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读书笔记2
第2章如何选题
第1节什么是一个好选题
一、哲学研究的选题标准
哲学研究中的好选题一般有三个特点:
第一,这是一个“以小见大”、“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问题。
注意:“以小见大”或“大处着眼”之“大”主要是“理论意义”或“实践意义”之大而不是“研究范围”之大。
第二,它有自己的核心概念,这个核心概念与另一个核心概念构成对立统一的关系。这两个关键概念一起引出了相应的教育争议或教育冲突,也构成了该研究的理论视角或关系视角。
第三,它在历史中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争议”至少有三个含义:一是历史中已经出现的资料和证据进行论证;二是在历史中曾被讨论的“真问题”;三是隐含了作者的立场。
二、实验研究或调查研究的选题标准
出色的实验研究或调查研究的选题一般有三个特点:
第一,它有明确的假设,或者说,它隐含了某种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
因果关系:“A对B的影响”(例“自学辅导教学对初中生数学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的影响”)
相关关系:“A与B的相关性”(例“担任班干部对小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第二,实验研究的自变量必须是某种具体的、可操作的、可“变”的行为或心理因素。
注意:考察因果关系的调查研究中,其自变量虽然不必是具体的“变革”措施,但它必须是可观察或可检测的行为或心理;考察相关关系的调查研究中,其自变量不必是可改变的,但其因变量必须是可改变和可检测的。
第三,它有一个“巧妙”的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的巧妙与否,主要看是否能够保证实验研究或调查研究的信度和效度。信度效度提高的方法:选择研究的情境,创造研究的环境,控制无关变量。
三、历史研究的选题标准
历史研究主要包括历史的考证研究、历史的解释研究、历史的叙述研究。
出色的历史研究至少具备以下一个或几个特点:
第一,它采用了类似“历史的发生学研究”、“历史的话语分析”或“历史人类学研究”的方式,从零散的文本或话语的背后找到了一以贯之的线索。
第二,它以历史的比较研究的方式分析各种教育思想或教育制度的异同。
第三,它更正了有关历史文本或历史事件的误解。
心得:很佩服这本书中每次一谈到一个话题就能有很多鲜活的例子和书目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这不仅让我对这本书中的一些观点有了比较充分的理解,还可以作为一种课外拓展的知识加以了解,我在写作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缺乏的正是这方面的能力,可能是自己阅读的书目比较少吧,也想请问老师,这方面的能力应该怎么锻炼?
第2节选题的三个来源
选题大致有三个来源:
一、有争议的理论问题
在有争议的理论问题中寻找选题,首先意味着阅读相关的理论文献。阅读范围从“读书”扩展到“读图”
第一,在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和专著三者之间穿梭。
要求研究者要有基本的文献阅读,多读论文,尤其是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大多能显示出学术研究的前沿性和学术写作的规范性,更重要的是学位论文往往提供了有关该研究领域的比较详细和全面的文献综述,读者可以借此快速了解该领域的文献并提高文献检索的效率。
第二,留意不同作者之间的分歧或冲突。
凡有争议的地方就隐含了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除了留意不同论者之间的争议之外,还需要留意同一论者所坚持的某个意见的对岸或反面。可能这些对岸或者反面存在有待重新发现、重新评价的选题。
除了留意不同作者之间的争议,也需要关注同一作者貌似自相矛盾的说法。自相矛盾的说法一般有两种可能:一是该作者的思想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出现断裂;二是该作者的观点貌似前后断裂,其实是“一以贯之”的。
第三,关注前沿性的新概念或新课题。即对世界范围内正在发生或新近出现的重要理论问题或实践问题保持必要的学术敏感。
二、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
学术研究并非一定要关注现实问题。即使关注现实问题也不必期望学术研究直接能够影响和改进教育实践,但也不意味着教育研究究应该远离教育实践。
在实践中发现选题依然可以将实践问题转化为理论研究或实证研究。这种转化大致有三个方向:
第一,以调查研究或实验研究的方式直接关注实践问题。
此类研究大量地显示为调查研究,具体包括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
第二,以历史研究的方式间接关注实践问题。
这种方向重点在“间接”二字,即读者能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对教育现实问题的间接回应或影射。
第三,从某个理论视角分析实践问题。
显示为某种思辨研究,这样的研究思路往往显示为“从……看……”。
三、在写作中生成选题
(一)在写作中调整、更换选题
可取的办法:经过一段实践的阅读、听课和思考,形成一个大概的研究意向,就着这个研究意向进行试探性的写作,并在写作中逐步调整或更换选题。
(二)如何调整选题:先大题小做,后小题大做
选择大致的方向进行研究和了解,然后寻找相关的文献,再逐步缩小研究的范围。
(三)从“仿写”或“重复验证”开始
可以借鉴他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进行“仿写”,这种“仿写”可以不仅局限在教育学写作的圈子,可以广泛借鉴其他领域;“模仿写作”甚至可以理解为对他人的选题和写作框架以及研究思路的“借鉴”。
注意:借鉴的时候需要呈现规范的“引文”和“注释”加以说明。
心得:在这一节的内容中,书上谈到要多看学位论文,因为学位论文很多都可以较快了解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这不失为提高文献检索的一个小窍门。在第23页倒数第4行(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矛盾和冲突)那边我有个疑问,是不是有未说完的话?因为读到这里的时候,有种戛然而止的感觉。
