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小鞋子》影评 电影影评论文

论文《小鞋子》影评 电影影评论文

本来打算第一篇博文发表的是灰姑娘,但由于时间关系,既然《小鞋子》已经打出来了,就把《小鞋子》放第一篇吧!

感悟曾经拥有的美丽,体会简单的幸福

——评电影《小鞋子》

【摘要】从儿童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人性最初的美丽,从《小鞋子》我们得到的则是自身感触的升华。

【关键词】小鞋子 伊朗 善良 尊重 执着纯洁 快乐 温馨

我想,看惯了好莱坞影片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效果享受,我们有没有切身用心去体会一部电影呢?关于《小鞋子》这一部影片网上有人评论说:“就像是用手机拍的,但足够打动每个人的心,因为小孩子的表情看的人终生都不会忘记。”

首先,向大家很严肃的介绍《小鞋子》,是1997年马吉德·马吉迪导演的伊朗电影,又名《天堂的孩子》,可就是这样一部由儿童主演的影片曾获1998年蒙特利尔电影节最佳影片及200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如果听到这里还仅仅认为它是一部儿童片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在前面我已用“严肃”来表明对这部电影的态度了,或许,每个教育者都有必要看看这部伊朗的儿童片。

一、线索

故事发生在伊朗一家贫穷的家庭中,哥哥阿里和妹妹莎拉之间的一个小秘密,电影的开头是一双破旧不堪的粉红色小鞋子在一双粗糙的大手中一针一线的缝补着的长达2分多钟的特写,随着电影情节的发展我们知道是阿里替妹妹来缝补那双已经补了很多次的鞋子,看得出他们的生活有多么艰苦,正在上学的两个孩子、生病的母亲、父亲微薄的收入,整个电影的线索就是这么一双破鞋子,阿里在帮家里买菜的时候弄丢了那双鞋子,被收破烂的老头放入车中,可那是妹妹唯一的鞋子,没有鞋子穿就没办法上学了,阿里找了好久也没找到,阿里央求莎拉不要将这件事告诉家里,而面对妹妹的责备而又委屈的眼神,阿里很是愧疚、自责,他给了妹妹一支长铅笔作为补偿,最终莎拉犹豫着答应先穿哥哥的球鞋上学,放学后赶回来再把鞋子还给他,阿里在飞奔着去学校,便是故事的起因。

二、心灵的感触

第二天莎拉委屈的流着泪走出家门,放学后两个人如接力赛一般再把鞋换回来,然后阿里跑着去上学,画面上经常出现一个瘦小的身影飞快地奔跑在深巷中,当他因迟到被教务处主任训斥委屈而又难过的哭泣,这些情节都牵动着我的心。当鞋子被卡在水渠中时莎拉伤心的蹲在树下小声啜泣着,我能感受到她的无助。这些情节都是从侧面反映的贫穷,然而它并不是以赚取观众的泪水以达到目的,相反的,影片是以这种贫穷反映出更深刻的东西。不知为什么,总被这两个儿童莫名其妙的吸引着,感同身受着。

记得有这样一幕是被吸引着的,莎拉正在考试,可放学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她心里想着哥哥此时肯定正在焦急的等着鞋子,这一幕导演用主观镜头来回移动在老师腕上的手表上面,我的心如莎拉一样紧张的跳着,莎拉迅速地答完试题向老师交卷却并未解释原因,她飞快的奔向与阿里交换鞋子的地方。

记得有这样一幕是感同身受着的,当时学校所有的学生都在操场上集合着听老师讲话,在整齐的队形中同样是主观镜头随着莎拉的眼睛在同学们的脚上游动着,这些美丽的鞋子很容易让我想到莎拉羡慕的神情,然而镜头一下子回到自己脚上那双又大又脏的旧球鞋时,她的脚不由自主的躲了躲,这更容易让我想象得到莎拉尴尬又窘迫的表情。相信大家也一样能感觉到,因为我们都曾有过小时候那小小的不平衡感而自卑。

记得有这样一幕是被感动着的,莎拉在操场上发现了自己的鞋子!它穿在另一个小女孩的脚上,当她与哥哥来到小女孩家前时,他们发现小女孩的父亲是位盲人,他们的生活甚至比自己家的还要贫寒,后来兄妹俩并没有要回那双莎拉唯一的鞋子,而是默默地离开了……

三、感触的升华

电影到了最后,阿里后来得知参加市里的小学生赛跑三等奖可以得到一双运动鞋,他想为妹妹赢回一双鞋,同时这样也不会增加家里的经济负担,然而参加名额已经选出来了,阿里哭真恳求老师给他这次机会,老师破格同意了阿里的请求。莎拉得知后对哥哥充满了希望与信任,在比赛中每当阿里稍有落后,他脑海中不断浮现他与妹妹奔跑着交换球鞋的情景,镜头中没有任何声音,只有阿里沉重的喘息,不难看出当阿里冲到最前面时,他故意放慢了脚步让别人超过自己,他只想得到第三!因为那是与妹妹的约定,是他对妹妹的承诺,他就这样坚持着跑完了全程,却发现自己是冠军!照相的时候阿里哭了,没有人知道他哭的真正原因,不是激动,而是没有完成对莎拉的承诺……

