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庸嘉庆 嘉庆帝兄弟的下场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

(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第十五子。年号嘉庆,1795年~1820年在位。在位前四年是太上皇乾隆帝弘历发号施令,嘉庆帝并无实权。乾隆帝死后才独掌大权,惩治贪官和珅,肃清了吏治。他在位期间是世界工业革命兴起的时期,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内忧外患此起彼伏,国内爆发了白莲教起义,清朝统治危机出现。他继续推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导致清朝落后世界大潮,留下千古遗恨。庙号清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昌陵。

嘉庆帝(1795-1820年在位)爱新觉罗·颙琰,清高宗弘历第十五子,满族。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初名永琰,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乾隆五十四年(1789)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布第二年正月初一禅位,颙琰于是于次年登基,改元为嘉庆,在位25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终年61岁。庙号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葬于河北易县清西陵的昌陵。

爱新觉罗·颙琰,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密建为皇储。五十四年(1789年)被封为嘉亲王。六十年(1795年)九月,被正式宣布立为皇太子。第二年正月初一日,受乾隆帝禅位即帝位。其后,朝政仍被太上皇乾隆帝控制,颙琰暂时居住在毓庆宫。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乾隆帝死后,开始亲政。面对乾隆末年危机四伏的政局,嘉庆帝打出“咸与维新”的旗号,整饬内政,整肃纲纪。诛杀权臣和珅,罢黜、囚禁和坤亲信死党。诏求直言,广开言路,祛邪扶正,褒奖起复乾隆朝以言获罪的官员。诏罢贡献,黜奢崇俭。要求地方官员对民隐民情“纤悉无隐”,据实陈报,力戒欺隐、粉饰、怠惰之风。但其对内政的有限整顿,未能从根本上扭转清朝政局的颓败。

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如火如荼。颙琰即位后,倾尽全力,大举围剿镇压川、楚、陕农民大起义。更易统兵大员,严惩镇压不力的将吏。严密军事部署,实行剿抚兼施的两手政策,分化瓦解起义军。实行寨堡团练的坚壁清野政策,割断了起义军与人民的联系。嘉庆十年(1805年),川、楚、陕农民起义被镇压,清统治力量也受到严重削弱。嘉庆十五年(1810年),镇压了爆发于东南海疆的蔡牵起义军。嘉庆十八年(1813年),北方爆发天理教起义,部分天理教徒,在太监接应下冲进皇宫,“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颙琰下诏罪已,同时严令对冲进皇宫的起义军血腥屠戮,无一幸免,并捕杀在城外的头目林清等。天理教起义被镇压。

在对外交涉中,嘉庆帝力主严禁鸦片,对英国侵略者在沿海的骚扰活动保持了高度警惕性,对英国提出的帮助清朝镇压起义军,帮助澳门葡人抵御法国的居心叵测的要求,明智地严辞拒绝。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拒绝了英国提出的建立外交关系、开辟通商口岸、割让浙江沿海岛屿的要求。而闭关锁国的传统观念,也使其对外来事物采取盲目排斥态度。

卒谥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

嘉庆即位

嘉庆皇帝--爱新觉罗·永琰是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的第五代君主,1796-1820年间中国的最高统治者。此前,清朝经过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代皇帝。

颙琰本名永琰,是乾隆皇帝第十五子。

永琰母亲魏佳氏的地位不高,自己的排行又很靠后,因此,永琰继承皇位的优势本来并不突出。而且,在永琰出生的时候,父亲乾隆皇帝已经五十岁了,难道在此前的几十年间,乾隆帝就没有考虑过继承人的问题吗?

到底是哪些因素使这位看起来并不出众的皇子最终成了皇位继承人呢?

在乾隆帝立储的过程中,又发生了哪些惊心动魄的事变呢?

开笔嘉庆,庶出皇子

鞭炮声逐渐稀疏,空气中弥漫着火药的气味,新年来到了--乾隆二十五年(1760)正月初一日。

乾隆皇帝观看完乾清门广场上除夕夜的焰火表演,在太监、宫眷的簇拥之下来到养心殿东暖阁,太监捧来盛满屠苏酒的“金瓯永固”杯,燃起明烛高香,展开洒金朱笺,蘸好御用毛笔,请皇上“开笔大吉”--写几句吉祥话。

往年皇帝大多写一些“宜入新年,万事如意”,或者“三阳启泰,丰年为瑞”之类的套话。今年与众不同,皇帝兴致高,挥毫写下了一首诗,诗的最后一句是“御绘岁朝图志语,有以迓新韶嘉庆”。

“嘉庆”!这真是个吉利的字眼,众人交口赞叹。乾隆帝一言不发,他端详一番,然后搁笔,接过太监奉上的屠苏酒,一饮而尽……

这年十月初六日丑时,也就是1760年11月13日凌晨两三点钟,在北京西北圆明园的绮春园,一位小皇子出生了。

三天之后,这一消息以“六百里加紧”的速度传到了承德以北二百里的木兰围场。五十岁的乾隆皇帝一身戎装,驻马听完他的第十五个儿子出生的报告之后,并没有显示出格外欣喜的表情,简单几句问答,然后挥退报喜的兵部专差,又策马投入到紧张的围猎活动中去……

几天后,乾隆皇帝给这位小皇子赐名永琰。

谁能想到,几十年后,永琰成为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的第五代君主,主宰中国命运二十多年。

而且,他的年号恰恰就叫“嘉庆”!

清朝史官往往把这一巧合神秘化,认为是天意,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并渲染乾隆帝对这位幼子如何器重,似乎还没出生就注定了后来君临天下的命运。

其实,在佳丽如云、皇子成群的的皇族家庭里,这位小皇子并不显眼,地位也不突出。

永琰是庶出,母亲魏佳氏的身份很低,当年进宫的时候仅仅是个“贵人”。“贵人”是清朝皇帝妻子中很低的一个等级,低到什么程度?这个等级都不“定编”,只要皇帝不怕麻烦,娶多少个“贵人”不受礼法的限制。而且,乾隆帝对魏佳氏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偏爱。可能是考虑到她一共生了四个儿子,两个闺女,算是给皇家立功了,所以,后来升为贵妃。乾隆六十年,永琰被册立为皇太子,母亲被追封为皇后,这时她已经死了整整二十年了,死的时候,永琰才十五岁。

为什么要介绍永琰的妈妈呢?老话说:“子以母贵,母以子贵”,就是说在妻妾成群,子孙满堂的大家族里,孩子的地位的高低取决于他母亲的地位的高低;当然,等孩子大了,母亲老了,母亲的地位又要靠孩子的身份来定。永琰的妈妈死后二十年晋封为皇后,就是典型的“母以子贵”,但是,当年幼小的永琰因为母亲地位的低微,在皇子众多的皇族家庭里,不会拥有十分显贵的地位。

读者朋友可能奇怪,永琰是庶出,母亲地位很低,排行又很靠后,乾隆皇帝一共有十七个儿子,永琰排行第十五,那么,最后皇位怎么就轮到他坐了?而且,他出生的时候,父亲乾隆皇帝已经五十岁了,难道乾隆在此前的几十年间还没考虑过继承人的问题?

明君择储,家庭悲剧

事情得从头说。

中国帝王上台之后,要干的第一件事是修陵寝,虽然皇帝被称为“万岁爷”,但实际上一点信心也没有,说不定哪天就死了,所以,先预备好陵寝,放那儿,以备不时之需;第二件事,由于不知道哪天就死了,所以就要立太子,拿今天话说,就是确定“接班人”,以保证自己死了之后,政权能顺利、和平地交接。

修陵寝并不难,只要经费到位,工程建设人员到岗,慢慢修就可以了,反正也不急着用,慢工出细活。比较起来,立太子那可是一件非常令人头疼的事。

第一个头疼的因素是立谁。

中国帝王一般要娶很多妻子,在此,我必须纠正一个长期以来的误解,以平民之心度君主之怀,往往认为这是为了满足穷奢极欲的私生活。其实,中国帝王娶很多老婆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生很多孩子,从而使自己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有一个大的余地。可见,帝王娶很多妻子,那是为了国家的前途啊!

