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和好友去滑雪,滑了一天,本想趁滑雪场关门前,争取时间登山玩多一转,准备坐雪山缆车下山的时候,由于天色已晚,雪场职员不察觉仍有人在登山吊椅上,照常关掉总制下班去,一切突然停顿只得漆黑一片,你和朋友被孤立在冰天雪地,离地10几的严寒高空。雪场下一个周末才会再开门,与其在恶劣的环境等候五天,你们决定要自救逃生,岂料反陷入更凶险的境况;威胁你们的不单是零下低温,是更多突如其来的危险和绝望。
当然,虽然这个情景不知道会不会发生在你的身上,不过这个情景却是美国最新上映的电影《冰峰36小时》里面的剧情。电影里面的三个主角最后只幸存一个女主角,另外两个男主角不幸罹难。其实不去评论电影的漏洞与好坏,切身处地想一想,电影中的主角虽然想自救,但是没常识和缺乏应急能力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缺乏常识
错误
电影中女主角在被困缆车上的时,手部皮肤外露,晚上睡着了握在栏杆上,物理常识告诉我们,在零下结冰的情况下,皮肤长期挨到金属上,肯定会被金属粘住,这个时候女主角直接用力将手拉开,导致手部皮肤被粘掉一块;
女主角的脸部在严寒的情况下遭受严重冻伤,主要原因是没有将脸部围起来;
其中一个男主角从缆车上跳下,但是穿着滑雪鞋子,滑雪鞋的结构就是鞋底和鞋外壳和硬,从高处跳下,导致骨折;
滑雪没有带手机,导致出了意外,无法和外界联系。(欧洲的电话系统没有国内这么发达的,资本国家对于成本控制很严格,手机基站不会在人烟稀少之地建立。多了解就知道了。但是缆车上没个信号发生器或者缆绳什么之类的确实比较悲剧)
正确
尽量避免在低温情况下皮肤外漏,如粘在金属上,可以倒水或用尿液解冻;
围巾衣领应尽量围着脸部皮肤等地方,这样可以防止冻伤;
从高处跳下雪地的话,脱下滑雪鞋比穿着滑雪鞋骨折几率要低得多,跳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加大着地面积,还可以用滑雪的单板增大着地面积;
户外行,特别是极地滑雪或者登山攀岩等极限运动,一定要在衣服里放上必备的求生工具,手机这种通讯工具怎能不随身携带,不过如果有手机,这电影估计就拍不成了!
此电影一出,网上许多登山爱好者就晒出如果自己在这种情况下的自救方法。
挺过第一个晚上到第二天清晨气温会上升,3人活动筋骨让体温回升,让其中一人冒险求救;
外套和裤的面料较结实,用外套做成安全腰带,一条或两条裤穿过腰带并固定在钢缆上;
尽量别依赖安全腰带,用双手或双脚套着钢缆慢慢移动到下一个吊架,最后到达有阶梯的柱子上,寻求救援的人带上自己的滑雪杖自卫,或者随身带上刀具,作为一个旅行者,不带刀,不带打火石手电筒等必备的一些求生工具,怎么在野外混?
穿上衣服带上雪仗走下阶梯,让同伴把滑雪装备扔下来(双板比单板好),尽快下滑并寻求救援。
看看论坛上的朋友是怎么评论这部电影的:
今天刚看了,感觉一些都是sb年轻人,结果卡住了,那个女的害怕得要命,还有那个男的,早不跳迟不跳,等到下面的那些雪变冰了才跳,腿骨都断了,说有风暴了还要上去。真是的。
我也看完了,的确是sb的不行了。往上爬走缆车到柱子的确是正确的,虽然手套滑破了,可以用滑雪服里面的内衣撕碎缠在手上啊!
还有老外爬绳索为甚,都是只是双臂,不会把脚夹到绳索上吗?笨死了、、、、、
往下跳应该等到暴风雪后跳,那样雪厚点,如果我跳,我会带板子跳。感觉那样比双腿跳的要高多了,3层楼落地应该事情不大。
还有ski那傻子,不把自己ski捡回来穿上。。。。
还有什么破雪场,还有野狼。。。。。(美国滑雪场很多是原始森林,人烟稀少,有些野生动物很正常。)
因为这部电影我还特意去Google一下缆车被困的自救知识,发现网上这些自救知识也是少的可怜(主要是中文网站)。
看这电影的第一感受就是为什么每个缆车不配一个绳索方便游客自救,还有就是缆车上为什么没有呼救装置?
从Google的搜索结果来看现在已经有申请了专利的缆车配有软梯等自救装置,可能这部电影的滑雪场没有使用此类设备。总体来说电影拍的是比较真实的,很多网友说的自救方法实际是不切实际的,比如脱了衣服打结,这完全不可能。这么冷的天,人要防寒,如果没了衣服估计半个小时你都坚持不了,其次缆绳离地面还是有一定高度的,有经验的网友观察说至少有8米,3个人衣服加滑雪板根本不够。很多分析都是理论的,很难实现。说了那么多我还是觉得当初那个铲车上来的时候那三个主角应该把滑雪板之类的仍出去吸引驾驶员—滑雪场的管理员的关注,这样直接就得救了!透过这部电影也让大家了解了,在野外求生具备一定的自救知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