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笔记(绪论部分)
复习要求
通过绪论部分的,使学生们明确“基础”课的性质和目的,认识到学习“基础”课与自己的成长成才密切相关,使学生们对
重点
1.认识大学生生活的特点。2.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3.
难点
1.如何使大学生从自身的特点出发,认识到从中学到大学的社会角色的变化,从而认清肩负的历史使命,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2.如何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及如何做到知行统一。
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
针对刚刚迈进大学校门的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上面临的不适和困难,分析大学生活的特点,引导大学生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的学风,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
举例:纽曼《大学的理想》
大学是知识的海洋
大学有教书育人的良师
浓厚的学习研究和成才氛围
举例:部分大学图片
大学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
1、学习要求的变化
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增加——需要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增多——要求增强学习的自主性
图书资料和各种信息丰富,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多样化——要求熟练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收集资料和掌握信息
大学阶段学习的特点:
广泛涉猎相关知识;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生活环境的变化
离开父母,远离家乡;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存在差异
——需要主动增加沟通和交流,互相理解和关心;尽快适应新环境,增强自立能力。
3、社会活动的变化
党、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会;各种学生社团
——根据自己的条件,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合理安排课余生活,锻炼组织和交往能力。
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1、确立独立生活意识
2、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3、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1、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
大量的自学时间
自由的学习空间
浓厚的学术氛围
宽松的学习环境
能动的学习
好奇心和求知欲
正确的学习方法
合理确定学习目标
科学安排学习时间
全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的知识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不仅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科学
不仅掌握课堂知识和向书本学习,还要向实践学习、向生活学习,学会与他人协作,学会关心和尊重他人,学会按照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做人处事。
3、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
首先需要打下扎实的专业根底
激发创新意识,突破思维定势
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敢于怀疑
养成科学的创造性思维的习惯
4、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知识、信息的更新和增长空前快速
学生要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求知的理念
四、培养优良学风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笃信仁厚慎思勤勉
第二节肩负历史新使命
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1、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实践中经过艰辛探索开辟的,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康的成功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参与。
2、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1)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
(2)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
(3)新世纪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
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
科技文化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如果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和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
和平、发展、合作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
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
贸易保护主义
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战略
举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二、明确当代大学上的成才目标
德——人才素质的灵魂
智——人才素质的基础
体——人才素质的条件
美——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
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追求真理、善于创新
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第三节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明确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是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系统总结
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2、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
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道德与法律是调解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
2、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
3、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
4、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贯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主线。
第四节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1、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2、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
3、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
1、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2、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
3、注重联系实际
4、注重知行统一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复习要求
帮助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把握实现理想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引导大学生坚持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使大学生认识到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理解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的科学依据;
理解如何确定理想信念、如何化理想为现实等问题。
复习重点、难点
重点
实现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
难点
充分认识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1、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1)理想的含义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对现状永不满足,对未来不懈追求,是理想产生的根源。
(2)理想的特征
①实践性:通过实践产生、检验、修正、发展、实现;
②超前性:以预见方式反映未来;
③时代性:同一定时代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水平联系;
④阶级性:一定社会群体内的共同理想;
⑤实现可能性
理想的类型
从性质和层次上分:
科学理想,非科学理想
崇高理想,一般理想
从时序上分:
长远理想,近期理想
从对象上分:
①个人理想,②社会理想
理想的类型:从内容上区分
①社会政治理想——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设想、追求和向往;
②道德理想——指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理想人格,做人标准;
③职业理想——人们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和要达到何种成就的向往和追求;
④生活理想——人们对一定的生活方式、生活标准、以及对物资生活、精神生活、家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1)信念的含义
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2)信念的特征
①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其确立和改变都必将对人产生重大影响)
②多样性: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信念。
③执著性:努力身体力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④亲和性:志同则道合,德同则相聚
⑥导向性:一经确立,指导言行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1、理想信念的作用
(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2、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2)引导大学生走什么路
(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3、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1)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3)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1、立志当高远
2、立志做大事
3、立志须躬行
举例:孔子、华罗庚
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2、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举例:司马迁和《史记》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应然和实然
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自信和毅力的来源
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复习要求
把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了解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认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明确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是统一的,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的形势下更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自觉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努力学习、增长才干、报效祖国;了解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握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的基本要求,把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与弘扬民族精神有机结合起来。
复习重点
第一,理论方面的重点是深刻理解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
第二,知识方面的重点是正确理解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掌握如何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内容。
复习难点
学习爱国主义的关键是将爱国之志、报国之情转化为效国之行,也就是如何在实践中把“知”和“行”统一起来,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1、爱国主义基本含义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与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重要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第一层含义:爱国情感。2000人共同演绎“善意的谎言”——长春失明小欣月到北京天安门观看升国旗的心愿
第二层含义:个人对祖国深厚感情的内涵——归属、认同、荣誉。
第三层含义: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最后: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祖国的河山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至高至尊的地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祖国的山山水水滋养哺育着她的子子孙孙。“禾苗离土即死,国家无土难存”,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只是自然风光,而且是主权、财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载体。因此,每一个爱国者都会把“保我国土”、“爱我家乡”、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作为自己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
(1)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反映的就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民族利益是整体的利益、长远的利益,这种利益高于民族内部之间的局部的、暂时的利益。爱自己的同胞与爱人民是一致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的意志决定着祖国的命运和前途。对人民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的忠诚程度的试金石。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最主要的是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紧紧地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或许会背井离乡,或许会彼此隔绝,但对祖国灿烂文化和历史传统的认同总会把人们的心连在一起。爱民族的灿烂文化就应该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祖国的历史,深入理解祖国优良的历史传统。一个真诚的爱国者,必定是一个尊重和热爱祖国灿烂文化和历史传统的人。
(4)爱自己的国家
爱祖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祖国的大好河山,自己的骨肉同胞,民族的灿烂文化,是同具体的国家相联系的。我们每个人的发展都是同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爱祖国就要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就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贡献力量。
3、爱国主义的本质内涵
(1)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
爱国的具体内容、形式、范围等都必然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爱国主义的特征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
古代爱国主义:缔造、捍卫国家统一,反对诸侯割据;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发展生产,反抗阶级压迫。
近代爱国主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发动统治,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
现代爱国主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当代爱国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2)爱国主义是具体的、现实的。
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任何阶级属性和社会制度的抽象的国家。在什么情况下拥护统治阶级及其实行的社会制度是爱国行为呢?
