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的《鲁宾逊漂流记》被现代改装演义成功的范例是《荒岛余生》,人类的生存法则被大自然孤立,迸发出顽强生命力的现代童话。把这种生命的狭小与韧性,脱离社会又通过文明传承打通自然环境的生存窘境,放到僵尸题材作品中已不算新鲜,让大量与我们现有文明背离的僵尸充斥大街小巷,幸存的人类如同在僵尸海洋中漂流的最后希望,一波波用恐惧和孤独扩展着恐怖片的外延,如《经变28天》。《我是传奇》在具有吸血鬼性质的人类变种僵尸横行的城市环岛里幽受着最后的堡垒,为了寻求解药,为了自己解脱,为了人类续写自己的传奇。
空荡荡的城市,开着跑车在街道中追赶成群的动物,好像是把人类文明和自然生存法则相互交叉的遥望和寓言。这样一串动感十足的飙车场面让我想起《机器人瓦利》开场一片广袤孤立的垃圾战场一样,不同于本片商业性质狂野彪悍的动作场景,后者通过不同的静态捕捉形成与现代文明相斥的孤独冷漠,但是却都用昭示着人类未来预言的形式在大格局中体验着孤独的自娱自乐。
之后对影片的绝对主角罗伯特·内维尔大量生活镜头的推动和拉近,让观众体验着这个大男人在一个现代文明造就的城市岛上被割断了一切,有着白天空间的自由,但是内心的种种回忆无不逐渐形成了对主人公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内心深处一直处于伤痛的回忆深处,从这个意义上说,白天黑夜无非是身体是否能够活动的界定,但是最为人类心灵上的阴影一直紧锁着他的身心,那份对家人的爱,让他一直无法自由的生活着,唯一的慰藉就是那条和他相依为命的狗,所以在后来他的狗被感染,他用自己的臂膀勒死爱犬后用自杀般的举动向夜间僵尸们展开攻击也就不足为怪了。那条狗象征着他的家人,是他生命得以延续爱的支撑,这里体现着美国价值观中对家庭的认同和生命的理解。
后来,罗伯特·内维尔捉了一个僵尸做活体实验,并最终导致了僵尸对他的终极报复。他们仿佛具有智慧般设计陷害人类并能够有组织有规模的成群进行进攻,这些在影片的结尾部分被商业性十足的动作场面塑造成一个人和一个群体的对峙,写实的来说,结局应该是不言而喻的,双拳绝对抵不过四手,如果让他活下来,他不是得有超能力就是得有外援的支持。从我看到的两个版本中两个结局是有完全不同意义的。
公映版的结局是让主人公悲壮的和僵尸群同归于尽,保护了解药的流传和两个人类生命的延续。这是一种英雄主义或者说多年美国渲染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发展壮大。这个世界需要英雄,没有战争的时候就出现了很多漫画英雄,更多的是西部牛仔那种自由自在放荡不羁却又拥有最终正义的能够持强扶弱甚至牺牲自我的人性化英雄,这样的英雄不是高大全,甚至有人性弱点,但是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做出符合人类大多数利益的选择,这其实也是全人类的英雄并非美国独有。这个英雄悲壮的死去比让他大难不死更能产生人类美好愿望的丛生和主题意志的升华。同时,解救的两个人一个是女人,一个是小孩,象征了人类能够得以繁衍生存下去的希望和力量,英雄本身成了上帝,扮演了解救众生传播生命的重任,这在西方从宗教理解上也有所认可,可以说是符合美国国情而且是切合民众意愿的一种艺术化处理手段和商业影响相结合的集大成者。
另外一个结局主人公抓住的女僵尸是僵尸首领的情人,结尾在玻璃门上画出的蝴蝶和女僵尸脑后的蝴蝶纹身让人类主人公如梦方醒,他缓缓推着这个已经有治愈现象的实验对象出来并恢复了她体内的病毒。僵尸首领带着他的情人和一众僵尸怒吼而去,三个人类驱车驶向远方,结尾,“你不是一个人”带来片片字幕。这里,仿佛主角成了僵尸,即使是被感染病毒,仍然呼吁作为生命个体对待,他们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精神感情世界,正常人类无法理解但并不代表就是错的。这个结局是对生命的尊重和人类一意孤行的嘲讽,一定程度上甚至影射了美国等大国主义遵从自己的价值观,不顾他国人民权利,肆意践踏世界法则的现象。这个结局应该说是层面更宏大,从狭小的人类视野扩展到不同生命形式平等的哲学思辨模式,但是对于一部商业大片,尤其是一部主流影片,就显得太另类,过于艺术理想化了,观众欣赏之余如果引不起更多深刻思考只会带来本片虎头蛇尾,没有带动高潮迭起结尾部分的升华意义。如果没有动作场面支撑,对应观看动作戏的适应人群很可能会有当头冷水的感觉,吃力不讨好,就好像人人去影院看《变型金刚》结尾却成了《2001太空漫游》那个傲视宇宙的新人类,你也许也会大呼过瘾,可绝不是那种激情升华英雄式快感。类型片是可以相互借鉴但并非都可以相互杂糅的。这个结局放在DVD花絮中给影迷一饱眼福也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