于是,帝王一般都有庞大的后宫群,于是,生出了很多的儿子,于是,难题就出来了--立谁?比较而言,汉族王朝处理这个问题相对简单一些,那就是立“嫡长子”,就是正宫--皇后生的第一个儿子,当然,第二个儿子也行,总之,即使不能保证是嫡长子,也尽量要保证是嫡出。清朝截止到这时选择继承人并不局限于嫡长子,凡是皇子,不分嫡出庶出,都有继承皇位的资格,于是,麻烦就多了。皇子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皇子身边趋炎附势的人呼风唤雨,纠纷不断。康熙晚年,就差点儿没让他那几十个宝贝儿子气死。

第二个令人头疼的因素是一旦立了太子,皇帝和太子的关系不好处。

皇帝是名副其实的最高统治者,太子并没有什么权力,但是,太子那是“潜力股”,升值空间无限。在太子周围,难免要聚集起不少“烧冷灶”--也就是做长远投资的人,以致形成另一个实力集团。如果皇帝立完太子不久就死了,那最理想了,但皇帝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也可能十几年几十年也死不了,你说急不急人。太子,尤其是太子身边的人,每天都盼着皇帝死,时间一长,没有不透风的墙,能不产生矛盾?往小了说,父子猜疑,不可避免;往大了说,发生宫廷政变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上边说康熙皇帝晚年差点儿没让他那几十个宝贝儿子气死,当然,气死是夸张的话,最后气出了一个办法--秘密立储。这个办法正式确立于雍正朝,该办法就是皇帝活着的时候用满汉两种文字写一道密旨,上面写着新一代君主的名字,再把这道密旨放在鐍匣里面,然后把鐍匣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面,一旦皇帝驾崩,群臣“公启鐍匣,宣布立储密旨”,拥立新君。这样既能保证政权和平交接,又不会出现刚才说的第二个令人头疼的因素。但是,第一个令人头疼的因素还是不能避免,谁让你娶那么多妻子,生那么多儿子,而皇位却仅仅一个呢。

乾隆皇帝即位初年,豪情万丈,年轻的他小瞧了立太子的困难,而且,他还想效法汉族立“嫡长子”的办法,为大清朝皇帝统系增添光彩的一笔。于是,乾隆元年(1736),乾隆帝立嫡出的永琏为皇太子。

永琏在乾隆帝诸子中排行第二,但是,他的生母是乾隆帝当皇子时的嫡福晋,即读者较为熟知的富察氏,所以,永琏是事实上的“嫡长子”,而且,永琏聪明伶俐,气度不凡,深得雍正皇帝--也就是爷爷的喜爱,所以,乾隆帝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永琏。

然而,乾隆三年,永琏就死了,死的时候还不到十岁。乾隆皇帝哭成了个泪人,公布了永琏的太子身份,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不过乾隆大哭一场之后,并没有改变立嫡子的决心,他后来又立皇后生的二儿子永琮为皇太子,结果没几天,乾隆十二年冬,永琮也死了,死的时候才两岁。这回,乾隆帝没哭,根据《清史稿》记载,他沉痛地说:“先朝未有以元后正嫡绍承大统者,朕乃欲行先人所未行之事,邀先人不能获之福,此乃朕过也。” 从此,乾隆帝基本上死了“立嫡”之心,但又不甘心在庶出诸子中选择,从而左右为难,焦灼不安。

其实,两个嫡子的死受打击最大的是皇后,她就生了这两个儿子,结果一个也没有成人,作母亲的该有多痛心。所以,小儿子去世的第二年,也就是乾隆十三年(1748),她也撒手归西。当时,她随乾隆帝东巡,在济南染病,乾隆帝与富察氏皇后感情很深,立即终止东巡,紧急返京,结果皇后死在途中。乾隆皇帝作诗追悔:

廿载同心成逝水,两眶血泪洒东风。

早知失子兼亡母,何必当初盼梦熊 。

在乾隆帝看来,这都是报应,是他痴心妄想的报应,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他的心碎了。从此,他多次南巡,不再进入济南城,怕的是触景生情。

打击接踵而至。

皇帝带着皇后的灵柩乘船抵达了大运河的终点--北京通州,乾隆帝一眼看到前来接驾人群中的他的那几个宝贝儿子,他看这几个庶出的皇子越看越不顺眼,加上此时用兵金川,进展不顺利,不免心急火燎,所以,突然向二十一岁的长子发难。

“这回你高兴了!”

一身孝服的皇长子跪在地上打了个寒战,国丧之中,何来高兴,父亲来者不善,话里有话。

“你不高兴?你偷着乐吧?这回轮到你做太子了!”

平庸嘉庆 嘉庆帝兄弟的下场
大家立即明白了,乾隆帝认为皇长子幸灾乐祸,觊觎太子地位。可这完全是推测之词呀,人家皇长子规规矩矩的,一没说过格的话,二没做过格的事,凭什么诬人清白。但是,爹教训儿子,别人不好相劝,更何况这个爹又是万乘之尊的一国之君。

“你做梦!”

乾隆帝厉声说:“太子永远轮不到你,还有你!”

乾隆帝又用手指向皇三子,刚刚十四岁的皇三子大气不敢出,跪都跪不成个样子,趴在地上直哆嗦。

乾隆厉声说:“你们不孝,我看在咱们父子的情分上不杀你,但将来百年之后,你们二人断断不能继统。”说到这里,乾隆帝一下子想到自己的父辈--雍正帝骨肉相残的往事,顿时痛彻肺腑,突然变得歇斯底里,他高声叫喊道:

“你们将来必至兄弟相杀,与其你们兄弟相杀,不如为父杀了你们!”

乾隆帝发疯般地扑向身边的侍卫,用力抢夺侍卫腰间的佩刀。侍卫哪肯放手,一拥而上,拦住皇帝,群臣起身相劝,现场哭声震天,一片混乱。

皇长子受了这场打击,又害怕,又委屈,很快就病倒了。一年之后,太医向皇帝报告:长期医治无效,已无生机。乾隆帝立即前去探望,毕竟父子情深,血脉相连,皇长子流着眼泪一声接一声地说:“儿子不能送父皇了!儿子不能送父皇了!”乾隆皇帝心如刀割,泪如雨下,在他看来,两个嫡子死于他的非分之想,现在,唯一一个长大成人的儿子又让自己给冤枉死了,这是为什么?不就是为了立太子吗!

乾隆帝大哭了一场,封皇长子为定亲王,以亲王之礼安葬,然后向群臣宣布,今后,谁敢向朕提及立太子之事,朕就将谁正法!

群臣响亮地回答了一声--就一个字:“喳”!心里说爱立不立,你们家的事,懒得管。

子嗣虽多,成器者少

皇长子去世的十年后,永琰出生,他生于深宫,从小按皇家规矩教养。读者朋友可能会想,乾隆最终选择永琰做太子,永琰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对此,各位朋友绝对不要怀疑,永琰做皇子期间没表现出特别过人之处,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皇子。您看各种史书中关于嘉庆帝的记载都是从他做皇帝开始记的,也就是说,乾隆六十年公开为太子之前,基本没有什么事迹记载。

那么,乾隆帝为什么就选择了他呢?

我们接着说。

此时的乾隆帝已经不再考虑立嫡了,他后来倒是又立了一位皇后,这位皇后也为他生了两个儿子,但是,乾隆三十年皇帝南巡到杭州,皇后跟皇帝闹翻,两口子打架,别人也说不清个是非,皇后要就地出家当尼姑,这实际上就是要跟皇帝“离婚”,当然是办不到的事情,不然皇家的脸面往哪搁。皇后被拒绝后居然自己削发,乾隆帝说她“突发疯迷”,将她遣送回京,第二年就死了,她实际上被剥夺了皇后称号,只是没向全国公布,死的时候按皇贵妃规格办的丧事。从此,乾隆帝再没立过皇后,这样一来,乾隆帝的儿子全是庶出,立嫡之说也就无从谈起了。

前边我说乾隆皇帝发誓不立太子,但那是气话,其实,十几年间,他一直在考虑此事,但是,他又不敢深想这件事,为什么呢?乾隆逐渐发现了一个规律,他想立哪个皇子为太子,这个皇子很快就死。已经立死了两个嫡子,后来,他一度想立皇三子,就是前边我说乾隆在通州扬言要杀掉的那个皇三子,结果这个念头一出来,皇三子就死了,死的时候二十六岁。乾隆帝后来又动了个想立皇五子的念头,结果,还没拿定主意,皇五子也死了,死的时候二十五岁。白发人送黑发人,该是多么的痛心,乾隆儿子虽多,也经不起接二连三地死,乾隆帝不敢想了。

但是,不敢想也得想,转眼到了乾隆三十八年(1773),乾隆帝六十三岁了,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回避立太子的问题了,这个时候,还活在人间的皇子就剩下六人了,这六人中,还有两个已经过继给了兄弟,所以,可供选择的就只有四人了。哪四人呢?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这四个儿子全是庶出,乾隆帝已经不存什么嫡庶之见了,只看谁的品格、能力更强些。