第3节研究视角对选题的影响
概念:研究的视角也可称为研究立场或分析框架。它是研究方法或研究思路的一个重要部分。
研究的视角主要包括三种:
一是理论视角,从某个学科或学派的角度去研究事物;
二是关系视角,也可称为分类视角或比较视角;
三是时空视角,它是研究者对新观点或新材料、新方法(或新工具)的选择。
一、理论视角
理论视角主要是指从某个理论框架去观看和解释研究对象。这里的理论视角主要包括学科视角、学派视角(或学理视角)和概念框架。
(一)学科视角
面对同一个对象,不同的学科实践往往会从这个对象中看到不同的问题或主题。面对同一个教育问题,不同的学科视角会提供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
(二)学派视角或学理视角
几乎每个学科都会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分化出各种不同的“学派”,这种学派既可能直接呈现为“……学派”或“学理”,也可能呈现为“……主义”或“……观”等。
注意:学术研究一般对意识形态或政治立场、党派式的“主义”比较警惕,但并非所有“主义”都属于意识形态或党派立场。胡适的文章启发我们可以通过对种种学说和主义的研究,找到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新概念
新概念的理论视角接近学科或学派的理论视角,而且,某个新概念往往与某个学科或学派有关联。
好的新概念能够为研究开启新的视野和方向,能够使某个主题突破原有的概念框架并由此而发生新的意义。但并非所有新概念都有学术的意义和价值。
概念的好坏取决于:这个概念是否具有理论解释的空间,以及这个概念是否能够推动相关的教育实践变革。如“有效教学”和“高效教学”。
二、关系视角
关系视角也可以称为分类视角或比较视角。它是研究者给事物分类别、作比较、找关系的“思维形式”。
关系视角相当于康德的关系范畴。在康德看来,所有事物都处于三种类型或关系之中:
(一)表里关系
按照康德的范畴原理,任何事物在变化的同时,其实体或本质是不变的。康德所讨论的实体与变化的关系,相当于哲学史上一只关注的“现象与本质”、“一与多”或“同一与差异”的关系,可简称为“表里关系”。
从表里关系的视角来看,某个思想或实践总是存在表面与里面(现象与本质)的差异。所以实践,就是从表象的背后发现、解析其本质,从各种“差异”的背后把握“同一”。
研究者还可以通过该研究视角展开“隐微解释学研究”,其主要包括三个具体的视角:一是“内外有别”的视角;二是“整体有别”的视角;三是“早期和晚期”的视角。
(二)因果关系
按照康德的关系范畴原理,因果关系具有普遍性,“一切变化都按照因果联结的规律而发生”。因果关系的视角除了显示为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之外,还可能显示为历史研究。只是要知道有些问题比较容易查明其因果关系,有些问题不那么容易查明其因果关系,但不代表它们没有因果关系。
除了严格的因果关系之外,还有一种相关关系。相关关系往往显示为“互为因果”的关系。
(三)对立统一关系
康德以“协同性”范畴来提示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统一的视角的适用范围:
一是适合于两种或多种教育观念或教育制度的横向比较;
二是适用于某个教育制度改革或某个人的教育思想的前后差异的纵向比较;
三是可以用来分析不同的教育观念之争,尤其是“师徒之争”。
这样看来,对立统一的视角实际上也隐含了“比较的视角”。
小结:
总之,按照康德的关系范畴的分类框架,事物的分类主要显示为表里关系、因果关系和对立统一关系。
关系视角的作用:它为精要提供思维形式并使经验事实因此而被认识。
关系视角的使用:主要用于事物的分类并分析事物之间的关系。
关系视角与理论视角的差异:
1、关系视角没有理论视角那么宏大,关系视角更具有普遍适用性;
2、理论视角与研究对象没有内在关系,它独立于研究对象之外,而关系视角是研究对象自身的一个部分,是研究对象的内在的形式。
三、时空视角
时间和空间视角主要指从某个时期或阶段、某个地理位置来观看某个研究对象。这里所讨论的“时空视角”主要包括新观点、新材料或新工具。
(一)作为新观点的视角
概念:本意是新“观”(观察)点,是研究者观察事物时所采取的新的视点或立足点、切入点;引申意义是研究者所持的新立场或新看法。
1、新“观”点首先显示为某种空间视角
作为空间视角的新“观”点的三种表现形式:一是呈现为调查研究中的问卷、观察和访谈的提问或测量的角度;二是显示为分析某个教育思想或教育制度的切入点;三是研究者在A和B两种对立的争议中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和立场。
2、新“观”点也可能显示为某种时间视角
作为时间视角的新“观”点或新视点一般呈现为从某个时间段(时间角度)去关注研究对象。新观点意味着有特定的时间段转向“长程”(或“长期”)的整体研究。
(二)作为新材料的视角
研究的材料本身不是“视角”。研究的材料只是研究对象,但是如果研究者发现了某个新材料,那么相对于旧材料而言,新材料本身就是心得研究视角。
(三)作为新工具的视角
与研究的材料相似,如果研究者采用了心得研究工具,这种新工具就会带来心得研究视野。
研究方法本身是比较成熟和稳定的,教育研究领域的“方法创新”主要是指研究者采用新的研究设计,尤其指研究者在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时采用了某种“新工具”。
小结:
总体而言,研究视角将决定研究者看到什么和看不到什么。“研究的视角”恰恰为学术研究带来了价值中立的可能——“研究视角”使研究报告大量地显示为类似“从这个视角来看”的价值中立的表述,而不必大量地呈现“我认为”“应该如何”的价值判断。
心得:在读第一章的时候就已经读到“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将导致不同的选题方向”,那时候的自己懵懂地接受了这句话,但对于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到底是如何影响选题还是有些许困惑,只是能够意会到其中的一点奥秘,但说不出来具体的是什么,所以在读书的过程中一直有这个问题在回响。果不其然,在这一章节的时候就得到了详细的解答,但是这里有个疑问,就是在第34页最后一段,书上说其他关系(并列的关系、递进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等)似乎都可以纳入康德所提示的三种关系之中,我想知道这些其他关系纳入这三种关系的过程中是否有条件要求,还是随意就可以归类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