爱国并不是要维护祖国一成不变的僵死的阶级属性和社会制度,而是热爱由先进阶级统治的、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实行先进社会制度的祖国。
(3)爱国主义是一个普遍原则
爱国是世界各国公认的一条普遍性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是每个公民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
爱国是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的需要,是社会政治稳定的需要,是发展经济、创新文化的需要,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需要。
实践活动: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观看《东京审判》,谈观后感。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源远流长。自古以来,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人们的褒奖和景仰。中华民族由多民族融合而成,汉族与少数民族共同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各民族中都涌现出许多为民族和国家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他们的英雄业绩为历史所铭记。
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中华民族历史上许许多多爱国志士,他们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生死不移的爱国之行,感人肺腑,流播四海,代代传颂。
伏清白以死直的屈原、誓死不降匈奴的苏武、爱国诗人陆游、民族英雄文天祥。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要心忧天下,关心国家的命运和民生的苦乐,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付诸实际的行动。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
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人心所向,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
4、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自由,但决不容忍外来的侵略和压迫。面对外来侵略,各族人民总是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奋起反抗,表现出同敌人血战到底、誓死不当亡国奴的英雄气概。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在中华民族长期共同生活、共同发展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所一致认同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民族品格和优良传统,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之中。今天,爱国主义仍然是我们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集中整个民族的智慧来谋求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
正如胡锦涛指出:“包括大陆同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都应该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成员而感到无比自豪,都应该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都应该以自己的努力为中华民族发展史续写新的光辉篇章。”陈嘉庚——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毛泽东题词)。
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爱国主义精神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什么时候团结统一,国家就强盛安宁,什么时候分裂内乱,国家就积贫积弱。历史的真实景象,已牢牢地铭刻在中华儿女的历史记忆之中。因此,团结统一始终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代表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在反对分裂国家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中国人民绝不会有丝毫犹豫和退让。骨肉离别和纷争,是让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只有骨肉团聚,祖国统一,才是中华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经过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
第二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第三条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
第八条“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依照前款规定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和组织实施,并及时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第九条依照本法规定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并组织实施时,国家尽最大可能保护台湾平民和在台湾的外国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其他正当权益,减少损失;同时,国家依法保护台湾同胞在中国其他地区的权利和利益。
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新的世纪,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华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重要保障,就是要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港澳台以及广大海外同胞,激发起爱我中华、建我中华、强我中华的爱国热情。“人心齐,泰山移”,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奋发图强,艰苦奋斗,没有克服不了的艰难险阻,多少代人所企盼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三峡工程。
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爱国主义体现了每一个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责任,这种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每个人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人,应该成为什么人,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社会,依赖于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祖国给个人的成长发展创造条件,对个人的奋斗成果作出评价,为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征程指明方向。
邓稼先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大教职工联合会主席。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9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8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担任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解决了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数学家华罗庚后来称,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成果。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
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8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4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钱学森是功勋卓越的科学家,又是心系祖国母亲的赤子。新中国成立后,他抛弃国外优越的生活与工作条件,历尽千难万险,回归祖国的怀抱,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钱学森被评为“两弹一星”的功臣,受到国家的表彰。在荣誉面前,他是这样说的:“说是表彰我对中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论方面所做的一切工作。我想这里面‘中国‘两个字是最重要的。”
伟大的人生目标往往产生于对祖国深沉的爱。一个人对祖国爱得越深,历史责任感就越强烈,人生目标就越明确,人生信念就越坚定。古往今来,载入中华民族史册的无一不是忠诚的爱国者。
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邓小平
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邓小平
2、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是对全体中华儿女的基本要求。
在这个问题上,爱国与否是最大的政治分野。
只要站在拥护祖国统一的原则立场上,深明中华民族的大义,就能够在政治上求同存异,就能够团结起来,共同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奋斗。
二、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1、经济全球化概念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存在的一种状态,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主要是指生产、贸易、投资、市场等一系列经济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加速运动、各种经济实体在世界范围内加速融合、经济规则在世界范围内加速普遍化的经济国际化发展趋势。
第一个阶段是准备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个阶段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与信息全球化和网络经济相互制约、支持。
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的依据:
(1)、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本民族整体利益的最具权威的代表。第一,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
第二、民族国家仍然是国际社会的最强大的独立主体。
第三、国家是促使经济全球化正常发展的最具实力的制约力量。
(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外敌对势力妄图西化和分化我国的战略并未改变。
3、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怎样弘扬爱国主义?