这四人中谁的品格、能力较为突出呢?在乾隆帝看来,谁都不是理想的人选,没办法,只有采用“排除法”。

让我们来排除。

先说皇八子永璇。永璇的优势一是在兄弟中居长,二是聪明绝顶,诗做得好,字写得好,还画得一手好山水。但是,永璇一副“公子哥”派头,或者说一副“名士派”。当时,皇子们大多有差事,也就是说有工作,当然,不是一般的职员身份,大小管着一摊子事儿。有差事你就得按时上班,不,永璇是想什么时候上班就什么时候上班,想什么时候下班就什么时候下班,没有任何组织纪律观念。有一次,北方大旱,不下雨,不下雨就得向上天“祈雨”,先是百姓祈雨,老百姓面子小,当然求不来雨,于是,各级官员祈雨,还不下,再就是皇子出面祈雨,如果这还求不来雨就得皇帝亲自祈求上天了,可见,这是一件与天神沟通的十分严肃的工作。永璇奉旨祈雨,这是个苦差事,烈日炎炎之下衣冠楚楚地站上多半天,带有一定自虐色彩的程序一道接一道,永璇祈了一会儿,见老天不给面子,没有一点儿要下雨的意思(哪有那么快,祈完两三天内下雨就算灵验了),索性不祈了,爱下不下,扬长而去。乾隆皇帝闻讯气得个半死。另外,永璇还有一大劣势--仪表欠佳,欠佳到什么程度?说是有足疾,是不是达到走路一瘸一拐的程度不得而知,要真是这样,仅此一点就绝无入承大统的资格。乾隆帝又不是仅有他一个儿子,不到万不得已,能选个瘸子当国家元首?所以,乾隆皇帝屡加训斥,后来就懒得管了,死了心了,对他不寄与任何希望了。

我们接着排除。

下面来说皇十一子永瑆。

如果说皇八子永璇是“公子哥”的话,这皇十一子永瑆就是“艺术家”,而且,可以说是“大艺术家”。他精通什么艺术?书法。他的书法造诣能达到什么程度?这么说吧,要说有清三百年书法第一可能夸张,但要说有清三百年书法家前五名,肯定有他。要知道,在中国文人都拿毛笔写字的当时,做个书法家真的很不容易。附带说一句,清东陵裕陵--乾隆皇帝陵前的神功圣德碑的碑文,就是他书写的。

永惺风雅多才,完全没有了祖先游牧于白山黑水,跃马横刀的气派了,相反,汉族士大夫的习气很深。别看他是个书法家,但一般人求不到他的字。他给弟弟永琰,就是后来的嘉庆帝画了个扇面,落款“兄镜泉”三个字。

夏天,永琰拿着这个扇子,让乾隆帝看到了,乾隆帝奇怪,自己没有一个叫“镜泉”的儿子呀,你怎么会有一个叫“镜泉”的哥哥?永琰回答“镜泉”是永瑆自己起的字号,惹得乾隆帝大骂他沾染汉人习气,附庸风雅,忘记满洲尚武之风,实为忘本,下令皇子一律不得自署字号。

当时王公大臣私底下猜测,永瑆未尝没有被立为太子的可能性,因为永瑆成年后分府住在宫外,乾隆帝不时到他家里去,父子之间走动得较为频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对他越来越没有信心了,为什么?他怪癖越来越多。

永瑆靠着爸爸是皇帝,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他偏偏吝啬得出格儿。一天他府里死了一匹马,把他心疼得要命,不是心疼这匹马,而是心疼自己财产的损失。他堵在王府大门口,死活不让人把马拉出去埋了,要吃马肉,不仅自己吃,整个王府的人都得吃,为什么呢?这样可以省下几顿饭钱,您看他吝啬到什么程度。说起来您都不信,他府中攒着几十万两白银,他领着大家每天喝粥度日。

于是,永瑆逐渐成了王公取笑的对象,虽然贵为皇子,但渐渐没有人相信他能成为未来的皇帝了。他死在道光三年(1823),临终拒绝家人为他洗净身体,理由是死后入土腐烂,比现在还脏,谁替我擦洗干净?他就是这么个怪人。

最后,让我们跳过永琰,说说皇十七子永璘。在乾隆三十八年择储的时候,永璘年仅八岁,拿今天话说,是个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他能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皇位接班人,实际上是无法考察的。仅就目前来看,乾隆帝感觉他不爱学习。当然,对于一个八岁的孩子来说,也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是从永璘成年以后的表现来看,他差不多是乾隆皇帝儿子中最不成才的一位。

与他的几个哥哥不同,永璘可以说是个“游侠”一类的人物,经常出宫溜达,到哪溜达?就是光顾前门外大栅栏一带的胡同,这个胡同,那个胡同,一共八个,游了个遍。他是乾隆的最小的儿子,乾隆也懒得管他了。不过,永璘也不能说一无是处,他有两个“长处”:一是平易近人,在前门外大酒缸与贩夫走卒侃大山,没有一点儿皇子的架子;再一个长处就是颇有自知之明,能达到什么程度呢?根据《啸亭续录》这部书记载,他曾说,即使皇冠像雨点一样从天洒落,也淋(轮)不到我的头上,没戏 !

密立永琰,默祷苍天

这么看来,皇位就只能传给皇十五子永琰了

对于永琰,乾隆帝也不大满意,在乾隆帝看来,永琰的最大的缺点是没有什么突出的优点,最大的优点是没什么突出的缺点,此外,要说其他优点也有一些,比如学习刻苦认真,成绩不错。在乾隆三十年,皇帝南巡走到杭州,六岁的永琰作了一首《咏龙井》的小诗,其中有一句“泉雷忽疑雨,竹春不知秋”,乾隆帝十分赞赏,身边的大臣也交口称颂。此外,永琰成天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肯用死功,坐得住冷板凳,行为举止也称得上端庄大气。但这毕竟不能算是十分突出的地方,自己英明一世,把江山交给这个并不十分出众的儿子,他不甘心。

乾隆帝有时真是苦恼到了极点,自己英明一世,怎么生出了这么一帮犬子,遥想太祖时代,诸王都没受过系统的教育,但个个都有入承大统的能力,自己的皇子自幼饱读诗书,结果都教育成了这般模样,他甚至招来上书房的总师傅,大骂一番。当然,总师傅是汉族人,又是国内知名的大学者,不能不客气些,大不了一顿臭骂再加上罚俸,对满族师傅就不客气了,乾隆晚年,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的满洲镶白旗人达椿,按今天标准来说,相当于*和文化部的副部长了,就被乾隆帝臭骂一顿之后,皇帝仍不解气,又命侍卫打了四十大板。

乾隆晚年最钟爱十公主--和孝公主,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汝若为皇子,朕必立汝储也。” 当然,这不过说说而已,中国是一个男权社会,皇位传男不传女,但这句话反映出乾隆对诸子的不满。乾隆帝甚至想跳过儿子,直接立孙子,他对皇子要求严格,动则斥骂,但对孙子十分喜爱,而且,一旦决定从孙子中择储,选择余地很大。比如,当年冤死的皇长子的第二个儿子绵恩,才干超群,看起来似乎能成大器,但是,这个念头一出现,内心中也不免波澜起伏,中国皇帝是父死子继的传统,这个传统一旦打破,会不会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再则,父子之间毕竟是最近的血缘关系,舍近求远,是聪明的举动吗?天下后世该怎样议论自己呢?

乾隆三十八年(1773)冬,乾隆帝终于下定了决心,立十五子永琰为太子,当然是秘密立储,他书写了立储谕旨,然后将谕旨藏在一个硬木匣子里,再命人将匣子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面,这样一来,就完成了立储工作。完成了这一工作后,他告诉了军机大臣,当然,立的是谁他没说,军机大臣也不敢问。

这年冬至,乾隆举行祀天大典,在南郊天坛,皇帝仰望乌云密布的苍穹,默默祷告:

所立皇十五子永琰“如其人贤,能承国家洪业,则祈佑以有成;若其不贤,亦愿潜夺其算,毋使他日贻误,予亦得以另择元良。朕非不爱己子也,然以宗社大计,不得不如此,惟愿为天下得人,以继祖宗亿万年无疆之绪。”

乾隆帝的意思是请老天爷再帮他把把关,看看永琰是不是块当皇帝的料,如果是,就请保佑永琰;否则,让他短命而终。总之,祖宗的江山社稷,国家的前途命运至关重要,为此,顾不上父子之情了。乾隆帝如此祷告,可见他对立永琰信心不足,而且,用这样恶毒的语言加在儿子头上,在十分迷信的当时,实属罕见,由此也可见他立永琰为太子的无奈。

永琰被立为皇太子,但从太子到登上皇帝宝座,这中间有漫长的道路要走,而且,这漫长的道路中布满了荆棘坎坷,绝不意味着现在的太子就必然是未来的皇帝,一旦太子失势,下场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永琰是中国历史上做太子做得时间很长的一位,从这时起,到乾隆六十年,长达二十二年之久,这期间就没有曲折波澜吗?另外,永琰真像他父亲认为的那样,是一个平庸之人吗?

乾隆六十年,已是八十五岁高龄的乾隆皇帝决定将皇位禅让给第十五子永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帝,自己退位称太上皇帝。

乾隆为什么要选择在他执政六十年的时候做出如此举动?在这一举动的背后是否有一种压力笼罩着乾隆帝呢?在这千古罕见的权力交接中,究竟发生了哪些波折?

