个穴位,即八疗这个位置。搓了肾俞后,搓到腰骶的这个位置,就是平时说的尾巴骨或者尾巴骨上边那段就是骶骨所在,它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个生殖功能或者下焦的盆腔里边那些脏器,泌尿生殖这些问题的一个反应区。腰骶这个位置上有八个孔,就是八髎。按照第一部擦完肾俞后,接着往下擦,放到腰骶部把手竖起来,把手竖起来,竖着往下擦,接着擦这个部位,直到把这个部位也擦热。

第三部,从肾俞穴开始竖着往下擦,擦完以后再回来横着擦。平时很少有人擦到侧面,平时的动作里边也很难刺激到这个部位。

做这几个步骤,对肾中的阴气的滋养,或者肾精的滋养都非常有帮助,此外,掉头发的问题,眼睛事物昏花的问题,耳聋耳鸣的问题,小便频数的问题,下焦虚寒的问题,怕冷的问题,等等,其实都可以在这个地方得到解决。

合谷穴可以治疗头面部的病症,称之为“面口合谷收”。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手的食指端,然后沿着食指的桡侧缘,经拇指食指之间的位置至桡骨茎突后面,沿着手臂外侧前缘循行至肩部,然后向后行至大椎穴,再向前进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分支,从缺盆上行颈部,进入下齿中,然后返回至口角,左右经脉交会在人中的位置,至左右鼻翼旁的迎香穴。



合谷配合太冲穴,还可以调节人的情绪。

合谷、太冲,合称为“四关”。合谷配太冲,一阴一阳,一气一血,一上一下,一手一足,重在调气调血,通畅经脉气血,对人体气机不畅,经脉气血不通有明显的效果,不通会痛,也会出现郁滞的情况。

【注意事项:孕妇忌用】

但要注意的是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给予较强的刺激,孕妇一般都不要按摩合谷穴。

三阴交穴和合谷穴,具有催产下胎的作用。所以孕妇尽量不要去刺激这个穴位为好。

内外关包括内关和外关。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挠则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外关穴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人体当中有好多的穴位像内外关这样内外相应,或者是前后相应,或者是左右相应的,如果两个穴位一起来治疗刺激的话,治疗作用可加倍。

内关的作用叫胃心胸,胃的病,包括胃发胀,胃疼,孕妇晕车晕船引发呕吐,胸膈里的问题,比如打嗝儿,膈肌痉挛、胸闷等,偏于上焦和中焦相交界这部分的问题,归于胸腔,这一部分的问题都可以用内关穴来治疗。

外关可治疗头痛、颊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疾患。

怀孕期的妇女有时候呕吐特别剧烈,必须要去输液才能够抑制的住,但是输液或者是用药物治疗的话对孩子会有一定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一是可以用手指去点内关止疼止吐,另外还可在家里面找一块鲜的生姜,把它切成有点像五分硬币大的片,贴在内关穴上。

拿一块胶布或者沙袋缠住,上车上船之前半个小时贴在这儿,晕车晕船的机率会大大的下降,症状得到缓解。

其实治疗打嗝,或是孕妇晕车晕船,可把外关和内关一块点揉,效果更好。

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对于肥胖现象,如果脾运化水湿功能旺盛,肥胖就能慢慢减下来,从根源上看,就涉及到三阴交这个穴位。三阴交是本穴是足三阴经交会处。

取穴方法:首先找到内踝尖。内踝最高的骨头高点的地方,然后用手量四指,从这高点向上数四指,这个地方是胫骨,在胫骨的内侧边缘这个地方就是三阴交。

主治疾病:腹痛,肠鸣,腹胀,泄泻,便溏,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经闭,不孕,难产,遗精,阳痿,遗尿等。

三阴交能够补脾。点揉三阴交往上这个截断是脾经的巡行线,脾经从这儿沿着胫骨的后缘向上走,一直走到膝盖以下。所以这时候用点揉的方法,把拇指立起来,从下向上沿着胫骨的后缘依次点上来,这个方法是补脾经,从下往上顺经为补,从下向上点揉,一直点到阴陵泉的位置。每天这样从下向上点按,左右可以交替,哪只腿无所谓,每次做30次以上。如果真的是盆腔炎或者是宫颈炎,多按揉按揉能把那个结节揉开,然后刺痛感慢慢地消失,炎症就逐渐能够缓解,但如果是很严重的一定要配合其他的针对治疗。

关于减肥:肥胖分虚胖与实胖。虚胖就是爱喘,因为它缺少运动,动则喘,本身气就弱,然后体型又是那种摁起来肉不是很实的感觉,对于虚胖的人,就从三阴交到阴陵泉逐次点按,特别要重点点阴陵泉。由下向上点上来以后,在阴陵泉的位置要重点点按,因为阴陵泉是利水的穴位,虚胖多是因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导致,所以可把身体多余储存的水分代谢掉。

实胖患者往往是因为吃得特别多,便秘。仅用健脾经的和补脾经的这条线就不够了,还要增加胃经的一个穴位,叫做丰隆。取穴是先找到膝关节膝眼这个位置,再找到足上系鞋带这个位置,两者之间取它的终点,在小腿的侧面可以看到这个地方的肌肉是最丰厚的,丰厚隆起的地方也是治疗人体太丰隆的问题。这个地方是一个化痰的穴位,叫丰隆,用力点揉这个穴位,配合补脾经的方法,就可以帮助化掉身体当中的多余的痰邪。

我们要愉悦自己,有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灸足三里,好多人说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拿着艾条自己在家灸,这是一个强壮要穴。

