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天气寒冷,孩子妈教起孩子数九歌,由于我也说不全,只记得其中几句,便从网上搜索一段,内容如下: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孩子妈说,不是大雁的雁,而是燕子的燕,我也不能确定到底是哪个? 多少年没见过大雁了! 燕子是经常看见的,难道我网搜索来的不对?
于是我又上网查了查,好像两种说法的都有。不过我喜欢刨根问底,这么模棱两可、你好我好大家好可不行!经过仔细搜查,发现说雁的要多些,并且我也找到了一篇北京老干部局的文章,说的比较在理。原文地址是这里,内容如下:
“大雁”与“燕儿”都是一种候鸟,而且都是随着季节的变化,“春来秋往”的。但是,仔细说来,又有不同。我国“数九歌”里有“七九河开,八九雁来”的话,竟有人理解为“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了。
最近,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十四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浙江的一位女歌手,在其唱的歌词里就出现了“七九河开,八九‘燕’来”(见演唱时的字幕)的这种毛病。因为是搞文艺的,对于物候征象不太熟悉,似乎有情可原。可是,前两年中央电视台报气象的一位男士,在报物候征象,引用“数九歌”时,也出现过“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也见当时的字幕)的同样毛病,这显然是不应该的。
《吕氏春秋》中记载:“孟春之月鸿雁北,孟秋之月鸿雁来。”这里的“孟春之月”,是指农历的正月,据此“孟春之月鸿雁北”,是说“正月里”,大雁就由南往北飞了。当然,这并非说“正月初一”就开始,一般应该晚一些。
我随便翻了几本儿月历牌:其中①2005年,“八九”是2月22日(农历正月十四)至3月2日(农历正月廿二);②2006年,“八九”是2月23日(农历正月廿六)至3月3日(农历二月初四);③2007年,“八九”是2月23日(正月初六)至3月3日(农历正月十四);④2008年,“八九”是闰2月23日(农历正月十七)至3月2日(农历正月廿五);⑤2009年,“八九”是2月22日(农历正月廿八)至3月2日(农历二月初六);⑥2010年,“八九”是2月23日(农历正月初十)至3月3日(农历正月初十八)。
综合以上六年统计,其中2005年、2007年、2008年和2010年,四个年份的“八九”,都在“正月”里边;另外2006年和2009年的“八九”是在“正月”底和二月初。这说明“孟春之月鸿雁北”、“八九雁来”的说法是完全正确的。
在北京,多少年来没见到过大雁北飞的情景了。恰在2008年3月21日,到天津参观“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于门前集合时突然听到雁鸣,抬头看时,雁阵正在“咿啊,咿啊”地由南往北飞呢!一会排成“人”字,一会排成“一”字,翅膀扇乎着,阵容非常壮观,让人高兴不已。那天,是农历二月初六。这同样说明“孟春之月鸿雁北”、“八九雁来”是正确的。二月初,大雁已飞到了天津上空了,可见它们“正月”底,就由南方向北飞了。
可是,“燕来”又是什么时候呢?从两个方面说明如下。
一、燕子是人类的益鸟,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食,据说一只燕子,“几个月能吃掉25万只昆虫”。因此。燕子成了人类消灭害虫的好帮手。而且,燕子的觅食方式也很有特点,它们是在飞行当中捕获小虫的。由此可以证明,“八九‘燕’来”的说法是错误的。设想一下,我国北方的“八九”,还在“春寒料峭,乍暖还寒”的期间,哪有蚊、蝇等昆虫等在室外纷飞呢!假如“八九”里,美丽的小燕子真的飞来了,那还不都活活饿死啊!
二、我国北方有两句“燕来不过三月三,燕走不过九月九”的谚语。这里的“三月三”是指我国的农历“三月初三”。这就是说,“燕子”在农“历三月初三”以前就来北方了。元曲家张可久的《凭栏人·暮春即事》中说:“鸣啼芳树丫,燕衔黄花柳。”似乎也可以做一点佐证。这里,以“燕鸣芳树,嘴衔柳花”来描写“暮春”景致,非常切题。“暮春”即指农历三月。这和“燕来不过三月三”的说法是一致的。
2010年4月24日(农历三月十一),本人去梨花村赏花,意外看到好多燕子,在梨树行子里翻飞呢!中午到了北曹各庄一个学生家作客,问起燕子的事,他们说,“来了二十多天了吧?”尽管说得不是具体时间,但大致可以推算出,燕子是二月底飞来北京的吧!
当然,今年天气反常,春寒延续,食源不足。燕子因故,姗姗来迟,实属自然。
从以上可以看出,“大雁”是农历“一月”来北方的;而“燕子”呢?是农历“二月”。故,“八九燕来”是不正确的。
有可能南方人说燕子的多,也许南方春来早,八九就来了,而北方八九燕子是不会冒然前往,否则就要全军覆灭被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