永琰终于通过了父皇乾隆帝长达二十二年的考察,最终登上皇帝宝座,确实有他的过人之处。那么,在这漫长、苛刻的皇储考察中,永琰是如何表现的呢?面对禅让皇位的父皇乾隆,嘉庆帝该如何对待呢?而乾隆帝是否能默默无闻地退出政治舞台呢?

乾隆六十年正月初二日,公历是1795年1月22日,乾清宫内外花团锦簇,顶翎辉煌,乐曲悠扬。八十五岁的乾隆老皇帝设家宴招待前来拜年的家族成员和近支宗室。由于钦天监预报正月初一恰逢日食,于是,推迟到了今天举行。皇子、皇孙、皇曾孙、皇玄孙济济一堂,依次向皇帝行礼拜年。看着子孙满堂的盛况,遥想临御天下六十年的历程,乾隆皇帝感慨万千。

太监抬来了满满几大箱银元宝,乾隆帝要给子孙发红包。领到红包的人忙不迭地叩头谢恩,还没领到的人两眼直勾勾地期待着。然而,红包发完,唯独一个人没给,这个人是谁?您猜,他就是皇十五子永琰!

为什么不给我,本来应该人人有份,为什么偏偏落下了自己?永琰不敢质问,但一脸错愕,楞在那里。大家也百思不得其解。看来是故意不给十五阿哥的,不像是忘给了,这是为什么呢?

这时,乾隆皇帝不紧不慢地轻声说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你要银子何用?”

“你要银子何用”?这是什么意思?什么人有钱无处花?

短暂的沉寂,现场立即迸发出一片轻声的惊叹,大家明白了,皇帝留给永琰的“红包”最大,堪称是“超值大礼包”--未来大清朝的锦绣江山!

几十年的秘密揭晓了,尽管现场的所有人对这个秘密都有心理准备,但当这一时刻到来的时候,大家还是心潮澎湃,尤其是皇子们更是说不清酸甜苦辣;另外,储位归属本是皇家大忌,皇帝欲言又止,并没有说得很透彻,大家都不知如何表态,永琰本人更是尴尬。

元年盟誓,帝王心结

我感觉,乾隆帝此时此地透露这个天大的秘密,很可能跟这次日食有关。

最近几年来,乾隆皇帝一直处在一个无法启齿的巨大的压力之下,这个压力源于六十年前的一个誓言。

乾隆元年,刚刚登上皇帝宝座的乾隆帝焚香默祷,祷告什么呢?他说:“若蒙眷佑,得在位六十年,即当传位嗣子,不敢上同皇祖纪元六十一载之数。” 也就是说,希望能长寿,即使长寿也不敢打破爷爷康熙帝统治六十一年的记录,就干六十年,到时候不死也退位。

今天看来,像康熙大帝那样能治理国家六十一年,堪称奇迹,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乾隆跟爷爷康熙大帝关系十分亲近,康熙六十一年三月,十二岁的弘历--对不起,在这里不能叫乾隆帝,拉着爸爸的手,走进了花红柳绿的圆明园,第一次见到了爷爷康熙大帝。爷爷非常喜欢这个孙子,立即留在身边,亲自教养,教他读书,教他使用火器,弘历都是一学就会。一次,在避暑山庄,康熙的御舟靠岸,爷爷看见孙子,挥手相招;孙子看见爷爷,从山坡上连蹦带跳飞奔而下。爷爷急得直跺脚,连呼“慢着!慢着!别摔着!”当然,弘历与爷爷相处时间不长,多半年后,爷爷去世了,这已经是几十年前的往事了,但一闭上眼睛,就历历在目,恍如昨日。弘历后来被立为太子,也与爷爷的爱怜有一定的关系,而且,康熙在位六十一年,雄才大略,功绩卓着,孙子更是羡慕不已,他也希望做一个像爷爷那样的君主,但是,无论如何,他不敢超越爷爷。

不过,乾隆皇帝虽然表达了这个愿望,但对此并没有多少信心。爷爷登基的时候才八岁,干六十一年,还不到七十岁;自己现在已经二十五岁了,干六十年,就八十五岁了。要知道,当皇帝与今天装空调的工人一样,都属于高危职业(如果皇帝也算是个职业的话),他倒不必担心失足坠楼,而是时刻提防别人谋害。吃饭得有人尝过才敢动筷,出行要带庞大的警卫队,这个且抛开不谈,当时医疗水平低,人们的平均寿命低,清代人均寿命三十五岁左右。当然,有人说皇帝在营养和医疗方面条件稍好,寿命肯定长,谁说的?当时没有营养学知识,皇帝吃的都是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鸡鸭猪羊肉。乾隆四十三年八月,朝鲜进贡海参二百斤,全是无污染的纯天然绿色食品,皇帝不识货,赏给了太监,加上运动又少,很容易得心脑血管病。至于医疗条件,倒是有个皇家御用的太医院,但太医院治不了病是出了名的,为什么?大家知道,给皇帝看病的风险很大,差不多是个玩儿命的活儿,中药材都有副作用,太医们为了降低自己的风险,就得降低药材的副作用,副作用没有了,“正作用”也没有了,怎么治病?所以,清朝人一形容“有名无实”,往往不说“有名无实”,而是用“太医院的药方,翰林院的文章,八大胡同的婆娘”这一套嗑来代替。所以,乾隆帝的这个愿望实现的难度太大,当然,年轻人,理想远大些总不是坏事。

不过,从乾隆五十年以来,他越来越感到了压力。为什么呢?他已经接近八十岁了,身体还行。直觉告诉他,十来年内恐怕死不了。坏了!爷爷的记录很可能被打破。

维护爷爷的记录,践行诺言把皇位传给太子,将意味着放弃皇权。一想到这一点,恐惧顿时袭上心头。权力代表着荣誉、成功、财富和安全感,没有权力,这一切也就没有了,所以,中国帝王都实行终身制,没有自愿交出政权,心甘情愿退位的。

按说,打破爷爷的记录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爷爷的在天之灵肯定不会怪罪他,哪有爷爷不希望孙子好的,古语说得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关键是向上天发过誓,古人把发誓看得很重,违背誓言就会遭天谴。

本来,这事儿只有天知己知,谁料想后来弄得天下皆知,那是乾隆四十三年的事,这年皇帝到盛京,就是今天的沈阳市祭祖,回来的途中,收到锦县一个叫金从善的秀才上的一个请愿书,金从善请求他立太子、立皇后,居然质问皇帝:“大清不宜立太子,岂以不正之运自待耶?” 什么叫“以不正之运自待”,就是自己不拿自己当人,准确点儿说,自己不把自己看成一个合法政府。这话说得太重了,而且,潜台词等于说你不立太子,你想千秋万代?你不立皇后,养着几十个“情人”,就是嫔妃,想得到万民的敬仰?乾隆气得火冒三丈,杀了金从善,还不解气,又诏告天下,说谁说我不立太子,早在三十八年就立太子了;谁说我贪恋皇位,我早在元年就发誓,能活到乾隆六十年就自动退位,传位太子。至于不立皇后,我都六十多岁了还立什么皇后,不怕天下人笑话?这一下,普天之下都知道皇帝大公无私。当然,这时离乾隆六十年还有十七年之久,所以,只图一时痛快,张嘴就说,真没想到,六十年转眼就到了,一旦自食其言,上天不容,百姓又会怎样议论这个言而无信的皇帝呢?

乾隆帝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经过几年的思想斗争,他决定践行诺言,按时传位。这不,时间的年轮刚刚过了乾隆五十九年,六十年的第一天就发生了日食,这不是上天的提醒或警告吗?太可怕了,所以,皇帝决定透露一点儿,给上天一个交代。于是,在新年给小辈发红包时漏掉了永琰,而且说了句“你要银子何用?”的双关语,是啊,当了皇帝还要银子干什么,你到哪里去花?