(1)、加速提高中国的国力。
(2)、积极应对挑战和风险: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的凝聚力,提高国家对全球经济走势和波动的预测能力和掌控能力,作好必要的战略物资储备,增强国家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增强对国际环境变化的承受能力等。
(3)、要以宽广的眼界看世界:正确处理热爱祖国与关爱世界、为祖国服务与尽国际义务、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4、关于为什么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政治、文化一体化问题
(1)、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文化一体化是本质截然不同的概念,经济全球化指跨国经济活动、跨国经济组织、跨国经济规则普遍化的客观发展趋势。政治、文化一体化指政治制度、文化价值观念的单一化、同一化和无差别化。
(2)、推行政治、文化一体化是一种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行为。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有权选择和决定适合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文化。
(3)、推行政治、文化一体化违背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必然不能得逞。人类文明是多样性的存在。
(4)、坚决反对政治、文化一体化的图谋。
(二)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经济全球化趋势为个人报效祖国消除了许多障碍或阻隔,开辟了更多的渠道和更大的空间。
2、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科学的无国界性,无损于每一个人与自己的祖国命运攸关的亲缘联系;科学的无国界性,不等于科学运用的无国界性。
3、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能以一个或几个国家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为蓝图来描绘世界的色彩。用一种文化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来衡量多样性的世界,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不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
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所谓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综合体现。民族精神集中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是构成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1、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共同价值基础
表现在,自觉维护国家民族整体利益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共同价值基础。对国家民族整体利益自觉认同和维护是贯穿中华精神文化的一条主线。
儒家: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仁爱、人际贵和精神。
道家:豁达大度的人格风范、颐情养性的生活准则、先予后取的人生态度。
法家:严明刑罚、褒奖事功、笃行实干的人生态度。
墨家:爱无差等、利他均平的人生理想。
融合成“从整体和谐统一出发,重大局、重整体的思维方式。”这种共同价值基础直接表现为两个方面:对内表现为“团结统一”;对外表现为“爱好和平”(睦邻政策、和亲政策、自卫反击、适可而止的对外用兵传统方针等)
(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政治原则
表现为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整体利益始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行为原则。
(3)、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动力源泉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则:以宽阔眼光、实践的眼光、创新的眼光看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2、民族精神的内容
2、团结统一
团结统一的“大一统”情怀是指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维护统一、顾全大局的互助合作精神。
3、爱好和平
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同其他民族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求同存异,团结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精神。它是中华民族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文化积淀和结晶,成为中华民族的性格。
“协和万邦”——《尚书·尧典》、“亲仁善邻”——《礼记·隐公六年》、“讲信修睦”——《礼记·礼运》、“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
4、勤劳勇敢
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勤奋劳作,努力不懈,勇于拼搏,敢于斗争的精神。
“不畏强御”——《诗经》、“勇者不惧”——《论语》。
远在古代,人们就把勤俭看作修身、持家、平天下的必备的品质和要求,他们笃信“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认为恪守勤劳与节俭,为人必正,理家必富,治国必成。历史与事实都证明,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5、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
“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体现为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不屈不挠精神。体现为因时而变、随时而制、“与日俱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与时俱进精神。体现为“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开拓进取精神。
(二)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大力弘扬和培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阿魏大实践,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反映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小时需要,反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一)时代精神的内涵
我们所强调的时代精神,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3、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根本保障。
4、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提倡理论创新、鼓励制度创新、强化科技创新、推进文化创新。
2、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努力塑造创新型的人格。
第三节做忠诚的爱国者
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爱国情感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直接感受和情绪体验。爱国思想是人们对祖国的理性认识。爱国行为是指人们身体力行、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内核,行为是体现。只有做到爱国的情感、思想和行为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为什么做忠诚的爱国者首先要自觉地维护国家利益?究竟什么是国家利益?怎样维护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就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中最高准则。国家安全是国家利益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利益是具有一定次序性的,是不断发展的。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利益前提下,强调国家的经济利益,把经济利益作为新时期主要的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衰,反映了绝大多数民众的共同需求,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和最广泛的代表性,它必然要优先于国内其他个人利益和集团利益。所以,做忠诚的爱国者,就要清晰地认清国家利益的内涵、意义和价值。
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邓小平曾告诫我们:“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1][1]真正的爱国者,必定会把维护祖国的尊严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总是不惜一切代价去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尊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将祖国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自觉地维护祖国的利益,敢于同一切损害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行为做斗争。
当国家领土和主权受到外来侵略时,自觉担负起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当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做斗争;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应当服从国家利益。
2、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理性地表达爱国情感。既要体现中国人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信念,又要体现出中公民的文明形象和风范。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虚心学习和借鉴别国的长处和经验,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为世界和平和发展做贡献。
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3、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就是相信依靠本民族的力量能够迎接挑战、战胜困难,使自己的祖国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是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进步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使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和睦,始终是人心所向,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把各民族的兴衰荣辱牢牢地维系在一起。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解决民族问题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特别强调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对于维护和巩固祖国的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利益和权利,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促进民族团结、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栋梁之才,要自觉做推动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模范,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思想、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要努力学习掌握党和政府为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国家统一所制定的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努力增长才干,为全面开创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增强国防观念