抗衰老在足三里。按揉足三里的方法:

第一步:膝关节正中往下胫骨的上边,感觉到这个骨头上面有一个骨棱,胫骨的上边的小凸起叫做胫骨结节。找到这个位置,然后它的外下一指加一指,胫骨结节的下缘旁开一指,然后再旁开一中指,就是它的外下,找到胫骨结节外下,就是足三里。

第二步:找到足三里,从这儿往下沿着我们的胫骨面,就是我们说的迎面骨外侧缘这条线,距离这个外侧缘始终是一个中指宽,向下,这条线是足阳明胃经的一条线,我们就从上往下依次点揉,这样从上往下依次点揉,到我们平时系鞋带上边这个位置就可以了。刺激的时间:从上点揉到下面就算一次,每次从上往下30次。

按摩人迎穴降血压的方法

取坐位,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两手放松伸开,分别放于两侧颈侧,食中两指指腹紧贴皮肤,先适当点揉风池,再由风池向人迎自上而下单方向分推,同时,无名指与小指亦分推面颊部,力量轻缓,柔和,均匀,以5~8次为佳。分推后颈项及面部,可感觉轻松以及皮肤微微发热感,每天2~3次。

灸曲池穴降血压的方法

中医认为,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主治中风。灸疗的方法有很多种,普通人用直接灸的方法可以起到养生保健的效果。患者首先端身正坐,屈肘,在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取穴。然后用75%酒精棉球消毒,用红药水点个点,打好记号。取极细的艾绒,做成大枣大小的圆锥形艾柱,然后把它直立放置于穴位之上,再用线香从顶尖轻轻接触点着,使之均匀向下燃烧。

第一支燃至一半,即用手指掐灭,或快速捏起;第二支仍在原处,燃至大半,有痛感即去掉或按灭。每次一般灸9次,至发红或起小水疱即可。还可根据病情选辅穴,头痛、头晕、耳鸣取太阳、合谷、三阴交;心悸、失眠取神门;还可辨证选取内关、列缺等。血压降至正常后再巩固治疗。

小方:涌泉贴敷降血压

吴茱萸20克,冰片5到10克,研末儿,醋调。

夹脊穴位于人体脊柱的两侧。人需要养护好五脏六腑,肝心脾肺肾,脊柱能够对这些地方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在身体的某一些特定的体表的部位,对它进行按揉,就可以起到对人体内脏或者是脑或者身体各个部位进行养护的作用。夹脊穴一侧有17个,两侧加在一起共34个。人体躯干部的所有的脏腑都归它来管理,它比膀胱经的作用更为明显。

取穴方法: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0.5寸,一侧17个穴,左右共34穴。可以简单的划分一个截断,把自己的双臂自然下垂,然后看肩部的肩胛骨下角,如果两个肩胛骨的下角连成一条线的话,往上的这个截断叫人体背部的上三分之一,这一段管上焦的问题。

上焦包括心胸肺,对女性来讲就是心胸肺乳房,还包括肩,凡是这个地方以上,这块的脏腑的问题都可以在那个截断的夹脊穴上进行治疗。

中间的那个三分之一,可在肋骨的下缘这个位置,水平向后也划一条线,或者从肚脐划一条线,从腰部以上到肩胛骨下角以下,这段中间位置叫中三分之一。属于中焦,管脾胃肝胆。

剩下的下三分之一就是治疗像各种生殖系统的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这些问题,因为下焦的地方属肾,也包括肝的一部分及肾、膀胱、盆腔的问题,所以对于生殖系统的疾病,泌尿系统的疾病,肛肠的病症,都可以在下焦的这个位置上做治疗。

主治疾病:主治范围较广,其中上胸部穴位治疗心肺部及上肢病证;下胸部的穴位治疗胃肠部病证;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病症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63408.html

更多阅读

百年历史村子~澄海程洋岗 今年程洋岗农历9月18

百年历史村子 澄海程洋岗http://www.ezeem.com/Forum/Read.asp?id=1099&no=13542963“程洋冈”(俗称大娘巾),古称“凤鸣冈”“凤岭”“歧陇”等,唐以前系韩江出海口岛屿,因其挺立于南海汪洋之中,故取名“程洋冈”。据考证,早在一千

影响中国三四百年的治家智慧,让你富过五代 谭氏富五代

佛醫堂已收听佛医堂.com是一个公益性的佛医研究机构。有更多...影响中国三四百年的治家智慧,让你富过五代2015-01-08编者按:  南怀瑾老师8岁就会背诵《朱子(柏庐)治家格言》,他父亲也以身作则的教导南怀瑾老师。下面是南怀瑾老师讲于太

风水见证:发福三百年,山东栖霞牟氏庄园

牟氏庄园,又称牟二黑庄园,坐落于山东省栖霞市城北古镇都村(原霞光三路北首)的牟氏庄园,是北方头号大地主牟墨林家族几代人聚族而居的地方。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到1935年形成至今规模。整个庄园坐北朝南,共分三组,包括六个大院,占地2万多平方米,

百年老校新兴一中 巍山一中百年校庆

百年老校新兴一中图文/禅风斋主20日,新兴县第一中学迎来建校100周年庆典,数千名校友和各界嘉宾欢聚一堂,共庆百年华诞。省教育厅发来贺信,广州市委原书记、原粤中纵队副司令员欧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改办主任赖斌,云浮市政协主席

声明:《百年程氏养生经 百年程氏养生经冶近视》为网友尛掱冰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