韬光养晦,取信父皇

前面说乾隆皇帝本来对永琰并不十分满意,认为他较为平庸,其实,永琰能通过乾隆帝二十二年的漫长考察,最终登上皇帝宝座,确有他的过人之处。

大家知道,乾隆帝实行的是秘密立储,那么,永琰应该不会知道他已经被立为皇太子,但是,他能猜呀,毕竟就这几个人选吗。当时,大家私底下都在猜,猜的结果是乾隆帝如果传儿子,基本上就是永琰;如果要是传孙子,当年冤死的皇长子的第二个儿子绵恩的可能性最大。

绵恩是“长房长子次孙”,但乾隆实际上是把他当长孙看的。既然乾隆帝对长子有一份歉疚,只好拿孙子补报,将孙子封为亲王。要知道,乾隆帝封绵恩亲王的时候,自己的儿子还没有全部封王,而且,绵恩身材魁梧,仪表出众,武功超群,长期担任京师禁卫军的领导,负担保卫北京的重担。乾隆帝那些皇子凭着父亲的提拔,在中央各部任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连班儿都懒得上,这样一比较,可见绵恩确实是个人才。当时,朝鲜国经常来京进贡,带些半岛的土特产,顺便打探些宗主国的情报,回国后加以分析。他们曾认为,未来的主子将在十五子永琰和皇次孙绵恩之间产生,绵恩的可能性更大。顺便说一句,绵恩生于乾隆十一年(1746),比他的叔叔永琰还大十四岁呢。

但是,北京的王公还是更倾向于把宝押在永琰身上,他们不大相信皇帝能绕过儿子,传位孙子,这不仅不近人情,而且,乾隆帝以前谈经论史,曾批评过明太祖朱元璋。批评朱元璋什么?批评朱元璋将皇位传给孙子,埋下了后来骨肉相残的祸根儿。就此来看,永琰胜算更大。对此,永琰应该认识得到,他肯定知道他是热门的未来皇帝候选人之一,这样一来,怎样通过父亲苛刻、漫长的考察,他一定下了一番苦心,更何况他身边还有一个智囊--师傅朱珪。

这个朱珪,是个品行端正,心眼也不少的人。关于师徒之间的关系,我们将在以后细讲。朱珪肯定给永琰出了不少主意,师徒二人都知道,一旦永琰被秘密立为太子,他们必将处在乾隆帝的严密监视之中,所以,都很小心谨慎,为人做事也很低调,连话都很少说。

当然,能通过考察的关键是获得乾隆帝的喜欢。永琰个性循规蹈矩,沉默持重。这是个缺点,也可以说是个优点。您发现没有,在中国历史上,雄才大略的英明统治者的继承人,往往相对平庸一些,可见英明的君主并不欢迎同样的英明的继承人,这样的例子很多。

为什么英明的君主不愿意选择同样英明的继承人呢?我想,英明的君主一生都留下了很多业绩,他需要下一代继承这些业绩,而不希望下一代君主上台后今天拨乱反正,明天*冤假错案,像自己那样,一点儿不给祖宗留面子。相反,选择一个忠厚老实的继承人,也许能力差点儿,但肯定会按自己确定的既定方针办,凡是老皇帝说过的,凡是先皇做过的,一概奉行不移。当然,乾隆帝儿子中也没有什么英才,但小聪明还有几个,乾隆帝一概不选,就选择忠厚的永琰,不能说没有深刻的考虑。

当然,仅仅忠厚也不行,还得显示出一些其他方面的特长。怎么显示呢?父皇又没给自己什么差事,无法干出一番业绩。乾隆五十四年,永琰被晋升为亲王,名为嘉亲王,依然是光杆儿亲王一个,什么权力也没有。于是,永琰在另一方面下功夫,什么功夫,就是一个“勤”字。没有工作你勤什么勤?永琰只好勤奋学习。他起早贪黑,刻苦攻读。大家知道,现在的教育体制都有个学习周期,学到一定程度就毕业了,永琰什么时候毕业?乾隆帝什么时候让他当太子,他就什么时候毕业;乾隆帝什么时候让他当太子?天知道,都七老八十了还没病没灾,翘辫子遥遥无期,自己都三十多岁了每天还跟那些牙牙学语的皇曾孙、皇玄孙混在一起,连老师都懒得提问他,您说无聊不无聊。

不过,乾隆帝看到他学习兴趣浓厚,派给他个差事,就是让他协助老师照看皇孙、皇曾孙、皇玄孙的学习,拿今天话说,相当于班级里面的学习委员或班长一类的班干部,不算正式的国家干部,但永琰干得勤勤恳恳。我看《清高宗实录》,发现这个“班干部”有时还向乾隆帝打老师的小报告,以示自己履行班干部职责的认真。比如昨天下雨,十个师傅来了七个,谁谁没来;又比如哪几位师傅要求不严格等。要是赶上乾隆不高兴,这位师傅就倒霉了,轻者罚俸,重者降级;当然,要是赶上乾隆心情不错,乾隆帝就让永琰自己去规劝师傅。毕竟永琰的儿子也在上书房读书,永琰也算个家长,老师有要求不严的地方,可以直接规劝。

此外,永琰还不失时机地讨皇帝的欢心。怎么讨皇帝的欢心?机会不多。大家知道,乾隆帝是个闲不住的人,到处巡游,要是南巡、东巡,皇子们都打心眼里愿意去,但是,要是到东北祭祖,谁都找机会推辞,那地方人烟稀少,走上一天也看不到一个村庄,荒凉得很。此时在皇子心目中,“关东家”的概念已经淡薄,一次一个皇子向皇帝汇报本衙门官员的人选时,说某某是关东人,不开窍,不能用。乾隆帝大怒,说你以为你是北京人,你就是关东人,太祖、太宗都是关东人,你居然看不起关东人,简直就是忘本!

永琰随父皇到东北祭祖,时时表现出虔诚的态度。在昭陵(今沈阳北陵),乾隆帝跪在皇太极的坟前,朗读祭文,泪随声涌,永琰也是热泪夺眶而出,不禁失声痛哭。到了抚顺,永琰还做了首诗,献给父皇:

守成继圣王,功德瞻巍峨。

永怀肇造艰,克勤戒弛惰。

诗的意思是不忘祖宗创业的艰难,勤奋工作,守住祖宗的江山。从技巧和格律上看,写得未必十分高明,但乾隆帝看后赞赏不已,说立意高远,格调健康,不忘祖宗,是太祖高皇帝的好子孙。又把其他皇子骂了一顿,说他们居然写诗抱怨长途跋涉,即使到了祖宗陵寝前依然无动于衷,把上坟当成了游山玩水,简直毫无心肝,等回到北京看怎么收拾他们。

这样一来,永琰通过了乾隆帝的考察,太子地位稳固不摇。乾隆六十年正月初二日,乾隆帝在家宴上透露了一点信息,这不是正式发布,大家心知肚明,只是不公开议论而已。

权臣泄密,欲立首功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二日黄昏,永琰居住的跟冷宫差不多的撷芳殿的大门被拍打得山响,几个侍卫怒气冲冲开门一看,顿时矮了半截,有的弯腰请安,有的飞奔上房,向永琰通报,您能猜到来人是谁吗?

来人是乾隆皇帝的大红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和珅,而且,和珅的儿子是自己的妹夫,说起来也是亲戚,所以,永琰赶紧将和珅迎入客厅,请教此时来访,有何贵干?和珅笑而不答,扑到在地,连连叩头,口称主子大喜,又从怀中取出一柄玉如意,按宫廷礼节呈给永琰。永琰心里全明白了,大事已定,即将公布;和珅抢在公布之前报喜,欲立拥戴之功。和珅哪里知道,三年后,这成了杀他的一条罪名,什么罪名,拿今天的话说,叫泄露国家机密。确实,和珅这一举动有欠考虑,他提前一夜向永琰透露秘密,对永琰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反而让永琰产生疑问:你是向我卖好,还是向我示威?你无外乎就是在显示你的地位的优越吗!你敢小瞧我,莫道幼主可欺!可见,和珅弄巧成拙,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和珅刚走,宫中太监便来通知:明天在圆明园勤政殿,皇帝召见。永琰哪里还有睡意,过了午夜,立即套车启程,前往圆明园候见。此时夜深人静,但出了城就发现在前往圆明园的御道上,铃声喧腾,鞭声震野,一群群马队簇拥着一辆辆马车,向西北奔驰,灯笼火把照耀得一路通明。原来皇子、皇孙以及在京的王公大臣接到通知,都在往圆明园赶。看来,要改朝换代了。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公历是1795年的10月15日,在圆明园勤政殿,乾隆帝当众开启了密封二十二年的鐍匣,取出发黄的上谕,宣布永琰为皇太子,改名颙琰,命他即日移居紫禁城内毓庆宫。颙琰叩头谢恩,表示谨遵圣谕,修身历练,以期不负重托。

紧接着,乾隆帝又宣布了更为惊人的决定:

以明年为嘉庆元年,正月初一举行传位大典,自己退位称太上皇帝,仍自称“朕”,太上皇谕旨称为“敕旨”。至于皇帝和太上皇的分工,乾隆帝也作了安排,皇帝处理“寻常事件”,如果有重要军国大事以及官员任免,由太上皇亲自指导处理,新授府道以上官员,都要到太上皇前谢恩。太上皇还有一个职责,就是每天要对皇帝进行“训谕”。

截止此时,乾隆帝统治中国六十年,除了乾隆帝以外,在场的人打记事起就使用乾隆年号,漫长的时光使人们习惯于乾隆皇帝的永存,现在,亲耳听到乾隆帝宣布他的时代即将结束,这个震撼力跟晴天霹雳差不多。