1、国防和国防观念
国防是国家为抵御外来侵略与颠覆,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国防的性质和功能受到具体历史条件和国家制度性质的制约。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我国的国防建设完全是为了自卫的需要,丝毫没有扩张和侵略的性质。
国防观念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国防建设的目的、内容、途径和重要性等问题的认识,它主要包括国防忧患意识、国防目标意识、国防价值意识、国防责任意识、国防法制意识和国防献身意识等。在我国,国防观念鲜明地反映了全国人民对防御外来侵略、捍卫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和国家根本利益的自觉关注。
2、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意义
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
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3、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的基本途径和要求
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需要做的事情很多,贯穿于日常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增强国防观念的基本途径概括起来主要有:学习国防知识,提高国防意识和素质;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参与国防教育活动,增进对国防的感性认识;关注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强化忧患意识。
四、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振兴中华,从我做起”,这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学生所喊出的响亮口号。这个口号鼓舞着无数青年学子投身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应当继续坚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努力做到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
报国之志是爱国之情、忧国之心的深化,又是自觉地增建国之才和践爱国之行的动力。爱国不分先后,爱国也不在于做大事还是做小事。一个人尽己所能,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就可以无愧于爱国者的称号。所以,报国之志也是一颗平常心,就像在母亲面前尽一份孝心。如果每一个公民都能自觉做到这一点,国家就必定会兴旺强盛起来。
同学们不论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报效祖国,都要努力学习,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只有把自己的真才实学同报效国家的志向结合起来,始终如一地身体力行,才能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实现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的人生追求。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正确认识人生目的对人生实践的重要作用,批判错误的人生观,明确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科学的人生观;了解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确立乐观向上、开拓进取的人生态度;正确把握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立志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正确对待人生环境,自觉协调自我身心各方面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复习重点
理论方面的重点:认清错误的人生观的实质和危害,理解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的时代内涵
知识方面重点:人生价值评价的标准,人生价值实现的方法和条件。
复习难点
深切体会和正确处理自我身心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1、世界观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来源于人的生产和生活实践。
2、人生观
(1)含义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意义、价值、目的、理想、信念、追求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2)人生观的内容
人生观主要由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方面所构成,三者相互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生目的是人生实践中的根本问题,从而也构成人生观的核心;人生目的是生活实践的根本指向,决定了以怎样的方式对待生活,也决定了选择什么样的价值取向。
(3)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
世界观和人生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另一方面,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人生观如果发生变化,往往会导致世界观发生变化。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1、人生目的的含义
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这是人与动物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
2、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2)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3)人生目的决定采取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人生目的是人生的航标,它指引着人生的航向。不同的人生目的会有不同的人生选择,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人生追求决定着不同的人生价值。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一)人生态度与人生观
1、人生态度的含义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看法。每个人在人生实践中,都会遇到义利、荣辱、苦乐、生死、祸福、善恶、得失、成败等人生矛盾,如果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和处理这些问题,就可以正确地把握人生,取得人生的成功。
2、人生态度的形成
人生态度的形成既是一定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中,认知、情感、意志是起着主要作用的三种心理要素。当这些相关因素和条件发生变化时,人们的人生态度往往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3、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
(1)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一个人对人生的态度如何,往往又直接影响到他对整个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从而对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2)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一个人如果不思不想人的生命应有的意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事事都显得“无所谓”,这实际上就是缺乏正确的人生观的表现。一个人如果认定“浮生如梦”,主张“及时行乐”,在“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混世状态的背后,必然是低俗、庸碌和沉沦的人生观。一个人如果“看破红尘”,满眼只见烦恼、痛苦和荒谬,以悲怨愤懑、心灰意冷的倦怠态度对待生活,其背后必然是消极落后的人生观。与上述情况相反,一个人满怀希望和激情,热爱生活、珍视生命,勇敢坚强地战胜困难并不断开拓人生新境界,其背后也一定有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作为精神支柱。
(二)端正人生态度
(1)人生须认真。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人生,才能踏踏实实地做好人生的每一件事,才能为国家的发展奉献一份力量。
(2)人生当务实。应当遵循客观规律并从人生实际出发,透过生活中的多种复杂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用积极的行动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
(3)人生应乐观。一个人热爱生命、乐观向上,体现了对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这种态度奠定了人们承受困难和挫折的心理基础。鲁迅先生曾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这是乐观人生态度的深刻写照。
(4)人生要进取。人生实践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以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态度迎接人生的各种挑战,就能在战胜困难和挫折、开拓人生新境界的过程中领悟美好生活的真谛,体验生活的快乐和幸福。
能否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待人生,还涉及是否具备了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同学们需要在生活实践中不断调整心态,磨练意志,优化性格,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牢固树立起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人生态度
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1、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科学人生观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指引人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人生的价值。
一个树立了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人,对人生的意义就能够有真切的理解,就能够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力求为人民做好事。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职业有不同,职位有高低,但只要有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就能够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助人为乐,造福人民,成为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应当成为我们时代最崇高的精神。正像毛泽东所说的,只有具有这种崇高精神的人,才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2、对几种错误人生观的批评
