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服
其基本款式由披领(又称扇肩)和上衣下裳相连的袍裙相配而成。上衣衣袖分袖身、熨褶素接袖、马蹄袖端三个部分,腰间有腰帷。下裳与上衣相接处有襞积,其右侧有正方形的衽。
(1)皇帝朝服:清朝皇帝朝服,是皇帝在登基、大婚、万寿圣节、元旦、冬至、祭天、祭地等重大典礼和祭祀活动时所穿的礼服。朝服分冬朝服和夏朝服,冬朝服又有两种形式,现分述于后。
①皇帝冬朝服一:明黄色,两肩和前胸、后背各绣正龙一条,上衣前后列十二章,间以五色云下平水江牙。下裳襞积绣行龙六条间以五色云,下平水江牙。下裳其余部位和披领全表以紫貂,马蹄袖端表以薰貂,这是自十一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所穿。质地多用织成妆花缎或以缎、绸绣制。
②皇帝冬朝服二:明黄色,上衣两肩及前胸后背饰正龙各一,腰帷行龙五、衽正龙一,襞积前后身团龙各九,裳正龙二、行龙四,披领行龙二,袖端正龙各一;列十二章,即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在衣、宗彝、藻、火、粉米在裳,间以五色云,下幅为八宝水平①,披领、袖端、下裳侧摆和下摆用石青色织金缎或织金绸镶边,再加镶海龙裘皮边。质地用织成妆花缎或以缎、绸刺绣及缂丝。以上所述花纹是根据《大清会典》等文献的记载。根据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朝袍实物来看,文献所记只是露在衣服外表的花纹。而实物上的花纹,还考虑到人穿在身上活动时,袍子下襟也常常会暴露出来,所以在衣服里面掩襟的襞积部位,也加绣四个团龙,并在掩襟的裳部加绣一条行龙,全袍总共应实用龙纹43条。
皇帝冬朝服一
雍正立像(冬朝服二)
十二章纹样的位置:上衣领前列三星、作正角三角形排列,领后为山纹,右肩有兔,代表月,左肩有鸡,代表日;胸前正龙右下方为黼纹(斧形),左下方为黻纹(亞形),后背正龙下方为龙纹,左下方为华虫纹(雉鸟),上衣合起来共八章,与一式冬朝服十二章全在上衣不同。下幅前身右为火纹,左为粉米;后身右为藻纹,左为宗彝纹。下幅合起来一共四章。这种排列方法和以往历朝是不同的。
③皇帝夏朝服:明黄色,惟南郊祈谷、常雩(yú音于,求雨)用蓝,朝日用红,夕月用月色(月白,即浅蓝色)。夏朝服的形式和纹饰与冬朝服二式完全相同,只是在披领、袖端、下裳侧摆、下摆等处单镶织金缎或织金绸的镶边,不再镶海龙裘皮边,即所谓“片金绞边”。质地一般为穿纱地绒绣、纳纱绣及妆花纱、缂丝等。春秋两季的棉、夹朝袍,形式与此相同,质地为缎、绸地绣花、妆花缎、缂丝等。
(2)皇子亲王等朝服:
清皇子封爵自和硕亲王至固山贝子乃至镇国公、辅国公和将军不等,其冠服亦各从品秩。从康熙朝开始皇子特别是受封前成为一个特殊阶层,其冠服自有等制,在亲王之上,受封后则按爵服佩。
①皇子朝服有两种形式,均金黄色。一种在披领和裳部具表紫貂,马蹄袖端薰貂,绣纹两肩及前胸后背正龙各一条,襞积行龙六条,间以五色云纹。这是十一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所穿。另一种披领和袖均石青色,织金缎镶边,冬天再镶一层海龙皮边;绣纹两肩、前胸后背正龙各一,腰帷行龙四,裳行龙八,披领行龙二,马蹄袖端正龙各一,下幅八宝平水。
康熙十三子胤祥
②亲王、亲王世子、郡王朝服,蓝色或石青色随便用。亲王的朝服的颜色只能用土黄或者暗黄,不能是明黄,而龙必须是盘龙或者降龙,不能是升龙或者正龙。若赐金黄色亦可用之。其余与皇子相同。
怡亲王爱新觉罗.浦静