不过冷静一想,立即发现乾隆帝退位退得并不彻底,实际上大权未交,就连紫禁城里边的天子寝宫--养心殿,乾隆帝也不打算腾出来,因为他说他住了六十年,一直很顺当,不想搬家;而且,他说怕换个地方睡不着(乾隆有失眠的毛病)。那么,新皇帝住在哪儿?乾隆说还住在毓庆宫,可以把毓庆宫改个名,不叫毓庆宫。至于叫什么,现在没想好,以后再说吧。

看来,颙琰这个“儿皇帝”不好干。

颙琰不能不出面表态了,他说他接受太子的地位,但不接受明年改元归政的安排,因为自己一方面年纪还轻(三十六岁还年轻!古人三十而立,不像现在,三十岁还叫男孩儿、女孩儿);另一方面,虽然他这些年一直刻苦用功,但感觉还是学识有限,阅历更少,所以,他愿意“谨当备位储宫,朝夕侍膳问安之睱,得以禀受至教,勉自策励”。总之,请父亲把皇帝当到底,如果一定要归政,也应该等到寿登期颐,什么是“期颐”?期颐就是一百岁,那个时候再传位给他,他肯定不会推辞。总之,现在父皇才八十五岁,年纪不算太大,离一百岁还远着呢,所以,绝对不能接受父亲的禅让 。

对于乾隆帝的退位,中央官员中除了和珅集团以外,普遍发自内心地赞同。大家都感到乾隆帝执政六十年,难免日久懈怠,目前国家积重难返,问题成山,换个统治者可能会有一番新气象;而且,乾隆帝已经八十五岁了,相比之下,国家部院大臣、封疆大吏差不多都是四十到六十岁之间的人。大家知道,老人跟老人谈得来,年轻人跟年轻人谈得来,总之,人和人的交往多局限在同一年龄段内,现在君臣之间年龄相差悬殊,隔着好几条“代沟”,根本无法沟通,平时全靠和珅上传下达,经过他这一“传达”,实际上皇帝不了解下情,臣子也难以领会皇上的旨意,结果就是和珅一手遮天,这已经影响到国家机器的运转。

但是,按照中国传统,不管是虚情还是假意,你不能不客气一番。于是,群臣言不由衷地纷纷上书皇帝,有的大臣劝乾隆帝顺应“亿兆人之心,久履天位”,有的大臣顺着颙琰的话说如果非传位太子不可,也应该“俟寿跻期颐”再举行归政典礼。前边说了,期颐就是一百岁的代名词,乾隆能活到一百岁?你还别说,乾隆对此也有点儿信心。同时,蒙古王公、满洲王公也上折恳请,一时声势浩大。

面对朝野反对他退位的呼声,乾隆皇帝是什么态度呢?

一诺千金,传位太子

乾隆皇帝对太子和满朝王公大臣的表态十分满意,因为这样一来不仅满足了心中的荣誉感,还可借此再向普天下表示一次自己的高风亮节。根据《清高宗实录》记载,他说:“若因群情依恋,勉遂所请,则朕初心焚香告天之语转为不诚,是实难以听许,毋庸再行渎请。” 更重要的是趁机宣布:“归政后,凡遇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诸大端,岂能置之不问?仍当躬亲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训谕,将来知所禀承,不致错失。” 总之,乾隆表示你们放心吧,我当了太上皇一样管事,我把太子扶上马,还要送一程。完了,经过这一番折腾,颙琰又降格为“实习皇帝”了。

嘉庆元年的正月初一日,公历是1796年2月9日,清朝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一场千年罕见的传位大典在紫禁城举行。八十六岁的乾隆太上皇不靠搀扶,迈着稳重的步伐登上太和殿的宝座的台阶,就皇帝位。宝座前地上放着拜垫,宝座东侧案上陈放着《传位诏书》和皇帝玉玺,三十七岁的皇太子颙琰立在西侧,侍卫近臣分立太和殿内外,大殿前广场文武百官按文东武西原则,分班肃立。暹罗、安南、朝鲜等属国也派使臣前来朝贺,场面壮观而又庄严。

坐在太和殿皇帝宝座上,看着眼前的皇帝玉玺,乾隆内心波澜起伏,一会儿,这一切就不属于他了,六十年的时光如过眼云烟,他能坦然地面对这一切吗?

根据《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这部书记载,此时的乾隆发了一场小孩儿脾气,临时决定不把玉玺授给颙琰,说什么大事还是我办,还是放在我这儿方便,给他他也用不着,一会儿把《传位诏书》念一遍就得了。这可急坏了几位大学士,因为这样一来,典礼就不圆满了,传播天下,臣民怎么看乾隆?于是连哄带劝,直到乾隆答应交出玉玺为止。

午门上钟鼓齐鸣,丹陛大乐奏响,颂歌在齐唱:

御宇六旬,

九有浃深仁。

勋华一家褆福臻,

岁万又万颂大椿。

文武圣神,

帝夏皇春 !

颂歌唱毕,万万岁!万岁!如山呼海啸般地响起。

乾隆接过大学士奉上的皇帝玉玺,拿在手中,这是一方沉甸甸的盘龙青玉大印,上刻满文,翻译成汉语是“皇帝之宝”四字,玉质并非十分出色,雕工更是一般,但是,这是太宗文皇帝--也就是皇太极命人雕刻的,那时的大清还仅是东北地方政权,这方玉玺既是大清开国遗物,也是迄今为止五代皇帝一百六十多年权力的象征,堪称是大清皇室的传家宝。

乾隆久久端详着这枚由他使用了六十年的玉玺,然后毅然俯身授向跪在脚下的皇太子颙琰,颙琰赶紧双手高举过头,虔诚地接过玉玺……

宫闱生活

古人把皇帝神圣化,皇帝至高无上,说一不二,在一般人眼中简直像不食人间烟火的神明那样高居于尘世之外。

中国儒家讲求“修身”——把自己修炼成一个胸中一团正气的人,为此,就要“寡欲”,帝王更应如此。这不仅因为欲望一多,就要为物欲所累,难以成为高尚的人,而且,上有好者,下必甚焉,试看《聊斋志异》中《促织》篇,皇帝喜好斗蛐蛐,搞得天下不宁,上演了平民百姓生死歌哭的悲剧一出。所以,中国古代史官记载帝王的言行,“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就是要限制帝王不要为所欲为,信口开河。

嘉庆帝自幼熟读儒家经典,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当了皇帝以后,一举一动都要为天下树立规范,越发小心谨慎,循规蹈矩,所以,关于嘉庆帝的私生活,人们知道得不多。其实,皇帝也是人,日理万机之余,也有七情六欲、兴趣爱好。

导演戏剧,兴致盎然

嘉庆帝好听戏,而且,兴致很高。

嘉庆的父亲乾隆皇帝统治期间,国库充盈,国势强盛,作为太平盛世的一个点缀,宫中演戏达到鼎盛。不惜巨资,在紫禁城、圆明园、避暑山庄建了很多奢华的戏台,教养戏班。每逢庆典,各地戏班也纷纷进京,搭台唱戏。当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进京,就蒙赏赐看了一上午戏,最令英国人惊讶的是戏中的女角都由男演员扮演,他们为此做了种种猜测。其实,说是“男演员”也未必准确,演出者均为太监。根据《清秘述闻》记载,学戏太监都住在景山观德殿后面,由内务府统一管理。清朝不像

别看乾隆帝统治期间演戏频繁,但并没有史料表明乾隆对戏曲有多么的爱好,只要锣声一响,乾隆皇帝觉得够味、够排场,就心满意足了。乾隆一生忙于国事,当时天下太平,没有太多令皇帝烦心的事情,于是,乾隆皇帝就没事找事儿地制造些文字狱。一次乾隆听戏,听得心不在焉,突然想到这些戏文多为江浙一带的文人编排出来的,有些甚至传自明末,这其中会不会有对清朝统治不利的内容?于是下令东南官员查禁“违碍”曲本,鸡飞狗跳地折腾了两年,并未取得什么成果,反倒发现另一个问题——此时淫戏成风,于是,运动改变方向,转为“扫黄”。

嘉庆帝亲政初年,曾发布过两道跟戏剧有关的谕旨:一道是禁止北京内城演戏,封禁了城里的戏园子,这既有扭转浮华风气的考虑,也有防止八旗子弟挥霍浪费的用意;再一道谕旨是在查处湖南布政使郑源璹贪污腐Bai案中,下令“嗣后各省督抚司道署内,俱不许自养戏班,以肃官箴而维风化”[《清仁宗实录》卷45,嘉庆四年五月丁丑。]。此外,嘉庆帝看戏较有节制,五十大寿时官员请求“广陈戏乐”,歌舞升平,被他严行申饬。