(1)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
拜金主义的含义:一种金钱至上的思想道德观念,认为金钱万能,是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
拜金主义的基础:拜金主义在资本主义之前就存在,在资本主义社会成为资产阶级普遍奉行的道德准则和人生信条
正确处理金钱与人生的关系
金钱与人生有着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金钱仍然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具有同一切商品进行交换的职能;合法取得金钱,是人生幸福的重要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物质保证。
(2)反对享乐主义人生观
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把吃喝玩乐作为人生的唯一目的和最大乐趣,把人与动物完全等同起来。科学、合理、健康的享乐是人类正常的生理和精神需要。但如果把物质享受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就毁掉了人生最重要的内容——劳动、事业、贡献、崇高的理想、社会责任,结果只能过着低级、庸俗的生活。
享乐主义人生观是一种把享乐作为人生目的的人生观,主张人生的唯一目的和全部内容就在于满足感官的需求与快乐。
(3)反对个人主义人生观
个人主义人生观就是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的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思想。它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物,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个人主义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早期,在争取个人权利和自由、反封建专制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从19世纪开始,一些敏锐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就已经意识到个人主义还同时具有消蚀社会的一面。20世纪以来,西方思想家对个人主义的批判更是不绝于耳。个人主义作为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与社会主义的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根本对立的。极端个人主义是个人主义人生观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突出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否认社会和他人的价值,甚至不惜采用损人利己的方式来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极端个人主义在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表现为极端利己主义和狭隘功利主义。我们应旗帜鲜明地反对个人主义,反对个人主义人生观特别是极端个人主义人生观。
3、上述种种错误的人生观共同的特征:
它们都是没落阶级的人生观。反映的都是狭隘的阶级利益,不可能具有先进阶级的宽广胸怀和远大志向,更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
它们都没有把握个人与社会的正确关系,忽视或否认社会性是人的存在和活动的本质属性,他们讨论人生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一己私利的。
它们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片面的,夸大了人生的某方面需要,而无视人的全面性和人生的全面需要。
第二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价值观与人生价值
1、价值及价值观
(1)价值:“‘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根据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我们知道价值产生于主体的人与客体的物或者人的相互关系中,是客体以自身的功能、效用等属性满足主体的人的需要和主体的人以自己的需要对客体的这种属性的认可关系。是客体的属性、功用对人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以及人对这种意义的追求。
(2)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看法、态度与观点。
2、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同样产生于主体需要和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中,是人类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相互需要关系。但这需要不是一般的需要,是一个人在生命旅途中,通过自己劳动创造价值,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积极的属性,即人生价值只能从人的社会意义、作用方面来界定。“人生价值指的是人在其一生中通过劳动创造对自我、他人、社会的需要的积极满足和贡献,或者说,是个人一生中的所作所为对自我、他人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积极意义和效用。”它着重强调人在满足需要的基础上,对他人与社会的积极意义与作用。人生价值的根本内容,是以贡献和索取的关系为实际内容的人和人的关系,主要取决于个人对社会和人民的贡献和献身精神。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1、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1)社会价值:所谓人生的社会价值就是个体的人生对社会和他人的存在与发展的意义,是个体人生对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实现和满足,主要表现为个人通过劳动、创造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2)自我价值:所谓人生自我价值,是指个体的生活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意义。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3)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关系: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在人的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他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只有达到自己的目的才能成为他人的手段,——这种相互关联是一个必然的事实”。个人既不单纯是社会和他人的手段,也不单纯就是目的,这个“必然的事实”是我们认识人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的基础。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不仅是个体生存的前提,也为个体的发展提供条件。个体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就是通过努力自我完善以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基础。
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人总是生活在社会当中,个体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和发展。个体的人生活动不仅具有满足自我需要的价值属性,还必然地包含着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属性。人是社会的人,这不仅意味着个体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必须在社会中才能得到满足,还意味着以怎样的方式和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也是由社会决定的。一个人的需要能不能从社会中得到满足,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取决于他的人生活动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即他的社会价值。
2、人生价值的标准
1、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2、人生价值评价的基本尺度,是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这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3、人生价值的评价
要比较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大小,除了要掌握科学的标准外,还需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做到以下四个坚持:
(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4)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
三、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1、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客观条件或外部条件
(1)实现人生价值应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大学生应把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建立在正确地把握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为我们所提供的条件的基础上,努力、充分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客观真理性的主导价值目标相一致。
个体价值目标必须与社会主导价值目标相一致,并不是简单地以社会的导向替代个体目标,也不是简单地附和社会实际存在的某种价值目标,而是指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客观真理性的主导价值目标相一致。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着的各种不同的人生价值目标,许多是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选择这样的人生价值目标,就可能走错人生之路,使人生的路越走越窄。
2、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主观条件或内部条件
1、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2、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锻炼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
3、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
4、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人。大学生要在为人民群众服务、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只有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中吸取营养,做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的维护者,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大有作为。正如江泽民所说:“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当一个人在年轻时就把自己的人生与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他所创造的就是永恒的青春。”
