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04月10日 22:16:40分享人:邪情公子来源:互联网30
各大论坛正疯传,有人考证茅于轼有可能是汪精卫的三儿子,不仅二人长得像,而且还有不少交集:汪1929年在南京得第三子,后传言夭折。碰巧茅于轼也生于1929年的南京;汪精卫小妾,也姓茅,1929年后生第三子后消失。三,汪和茅于轼大伯茅以升是天津大学校友。四,茅于轼对汪精卫感情深,称汪为英雄。像并不能说明问题。如此几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也不能说明问题,但是还有更巧合的!!! 很多秘密隐藏 在历史中,不是那么清楚的。 汪精卫共有六名子女分别是 长子汪文晋,1913年生于法国。 长女汪文惺,1915年生于法国,现住纽约。 次女汪文彬,1920年出生,在印尼当修女。 三女汪文恂,1922年生于广州,2002年病故于香港。 次子汪文悌,1928年出生,1946年以汉奸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月缓刑五年 但是他还有一儿子,生于1929年的南京,据说是夭折了。 百度知道 汪精卫子女信息 很巧的是,茅于轼也生于1929年的南京!!!! 当时南京城内,人口不到10万。甚至更少,当时国民党宁汉合流刚迁入南京。所谓的黄金十年还未开始。又刚经历过国民革命的战火。以南京大屠杀看,1937年的南京,常驻人口也没到15万(南京大屠杀是里面很多士兵) 而1929年,以10万高数算,再以当年人口出生率算,当年南京的同龄人不到2000人。 几率很大啊,当年南京城内人口往多算10万人,正常算5万,按照当时出生率,他的同龄人最多1000-2000人。 再除去一半女的,他的同龄人最多500-1000人。 如果再算上夭折的,当时婴儿夭折率是千分之三百,也就是30%,生下来的有350-700人。 也就是说当年与茅于轼的南京同龄人只有350-700人!!!! 这还是按照南京人口最大化算的!!! 再就是长相极像~~~~~~ 这尼玛太多巧合了吧。 这一切相似和巧合,太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了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64640.html
更多阅读

本文摘自:《快乐老人报》2014年4月10日第16版,作者:《快乐老人报》编辑部,原题:《汪精卫5子女结局都不错》抗战胜利后,汪精卫最小的儿子汪文悌1946年被以汉奸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月,缓刑五年。汪文悌1928年出生,晚年在香港从事桥梁建筑。汪

毛致信汪精卫,赞其三事,振聋发聩,别于俗人。一、行刺满清 青史留名孙中山雇佣洪会,惠州第一次革命,世人非议同盟会:雇人革命!讽刺指挥者,外国遥控,免担风险,乐哉!乐哉!。汪兆铭愤而起身,组织人员器物,北京行刺摄政王载丰。此行无论成功与否,都会牺

在亲日的汪伪政权中,有三个臭名昭著的大汉奸,他们分别是:汪精卫、陈公博和周佛海。这三个铁杆的亲日派,用钱钟书的话说,“天底下除了向日葵,再没有比他们更亲日的人或东西了”。他们三人中,周佛海被排名为第三号大汉奸,但论起好色来,他在其中

一则公式 能测算出你上辈子是什么人将你的公元出生年月日加起来例如:1973.12.19出生的人就是1+9+7+3+1+2+1+9=33 这时出来的数字如果是一位数以上的话再相加(如果相加之后还是一位数以上的话就再相加.直到变成一位数)例如:先前出来的

千古奇冤汪精卫 中国的国骂,有两个。一是问候对方的母亲,二给对方扣一顶“汉奸”的帽子。后者更爽,不仅显得自己没有说脏话,同时还抢站了所谓民族大义的道德制高点。所以,文人辩论时,理屈词穷的一方往往恶狠狠骂对方一句“汉奸”,然后阿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