嘉庆帝固然一生勤于政务,但爱好戏剧也是不争的事实,亲政初年,洪亮吉上疏指责他“恐退朝之后,俳优近习之人,荧惑圣听者不少”。嘉庆帝一怒之下,把洪亮吉发配新疆。其实,洪亮吉所说也不是空穴来风,嘉庆是清朝迄此时为止对戏剧最为痴迷的一位君主。根据史料记载,早在嘉庆元年正月,刚刚登上皇帝宝座的嘉庆帝一连看了十八天大戏。当时父亲乾隆虽然退位,但在和珅辅佐之下大权独揽,嘉庆帝无事可做,所以,狠狠地过了一顿戏瘾。

嘉庆四年太上皇驾崩,嘉庆帝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国之君,大权独揽,忙得一塌糊涂,加上他崇尚节俭,又要为臣民做表率,听戏不像以往那样随心所欲。不过根据专门研究清代宫廷戏剧的丁汝芹先生介绍,嘉庆皇帝精通戏曲,无论筹备排演新戏、分配角色,还是舞台调度,他几乎事事过问,称他为清宫戏剧导演也不为过[丁汝芹:《清代内廷演戏史话》,第166~167页,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

嘉庆七年的一天,太监排演新戏,嘉庆帝手持脚本,坐在台下,翘着二郎腿,目不斜视,一副“制片人兼导演”的派头。

演员一旦进入角色,免不了即兴发挥,嘉庆帝拍手叫停,严厉地说:“在本子上的许念,不在本子上的不许念!”

最后一句显示了帝王的身份:“钦此钦遵!”

演员趴在台上诺诺连声,把头磕得咚咚响。

嘉庆帝接着说:“孙福喜嘴里念得忒快,以后慢慢的念唱!”

孙福喜忙不迭地叩头谢恩,谢皇上开导。

“还有!”

嘉庆帝接着说:“第五出奸臣潘仁美说'定场白’(自报家门)的时候,要一人吊场,吊场结束,众人随即上场。钦此!”

众演员做出豁然开朗和深受教益的样子,连连点头称是。

嘉庆帝看戏认真,有时连锣鼓鼓点稍微出错也能发现,有时也改唱词,比如,一句“万年长庆”,就被皇上改成了“万年嘉庆”,很明显,皇上要讨吉利。此外,角色的服饰、道具有时也会过问,一副诲人不倦的样子。嘉庆帝看得高兴,立即奖赏,不过他出手并不大方,往往赏些手巾、荷包、扇子之类小玩意,倒是很实用,但不值几个钱。皇上要是认为演员演得不好,轻者罚月例银子,重者拉下去责打二十大板。不要以为嘉庆心狠手辣,这些太监从小学戏,挨打是家常便饭,挨完打还要给皇上叩头谢恩呢。

清宫在咸丰之前不请民间戏班进宫演唱,剧目约定俗成,很少变化,新年上演什么剧目,帝后生日上演什么剧目都是固定的,所以,皇帝往往欣赏不到当时中国最高水平的戏剧。嘉庆的时候还沿用着乾隆时代的服装、道具、戏台,宫中戏班的编制也较大,太监视学戏为出人头地的重要途径,能被选中学戏,均感十分荣幸,学习十分刻苦,积极性很高。

宫廷唱戏,集中在年节庆典期间,这时候连天大戏,从早到晚,演出不停。其他日子里,皇帝不能随便举行大规模的唱戏活动。更何况此间国事如麻,动乱较多,实际上并没有多少闲情逸致听戏,嘉庆帝偶尔以此调剂一下情绪,更多时间是茶余饭后叫来太监清唱几段,然后再指点一番,并没有因此耽误国政。

东巡祭祖,喜忧参半

嘉庆时已非盛世,但盛世的一些制度还一定程度地保留着。比如,康熙、乾隆时代皇帝经常出巡,差不多每年举行木兰秋狝的制度,在嘉庆朝也能看到,只不过王朝到了衰落期,这类活动也日益明显地表现出力不从心的颓势。

尽管清朝皇帝不愿意承认,实际上无论是出巡,还是木兰秋狝,都带有很强的行乐的色彩。皇帝成天圈在紫禁城的高墙之内,处理着各衙门无法处理的烦心事,一举一动都要受礼法的限制,身体、心理压力较大,需要定期放松一下。

嘉庆帝当皇子时,随父皇乾隆帝南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皇帝出巡,非同小可,兴师动众自不待言,花钱更是如流水。此时国势不振,经济危机,要是再来个“嘉庆下江南”,群臣肯定会坚决反对;更何况嘉庆帝崇尚节俭,也不会动这个念头。不过,嘉庆帝在位期间曾两次回到东北祭祖,当时中国是宗法社会,崇拜祖先,皇帝回乡上坟,群臣总不好阻止。

清王朝发祥于辽沈地区,在那里留下了宫殿、城池、陵寝。就陵寝而言,有兴京的永陵、盛京的福陵和昭陵,合称“关外三陵”。

兴京的永陵在今天抚顺新宾,埋葬着努尔哈赤的父亲、爷爷、太爷爷等先人,在清朝皇帝系中,辈分最高,但他们并没有当过皇帝,也没有什么功业;其皇帝身份是顺治皇帝追封的,陵寝也是后建的,规模不大.

盛京——今天的沈阳有两座帝陵——福陵和昭陵,分别安葬着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这父子二人严格地说只是东北地方政权的首领,但由于他们为大清朝奠定了立国的基础,确立了开国的规模,其子孙后来入主中原,建立了威震亚洲的大清帝国,所以,他们的陵寝规模巨大,气势恢宏。为了表示对祖宗的孝心,历代皇帝都有增建,即使到嘉庆年间,昭陵的工程仍然还在进行着。

清朝入主中原之后,在关外三陵驻扎重兵,设置专门机构,管理陵寝事宜。按照礼法,清朝皇帝也应该随时回去上坟扫墓。但嘉庆之前只有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回到过东北,康熙去过三次,乾隆去过四次。按说盛京距离北京并非十分遥远,关键是那时中国交通十分落后,到东北不像下江南可以乘船,长途跋涉,较为辛苦。 该文章转自奇趣网

嘉庆四年,太上皇乾隆逝世,嘉庆帝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国之君,待统治地位稳定之后,他就把回盛京祭祖提上了日程。嘉庆五年,嘉庆帝宣布将于明年回盛京谒陵,根据《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记载,奉天当局已经开始筹备相关事宜,如加固桥梁道路,修葺宫殿,但后来御史上奏,表示镇压白莲教起义正处在关键时刻,地方善后也需要大笔经费,而东巡一次需要二三百万两,花费太大,希望皇帝暂缓举行。嘉庆帝接受意见,搁置了这次祭祖谒陵的打算。此后又因天灾频仍,结果一拖就是好几年。

转眼到了嘉庆十年,此时风调雨顺,社会相对较为安定,嘉庆帝决定回盛京谒陵祭祖。七月十八日,嘉庆帝一行自北京启程。此时北方刚刚入秋,天气凉爽,雨季结束,是适于远行的好日子。

十天之后,皇帝一行出了山海关,顿觉荒凉,秋风秋雨拂面而来,大队人马跋涉在泥泞之中,步步艰难。更令嘉庆皇帝堵心的是,半天走了十几里路,别说人影,连条狗也没见到。想到当年随父皇南巡,沿途百姓山呼万岁,地方官前后趋奉的情景,而脚下这块土地的父母官——宁远州知州干脆就没露面,嘉庆帝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突然,发现前方有几个手持铁锹,身穿蓑衣的人影,待走近一看原来是盛京将军富俊带着下属前来迎候,并亲自为皇上垫道。

嘉庆帝一股火全发在富俊身上,怒气冲冲地质问:

“跸路泥泞难行,地方官本应带领民夫伺候,为何数十里内,道旁并无一人!”