2、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经过艰苦奋斗,这是古往今来许多人成就事业的经验总结。同学们不仅要刻苦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努力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求真知。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当今时代,信息传递瞬息万变,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大学生固然要认真学习书本知识,打下坚实的知识功底,但更需要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中,善于为实践而学,善于在实践中学。
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所谓人生环境,就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赖以展开的各种关系总和。
一、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
1、身体健康
身指人体的生理组织以及身体的机能;心指人的心理或称精神活动,提出用知、情、意来概括。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生理,还要有良好的心理。
2、心理健康
(1)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特定的心理期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内因
抽象思维发展迅速,易带主观片面性
情绪情感日益丰富,波动性大
自我意识增强,发展还不成熟
独立性闭锁性与依赖感归属感同在
社会环境的影响,这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外因。
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对大学校园的冲击。
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等错误观念的误导。
学习负担和就业竞争造成的压力。
(2)心理健康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标准
精力充沛
处事乐观
善于休息
应变力强
能抵御一般疾病
体重适当、体位协调
眼睛明亮
牙齿整洁
头发有光泽
皮肤有弹性
(3)大学生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态
自我激励能力
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准备和心理承受
良好的人际沟通。
(4)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合理地调控情绪。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二、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尤其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表现形式。人类要生存,首先必须满足各种需要。任何需要都是一定主体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对一定对象的需要,都必然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实现。因此,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关键是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
1、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应注意遵循的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要求我们不盛气凌人,不卑躬屈膝,以平等的姿态与人交往。大学里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彼此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及学业水平各不相同。同学之间应该广泛接触,平等待人。任何对人格的不尊重和不平等行为,都不利于和谐人际关系。
(2)诚信原则
守信,是交往得以继续的前提。人无信不立,与守信的人交往才有安全感。守信要求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如期赴约、说话算数、言必信、行必果,在没有把握时不轻易许诺,一旦许下诺言应努力兑现。要知道,只要欺骗别人一次,你就会永远失去别人的信任,更谈不上别人对你的重用。
(3)宽容原则
宽容能使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保持快乐的心情。由于人在成长经历、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即使是相互信赖的朋友之间,也难免会产生矛盾和误会。这就要求我们学会求同存异、宽以待人,不为一些无原则的小事而纠缠不休。遇到矛盾,多设身处地替别人想一想,而不是相互指责埋怨。宽容能扩大交往空间,消除人际间的紧张和矛盾。
(4)互助原则
互相关心,一人有难,众人相帮。在别人困难的时候,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往往会较快赢得朋友。那种毫无同情心,对他人的求助漠然置之的人,别人不会愿意与他交往。
2、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1)正确认识竞争
竞争能让人们满怀希望,朝气蓬勃。但竞争也容易使人在长期的紧张生活中产生焦虑,出现心理失衡,情绪紊乱,身心疲劳等问题。需要正确对待竞争,在竞争中保持健康的思想心态。
竞争的积极意义:竞争提供机会、通过竞争认识自己
竞争的消极影响:胜骄败衰、恶性竞争
鼓励竞争、提倡竞争、保护竞争
(2)正确认识合作
一个人、一个群体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众人拾柴火焰高”,真正伟大的力量在于团结协作,团结有力量,团结能制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在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中引入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同时,它又促进了人际交往,加强了人们之间的联系。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注意培养积极进取、奋力争先的品格,注意培养友好合作、互帮互学的品格,以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
(3)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从本质上说,竞争与合作是相互伴随,相互统一的。从形式上说,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要做到敢于竞争和善于合作,必须在学习和工作中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辩证关系。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只能是死水一潭。竞争可促进合作,合作又增强竞争的实力。
三、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
(一)个人是社会的细胞。个人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在社会地位、能力和作用上互有差别的个体的人。
(二)社会是物质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关系的总体。
(三)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个人与社会不可分离。社会是个人生存、发展的基础。社会是个人知识、能力的来源,又是展现个人能力的舞台。个人是构成社会的前提。
如何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
1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
个人都有个体性,有其特定的思维、行为方式和需要。人总是从自己特有的角度去认识和评价外界事物,表现出自己的个性与独立性。人的个性与独立性存在于人的社会性中,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人发展自我意识,把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同外部世界联系起来,进行理智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经过充分的社会化过程,把个体性与社会性统一起来,才成为社会的人。所以,协调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突出地表现在集体的学习、工作中或与人交往中,能共大同,存小异,在达到共同目标过程中以自己的个性等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而不是以个人的兴趣、爱好或信奉的“理论”强加在集体与他人身上,否则是孤独的、我行我素的人格表现。
2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人的需要的满足,都只能借助于社会,都是凭借一定的社会关系,通过一定的社会方式实现的。个人需要不纯粹是个人的,它或多或少是社会需要的反映,受社会物质和精神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
社会需要也不是脱离个人需要独立存在的,社会需要是个人需要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全体成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需要的反映。孤立地考虑个人需要,而不考虑社会需要,不联系社会需要来考虑个人需要,将使个人需要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甚至导致个人欲望、个人需要的无限膨胀,最终不仅不能使个人需要得到满足,甚至还会使个人走上危害社会、违法犯罪的道路。
3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社会利益离不开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也离不开社会利益。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有机统一,不是简单相加,体现了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它也保障个人利益的实现。个人利益一旦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自觉服从社会利益。
4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
个人的权利、自由是在社会中获得的,没有社会,个人的权利、自由都无从谈起。离开了个人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个人的权利、自由也就无从实现。因此,享受个人的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的责任、义务是统一的。
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茫茫宇宙中,地球这颗蓝色的星球是我们的家园。
人类是自然之子,是自然进化之链上的一环。
1、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
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都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条件的,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
人对自然的改造也存在着两面性:一方面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也存在掠夺自然资源,只考虑当前需要而忽视后代利益、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的问题。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不和谐也与日俱增:水源、空气、土壤受到严重污染,大量的动物和植物变成了珍稀种类乃至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和湿地迅速减少,可利用资源日益短缺直到面临枯竭……人类正饱尝着无节制地向自然开战和索取而造成的恶果。人类改造自然的目的在于使人的生活更加美好。但现在事与愿违,大自然在严酷地报复人类,人类如果再不改善与自然的关系,必将遭受更大的灾难。因此,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人类以及人类的每个个体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2、深入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