③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朝服,不许用金黄色,其余颜色随便用。纹样通绣四爪蟒纹。
④民公、侯、伯朝服是蓝或石青色。披领及袖均石青色,织金缎镶边,冬天再加镶海龙裘皮边。两肩、前胸、后背饰正蟒各一条,腰帷行蟒四条,中有襞积,裳行蟒八。另有一种是十一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所穿,披领及裳均表以紫貂,马蹄袖端薰貂,两肩及前胸后背饰四爪正蟒各一条,襞积四爪行蟒四条。
敖拜民公朝服像
⑤文武一品至文三、武二品冬季朝服一,此为外表毛皮较多者,披领及裳表面缝有紫貂皮,马蹄袖外表缝薰貂。前后及两肩各绣正蟒一条,襞积绣行蟒四条。袍色为蓝色或石青色。
⑥文武一品至文武四品冬季朝服二,此为外表毛皮较少者,在披领、袖口及袍襟边缘加镶锦绣片金和海龙皮。两肩及前后各绣正蟒一条,腰帷绣行蟒四条,中有襞积,裳绣行蟒八条;披领绣行蟒两条,袖口处绣正蟒一条,袍下为八宝、平水图案。袍色为蓝色或石青色。
⑦夏朝服形制文、武一品官至文武四品官,均可以穿用。在披肩、袖口及袍襟边缘处加镶锦绣片金。其袍服所绣纹饰为:两肩前后绣正蟒各一条,腰帷绣行蟒四条,中有襞积,裳绣行蟒八条;披领绣行蟒二条,袖口处绣正蟒各一条,袍下部为八宝、平水图案。袍色为蓝色或石青色。
⑧文武五品至七品官朝服冬夏为一套。在披领、袖口及袍襟边缘处加镶锦绣片金,通身为云纹缎;前后各有方襕,内绣行蟒各一条;中有襞积;袍领、袍袖俱为石青妆缎。袍色为石青色。
⑨文、武八品至未入流官朝服:通身为石青色云缎,袍身无蟒纹;中有襞积;袍领、袍袖俱为青倭缎。
二、吉服
清代的礼服,次于朝服是为吉服,用于吉庆典礼时穿着。其特点是盘领、右衽、马蹄袖,有扣绊,。必须戴吉服冠,束吉服带及挂朝珠。吉服下端斜向排列的线条称“水脚”。水脚上有波涛翻滚的水浪,水浪之上又立有山石宝物,俗称为“江牙海水”。海水有立水、平水之分。立水指袍服最下摆条状斜纹所组成的潮浪;平水指在江牙下面鳞状的海波。海水意即海潮,潮与朝同音,故成为官服之专用纹饰。江牙,又称江芽、姜芽,即山头重叠,似姜之芽,除表示吉祥绵续之外,还寓有国土永固之意。
皇帝的吉服就是俗称的龙袍。龙袍以明黄色为主也可用金黄杏黄等色。清朝皇帝的龙袍,据文献记载,也绣有九条龙。从实物来看,前后只有八条龙,与文字记载不符,缺一条龙。有人认为还有一条龙是皇帝本身。其实这条龙客观存在着,只是被绣在衣襟里面,一般不易看到。这样一来,每件龙袍实际即为九龙,而从正面或背面单独看时,所看见的都是五龙,与九五之数正好相吻合。
王公大臣的吉服就是俗称的蟒袍。皇子:蟒袍金黄色,片金缘,绣文九蟒,裾左、右开。(初制,皇子冠服,凡庆贺大典,冠用东珠十三颗镶顶,礼服用秋香等色,五爪、三爪龙缎,满翠八团龙等缎,束金镶玉嵌东珠带)。亲王、郡王,通绣九蟒。
怡亲王允祥
贝勒以下至文武三品官、郡君额驸、奉国将军、一等侍卫,皆九蟒四爪。曾获赐五爪蟒缎者亦得用之。文武四五六品官、奉恩将军、县君额驸、二等侍卫以下,八蟒四爪。文武七八九品、未入流官,五蟒四爪。
三、常服
常服袍,是日常处理政务时穿的服装,前后左右开衩,颜色花纹随意。皇帝、宗室成员都可以穿四开衩袍。
其他官员的常服是前后开衩。
李卫常服像
行服行袍,为出巡、骑马时的服装,形制大体如常服袍,只是袍长略短。
注:①八宝,传统织绣纹样。以民间传说中的八种宝物构成图案。宝物的搭配时有差异,主要有金珠银锭、方胜、如意、犀牛、古钱、珊瑚、石磐、宝书、毛笔、艾叶(也称蕉叶)、菱镜等吉祥物。通常在其中选择八、六或四种图案,习惯上都称为八宝。多用于男女便服和首饰。若和水浪构成图纹则称水八宝;无水浪称旱八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