嘉庆斗和珅

嘉庆元年,乾隆皇帝举行禅位大典,把皇位传给十五子嘉亲王,自己则当上了太上皇。和珅非常担心,害怕嘉庆会处治他,于是采取对策,与嘉庆明争暗斗。

嘉庆即位后,乾隆准备召朱珪回京,升任大学士,和珅感到了极大的威胁。当嘉庆写诗向老师祝贺时,和珅便迫不及待地拿着尚未写完的诗稿,向乾隆告嘉庆的状,说:"圣上您看,嗣皇帝培植自己的势力呢。"这一次乾隆大为生气,问身旁的军机大臣董诰:"这种事依法应该如何处理?!"幸亏董诰跪谏说:"这无非是一些祝贺的套话而已。"乾隆才作罢。但是,再也没有提升用朱珪的事。

嘉庆皇帝城府很深,他韬光养晦,事事顺从太上皇,不发表自己的见解,政事不做任何更张,只把和珅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却丝毫不动声色。当有人向他说和珅不好时,他批评说:"我正要依靠和珅来治理国家,你们为什么要反对他呢?"甚至有事要奏明乾隆,嘉庆也有意托和珅代奏,表示对和珅充分信任。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试探,嘉庆终于将和珅麻痹了。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八十九岁高龄的乾隆寿终正寝,和珅的靠山顷刻间倒下。悲痛忙乱之中嘉庆传旨召他的老师朱珪火速回京,任命和珅与睿亲王淳颖等一起总理丧仪大事,让他们昼夜在大内守灵,不许出入,隔断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将其软禁在宫中。

初五日,经嘉庆特别授意,各大臣纷纷上疏,弹劾和珅种种不法情状。初八,在公布太上皇乾隆遗诏的同时,嘉庆宣布革除和珅的一切职务,交由刑部收监,并命刘墉、董诰等人负责,查抄其家产,会同审讯。十一日,在初步查抄、审讯后,嘉庆宣布了和珅的二十大罪状,主要有欺君罔上、压搁军报、任用私人、僭越制度、贪婪聚敛等,并通报各省督抚,要他们表态。嘉庆在上谕中处处谴责和珅获罪于先皇乾隆,那么在大丧期间处置这位先皇的宠臣也就名正言顺了。

正月十八日,在京文武大臣会议,奏报说:"请皇上将和珅凌迟处死,立即正法。"此时,嘉庆帝开口了:"和珅的确是罪有应得,怎么处治都不过分,但考虑到他曾任首辅大臣,为了维护国体,就不要在肆市之间杀他了。我看还是开恩赐他自尽吧。"就这样,刚刚亲政的嘉庆,仅用半个月的时间就把和珅这位盘踞庙堂数十年的先朝宠臣收拾掉了。

嘉庆几个儿子 嘉庆的皇后是谁?

嘉庆帝喁琰,清高宗弘历的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四年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庆,在位25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终年61岁。庙号“仁宗”。

嘉庆帝是一位勤政图治的守成君主。他亲政后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改变乾隆后期的种种弊政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清代中衰之势。从嘉庆帝个人来说,他始终开不出一个根治日趋严重的腐化和怠惰的药方,对一大批“尸禄保位”的官僚只能警告,恫吓,最终徒呼奈何而已。他对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一个日趋衰弱的封建的古老国家,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对付外来侵略者,此后只能沿着衰败的道路滑下去。

嘉庆登基后对后妃的册封:

“奉太上皇帝之命,遣东阁大学士王杰为正使、礼部侍郎多永武为副使,持节赍册宝,册立嫡妃喜塔腊氏为皇后”;“遣礼部尚书德明为正使、礼部右侍郎周兴岱为副使,持节赍册宝,册封侧妃钮祜禄氏为贵妃“;“遣礼部尚书纪昀为正使、内阁学士扎郎阿为副使,持节赍册印,册封刘佳氏为諴妃”;“遣礼部左侍郎铁保为正使、内阁学士那彦成为副使,持节赍册印,册封侯佳氏为莹嫔”;此时,嘉庆还是皇子时的格格沈佳氏已经去世。



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是嘉庆的第二位皇后,父亲恭阿拉在乾隆朝出任过礼部尚书。嘉庆登基前钮祜禄氏为嘉庆的侧室福晋,地位仅次于嫡福晋喜塔腊氏。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六月生皇七女,三岁夭折。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六月生皇三子绵恺。后来又于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生皇四子绵忻。颙琰嗣位后,“奉太上皇帝之命,遣礼部尚书德明为正使、礼部右侍郎周兴岱为副使,吃节赍册宝,册封侧妃钮祜禄氏为贵妃。”嘉庆二年皇后喜塔腊氏去世后,太上皇乾隆以及嘉庆本人都属意由钮祜禄氏继位中宫。百日之后,太上皇乾隆册封钮祜禄氏为皇贵妃,并发布敕谕说:“皇后不幸甍逝,朕甚悼焉。今已逾百日,不但皇帝中宫不可久旷,即晨错定省子妇之职缺如,朕心亦颇不愉——今贵妃钮祜禄氏,即朕从前选择,赐皇帝为侧室福晋者,其人端谨庄重,且能率下。即将贵妃钮祜禄氏册封为皇帝之皇贵妃,表率宫廷,上以孝养朕躬,佐皇帝以绥福屡,襄成内治。俟二十七个月后,在举行册立皇后典礼。”二十七个月后即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乾隆崩逝,全国大丧,册封典礼推迟到三年释服之后,即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四月举行。同时册封莹嫔喉佳氏为华妃,淳贵人董佳氏为淳嫔,春贵人王佳氏为吉嫔。

嘉庆帝后妃

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副都统、内务府总管和尔经额之女,仁宗为皇子时聘为嫡福晋,仁宗即位后册为皇后,嘉庆二年二月崩。生一子,宣宗,即道光帝,二女,一殇,一下嫁玛尼巴达喇。

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礼部尚书恭阿拉之女,仁宗为皇子,册为侧福晋。仁宗即位后,封贵妃。孝淑皇后崩后,乾隆帝命其为皇后,先封为皇贵妃,嘉庆六年,册为皇后。嘉庆二十五年八月,嘉庆帝在热河巡行时崩,孝和皇后传旨令宣宗道光帝即位。宣宗即位后尊为皇太后,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崩,年七十四。生二子,绵恺、绵忻,一女,殇。

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嘉庆初年,被选入宫,封为如贵人,累进如妃。宣宗尊为皇考如皇妃,文宗时尊为皇祖如皇贵太妃,薨,年七十四。生一子,绵愉,二女,皆殇。

和裕皇贵妃,刘佳氏。仁宗为皇子时,已为嘉庆帝的福晋,嘉庆初年,封为妃,进封贵妃,宣宗尊为皇考禧皇贵妃,一子,殇,一女下嫁索特纳木多布斋。

华妃,侯佳氏,嘉庆初封莹嫔,一女,殇。



简嫔,关佳氏。

逊嫔,沈佳氏。

其他后妃信妃,刘佳氏;恩嫔,乌雅氏;荣嫔,梁氏,皆由贵人进位;安嫔,苏完尼瓜尔佳氏,由常在进位,并且都在道光帝时受到尊封。

嘉庆共生有5子9女。

长子,未命名,穆郡王,母和裕皇贵妃刘佳氏;

爱新觉罗·旻宁,次子,清宣宗,道光帝,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

爱新觉罗·绵恺,三子,敦恪亲王,母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

爱新觉罗·绵忻,四子,瑞怀亲王,母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

爱新觉罗·绵愉,五子,惠端亲王,母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

长女(1780~1783),乾隆四十五年四月十一生,乾隆四十八年十一月初一殇,母嘉亲王府格格关佳氏;

次女(1780~1783),乾隆四十五年四月三十生,乾隆四十八年八月初十殇,母嘉亲王嫡妃喜塔腊氏;

庄敬和硕公主,三女,母和裕皇贵妃刘佳氏;

庄静固伦公主,四女,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

慧安和硕公主,五女,母逊嫔沈佳氏;



六女(1789~1790),乾隆五十四年六月十二生,乾隆五十五年五月殇,母嘉亲王侧妃侯佳氏;

七女(1793~1795),乾隆五十八年六月二十六生,乾隆六十年六月殇,母嘉亲王侧妃钮祜禄氏;

八女(1805),嘉庆十年二月初八生,当年十一月殇,母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

慧愍固伦公主,九女,母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65990.html

更多阅读

神奇四女——帝喾的野蛮老婆 神奇宝贝小智的老婆

颛顼去世后,他的侄子姬夋(qūn)即位,是为帝喾,五帝中的第三帝。帝喾是黄帝的曾孙,少昊的孙子,他老爸蟜(jiǎo)极据说死的早,史书上没什么记载,估计是被出墙的老婆给气死的。在第一章我们讲过,帝喾和他的老祖宗伏羲一样,也是被脚印君(雷神)非礼他老

秦桧的下场 历史上岳飞死后秦桧的下场如何? 岳飞秦桧

秦桧的下场 历史上岳飞死后秦桧的下场如何?2013-8-8来源:雷霆军事网导读:野蛮残暴的金人在屡次失败之后,如惊弓之鸟。金兀术下令所有女真男女老幼撤离开封,过河北去。金兵也做好了撤退的准备。在这种形势下,岳飞便上奏赵构,请令各路并进,协

打拼六兄弟的血色往事1人在江湖 打拼六兄弟的血色往事

基本资料打拼(六兄弟的血色往事1人在江湖)作者: 浪翻云出版社: 云南出版集团公司出版年:页数:定价: 28.0装帧:ISAN:内容简介红人小沈阳正在追看的超人气黑道第一红书,南方黑道20年隐秘历史真实全记录。20世纪80年代末,一个瘦弱的少年刚刚在市里

声明:《平庸嘉庆 嘉庆帝兄弟的下场》为网友咱能不逗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