想到阿里坚持着跑完全程的画面,使我想到童年的自己也曾有过这样一份单纯为“鞋子”的执着,为了某一个目标无畏的奔跑着,只是后来随着年龄的长大,我们放慢了脚步。莎拉发现回到家的哥哥默不作声就失望地走开了,阿里脱下已经磨破的鞋子将受伤的脚小心翼翼的放入水池中泡着,但电影并没有让观众以失望收场,因为在那之前,爸爸已经买了一双球鞋与女士童鞋,他正在回家的路上……

四、体现的主题

这有的一切回到一个核心问题上,他们买不起一双鞋子……可当阿里把老师给他的奖品——一支笔送给妹妹时,莎拉露出欣喜的笑容,兄妹俩一起刷鞋时快乐地吹肥皂泡泡,这又算得了什么呢?贫穷并不能阻挡他们那小小的幸福、快乐。是的,《小鞋子》让我看到的不单是阿里一家的贫穷更重要的是他们温暖的亲情。

五、结语

《小鞋子》的宣传海报背景是一片蓝色的天空,自由自在游动着的小金鱼,两个小孩手拉着手给人一种恬静的感觉,从这部影片中我感受到阿里一家温暖的亲情、他们的善良,对他人的尊重并且找到了自己孩提时的影子——天真、快乐,明白了贫穷或者富有并不影响我们去追求幸福,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在现实面前去追求那像鞋子一样的幸福。

在《小鞋子》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个字“简约”,电影未加任何特技效果,但不得不承认它的成就——创下美国放映伊朗电影的票房纪录100万美元。在电影基础方面影片主要采用叙述性蒙太奇(即最简单的剪接和组合,按照故事的时空特点)与技巧性蒙太奇手法,在《小鞋子》表达人物心理应视象化方面有一段描述妹妹微妙的感情堪称经典,那一段的运动镜头采用了推、移再定格的拍摄方法,最终镜头回到莎拉的脚上,几乎不用回到妹妹的表情却能体会到人物的内心活动,这对我国中低成本电影的市场突破是有借鉴之处的。

《小》的成功与其影片所表达的主题是密不可分的,从影片的主题中可以进一步发现人性最初的美好——纯洁、善良,与《小》同年1997年有这样一则政治新闻:1997年12月,伊朗作为东道主成功举办了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会上哈塔米总统提出了“文明对话”的倡议,主张世界上各种不同的文明相互交流和包容。关于这一点,绝大都数人是持肯定态度的,“在影视传播中,外在的政治控制只是一方面因素,影视能够产生最大的效果也要看影视传播本身的影响力”①因此,《小》的主题所展现的影响力是肯定的。

另一方面,影片中服饰方面并没有特别的修整,但仍可以看出伊朗的名族风情,“服饰可以表现影片人物的民族类别、社会阶层、性格特点、文化审美和生活情趣等各方面信息”②。对于“贫穷”导演并没有过多的展示同情而是给出了尊重,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其中表现对本国文化的充分肯定,导演也选择了许多充满本土风情的画面作为底衬,这些都值得我国电影去借鉴,例如影片中的地毯、壁毯、街上卖的各式的饼、喝红茶的习惯,以及在宗教信仰方面,阿里对老师说话都会竖着食指,这的确是与宗教有关,就是说他在用伊斯兰信徒最传统的方式表达:我现在说的是真话。在这一方面,“影视作为一种文艺传播的媒介,在促进社会政治的变革和发展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12月接待电影工作者时说到:”电影作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社会影响力。大力发展我国的电影事业,对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③由此可见一部深刻的电影与社会生活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参考文献]:①引自<浅谈影视与政治的双向度交流>——《电影评介》第24页2010年03期(2月上)总第392期

②引自<浅谈电影的服饰艺术作用>——《电影评介》同上第30页

③引自<浅谈影视与政治的双向度交流>——《电影评介》同上第23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65325.html

更多阅读

★yzx:多重人格犯罪的商业化——《猜谜杀手》影评

★yzx:多重人格犯罪的商业化——《猜谜杀手》[影评]文/乐宗雪一句话影评:同样内容是多重人格犯罪的影片,我不觉得《猜谜杀手》在观感上能及《神探》(杜琪峰、韦家辉作品)的一半。(乐宗雪)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部被商业化了的犯罪影片

《冷山》影评 冷山 电影

观《冷山》影评冷山,是一个地方,风景优美,环境宜人。ColdMountain,它的英文名,却给人寒冷、肃穆之感。作者想到这个名字或许是因为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冷山虽然远离前线也笼罩在战争的恐怖之中。英曼,是电影的男主角,一个生活在

电影《最爱》影评 最爱结局为什么砍腿呢

《最爱》影评用中午休息的时间看了一下,郭富城和章子怡的最新电影《最爱》,总体上来说,《最爱》这部电影还是蛮感人的,我从这部电影中得到四点启示,来与大家分享。首先这部电影,一开始以一个孩子的死亡来开头,而且还是以孩子的角度来看待这

影评伊朗电影《小鞋子》 小鞋子英文影评

作者:席凯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05戏导班本打算为了写作业边看边写,然而还是没有忍住诱惑,一口气不停的、第四遍把《小鞋子》看完了,依旧是那种在微笑中含着说不清、道不明的、酸酸的涩楚……影片开场便用了长达1:45秒的固定特写长镜头,画面

声明:《论文《小鞋子》影评 电影影评论文》为网友你会坚强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