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人的关系,是社会关系。因此,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最终取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脱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就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当代世界出现的尖锐的环境问题。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复习要求
解析人类社会特有的道德现象,包括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作用、历史。
了解人类社会特别是中华民族历史积淀的优良道德传统,用理性、健康的心态继承和弘扬人类的道德文明。
转向现实,了解我国当代道德建设的内容——核心、原则,明确我国道德建设的方向。
转向自己,知道作为一个公民应当恪守的道德规范,知道作为一个大学生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并在实践中努力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锤炼自己的道德品质。
复习重点
理论方面的重点,是如何认识道德这一社会现象,它的起源、本质、功能、历史,这是理解道德现象的基础。
知识方面的重点,是人类道德文明特别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内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
复习难点
道德学习的关键是将道德知识转变为道德行为,也就是如何实践社会的道德规范,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1、道德的起源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社会关系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人类最初的道德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随着发展又从风俗习惯中分化出来。
2、道德的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1)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2)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3)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
(4)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引导、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1、道德的主要功能
(1)道德的认识功能,即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往往借助于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理想等形式,帮助人们认识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通过,增强义务感与责任感,正确选择道德行为,塑造道德价格。
(2)道德的调节功能,即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在认识功能与调节功能的基础上,还有如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它们与其他社会手段密切配合,共同发挥了调节作用。
2、道德的社会作用
(1)作为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2)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因素:影响其它社会意识的存在和发展;影响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3)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调节人与人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人类社会经历了五种基本的社会形态,与此相适应,出现了道德发展的五种历史类型,即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道德发展的规律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
1、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调控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和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
3、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社会主义道德是人类道德发展合乎规律的必然产物,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的一种崭新类型的道德,是对人类道德传统的批判继承,并必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实践的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它的合理性与先进性在于,不仅是适应新的阶段——无产阶级革命要求的产物,也是对人类道德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批判继承的结果。一方面,与历史上人类道德文明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联系,另一方面,又是对历史上已经过时了的道德类型的超越和提升。
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中华优良道德传统分为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和中国革命优良道德传统。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能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能够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具有更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能够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地发展;能够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形成适应时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
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的根,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根,是一块永不磨蚀的“胎记”。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公私之辩证”是中国传统道德发展演化的一条主线。“公义胜私欲”是道德的根本要求,“公”是作为道德的最高标准。强调在“义”和“利”发生矛盾时,应当“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见利思义”,主张“义然后利”,反对“重利轻义”、“见利忘义”。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爱人要从爱旁边的人做起,从爱亲人做起,即孝悌是人之本(孝道),并把这样的爱推广到他人,即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道),能将心比心(恕道)。立足于自己,承认人的差异,主张“合而不同”,“和为贵”,讲求和睦相处,强调社会和谐,“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谦即自谦,虚以处己;敬即敬人,礼以待人。谦敬与礼让是联系在一起的,“恭敬之心,礼也”,“凡人炎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同时提醒人们“事思敬”、“不居功”。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诚”即真实无妄,其最基本的含义是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性,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亦即诚实守信,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尊重科学,坚持真理,坚守信诺。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荀子·劝学》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里讲的“神明”是指人的精神面貌;“圣心”是指一种道德境界。所谓“成德至善”,是说个体的道德品质是一个由一种较低的境界到另一种较高的境界,不断前进而逐渐趋于“至善”的过程。——“存之又存,相乃不舍”,逐渐地但无止境地趋于“至善”。
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中国历史上的儒、墨、道、法各家都认为,在塑造人格的过程中,最重要是就是奋发向上、切磋践履、修身养性。
此外还有廉洁自律、宽厚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师敬业,以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奋发图强等。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
1、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之;
2、在按社会主义的要求和建设的需要,做好取舍和创造性的转化之;
3、要通过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剔除那些带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成分,继承那些反映普遍性、共同性和一般性道德要求,对我们今天的道德实践仍然具有指导意义的积极内容。
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一种是文化复古主义思潮;另一种是全盘西化的思潮。这两种思潮在对待道德问题上都割裂了共性和个性、抽象和具体、一般和个别以及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无论是复古论还是全盘西化论,都对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道德文化的进步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发展和道德进步,除了要注意继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和道德的优良传统之外,还必须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优秀成果。在对待其他民族或国家的道德文明成果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第三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的传承和升华,是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直接继承和发展。
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形成革命气概、精神品质和道德情操。
市场经济体件下道德建设的重要和艰巨。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作为市场经济,它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具有市场经济的共同属性,需要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有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在运行规则上相通或相似之处。实践证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道德的进步。但也要看到,市场自身有其弱点和缺点,如趋利性、自发性、盲目性等,容易诱发不良现象和消极现象,干扰社会的正常生活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和社会主义制度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是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的,它要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就离不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的文化精神和价值理性来作为它的支撑,就必须使作为社会主义市场主体的人们认同和具备这种文化精神和价值理性,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健康有序的发展。
2、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提出的新要求,着力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
第一,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后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一系列关系。
第二,正确认识和运用物质利益原则,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第三,正确发挥社会主义道德对市场经济的价值导向作用,形成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健康发展。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1)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
道德建设核心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通俗地讲,道德就是能够为他人“服务”,也就是能够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服务”,是一种为他人和社会献身精神,或者说“服务精神”,如何理解和认识这种“服务”精神,在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其态度和立场是不同的,甚至大相径庭,又总是同他们的道德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目的相联系,总是同他们的道德是为什么人服务联系在一起。
(2)为人民服务的形成、发展和完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历史过程。
毛泽东同志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理论方面的最大贡献,第一次在国际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史上明确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他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观点,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为人民服务”、“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和“为人人”服务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3)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为人民服务就是为最大多数人服务,即为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服务,以人民的利益要求为最高行为准则。在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条件下,每个劳动者和建设者都在为社会、为他人同时也是为自己劳动和工作。在全体人民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每一个人都是服务对象,又都为他人服务。
(4)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首先,市场经济不排斥为社会和他人服务,而且需要通过服务甚至是优质服务,才能实现自己的利益,但不能把市场经济的利他性与为人民服务混为一谈。
公有制地经济基础决定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有自己的目的:它的生产目的是为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幸福;它实行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政府依据价值规律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它实行的是对广大劳动者的个人消费有利的,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必然把商品生产的为他的、服务的属性凸现出来,使其成为矛盾的主导方面,并将这种服务的对象指向广大的人民群众,在这个前提下,把商品生产者、经营者所追求的合法利润和自身的特殊需要同国家与人民的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于是,使“利润最大化”的内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是在上述基础上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由此可见,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正是根植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市场经济的特殊属性之中的,是对这种特殊属性在道德意识上的自觉把握和价值观念上的自觉升华。因而只有培养和弘扬为人民服务的道德精神,才能保障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有序的发展。
其次,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再次,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对不同层次的人们应该有不同的要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是人民服务。顾全大局、先公后私、爱岗尽业、办事公道是为人民服务;同声间、师生间、同学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是为人民服务。热心公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扶贫济困、帮残助残是为人民服务;遵纪守法、诚实劳动并获取正当的个人利益,同样也是为人民服务。
要坚持“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以人为本,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为人民多做好事,形成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1)集体与集体主义
恩格斯把集体主义所指的集体定义为:“控制了自己生存条件和社会成员的生存条件的革命无产者的集体”这种集体是自觉形成的,它有着共同的利益和目标,担负着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社会关系的历史使命。是在充分重视和尊重组成集体的各个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的基础上,根据共同利益、按照一定组织原则而自觉组成的人们的共同体。其基本特征:
一是组织的有序性。它有结构严密和相对稳定的组织系统,依靠系统的整体功能发挥着集体的作用;
二是根本利益的一致性。这是集体之所以能够形成的根源和基础;
三是义务的双向性。集体与个人之间在权利与义务上始终是互为对象、互相规定。正是这种义务的双向性,才使得集体得以生存和发展。
这种集体的基本结构是:作为集体,乃是由各具独立性的个体组合而成的;作为个体,则是集体中相互联系、彼此协调一致的具有独立性的个人。所以集体主义所指的集体,就其基本结构关系而言,是对个人的共同性和具有独立性的个人这两个方面关系的抽象。
由此可见,不能把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集体主义的所指称的“集体”简单地和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一个企业等同起来,如果是那样,就可能成为狭隘的地方主义、小团体主义、宗派主义。集体的本质意义,表现为以无产阶级为核心的利益集团,集体主义原则中所维护的集体利益,是以无产阶级为核心的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不能因为我国当前还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还存在利益多元化的状况,就否认集体主义存在的合理性和加强集体主义价值导向的重要性。
“集体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文献中,集体主义这个概念见于1877年6月14日恩格斯给意大利社会主义的信《英国工人联合会和农村集体主义运动》一文中。首先,他把集体主义理解为工人阶级反对私有制的现实活动或运动,而不是国家的主体活动;其次,他把集体主义界定为“符合劳动人民的利益”,而不是资产阶级的国家利益。这一界定基本蕴涵了集体主义作为无产阶级道德原则的基本精神。
集体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道德原则,最初是由斯大林完整表述的。1934年,斯大林在同英国作家威尔斯的谈话中指出:“个人与集体之间、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没有而且也不应当有不可调和的对立,不应当有这种对立,是因为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并不否认个人利益,而是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毛泽东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对集体主义作出界定的,毛泽东指出,要反对自私自利的自发倾向,提倡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作为一切言论行动标准的社会主义精神。
综上所述,集体主义这个概念虽然最初是由资产阶级思想家作为一种立法原则提出来的,但作为一个道德原则却是无产阶级改选过了的,它具有全新的阶级基础和价值内涵:集体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道德原则,不是一般的原则,而是作为“一切言论行动的标准”的原则;集体主义所强调的是要用“社会主义精神”来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并把这种关系归结为两者的“结合”,
为人民服务是就人们的精神状况和精神境界而言,而集体主义则是就人们的行为选择的实际活动而言的。
(2)集体主义的内容
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就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目的是在现实中追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最大和谐发展。
①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集体利益体现着个人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是集体所有成员共同利益的统一。每个人的正当利益是集体利益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集体利益的发展,本身就包含着集体中每个人利益的增加,而集体中每个人利益的增加,同样有利于集体利益的扩大。
②社会主义集体利益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集体主义原则主张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主要的价值取向。提倡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应当以大局为重,使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必要时为集体利益作出牺牲,即为集体利益放弃个人利益,甚至为集体利益而献身。当然牺牲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只要发生矛盾时,就必然要个人作出牺牲,更不是任意地要个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无条件地牺牲个人利益。只有在不牺牲个人利益就不能保全集体利益的情况下,才要求个人为集体作出牺牲,即自我牺牲是有条件的必要的牺牲:一是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失去正当性,不牺牲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就无法实现时;二是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是正当的,现时不能满足与实现,而且不牺牲个人正当利益,集体利益就无法实现时。这种牺牲表现出崇高的社会主义道德精神。
③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